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天霸一边笑,边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这个老头笑死我了,还该拿造反威胁咱们,也不打听打听,咱们之前是干啥的。

    逼急了老子们,大不了再反了他娘的就是了。”

    “天霸,少胡说,咱们这次只是来讨回公道的,什么造反不造反,老子就是大明的将军,这是铁的事实。

    岂是一个小小的致仕官员随便污蔑的,装比装完了吗,天霸,把他们带下去,派人将于府给我抄了。”

    李子霄呵斥一声李天霸,让他不要在胡说,他这次只是针对于家而来,可真没打算造反。

    然后,他冷眼看着于世明,眼神鄙夷的说道。

    李子霄看着被手下士卒,从于府内带出的一个个于家老爷,夫人,小妾,少爷,小姐们,一个个穿的绫罗绸缎,穿金戴银,当真奢靡的很。

    而且,李子霄随便在于府里逛了两圈,于府之大和气派,当真让李子霄大开眼界。

    这个于府简直比关府还有气派很多倍,典型的苏州园林类型的风格,古典,优雅。

    这个时候,李子霄再一次感受到,这个时代商贾是多么的富裕。

    他们自诩为国家的精英,拼命的依附在大明的身上,吸允着大明朝廷和百姓的血肉,来壮大自己。

    但他们却只会索取,而不会付出,他们把持着官集团,拼命的向皇帝夺权。

    在他们的内心里,其实是把皇帝当成傀儡,自己却在暗地里,拼命的搜刮着财富。

    他们打着“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的旗号,背地里却行着喔龊的勾当,而这个旗号也几乎成了,他们无往而不胜的理论法宝。

    “农本商末”按照他们的意思,就是你国家要加税,就只能打农业的主意。

    朝廷要增加农业赋税,可以商量,但如果想要增加工商业税收,那就休想,他们会想方设法的阻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些富户士绅。

    他们过着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他们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人口,却占据了整个大明朝王朝百分之八十的财富。

    明朝的工商业,其实是华夏历史上是最发达的。

    但是明朝也是华夏历史上,最穷的一个朝代之一。

    因为这些把持着占据了社会百分之八十以上财富的富商,他们死死攥着这些财富。

    却不舍得拿出来,哪怕一丝一毫,来回馈这个社会和百姓,这才是造成明朝灭亡的最主要的因素。

    这些表面上地位卑微的商贾们,实际上却拥有着巨额的财富和权势。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从古至今都是有用的。

    他们通过手里的财富,贿赂,勾结那些朝廷官员,然后获取权势,继续捞更多的银子。

    至于朝廷会不会更替,谁来做皇帝,关外鞑子会不会入关,他们一点都不关心,他们关心的只是如何捞钱,如何享受。

    本来这个时代,国家、民族的概念都还不是很强,这些商人就更不在乎了。

    要不然,明朝明令禁止和关外鞑子通商,阻止关外鞑子获取他们缺少的铁器,食盐,粮食等等物资。

    但却根本阻止不了,这些商人根本无视朝廷的这种禁令,只要能赚钱,什么国家不国家,管他的。

    要不然,李子霄也不会对这些地主,无良商人的态度,如此之差,都是有原因的。

    :。:

    。
………………………………

第268章 无法无天

    268无法无天

    (新的一年,新开始,兄弟们,投给俺月票吧,现在好像是双倍月票期间,谢谢了。  )

    “什么?你说什么,那姓李的带兵入城,抄了我们的钱庄!”

    此时,在万府,万洪生一把揪住一个跑来报信的管家,怒目而视,大声咆哮道。

    “是……是的,大老爷。是刚刚外面洪泽酒楼的掌柜的,顺路看到的,就立马跑来向咱们报信了。

    他说,亲眼看到那位李大人,带着数百官兵冲进了咱们‘万德’和‘丰泰’两家钱庄,将所有人都抓起来了。”

    那个管家也被万洪生这副暴怒的摸样,给吓坏了,哆哆嗦嗦的说完。

    “简直是无法无天,着姓李的将这扬州城当成什么了,竟然敢私自带兵入城,还该动我万家的钱庄,这次老夫不整死你,我tm的就不姓万。”

    万洪生实在是被这个消息给气到了,同时他也没想到李子霄竟然这么大胆,竟然敢直接带兵入城,抄了他们钱庄。

    这可不是小事啊,像李子霄这种屯军武将,没有朝廷命令,私自带重兵越境,已经是重罪了。

    只不是,之前因为德王和李子霄交易的缘故,这件事就被压下来了。

    但是,没有朝廷军令,李子霄是万不可随便带这些士卒,进入扬州城的。

    可是,现在李子霄完全就无视这些朝廷律法,万洪生在愤怒的同时,也感到惊愕。

    “刘管家,立马将府里的护卫和家丁,全都给我召集起来,跟我去走,在这扬州城,还没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

    万洪生瞪大双眼,冷声说道。

    “是,大老爷。”

    那个管家听了后,如蒙大赦,狂怒的万洪生太可怕了,他一刻也不想待在这里了。

    “等等。”但是,那个管家刚刚转身要走,又被万洪生叫住了。

    “待会你派人去通知田青,让他给老子立马带着手下兵丁赶来,有人在扬州城内擅自妄为,等同谋反。

    他这位扬州兵马守备是不是这个时候该站出来了,还有让潘英也过来。”

    “是,大老爷,老奴这就去办。”刘管家擦拭掉额头的汗珠,退了出去。

    就在万府这边刚刚得到消息的时候,在另外两处地方,也有了得到了关于李子霄大闹扬州城的消息。

    分别是现任扬州知府林永年,以及此时还停留在扬州,继续和万家接触的德王特使,陈胡总管。

    “什么,李大人带人抄了万家的钱庄,包围了于府?”

    当林永年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惊骇的直接将手里的茶杯,都掉落地上砸碎,‘蹭’的一声就站了起来。

    “胡闹,简直就是胡闹,子乾怎么突然变得如此跋扈,这其中恐怕一定有内因,不行,立刻备马。”

    林永年一听这个消息,立马坐不住了。

    在扬州,出了这么大事,他这个扬州知府估计在责难逃,这个时候他必须立即赶到,阻止李子霄酿成更大麻烦。

    本来林永年因为之前,李子霄救过他们全家,英勇击退倭寇等原因,对于李子霄的印象非常好。

    但是这一刻,李子霄在林永年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轰然倒塌,直接打上了一个‘嚣张跋扈,无法无天’的便签。

    另一边,陈胡听到手下人送过来的消息后,也是张大嘴巴,半天没说出话,最后竟然哈哈大笑起来。

    “万家和于家肯定又算计这位李将军了,否则李将军是不会这样大动干戈的。

    我和这位李子乾见过几次面,接触过,此人虽说是悍匪出身,但却是个温尔雅的君子一般。

    但老夫依然可以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他的骄狂,这个是不会吃亏的主。

    这次万家肯定是记恨之前李子霄,连续击打他们手下的私盐贩子,迫使他们不得不向王爷低头。

    暗中对李子霄使绊子,但这次他们估计要踢倒铁板上了,李子霄带兵抄了万家钱庄,只是警告万家。

    毕竟,万家在扬州终究是家大业大,盘根错节,李子霄拔不掉万家,只是略施小惩。

    但我估计,于家是要倒大霉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李子霄是要在临走之前,拿于家开刀。

    来人,备马,这件事我还真得亲自跑一趟,可不能让万家和李子霄死磕上,扬州不能乱,这可关乎王爷的生意。”

    最后,陈胡也匆匆让人备马,然后直奔扬州城于府所在地。

    ………………………………………………………………………………

    而就在三路人纷纷朝着于府赶来的时候,李子霄在于府的行动,却出奇的顺利。

    于府全部人,上到于世明这位于家老爷,下到于家丫鬟厨妈,全都被控制在前院。

    于世明从一开始,那一张嘴就没停下,对着李子霄各种咒骂。

    “姓李的,你这简直就是强盗……”

    可是,毕竟于世明是化人,加上古代骂人远没有后世那么粗俗,所以于世明骂来骂去就那么几句。

    李子霄根本就没将其当回事,甚至在心里暗道:这古代人骂人技术也太差了吧,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

    于是乎,李子霄走到于世明跟前,好好给他秀了一把骂人的技术。

    “你这老匹夫,看你长得肠肥肚满,一看就没少贪污,剥削民脂民膏,真是朝廷败类,社会蛀虫……”

    李子霄骂人不带脏字,各种污蔑,嘲讽,鄙夷,什么都说。

    以他后世和人家练就的说话速度,直接说的于世明老脸憋的通红,半天没说出话。

    “你……你……”

    于世明支支吾吾半天,硬是没说出一句话,老脸憋的通红,然后用手捂着自己的心脏,上气不接下的喘息起来,好像上不来气。

    可惜,旁边的白龙军士卒对其毫无反应,李子霄骂完之后,一个潇洒的转身就走了。

    直到于世明轰然倒地,才引起看押他们的白龙军士卒的注意,感觉报告李子霄。

    当李子霄赶来的时候,发现于世明就直愣愣的躺在地上,已经没了气息。

    “我擦,不会吧,这就死了,这心理承受能力也太差了吧,又或者是这老家伙有心脏病?”

    李子霄看着死掉的于世明,皱着眉头说道,他没想到于世明会死掉。

    “奶奶的,没想到这老东西竟然挂掉了,这些有点麻烦了。”

    “爹,爹,姓李的,你杀了我爹,我和你拼了。”

    一旁的于伯仁看到于世明死掉后,怒吼着朝着李子霄冲过来,却被李子霄一脚踢倒。

    “妈的,死就死了,外面每天死的人不知凡几,不多你爹这么一个老东西,让你们一直在背后陷害我。

    老子都没下狠手呢,这老东西就死了,真是便宜他了。”

    李子霄最后无所谓的说道。

    “老爷,爹,大伯……”

    周围的几名衣衫不整,但却穿的异常华丽的老妇人,年轻人,都是于家的族人。

    这些人此时全都怒视着李子霄,但却不敢说什么,身体如同打摆子般不停的晃动。

    李子霄看着这些打着哭天喊地的公子小姐,心里一阵蔑视。

    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年轻人,或是经商或是做官,平日里有着于世明这颗大树的庇护,走到那都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但却从未真正自立过,一旦失去了于世明的庇护,他们便全都慌了神。

    这些少爷除了吃喝玩乐,说实话真心不会什么,他们就是这个社会那些满肥肠的蛀虫。

    这个时候,李子霄伸手招来了石英,郑重的吩咐道:“石英,这里的局面已经被咱们控制,我担心城内会有人趁机浑水摸鱼。

    你立刻带领四百名士卒,在城里维护治安,若有人煽动或领着人作乱,一律格杀勿论!

    同时,派人密切注意万府和官府的动静,我想用不了多久,该来的人都会来的。”

    “是,属下领命。”

    石英迅速领命,带着四百白龙军士卒离去。

    想了想,李子霄又喊道:“赵腾。”

    “属下在。”

    一身戎装的赵腾,跑过来,对李子霄行了一个勉强还算合格的军礼。

    “你马上带人向于家人,逼问于家藏银子的地窖位置,找到后立刻将所有银子全部带走,然后搜刮整个于府,凡是值钱的都不要放过。

    行动要快,然后将所有财物,装上大车,之后你带着两百名士卒,押着这些大车,通过东门,返回咱们城外的营寨。

    路上尽量要低调,不要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我估计万家人,林知府这些人很快就要赶来了。

    到时候,你们就没搜刮的机会了,所以趁着这段时间,速度要快,待会一旦官府的人来了。

    我会派人通知你们,你们里面从后面离开,谁要是敢阻拦,直接冲过去。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说完,李子霄意味深长的看了赵腾一眼,这个眼神赵腾自然明白。

    “是,属下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去吧。”

    赵腾满脸的兴奋,他当然明白李子霄的意思,朝李子霄拱手施礼后,兴匆匆的带人去了。

    嘱咐完赵腾后,李子霄缓步走进了于家内院,深处的一座大厅里。

    这是一座刻画着仙鹤祥云飞禽走兽,边上摆放着名贵的瓷器、古董,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大厅。

    这座大厅是,平日里于家族人聚会,以及招待贵宾时的所在,装潢自然极尽豪华奢靡。

    李子霄随手拿起一个弘大小的瓷瓶,仔细瞅了瞅,但是他除了觉得这个瓷瓶,做工精致,花纹艳丽点之外,就没有什么特点了。

    “喂,你过来,这是什么瓷器?”

    李子霄不懂,就随手指了于家一个管家,问道。

    那位于家管家心里直喊晦气,但脸上却堆满笑容,走过来,笑眯眯的说道:“大人,您对瓷器也很感兴趣啊?”

    “废什么话,我问你这是什么瓷器。”

    那位于家管家在心里更是一阵鄙夷,丘八就是丘八,果然对这些雅之外一窍不通。

    那名于府管家凑过来,对李子霄手中的瓷器,仔细看了两眼后,随口说道:“大人,此种瓷器,釉色透明,青花色泽鲜***案花纹精细,应该属于元青花瓷。

    这种瓷器虽然不甚珍贵,但也颇为少见,是我家老爷最心爱的几个瓷器之一。”

    这位于家管家随口一说不打紧,可吓得咱们的李大将军,那一双拿着瓷器的手,顿时就是一抖,差点把手中的元青花给摔地上。

    “什……什么,你说它……它是元青花?”

    李子霄努力强装着镇定,但微微颤抖的语气,已经出卖了他的心情。

    “是的,它确实就是元青花,您看它的颜色,就是蒙古人喜爱的蓝色和明显有元朝风格的饰物。

    这就是元青花的特征嘛,不过此物虽然少见,但在我朝却不怎么受到达官显贵的喜爱,但却深得我家老爷喜爱。”

    在明朝时期,元青花的名声还没有名声显赫,喜欢这种瓷器的人,也不是很多。

    直到后世这种色泽鲜***案花纹精细的元青花,才备受世人推崇。

    最著名的,就属在2005年7月12日,于英国伦敦拍卖的那件“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

    最后可是以三亿两千万人民币的天价成交的,从那时候起,青花瓷的名声真正的享誉世界。

    这位于府管家说万后,看到李子霄那强忍着的激动摸样,心里的鄙夷之情就更深了。

    但这个时候,咱们的李子霄同志,在心里却早就激动得热泪盈晃了。

    我的天呢,老子竟然有一天能够亲手摸着这样一件青花瓷,这可是价值上亿的玩意啊!

    紧抱着这个青花瓷的李子霄已经下了决心,回去后就把这个罐子收藏好,以后得当场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

    可是,还没等李子霄兴奋完,一旁的这位于府管家就热心的凑过来,对李子霄说道:“大人,如果真是喜欢青花瓷。

    我知道在其他几处,还有品质更好的青花瓷,以及其他珍稀瓷器、玉器,要不,让老奴带大人去看看?”

    这位于府管家此时心里也开了窍,他知道于家随着于世明死去,估计日后会日薄西山了。

    这个时候,如果能趁机抱上这位李大人这条大腿,可就发达了。

    所以,这位很会察言观色的于府管家,看到李子霄似乎很喜欢这种青花瓷,立马投其所好的说道。

    “什么?还有更好的,走,带本官去看看。”李子霄大喜。

    结果,这位于府管家带着李子霄一圈走下去,什么元青花,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后世四大名瓷,在这里都能找到。

    甚至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等珍稀瓷器,看得李子霄泪流满面。

    老子他/妈辛苦大半年,搜刮来的金银,估计都不如人家这里几个瓷器值钱啊!

    当然,这纯属是李子霄以后世二十一世纪人的心理所想的。

    其实这些瓷器在明朝虽说称得上好瓷,但数量远比后世多得多,有钱的商人随便花点银子就能搞到。

    而且这个时期的人们,远达不到后世人对这些瓷器的那种喜爱程度。

    但即便如此,李子霄心里依旧决定,这里的这些珍稀瓷器,一个不放过,全部带走。

    :。:

    。
………………………………

第269章 调停

    269调停

    (各位兄弟们,现在是双倍月票期间,那位兄弟有月票就投俺一张吧,那些大神那么多月票,不在乎多一两张,可是俺在乎啊!拜托了,兄弟们。  )

    看着摆在于家大厅,这些漂亮,精致的瓷器,玉器,李子霄不得不叹息一声。

    这些都是华夏百姓智慧的结晶,精美的艺术品,可惜后世能够见到的不多,大多毁于战乱。

    就在李子霄心里乱七八糟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和尚跑过来,急切的对他说道:“将军,俺师傅让俺回来报告。

    东面万家大老爷万洪生率领数百家丁和护院,正朝咱们这边赶来呢。

    另外,跟万家一起的,还有那位扬州兵马守备,他们带着数百兵丁直奔咱们来了,气势汹汹的,好像来者不善。

    另外,情报司也派人过来通知,说林知府也正朝咱们这边赶来,另外那位王府的陈管家也要过来了。

    估计他们再有半柱香的时间,应该就要到咱们这里了。

    俺师傅让请示,对于那些赶过来的万家护院、家丁,该如何处理?”

    “算算时间,他们也该来了。

    和尚,回去告诉你师傅,让他们守住两边的街道,一个人都不许放过来,不管他百姓,还是官兵,都不行。

    要过来可以,让他们放下武器,只身过来见我,当然对即将要来的林知府和陈管事,态度要客气点,明白吗?”

    “是,属下明白了。”和尚得到李子霄的指示后,一溜烟又跑出去了。

    而李子霄知道林永年、陈胡和那位万家大老爷万洪生,即将要到于府了,就知道他也闹得差不多了。

    等这些人来了之后,这件事就得有个说法了。

    于是,这个时候,李子霄派人将赵腾叫来。

    “赵腾,你们搜刮的怎么样了?不管你们从于府搜到多少财物,现在立马从后面撤走。”

    李子霄看到赵腾后,说道。

    赵腾也知道事情紧急,赶紧禀报道:“将军,属下适才负责查抄于府的账房和搜查于府内的银。

    直至现在,已经从于家的银里,查抄出来了十二万多两白银和六千多两黄金。

    其余的金银细软,由于数量太多,还未清点完毕,不过据属下估计此次从于府查抄出来的东西,价值不会少于二十万两银子。”

    说到这里,赵腾的语气里,也是略带颤抖。

    自从他跟着虎贲营来了扬州,这些天他见到的银子,比他三辈子见到的都多。

    要是放在以前,他一次性见过最多的银子,也不过几百两,何曾一次性见过价值几十万两的金银财物呢。

    也幸亏,白龙军纪律严明,士卒不会出现哄抢的混乱现象。

    虽说有些士兵少不了私底下夹带一些财物,但只要不是太过分,那些伍长和队将,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于家果然不愧是扬州的大商贾,随便从家里抄出的现银就这么多,可惜给老子的时间太少了,要不然还能从于家榨出更多油水。”

    李子霄有点可惜的说道。

    毕竟一旦等林永年,陈胡和万家人来了,是绝不能容忍他拉走于家这么多财产的。

    所以,李子霄只能抢在他们还没到来之前,能抢走多少是多少,然后来个死不承认,别人也拿他没办法。

    他就不信,这些人真敢治他的罪,真敢把他比反了,要是真要杀他的头,大不了再反了就是。

    但以李子霄的估计,这种最严重的结果不可能发生,此时他手里有着重兵,这就是他最大的护身符。

    到了明末后期,随着朝廷时局越来越糜烂,朝廷对那些拥兵在外的很多将军的态度,可谓是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崇祯不敢将这些将领逼急了,怕他们造反或是投靠关外鞑子。

    而那个时候,那些将军们的态度也变得嚣张跋扈起来。

    太平年间,官瞧不起武将,而在乱世,武将作用远远大过官。

    而这一次,李子霄就是要学一下人家,做一个嚣张跋扈的主,也向人传递一个信号,他李子霄不是好惹的。

    你不和我讲规矩,老子直接给你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