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振兴攻略-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敢为将军战死沙场!”金兵的面具非常狰狞,从面具的眼孔中,能看到那种已经泯灭人性的疯狂。

    百战之兵都是疯子,他们知道如何在战场上活下去,同样知道战场何种功劳最大。

    拿下敌国皇帝狗头,这种功绩,足以恩荫后代。

    云梯的铁钩,勾住了城墙,完颜宗翰踏上了宁武关的城头。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喋血宁武关城头(2/5)

    完颜宗翰带着足够的猛安谋克军来到了城墙之上,瞬间就打开了一个缺口。

    还是新式的投石机数量太少,否则这巨大的云车,怎么可能靠近这宁武关?

    赵桓自然看到了完颜宗翰等人的冲阵,虽然他不知道对方是谁。但是能够猜出来是一队足够精悍的军卒。

    赵桓向后退去,替身出现。

    这个替身是早就计划好的替身,而且不止一个。

    穿着和赵桓一样的红色朝服,站在宁武关的城墙上,分散开来。

    这都是他的疑兵,而他本人,退到了城楼之下。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该怂就怂。

    自己与军卒誓死共存亡的意志,已然表达的淋漓尽致,敌人冲上城头还不退去,那才是石乐志。

    已经足够鼓舞士气了。

    而且诱敌深入的计划已经达成,自然没有在城头上再待下去的理由。

    完颜宗翰看到了那个大红色的朝服的大宋皇帝,大喜过望。

    猛安谋克,是金国最凶残的直属部队,也称之为怯薛,宫廷直属卫队,和亲事官亲从官一样,都是精心挑选的悍卒。

    带着如同猛虎下山一样的军卒,扑向了大红色朝服的大宋皇帝。

    亲从官和猛安谋克军狠狠的碰撞在了一起,双方带着大全装的装甲,扭打着,金属碰撞的火花在城头上不断的闪现着,而铿锵之声响彻整个城头。

    亲从官乃是从整个大宋六十万的禁军和西军中选出的精锐,人数多了自然能挑出不少好手。

    沈从双手紧握着麻扎刀,小心谨慎的对阵金人的猛安谋克军,这些军卒同样强悍,双方披着重甲在猛烈的厮杀着。

    他忽然将手中麻扎刀挡在了背后,一把抓住敌人长枪的枪杆,掼在了地上。

    呼,要不是义父训斥,这一下要是没注意到,又是伤口。

    他将敌人踹倒在地,抽出环首刀,插进了顿项的缝隙里,又猛的抽出,杀死了一名金兵。

    这种双层冷锻甲之间的对决,是毅力、耐心和谨慎的对决,谁不小心,离开就会被砍翻在地,再无生机。

    此战,必须胜利。

    沈从比任何人都知道新帝心中多么希望获得这次战斗的胜利。

    完颜宗翰也注意到这个多次击杀金兵的沈从,在战场上,快速的逼近了沈从。

    可惜两个人谁都奈何不了谁。

    一个是战场宿将,久经沙场,生死搏杀不知道多少次,而一个年富力强,武艺精湛,谨小慎微。

    战场不是单打独斗的地方,两个人的捉对厮杀,也一直被打扰。

    完颜宗翰忽然长枪刺向了沈从的面门,沈从躲开这一击,刚要反击,才看到完颜宗翰趁着这一下猛击,迅速跑向了那个大红色朝服的皇帝!

    “去死吧!”完颜宗翰怒吼着,眼中带着兴奋,声音高亢而有力的在城头上回荡。

    噗!

    赢了!

    完颜宗翰面具下的嘴角轻扯,自己还是赢了,突破了层层封锁来到了大宋皇帝的面前,还杀死了对方。

    吗?

    不对!这个手感不对啊!

    完颜宗翰马上察觉到了异常!这根本不是活人!这就是个稻草人!

    完颜宗翰疯狂的将大红色的朝服剥开,可是里面是无数扎在一起的稻草,好像在嘲弄着已经彻底失去了心神的完颜宗翰一般。

    完了。

    完颜宗翰总觉得不对,这大宋的皇帝就站在城墙上,他分明亲眼看到的!

    而且他也不是随意就来攻打宁武关!

    他也是收集到了很多的情报,多方印证之后,才制作的作战计划,突破宁武关,杀死皇帝!

    可是这一切,好似变成了虚幻,大宋的皇帝,居然不在宁武关吗?

    完颜宗翰扭头张目,看到了城头上无数的红色朝服……

    诡计,如此简单诡计,却让他心若死灰。

    这里每一个大红朝服都有可能是大宋的新皇帝,每一个都可能是稻草人……

    自己是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轻举妄动,战场轻进的?

    是从朔州、山阴、雁门、忻州举城投降开始的吗?

    还是从太原城久攻不克,心气变得浮躁,开始的?

    还是雁门官失守,自己变成孤军,然后狼狈逃窜开始的?

    还是从杀死监军绕过完颜宗敏开始?

    完颜宗翰有些恍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今天这个下场吗?

    “噗!”

    完颜宗翰在自我反省和发呆的时候,沈从可没闲着,手中长刀猛的递出去,在完颜宗翰的背上划出了巨大的伤口,然后一脚踹了出去,被一名金卒猛的挡住。

    “死!”沈从怒喝!这一脚将对方踹下了宁武关的城头!

    而完颜宗翰也完全回过神来,上阵厮杀,免不了会有伤亡,他一辈子冲锋在前,身上不知道多少伤口。

    而这一道如同婴儿牙口般宽窄的伤口,从他的肩部,划到了他的腰部,如果不是双层冷锻甲,将他全身包裹,说不定这一下,就可以将他腰斩!

    “竖子欺我!”完颜宗翰想要还手,可是大量的失血,让他有些脚步浮夸,导致他连续两次进攻都被对手轻易的躲开。

    完颜宗翰也趁着这两下进攻,来到了城墙边,突然暴喝道:“全军撤退!”

    他第一个踏上了云车,拾级而下!

    他根本不是想和沈从继续厮杀,而是想到了撤退!

    再不撤退,他这条老命,就交代到这里了!

    沈从完全没有料到这个看似很猛的金人,居然就这样跑了,有些愕然的时候,金人已经开始分批向云车逃窜。

    主将都跑了,他们能不跑吗?

    “泼猛火油点燃云车!快!”沈从大声喊着,来自永定军路的种家军早就在旁边策应,也早就泼了不少的猛火油在云车之上。

    沈从一喊,一只只火箭,应声而出,落在了云车之上,大火轰然而起。

    沈从的手有些抖,这也是他第一次面对如此规模战争,心思翻动,如果真的疏忽大意,刚才的他就已经死了。

    亲从官在这不到半个时辰的激战中,倒下了将近五百。

    而金人的精锐,也倒下了五百多人。

    这种正面硬悍,堂堂正正的对敌,这个交换很正常。

    守住了城头,交换正常,自己守城有功,军爵进一级,美哉!

    呼,沈从猛的摔倒了在地上。

    他也是倒下去那五百人之中的一员。


………………………………

第一百七十七章 皇帝老儿!你给我等着!(3/5)

    金兵开始有序撤退,而赵桓却来到城头上,看到了倒在血泊里的沈从。

    这就是圣恩不眷的作用吗?

    赵桓觉得不是,沈从只是一个对大宋百分百忠诚的悍卒。

    他有些力竭,也有几处不算很大的疮口。完全不会致死。

    事实上大部分宁武关城墙上的亲从官,都是人人带伤的状态,力竭之后躺在城头上,双层冷锻甲的防护力很强。

    胡元领着一大堆人,快速的冲到了宁武关的城头上,将铠甲解开,将亲从官放在了木质的担架之上,迅速的向着宁武关内的伤兵营而去。

    “别乱动!想死啊!一直抓伤口!”胡元大声呵斥着,伸手拍掉了一个亲从官抓扣自己伤口的手,开始动手解除伤病身上的铠甲。

    赵桓摇头,胡元已经成了所有军卒口中口口相传的神医了,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人说话难听,但是能救命,没人会在乎。

    赵桓也不在乎,他站在宁武关城头上。

    意气风发的看着城下不断退去的金兵。这一战,他赢了。

    宁武关下的决战甚至能够影响到大同府的归属,完颜宗翰抽调了大同府无数的契丹奴和精兵,来到朔州城下,摆出一副决战的模样。

    可是到最后还是怂了。

    选择了奇袭宁武关,想要斩首大宋皇帝。

    狭路相逢勇者胜,而大宋军卒也用这守城之战,证明了自己同样是钢筋铁骨。

    赵桓已经看到了无数的披甲雄兵从远传不断的侵蚀着完颜宗翰的后军,辎重营都在后军,前后夹击,而地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完颜宗翰终于做出了重要的决定,那就是撤退。

    这一撤,赵桓知道,大同府,他完颜宗翰也很难守得住。

    “种少保,朕赌赢了。”赵桓笑着说道。

    种师道点了点头,赵桓足以自傲。

    毕竟大宋官家里,敢御驾亲征还亲上前线的,有几个?

    而且还取得了如此胜利。

    地平线上,不断的涌来了大宋军队,这都是在朔州驻扎的宋军,种师中和岳飞两个人带头冲锋,不断的绞杀着金人和契丹奴。

    赢了,毫无疑问。

    赵桓静静的看着,金兵开始还有序的抵抗着,可是前后夹击之下,完颜宗翰的主力精锐又在缓缓撤退的时候,契丹奴终于率先崩溃,四散而逃。

    正面对垒的局面,已经变成了一边倒。

    而赵桓下了宁武关的城墙,来到了自己的屋舍内,倒下呼呼大睡。

    虽然不在皇宫那个大大的榻上,但是他却睡得无比安稳。

    谁都不知道这三个月,他是何等的小心翼翼的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危机。

    而现在终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岳飞带着七百余人的大全装的马军,在金兵阵中冲杀着,所到之处,血液四溅。

    然后慢慢归阵,见到了种师中,他朗声说道:“雁门关守将少都尉上一指挥岳飞见过制置使!”

    “好!”种师中大声道彩!岳飞拿下雁门关,可以说是今天局面的奠基者,如果没有雁门关,现在的局面,会复杂太多。

    “种帅,为何停滞不前,现在金兵正在溃散,此时正是拿下大同的好时机!”岳飞问出了自己的不解。

    他看到了种师中所率大部都在回缩,心中有些疑虑,官家的意图就是大同府。

    种师中哈哈大笑了两声,指了指宁武关的方向说道:“岳都尉有些心急了。你看那是什么?”

    “而且大宋军卒不如金兵军纪严明,如果散乱队形冲锋过去,反而会被完颜宗翰的部队绞杀。收拢军阵,以军阵缓缓推进,步步为营。不给对方任何可乘之机。”

    岳飞看到了宁武关不断推出了一架架投石机,这是赵桓的新式投石机,而且他看到了已经有整军的军阵已经开始向前不断的推进。

    他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种师中的图谋。

    “种帅老谋深算,是某考虑不周了。”岳飞略带腼腆笑了笑,自己的确是心急了一些,他率领的是亲事官,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不管是行进还是战阵中,都能保持比较好的阵型。

    可是种家军和禁军就略逊一筹了。

    整理好军队,不给对方更多的可乘之机,才是一个大帅所该有的沉稳。

    种师中又是哈哈大笑,岳飞几次大战,表现不可谓不亮眼,战略节点都是岳飞拿下,不管是在邢州峡谷阻拦完颜宗望进入太行,还是拿下雁门关,不管哪一件,都需要足够的胆识和谋略。

    “岳都尉自谦了,等到岳都尉再历练两年可独当一面,或金人,或西夏人,总有岳都尉一展身手的时候。”种师中说道。

    “既然种帅有更妥帖的安排,某率亲属官继续追绞敌人!”岳飞选择告辞,他不是很适应这种夸奖,所有人都在夸赞的时候,就越要小心不要翻船。

    小心的并非别人的歹意,而是自我膨胀可能带来的伤害。

    自满,是伤害一个宿将的致命一击。

    轻敌冒进的后果就是完颜宗翰的今天。

    岳飞拍马而去,继续率领亲事官不断向前,不断的有亲事官倒下,但是有更多的契丹奴或者金人倒下。

    军卒崩溃是何等局面?

    岳飞终于见识到了,互相推搡,对自己身后的危险下意识的逃避,使得更显得凌乱,而且速度极慢。

    这种推搡很容易造成踩踏,地上被推搡倒在地上的人,也成了逃亡的阻力。

    岳飞带领这亲事官奋力的收割着敌人的性命,他毫无怜悯,这只战争!

    在战争中怜悯,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

    不知道过了多久,岳飞觉得自己都有些脱力的时候,岳飞让亲事官的军卒,停了下来。

    车兵最大的敌人是投石机,而大同府城中,无疑有无数的投石机。

    他贸然接近城郭,后果就是被投石机砸的满头包,然后悻悻然的退去。

    嗖!

    一个黑影从远处飞射而来,狠狠的扎在了地上,是一个床子弩的一枪三剑箭。

    弓弩上系着一张布绢,上面似乎有字迹一样。

    岳飞拍马上前,将布绢上的字迹认了个清楚。

    “皇帝老儿!可敢饮茶与大同府城下?”上面印着个大大的印章,上面是西帅的印章。

    字迹里充斥着漫天的怨气,

    而这字是用血写出来的,看来完颜宗翰心中的怨气已经到了一种顶点。

    啧啧,这是求和,还是恼羞成怒?


………………………………

第一百七十八章 今夜在大同府吃夜宵!(4/5)

    岳飞将床子弩的弩箭拔了出来,仔细的看着字迹,露出了笑容。

    金人也有忿恨的时候吗?也有这种怨气朝天的时候吗?!那想过中原大地,赤地千里,那些死在金人手中的汉人的怨气该是何种模样吗?

    他长长的喘了几口粗气,才将自己内心的那种冲天的怒气所压制住。

    现在的金兵已经归城,随意冲击一座三十二座城门的大城,他这几千人,根本不够几轮齐射。

    他看着床子弩的箭镞叹气,这是辽国的床子弩。

    自从大宋床子弩立下不世之功,辽宋二国签订了澶渊之盟之后,床子弩的威力就一直在草原上流传。

    如同筛子一样的大宋朝堂,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床子弩的图纸被泄露了出去。

    岳飞手中拿着系着布绢的一枪三剑箭,回到了大营之中。

    赵桓在宁武关熬夜好几天,制定作战计划,安排方方面面的后手,还抽空见了耶律余睹一面。

    终于在金兵撤退的时候,他一直紧绷的那根弦才断了。

    结结实实的睡了一整天的时间。

    这个觉并不是那么安稳,金人如同从蛮荒里走出的恶神一样,也如同寻找食物的野狗,不停的撵在他的身后,想要杀掉他。

    还有赵佶、赵构、朝堂大臣、将八门诸将的脸不断闪过。

    还有赵楷不断的的喊着还我命来,向他索命。

    不过梦终归是梦,从梦中醒来的一瞬间,赵桓已经忘记了梦的内容,只记得那都是自己的仇人。

    仇人,死掉的仇人果然好仇人啊!

    “官家,大同前线递来的战书,说是完颜宗翰下的战书。”赵英服侍赵桓起床之后,递上了文书。

    赵桓将布绢展开,看到了血书,上面血红的大字,略带腥味的血迹,让人鼻子发痒。

    “饮茶于大同府城下?”赵桓喃喃自语,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同府,自己一定是要拿下的,如果不拿下,整个燕云都在金人的控制之下,北有金人、南有赵佶、西有永定军路外三家和西夏、东有将门。

    自己还怎么匡扶宋室?

    应接不暇的战争和频繁的侵边,足以消耗掉所有河东路的潜力。还怎么一统寰宇,再现中兴?

    可是怎么才能拿下大同府?这让赵桓非常头疼。

    现在摆在赵桓面前的只有一个办法,围城。

    当然也可以选择玉石俱焚的招数,鼠疫。

    围城耗时太长,围点打援还有可能被内外夹击,一溃千里,河东战局直接崩溃。

    这可怎么办?

    “官家,可万万不能答应这北夷之人的话,饮茶于大同府,这金人不配官家挪地方。官家咱回太原城吧。这前线太危险了。”赵英还在劝,这前线着实危险了一些。

    自从赵桓来到了宁武关的前线,他就一直处于一种极度惶恐之中。

    这要是出点什么事,对他来说就是天崩地裂之事。

    “当日完颜宗望在城下问朕,敢不敢出城,朕说不敢。那是真的不敢。赵都知,你说那群朝臣有没有骂朕是个懦夫?”赵桓忽然想到完颜宗望在城下的威胁。

    当日的自己是真的不敢。

    “噫,他们凭什么嘲讽官家?长着两个脑子吗?他们还不如官家呢。官家英武是他们能比得了的吗?”

    “官家咱不去前线了。官家,这战阵之事,交给军卒就是。哪里有皇帝天天在前线。官家咱不去。”赵英跟哄小孩一样哄着新帝。

    亦如当初哄赵桓不要跟赵楷和赵构抢木马一样,那是太上皇赏给赵楷和赵构的,他赵桓不能拿。

    和现在一样,皇帝就应该坐在皇宫里,发号施令,决胜于千里之外才对。

    以身做饵,已经是天下独一份了。

    大不易啊,已经足以证明了。

    赵桓却摇了摇头,自己这前线还是得去啊。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要么胜,赢下所有。要么败。输掉所有。起驾吧。”

    赵桓这个决定,有绝对的意义。

    现在整个关中和河东路都在风风火火的搞均田之事,赵桓已经抛弃了地主和将门来作为自己的基本盘。

    而是将基本盘转换成了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军卒。

    如果此战不胜,万事休矣。

    均田之事必然半途而废,汴京的军头们,恐怕也会彻底拥立新的太子登基,或者直接把伪·孤儿寡母给宰了,那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还有那赵佶,躲在临安,跟个鬼一样,伺机而动。

    不胜,自己躲在太原也是苟延残喘罢了。胜了自己还有图谋天下的资本。

    胜负乃是兵家常事。

    可是他赵桓不是兵家,而是皇帝,他不能败。

    即使是压上了一切,那就堂堂正正的打下去吧!

    赵桓起驾,前往大同府,战法很简单,围点打援,伺机而动,彻底把大同府围住,再徐徐图之。如果配合好点,说不定今夜能在大同府吃夜宵。

    ……

    而耶律余睹的风寒早就好了,披着大氅,带着数万连鞋子都不完整的契丹人来到了大同府城中。

    在赵桓还未到太原城的时候,他就已经出发了,带着三千的契丹奴来到了宁武关,在匆匆见了赵桓一面后,就前往了大同府。

    而现在他这三千人的契丹奴,已经变成了数万人之多。

    这一切,都来自于金人的残忍统治,在辽国被灭之前,虽然有很多的辽人都过不上好日子,但是温饱还是可以保证。

    可是金人来了以后,大同府这座草原上的明珠,已经蒙尘,而天穹下最雄壮的汉子,也成了奴隶。

    不知何时起,契丹人再不是狼神的信徒。

    而变成了喇嘛教的信徒,靡靡之音让人毫无斗志,而毫无斗志的草原民族,最终的结局就是灭亡,没有其他的结果。

    耶律余睹作为辽国最大的叛贼,现在五十多岁,居然成了契丹人反抗的领袖,着实让人唏嘘。

    耶律余睹将一个契丹奴仆的手中佛珠拿下,说道:“契丹人崇拜山,崇拜天,崇拜太阳。因为崇拜而敬畏,担心自己的无知而冒犯了神灵。”

    “山神暴怒,则大雪崩塌,淹没我们的牛羊,天神暴怒,则大雪纷飞,冻死我们的孩童。太阳暴怒,蝉喘雷干则无粮度日。”

    “祭山仪、设天神、地祇木叶山,巫衣白著,隐以素巾拜而冠之。这靡靡之物,可以丢掉了。”

    “耶律余睹!你一个契丹叛徒,金国贰臣!安敢说这等话?”契丹奴隶愤恨的喊道。


………………………………

第一百七十九章 阴险的、狡诈的、恶毒的宋人皇帝(5/5)

    吾为巫觋,祖名神速姑,辽国宗亲,配龙锡金带。你说我有没有资格说这等话?”耶律余睹笑着说道,撩开了宽敞的大氅,衣服下是一条金色腰带。

    他看着那名契丹人,说道:“你还觉得,我不配说话吗?”

    这名祈求者某神明保佑的契丹人,连连后退,指着耶律余睹说不出话来。

    契丹人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信仰喇嘛教,甚至在辽太祖建国后的很长时间,他们都不喜欢略显奢靡的喇嘛教,金身的大佛相,辉煌的宫殿,昂贵的僧侣。

    在最开始的时候,契丹人信仰山,山名木叶,东乡。

    后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辽国各地都是寺庙。

    而耶律余睹看着他脸上的惊恐,也是牵强的笑了笑说道:“苍天在上,你不要怕我。”

    这祈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