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赵子龙说出这番话,更是让罗超眼睛一亮。
罗超知道,这算是赵子龙对他的馈赠,两千多匹战马啊,可才是赵子龙这一战最大的缴获。
此时赵子龙却主动让罗超的人去收缴,赵子龙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白了。
对于罗超来说,这两千多匹战马,太珍贵了。
别听赵子龙说的,他的人要打算堡内战场,完全就是借口,没有罗超来,相信赵子龙也同样能派人出去,寻回那些战马的。
“赵将军,多谢了。”罗超笑着,对赵子龙抱拳说道。
对于眼前这个比自己小很多的赵子龙,罗超也是在心底里生出敬佩,不愧是白龙军最年轻的将军,这心胸,有魄力。
等到天亮之后,罗超带人寻回了近两千匹战马,然后和赵子龙合兵一处。
同时罗超派人,快马加鞭的返回凤凰城,向李子霄报捷。
(本章完)
………………………………
第542章 杀到盛京城
543杀到盛京城
“哈哈,好啊,子龙这次又立一大功啊!”
当一日后,身在凤凰城的李子霄,在收到罗超派人送回去的情报后,便知道了图门费东营这支鞑子被歼灭的消息,高兴的大笑说道。
随即,李子霄例行公事般,派人去给赵子龙和罗超两人,去了一封‘封赏信’。
“如此一来,短时间内再也没有任何一支鞑子,或许我可以执行那一计划了。”
而当李子霄得知图门费东营这支鞑子骑兵,覆灭的消息后,李子霄便知道,他的又一个后顾之忧,被消除掉了。
与此同时,他的脑海中,再次冒出上次他想出的一个大胆想法,而且怎么也压制不住。
只不过,李子霄一直都犹豫不决,毕竟他这个行动,确实有些太胆大了,一个弄不好,大好的局面会葬送在他的手中。
直到,两日后,李子霄收到了张富贵的情报局,从锦州前线发回来的情报,才让李子霄真正下定了决心。
原来,李子霄收到张富贵的消息,知道皇太极下令十余万鞑子,正是对锦州和松山下达了强攻命令。
而对于皇太极的出招,洪承畴也只能硬着头皮应战了,
双方二十多万鞑子和明军,在锦州和松山一带,展开了激烈交手,战斗进入到白热化。
此时,洪承畴手里的明军,还占据着战场上优势。
“皇太极竟然下令,提前开战了。也就说,这个时空内,鞑子和明军在松锦之战的决战,整整提前了一个多月进行的。”
李子霄低声,嘀咕道。
原本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要到下个月下旬,皇太极率领的十余万鞑子人马,才会与洪承畴的明军主力,在松锦地区决战。
这一场决战,只打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明军就发生了惨败。
更要命的是,明军被鞑子围困,断了后路,粮草被烧,最后连突围,都是一塌糊涂。
有的明军突围出去了,但更多的明军被鞑子包围在了松山,其中作为明军主帅的洪承畴,就被围困在了松山城内。
战争打到这个时候,明军失败已经成了必然的了,而剩下的时间,就成了鞑子慢慢扩大战利品的时间。
战斗又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年三月上旬,随着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祖大寿向鞑子献锦州城投降。
这一战过后,锦州,松山,杏山和塔山四城,都落入鞑子手里,被鞑子摧毁,鞑子赢得空前胜利。
也就说,鞑子和明军在历史上的松锦之战中,真正决战的时间,也就说七下旬月到八月上旬,这不足半个月的时间。
剩下的又耗了半年多的时间,算是鞑子最后清场的时间。
李子霄知道,这也就意味着,一旦皇太极在决战中,获取到优势地位。
他便足以从自己的十万大军当中,抽调出部分兵力,返回后方对付自己。
如果按照历史上的保守时间估计,洪承畴的明军从决战开始,到失利的半个月的时间,这也是给予李子霄最后的闹腾时间了。
“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就当十五天来算吧,足够我带兵杀到盛京城下了。”
最后,李子霄还是下定了决心,没错,他要在最后的时间内,疯狂一次,他要率军进攻鞑子的盛京城。
当然,镇江距离盛京,足有五百里路,沿途还全都在鞑子的城池,李子霄要用十五天内,完成一个来回,是不小的考验。
也就说,他要用七天半的时间,杀到盛京城下。
此时从镇江到盛京的直线距离,是五百里左右,可是沿途除了众多鞑子的城池外,还有就是山林,地形复杂。
当然,此时沿途鞑子城堡内,基本上没有多少人马驻守,但遇到一些不容易打下的关卡时,他们依旧要选择绕路。
所以,他们要想杀到盛京城下,所走的路程,将远远大于五百里。
而且还要在短短七天内完成,则也就意味着,他们一天至少要行军百里,这基本上就将步军给排除掉了。
李子霄唯有率领骑兵,才能达到这个速度。
于是乎,他下令让罗超率领飞鹰营骑兵,以及刚刚缴获的两千匹鞑子战马,前往凤凰城。
既然李子霄已经下定决心,这次他决定只率领两千骑兵,全部一人双马,按照这样的配置,足够他在六七天内,狂奔到盛京城下了。
当然,这次李子霄率领两千骑兵,杀到盛京城下,自然不是为了攻下盛京城。
他的这次杀到盛京城下的进攻,实际上对鞑子的盛京城,造不成多大威胁,只有象征性意义。
而李子霄要的就是这个象征性意义,他要告诉鞑子,老子也是杀到你们京城之下的。
如果李子霄带人杀到盛京城下,哪怕他只是朝城内射进去一支箭镞,也绝对会被皇太极等鞑子们,视为奇耻大辱的。
很快,罗超就率领飞鹰营骑兵,以及两千多匹战马,抵达到了凤凰城,同时李子霄更是将驻守镇江的数千人马,再次调到凤凰城。
李子霄下令,从自己的护卫营中挑选五百人,又从罗超的飞鹰营中挑选了一千五百人,然后每人配备双马,组成了他进攻盛京城的人马。
“大将军,你万万不可以身犯险啊,这一次还是让我替您去吧!”
当罗超到了凤凰城,知道了李子霄的疯狂计划之后,就一直劝阻李子霄,但李子霄心意已决,根本不为所动。
“此事我已经决定了,没什么危险的,此时整个关外,都没多少鞑子守军的,我率领两千骑兵,有什么危险的。
再说了,我又不是真的去攻打盛京城,我这次只是去示威而已,你就别操心了,你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李子霄面对罗超的劝阻,并没有打消他的念头。
“哎!”看到李子霄这副模样,罗超叹息一声,就知道他再怎么劝,也没用的。
“罗超,我又从镇江调来六千人马,等我走后,你继续领军北上,将青台峪打下来,然后将青台峪以南的百姓,全部迁走。
这个任务,一定要在我赶回来之前完成,行动要快,如果有不愿意配合的百姓,可以采用必有的手段。
城池毁掉,田地毁掉,什么都不要给鞑子留下。
周大柱那边,他刚刚打下长奠,正在朝大奠和永奠进军,随后他们也会开始百姓迁移行动。
这次没有了鞑子骑兵的干扰,你们的百姓迁移,不会再受到阻挠了。”
李子霄对罗超说道。
听了李子霄的话后,他感觉李子霄似乎很急迫,已经在考虑撤军的事情了,这让罗超有些不解。
“大将军,为什么这么着急,此时皇太极率领鞑子主力,正在松锦和洪承畴大战,短时间内估计难分胜负。
我们完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我们的计划,何必如此着急呢?
难道,大将军觉得,洪承畴会很快就败给鞑子?”罗超看向李子霄,问道。
“嗯,我的确不太看好洪承畴。”李子霄点头应道。
他总不能告诉罗超,洪承畴很快就会在决战中败给鞑子吧,一切只能说是他自己的猜测。
“不会吧,洪承畴手里好歹有十三万明军边军精锐,有吴三桂这样精锐的关宁铁骑,我们前段时间,还卖给他们那么多火铳和火炮。
而且洪承畴此人,也是极善于用兵之人,不可能那么快就败给鞑子吧,大将军是否多虑了?”
罗超听完李子霄的话后,依旧不太赞同李子霄的猜测,说道。
“我的猜测或许不对,但小心总没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未雨绸缪还是需要的,你就听我命令,执行就行了。”
“是,属下遵命。”
看到李子霄依旧如此决定,罗超该提议的也说了,最后只需要服从命令即可。
因为,罗超飞鹰营之前已经连续奔波了数日,这次李子霄没有急着启程,而是下令让飞鹰营被选中的一千五百骑兵,好好休整了两天。
到了崇祯十四年六月十六日,李子霄便率领两千骑兵北上,朝着鞑子的盛京城而去。
而李子霄需要一个向导,毕竟他们这是在敌境,关外山高林密,没有熟悉道路的人领路,他们很容易就会迷路的。
最终,是秦震主动向李子霄请缨,要求做向导。
原来,秦震在凤凰城给鞑子做奴才的时候,就每隔一段时间,便跟着他们主子,押解着凤凰城内的车队,前往盛京城。
所以,从盛京到凤凰城这一段路程,秦震非常的熟悉,甚至他不仅知道仅有的大路,甚至连其中几段隐蔽小路都知道。
于是,李子霄便下令,让秦震作为他们的向导,随军北上。
李子霄率领两千骑兵离开凤凰城后,罗超便率领八千大军北上,攻打青台峪。
只用了三天时间,他们便拿下了青台峪,随即罗超按照李子霄的命令,留下三千人马,组织青台峪以南的百姓迁移。
而自己继续率领五千人马北上,进攻鞑子的城堡,但凡被他攻下的城堡,城内鞑子族人全部杀光,然后焚毁城堡。
但是对于青台峪以北的百姓,罗超没有打算迁走,因为李子霄知道他们时间不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人力,迁移更北面的百姓了。
所以,李子霄给予罗超迁移百姓,划出的红线,就是到青台峪一线。
罗超继续往北进攻,只需要不断的杀鞑子族人,然后扫荡财富,最后毁城,就行了。
时间过去了五天,到了六月二十日,一支两千人的骑兵队伍,出现在了盛京城南面的浑河南岸。
这支骑兵人马,自然就是李子霄率领的白龙军骑兵了。
这五天时间,在秦震的领路下,李子霄率领着两千白龙军骑兵,避过沿途的鞑子城池,一路狂奔到这里。
“大将军,过了浑河,就到鞑子的盛京城了。”
秦震指着前面一条大河,对着李子霄说道,自己都有点兴奋。
“传令下去,立即选择合适的渡河地点,搜集渡船,准备渡河。”李子霄下令道。
此时六月份的浑河,正值水量最大的时候,河水湍急,李子霄他们费了好半天功夫,才找到足够的渡船。
一直磨蹭到第二天上午,他们才度过浑河。
而他们一过浑河,就立马被鞑子发现了,鞑子在这里设有很多明暗哨,毕竟这里可是靠近鞑子的盛京城的。
不过,鞑子的斥候狂奔回盛京城,向鞑子高层汇报的时候,李子霄也率领着两千白龙军骑兵,以不输给鞑子斥候的速度赶到了盛京城下。
等到鞑子斥候,将盛京城外出现敌军的消息,传到此时宫内的时候,李子霄已经来到盛京城下了。
当城外出现敌军的消息,在鞑子宫内传开时,以孝庄文皇后为首的,鞑子宫内皇太极的那些嫔妃们,全都慌乱起来。
孝庄文皇后,也就是我们常在后世影视剧中见到的‘大玉儿’,此时算是真正执掌皇太极后宫的人。
当然,皇太极的皇后,并不止大玉儿一个人,还有一个孝端文皇后,以及另外一个大贵妃,权势也不小。
这些人或许不用听大玉儿的话,但此时要论皇太极的宠爱,当然还是要数大玉儿,所以此时大玉儿算是后宫之主。
当大玉儿得知盛京城外,出现一只明军人马时,也是大吃一惊。
“传令索尼,苏克哈萨,立即召集驻守皇城的人马,守卫皇城,绝不能让明军攻进来。”
大玉儿对着一名鞑子士卒,命令道。
同时,大玉儿也不明白,怎么会有一支明军突然杀到他们盛京城下了呢?
很快,盛京城内,留守的一些鞑子大臣和将领们,便也收到了消息,立即赶赴宫内,同时调配大军守城。
要知道,这次皇太极亲自率军进攻锦州,不仅带着绝大多数的鞑子人马,同样也将绝大部分鞑子将领,全都带去了。
好在,皇太极始终留守在盛京城,一支精锐的鞑子人马,这是大玉儿等人的底气。
同时,盛京城内作为鞑子此时的都城,城墙很高,虽然比不上大明京城,金陵,开封这些大城。
但也足以堪比大明的济南、洛阳等城池了,想要攻打下来,绝非易事。
就凭李子霄这次带来的区区两千骑兵,根本不可能攻进去,幸亏李子霄也没这个打算。
(本章完)
………………………………
第543章 美妙的误会
544美妙的误会
“这就是鞑子的盛京城啊,倒是有些规模。”
此时,李子霄就带着两千白龙军骑兵,站在距离盛京城南门三四里之外,打量着这座雄城。
“大将军,鞑子已经发现我们,看他们城头上的鞑子已经开始防备了。”
石英此时指着鞑子城墙上,人头攒动,李子霄透过千里镜,更能清晰的看清楚城墙上,那些鞑子弓箭手们。
“哈哈,看样子皇太极还是在自己的老巢,留下了一支不弱的力量,这次我们来盛京城下,看样子注定只能是示示威了。”
李子霄说着,语气中略有些可惜。
如果皇太极没能在盛京城留下太多人马,他们这次倒是还有机会攻下盛京城。
但现在看城墙上,涌出的那些鞑子弓箭手,李子霄就明白,他们这次不可能有机会打下盛京城的。
“就算这次打不下盛京城,就算来示威,咱们也要把动静搞大一点。
秦震,你带一百人马,带他们到远处山林那一边,在战马后面栓上树枝奔跑,一定要弄得尘土飞扬。
要让城内的鞑子误以为,后面有咱们的大部队驻扎。
石英,再将三百骑兵撒出去,但凡从盛京城内出来,试图靠近咱们的鞑子斥候,全部要斩杀,决不允许鞑子探清咱们的虚实。”
李子霄对着一旁的秦震和石英两人,命令道。
他要给鞑子喝点**汤,不能让鞑子知道,他们这次只来了两千骑兵。
“是,大将军,我这就去办。”秦震应道。
“其余人马,留下一百人警戒,其余人去那片林中砍伐树木,做几辆投石车。
咱们这次没能带来火炮,不过却带来了不少铁壳雷,咱们也得给鞑子听听响啊!”
李子霄继续说着,脸色露出一抹冷笑,盯着前面的盛京城。
索尼,此时虽然比较得到皇太极的信任,但他的权势,还远没有达到后世顺治帝时期的程度。
此时,得到消息的索尼,第一时间便赶到了盛京城的南城门。
当他登上城楼,望着城外远处出现的一支人数众多的骑兵,以及更远处漫天腾起的尘土,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这些明军是怎么来的?难道是出现在镇江堡那一带的明军?可是他们怎么越过这么远的距离过来的呢?
沿途的城堡,竟然没人发现他们,没人提前来皇城报警,真是邪门。”
看着城外的白龙军骑兵,索尼在心里充满了疑问。
“来人,去将最先发现明军,赶来报信的士卒带过来。”索尼想了想,对一旁的一名鞑子将领说道。
很快,那名赶到盛京城报信的鞑子士卒,就被带到了索尼跟前。
“拜见大人。”
“嗯。是你最先发现这支明军的?”索尼语气冷淡的问道。
“回禀大人,是卑职最先在浑河北岸发现这支明军的,便立即赶来禀告。”那名鞑子士卒恭敬的回道。
“那你可知道,这支明军到底有多少人?”这才是索尼最为关心的。
要知道,此时整个盛京城所有的鞑子守军加起来,也不过六七千人,其中真正的八旗鞑子,才不过两千来人。
虽然这些鞑子都是真正的精锐,而且他们还依托盛京城高大的城墙,但如果这次赶来的敌人数量太多的话,他们依旧十分危险。
盛京城可是鞑子的都城,也是此时他们鞑子的圣地,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被攻陷,索尼也不敢冒这个险。
要知道,此时的盛京城内,不管有皇太极的一家老小,就连八旗鞑子大部分王公贝勒,大官将军们的家眷,基本上也全在这里。
而如果盛京城真的被明军打下来,那乐子可就大了。
就算是皇太极此时在松锦前线,打败了明军主力,那又如何?一旦盛京城被明军打下,皇太极这一战,就相当于是惨败。
你想想,到时候整个鞑子高层的家眷,甚至包括皇太极这位鞑子皇帝的家眷,全都被明军俘虏了。
更甚至,八旗鞑子那些中低层的不少军官、士卒们的家眷,也都在盛京城内,一旦明军打进城内,也绝不会放过这些家眷的。
如此一来,八旗鞑子从皇帝到士卒,所有的家眷,都被明军一锅给端了,那他们还打什么,直接投降算了。
不投降?行吗?除非到时候,就算皇太极狠到,可以放弃自己的嫔妃、皇子们,可那些鞑子将领和士卒们,能放弃吗?
放弃了家庭,他们还能有什么,他们在战场上,辛辛苦苦厮杀,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后方的家人嘛!
正是因为想到这一切,索尼才越发觉得后背发凉,认为这极有可能就是明军,早就设下的圈套。
趁着此时前线皇太极与洪承畴,彻底展开决战,鞑子想撤都撤不回来,然后这支明军直接来一记‘黑虎掏心’,直捣黄龙。
“回禀大人,当时卑职只发现了明军前面的这支骑兵,根本来不及去查看他们后面的大部队。
就只能立即赶回来禀告诸位大人,否则一旦卑职被明军的骑兵追上,卑职就没机会回来报信了。”
面对索尼的询问,那名鞑子斥候很无奈的回答。
因为他也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明军的大部队,他是真没看到,他只看到这只明军骑兵。
只不过,这个时候因为索尼的询问,让这个鞑子斥候本能的以为,既然索尼大人这么问了,后面定然还有明军的大部队。
可他没看到怎么办,那就只能找个合适的理由搪塞过去了,可不能让自己背上一个侦查不力的罪名。
而同时,索尼在听到这个鞑子士卒如此回答。
声称他只看到是明军的前头骑兵部队,没有看到后面的大部队,那也就意味着后面,还真的更多的明军人马啊!
这个时候,索尼和这个鞑子士卒都不知道,他们彼此误会了对方,这是一个巧妙的误会。
“你下去领赏去吧,就赏你黄金百两,仆奴十人吧。”
索尼得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便对着那个鞑子士卒挥挥手,让其下去。
“谢大人。”
而索尼则站在城楼之上,眺望着远处李子霄的两千多骑兵,在心里嘀咕道:“这支明军先锋,最有三四千骑吧。
能够派出如此规模的先锋的大军,后面主力最少也得两万人以上吧,我们的麻烦大了。”
“多古勒,你带三十勇士出城,探查一下明军主力的情况。”
此时,索尼转身,对着一名自己信任的鞑子将领说道,至少此时他要亲自派人出城证实一下。
“是,大人,属下这就带人去。”
“来人,我要进宫,面见皇后娘娘。”接着,索尼脸色凝重,对着旁边的侍卫说道。
可惜索尼没有千里镜,此时在他的视野中,看到的白龙军骑兵人马,基本上都是一个黑点。
以索尼的眼力,如此密集的骑兵队伍,至少也得三四千骑,当然他估测的也不算错,李子霄这次确实是带来了四千匹战马。
索尼作为鞑子高官,从小也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对于这种情况下,骑兵的数量估测,还是很有信心的。
可是,索尼没想到的是,他看到的很多仅仅只是战马,上面是没有人的,而是背负着白龙军士卒的甲胄。
这个时候,索尼一方面是被李子霄让秦震,在后面弄出的烟尘给欺骗了,又被那个鞑子斥候的话一阵误导。
这就造成,此时索尼真的以为,这次是一支明军大军到了盛京城下,而此时出现在他们视野中的,仅仅只是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