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伊尔根觉罗多罗派去给锦州皇太极,送信的骑兵,经过两日的跋涉,也总算是见到了皇太极。
此时,锦州前线的战事,变得越发胶着了。
自从洪承畴从李子霄手里,购买了那批火炮和火铳之后,总算是让他的作战更加主动、大胆了一些。
从五月初,到五月中旬,洪承畴派出数万明军,与数万鞑子,在杏山和松山一带,展开激烈战斗。
洪承畴仗着手里多出的火炮和火枪,给鞑子设了一个套,成功击败一次鞑子万余人的进攻。
那一战,洪承畴率领的明军,以不足三千人的伤亡代价,杀伤鞑子骑兵两千余人,被他们视为一场大捷。
那一战后,皇太极震怒,自从正式和洪承畴开战这段时日来,伤亡的鞑子骑兵,都没有这一战来得多。
这一战过后,鞑子明显收敛了往日的嚣张气焰,双方继续在松山一带,进行试探进攻。
“什么?李子霄率部在皮岛登陆,现已攻克镇江堡!”
当皇太极收到伊尔根觉罗多罗派来的信使,打开信函看后,也是震惊不已,怒声吼道。
皇太极的怒吼,周围包括多尔衮,济尔哈朗等一众鞑子亲王,贝勒,将军们,全都听得一清二楚。
“又是李子霄!”皇太极咬牙切齿的说道,眼神中杀意冲天。
“皇上,李子霄真的带人跨海,打下皮岛,攻克镇江了?”郑亲王济尔哈朗此时站出来,问道。
“嗯,这是伊尔根觉罗多罗送来的加急密函,应该没有错。”
皇太极阴沉着脸,尽量让自己镇定下来,将手里的信函递给旁边的济尔哈朗,说道。
济尔哈朗接过信函后,便看了起来,旁边的多铎也不由得凑过来观看。
“怎么就这么点信息,伊尔根觉罗多罗除了告诉我们,李子霄率部登陆皮岛,占领镇江堡之外。
竟然连李子霄率领的人马多少,装备情况,都没有写明。”
多铎在看到信函之后,皱起眉头,开口说道。
“你说?怎么回事?”
皇太极听了多铎的话后,便看向那个被伊尔根觉罗多罗派来送信的鞑子,开口问道。
“启禀皇上,伊尔根觉罗多罗大人在收到镇江堡失陷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召集人马赶往镇江堡了。
那个时候,伊尔根觉罗多罗还未曾见到敌人大军,对于敌人的具体情况,还不了解。
伊尔根觉罗多罗大人便派奴才,给皇上送信,相信后续伊尔根觉罗多罗大人抵达镇江堡之后,会搞清楚敌军具体情况,会再派人过来的。”
那个鞑子士卒认真的回道。
“嗯,伊尔根觉罗多罗是当年跟随过父皇打天下的老将了,他的能力朕还是相信的。”
听了这个鞑子士卒的话后,皇太极微微点头,开口说道。
今天加更,晚上还会有一更,也祝各位书友七夕快乐,不再做单身狗!!!
(本章完)
………………………………
第523章 皇太极的决定
524皇太极的决定
“可是皇上,这一次李子霄此时既然敢跨海登陆皮岛,攻陷镇江,就说明他手里的力量不小,否则他绝不敢如此大胆。
此时,李子霄此时的一部人马,已经在金州站稳脚跟,和尚可喜的战事,也是十分胶着。
这个时候,李子霄再出兵占领皮岛,他这是想成为第二个毛文龙,建立第二个东江镇啊!
皇上,绝不能再让此人再在镇江站稳脚跟了,否则我们的背后,又要长出新的毒瘤了。”
济尔哈朗此时站出来,一脸担忧的对皇太极说道,显然他对于李子霄这次再发兵镇江,保持高度的警惕。
皇太极听了济尔哈朗的话后,心里也是充满了忧虑,隐隐有些赞同济尔哈朗的话。
当年的毛文龙在皮岛所建立的东江镇,可是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麻烦,鞑子无数次围剿,都剿灭不了。
最后,幸亏是袁崇焕帮了鞑子的大忙,在双岛诛杀毛文龙,使得东江镇很快就分崩离析。
济尔哈朗没有忘记当年毛文龙,给他们制造的巨大麻烦。
所以他绝不允许,再出现第二个毛文龙,第二个东江镇了,那将直接影响鞑子的入关计划。
“可是,此时我们这边的战事,也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为了这一战,咱们可是筹划了数年的时间,总不能现在因为区区一个李子霄,就不打了吧。”
听了济尔哈朗的话后,一旁的多铎站出来说道。
“打,当然要打。”没人说话,皇太极便沉声说道。
他赞同济尔哈朗的话,不能让李子霄在镇江做大,同时他也同意多铎的话。
在锦州的战事,他耗尽心血,筹划了数年的时间,眼看现在到了最后收网阶段了,他岂能接受功亏一篑。
只要再撕开明军的锦州防御体系,他们大清八旗就有了入关的机会,为了等入关这一天,他们等了太久了。
其实,直到这个时候,皇太极精心谋划锦州一战,其实最开始也只不过是想彻底摧毁明军在松山,锦州这里建立的防御体系。
至于,一口气吃掉洪承畴手里的十三万明军精锐,皇太极还没这么大的胃口。
只不过,原来的历史上,等到鞑子和明军在松锦之战进入决战阶段后,他们发现战事比皇太极预想的要顺利的多。
皇太极派人,成功突袭了塔山,焚烧了,明军的粮草,让明军军心大乱,甚至亲自带病领军,断绝了明军的退路,将明军包围在松山一带。
结果,明军的局势急转直下,被迫突围,而突围时,大同总兵王朴竟然不听号令,连夜带人自己突围。
直接导致了连锁反应,使得明军彻底大乱,到了这种时候,明军想不惨败都不行。
皇太极打到最后,惊讶的发现,这一战他们是彻底的大胜啊!
不仅按照他原想的,夺取了锦州,松山等四城,摧毁了明军在锦州的防御体系。
甚至,他们还一口气吃掉了洪承畴手里的十三万明军精锐,活抓了洪承畴。
大明没了这十三万边军精锐,就是被拔掉最后一颗牙的病老虎,再也无力挣扎了。
唯一剩下有威胁的,也就是吴三桂最后的宁远城了,那时候的皇太极只需要再回去休养生息两年。
他相信,区区一个吴三桂,一个宁远城,虽说会有些麻烦,但也挡不住他们八旗铁蹄入关。
李子霄观松锦一战,他认为明军其实是占有优势的。
不管此时的大明朝廷如何腐朽吧,但崇祯在这一战上,对洪承畴的支援力度,是毋庸置疑的。
可惜,明军一手好牌,最后却彻彻底底的打臭了,洪承畴这个主将在这一战中的战略,一开始就错了。
说到底,还是洪承畴太在意这一战的,明军对鞑子早已经产生了畏惧心理,同时还有一群猪队友跟着。
而鞑子人家这边,却上下团结一心,又无后顾之忧,投入了差不多是举国之力,来打这一仗。
同时,皇太极在松锦大战中,战略打击目标的选择,作战时机的掌握,用兵方略和临阵指挥等方面,都表现非常出色。
这种情况下,鞑子大获全胜,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个时空内,此时松锦战事,却因为李子霄而发生了小小的转折。
先是,因为洪承畴从李子霄手里买到的那批火炮和火铳,让明军在此时与鞑子,在松山、杏山一带的交手中,并没有太落于下风。
这就让洪承畴渐渐多了一丝底气,至少比原本历史上打得更加放开手脚了。
至少,此时鞑子在与明军的战事中,并没有占到太多的便宜。
而现在,李子霄又在镇江兴风作浪,让皇太极有了后顾之忧,更加给松锦一战增添了变数。
济尔哈朗听到皇太极坚决的口气,也就知道,皇太极这一战是打定了,不可能让他从锦州退兵的。
“那镇江那边怎么办,就凭以伊尔根觉罗多罗手里的兵力,难以阻挡李子霄,此人还真成了咱们的心腹大患了。”
济尔哈朗冷声说道。
“我们辽阳,连山关,青台峪那边,还有多少人马?”皇太极思索了片刻,开口问道。
“回皇上,这些地方的人马,早就被我们调动一空了,现在除了凤凰城,还有伊尔根觉罗一部外,还能调动的,也就只有威宁堡的守军了。
除此之外,我们最后一支人马,便是镇守盛京的……”
“盛京守军不能动。”济尔哈朗还没说完,皇太极就打断了他的话。
“是。”济尔哈朗听到皇太极的话,也是躬身点头道。
他当然也知道,皇太极是不会动盛京守军的,那是他们的最后一道防线,岂可轻动。
这个时候,包括皇太极在内的鞑子高层们,突然发现,他们手里此时还真的无兵可派,去对付李子霄。
实在是,鞑子军虽然战力强横,但他们人数太少了,鞑子八旗全军不足七万人,这一战动用了三分之二还多。
剩下的,全都是蒙古八旗,以及汉八旗组成的汉奸军。
而且,皇太极还需要留下一支精锐力量,拒守盛京城,那是鞑子的京城,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动盛京的守军。
而剩余的鞑子人马,还需要驻扎其他地方,如此一来,能让此时皇太极派去对付李子霄的人马,就已经是屈指可数了。
至于此时从他们这里抽调兵力的话,没人敢说。
笑话,此时他们在锦州面对的,可是洪承畴手里的十三万多的明军精锐,即便是他们现在手里也有十一万人马。
可皇太极等人,依旧不敢说,这一仗他们能打赢。
现在,从锦州前线分兵,是绝对不可能的。
再者说,锦州距离镇江足足有八百多里地,远水解不了近渴。
“让威宁堡的守军,支援伊尔根觉罗多罗吧。”最后皇太极开口说道。
“皇兄,要不让我去镇江吧。”
这个时候,多尔衮突然开口,对皇太极说道。
“不行,这里的战事还需要你,镇江那边交给伊尔根觉罗多罗就行了。”皇太极拒绝了多尔衮的要求。
皇太极虽然对自己这个十四弟,一直充满了警惕和提防,但皇太极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十四弟在领军打仗上,是非常有才能的。
此时,皇太极在锦州的战事,还需要用的皇太极,在皇太极看来,此时锦州的战事,远比镇江那边重要多了。
多尔衮看到皇太极拒绝了他的请求,也就不再说话。
这个时候,皇太极看向下方跪着的,那个送信鞑子士卒,开口说道:“你回去,告诉伊尔根觉罗多罗。
让他务必在镇江缠住李子霄,等待威宁堡的援军到达,然后给朕将李子霄此人赶下海去。
决不允许他在镇江站稳脚跟,更不允许他霍乱朕的子民。”
“喳,奴才遵命。”那个鞑子士卒应声,退了下去。
随即,皇太极对着众人,沉声说道:“看样子,锦州的战事不能久拖下去了。”
一旁的济尔哈朗一听皇太极的话后,心里也是一颤,开口问道:“皇上,您是要准备和洪承畴决战了?”
“咳咳!”皇太极咳嗽两声,脸色有些苍白,最近他身体有些不适,但一直强撑着。
皇太极咳嗽完后,目光幽幽,开口说道:“咱们和洪承畴,在松山周围的小仗,已经持续打了数月了,谁都没占据绝对优势。
最近,洪承畴手里突然多了一批火炮和火铳,这片火炮不管是射程,还是射速,精度,都堪比咱们的新红夷大炮。
火铳也更厉害,甚至都没见他们出现过炸膛,朕猜测,多半也是洪承畴从李子霄手里弄来的。
我们前段时间刚刚在他手里吃了一次大亏,洪承畴从宁远,派到杏山和松山一带的兵力,越来越多。”
“李子霄此贼,我大清的心腹大患,一定要杀了他。”多尔衮此时杀气腾腾的说道。
“没错,此贼对咱们大清,充满了敌意,此贼一日不除,就是对咱们大清的威胁,必须想办法除掉他。”
一旁的多铎也是附和多尔衮,咬牙切齿的说道。
多尔衮和多铎亲兄弟俩,对于李子霄可是充满了恨意,他们永远忘不了,当年李子霄带给他们两人的耻辱。
“好了,对付李子霄的事情,等到打完这一仗再说,到时候或许咱们可以使用老办法,离间崇祯和李子霄君臣之间的关系。
既然咱们前面能用此计,让崇祯杀死袁崇焕,那么对于区区一个李子霄,应该不成问题。
朕就不信了,这个李子霄,能比当年的袁崇焕,还厉害不成。
说实话,袁崇焕此人,是朕见过的,最难对付的明军将领,可惜他遇到一个疑心重的君主,是他的悲哀。”
皇太极摆摆手,说道。
“皇上说的对,咱们先把锦州战事摆平了,回头再想办法弄死这个李子霄。”济尔哈朗赞同道。
皇太极点点头,继续说道:朕有预感,咱们和洪承畴的决战,不远了。
洪承畴此时手里,可是握有十三万多大明边军精锐。估计,这也是大明最后的精锐了。
所以,这一仗,我们绝不能输
只要击败洪承畴,占领锦州和松山四城,咱们就等于撕开了明军的锦州防线,那距离咱们入关,就更近了一步。”
“我等必将谨遵皇上号令,团结一心,战胜明军,攻克锦州。”济尔哈朗出身,大声应和道。
“我等必将谨遵皇上号令,团结一心,战胜明军,攻克锦州!”
其他鞑子亲王、贝勒和将军们,也一个个站起来,大声喊道。
“嗯,传令下去,全军前移五里,阿济格率领正红旗,蒙古正蓝旗,以及汉军正白,镶白两旗,进逼塔山。
根据斥候传回来的情报,明军的粮草似乎刚刚从宁远,运抵塔山。
阿济格你这次率部南下深入作战,一定要小心点,如果你能找到明军的藏粮地,不惜一切代价,将其焚毁。”
皇太极看向一个中年鞑子,开口命令道。
“喳,微臣领命。”阿济格跪下领命道。
“皇叔,前方的战事,就交给你了。”皇太极又看向济尔哈朗,开口说道。
“喳,微臣一定竭尽全力。”
这个时候,济尔哈朗才是鞑子军,进攻松锦的总指挥,在前线指挥鞑子,跟洪承畴的明军战斗的,主要也是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作为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过的老将,不仅领军打仗本领高强,更重要的是,他深的皇太极的信任。
要不然,皇太极也不可能将这么重要的战事指挥权,交到他的手上,看看之前多尔衮才是总指挥,皇太极一来,就将其撸掉了。
既然皇太极已经做出了决定,很快几匹快马,就从鞑子大营中冲出,然后北上。
他们是去给威宁堡的鞑子,传达皇太极命令的,让威宁堡的一支鞑子人马,立即前往镇江堡,支援伊尔根觉罗多罗,对付李子霄。
这个时空,因为有了李子霄的插手,也不知道松锦战役最后的结局,会不会改变。
(本章完)
………………………………
第524章 三路大军齐发
525三路大军齐发
“大将军,镇江城内的鞑子人马,已经被我们清理干净了,包括一个鞑子牛录京章在内的,十几个鞑子将领,近三百鞑子兵。
除了在战斗中,战死的一百七十多个鞑子外,其余的一百多鞑子,以及一千多汉奸军士卒,全部被我们关押在大牢中。”
李子霄来到镇江之后,罗超便向其汇报,镇江的具体情况。
“嗯,城内除了那些鞑子士卒外,还有多少鞑子族人。”李子霄开口问道。
李子霄知道,皇太极在攻占整个关外之后,便派出不少鞑子士卒,镇守各城,顺带着也就带来不少鞑子族人入住各城。
这些鞑子族人入城之后,全都都是享有特权的,比普通城内百姓身份地位都要高一等。
甚至,这些鞑子族人会修建一处内城,驱逐周围的原住民百姓,专门供这些鞑子族人居住生活。
在这些鞑子族人眼中,全程的汉民都是他们的奴才,平日里这些鞑子族人不管是杀人、犯罪,都不会收到惩罚。
可是,当罗超攻陷镇江之后,他按照李子霄的命令,最先清算的,也正是城内的鞑子士卒,以及这些鞑子族人。
这个时候,罗超听到李子霄的话后,沉声回复道:“启禀大将军,在镇江城内,总计拥有鞑子族人四百三十八户,共计一千三百三十八人。
其中,女人占了九百多人,剩余的则是男丁,成年男丁只有三十六人,而且多是身有残疾的。
其余的三百多男丁,结为孩童和五十岁以上的老人,现在已经全部被我们掌控。”
“哼,这么多人,竟然只有区区三十来人的成年男丁,还剩够奇葩的。”一旁的董状开口说道。
“是啊,我也没想到。”罗超感慨说道。
李子霄反倒是微微一笑,说道:“没什么可惊讶的,成年的鞑子全都当兵打仗去了。
鞑子全族总共就那五六十万人,而且男丁个个从小习武,成年以后必须参军,这样才能保持鞑子军队的战斗力。
鞑子缺人口,毕竟他们夺取了关外如此广阔的土地,没有人为他们生产,也是白搭,要不然鞑子时常入关劫掠人口嘛!”
“大将军说的没错,要不然皇太极也不会进攻蒙古和朝鲜,也无非是为了拉两个小弟而已。
同时,此时鞑子手下的蒙古八旗军,还有所谓的汉军八旗,加起来的数量,都已经是鞑子军的好几倍了。”
罗超赞同的点点头,补充说道。
“大将军,那些鞑子兵俘虏,以及汉奸军俘虏,怎么处理?”罗超向李子霄请示道。
“照旧。”李子霄冷漠的吐出俩字。
“是,属下知道了。”罗超听到李子霄这么说,当然知道怎么办了。
“以后这样的事情,你们就不需要再向我请示了,你们这些主将完全可以自己决定执行即可。”
李子霄重新补充了一句。
“属下明白,那城内的那些鞑子族人,该怎么处置呢?”
罗超点头应道,随即再次向李子霄请示。
毕竟,这些鞑子族人可不像那些鞑子士卒一样,他们不是军人,其中还有老弱妇孺。
但他们确实的鞑子的身份,这让罗超自己也不知该如何处置,毕竟之前他们白龙军可从没活捉到过,这么多的鞑子族人。
白龙军没有过,如何处置这些鞑子族人的先例,所以罗超只有请示李子霄了。
听了罗超的询问之后,他也稍微沉默了片刻,随即李子霄的眼中,闪过一丝狠辣之色,其实他心里很早就有决定了。
这个时候,李子霄眼睛看向旁边的罗超,赵子龙,陆远等将领,严肃的开口说道:“接下来你们听到的这一项命令,我只说一次。
你们要记住了,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谁都别给我再来请示。”
众人看到李子霄这样的神情,全都一凛,知道李子霄要说的,肯定是重要的指示,一个个露出凝重之色,认真听着。
“第一,但凡被关押的鞑子族人中,身高高出车轮以上的男子,全部嗤!”
说着,李子霄手上,做了一个横切的动作,意思就是再明白不过了,顿时让罗超等众人,眼睛瞪大。
身高能达到车轮这么高,大约正好在孩子七八岁的时候,再大一些孩子基本上就能记住事了。
如此一来,众人对于李子霄这个命令,也基本上就理解了。
李子霄继续说道:“这些孩子,统一送到耽罗道上去,建立一所孤儿院,就将这些孩子视为普通孤儿抚养即可。
至于那些女子,全部送到耽罗岛上,充为奴婢。”
众人听完李子霄的话后,便理解了李子霄最终的意图,总之就是有威胁的全部除掉,不留后患。
至于鞑子女人,根本不足为虑,这个时代终究还是男权时代,李子霄也不至于屠杀妇孺。
还有那些鞑子孩子,或许十几年以后,他们反倒会成长为对李子霄忠心耿耿的白龙军将士。
“你们明白了?”
“是。属下明白了。”听得李子霄的询问,众人齐声应道。
“好。”李子霄点点头。
就这样,李子霄对于抓获的鞑子族人的处置办法,从这一刻起,就正式成为了白龙军中,不写在明面上的规矩。
“子龙,派出去的斥候,可有发现那支鞑子人马的踪迹?”
这个时候,李子霄转脸看向赵子龙,对其询问道。
李子霄从罗超口中得知,有一支近四千人的鞑子骑兵,从今在两日前,出现在镇江城外,甚至曾进攻过九连新堡。
但最终,这支鞑子骑兵在九连新堡下,撞了个头破血流,最后竟然主动退走了。
而李子霄在抵达镇江堡后,就让赵子龙派斥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