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夫,这是你让我清点的,你带回来的那些缴获财物的清单,我一件都没落下,全部登记在册了。”
进了房之后,关盛杰递给李子霄一个账本,兴奋的说道。
李子霄接过账本大体翻了翻,都不由得惊呆了,看着关盛杰说道:“这么多?”
“是啊,姐夫,你带回来的这些财物总共有黄金五千余两,白银近三十万两,都是用大车装在箱子里的。
另外,还有丝绸,布匹,金银玉器首饰,字画等等,这些倭寇都照贵重的物品抢。”
关盛杰说起这些缴获物资来,也是眉飞色舞。
“看样子,这些倭寇不单单是对普通百姓抢掠,明显还抢了不少大户人家,否则普通百姓家里不可能有这么多金银,更别说那是丝绸,首饰,字画什么的了。”
李子霄听完之后,沉思着说道。
“没错,在那两大车箱子的金银,我们发现里面都是银锭,一看就是那些富户储藏地窖里的。
普通百姓大多用的都是铜钱和碎银子,不会有这些银锭的。”
关道对于这些更了解,毕竟他们家也是大户,估计也藏有不少银锭,他们当然了解了。
“如此一来,我也就不用担心了,反正羊毛出在那些地主大户身上,我反而不担心了。
那些大户哪怕是被抢,也不会落到饿死的地步,倒是那些普通百姓,要是被那些倭寇抢掠一番,恐怕全家老小就要无米下锅了。
这样吧,明天我从这些缴获的财物中,取出十万两银子,从你们关家粮铺采购一批粮食。
你们派人到扬州周围那些,被倭寇洗劫过的村镇发布消息,就说我李某在扬州城为这些被抢百姓发粮。
每家按照人口,每人五斤粮食,只要那些被抢人家拿着当地官府开出的凭据,就可以来扬州取粮食。
如此一来,也算是弥补那些被抢百姓的损失,至于那些被抢大户的银子,我就笑纳了。
毕竟,我手下那些将士不能不白死,这些大户一辈子捞取民脂民膏,却不曾长缴一分税赋,这次这些就算是他们上缴的税赋吧。”
这是李子霄想出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可以弥补那些被倭寇洗劫百姓的损失,免得引起民怨。
“嘿嘿。子乾此计甚好。”
关道先是尴尬的笑了笑,然后赞赏说道。
毕竟关家也属于李子霄口中,那些常年不交税赋的大户人家,所以才尴尬。
“不过,姐夫,你要是这么做,必须得得到林知府的配合才行,否则各地官府不给那些被抢的百姓发凭据。
到时候,所有人都来领粮食,估计会弄出大乱子的。”
关盛杰倒是没有自己老子想的那么多,只是在心里真心敬佩李子霄,此时为他谋划道。
“这点好解决,正好之前林知府邀我去他府上一叙,明天我就过去拜访他,顺道将这件事和林知府讲一下,想必他没有拒绝的道理。”
“如此一来,甚好。”
关道对于李子霄是越看越喜欢,不仅领兵打仗厉害,而且心思缜密,有勇有谋。
“对了,岳父,这批缴获物品中,那些金银首饰,丝绸,字画等物品,我留着没用。
就劳烦你们的商行,将这些物品给我兑换成银子,这些物品你们都按市场价兑换即可。”
李子霄对着关道说道。
“哎,子乾有心了。”
关道听到李子霄这么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
他知道,不管是之前李子霄拿出十万两银子从他们粮铺采购粮食,还是让他们关家商行替他处理掉这些贵重物品。
都算是照顾他们关家的生意,单单就是这两笔买卖,少说也能让关家小赚一笔,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关家商行的生意。
“岳父客气了,咱们现在也算是一家人了,不必见外。
日后会有更多生意需要和你们商行合作呢。这件事我会交给小杰去办。”接着,李子霄继续说道。
一旁的关盛杰听完李子霄的话,更是对他送去感激的神色。
关盛杰一直都在努力得到自己父亲的认可,想着有一天可以独挡一面,接管关家部分生意。
现在李子霄给他这个机会,摆明就是在为他争取机会,他怎能不感激。
关道将李子霄的所作所为,以及自己儿子的神情都看着眼里,笑着点点头。
“好,就让小杰替你处理这些事吧!”
关道不傻,他看得出李子霄这是故意获得自己儿子的好感,相比起自己这个岳父,李子霄明显更适合用自己的小舅子。
而关道也是人精,当然希望未来关盛杰能够跟随他这个姐夫办事,此时顺水推舟罢了。
随后,李子霄又和关家父子商谈了一番扬州的事情。
关家毕竟是扬州几大家族之一,知道的内情更多。
随着关家父子给李子霄详细的一讲,李子霄这才对扬州的局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没想到,万家在扬州的势力竟然如此庞大。”最后李子霄感叹说道。
“是啊,万家那位老爷子可不简单,万家由他兴起,重振门楣,万家三代人盘踞扬州,早已将这里当成了他们的老巢,不许外人染指。
在扬州,不管是官府,还是黑、道,万家都有人,加入万家重商,这几十年的发展,让万家商行成长为扬州第一商行。
此时的万家足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了。”
关道在一旁叹息说道,他是真心敬佩那位万家的老爷子。
哪怕此时万家有吞并他们关家生意的嫌疑,但关道在提起那位老爷子时,语气中依旧都是尊敬。
“万家那位老爷子还活着?”李子霄问道。
“当然还活着,只不过这位老爷子一直都不在扬州,而在京城,只要万家这位老爷子不倒,万家在扬州就固若金汤。
万老爷子在朝为官几十年,桃李满天下,在万历年间进士。
后曾就任过户部尚,都察院都御使,华殿大学生等要职,还曾三次入内阁。
此时满朝的武大臣,那个不给万老爷子几分面子,否则你以为万家岂敢在扬州如此霸道!”
李子霄也一直都知道万家那位老爷子很厉害,但是今天仔细听关道这么一讲,才知道原来万家那位老爷子曾经那么牛比啊!
李子霄光是听后那一个个高位官职,就够让他震惊的了。
那些可都是真正的实权高官,可不是于世明那种,翰林院侍读学士的清官可比的。
“原来如此,果然万家的嚣张是有道理的。”李子霄点点头道。
“不过,最近我得到消息称,万家被人告了,惊动了圣上,有传闻称万家要倒霉了。
否则,那位万家大老爷也不会从扬州知府的位置上,被圣上罢免,这次林知府来扬州似乎就是为查万家的。”
最后关道更是给李子霄讲出这么一个惊天内幕,引起李子霄的重视。
这些都是此时李子霄无法获知到的情报,毕竟他刚刚崛起不久,手下的情报司也成立不久。
还无法渗透大明朝廷,对于朝廷内这些内幕,他远不如关家父子知道的多。
要知道,关家好歹是大商户,和那些朝廷官员打好关系是必然的,更容易得到朝堂上的消息。
“为何这么说?”李子霄虚心请教道。
“子乾呢,你可知在江南,什么生意最赚钱?”关道没有解答李子霄的疑问,反而对他问道。
“最赚钱的生意?粮食?布匹?丝绸?茶叶?”
李子霄随意的说道,他对这些生意事情不太熟悉。
但对面的关道听了,都直摇头。
“那是什么?”
最后李子霄想不出来,他以为此时各地时局动荡,各地都在闹饥荒,当然是粮食最值钱了。
但关道竟然还摇头,这就让李子霄疑惑了。
“姐夫,是私盐呢!”最后,还是一旁的关盛杰为李子霄解惑道。
“私盐。对啊,我怎么忘了这玩意。”顿时,李子霄也是恍然大悟。
私盐的暴力,李子霄早就在历史献中了解到了。
“岳父,你是说这次万家是因为涉嫌私盐买卖,才被人告到皇帝那边,所以朝廷才要查万家的?”
李子霄此时想到了不少东西。
“没错。”果然,关道这边随即说道。
“其实,万家从十年前,就已经开始涉嫌私盐经营了,而且后来他们也是越做越大,从中谋取了暴利。
否则,万家商行也不会膨胀的那么快。
最近四三年里,随着万家那位大老爷当上了扬州知府。
他利用权职之便,更是明目张胆的,让万家吞并其他私盐商贩。
进而几乎垄断了江北这一带的私盐贩卖,甚至于,他们的私盐更是远销到其他地方,其中据说不乏关外的鞑子。
但是,万家的崛起,同样会挤掉其他私盐商贩的生意。
这种暴利的生意,谁不眼红啊!而且万家还这么霸道,竟然要吃独食。
正是因为那位万家大老爷的做法,伤及其他人的利益,所以才有人给他们使绊子。
要不然十几年都过来了,也不会现在才出事。”
李子霄听着,不由得点点头,这种暴利的买卖,吃独食是最招人记恨的。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为了钱,不少人都敢冒什么危险,哪怕是万家在扬州势力庞大,同样有人敢对付他们。
随后,李子霄更从关道那里得知,这里面的一些利益纠缠。
此时明末,朝廷虽说也是执行盐铁专卖。
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朝廷将盐低价卖给那些盐商,再有这些盐商销售到各地。
每一斤官盐的售价是一分银,但那只是最低价。
盐价经常会涨,有时价格甚至会达到每斤六分银。
而那些盐商从朝廷手里拿的盐,是多少成本呢?
每引八钱的价格和五钱五分的税率,一引足足三百斤。
一引三百斤盐,不过八钱进价,加五钱五分的锐率。
就算按一分银一斤的价格出售,都能卖三两银子。
这中间有一两六钱五的差价,就算中间还有运输分销等环节,可这利润也是极为惊人的。
何况,这些盐商还经常拿着盐,引夹带私盐,直接从灶户手里收盐,成本更低,还漏税。
因此,纲盐法实行以后,无数的人发了,权贵们发了。
盐商们更是发了,微商、扬州商人等,强势崛起,造就无数大盐商,富可敌国。
一斤上等猪肉不过两分银子,一斤官盐却卖一分银,甚至有时卖到六分银,相当于三斤猪肉价,可想而知有多大的利润。
实际上,这盐并没有什么官私之分。所谓官盐,私盐,只是有没有纳了税的专卖盐。
卖盐如此大利润,当然人人眼红,万家就盯上了这块肥肉。
可因为垄断性,导致一般的商人根本没法得到食盐运销权。
哪怕是万家也不例外,他们之前就是这个圈子外的人,现在想要进这个圈子,势必会挤走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些人当然不乐意了。
因此万家便铤而走险,直接卖私盐。
明末时的私盐,很泛滥。
官盐一斤至少一分银,而私盐呢?一斤只要一厘五,一斤官盐的价钱可以买四十斤私盐。
如此一来,百姓当然更愿意买私盐。
不过这样一来,那些拥有垄断权的盐商,当然就不高兴了。
卖私盐的人很多,既有肩挑背扛的小盐贩子,也有那些车载船拉的大盐贩。
甚至还有许多,其实本身就是盐商,他们暗地里往其它盐商的区域销售。
苏北这里属于两淮盐场的盐区,本就是产盐区。
从这里获取私盐更加防方便,而且价格更加低廉。
贩卖私盐极为暴利,可以说,到处都是卖盐的,各种私盐贩子,层出不穷。
而此时万家,就是苏北一带最大的私盐贩子。
这些人就等于在抢钱,抢拥有真正合法垄断权的盐商的钱。
现在民间有个流言,说贩盐之获,利五而无劳。
五倍的暴利却无劳,谁不心动。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
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敢犯任何罪行。”
三倍的利润,就敢犯任何罪行,何况贩盐有五倍的利润呢!
:。:
。
………………………………
第259章 狗咬狗的游戏
259狗咬狗的游戏
(今天的章节奉上,谢谢兄弟的月票支持,坚持不断更,例常求求收藏和订阅,谢谢!!)
三倍的利润,就敢犯任何罪行,何况贩盐有五倍的利润呢!
说到底,官盐成本高,而私盐成本低。主要还是因为官盐经营方式僵化,而私盐经营方式灵活。
且朝廷划分盐界,使得市场人为分割,正常的官盐运销体系被破坏,私盐因此能取而代之,大行其道。
尤其是盐禁的松驰,使得大批人敢于加入贩私盐的队伍,而盐政官吏的徇私枉法,又纵容甚至参与到了贩私的活动,朝廷根本无法治理私盐。
因此盐商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要么就大量夹带私盐,因此偷税漏税。
要么就也自己贩私盐,销往其它盐商的专卖区域。
再要么,就是建立起自己的私人武装,自己出力打击私盐贩子。
而万家越做越大的私盐买卖,严重影响了其他盐商的利益,估计这次暗中给万家下绊子的,绝对少不了那些盐商们。
而且,有了这些私盐贩子的存在,让朝廷在盐税这方面的收入大大减少,也难怪崇祯会关注这一方面。
此时的崇祯可都快要穷疯了,听到那些私盐贩子,估计恨的牙根都痒痒。
国内消灭李自成等叛乱需要钱,安抚各地灾民需要钱,抵御关外鞑子,维持辽东防线,养着那支关宁铁骑更需要钱。
之前由于下面瞒报,崇祯不知道这些,现在有人将私盐得的事捅到了崇祯那里。
崇祯一听,因为这些私盐贩子的存在,朝廷每年少收几十万的税赋。
对于此时,大明朝每年不过两百来万两的总税赋来说,那可是一笔不小的银子,不派人查才怪。
首先被盯上的就是扬州的万家,这次林永年空降到扬州,其实就是朝中两方势力的博弈。
第二天,李子霄就亲自去林永年的知府衙门拜访林永年,林永年很看重李子霄,亲自摆宴款待。
“李将军,我今早听城外有人来报,说在扬州附近有一支百余人官兵,正在到处追杀那些流窜的倭寇。
这支官兵悍勇无比,竟然将流窜在扬州周边村镇的倭寇追杀的无处藏身,纷纷逃入大江了。
本官就是想向李将军证实一下,城外那支官兵可否是李将军的手下?”
林永年也是今早收到这个情报的,对于扬州周边还有不少残余倭寇抢掠百姓,林永年也是知道的。
可是,他数次向周边卫军传达命令,让他们出兵剿灭这些霍乱百姓的倭寇,可是那些卫军根本就没有出兵的意思。
周围的卫军们也都不傻,他们知道倭寇的凶狠,他们已经在心里畏惧这些倭寇,可不想去送死。
所以对于林永年的命令,那些卫军军官们也是一拖再拖。
这个时候,城外突然出现这么一支厉害的官兵,竟然杀得那些倭寇狼狈不堪,夺路而逃,这让林永年直接想起了李子霄。
“没错,林知府,城外那支追杀倭寇的官兵,正是我的手下。”李子霄没必要隐秘林永年这件事。
“好啊,好啊!李将军功德无量啊,救了无数百姓,我代扬州百姓谢过将军了。”
“林大人客气了。”
“对了,林大人,昨晚我回去想了一下,扬州周边这次遭受倭寇抢掠的百姓,少说也得有几千户了。
这些百姓被倭寇抢光,家里还有妻儿老小,估计此时日子不好过。
本官从关家粮铺采购了十万两的粮食,打算分发给这次被倭寇抢掠的百姓,这笔钱也是之前我从倭寇那里缴获的,本来就属于那些百姓。
如此一来,这就需要林知府下令,让当地官府配合了,让他们给那些被倭寇抢掠的百姓人家,颁发凭据。
这些百姓就可以拿着这些凭据来扬州取粮了,否则的,没有这些官府开出的凭据,会弄出乱子的。”
李子霄也向林永年提出这件事。
林永年听完李子霄这番话后,不由得多看了李子霄几眼,然后说道:“李将军此计甚好,我代那些被倭寇洗劫的百姓,谢过将军了。”
林永年此时在心里也对李子霄更家赞赏,认为李子霄这一手,做的漂亮。
本来,今日就有不少人,对李子霄私吞掉缴获的倭寇那批财物,有了不少流言蜚语。
甚至不少被抢的大户人家,已经纷纷要向李子霄讨要财物,但是林永年猜测,李子霄估计是不会放手这些到手财物的。
但如此一来,估计会闹出民怨,到时候李子霄哪怕是击败倭寇的英雄,也会遭到百姓的苛责。
但如果真按照李子霄今天说的做,最后那些得了粮食的百姓,估计就不会埋怨李子霄,甚至会感激李子霄。
而林永年也相信,李子霄昨天从倭寇手里缴获的财物,绝对不止十万两而已。
但那些财物里面,估计九成是来自周边村镇大户人家的,普通人家没多少银子的。
最后,李子霄如此做法,等于返还弥补了九成普通百姓家的损失,而唯独扣留下的钱财,都是出在那些大户人家身上的。
得罪一小部分人,获取更广大百姓的支持,这就是李子霄的解决办法。
“李将军,最近本官正在大力打击私盐贩卖,遇到不少麻烦,有些人仗着手里有些权势,竟然敢妨碍朝廷的查办。
可惜,本官手里没有一支可堪重用的兵马,根本威慑不住那些人,查缴私盐贩卖的事情,也就很难进行了。”
宴中,李子霄没想到林永年竟然如此推心置腹的和他谈起了这些,让李子霄微微感到惊讶。
同时,也让李子霄证实了作为关道告诉他的那些事,果然是真的。
李子霄听到林永年这么一说,大体就知道林永年是想借助他手里的兵力,对抗万家,他嘴里那些人,指的就是万家。
“林大人客气了,扬州城是大明重城,林知府是扬州的父母官,清查私盐贩卖是理所应当的,谁敢阻挡,简直大逆不道。
本官手里还有些兵马可堪一用,如果林知府有用得着本官的地方,就尽管开口,本官一定鼎力相助。”
李子霄知道林永年既然要对付万家,他也愿意相助林永年一臂之力。
“哈哈,有李将军这句话,本官就满足了。来,本官敬你一杯。”林永年得到李子霄的保证后,也是非常高兴。
李子霄中午才离开林府,让他可惜的是,这次来林府竟然没有见到林婉儿。
当李子霄返回关府时,关盛杰迎上李子霄,递给他一封信。
“姐夫,今天有人送到府上一封信,说是给你的。”
李子霄接过这封信,打开看完后,脸上露出古怪笑容,笑着说道:“果然有人按耐不住了,想要对付万家了。
看样子,万家的私盐生意,确实让他们得罪了不少人,这不,有人请我到桂月楼赴宴。
这怎么让我想起,之前在林知府那里,他对我说的话呢,看样子林永年也知道有人要找我,提前给我提个醒啊!”
李子霄知道,这是万家私盐贩子们,和那些盐商两股势力之间的较量。
对于他们狗咬狗的游戏,李子霄没兴趣,他感兴趣的是,他如何能从这狗咬狗的游戏中,获取到利益。
此时的李子霄别看手里银子积攒的不少,但他明白‘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道理。
日后,他少不了会率领白龙军作战,兵器,甲胄,枪炮通通都需要钱,朝廷不会拨给他们粮饷,他只能靠自己。
所以,此时李子霄才想办法,到处捞银子,眼前他看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不管是万家,还是那些大盐商,估计早就肥的流油,剥削他们,李子霄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石头,收拾一下,今晚陪老子赴宴去。”
“是,将军。”
天黑了,桂月楼外面已经挂起了点亮的红灯笼,楼中也已经点起了明亮的宫灯。
陈胡和孙曼站在大门口,有一句没一句的扯着闲话儿。
陈胡四十来岁了,穿的是一身儒袍,手里一把折扇,一副读人的样子。
陈胡的身份可不简单,他不是官,也不是商人,而是一名师爷。
就是电视剧里,那些专门给人出谋划策,一肚子坏人的那种。
今天他在桂月楼要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子霄,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