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轰隆隆……
官道上腾起一片烟尘,齐林率领的两千官军先锋很快便来到了白龙军停留的位置。
“发现敌情,起立!”白龙军之中的传令官,厉声吼道。
随即坐在地上的那些白龙军兵将们,便哗啦一声,齐刷刷的站了起来,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刀盾兵举盾站在队列最前方,一排排长枪如同波浪一般的竖立了起来,最后形成一片整齐而且密集的枪林。
那些火铳手和弓箭手们,也随即起立,鸟铳手将鸟铳扛在了肩膀上,弓箭手从背后的箭囊中,抽出箭支搭在弓上。
整个方阵如同刀切一般,整齐而且划一,给人产生出一种如渊似海的气势。
驴……
齐林在距离白龙军军阵一里多外勒住了马缰,看到眼前军阵井然,无一杂声的白龙军,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
直到他自己亲眼看到白龙军之后,他才明白刚才马峰并未对他夸大其词。
眼前的这支乱军的军容,确实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
单单是看到刚才对方休整的兵将,瞬间起来列阵,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便让齐林身上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还从没见过如此迅速、有序的集结,全程没有一丝慌乱,没人大声喧哗,没有他想象中乱哄哄的摸样。
身为将军的齐林,当然只知道要做的这一点有多难,这得长时间的严格操练才行。
如果秩序井然,默契有序的起来集结列阵,即便是他自傲的手下这两千多精锐官军,估计也做不到对方那样的出色。
这他娘/的真的是一群杆子,一群乌合之众吗?他吗逗我呢!齐林此时脸色变得阴沉如水。
而且齐林在白龙军的兵将身上看了一下,他们的甲胄虽然很是混杂,既有精致铁甲,也有普通皮甲,更有从官军身上扒下来,修改之后的棉甲。
但这些都不算什么,毕竟一支乱军怎么也能弄到一些甲胄的,。
但主要让齐林感到吃惊的是,对方这些乱军兵将装备甲胄的比例太高了。
不说对方乱军中,那些明显为首的几名骑马的,身穿精锐铁甲,一看就是乱军首领,这些人身穿一些精锐铠甲,也情有可原。
但在主阵中的那些白龙军战兵们,竟然也几乎是全部披甲,唯有后方的明显是些辎轴兵,似乎没有披甲。
即便是如此,也足够让齐林感到震撼了。
毕竟,此时就连他麾下的正规官军,也达不到这种几乎战兵人人披甲的程度啊,也难怪此时齐林的脸色难看了!
战场上,士兵们手上的兵器,虽然很是关键,但是对于盔甲的依赖,同样也是不能忽视的事情。
而以往他们遇到的乱军们,能穿上甲胄的乱军可以说少之又少。
往往一支乱军之中,顶多能有一两成精锐人马披上甲胄,就算是相当不错了,那些都是乱军中的悍卒。
而这支乱军却达到了八成以上的兵将,都拥有一件护甲,这就让他想不通了。
要知道此时这世道上,盔甲是很不容易搞到的东西。
往往一些乱军中身穿盔甲的,很多都是官军之中的逃兵。
这些逃兵往往带着一身盔甲投靠叛乱,投入乱军阵营之中,仅凭他们一身全甲,便能得到乱军首领的器重,混个小头目当当。
可是眼前这支乱军装备的盔甲如此之多,又这么军容整壮,如果不是齐林提前知道白龙军的底细。
他还真可能以为,他对面的这是一群和他们一样的官军,或者说一群叛乱的官军,根本不会向杆子身上去想。
他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吴来云出发之前,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他,一定不可轻敌大意,告诉他这股白龙匪不简单。
难怪吴来云要纠结万人官军,过来围剿这股白龙匪了。之前,他还不以为然,现在他却发觉自己背后全是汗。
眼前这支白龙匪简直是,比起官军中最精锐的辽东边军,这支乱军的表现,也绝对是不遑多让。
和齐林的感觉一样,他手下的那些将领们,在看到对面这支拦住他们去路的乱军后,各个也是如临大敌。
这些都是经历过阵仗的朝廷军官,自然看得出对面这支乱军,不像他们以前遇到的那些乱军,不容易对付啊!
刚才还稀里呼隆的赶路的官军们,这个时候都停下了脚步,顿时都安静了下来,一个个警惕的朝着对面望去,打量着他们这次要剿灭的这股乱军。
齐林望着对面的这支乱军,失神了一阵,但是毕竟作为军中主将,他的反应速度还是比别人快了一点,马上便恢复了过来。
只见他阴沉着脸,冷声说道:“还真是有些出人意料呀,这次遇到了有意思的敌人了。”
马峰驱马过来,紧张的对齐林问道:“将军,卑职所言不虚吧,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36/3693/
。
………………………………
第198章 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9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马峰驱马过来,紧张的对齐林问道:“将军,卑职所言不虚吧,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齐林驻马朝着对面的白龙军望去,眼神中渐渐的露出了忧虑的神色。v
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本来他还打算在吴来云率领后面的官军主力没有赶来之前,先教训一下白龙军。
哪怕不能将其击溃,也要狠狠咬他一口,打出他们官军的气势。
让吴来云见识一下自己及手下这两千精锐官军的厉害,加重在吴来云心中的分量。
可是当他此时见到白发军之后,才发现事情没自己想的那么简单,眼前的这股白龙军给他一种极度危险的感觉。
想了一阵之后,齐林也知道到这时候,即便是害怕,他也没打算退却。
毕竟升职的诱惑让他决心,试探试探这股白龙军。
想到这里,他立即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对手下人说道:“诸将不可大意,这伙乱军与我等以前所遇乱军明显不同。”
齐林接着说道:“依本将所料,此路乱军的首领中,以前可能有官军出身。
否则的话,仅凭一群鲁莽的匪首,说什么也不可能将一群泥腿子,操练成这种程度。
而且这伙乱军也不知道有什么神通,竟然让他们搞到了这么多武器甲胄,甚至还有不少鸟铳,骑兵和火炮,真是活见鬼了。
但尽管如此,本将还是觉得出击试探试探这股乱军的真实战力,不求击败这伙白龙军,但咱们也不能畏惧了他们。
诸将也都知道,吴大人可就在咱们身后正在赶来呢,吴大人派我们担任开路先锋,可是寄予厚望的。
咱们绝不坠了咱们官军的名头,所以此战关系重大,诸位要于我同心协力才行。
但是我也丑话说前面,如若谁要是胆敢不服军令,畏战不前抑或是擅自后退的话,就休怪我念及旧情,但是军法无情。你们可都听清楚了吗?”
诸将听到齐林杀气腾腾的话后,纷纷心中一凛,就知道今天齐林这么说了,是要动真格的了。
虽说他只是一个游击,但是在这队人马之中,他官职最高。
加上这些将领也多为他多年的老部下,对于齐林的命令虽然有点异议,但他们还是老实接受了。
其实,在齐林心中这个时候,他最稳妥的办法,就是退后安营扎寨,静候后面吴来云率领的官军主力赶来与他们汇合。
到时候,等到万余大军完全汇合之后,才是剿灭白龙军最佳的时机。
不过,齐林担心就算他此时不动手,主动退却避让,也不见得白龙军就无动于衷。
这些白龙军首领估计不是善茬,人家当然也看得出此时他们这种队伍,不过是官军先头部队。
那人家还能让你舒服的退后扎寨,然后,老老实实等着后面更多官军赶到,然后对人家展开围攻。
除非白龙军的首领是傻子,所以这个时候,齐林也退不得了。
如果他主动退却,又被白龙军逼上来,他还得一战,反而白白挫了自家将士的锐气。
如果到时候白龙军紧逼,他们继续退却,搞不好就容易被人家发起一个冲锋给冲散了,这个年代能够做到‘撤而不乱’的军队不多。
能做到这点的,无一不是强军、精锐,可是齐林知道,他手下这两千官军虽然骁勇,但也只不过是对比其他卫所官兵而已。
距离能做到这种‘撤而不乱’的强军水平,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所以这个时候,两军已经面对面了,不是他意气用事非要打,而是他已经退不了。
这一撤,先不管最后结果如此,他就会在吴来云那边估计都会留下差评。
反倒是进攻,还能昭显他的勇武,他就不信,自己手下这两千人马,还能在半天之内就被对面的白龙军击溃!
齐林略一思索,就分析出进攻远比撤退,能给他带来更大的好处,果断选择了和白龙军正面刚一刚。
诸将都纷纷赶紧抱拳应声道:“请将军放心,卑职必会遵令行事!”
“很好!那么我命令……”
齐林看到手下一个个的表态,满意的点了点头,正待吩咐下去,安排他的作战计划。
突然间,就听到身边亲兵对他大声喊道:“将军不好,对面乱军动了!”
果然,齐林抬头朝着对面望去时,发现对面的乱军似乎等不及他们杀过去,反倒是先行一步,朝着他们列队逼近了过来。
“快,各将领立即回到本部,马峰你率领骑兵居右策应,动作要快,其余步军立即列阵迎敌。刀盾手们顶在前面,弓箭手居后做好准备。”
齐林看到白龙军先一步行动后,便顾不得做他的作战部署了,忙不迭的下令道,官军之中顿时一片鸡飞狗跳的忙活了起来。
其实,之前当齐林这股官军出现后,李子霄这才下令正在原地休息的兵将们,立即起身准备作战。
同时,就在官军停下脚步后打量白龙军的时候,李子霄也和手下各将领们,也在定睛打量着眼前的这支官军。
这支官军的兵力和情报上说的基本上相同,数量在两千人左右,其中有一营大致三百人左右的骑兵。
明军比较缺马,而且朝廷将有限的马匹,还要先供应给辽东的边军使用。
在边军里,骑兵的比例相对会比内地的卫所军比例高的多,此时大名鼎鼎号称‘大明第一强军’的‘关宁铁骑’就是清一色的骑兵。
而眼前这支官军明显不属于边军范畴,充其量也就是卫军系统的,属于地方军的范畴
虽然两军此时相距不足二里地,但已经在目视的极限了。
好在李子霄的眼睛上学的时候保护的还相当不错,没有一点近视,视力还算是相当不错,基本上可以看清对方大致的装备情况。
从甲胄方面来看,这支敌军的核心是官军中大约一千五百的战兵,这些战兵之中披甲之士大致只有三成左右,已经算是很高的比例了。
而且大多都是皮甲抑或是棉甲,铁甲装备数量很少,其余人等多数都只身穿红色的鸳鸯战袄,防御能力也就呵呵了。
而武器方面,对面的敌军就显得更是驳杂多了,冷兵器中长枪、长刀、镗钯、藤牌、步弓基本上什么都有。
不像李子霄白龙军这边,武器单一而量多,基本上就是盾牌,长刀,三棱长枪,弓箭,鸟铳为主,其他乱七八糟的兵器李子霄都没装备。
而在火器上,官军后面有人抬着四尊虎蹲炮,鸟铳装备数量不算多,更多的还是明军喜欢使用的那种三眼铳。
李子霄一直都对敌人的火器最为重视,毕竟火器的远程杀伤能力,对于他来说是最大的威胁。
如此一来李子霄也就放心多了,毕竟在火器上,他的优势眼下仅仅是集中在鸟铳装备数量比较多。
而火炮方面,白龙军此时根本还无法自己铸造,只有从官军和地主老财手里缴获的三门弗朗机炮和五门虎蹲炮。
至于白龙军还缴获的一些老旧,笨重的旧炮,李子霄果断没带上,留在白蛇寨和周庄用于御守。
那么看来,和这支官军先锋在双方的火力上一比,白龙军这边就占了不小的便宜。
纵观一遍之后,他还是放心了下来,眼前这支官军先锋部队实力还是蛮不错的。
但是如果对上此时的白龙军,在李子霄看来,这支官军还是不够看的。
更让李子霄感到可笑的是,这支官军先锋出现之后,就一直在那边不知为什么。
到了这里之后,并未立即排出作战队列,而是依旧处于行军阵列,挤在一起磨磨叽叽的不知道在干什么。
但是仔细想了一下之后,李子霄还是想明白了,对方之所以这种表现的原因。
第一对方可能是被他白龙军威武的军阵给吓住了,这会儿正犹豫着该怎么办才好。
第二就是敌军没有考虑过白龙军会主动进攻的可能,毕竟白龙军先到此地,摆出的也是方阵队形,看上去有些像是要以逸待劳,防守作战。
而敌军的将官们可能会正在考虑,他们是否主动攻击过来,如此一来,双方见面后,很诡异的对峙了两分钟。
不过,最后还是李子霄这边先反应过来,李子霄发现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如果,能够在官军大部队赶到之前,先吃掉或是击溃这种官军先锋,那么对于官军的士气必然是沉重的打击,更会提升自己部下的士气,一举两得。
于是,李子霄非常果断的选择了动手。
李子霄立即对跟着号兵下令道:“吹进军号,全军保持阵型不变,压向敌军,他们不愿意先动手,那就咱们杀过去。”
随着一阵快节奏的号声响起,跟随李子霄居中的令旗,也随即挥舞了起来,向全军下达了前进的指令。
于是白龙军的主阵中步军军官们,立即喊出口令,所有兵将们在听到了号令之后,都做好了迈步前进的准备。
整支方阵的兵将们都同时迈出了脚步,在官军的口令指挥下,集体朝着前方推进过去。
白龙军摆出的这种方阵,虽说更利于防守,但是这种长方形方阵,可不单单只是有利于防守,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机动能力。
全军排列着整齐的方阵,在军官们的指挥下,可以整体进行移动,而且可以保证在行进之中队形不乱,随时都可以转为就地防御作战。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对于目前华夏境内绝大多数的军队来说,基本上是很难完成的。
不管是那些李自成的和张献忠的义军,亦或是朝廷官军中真正精锐,卢象升的‘天雄军’,洪承畴的‘洪军’,孙传庭的‘秦军’都不可能做到。
这个时期,大明朝廷官军军备渐废,就算是朝廷最精锐的官军在内,现在也最多保持十天半个月才会操练一次。
没办法,那些当兵的每天连肚子都填不饱,还如何对人家进行操练,像白龙军那样每天,都要进行操练的官军根本不存在。
比较白龙军高强度的训练背后,每天吃掉的粮食也是海量的,也幸好此时李子霄手里粮食充足。
每天不仅让手下将士吃饱,还每天一顿都有肉吃,让这些原本瘦瘦弱弱的士卒们,经过两个月的调养,一个个变得强壮结实,孔武有力。
可惜,此时堂堂崇祯朝廷,掌控千万平方国土,人口多达亿万,却每年只收取四百万两银子的赋税。
听听都觉得好笑,四百万两银子能干嘛?这点银子如何养活大明百万官军,如何让官兵吃饱。
可惜,此时大明已经病入膏肓,回天乏术了。
李子霄早就对拯救大明不抱希望了,如果他能早生几十年,或许还会试着挽救一下大明。
但此时的李子霄没这个打算,与其劳心劳力,去救大明这颗腐朽大树,还不如在他旁边重新种上一颗幼苗。
汲取大明这颗大树身上的给养,重新孕育出一个崭新的华夏,也让华夏大地重新洗牌。
战乱,代表了死亡,却也孕育着生机。
这个时期的华夏注定要伴随着鲜血杀戮,那索性就来得彻底一些。
李子霄要通过这次大洗牌,让华夏这个巨人甩到一身的病痨,轻装上阵,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在等着华夏呢!
而白龙军和官军不同的还有,白龙军还多数进行的是,团队配合作战的训练。
所以如果论单兵作战,或许白龙军此时还弱于,一些精锐的朝廷官兵。
但要是论这种团队协作,集体配合战斗,李子霄敢认第二,还真没人敢说第一的。
那些官兵们平时顶多让士兵,进行一些个人技能的操练,战时想要保持像白龙军这样,集体整齐行动,根本做不到。
李子霄本没打算走朝廷官军训练的老路,因为相比对个人勇武要求比较高,需要大量时间训练的单兵作战强。
李子霄更注重整体战斗力的发扬,更主要的是,这样可以弥补他们白龙军将士,在单兵战斗中的弱项。
李子霄训练新兵时,花费最多时间的,就是集体的队列操练。
也正是通过这样严苛的队列训练,白龙军眼下才能做到集体统一行动,而保持阵列不发生散乱。
所以白龙军方阵在朝前移动的时候,是整体朝前平移,但是队形却始终还是保持着豆腐块一般的整齐。
‘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这就是李子霄对于手下部队训练的要求。
现在看来,李子霄和他的手下们都做到了。、
://///36/3693/
。
………………………………
第200章 这仗打的;真他娘/的憋屈
2这仗打的,真他娘/的憋屈
“鸟铳手、弓箭手开火,炮兵队出阵!”李子霄在马上也勒住了马缰,停下了行进,然后沉声下令道。t
号手立即吹出了几声短促的号声,旗手也挥动旗帜,距离较远的士卒们也能及时收到李子霄下达的命令。
位于队列两侧的弓箭手,立刻从背后的箭囊中,抽出长箭搭到弓弦上,随时准备发射。
而火铳手们的前期准备,就比较繁琐一点,从肩膀上放下了手中的鸟铳。
开始将火绳用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点,卡在了鸟铳的龙头上,并且铳口放平打开了药池盖,将枪托抵在了肩膀上。
刚才在队伍出发之前,火铳手们便都将火铳装填完毕,以节省第一轮发射的准备时间。
接到攻击命令之后的鸟铳手们,这会儿根本不用耗费时间,再去装填鸟铳了。
此时的白龙军中,鸟铳手已经发展到一百人,弓箭手一百五十人,让白龙军拥有了不错的远处火力。
弓箭手的射速要快的多,所以最先攻击敌人的不是鸟铳手,而方阵左侧的弓箭手队列。
接着,随行的方阵右侧的鸟铳手们,随着第一排的军官,一声喝令之下,他们也同时扳下了龙头。
只听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在白龙军兵阵的右侧,一起喷出了一排的火焰,腾起了一片的硝烟。
白龙军火铳手都集中在了方阵的右侧,一百名火铳手,分做五列,每列二十人。
第一排火铳手刚刚开火完毕,根本没人去朝对面张望,观察他们的射击效果,便迅速的侧身挤到了后排,让出位置给第二排火铳手。
而第二排火铳手,则立即便举起了鸟铳,瞄准了对面的敌军,扳下了卡着火绳的龙头,一阵清脆的枪声再次响起。
如此一来,这些鸟铳手们便能保住,他们火力的持续输出。
此时,白龙军鸟铳手们使用的鸟铳,都是经过改良之后的鸟铳,虽然本质上没有发生太大改动。
但是仅仅改动的枪身,就让白龙军的鸟铳手们非常喜欢,这也是这种改良鸟铳的第一次上阵。
改良后的枪身,更适合鸟铳手们的射击,提高射击精准度,所以他们很快便适应了这种新式鸟铳的操作。
更加上李子霄想出的定装火药,纸壳弹也发放到了鸟铳手手中,李子霄知道,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子弹。
李子霄给每个火铳手,都配发给了一个带盖的皮匣子,里面可以装三十颗纸壳弹。
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对于这些火铳手来说,也足够他们一仗的消耗了。
而且军中随行辎轴兵中,也会专门负责在战斗间隙之间,为火铳手提供备用弹药,所以火铳手们不发生弹尽的情况。
火铳手早就发现,新提供给他们的这种纸壳弹,取用装填比起以前的竹筒装弹,还要简单一些。
他们只需先咬开纸壳弹的一端,将火药倒入枪膛之中,然后将剩下的那颗弹丸也放入铳膛,用搠/杖捣实。
再用引药壶将引火药倒入药池,盖上药池盖,点火绳,便做好了发射的准备,效率比起常规的装填,速度高出了很多。
李子霄曾亲自操作试验之后,得出一个结论。
就是一个熟练的火铳手,在使用纸壳弹之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