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子霄相信,他这封信一送到扬州,林永年看完后,会着急的。
林永年也希望给自己的女儿找一个如意郎君,林婉儿和李子霄难得情投意合,而且李子霄也算是一表人才。
再加上此时,李子霄年仅二十二岁,便被敕封了镇国将军,比林永年的官职都高多了,可谓是前途不可限量。
林婉儿现在只要一嫁给李子霄,立马便是堂堂的镇国将军夫人,林永年当然也希望自己女儿嫁个好人家。
这个时候,如果李子霄个征婚启事,估计想下嫁女儿的人家,能排着徐州绕三圈,就算是那些王侯贵胄也愿意和李子霄联姻。
这种情况下,林永年收到李子霄的信后,不着急才怪,李子霄也是够坏的,自己想不出办法,就去祸害自己未来的老丈人。
李子霄将信送出去之后,便在汝州城忙着招募新兵,重整部队,同时派人时刻关注着南边卢象升追剿闯贼的战况消息。
几天后,李子霄得到消息,卢象升带军抵达南阳。
而李自成又带人正在进攻裕州,同时高一功所部乱匪,也撤离南阳,准备流窜到裕州和李自成汇合。
此时的南阳府,基本上早已经被高一功带**祸了个遍,好歹最东面的泌阳,舞阳,唐县和叶县,还没有遭到他们的光顾。
这次,李自成一流窜到南阳府境内,先是打下了南召,随后就将目光盯上了裕州,丝毫不在意背后紧追而至的卢象升三万官军。
此时,高一功在南阳流窜一个多月的时间,手下已经聚集了四万多乱匪,用兵强马壮,粮多钱多来形容非常恰当。
面对裕州送来的求救信,卢象升假装赶往裕州,却在赶到百重山的时候,直接一个转头,掉头南下,在棘水西,百重山南一处平南镇设伏。
两天后,就在李自成攻陷裕州时候,卢象升也总算是等来了他的猎物,高一功的四万乱匪。
因为受到李子霄敕封镇国将军的刺激,还有崇祯开出的封侯的诱惑。
这次被卢象升征召来剿匪的各路将领们,一个个此时真的是全心全意配合,没有半点敷衍,想剿匪立功。
这些将领不敷衍,督促着下面的官兵,甚至不惜开出重赏,使得一个个官兵摩拳擦掌,就等杀贼立功了。
等到高一功进入圈套后,这一战,结果就没有丝毫悬念,卢象升三万官军伏击高一功四万乱匪,最终大胜。
经过半天激战,高一功四万乱匪全线溃败,高一功在一群老匪兵的掩护下,狼狈逃走。
四万乱匪当场被斩杀四千余乱匪,俘虏八千人,剩余的则逃入了北面百重山里去了。
结果,李自成攻下裕州后,还没高兴呢,第二天就收到了高一功遭伏击兵败的消息,气的直接摔了杯子。
这场大胜,直接更加激励了官军的士气,卢象升更是将从高一功手里缴获的银子,拿出五万两犒赏将士。
官军士气如虹,卢象升就知道事不宜迟,立即挥师东进,直扑裕州,准备剿灭李自成。
李自成原本还准备,等他率军和高一功汇合之后,完全可以和卢象升决战,一口吃掉这三万官军。
到那时候,整个中原腹地,都将成为他的跑马场,他的皇帝美梦,也就更进一步了。
可是,高一功的惨败,给了李自成当头一棒,让他意识到,自己手下这些人马,相比起官军来说,依旧差了许多。
于是,李自成接受了牛金星的建议,在卢象升率军赶来裕州的时候,搜刮一番后,立即撤离裕州。
李自成率军北上,进入方程山,然后绕了个弯,重新回到南召,再一次打下了南召。
随后继续向西,越过棘水,经过伏牛山,最后又回到了南河府境内,典型的流窜作战,避免和卢象升率领的官军主力决战。
不得不承认,牛金星让李自成继续执行他们最拿手的流窜作战政策,可谓是最正确的决定。
很快,他们就会现,他们在流窜中,锻炼了手下士卒的同时,还搜刮了更多钱粮,趁机笼络更多灾地百姓的民心。
他们是越流窜越强,反而将官军生生拖垮,此消彼长之下,为了局势对官军不利。
除非卢象升能找到解决办法,否则李自成很快就会难以遏制了。
“哎,李自成这完全就是古代版的游击战啊!这样下去,很快闯贼又要尾大不掉了,接下来就看卢象升的能耐了。”
李子霄在收到消息后,也是叹息一声说道。
反正,如果让他此时换到卢象升的位置上,他真心想不到太好的办法。
甚至,卢象升在南阳一战,灭掉高一功四万乱匪,就单单这一战,就让李子霄佩服不已。
不过,这一切对李子霄来说,都不重要,他巴不得卢象升和李自成继续斗下去,反正他没打算掺和进去。
……………………………………
就这样,半个多月过去了,时间进入崇祯十三年(也就是年)五月末(这地方我经常打错,经常打成几几,大家见谅一下吧)。
李子霄在汝州招募的五千新兵,也基本上训练的差不多了,分配到扩编的骑兵营,‘虎贲营’和‘铁血营’中。
同时,李子霄将戚威,罗,李天霸,徐魏,齐林的这几个营,共计近万人,进行了整编,整编成为西征军团。
封戚威为西征军团主将,徐魏,罗为副将。
李子霄已经做好了返回徐州,前往扬州的准备。
就在两天前,林永年突然向兵部上。
说倭寇侵扰扬州府通州、海门一带,杀我大明百姓,气焰嚣张,恳求朝廷兵,捍卫国民。
当李子霄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一阵大笑,对众手下说道:“你看看,还是我这老丈人聪明,这个办法绝了。”
扬州府名义上,本就属于李子霄辖防的,现在倭寇袭扰扬州,他岂能坐视不管,于是他立即上崇祯,请求返回扬州诛杀倭寇,护我国民。
李子霄担心崇祯不同意,在奏折中强调,此时他手下人马损失惨重吗,需要一段时间修养,只负责卢象升大军粮道。
就算他走了,他也会留下得力干将,他也不会带走一兵一卒回徐州,绝对不耽误卢象升的剿匪行动。
因为李子霄知道,此时崇祯最关心的就是中原剿匪的事情了,这个时候崇祯可以放他走,却不会同意他领军离开。
而李子霄好不容易将汝州城占到手,他怎么可能轻易放手,要不然他也不会成为什么西征军团了。
当然,这个西征军团的名号,只是在他们白龙军内部使用的,外人不知道。
同时,李子霄为了稳妥,又加了一道保险,让情报局在京城设下的情报人员,打着他的名号,找上了张广千,送给张广千十万两银票。
让张广千在崇祯面前吹吹风,李子霄也是趁机收买张广千这个大太监,对他日后了解朝廷和崇祯的一举一动,非常有好处。
本来收买崇祯最信任的太监总管王承恩,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惜李子霄可是知道的,这个王承恩绝对不可能为了钱,而背叛崇祯。
历史上,崇祯在李自成攻破京城后,吊死在煤山那颗歪脖子树上,随后王承恩自杀,也追随主子而去。
对于这种连命都可以不要的忠奴,区区钱银根本就不可能收买。
幸亏李子霄是穿越者,知道这个王承恩的底,要不然收买错人,这件事保准弄巧成拙。
做了这些准备工作后,崇祯最终同意了,让李子霄返回徐州,前往扬州平灭倭寇。
知道这个消息后,李子霄高兴的不得了。
这次他返回徐州,可不仅仅是为了和林婉儿完婚,解决他可能当驸马的这个后顾之忧。
更重要的是,他要趁机正式对淮安和扬州两府下手了,他此时可是镇国将军,更负责江北防务的职权在手。
到时候,淮安和扬州两府,谁敢阻挡他的路,直接一股荡平即可,完全不需要再畏手畏脚了。
就算现在李子霄在淮安、扬州,闹个天翻地覆,崇祯也绝不会治他死罪,因为崇祯不敢。
只要李子霄此时不明着举起反明大旗,就算他犯下再大的罪,崇祯都不会杀他。
否则,崇祯要是下令杀李子霄,很有可能将李子霄逼反,让本就糜烂的大明中原局势,直接雪上加霜,甚至无可救药。
可是的李子霄就像是古代历朝历代,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一样,而且还是乱世的封疆大吏。
只要崇祯不是个没脑子的昏君,就绝不敢轻易动他。
这就是李子霄投效朝廷,披上官皮,所想要的结果。
可以说,现在时机已经到了,李子霄完全可以正大光明的‘造反’了。
而且还不会受到官军的围剿,甚至还能借助朝廷的名义,节省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区别只在于,他没有像李自成那样,公然举起反旗,可是却达到了比李自成举起反旗,更好的结果。
李自成造反这么多年,得到了什么,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手下还是一群乌合之众。
而反观李子霄拉起一支精锐的白龙军,手下获得徐州这个稳固根据地,随着‘土改’的完成,徐州已经被他牢牢掌控在手。
而且,因为有着官身,他四处在南直隶和其他地区,招募朝廷的工匠,甚至不惜挖朝廷工部的墙角,让他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工匠团队。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工匠,稳定的环境,他才能建立起兵工厂,才能研出燧枪,才能铸造一门门西方炮。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才让此时的白龙军战力强大,战无不胜。
李子霄和李自成最终的目的,其实都是一样的。
李自成无非就是想做皇帝,而李子霄无非就是想阻止鞑子入关,待大明灭后,取而代之,建立新帝国,依旧是要改朝换代的。
只不过,两人走的路线不同,李自成走的是最直接的路子,造反。
而李子霄走的,算是曲线救国的路线,但效果却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身为后世人的李子霄,非常的清楚一点,那就是一支依靠流窜劫掠壮大起来的农民军,是不可持久的。
华夏历史上,最后由农民起义军坐稳江山的,五千年下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建立大明的朱重八。
李子霄可不敢自比朱重八,而且他对于那种只知道破坏,却不知建设的‘造反’,是十分不赞同的。
这也和李子霄与李自成心中的目标不同有关,和他们的战略眼光有关。
李自成只想着造反做皇帝,却忽视了一直在关外虎视眈眈的关外鞑子,他将整个大明打了稀巴烂,国力衰减的厉害,最后还不是便宜了鞑子。
而李子霄恰恰相反,他一开始就是奔着对付鞑子去的,取代大明而代之,建立新王朝,那都是排在后面的事。
李子霄一直都不曾,将朝廷官军,或是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乱匪,当成主要对手。
在李子霄眼中,白龙军未来最大的敌人,一直以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关外的鞑子。
想要战胜鞑子精锐的骑兵,普通士卒和打法都不行,因为鞑子的骑兵,几乎已经是冷兵器时代最巅峰战力的代表了。
看看历史上的李自成厉害不,打败官军,攻破京城,灭了大明,逼死崇祯,眼看就要成为九五之尊了。
可惜,随着鞑子精骑入关,还不是被一战击败,匆匆做了两天皇帝瘾,就被追杀的像狗一样,最后还是死了。
所以,此时要对付鞑子的精骑,有两种办法,要不然建立一支足可以和鞑子精骑媲美的骑兵。
比如,此时大明的关宁铁骑,但这对于李子霄来说,基本不可能。
另外一种,就是走热兵器路线,这也是未来战争展的趋势,而李子霄毫无意外的就选择了这一条路。
但,要想走通这条路,他就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不然天天像李自成那样流窜,怎么可能研出燧枪。
到了这个时候,李子霄非常庆幸当初披上官皮这个决定。
崇祯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李子霄离开汝州城,石英率领百人护卫队,护送他返回徐州。
这是本卷的最后一章,明天会开始新的一卷,李子霄要正式争霸天下了,谢谢各位兄弟们的一路支持,老云会继续努力,写好这本,最后当然是求大家订阅支持了!!
(本章完)
。
………………………………
第421章 有仇必报,有恩必还
有仇必报,有恩必还
两天后,李子霄返回了徐州,邱广明、钱广元、李岩和卫宏等人出来迎接。
“好了,不用摆出这么大阵仗,进城再说。”李子霄对着众手下摆摆手,说道。
这个时候,李子霄被敕封为镇国将军的消息,早已经传到了徐州,最高兴的当然是李子霄的这些手下了。
“恩?”
就在众人当中,跟在钱广元和李岩身后,分别有一个中年汉子和一个大胖子青年,引起了李子霄的注意。
因为在李子霄的记忆中,这两个人他都是认识的,中年汉子是周伯的三儿子,今年得三十多岁了,名叫周擎。
因为年纪的关系,李子霄对于周擎并不是太熟悉,但李子霄记得周擎是周伯最看重的儿子。
至于看到那个大胖子,李子霄脸上露出笑容,想起小时候和他一起闯祸受罚的小胖子。
这个大胖子青年名叫李子丰,是李子霄二伯的儿子,他还得管李子霄叫一身‘堂兄’。
和李子霄的身世极其相似,李子丰也是李子霄二伯的私生子,被接到李家之后,同样不遭人待见。
于是,同样的遭遇,使得这两兄弟成为了难得的儿时朋友,当初李子霄逃离金陵的时候,李子丰还出了大力的。
当初要不是他替李子霄引来鲁家的家丁,李子霄早就被鲁家的人抓住,就算不被当场打死,送到官府也难逃一死。
“老东西,你还真是贼心不死啊!哼,可惜我李子霄自从踏出李家门的那一天起,就下了誓言,从此不会回去,你再怎么算计,也是白搭。”
李子霄在心里冷声说道。
李子霄不用想也知道,周擎和李子丰过来,肯定是李家家主,也就是李子霄的便宜老爹李宗元的注意。
当初周伯在永城县遇到他的时候,他还是一介土匪,周伯回去也确实隐瞒了他活着的消息。
但随后,李子霄接受朝廷诏安,并且北征和鞑子血战,一战成名,自然会让李家注意到了。
在李宗元的逼迫下,周伯才说出了实情,李家人才知道了李子霄就是当年那个逃离他们李家的‘孽子’。
而且当初,李子霄派人回金陵接回李母的时候,闹出了多大的阵仗,和鲁家都打起来了,李家没注意到才怪。
好歹李家在金陵,也是顶级大户,哪怕权势赶不上鲁家,但也绝不畏惧鲁家。
可就是这样,当初李子霄派人回去接回自己母亲,遭遇鲁家难的时候,李家竟然没派一人伸出援手。
这次是让李子霄更为气愤的,因为那时候在李宗元看来,李子霄体现出来的价值,并不足以让他们彻底得罪鲁家。
要知道,在金陵城内,鲁家是当之无愧的一霸,而且鲁家和李家关系甚至还不错,有联姻关系。
当初李子霄被诬陷杀死鲁家弟子后,李宗元为了改善两家的关系,曾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到了鲁家。
像这种大户人家彼此联姻,太正常不过了,鲁家希望借助李家的财力,维护他们在金陵的地位和权势。
而李宗元也希望借助鲁家的庇护,让李家的商行做的生意更大,双方都是互相利用而已。
事情直到李子霄北征归来,一战成名,被崇祯封为平远将军,江北参将,这个时候李宗元才重视起他这个断绝父子关系的儿子。
然后,李宗元找到周伯,希望让他来徐州说服李子霄,安插一些李家子弟到白龙军中任职,或是到徐州府衙任职。
结果,周伯拒绝了。
李宗元无奈只得派其他人,到徐州联系李母,承诺让李母入李家门,当然可不能是正妻了。
借此让李母说服李子霄,同样安插李家子弟到白龙军中和徐州官府任职。
当这个消息被张富贵觉,报给李子霄后,李子霄当时就怒了,可惜他无法想自己的母亲火。
然后,李子霄连夜命张富贵动用情报局的人,将李宗元派到徐州的人,连夜绑了,狠揍一顿,扔出了徐州城。
在李子霄看来,白龙军就是他的禁脔,谁都不能触碰,那是他的安家立命之本,该怎么安排,只能由他说了算。
再说,就从他这具身体前主人,对李家的恨意,那股怨念上,李子霄也不可能重回李家。
从那一之后,李宗元又数次派人接触李子霄,甚至送来重金,结果全都被李子霄赶走了,至于银子嘛,当然是留下了。
那是李家欠他的,不要白不要。
李宗元为此,在李府都不知砸碎了多少名贵瓷器,在他看来,他做爹的,都已经如此服软了,李子霄竟然还不领取,简直就是大大的不孝。
或许,这件事放在明末那个时代,确实不少老古董都会有这样的思想,毕竟李宗元是父,李子霄是子。
当初,李宗元放弃李子霄,保全李家人的利益,在他们看来也是一点都没错的。
但李子霄可是现代人,对于这种腐朽的思想,他完全不能接受,对于这具身体前主人对李家的怨恨,他也表示支持的。
李子霄穿越过来的时候,可是清楚的感知到,这具身体前任主人临死时,对李家人可是抱有滔天的怨恨。
不管怎么说,李子霄也继承了人家的身躯,总得帮人家完成最后的心愿了。
就算是从李子霄自己的角度上说,回归李家,虽然眼前能给他带来不少好处,但日后估计麻烦不小。
估计这次李宗元定然也是得到,李子霄被敕封为镇国将军的消息,再次心动了,才派周擎和李子丰过来的。
李宗元吸取了前几次失败的教训,这次跟李子霄打感情牌了。
如果李宗元派来的是其他人,李子霄会毫不犹豫的命人轰出去,可是这次来的却是周擎和李子丰。
看此时他们站在钱广元和李岩身后,李子霄就知道,这两个家伙多半已经从张富贵那里,知道李子霄和两人的关系,才敢留下他们的。
否则,以他们两人的精明,怎么可能犯这种错误呢,毕竟只要是李子霄的手下,可都是知道李家是李子霄的忌讳。
钱广元可是清楚的记得,上次一个老腐儒,就是收了李家的前,在李子霄跟前,大谈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世道伦常的。
结果第二天,这个老腐儒就被李子霄,从徐州府衙中五品官员,撸成了一个平民,回家谈他的大道理去了。
这次,钱广元和李岩确实去求了张富贵,从张富贵那里,得知了周擎和李子丰与李子霄的关系后,才将他们留下的。
钱广元这个老油条和李岩这个聪明人,对于李子霄的脾性,可谓是把握最深的,知道李子霄有恩必还,有仇必报的秉性。
两人知道,李子霄多半不会像对待之前那些李家人那样,对待周擎和李子丰。
于是,老小两只狐狸凑到一起商量,最后他们一人留下一人,带他们迎接李子霄,他们这也算是共担风险,同分利益。
如果李子霄真的因此怒,他们两人也好互相帮衬,不至于让李子霄棒子打的太疼。
如果李子霄接受了这两人,日后周擎和李子丰多半会和他们成为同僚,而且潜力巨大。
周擎和李子丰到时候必然感激他们两人,会和他们走近,成为他们两人的助力,这老小两只狐狸,都不是省油的灯。
当这个时候,李子霄看到周擎和李子丰时,随即就看到李子霄眯着眼睛,看向自己。
这一刻,钱广元和李岩心里都在打鼓。
他们可是知道李子霄这个表情的,一旦李子霄露出这样的表情,就意味着心里对某人不满了。
有时候,遇到一个明主,是做臣子、属下的幸运,但何尝不是一种煎熬呢!
就像此时,钱广元和李岩都知道,李子霄已经看出了他们两人的谋算,两人全都低着头,不敢对视李子霄的眼睛。
好在半天之后,李子霄没有说话,而是走向了李子丰和周擎,先对周擎点头,说道:“周大哥,你来了。”
“草民周擎拜见镇国将军。”
那怕是李子霄笑着对周擎喊了一声‘周大哥’,但周擎可不敢怠慢,立即跪下,恭敬的拜喊。
周擎牢记着当初离开金陵时,他老爹对他说的话。
周伯告诉他,到了徐州,忘记他的身份,平日里见到朝廷大员该如何做,见到李子霄就如何做,绝不可引起李子霄的反感。
现在,周擎就老实的遵循了自己老爹的话,他可是知道前几批被李宗元派来的人,都是什么下场。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