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眼,他就看到了打西方扬起了一股漫天的烟尘,王鹭匍匐在地上,耳中尽是马蹄之声。
韩昉估计的没错,完颜宗磐、完颜宗固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燥热的心,从黄龙府自己的防区赶了过来,向着会宁府进军而来!
王鹭一路马不停蹄的赶往了沈州,在和沈州的皇城司察子交接之后,韩昉的信件和印章,也放到了赵桓面前。
赵桓书信已经看完,手里把玩着那枚金印,愣愣的出神。
“官家?那个金人怎么办?他是黑水司的都知,是不是?”赵英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赵桓歪着头看了赵英一眼,说道:“韩昉保的人,这样不合适,他既然剪了辫子,又有韩昉金印作保,派去给王禀和完颜宗干吧。”
赵桓转过头依旧盯着手中的金印,最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韩昉怕是要死在会宁府了。完颜宗磐三兄弟不杀他,完颜宗翰能饶得过他?”赵桓已经不止一次的见到了这种名为气节的东西。
王禀为了复仇、黄彦节为了皇命、韩昉为了身后名、魏承恩为了心安、赵鼎为了志向,陈东、陈昂这些人的脸,不断的在赵桓闪过。
大宋,或者说中原王朝从来不缺少浑身是骨头的人。
赵桓放下金印说道:“给韩昉的孩子恩荫个官员,朕觉得不过分,你写一封札子问问李太宰的意见,没什么问题给一个祗候吧。”
滚滚红尘,人生百态。
每到这种时候,赵桓都觉得自己对宋人的仁善,没有白费。
“诏岳飞面圣。”赵桓心里有个主意,但是自己并不肯定。
岳飞等着大庆,还没有前往河套磴口,他一身常服,面见了官家。
“岳将军,先看这封金国情报,我们搞清楚了金人的动作,他们明年春夏时分就要逃海。”赵桓将韩昉的书信递给了岳飞。
“官家是要臣去黄龙府吗?”岳飞看完了书信,心事重重的问道。
赵桓欣慰的点了点头,知我者,岳飞也!
岳飞面露难色,说道:“官家与臣有黄龙之约。臣也非常想打黄龙府,但是臣以为不妥。”
赵桓的脸色有点奇怪的问道:“还是那个理由,新地人心未定、粮草转补困难、大军连绵征战未曾休息?”
“更多的战功意味着更多的封赏,朕也会在大庆之后,再让你出兵黄龙。”
“朕不是薄情之人,不会克扣军卒们的封赏。”
岳飞看着官家的脸色,也知道这个时候,官家有点气,得顺着捋,但是军国大事,军字当头,岂能儿戏?
岳飞拱手说道:“并未臣不想为大宋立功,而是金人实属强敌,臣不看好完颜宗磐的谋反,完颜宗翰还活着,臣以为此时兴兵,恐有不妥。”
“他们既然要逃海,就让他们逃,来年金人一盘散沙,不正好遂了大宋的意?”
赵桓看着岳飞,略带疑惑的说道:“完颜宗翰重伤复发,闭门谢客,他能起到什么作用?”
岳飞闭着眼思虑了良久,才说道:“完颜宗翰,金国东帅,虽然名义为帅,其实为东朝,其战绩赫赫,能征善战,当初种少保与其博弈,棋高一着将其重伤。”
“但是在临潢,他拖着重伤的身子骨,躺在牛车上,围了王禀一年。他若是在辽阳,而不是在扶余府清缴王彦,这辽阳,不是这么好打的。”
“臣以为步步为营方为上策。”
赵桓点头,算是同意了岳飞的说法,但是略带疑惑的说道:“这么好的机会就此错过,朕,不甘心呀。”
岳飞摇头说道:“这若是个陷阱呢?”
“万一这是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磐联手给我大宋军卒,在黄龙府做的局呢?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岳飞的话如同一阵惊雷一样,将志得意满,誓取黄龙的赵桓,炸醒了。
万一这要是一个局,大宋一只数万人的精卒,在粮草转运不便的情况下,接连大战未曾休息的情况下,钻进了敌人的包围圈里。
其后果……
赵桓觉得自己后半辈子别想睡好觉了。
………………………………
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先让他跑三十九米!
岳飞看着官家的脸色,就知道官家听进去了自己的劝谏。
“若真得是局,金人此举,可一举多得。”
“其一,清理了皇城司的察子,让我们对金国两眼一抹黑,宋金两国交战以来,皇城司的情报,屡次立功。若是真的把韩昉为首的皇城司察子一网打尽,受益无穷。”
“其二也引诱了完颜宗磐的反叛,彻底清理干净金国太宗皇帝一脉。太宗一脉始终是完颜宗望、宗翰,完颜亶的心腹大患。”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能坑我大宋军卒,黄龙府不好打,虽然围十里小城,但是金人经营甚久,若是真的设伏,臣以为,大宋军必定损兵折将。还是不出兵攻打为妙。”
岳飞稳稳的说着自己的见解,赵桓不住的点头,有理。
“而且官家,咱们现在打下黄龙府也没什么用呀,孤悬之地,跟当初的临潢一样,不与大宋接壤,打下来,也没有守的价值,也守不住呀。”岳飞小心的说道。
“那就不去了。金人随他们自己闹腾去吧!咱们该庆祝咱们的庆祝咱们的。”赵桓点头说道。
黄龙府这地方,是个心病,正如岳飞所说,那是个政治象征意义大于战略意义的地方,今年没必要。
殴打一下西夏小朋友,它不轻松,不愉快吗?
赵桓忽然想到了一句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他现在不是光脚的了,家大业大地盘大,已经穿上了鞋子,自然不能行冒险之事,岳飞说的是堂堂正正的正道。
符合赵桓说的,拳头大就是道义的基本原则的战略,堂堂正正的碾压过去,王道也。
“那就不打。”赵桓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以不变应万变,是优势局稳赢的办法。这个时候优势方偷大龙,反而是给对方机会。
“那他们逃海的事?”赵桓有些怒气冲冲的说道。
这件事里,依然有倭国的影子!
赵桓防了克烈部防了很久,包括镇州和静边城部署了重兵,防备的就是克烈部。
毕竟那是从东爱尔兰到倭国闻其名,股颤的蒙古诸部的前身。
但是克烈部非常老实,尤其是大宋和其展开了战略合作之后,漠北诸部的生活水平稳步上升,连连示好大宋。
在宋金之战中,连掺和都不愿意。
但是他没防备的弹丸小国,屡屡给自己上眼药水,他倭国弹丸小国,惹怒了大宋,非把他爪子给剁了不可。
赵桓摸了摸袖子里,关于肃王、景王和倭国人牵连的札子,赵桓的小账本上,又记下了倭国一道。
赵英俯首说道:“官家,倭国那些在大宋作乱的人查清楚了,和平盛清、深田恭子、崇德王,其实没有关系,是那个鸟毛上皇搞的鬼。”
鸟毛上皇?
赵桓一阵恍惚之后,才反应过来,说道:“那是鸟羽上皇!什么鸟毛!”
赵桓都被赵英给气笑了。
“鸟羽不就是鸟毛?”赵英掏出了札子看了半天,才说道:“是鸟羽上皇,臣记错了。”
“官家给崇德王册封的诏书到达倭国,并且开海鼓励海贸,崇德王就接连收到了无数朝臣的靠拢,鸟羽上皇不甘心就此大权旁落,所以才指示了度种之人作乱。”
赵桓就想起了自己家养的那个太上皇赵佶,每天吟诗作对,享受人间繁华,好不快活。
赵佶活的明白,赵桓现在这个文治武功,他还想复政,那就是嫌命长了。
但是自己家的太上皇不捣乱,不代表鸟羽他不捣乱啊!
赵桓这才明白了,为何倭国非要这么折腾。
“权斗呀。”赵桓感慨的说道。
他来到大宋第一夜,就是风雪夜赵楷入宫,之后就是赵佶临安复政,赵构江南造反,重病燕王还政上皇,肃王景王断山海关粮草。
完颜宗干和完颜娄室两人算是金国文武双子星,也是因为权斗弄的颠沛流离,甚至命陨大宋。
自己的后宫还有个曹娴,也是因为权斗,从西夏王宫搬到了大宋皇宫。
“前段肃王景王作乱,倭国度种之人就开始严查了。不过官家,金人逃海去倭国,就让他去吧。官家,津口市舶司的札子刚到。”赵英将一本札子从框子里拿了出来。
“九艘?!”赵桓看完札子目露骇然的问道!
津口市舶司船坞最新札子上说,已经完成了九艘三千料或者五千料海舟的龙骨搭建,现在正在封甲板。
“朕在津口市舶司巡视过,的确都在建,可是这个速度也太快了,要保证质量呀,这是下饺子吗?”赵桓一脸疑惑的说道。
赵英乐呵呵的说道:“臣听闻津口市舶司喊出了口号,说要在年前做十艘海舟,其寓意是十全十美。”
“金人逃海,能逃到哪里去?倭国就一定安稳了?”
岳飞也是满脸疑惑的看着赵桓,这海舟之帆若垂天之云,这一下子来十艘,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木兰舟那一艘可是建了一年多,这一年就下海十艘海舟?
吹牛?
岳飞也是充斥着疑惑,轮到他不擅长的领域,他也会不懂,并且觉得莫名其妙的惊骇万分。
太吓人了。
赵桓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朕想起了旧事,当初宗少卿呈上了决胜战车图纸,朕问当时还是兵部侍郎的李太宰,这一天能做几架车?李太宰说一天可造十辆车。”
“朕当时就不信,后来才知道李太宰还说的少了。”
赵桓就想起了朱棣带着三万辆武纲车,去草原砸场子的事,那三万辆车,就代表着一个统一、康健的中原王朝,让人骨子里恐惧的生产力。
“官家下面还有一句,说是要在年前把万料大船下了海。”赵英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笑着说道。
他对发财的事最感兴趣,这札子官家让他分类的时候,他瞟了一眼,当时就吓住了。
这来回能拉多少白花花的银子呀!
赵桓将所有的话看完,合上了札子,对着岳飞说道:“那就依岳将军的话,朕先让他跑三十…逃海,等收拾完了扶余、黄龙、会宁三府的金人,再去倭国收拾逃海金人。”
………………………………
第六百八十五章 该配合你演出的朕,演视而不见
赵桓思考着如何给崇德王施加一些压力。让他管好自家的上皇,别影响两国邦交。
“给崇德王下诏,责令申斥,令其对鸟羽上皇严加看管。”赵桓对着赵英说道。
“措辞上可以严厉一些,如果其真的收留战犯,大宋这边将采取措施,包括并不局限于召回使官、降低外交级别、断绝藩属,更进一步封锁其海洋贸易或者奉诏讨伐等手段,来表示我大宋怒火。”
赵桓还没准备打倭国。
十条船,那是要证明地球是个球的船,用来兴灭国之战,还是有点不够用。
所以,他还想用一些外交的手段,来阻止金国的逃海行径。
“海参崴呀。”赵桓叹气的看着堪舆图上的那个小角落。
海参崴是北境唯一一处深水不冻港,即使冬天也可以正常通航的港口,而大宋的商贾正是通过这里,在冬日里进行贸易。
深水不冻港的意义非凡,而这里也是中原固有领土之一,只不过在大宋之前,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力度不到位,这里没有被人重视。
但是依旧是一个繁华的港口。
而这里,在后世被叫做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意为:统治东方,在1860年之后,隶属俄方。
由清政府在1860年签订的条约里,正式割让了这个港口。
东北部永远失去了出海口,因为海参崴是黑龙江和牡丹江的出海口。
会宁府、扶余府没有了海参崴,就没有了出海口,所有的贸易都要转到津口由渤海海运,这对东北的发展,是致命的。
后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没落,与其密切相关。
赵桓非常讨厌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个名字,那代表着又一段耻辱的历史。
大庆之后,岳飞加封节度使,韩世擢升忠上将军,沈从等军将一并升为了大宋的偏将军。
王禀被赵桓授予了赞拜不名的特权,王禀三推而就。
本来红红火火的大庆,因为大宋边事防务繁忙,岳飞授节之后,带着河间军向着河套地区而去。
而完颜宗望待在沈州,本来一脸淡然的他,得知岳飞的军队调遣,并且向着河套方向而去的时候,终于失去了本来的淡然。
大宋军没有直奔现在防备空虚的黄龙府,而是去了河套。
岳飞的离开,代表了大宋皇帝,并不准备今年之内再度兴兵伐金。
这对完颜宗望不是好消息,他在黄龙府下了一步大棋,只身犯险,以自己做赌注,就是赌大宋皇帝急攻心切。
若是能够在黄龙府重创大宋军,那自然是千好万好。
可是谁曾想到,他摆好了棋盘,但是对手却失约了。
完颜宗望将怀里的白色方巾拿了出来,擦了擦额头的汗,大宋的这次爽约,也让完颜宗望对会宁府之事,莫名的起了担心。
他笃定完颜宗磐会在他离开会宁府之后谋反,基于如此,他才摆出了这一大棋。
完颜宗磐果然不出他的意料,这厮反了。
但是他这后面一步重要的棋,需要大宋皇帝的配合。
只要大宋皇帝兵发黄龙府,那么完颜宗磐必然首尾难顾,这对完颜宗翰稳住会宁府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但是大宋皇帝未曾进兵黄龙府,打乱了他的一切部署。
“快快去信给韩昉,令其不择手段守住会宁府!”完颜宗望站了起来,他要去跟大宋皇帝告别,抓紧时间回到黄龙府主持大局。
而此时的会宁府,的确和完颜宗望担心的一样,陷入了重重危机之中。
“韩参知,东帅依旧称病不出。”会宁四壁守御使忧心忡忡的对着站在城头巡视城池防务的韩昉说道。
韩昉驻足,嘴角抽搐。到了这个时候,还在称病?那估计是真的病了。
不过这等时候,韩昉也顾不上完颜宗翰到底想做什么,守住会宁府,就是这次他摆脱身上怀疑的最佳机会。
他指着守城用的床子弩说道:“把这床弩往前抬一抬,在这摆着是要射鸟吗?城中军器作现在什么情况?为什么我要的猛火油还没到!别告诉我没有石脂水了!还有黑水司的探子都是吃干饭的吗?到现在城外有多少人都没差清楚吗?”
简陋的守城器具、低迷的士卒士气、人心惶惶的金国宗亲、不断逃离城池的金国百姓,这一切的一切,都代表着会宁府并没有做好准备,应对冲击。
“我是一个文官都看出不对劲了,要你这个四壁守御使作甚!”韩昉指着那个四壁守御使破口大骂。
“是是是,马上挪,马上挪。”四壁守御使是个金人,他本来对韩昉这种贰臣不屑一顾,但是韩昉毕竟是参知政事,而且这件事他理亏。
床子弩在城头的摆放,都在最后面,除了天空,什么都射不到。
而且现在金人连个主心骨都没有,韩昉敢站出来,挑起这个担子,四壁守御使也不好说什么。
韩昉用力的踹了一脚床子弩的滚木,骂骂咧咧的离开了城头,他需要前往东帅府,请东帅出山。
他的亲自登门,终于敲开了完颜宗翰的府门,一路走到中厅,韩昉只嗅到了腐朽的味道。
韩昉看到步履蹒跚的完颜宗翰赶忙迎了上去,说道:“完颜宗磐率领军卒围城,城外林场尽失,铁山还有一座,马上也要丢了,再这样下去,会宁府,保不住了。”
“东帅,还得你出面,主持大局呀。”
完颜宗翰用力的咳嗽了两声,将手中的擦嘴的白色丝巾递给了身后的仆人,坐在凳子上,无力的摇头说道:“韩参知,你也看到了,我现在这个模样,出现在外面,会宁府金兵就彻底没了心气,就会散去,那时更守不住。”
韩昉疑惑的看着丝巾上的血红,再看着完颜宗翰丝毫没有血色的面庞。
行将就木,不远矣。
“那这会宁府如何是好?”韩昉闻言也是一阵惶恐的问道。
“这样,你每天来我这里,我给你出点主意,你也可以问我所行防务,是否得当。完颜宗磐乃是谋反,久攻不下自会散去。”完颜宗翰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
“现学现卖?能行吗?”韩昉心虚的问道。
………………………………
第六百八十六章 官家,我要回大宋!
军事,是需要天赋的。
比如岳飞,就有极高的军事天赋,他有一种对危险的敏锐嗅觉,这种嗅觉是他在战阵中,能够披坚执锐冲锋在前,而不受伤的重要原因。
而这种军事天赋,上升到现在节度使的职位的时候,就是对于战略危险的嗅觉。
正是这种嗅觉,让岳飞去年时候,敏锐做出撤军,回到奉圣州军堡的决定。
前脚踏金奉圣州军堡,后脚就下起雪来,塔塔尔人的骑卒,只能看着高高的城堡离去。
也正是这种嗅觉,让岳飞对于此次官家想要直取黄龙,反复反对。
比如宗泽,同样是一个非常有军事天赋的人。
在正常的历史线里,宗泽做汴京留守之时,将所有的勤王军组织起来,将近二百万人的草莽匹夫和流匪组成的勤王军,在宗泽手中就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打的金人连连败退,直接退到了正定县,甚至金廷一度为此,召开了把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皇帝还给大宋的研讨会。
让两个皇帝回汴京,罢黜宗泽!
可惜,宗泽当时操劳过度,背疮发作,郁郁而终之后,杜充接受了宗泽职位,导致这场研讨会不了了之。
而赵桓手中的宗泽,在荆湖两路围剿孔彦舟的时候,手下军卒除了沈从那亲从官是精锐之师之外,其余全是草莽和义军。
照样把孔彦舟打的溃不成军,最后被活捉孔彦舟回到了汴京。
比如虞允文。
绍兴三十一年,完颜宗干的儿子,完颜亮长大成人,他因为父亲的遭遇,自己直接做了皇帝,上位之后,把太宗皇帝一系的完颜宗磐等人杀的干干净净。
然后完颜亮亲自领兵南下,越过淮河,进迫长江。
两淮地区宋军无一合之敌,尽数溃败,金兵喊出了搜山检海再抓构的口号来,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直扑临安。
当时的刘錡还活着,并且北上阻挡金兵锋芒,但是最终作战失利,没打的过完颜亮亲率的金兵。
赵构当廷痛哭流涕,朝议结束躲在屏风后面哭成了泪人,并且准备好了扁担准备逃跑。
正是这种危如累卵的局面下,虞允文接到了命令,去前线抚慰军卒(送死)。
而在这个过程中,虞允文不断的收留前线残兵,从一个人,变成了三千兵马,最后在采石矶决战之前,扩张到了一万八千人。
而此时的完颜亮有通州战船数千艘,诸路猛安谋克军、合扎军、奚人、契丹成丁公约六十万人。
共计三十六总管,六十万大军、四路齐头并进的完颜亮,做梦都没想到,他在采石矶这地方,被一个文弱书生打的落荒而逃,到最后失去了他应该有的权势。
完颜亮兵败之后,完颜雍直接放下了心中的恐惧,在辽阳称帝,命令前线宗亲完颜元宜,杀死了完颜亮。
虞允文的战术,其实和当初李世民救隋炀帝类似,都是利用不能战的伤兵,残兵摇动旗帜、敲鼓绕江而行,故作声势。
虞允文赢了。
这就是军事天赋。
大宋的皇帝对兵事极为热心,经常询问岳飞的意见和谋划,也多次亲自参与了很多战局,而且还亲自以身做饵。
但是他依旧不通军务。
但是有些人,天生就有这种天赋,比如宗泽的统御,两百万人进退有据。
比如说虞允文的奇谋,故作声势一万八千人对上六十万大军,敢战且胜。
或者岳飞的外挂一样的敏锐的对危险的直觉。
韩昉当了一辈子的文臣,他压根就没觉得自己能是个打仗的料儿,但是现在事赶事,他被逼的不得不接手了会宁府的防务。
打着打着,会宁府的太祖嫡系军卒,首先发现了不对劲。
最开始的时候,你让他们这些军汉们听一个文臣哔哔,而且还是个汉儿,他们是拒绝的。
因为他们觉得你让我听文臣指挥,我不能马上就听,总要试一下。
他们依据军令打了几个回合下来,居然拿回了四个林场三个矿山,而完颜宗磐居然被打退了三十余里。
“参知,东帅请你议事。”韩昉收起了手中的军报,疑惑的对着亲卫说道:“这会宁府之仗,是东帅打的吧。”
“东帅从未出面,只是参详,后来连参详的意见都很少了,这仗是韩参知打下来的,这话是东帅传给猛安们的话。”亲卫是个百户,笑着解释道。
猛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