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桓借着话,点了岳飞一句,算是还了回来。
男人的乐趣有时候,就是这么莫名其妙。
赵桓借着后世大能的话又教育了一番岳飞。
岳飞俯首说道:“官家妙语连珠,谨记官家教诲。”
“沈州行在,扫清周围流匪群寇之后,就着手准备建城,岳将军知道朕的决心,明年朕要在沈州,看着岳将军彻底消灭金人!”赵桓指着沈州的位置说道。
他用的是消灭而不是打败。
太原城外累累白骨,时刻出现在赵桓的梦里,忠魂铭的低吟时刻响彻耳边,他始终不忘记,那是大宋之耻。
本来赵桓打算在本溪建立行在,可惜本溪是个矿山,建了行在,交通不便,而且矿山因为种种原因,人丁不旺,用工部的话说就是不宜聚气。
岳飞依据地势,依山傍水的沈州最为合适,工部对于沈州没有意见,只是还是原来的问题,沈州金人占着,是金国的。
建行在,难道和金国商量着来?
赵桓考虑再三,决定把过去的瞭望之城的沈州,变成大宋再次攻伐金国的桥头堡!
岳飞一晚上就把沈州拿下,给赵桓用来建行在。
官家看上的东西,当然要拿下来!
在秦汉时候,辽东郡中部都尉的治所就是沈州,沈州虽然依旧是个围不过七里的小城,但是周围聚集了无数的百姓,此地依山傍水,是个风水宝地。
城外聚集着无数的百姓,民宅数里,这种延绵数里的景象,赵桓仅仅在汴京、燕京、太原、大同府这些地方见过,其余城池城墙内的地方,都够用了。
“千年聚气一朝散。朕有些担心拆了侯城,沈州这座城,会不会百年之后,被人称为昏政。”赵桓看着窗外沈州的城墙,有些犹豫的说道。
同样是春秋时就已经建成,同样是聚气千年的被毁城的还有太原城。
赵桓深深的记得自己对晋阳城那座一千四百多年的大城的可惜,还记得太原城外那连绵数里的废墟。
“官家又不是拆了不建城了,而且依靠燕京、太原城的拆建的经验,这次的沈州拆建,百姓怕是要笑的眉开眼笑了。”赵英善经营,弄的尚膳楼遍及大江南北,他对沈州的拆建已经预料到了那种盛况。
发财全靠拆一字。
赵桓看着太原城和沈州城两个位置,自己和宋太宗赵光义的行径,如出一辙,都是毁城,但是其结果却大不相同。
………………………………
第六百七十七章 活着浪费空气
赵桓查阅了宫廷的档案。
赵光义本来毁掉晋阳的目的,自然是毁掉太原的龙脉。
但是他也太原的地理位置多么重要,让风水大师看了地理位置之后,选了新的位置修城。
只不过修着修着,赵光义在北方战事不顺,连带着太原修着修成了围十里的小城。
后世的子孙反复修修补补,最后定名太原城的时候,依旧是个围不过十里的小城,远不如当初围四十里的超级大城。
赵桓非常害怕,自己毁城也毁成赵光义,后续战事不顺,无以为继。
不顾赵桓拆的是一个七里小城,要建的是围二十里的大城。
岳飞琢磨了很久,总觉的以现在大宋的军力,固守目前的局面,没有什么难题。
尤其是金人在缺乏攻城手段和方略,尤其是大宋有用重型投石机以及投石机的轰天雷,神威镇远大炮和蒺藜炮的前提下,守住目前的局面,问题不大。
赵桓有点担心自己急功近利的心态,影响到后世战局,但是岳飞还是肯定了官家的谕旨。
这个瞭望之城,新建成的沈州,一定会成为这片沉寂许久的黑土区上最瞩目的城池。
“岳将军,这是朕关于之前黑土区的最终决议。”赵桓拿出了一道札子递给了岳飞,反复说道:“这是朕能够接受的最大的限度,不能再让步了。”
岳飞打开看了半天,才无奈的说道:“官家你这个换汤不换药呀。”
赵桓给出的条件是这次攻伐辽阳的最大收益,黑土区的确归为内帑所有。
但是其用途,都是免租租给大宋的军卒。
地是大宋皇帝的,种地的是大宋的军卒,但是免税,三十年为一期,用来奖励那些奋战军卒们。
转了个圈,赵桓最后还是把黑土区分给了大宋的军卒,这就是岳飞说的换汤不换药。
赵桓无奈的说道:“朕是不愿意寒了天下百姓和军卒们的心。”
岳飞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说道:“那这个黑土区臣建议,稍微留给点运送军粮的民夫、免费周转粮草的富商、兢兢业业未曾渎职的转运司的官员这些人,普天之民,共沐圣恩。”
普天之民,共沐圣恩?
赵桓看着浓眉大眼一脸书生意气的岳飞,颇有些玩味的说道:“朕记得你和宇文虚中关系不错。”
岳飞疑惑的问道:“臣除了和孙翊不太对付以外,其他的大臣武将,臣未曾得罪分毫,和宇文相公关系好,是在山海关前共同征战的时候,交通要好。”
“那时候,山海关还叫榆关。”
“若是官家觉得臣长袖善舞,善于钻营,那臣也无话可说。”
赵桓笑着摇了摇头,他一直以为岳飞是一个浓眉大眼耿直军汉,而历史上他的悲剧,太过悲情,让赵桓也没有关注过岳飞其他的性格。
直到此时,赵桓才知道岳飞为人处世,那不是一般的圆滑。
赵桓笑着摇头说道:“朕不是说这件事,朕说的是宇文虚中在金国七年,演技卓绝,你怎么就没跟宇文虚中哪里学习下,如何提高一下自己的演技?”
岳飞满脸疑惑的看着皇帝,这话从何说起?
“普天之下,共沐圣恩,是李纲给你写信里的话吧,朕这里说不通,就让你说。”赵桓笑着说道。
岳飞很忙,他读书识字甚多,但是本质上,他是个军将,咬文嚼字戳皇帝的G点这种事,文臣更加擅长。
岳飞刚才眼神一亮的模样,动作不到位,神态不够自然,这要是试镜,肯定无法通过。
岳飞尴尬的摸了摸脑袋,相比较演戏,劝谏这种事,他更擅长打仗。李纲给他的书信,也让他极为为难。
“李太宰说官家是一个兼听明君,关于黑土区的安排,肯定会问臣的意见,臣以为,李太宰说得对。”岳飞不经意间给赵桓带了一顶兼听的高帽子。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赵桓笑着说道:“三十年一期,就按你说的,留一点给其他人。”
赵英急匆匆的从行辕之外走来,手里拿着一封密报说道:“官家,韩昉差人送来的密报。”
赵桓打开了火漆封死的书信,将书信里的内容通读一遍,将书信排在了地上,愤怒的说道:“这个杜充,朕必杀此獠!什么东西!”
在书信里,韩昉交待了他埋下财货之地,就在两浙路上,藏匿于一座深山的废弃庙宇之中,此地本来知道的人不少,但是知道的人都被杜充离开两浙的时候,全数杀掉了。
而杜充交待的第二件事,就是杜充亲自打开了临安的山城大门,放范汝为进了临安的山口。
当初赵构还在糊涂着呢,范汝为就杀到了临安,就是杜充亲手操刀,放范汝为进了临安防区。
当时的范汝为投靠了金人,在金人的授意下,他就这样阴了一手赵构。
让赵桓如此生气的原因,就是杜充交待的财货的数字,万万缗。
这都是荆湖两路百姓数百年攒下的家财。
被杜充和孔彦舟两人搜刮到官逼民反的地步,可想而知,当初是怎么在荆湖两路搜刮地皮。
“孔彦舟已然伏法,这个杜充,逍遥法外这么久,朕绝对轻饶不了他!”赵桓依旧气呼呼的说道。
早就知道这是个奸人,没成想,还有人能活的这么恶心人。
活着浪费空气,赵桓一直以为是一句夸张的话,现在看来,真的存在这样的人。
赵桓的大庆推迟了三天,是因为金人为了和大宋和谈,把杜充送到了沈州。
金人最终也没能体面的把杜充送到大宋,还是由宗亲亲自看押,送到沈州。
沈州正在毁城之中,河间、山海联军驻扎在不远处。
交接的地方,就在辽河北岸,水波涟漪偶尔还会有鱼儿跳出书面,周围了芦苇荡里,有无数的飞鸟在其中繁衍生息,一副生机勃勃的模样。
“杜充机关算尽,也未曾留住自己性命。”赵桓看着越来越近的金人马队笑着说道。
这个马队早就在关隘的地方,接收了监察,身上绝对没有武器。
而押解杜充的金国宗亲,正是完颜宗望。
………………………………
第六百七十八章 岳飞蒙冤的真相
赵桓本来安排的是让岳飞和完颜宗望谈判,突然想到了曹操旧事。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说的就是曹操自封魏王加九锡,有一次接见匈奴使者,自以为自己的样貌,不足以震慑匈奴,所以让手下人代替,他自己亲自捉刀立于旁边。
朝见完毕之后,让间谍问匈奴使者,使者说坐在榻上的魏王,雅望非常,但是榻前捉刀之人,才是真英雄。
曹操一听,这是个明眼人呀,就把这个使者给杀了。
而后曹操捉刀的典故,就变成了一个捉刀代笔这个词的来源,等同于后世的“枪手”。
赵桓没有让岳飞演皇帝,在大宋这个环境下,岳飞敢演皇帝,大宋朝臣的唾沫星子能把岳飞淹死。
但是赵桓自己换了身衣服,装成了刀笔吏的史文官,坐在岳飞旁边,他要见见这个和自己做了四年对手的完颜宗望。
“这完颜宗望胆子倒是真的大呀,这和谈居然亲自来,不怕朕一时兴起,杀了他?”赵桓看着由远及近的金国来使问道。
赵英一听这个赶忙说道:“官家,完颜宗望巴不得官家现在砍了他,他不是那个先迈左脚进来州城的金国使者完颜宗辅,若是完颜宗望死在了沈州,那金人必然愤恨,不宜杀之。”
上次那个先迈左脚进城的金国使者,虽然有着一长串的名头,但是其在金国,并没有多重的分量,但是完颜宗望可不一样,这要是死了,那金国现在散成沙的局面,就会改变。
赵桓看了一眼赵英,说道:“你见过刀笔吏史官还有秘书的?赶紧下去,一会儿完颜宗望就看出来了。”
岳飞无奈的看着官家,匈奴使者没见过曹操,玩这一手,当然能玩得来。
但是金国黑水司的探子,连汴京皇宫都能渗透,难道连皇帝的一副画像都没有吗?
大宋有图画院,能够把人画的栩栩如生,难道金国就没有类似的职院了吗?
不过岳飞看官家玩心正在兴头,也没有阻拦皇帝的这个玩闹。
这是在大宋军营!沈州已经是大宋领土!
官家在自己的地头上,还不是想怎么玩怎么玩?
完颜宗望进了行辕大门,看到了坐在主位的岳飞,又环视了一圈军将,最后将目光定格在了刀笔吏的身上。
他眉头紧蹙的看着那个抓着笔的史官,探着头看了下。
赵桓非常淡定的研着墨,准备记录文书,他的演技可不是岳飞这种没有经过培养的人。
他曾经在文德殿里和宇文虚中互飙演技!
那演技也是一等一的强。
完颜宗望闭着眼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缓缓的跪到地上,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说道:“金国辅国大臣、完颜阿骨打三子、金国魏王斡鲁补,汉名王宗望,拜见大宋皇帝,大宋皇帝万福金安,福寿永泰。”
赵桓疑惑的看着岳飞,自己演的刀笔吏不像吗?
完颜宗望身后的两人,同样跪在了地上,行礼。
岳飞站了起来,把主座让了出来,他猜到了这个结果,只不过不好打扰官家雅兴罢了。
赵桓将笔放在笔架上,一脸不高兴的说道:“一点都不好玩。”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完颜宗望,五体投地可是大礼,这在大宋,除了新帝登基、祭祀社稷宗庙,朝臣们是不会行这种礼节的。
赵桓坐在了主座上说道:“平身。”
这话赵桓觉得很陌生,他平时都很少说这种话。
“你怎么看出来是朕的?哪怕是有图画院的画工描画朕的样貌,朕一身文官服饰坐在旁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赵桓疑惑的问道。
完颜宗望颤抖着从地上爬起来,金人没有失去勇气,他同样也没有,他今天能来到这里,就是勇气的证明。
完颜宗望将手缩在袖子里,他始终认为金人当兴,就是金人虽然注重脸面,但是更注重生存。
他想活着走出大宋行辕,他同样想带着金人活下去。
他笑着说道:“臣向汉学,曾经和山间云游道士们,学过一手望气之术,官家英气逼人,头顶云气弥而不散,自是大贵之人。”
“较之于岳将军云气更盛几分,而这行辕里,能比岳将军更贵之人,唯有大宋皇帝了。”
望气术?
赵桓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头顶,除了空气一无所有,这完颜宗望打不过大宋,开始玩起来封建迷信了?
“陛下头顶之云气,为龙为虎,成五彩,此乃天子气也。”完颜宗望笑着解释着。
岳飞摇头说道:“左右不过是相面之术罢了。”
岳飞跟官家解释了一番这望气术的玄学之术,岳飞本身在汤阴就做过一段时间的汤阴无敌,对于这种江湖玄学,自然是了解的比较多。
大约就是看人相面的江湖把戏。
“也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相面之术?”赵桓这才了然的说道。
“臣将杜充带来了。”完颜宗望让身后两人将杜充带进了行辕,说道:“此人正是杜充。”
杜充长的太奇怪了,贼眉鼠眼,长得很丑,太过独特,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长相,想找个类似的人替换,实在是太难了。
“官家,官家罪臣杜充,拜见官家。罪臣一时糊涂,万望官家赎罪。”杜充见面就是磕头虫,哼唧哼唧的磕了好几个头,连头都磕破了。
【历史事件提醒:杜充死于绍兴十一年,在绍兴议和之后,《绍兴和议》之中,大宋这边死掉了岳飞,而金国那边,杜充在《绍兴议和》签订时死去。】
【杜充弃守建康(今南京)投降金人,酿成了金人搜山检海抓赵构,赵构对其恨之入骨,但杜充人在金国,赵构鞭长莫及。】
【绍兴议和,岳飞蒙冤,杜充伏诛。】
赵桓嘴角抽搐,赵构这货,是怎么做出岳飞换杜充的决定的?!
………………………………
第六百七十九章 甚似蜀后主
赵桓开手指头认真算了算,自己当皇帝也四年多了,身边的大臣都是竭尽全力的照顾。
虽然平时里,文臣没少做恶心自己的事,但是赵桓都习以为常,也不觉得有什么。
都是利益为先,为了钱,为了地,为了名声,为了权势,不外乎这些东西。
但是他始终搞不明白,赵光义、赵佶、赵构这些皇帝的脑回路。
岳飞和杜充换,这怎么算都不合适呀。
“尊敬的大宋皇帝,请问这份礼物您是否还满意?”完颜宗望笑着说道,他的眼神里带着期盼,金国太需要这个缓冲期了。
而此时的大宋,也需要消化刚刚占领的土地,同样需要一段缓冲期。
但是赵桓的眼神里带着玩味,他看着完颜宗望说道:“满意?朕,不满意。”
“杜充不是我大宋朝臣吗?金国随意的收纳我大宋的朝臣,现在还回来了,就让朕满意了?”
“当初金国大兵犯边的理由是什么来着?”
“金国叛臣张觉,郭药师的好友,我大宋当着人郭药师的面把张觉杀了,把人头送到了金国,把张觉带来的平州还了,你们金人不是照样大兵犯边。”
“现在问朕满意不满意?你这是欺负朕记性不好?!还是在欺负我大宋皇帝脾气好?!”
赵桓越说越气,拍着面前的案几,猛的站了起来。
“官家息怒。”赵英赶忙上前搀住了正在愤怒的大宋皇帝。
张觉之事,实在是大宋的伤疤,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官家毫不掩饰的说了出来。
赵桓发脾气的时候,整个行辕都是一片死寂。
而大宋的大将们,连同岳飞等人都低着脑袋,张觉带着平州和山海关投靠大宋,将整个燕山防线全部收归大宋所有。
但是当初赵佶的抉择是先送了个假人头给金人,糊弄金国大臣,被金国黑水司发现之后,糊弄不了,又在燕京路的总管郭药师的家里,把人的生死之交斩首于家门之中。
这事,办得糊涂。
赵桓冷笑了一声,对着完颜宗望说道:“什么是道义,拳头大才是道义!”
“现在我大宋打的金国抱头鼠窜,就是我大宋的道义!我大宋康王赵构和左丞李邦彦去金兵大营议和的时候,也没见你们和他们讲道义!”
“哼!”赵桓一甩袖子,离开了行辕,剩下的事情,交给朝臣们去扯皮,他才懒得和完颜宗望继续磨嘴皮子。
赵桓走到后苑看着巨大的堪舆图,似乎是在问赵英,也似乎是在问自己:“朕的脾气是不是不大好,外邦来使,当庭喝骂,显得是不是很没有风度?显得大宋皇帝气性太小,不足以彰显天国威严?”
“但是朕就是忍不住自己的脾气,我大宋汴京陈州门那数万军民,太原城连绵数里的废墟,燕云十六州和勾注山麓遍地骸骨,朕,都亲眼看见了,每次见到金人,仿若那些人都在朕的耳边低吟。”
“他们仿若不停的吐出两个字,报仇。”
赵桓的喃喃,赵英压根不敢回应,这是天子在反省自己是否失言,不过他想了想,从来另外一个角度说道:“其他不敢说,但是我觉得官家有一点说的不好。”
“哦?哪一点说的不好?”赵桓有一搭没一搭的问道。
赵英笑着说道:“当初李邦彦和赵构在金兵大营里,完颜宗望还弄了一大堆美妇伺候他,道义讲没讲不知道,但是美妇的事,康王倒是很喜欢的。”
赵桓无奈的摇头,李邦彦从金人大营回来时交待,当时赵构在金人大营里,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感觉。
说赵构【甚似蜀后主】。
“我觉得李邦彦是在夸赵构,人刘禅不必他强?”赵桓摇头说道。扶不起的阿斗,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只会当成一句戏言。
风雨飘摇的蜀汉,真的尽力了。
“依卑臣愚见,再从官家的教诲来看,天国威严,是靠拳头打出来的,打赢了,才有天国尊严。臣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赵英乐呵呵的说道。
这是大宋的地头,官家是大宋天子,别说发个脾气,就是真的砍了完颜宗望,朝臣们也只能想办法给官家处理后续,而不是怨怼官家。
皇帝说的,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天国威严呀。”赵桓喃喃的说道。
而赵桓离开之后,一直低着头的大宋军将们,抬起了脑袋,官家数落自己爹办得恶心事,他们当然要低头表示一下,他们没听见。
至于有没有羞愧,当时的大臣军将又不是他们,现在的官家也不是当初的太上皇。
完颜宗望茫然的看着如同饿狼一样的大宋军将,疑惑的问道:“那这议和之事,谁来住持?”
韩世忠笑着说道:“俺们,都是些军汉,乡野匹夫,哪里懂这等议和大事?自然是有朝中派出大臣前来议和。”
岳飞看了眼空出的主座,那是官家做过的地儿,他可不能再坐了,那是僭越。
岳飞点了点桌子,示意行辕中全部安静下来,说道:“在朝中大臣来之前,我先给金国使者透个气,我大宋皇帝之所以答应和你金国的这次和谈,是不愿意看到天下百姓生灵涂炭,所以才有了这次议和。”
“那是天恩圣眷恩义四海,官家仁善之举。此次和谈的基调有三,其第一,就是金国去帝号,化番外之地为郡县。”
岳飞的这第一条就让完颜宗望眉头紧皱!
去帝号,他有所准备,奔着和谈目的来的他,在和完颜宗翰通气之后,已经决定了去帝号。
但是岳飞这句话的后面,化番外之地为郡县,这句话才是重点。
完颜宗望这才有些恍然,他还是小瞧了大宋皇帝的决心,那个爱玩爱闹的大宋皇帝,对金国的意图,压根就不是他认为的辽东郡,而是金国全境!
这一发现,让他的背后生出了一层冷汗。
完颜宗望皱着眉头接话道:“金国之地域多为苦寒之地,大宋拿去也是无用,还得补粮赈钱以补这些地方的亏空。”
岳飞淡然的说道:“这是大宋国政,就不劳金国使者操心了。”
“其二,就是金国宗室完颜家,举家搬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