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振兴攻略-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臣也不忍心看着他死。”

    赵桓看着赵英,拍着桌子愤然喊道:“连你也要顶撞朕吗!朕说不让他死!那些文官长着一百张嘴,就能把魏承恩喷死了吗!那是朕的家臣!”

    赵英伏在地上说道:“官家没有赐死童贯,童贯因为过去权势滔天,朝中朝臣也就陈东欧阳澈上书请诛六贼,没人敢造次,后来大宋忙着收拾新收复的燕云十六州,也就没人说这事了。”

    “童贯不也是死了吗?”

    童贯死的原因,还是因为赵桓想要杀掉赵佶。

    当时的情势,赵构在南方作乱,赵桓把大宋岌岌可危的局面,都算到了宋徽宗无能的头上。

    童贯自杀其实就是告诉官家,自己都死了,太上皇再想作乱也没有依仗了。

    童贯即使献出了湛卢,暗通曲款和大宋皇帝联手把赵佶送回了汴京,到最后依旧为了赵佶而死。

    其目的为了安定官家的心。


………………………………

第六百六十四章 当年交的买命钱

    赵桓明白赵英的这样做的目的,闭上了眼睛,沉沉的吸了一口气说道:“那就把他弄回来,安排个押班之类的事,也不用直接往死里下手啊。”

    赵英觉得自己第一次猜对了官家的想法,而且还是全对。

    他笑着说道:“臣也没说要毒死他,带过去的那坛苏荷酒,就是普通的苏荷酒罢了,没毒。就是试探他而已。”

    “哦?”赵桓讶异的看着赵英,原来搞半天,赵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玩了一出瞒天过海?

    长本事了呀。

    赵英自己坦白了他让孙历带着一坛酒去找魏承恩,赵桓下意识的以为赵英要杀了魏承恩,才有了这次的奏对。

    弄了半天,就是普通的一坛酒?

    “试探什么?”赵桓的这个问题,看似问的是赵英,其实问的是自己。

    “试试魏提督还是不是原来那个魏承恩。”赵英轻声说道。

    赵桓看了半天赵英,才知道赵英这番动作,明面上是在害魏承恩,其实就是在保他。

    “你倒是越来越有本事了。朕也越来越像皇帝了。这心疑的毛病,真是……一言难尽啊。”

    自己越来越像个皇帝,对于威胁皇权的人都下意识的怀疑,哪怕是魏承恩高达92点的忠诚度在自己的系统里显示着,他依旧怀疑过魏承恩的忠诚。

    赵英慢慢的从地上爬了起来,笑着说道:“官家一直是皇帝,天底下也只有一个皇帝。官家不像皇帝,谁敢像皇帝。”

    赵桓摇头说道:“那不是还有金亶儿吗?那也是金国皇帝。”

    赵英笑着给官家研墨,笑着说道:“顶多明年,他自己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皇帝了。”

    赵桓觉得赵英有些悲观了,乐观点估计,今年就应该能收到金国俯首称臣的札子了。

    他打开了札子,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汴京那边肃王和景王之事,虽然已经结束,但是针对倭国的各种度种,展开了一轮清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倭国人利用大宋商贸的频繁往来,接连渗透了京东东路和西路多处地区,而其爪牙,也遍布整个大宋。

    “这倭国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以为孤悬海外,有神风庇佑,朕就不揍他了?”赵桓看着札子,自言自语的说道。

    “什么是神风?”赵英疑惑的问道。

    赵桓才想起来,神风保佑这典故,发生在元朝,赵英肯定不知道。

    他现在肯定没工夫搭理倭人,他将札子放在了袖子里,总有一天会给倭国拉清单!

    反了天了,不知道它离大宋很近吗?

    赵桓拿起了一本札子,居然是张孝纯这个河套经略上的一本札子,他今天居然没有日常性质的问好。

    而是一封求救信,西夏王李乾顺骚扰了河套地区,大肆劫掠一番,满载而归。

    赵桓看了看外面的辽阳城,自己真没功夫搭理这李乾顺,大宋的精兵主要集中在辽阳这边,真是没空搭理跳梁小丑。

    今天的形势和过去不同,当时东胜卫正在筹措,天德州在金人手里,河套在西夏人手里,三国交界之处,自然对西夏投鼠忌器。

    现在东胜卫就立在天德州,与五原城和朔方互为犄角,战略极为安全。

    只是他想不明白,李乾顺做事的脑回路。

    这个废物,他劫掠的可是他过去的臣民!

    他搞这么一劫掠,眼界有点小了,看似得到了些许的粮草财货,可是丢到的可是民心,多整两次,河套就彻底归宋了。

    他再次进兵河套,必将面对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

    赵桓自问,他不敢试探民心,也始终谨记,顺民着昌,逆民着亡的道理。

    他在札子上写道:

    【魏征谓上曰: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上常以此自省,多诫众人。】

    张孝纯是个典型的文臣,若是大宋考语文的话,他的阅读理解肯定是满分,自己这句话,他不可能看不明白。

    他将这本札子同样放在了袖子里,眼下没空搭理他西夏王,等辽阳战事结束,让岳飞去趟兴庆府,来一出武装游街。

    吃多少,都得给老子吐出来!

    赵桓放下笔说道:“朕还是担心孙历会错了意,真的把魏承恩给朕毒死了。你派个人去看看。”

    赵英看着官家的模样,笑着说道:“官家还是那个官家,一如既往的仁善。”

    “谗言。”赵桓用鼻子出气哼了一声。

    魏承恩闭着眼等待着牵机药的发作,只是等了很久,他也没等到药力发作。

    他疑惑的睁开了眼睛,看着孙历疑惑的问道:“没毒?”

    孙历依旧是那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说道:“我什么时候说过有毒了?”

    “你不知道你这表情很欠揍啊!”魏承恩长长的喘着粗气,无奈的说道:“你不知道人吓人,吓死人吗?”

    蝼蚁且偷生,他当然想活着。

    孙历目光炯炯的盯着魏承恩说道:“你觉得我这番动作无聊吗?”

    魏承恩才有些恍然,他明白了赵英和孙历演这出戏的观众,到底是谁了。

    “老祖宗还是老祖宗,关键时刻还是得靠他保我。”魏承恩抱着酒坛子,咕咚咕咚的喝了半坛,才重重的放下了酒坛,擦着嘴角说道:“此恩,魏承恩谨记于心。”

    孙历敲着酒坛子说道:“老祖宗收了你那么多的份子钱,这些钱都是出事的时候,用来张罗的买命钱,这坛子苏荷酒就是用你当年的钱买的。”

    “当初老祖宗收份子钱,你们一个个老大不愿意,觉得都是苦难人,何苦互相为难,现在知道了?”

    魏承恩这才想起当初赵英做了内侍省都知之后,收宫人的份子钱的事,他还私底下抱怨过。

    孙历举起酒杯说道:“老祖宗说,咱们都是官家的人,死和活都是。若是你真的变了节,就让我拼死杀了你。”

    “否则以后咱们宫人在官家那里,怕是永远都抬不起头来,本来咱们就轻贱,你再轻贱几分,咱们就彻底成腌臜了。”

    “若是反复威逼,你喝了这碗酒,就让我告诉你一个信儿,官家可能还得用你,来这高丽做提督。”

    魏承恩眼神中露出了兴奋的神情,兴高采烈的说道:“真的?!”


………………………………

第六百六十五章 朕,不想输!

    “老祖宗私下里跟我说的。我也不知道为何。”孙历摇头说道:“这里预先祝魏提督前程似锦。”

    为任一方提督和窝在官家身边当差,虽然提督前程似景,但是对于孙历来说,还是在官家身边当差更舒坦一些。

    他们注定没有后代,自然没有什么念想,留下再多的东西,也传不下去。

    魏承恩终于把这顿酒喝舒坦了,而他也真的启程前往辽东述职。

    放下了心里负担的魏承恩,才想起来自己似乎没有写专门的人丁、田亩、铁山等高丽方面的札子。

    他在车驾上,匆匆打好了腹稿,没停两天到了辽阳前线的时候,才得知官家已经去了辽阳城头巡查。

    辽阳城的内城墙已经被拿下,居高临下,金国的骑卒自然没有任何的优势,眼下的辽阳城,离拿下就只差一层窗户纸了。

    而赵桓亲自到辽阳城头的目的,自然不是给岳飞捣乱。

    他盘坐在外城的城墙上,内城、瓮城和外城墙都是大宋的军卒,安全自然无需多虑。

    当然他也听从了岳飞的建议,没有走到内城墙上。

    辽阳城建在半山腰上,风很大,吹得赵桓的衣服猎猎作响,而面前诸位将领的案几上,摆着酒菜,但是无人动筷子。

    官家明显有话要说。

    赵桓从外城能看到内城那些百姓和军卒脸上的惶恐,他们用路边的砖石树枝建立起了简易防御工事。

    但是这些防御工事,不管是在宋人眼里,还是在金人眼里,其实都无关紧要。

    因为大宋的决胜战车会碾压这一切,进而占领整个辽阳城。

    赵桓看着内城百姓惶惶的模样说道:“当初太宗皇帝就是这样坐在燕京城头,和朕今日坐在辽阳城头,面对的局势非常的相似。”

    “太宗皇帝当时已经到了燕京的西直门附近,高粱河就在那里。”

    赵桓笑着对诸位将领说着当初的往事,却无人胆敢接话,这是皇帝的家事,高粱河之战也是大宋之耻,平日里无人提起。

    赵桓看着岳飞欲言又止的模样,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当初后汉刘继元投降,太宗皇帝火烧晋阳城,筹措建立新的太原城之后,未曾犒赏军卒,直接从镇州北上,攻打大同府和燕京。”

    “五月二十九日翻过了巍巍太行,到达正定,东西两线全部就位。”

    “六月二十日河北东、西两路,京东东、西两路的武库军械、粮草全数运达前线,当日过拒马河入辽境,正式开始攻伐。”

    “当日,辽易州刺史刘宇,涿州判官刘厚德相继献易州、涿州投降宋军。”

    “燕云十六州,燕京路共计九州,两州一日而下。”

    “六月二十三日,大宋军队兵峰到达沙河,仓促遭遇之下,我大宋军卒英勇接战,先锋军与辽军战作一团,后军不久到达未曾停歇,直接投入战场,大败辽军,阵斩五千,降敌五百余人。”

    “此时枢密使曹彬献策,用青帜伪作辽军,收容溃军之状以诱敌,捕杀辽军,再斩数千,我大宋军声势大阵。”

    “六月二十五日,太宗皇帝率亲兵到了燕京。围三十六里的大城面前。渤海人帅达兰罕率城中两万人投降我大宋,形势一片大好。”

    “六月二十五日到六月三十日,宋军趁着夜色登城,燕京西城墙被破,太宗皇帝和诸将也和朕一样坐在了城头上,和诸将痛饮。”

    赵桓缓慢而有力的将自己想说的话说了出来,而所有将军一言不发的坐在案几之前。

    “是不是和现在打辽阳很像?辽阳城中四壁守御使的契丹人投降,西城门被我们大宋军登上城头,顺理成章的拿下了外城、瓮城、内城。”赵桓指着内城那些惶恐的百姓说道。

    “官家不必忧心,此次定不会向一百年前那样了。”韩世忠憋不住大声的喊道。

    岳飞按照座次离首位的韩世忠最近,脚挪动了一下,以一个诡异的角度踹了韩世忠一脚。

    韩世忠瞪着眼看着岳飞,眼神里仿佛在说你踹我干甚。

    岳飞假装整理衣物,没有搭理韩世忠的怒目而视。

    赵桓坐的高,自然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大笑着说道:“诸位将领放松些,今天不是要上演杯酒释兵权!”

    “七月一日,枢密使曹彬,河阳节度使崔彦进与内供奉官江守钧顺利的拿下了内城,和城中的耶律斜轸开始了内城的争夺。”

    “七月六日,辽国关外援军由耶律沙和耶律休哥率领赶到,太宗皇帝亲自领兵,于高粱河外击溃了耶律沙,追击十余里,留下了数千辽军尸首。”

    “直到此时,所有人都不会认为大宋军队会输。”

    “但是傍晚时分,耶律休哥,突然率军从小路打进了大宋军营,手持火把直冲大营,耶律休哥收拢耶律沙残兵败将,大战宋军数个回合,身中三创,血流如注,尤力战不退。”

    “太宗皇帝与诸将走散,仓皇南下到了涿州,才停住了驴车车驾,观望战事。”

    “高粱河之战,太宗皇帝亲率十六万大军,死伤仅仅一万余人,就彻底溃营,大胜之局变成了大溃败,本来辽国孤儿寡母的圣宗皇帝和萧太后的日子很难熬,因为此次大胜,反而权势稳固了起来。”

    赵桓笑着说道:“诸将,朕说这些,都是明确记载在官史上的内容,各位以为高粱河之战败在哪里?”

    韩世忠看了眼岳飞,把自己的话强行憋了回去,众将领不愿意多言,但是整个北伐,到底错在哪里不言而喻。

    “朕呢,把该做的都做了,赏赐一战一发,亲从官监察,岳将军亲自到各营发放,保证赏赐到各军卒的手中。”

    “粮草之事,虽然有了些许波澜,但是最终以肃王全家性命和景王被扣在大理寺而结束。”

    “攻城作送来了轰天雷和神威镇远大炮,威力诸位也是有目共睹,不仅是金人,就连朕也被轰的头晕脑胀。”

    “朕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诸位将军,朕有向胜之心,不愿意重蹈覆辙。”

    “朕,不想输!”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赵桓面对即将到手的胜利,说不慌,那是假的。

    宋太宗亲征北伐的时候,在七月六号那个傍晚之前,谁看到了有失败的可能?

    可就是那么稀里糊涂的败了,死了一万多人,二十万大军溃散,导致东线战场,一并受到了牵连。

    赵桓非常不愿意看到自己兵败的那一刻,那意味着他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为所欲为,必须要向现实妥协,到那时,再想拿辽阳,无疑是痴人说梦。

    赵桓,他真的不想输。


………………………………

第六百六十六章 赵官家的战略转进

    他其实最近感觉到了大宋军队的一些骄躁的气氛,赵桓虽然自己是个军盲,但是骄兵必败这句话,他还是知道的。

    大宋的军队,因为接连的胜利,有些骄躁也实属正常,他也不太愿意干涉岳飞的指挥。

    骄兵,那必须是有值得称赞的战绩,才会变得骄傲。

    “朕虽然不通军务,但是最近朕在军营多次巡查,发现了一些军卒出入了后勤,甚至把用作火器的火药,拿来捻烟花,这件事岳将军知道吗?”赵桓放下了茶盏问道。

    岳飞目露骇然,紧接着低下了头说道:“臣,不知道。”

    “朕问他为何私自拿走火器军营的火药捻烟花,他说接到了上面的指示,制作烟花以庆贺拿下辽阳之胜。朕要的是烟花吗?!”赵桓轻声询问道。

    但是这等轻声,无疑于惊雷一样,在岳飞的耳边炸响。

    赵桓看着岳飞的脸色,继续说道:“朕知道岳将军平日里比较繁忙,军务缠身,一仗接着一仗,统管二十万大军,有些地方没有看到,实属正常,朕没有怪你的意思。”

    “你每天夜里都要在大营外巡视一圈,亲自视察所有的拒马桩和陷马坑,和每一队巡逻的斥候、明哨、暗哨亲自对了口令才会放心。这一切朕都看在眼里。”

    岳飞赶忙站了起来说道:“此事臣定会严查。”

    “你先坐下。”赵桓示意岳飞坐好,不用如此着急的表态。

    他看着岳飞说道:“朕要的不是烟花,是胜利,战局千变万化,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再没有获胜之前,不能有骄躁之心。”

    “这就是今天朕想说的话。”

    赵桓说起太宗北伐之事,当然不仅仅为了骂赵光义,而是说所有人都认为必胜的局面,那也是有输掉的可能。

    “臣等谨遵圣喻。”诸位将领赶忙俯首说道。

    岳飞站了起来说道:“臣这就下去彻查官家所言,并矫正不正之风。”

    “吃完饭再去也不迟,不用如此着急。”赵桓拦住了岳飞。

    岳飞笑着指着酒壶说道:“官家曾经劝臣不要酗酒,并且还和臣约定了直捣黄龙之日,再畅饮不迟,臣谨记于心。这饭等哪天打下了黄龙府之后,再饮不迟。”

    韩世忠端着酒杯尴尬的举在空中,这时候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岳飞领命而去,饭都没吃,就开始传达圣喻。

    岳飞是个人,不是神,他也会犯错误,也会有失误,同样也会负伤。

    赵桓在军营里是最清闲的那个,他用鸡蛋里挑骨头的目光,自然能看到些问题。

    一顿酒宴也因为官家和岳飞的一番对话,变得有菜无酒,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还没有到庆贺的时候。

    赵桓回到行辕,刚要接见魏承恩的时候,韩世忠匆匆赶到了行辕说道:“官家,岳将军请官家折返来州!”

    赵桓看着韩世忠的模样,问道:“前线军情出现了变化吗?”

    韩世忠点头说道:“是,完颜宗磐从黄龙府领兵支援,已经快赶到了辽河北岸,他在上游伐木造船修桥,准备渡河,驰援辽阳!”

    “军情紧急,还请官家抓紧时间移驾来州。王禀将军在来州经营,万无一失。”

    赵桓点头,示意赵英去收拾行装,问道:“为何完颜宗磐突然从黄龙府发兵?”

    韩世忠递过来两封军报说道:“塔塔尔人要求封王岁赐,完颜宗翰坐镇会宁府,答应了塔塔尔人的岁赐。没有了塔塔尔人的牵扯,完颜宗磐受命前来驰援辽阳,而王彦将军的军报也到了来州,刚刚送到。”

    “完颜宗翰全面撤出了扶余府,将兀惹城所有守军撤走,怕是要驰援辽阳!”

    赵桓犹豫的问道:“朕这么一走了之,大宋军卒的士气会不会受到影响?”

    韩世忠摇头说道:“岳将军说不会,暂时封锁消息就是。岳将军亲自前往辽河拦截金军南下。他说万一辽阳战败,官家在来州还能收拢下残兵。”

    “沈从带着燕京军共计两万人,会护送官家回转来州。”

    赵桓曾经在宁武关头,玩过一手稻草人哄骗完颜宗翰。封锁消息,并且转回来州,也是有操作的可能。

    可是自己这么跑了,是不是有点太丢面子了?

    他是来见证辽阳之战的胜利的,结果现在的军情,必须让他离开,说不难受是假的。

    感觉自己跟个逃兵一样。

    韩世忠看着赵桓还在犹豫,赶忙说道:“官家曾经在宁武关头证明了自己的勇武,没有人会认为官家是因战生怯,那个词怎么说来着?”

    “哦!对!战略转进!对,对,对。就这个词。”

    赵桓目瞪口呆的看着韩世忠,当初揶揄别人的话,韩世忠都学会了?!

    当然韩世忠不知道这四个字,其实是骂人的。

    赵桓看了看硕大的堪舆图说道:“你让沈从整军,朕立刻离开前线。”

    “不给金人任何一丝胜利的契机!”

    赵桓不是赵光义,他不会为了面子耽误正事。为了胜利,面子这东西,丢就丢了。

    他也不会平戎大阵,战场局势急转而下,他继续待在这里,就是给金人机会。

    赵桓也顾不上见魏承恩,回到来州再说,赵英上蹿下跳的收拾东西,胡元背着自己的大箱子屁颠屁颠的做到了车驾上。

    这家伙早就把东西收拾好了,就等着走呢。

    赵桓正要踩上车驾的时候,韩世忠又从外面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说道:“完颜宗磐撤军了,他向黄龙府的方向逃去,岳将军追了十多里,害怕有诈,派出了斥候,完颜宗磐的大军正在急行军向着黄龙府而去。”

    赵桓挠着头,看着韩世忠木然的问道:“这完颜宗磐是来一日游的吗?搞什么呀。”

    韩世忠看着官家大包小包的模样也是颇为无奈的说道:“那完颜宗磐也是被人耍了。塔塔尔人拿了岁赐,出尔反尔,又劫掠了黄龙府,这完颜宗磐只能回撤。”

    塔塔尔人的奶茶和西夏人的王妃。

    赵桓又想起这句谚语来,塔塔尔人翻脸比翻书还要快。

    “官家,咱还走不走啊!”胡元从车窗里探出了脑袋问道。


………………………………

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告诉朕,这怎么输?

    赵桓疑惑的看着韩世忠,等待着军将们给自己一点点建议。

    走还是不走,这是一个问题。

    “完颜宗磐在玩什么?”赵桓站在车驾上,疑惑的看着远方奔腾的辽河。

    赵桓不知道完颜宗磐在做什么,岳飞同样也想不明白,他通过早就准备好的船舶,过辽河之后,直奔金兵大营。

    可是岳飞扑了个空,他正在疑惑的时候,探马回报了,金兵撤退的方向。

    他率领大军追击了十里之后,发现敌军的军阵不散,这是撤离,而不是溃散。

    岳飞及时的停住了军马,示意斥候继续侦查后,返回了金兵大营。

    而此时的张宪已经将所有的金人大营整理完毕,他面带疑惑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