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振兴攻略-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完颜宗望是个人精,瞬间明白了含义,略显痛苦的扶住了墙壁。

    “受伤了就别逞强,给你凳子。”完颜京跑到屋里搬出了一个凳子给了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的甲胄上带着血迹,不全是敌患的血,还有他自己的,这一点完颜京比完颜齐更早看到。

    完颜宗望带着几分好奇靠在了门前的树干上,说道:“你们既然要走,就不怕我杀了你们吗?”

    “虎毒不食子。”完颜京盛了一碗粥递给了完颜宗望。

    “虎毒不食子,还有你母亲。”完颜宗望吹着粥,有点烫,笑着问道。

    “母亲是大宋天子的妹妹。也是我能够在大宋活着的唯一保障。你要是把母亲杀了,我也没得活。”完颜京从屋檐下搬了张矮小的桌子,又切了点腌好的萝卜,拿了两个白面馒头。

    完颜宗望今日才知道平日里略显蠢笨的次子,其实是他孩子里最为聪慧的人,他又打量了下破旧的院子说道:“这些年苦了你们母子俩了。”

    “我想知道你那个入关的说法。你跟我说说。”完颜宗望放下了碗,非常严肃的说道。

    完颜京大快朵颐的啃着馒头,听到完颜宗望的问话一愣,才说道:“说了你也不会做。”

    “放肆!”完颜宗望感觉到自己被冒犯,略带愤怒的说道。

    完颜京看着恼羞成怒的父亲就觉得有趣,夹出了三个萝卜丁说道:“这是金国,这是榆关,这是大宋。”

    “敢问父亲,你认为金国,或者说金人,还有我们完颜家在大宋人眼里是什么吗?”完颜京将三个萝卜丁依次摆好说道。

    完颜宗望觉得自己的孩子十分有趣,拨动着萝卜丁说道:“我金国灭辽之后逼迫宋人赎买燕京!又长驱数千里直奔汴京!我金人在宋人眼里,必然是魑魅魍魉一般可怕的鬼怪!”

    完颜京摇头说道:“金人在宋人眼里就是蛮夷蕃人!而且是不可教化之生蕃!”

    “宋人自云中、燕京起,就一直执行着种师道所下清理军令,他们甚至连教化都不做,直接清理所有车辙以上金人,不论男女!”

    “胡言乱语!”完颜宗望赫然站了起来,眼神中带着一些恐惧,他一直为金国覆灭辽国沾沾自喜,却从稚子口中听到了这样的话!

    “金人,只能靠着挖野山参、剪羊毛为生!这就是父亲心中那种高高在上的金人,该有的样子吗?”

    “国强而民弱,病入膏肓却沉迷于过去的功业不可自拔!这就是父亲吗?这就是西帅的智谋吗?”完颜京喝了一口粥,摇头说道。

    “哗啦啦!”饭桌被完颜宗望猛的掀翻,盛好的粥撒了一地。

    完颜京站起身来,把一地的狼藉收拾干净扶着父亲坐了下来说道:“父亲,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孩儿说的是事实,否则父亲也不会掀了桌子。倘若父亲真的认为我是胡言乱语,怕是早就夺门而出,而非生闷气了。”

    完颜宗望喘着粗气坐在矮桌之前,用力的吞咽了一下喉头说道:“你继续说。”

    完颜京再次盛好了饭说道:“一旦承认我为蛮夷,反而会有说不出的畅快,很多我们过去无法理解之景象,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为何大量的金人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前往大宋?”

    “为什么金国已经给了宇文虚中以国师、韩昉以勃极烈的地位,他们依然不愿留在金国?冒着被骂三姓家奴,贰臣的风险依旧要归宋。”

    “为何时至今日,双方已经打成了人间修罗道,我金人依旧给宋人以崇高的待遇?甚至喊出了师宋长技以制宋的口号,而金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就是原因,不愿承认自己是蛮夷罢了。”

    完颜宗望忽然笑道:“当初就不该让韩昉当你的先生。”

    完颜京同样笑着说道:“宇文虚中也是我的先生,父亲安排的。宇文先生说:好不容易从泥潭里爬出来,谁还愿意承认自己不洁。哪怕是用再多的谎言,也要掩饰这一事实。”

    完颜宗望忽然长笑数声,直到咳嗽起来才止住笑声问道:“你那个出关也是韩昉教你的吗?”

    “为今之计!能救金国的唯有入关!入关!入关!入了榆关,北方诸国才能奉金为王!唯有入关,宋人才能退出燕山以北!唯有入关,才能解了眼下所有死结!”

    “入关!入关!入关!”完颜京用筷子用力的戳着象征着山海关的萝卜丁说道。

    “不会的。宋人不会赶尽杀绝的。”完颜宗望有些失神的说道。


………………………………

第八百零三章 五凤楼上,酸气弥漫

    完颜京坚定的说道:“父亲!宋人在扫庭犁穴!他们不灭金人誓不罢休!东帅就是清晰的看到了这一点,又对金国朝局无力施为,所以才亲去沈州!”

    完颜宗望略微有些失魂落魄,叹气的说道:“到了大宋以后,好好活着,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你大伯完颜宗干聪慧并不低于你,别乱想了,好好上学,听你娘亲的话。”

    “孩儿知晓。”完颜京点头说道。

    “吱呀。”小院略带破败的门发出了声响,赵氏从门外走了进来,看到完颜宗望讶异的说道:“你来了?”

    赵氏看着一地的狼藉,知道发生了什么,笑着说道:“京儿,去屋里收拾东西。”

    完颜宗望颓然的坐在凳子上,问道:“你不怕我杀了你?当着我的面说走。”

    赵氏轻笑了两声说道:“你敢吗?”

    “你!”完颜宗望指着赵氏略微有些愤慨,又有些无奈的放下了手。

    “你不敢,就别说。妹妹打探过了,京儿不会死的。”赵氏笑着说道,转身回屋收拾着东西。

    赵氏不怪完颜宗望当初强占了她,就金国这群人,只有到了完颜宗望这里,还有活路。

    这也是当初宇文虚中安排的时候,赵氏没有反对的原因。

    “少喝点酒,也不年轻了,别动不动就披甲冲阵,眼下大宋火器锋利更盛以往,别哪天宗亲给你收尸都拼不齐。”赵氏用恶毒的语言劝着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倒是不以为意的笑了,一日夫妻百日恩,说到底,赵氏临走的时候,还是关心了他一句。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赵氏坐上了皇城司的车驾,出了会宁府的时候,她才松了一口气,完颜宗望没有追出来。

    “拜见帝姬。”一个声音突然出现在了车窗外,赵氏先是吓了一跳,随后疑惑的问道:“韩昉?”

    “正是臣属。”韩昉在沈州神秘失踪后,又出现在了会宁府。这也是会宁府的皇城司因为鼠疫冲击停摆之后,又恢复运转的原因。

    “先生没走?”完颜京惊喜万分的说道。

    韩昉摇头说道:“这次跟帝姬一起归国,入关这两个字,算是我送给完颜宗望,送给金国最后的忠告了。”

    他没有具体的章程,只是提供给了金国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他的确是三姓家奴,他自己都不否认这一点,宇文虚中离开了金国之后,皇城司缺少监事,他被金钱腐化成为了大宋皇城司的监事。

    金国待他不薄,也是事实。

    他要离开,总要尽了这最后一段的君臣之谊。

    西帅府里,完颜宗望拨弄着那三颗萝卜丁,叹气的说道:“入关,说得简单,失去了天德、临潢、辽东,金国拿什么入关?难不成等大宋朝党争再起不成?大宋那位皇帝镇着,他们怎么争?”

    “难不成等大宋皇帝死了不成?”

    完颜宗望忽然停下了手,眼神变得明亮了几分,正如完颜京说的那样,一旦承认了自己是蛮夷的时候,有些念头就变得通达起来!

    既然自己眼下打不过你煌煌大宋!那身为蛮夷的自己,最应该做的是求活。坐等大宋变得腐朽。

    他作为一个局外人,作为一个蛙跳到汴京的人,更知道大宋当初多么腐朽,哪怕是大宋皇帝作为大宋第二明君,暂时挡住了颓势,也挡不住内部的崩坏。

    那自己身为蛮夷,问题就变的好解决多了。

    完颜宗望终于明白了这我为蛮夷的说法,压根就不是完颜京能够说出口,那毫无疑问,韩昉就在会宁府!

    “来人!让会宁府少尹关闭城门!合扎军以灭疫为由,全城搜捕韩昉!”完颜宗望大声的喊道。

    皇城司因为鼠疫蛰伏,突然又开始恢复活动,让完颜宗望有些意外,但是鼠疫闹得太凶,他一时间没顾得上,现在想来,那必然是韩昉回来了。

    当然,他并不清楚韩昉又走了。

    这一来一去小半个月的时光,韩昉彻底看清楚了金国,已然是强弩之末。

    而此时的汴京城里,却是一片喜气洋洋,域外之鼠疫闹得再凶,也耽误不了汴京百姓们的热情,因为大宋朝的定海神针,岳飞回到了汴京。

    而此时的崇德门上的五凤楼,却弥漫着一股酸味。

    赵桓看着御街上欢庆的百姓酸味十足的说道:“汴京这群百姓真是的,朕也去辽东打仗了呀,朕回来的时候,汴京静悄悄的,是朕的大驾玉轳不够明显,还是旌旗不够招展?他们怎么接朕的?沉默!是沉默!”

    “岳飞回来,就这么热闹,又是药发木偶,又是戏班子、说书人,整这么大的阵仗,他们太坏了,在离间君臣关系!一定是这样,查一下有没有黑水司的人在其中挑唆,一定要防微杜渐,对一定是这样,赵英,你说是不是?”

    赵桓很羡慕岳飞深受百姓们喜爱,欢庆仪式都不用赵桓去筹备,汴京百姓从走卒商贩,到文武百官皆参与其中。

    当然,赵桓很快就找到了理由,定是那金国黑水司从中作祟!

    赵英想了想说道:“官家,黑水司在大宋被底朝天的查了三遍了,臣以为……”

    “臣以为一定是黑水司捣的鬼!臣这就去查!”赵英一看官家的脸色,就知道自己这话不对,话锋急转而下,赞同了官家的观点。

    “对!没错。”赵桓满意的点了点头,坏事都是金人做的。

    赵英笑着说道:“咱们回来的时候鄂州水疫闹得正凶,辽东战事的捷报还没在邸报上刊登,百姓们担忧水疫嘛,心里有事,自然热闹不起来,眼下海晏河清,水疫已过,热闹热闹也算正常。”

    “再说岳将军归京这事,不是官家让邸报、晨报、小报一起通传的吗?百姓们这才知道了嘛。”

    岳飞压根就没想到自己进京述职,闹了这么大的动静,他被这阵仗弄的有点惶恐。

    大宋可是有猜忌的传统,幸好,现在的官家,倒是没有这个习惯。

    “刘氏?”岳飞看到了站在了街边的女人,一眼就认出了那是他的发妻。

    岳飞没有太过在意刘氏眼神中的艳羡,驾马向着崇德门走去。


………………………………

第八百零四章 一千贯一个的茶杯

    岳飞带着的河间军并没有全部出城,只有背嵬军八千人入了城,这八千人中有很多的人之前都是亲事官,而剩下的军队直接在城外驻营,大约在十日后,河间军将开始征战四年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修整。

    河间军卒将休息三十天左右的时间,直到春秋大阅之时,才会归营。

    赵桓看着甲胄鲜明的背嵬军从御街踏步而来,满脸的笑容。

    精锐之师。

    马匹整齐划一的从御街踏马而来,整齐的排列在了崇德门前的广场之上,在经过短暂的喧闹整队之后,背嵬军就这样整整齐齐的站在了赵桓的面前。

    “跨立!”岳飞高举手中的沥泉枪,高声喊了一嗓子,小广场上传来了整齐划一的脚步之声。

    他们这早就是计划好、并且经过训练,当岳飞沥泉枪举起之时,就会跨立,而不是听号令。

    整齐划一的跺脚声在御街上传出了老远老远,整个汴京仿若是被按了暂停一样,令行禁止,这可不是玩笑话,甚至连马匹都稳稳的站在原地,这让汴京的百姓大开眼界。

    “大宋河间军行军总管、河间节度使岳飞领军归京!”岳飞中气十足的喊着,赵桓在五凤楼上清晰的听到了岳飞的喊声。

    “好,好。”赵桓满脸笑意的伸着手让岳飞收队。

    背嵬军是河间军的精锐,取意亲从之意,八百人马俱甲着板甲站在正中,这八百人都是当初的亲事官组成。

    而剩余之人皆为黝黑色的铁甲,看起来黑白分明。

    岳飞手中的沥泉枪猛地一顿,杵在了地上。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捷胜军整齐划一的山呼海喝声在崇德门前响起,爆喝之声直冲云霄,甚至连云朵都被震慑。

    整个汴京城安安静静的看着这一幕,这爆喝之声化成一股音浪,席卷整个汴京,响彻大街小巷。

    赵桓站在五凤楼上哈哈大笑起来,岳飞就不擅长拍马屁,在拍马屁这件事上,韩世忠更加擅长一些,毕竟韩世忠能整出“喊两嗓子提提神”的花活,岳飞这个略显刻意。

    但是赵桓还是喜笑颜开,狂笑不已。

    “你让岳飞进宫来,让队正把带回城中营地。”赵桓终于止住了笑声,满脸得意的说道。

    这会儿他一点都不酸了,浑身舒坦。

    这是什么?

    这就是互相成就,赵桓很喜欢这一过程,对结果也甚是满意。

    岳飞翻身下马,走过了长长的护城河上的长桥,走进了崇德门,面圣自然需要换掉武器,褪去甲胄,他没有剑履上殿的特权,自然不可以带着沥泉枪进入宫室之内。

    赵桓看着岳飞的脚步,看着御街百姓们依旧盯着背嵬军的好儿郎,他们两眼放光,这种时候,正是抓婿的最佳时刻!

    赵桓略微有些恍惚,绍兴十年,岳飞刚刚经历郾城大捷、朱仙镇八百背嵬军冲十万金军的彪悍战绩,在十二道金牌的错误指示下,回到临安的时候,临安的百姓,大约也是如此。

    岳飞大约也是如此的志得意满,龙行虎步、一心还要再复中原,雄心万丈,到最后变成了天日昭昭。

    “末将岳飞见过官家,官家安泰。”岳飞的声音陡然响起,打断了赵桓的神游天外。

    在赵桓神游之时,岳飞已经换上了朝服,来到了五凤楼上面圣。

    “起来,男儿膝下有黄金,大宋也不兴跪礼。”赵桓看岳飞作势要跪,就脑袋嗡嗡疼。

    大宋朝的有些旧习俗,就很惹人厌。这让他想起了刚来到大宋时,延福宫外跪下的亲从官们。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这朝服还是四年前做的呀,这都小了,倒是岳将军这愈发富态了。”赵桓打量着岳飞满眼都是笑容,军伍都得养膘,岳飞肉眼可见的胖了几分,连朝服都变小了些。

    “官家风采依旧,英武不凡。”岳飞看了看自己的将军肚,也是一乐。打仗,体重不够很容易吃亏。

    “吁!”赵桓摇头笑了,岳飞跟着自己摸爬滚打了五年,这人也学的越来越圆滑了。好听话他听得多了,也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这次从永兴军路来,那边还能撑多久?”赵桓深深叹了口气,说起了正事。

    岳飞闭目思忖了片刻说道:“种太尉老了。”

    “一年时间够吗?”赵桓敲击着五凤楼上的凭栏,看着城里的百姓渐渐散去。

    夕阳西下,这汴京仿若被染上了一层金黄色一般,而水运仪象台一如既往的转动着,这副和平和安详,正是赵桓的追求,也是岳飞等军卒拼命守护之物。

    “种太尉两鬓斑白,老态龙钟,但是臣以为一年时间足以。”岳飞掷地有声的说道。

    岳飞当然知道官家问的是什么,问的事永兴军路还能不能凑合一年,问的是一年之内,能不能解决北境战事。

    岳飞的答案是肯定。

    “那一千贯一套的茶具,你有没有给朕带过来一套?”赵桓叹气的说道。

    家资千贯,中人之家。

    而去年李纲令户部查国帑账目,清楚的记录了永兴军路出了千贯一套,共计一万件的茶具的丑闻,而这个丑闻,在赵桓的刻意压迫之下,没有宣扬出去。

    岳飞从袖子里掏出一个茶杯说道:“哪里是一套,是一个。磁州黑白瓷,这东西,十文一个。”

    岳飞是相州人,距离磁州很近很近,两地就搁着一条漳河罢了,磁州黑白瓷闻名遐迩,当然不是以价格闻名。

    赵桓拿起了这瓷器,这一个价值一千贯,一个中人之家的家资,而一个中人之家,可以供养一个学子完全脱产就学。

    而这一万个茶杯,就是一万个中人之家,一万个就学学子,一万个人才储备。

    赵桓将黑白瓷收进了袖子里,看着天边的火烧云久久未言,忽然他从袖子里将那黑白瓷狠狠的掼在了地上。

    “官家息怒。”赵英吓得寒蝉若噤赶忙劝着官家少生点气。

    “蛀虫!都是蛀虫!”赵桓用力的踩了两脚,黑白瓷很结实,依旧没碎,仿佛在嘲讽赵桓的无力一样。

    “所以永兴军路压根就不是打不过西夏!感情就是扯着西夏从国帑套军饷,是吧。”赵桓气急败坏的说道。

    永兴军路的问题,赵桓当初让岳飞去试探的时候,才发现,西夏压根就是纸糊的,一捅就破!

    在岳飞的反复蹂躏下,西夏现在完全是应声虫,连岳飞借道都不敢言语一声,甚至还得把任得敬推出城,挨一鞭子才安心。

    是岳飞太强了吗?

    不否认,岳飞很强。

    但那时的河间军只有剿匪经验,算不上现在一等一的强军!居然能够两次洞穿西夏防线,这就引起了赵桓的怀疑。

    最后才搞清楚了永兴军路迟迟不能剿灭西夏的原因,不是打不过,而是不想剿罢了。

    似曾相识的操作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