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子霄既然决定不去插手松锦的战事,对于洪承畴的失败,他也只能在心里惋惜一下,便对张富贵再次询问道。

    “是的,大将军,我这里还有一件认为比较要紧的事情。

    那就是,我之前刚刚收到,潜伏在泉州的暗探回报。

    郑芝龙在半个月前,在海上与琉球(此时李子霄这边,正式使用台湾古名‘琉球’作为台湾的名字)南部的红毛鬼开战了。

    双方先是在琉球南部海域,进行了几场海战,郑芝龙的舰队似乎占据了优势。

    同时,郑芝龙还派人在琉球北部登陆,从陆地上进攻琉球南部红毛鬼的两座城池。

    目前为止,还没有更进一步的消息传来,那边离我们有点远,情报传递会有数日的延迟。

    不过,根据老家钱大人传来的消息,三天前,郑芝龙还派他的儿子,亲自前往扬州,向我们购买火炮和火枪。

    这样足可见,他们和红毛鬼的战斗,并没有这么快结束,那些红毛鬼可不是好对付的。

    钱大人按照大将军离开前的要求,除了没有出售燧发枪和口径三十二磅以上的火炮外,满足了郑芝龙的所有要求。

    这一次郑芝龙派他儿子,在扬州足足采购了三百多门火炮,五千多支改良火铳,还有大量的铁壳雷等,价值五十多万两银子。

    嘿嘿,这郑芝龙也是够有钱的!”张富贵嘿嘿笑着,汇报道。

    “欧?郑芝龙竟然和荷兰人打起来?这是好事啊!

    看样子,多半是琉球上的那些红毛鬼不安分,试图在海上,从郑芝龙的舰队嘴里抢块肉,惹怒了郑芝龙。

    再加上,郑芝龙对于琉球南部土地,也是垂涎已久,要不然以郑芝龙近些年,偏于安分的性格,不可能轻易和红毛鬼开战的。”

    李子霄听完张富贵所说的后,也是一阵窃喜,同时对郑芝龙和荷兰人开战原因,进行了分析。

    不管怎么说,郑芝龙和荷兰人在琉球海上开战,对于李子霄并没有什么影响,他也乐于见到他们互掐。

    郑芝龙毕竟此时也属于李子霄潜在的敌人,至于琉球上的红毛鬼,在李子霄看来,就更不是什么好东西了。

    如果郑芝龙能够打败红毛鬼,收复琉球南部,以后也就省了李子霄的事了。

    “待会我修书一封,你带回去给钱广元,告诉他,继续加强和郑芝龙的合作,对于郑家的火炮和火铳采购,可以全力满足。

    当然,燧发枪和三十二磅以上口径的火炮,依旧在禁止出售范围内,让钱广元趁机向郑家讨要一些熟练的船匠,加强我们的造船能力。”

    李子霄想了想,对张富贵说道。

    “是,属下明白。”张富贵恭敬的应道。

    “对了,大将军,还有一件大喜事,属下要汇报。”这个时候,张富贵突然笑着,对李子霄说道。

    “奥?什么好事?”

    李子霄看着张富贵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也是一阵好奇,是什么好事。

    “大将军果然是忙忘了,一周前,老家传来消息,大夫人和二夫人时隔三天,分别为大将军诞下一子一女。

    母子、母女全都平安,恭喜大将军,您做父亲了。”张富贵笑着说道。

    “啊!你说什么?婉儿和明夕生了?对啊,算算时间,该到日子了,我都给忙忘了,哈哈,我当爹了,我当爹了。”

    李子霄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一惊,而后便是狂喜。

    “恭喜大将军。”罗超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欣喜,对着李子霄祝贺道。

    在华夏,特别是古代,对于子嗣的问题,都格外的看重,更别说是李子霄这样的身份了。

    其实,李子霄的这些手下,早就盼着李子霄能有子嗣了。

    “一儿一女,好,好啊!”

    李子霄还没从这个消息的喜悦中,缓过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大将军,这次属下前来,还受到两位夫人的委托。

    两位夫人知道大将军可能短时间,不能返回江北,便委托属下,要大将军为小将军以及千金赐名。

    两位夫人说,他们的名字必须由大将军亲自来取。”

    张富贵望着李子霄,笑着说道。

    “好!老子的儿子和闺女,名字当然得老子来取,让我想想,取什么名字好呢?”

    李子霄一脸的喜事,开始为自己的长子、长女想名字。

    “从时间来看,婉儿和明夕分娩时,我正带人在盛京城,盛京一行,可谓是大获全胜,成果丰硕。

    而且,咱们这处出战关外,如果不出意外,也会得胜班师,既然如此,我那长子就叫李捷吧!

    我那长女就叫李硕,至于两个小家伙的小名,就让我母亲来取吧。

    要是我将两个小家伙的小名也给取了,那等我回去,我母亲非得打我不可。哈哈!”

    “是,属下记下了,待我明天返回江北,便会告知两位夫人,还有老夫人的,相比她们也一定会很满意的。”

    (本章完)
………………………………

第561章 吐血的皇太极,迁移皮岛

    562吐血的皇太极,迁移皮岛

    崇祯十四年六月末,这短短半个来月的时间,对于皇太极来说,是一个激动而难忘的日子。

    他指挥十一万鞑子大军,在松锦一带与洪承畴的明军主力决战,原本皇太极以为,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甚至伤亡惨重的大战。

    可谁知,开战仅仅十天而已,就让他看到了战胜明军的希望,那就是阿济格率领一支鞑子骑兵,烧毁了洪承畴囤积在笔架山上的粮草。

    如此一来,明军这一战就势必打不下去了,而这个时候皇太极也果断抓住了战绩。

    他不惜拖着病躯,亲自率领一队精锐鞑子骑兵出击,截断了明军的退路,自此这一战进入了鞑子横扫的时刻。

    直到明军兵败如山倒,十几万大军被打散成无数股,一路上被鞑子追杀死的,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

    最后,顺利逃走的明军不足三分之一,而剩余的其他明军将士,则逃入松山,兴山,宁远等城池。

    同时,洪承畴更是率领着不足万人的残部,被迫退入到松山城内。

    因为南下的路被鞑子截断了,他们没能逃出去,只能逃入最近的松山。

    而此时的松山,是鞑子重点进攻的目标,完全是孤城了。

    皇太极都有点感觉不可思议,这一战赢得如此顺利,实在是皇太极开战之前没有想到过的。

    而接下来,他们只需要围困住,松山,锦州等几座城池,慢慢的和洪承畴他们耗,早晚能耗时明军。

    毕竟,退入松山各城的明军残兵们,并没有携带任何粮草,只需要拖延一段时间,他们便会粮绝。

    可以说,鞑子距离彻底消灭明军,只剩下时间问题。

    所以,这两天皇太极虽然被病患缠身,但却心情非常好,他已经不再指挥鞑子人马作战了。

    而是将剩下的战事,交给了济尔哈朗指挥,自己待在鞑子营地中休养和等待好消息。

    只不过,几天后,一支来自盛京城的人马,给皇太极送来密信。

    噗嗤!

    结果,皇太极在看完盛京城送来的密信后,脸上的喜色瞬间消失,浮现出愤怒的模样,猛地吐出一口鲜血。

    “李子霄,朕不杀你,誓不为人。”皇太极仰天怒吼一声,随即昏迷过去。

    可惜,这个时候皇太极的昏迷,已经无法影响松锦前线鞑子和明军的战事。

    而且,皇太极身边的侍卫们,也封锁了皇太极昏迷吐血的消息。

    皇太极之所以如此愤怒,是因为他此时已经完全得知了,几天前,李子霄在盛京城的所作所为。

    再加上,皇太极本身此时就重病缠身,以至于怒火攻心,才昏死过去。

    半天之后,皇太极才幽幽的醒来。

    醒来之后的皇太极,立即下令,将松锦前线的战事,全部交由济尔哈朗全权指挥。

    “命令,让多尔衮率领一万骑兵,立即赶赴镇江,剿灭李子霄。”

    皇太极此时脸色苍白,但双目中却闪烁凶光,对李子霄充满了恨意,恨不得立即将其诛杀。

    这个时候,既然洪承畴的明军主力,已经被他们击败,剩下的围城收尾战事,已经不需要这么多鞑子了。

    皇太极也终于能够,腾出人马去对付李子霄了。

    “你们下去安排,明天朕就要返回盛京。”最后,皇太极铁青着脸,对自己身后的随身侍卫吩咐道。

    皇太极自己也准备返回盛京城了,其实就算他没有收到盛京的密信,他在这里也待不了多久。

    在和洪承畴开战之前,皇太极就已经染病,这一仗打下来,皇太极甚至带病领军作战,使得他此时已经是重病缠身。

    原本,他就打算做过几天,就返回盛京城养病,将前线战事全部交给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他们。

    结果,今天索尼从盛京城给他送来的这封密信,直接让他怒火中烧,不得不提前返回盛京。

    皇太极怎么也想不到,李子霄竟然敢胆大包天的,率领区区两千人马杀到他们盛京城下。

    更操蛋的是,大玉儿竟然让李子霄稀里糊涂的俘虏了,这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打他的脸就等于打所有鞑子的脸啊!

    这简直就是耻辱,皇太极岂能不愤怒!

    皇太极在第二天,就率领自己的亲卫军返回盛京城。

    同时,多尔衮也在第二天,率领从松锦前线抽调出来的一万鞑子精骑,火速赶往镇江,准备对付李子霄。

    而此时时间已经到了七月初,李子霄已经领军,从青台峪撤回了镇江堡。

    不仅是他和罗超这一路人马,全部撤了回来,连北面大奠方向上的周大柱所部,西面的赵子龙所部,也陆续的撤回。

    同时,三路人马完成了这次扫荡,破坏和迁移人口的任务。

    他们不仅将沿途他们攻下的鞑子城池,全部付之一炬,毁坏城外大片良田,杀光所有鞑子男性族人,妇孺全部俘虏带回。

    更重要的是,他们三路人马,前前后后总共迁移到镇江堡多达十七万人口,这是他们三路攻占十余座鞑子城堡,迁移几十处村寨的结果。

    毕竟这个时候的关外,地广人稀,特别是镇江这边,人口就更少了,远没有西面以及盛京城附近人口多。

    所以,李子霄这次迁移人口,怎么也不可能比得上,鞑子每一次入关,动不动就劫掠四五十万人相比。

    毕竟此时大明境内人口已经破亿,河南,山东一带本就属于人口密集区,随便一个县的人口,估计都能赶上鞑子一座大城的人口了。

    随着李子霄迁移走这多达十七万百姓,使得从鸭绿江往西几十里内,再也见不到任何人烟。

    这里仿佛变成了无人区,等皇太极回去之后,他就不得不在这里重新修建各城,迁来新的人口,重新整顿土地。

    否则的话,未来鞑子将在这片土地上,收不到任何钱粮税赋了。

    就算鞑子想要恢复这里,没个几年时间,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反正以后几年,鞑子是别想从这片土地上,收到一颗粮食了。

    百姓的迁移工作,自从李子霄登陆镇江开始,就一直在进行。

    在李子霄率军在前线和鞑子战斗时,陆远,董状两人就在镇江堡,陆续接收了罗超、赵子龙和周大柱送回的百姓。

    然后,陆远会将这些百姓,用他们的水军舰队,一批批的运往耽罗岛,运输任务一直都不曾停下过。

    陆远的水军舰队,不仅运输百姓,同样也在运输白龙军这段时间,从鞑子各城搜怪来的金银珠宝和粮食。

    虽然,他们缴获的绝大部分粮食,牲畜,以及不少银子,李子霄都分发给了百姓,作为他们迁移的补充。

    但即便是如此,白龙军在搜刮了鞑子十余座城堡后,依旧攒下了惊人的财富。

    毕竟,这一次李子霄让手下做的,可是挖地三尺,雁过拔毛的劫掠政策,只要是鞑子的财富,一分钱都不要放过。

    这一次,他们缴获的东西太多了,而且百姓携带的东西也太多了。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内,陆远的两支水军舰队,轮流运输,日夜不停,才仅仅向耽罗岛运送了不过七万人。

    等到李子霄带着最后一批白龙军人马和百姓,返回到镇江堡的时候,聚集在镇江城外的百姓,依旧有十万人。

    单单要将这十万百姓,从镇江堡运送到耽罗岛,就是非常麻烦的,估计没有一个月来月,是很难完成的。

    这还幸亏是,陆远的水军舰队一周前,刚刚接收了清江船厂造好交付给他们的几十条沙船,大大增强了水军舰队的运输能力。

    “一个月不可能,时间太久了,松锦战事既然大局已定,皇太极手里便可腾出人马对付我们了。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过不了几天,皇太极肯定会指派一支鞑子骑兵,前往镇江对付咱们的。

    所以,咱们必须在这支鞑子队伍赶来之前,将这十万百姓,已经我们的人马,全部从镇江撤离。”

    李子霄此时也是面色严峻,目光凝重,扫视周围罗超,陆远,周大柱等白龙军将领,开口说道。

    “大将军,这根本不可能,几天时间,我们不可能将这里的十万百姓,以及我们两万余人马,还有众多辎重等物资运走的。

    要知道,这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日夜不停的迁移人口,也不过才向耽罗岛运送了不足八万百姓。”

    陆远听完李子霄的话后,一脸的苦涩,极力的摇头说道。

    “确实,在几天内,想要运走咱们两万多大军,以及十万百姓,有些不太可能。”一旁的罗超也皱着眉头,说道。

    “大将军,要不让俺带一支人马去西边,如果真有鞑子援军赶来,俺就负责阻挡他们一段时间,为你们争取时间。”

    周大柱开口说道。

    “不行。”周大柱刚说完,李子霄都没怎么多想,便直接否决了。

    “这次皇太极要是派人来对付我们,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小打小闹了。

    皇太极这次要是派兵,只是也得是上万人马,而且还会选一名鞑子大将带领,试图一举歼灭我们。

    这种情况下,派你们谁去担任阻拦任务,基本上都是送死。

    特别是在野外,咱们又多为步卒,哪怕咱们火枪手不少,也依旧难敌鞑子骑兵,毕竟在野外战场主动权,一般掌控着骑兵手下。

    ‘鞑子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句话虽然有些狂妄,但也差不了多少。

    此时,如果在野外碰上鞑子上万精骑,根本就是一场噩梦,除非手里兵力足够,否则根本摆脱不了他们。

    他们就算忌惮我们的燧发枪,但也能想办法活活耗死拖死咱们。

    而且,咱们现在不是在关内,而是在关外,时间拖下去,对咱们就等于慢性自杀,不可取。”

    李子霄仔细的分析,旁边白龙军众将领听后,也是不由得点点头,认同李子霄的说法。

    特别是罗超,这次更是深有体会,在野外要想对付鞑子精骑,确实太困难了。

    这一次,罗超就在凤凰城,让鞑子骑兵们给他好好上了一课。

    此时,已经知道白龙军火器犀利的鞑子骑兵们,已经放弃了正面冲击的做法,采用更灵活有效的战术,对付白龙军。

    这种情况下,李子霄分兵阻击鞑子援军,争取迁移时间的战略,绝对不可取。

    “那怎么办?”周大柱想不出办法了,看着众人,无奈的问道。

    这个时候,赵子龙想了想,站出来,对李子霄和众人说道:“大将军,其实我们都陷入了一个思想误区。

    本来按照大将军此前的计划,是要将这些百姓全部迁移到耽罗岛上的,前面一个月咱们也是这么干的。

    也是,你们别忘了,咱们将一批百姓从镇江运送到耽罗,大约需要两天时间,所以我们一个月才送走不足八万人。

    可是,如果我们暂时不先将这些百姓送到耽罗岛,而是先将他们送到最近的皮岛,只需要两个来时辰而已。

    而皮岛是一座岛屿,防守鞑子可比咱们在镇江方便多了,加上咱们有水军舰队,到时候就算鞑子骑兵来了。

    也只有咱们水军舰队,用火炮轰击他们的份儿,而鞑子的弓箭是对咱们水军舰队,造不成什么威胁的。

    所以,我的提议很简单,就在接下来几天内,咱们先将咱们的人马,以及这里的十万百姓,全部运到皮岛上去。

    到时候就算是鞑子骑兵,真的来了,他们也越不过海水,没那么容易杀到皮岛上来。

    随后,咱们再慢慢的,将聚集在皮岛上的百姓,迁移到耽罗岛上。

    反正,此时咱们手里缴获了大量的粮食,区区十万人在皮岛上,咱们能养活好长时间呢,也不用担心粮食不够。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咱们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便可以完成所有将士和百姓,迁到皮岛的事宜。”

    其实,赵子龙这番话,只说到一半的时候,李子霄就眼睛一亮,明白赵子龙的意思了。

    而很快,周围其他白龙军将领们,也纷纷低声议论起来,全都称赞这个办法好啊!

    “哈哈,好,子龙说得好啊,这个办法倒是可行。”李子霄哈哈一笑,说道。

    (本章完)
………………………………

562。第562章 舰炮狂轰

    563舰炮狂轰

    李子霄采用了赵子龙的提议,决定先将镇江堡的百姓,以及他手下两万余士卒,转移到皮岛。

    镇江堡到丹东大约只有一百里地,白龙军士卒以急行军的方式,一天便可以抵达。

    较麻烦的,是那十万百姓的迁移,他们的行军速度,远远不可能达到白龙军那样的速度。

    一天之内,让他们抵达皮岛,是不太可能,毕竟间他们还要渡过一处数里宽的海峡。

    那道海峡倒不是什么事,李子霄可以下令,让提前赶到那里的白龙军将士,搭一座浮桥,通行方便快速多了。

    李子霄在心里算了一下,十万百姓加以督促的话,最晚五天内,应该可以全部转移到皮岛之。

    而从锦州一带率领骑兵的距离,之前李子霄从凤凰城到盛京城的距离,还要远很多。

    如果鞑子一支精锐骑兵,从锦州出发,日夜不停的赶路,至少差不多也得一周时间,才能到达他们这里。

    这个时间,刚好足够他完成转移工作了。

    “很好,现在你们返回各部,立即准备撤退事宜,事不宜迟,速度一定要快。

    另外,由董状来负责百姓迁移工作,以两万人为一批,从今天下午开始,开始出发。

    在白天的时候,每隔三个时辰走一批,轮到天黑出发的,换到第二天凌晨,反正明天下午,我要看到十万百姓全部迁移。

    这期间,我会调拨五千士卒给你,董状,速度一定要快,明白吗?”

    李子霄扫视一圈众将,然后盯着董状,严肃的叮嘱道。

    “是,大将军,属下一定完成任务。”董状激动的喊道。

    “好了,你们回去准备吧。”李子霄摆摆手,说道。

    随即,李子霄便开始了在镇江堡的迁移行动。

    五日后,两万多白龙军将士,以及十余万百姓,全都迁移到了皮岛,随即分批坐船千万耽罗岛。

    不过,这个还是运输,估计会有一个漫长的时间。

    而在李子霄率领人马,迁移到耽罗道的第二天,一支规模庞大的骑兵部队,有抵达了镇江堡。

    “报,启禀王爷,镇江堡内空无一人,没有见到明军。”

    一名鞑子骑哨从镇江堡方向探查回来,来到多尔衮跟前汇报道。

    而在多尔衮的身后,一大片黑压压的骑兵人马,正浩浩荡荡的朝着东面镇江堡方向而来。

    “继续探查,看看明军朝那里撤了?”多尔衮冷着脸,对鞑子哨骑命令道。

    “喳!”

    随着鞑子哨骑重新离去,多尔衮的脸色不怎么好看,低声自语道:“该死的李子霄,难道本王还是来晚了一步?”

    其实,多尔衮对于自己被皇太极从松锦前线调离,一开始是不怎么高兴的。

    毕竟,此时所有鞑子队伍,都在追击、围困明军,那可是捞功劳,抢战利品的好时候,多尔衮当然不想离开了。

    只不过,在听到是来对付李子霄时,多尔衮抵触的情绪便少多了。

    对于李子霄的恨意,多尔衮不弱于多铎,多尔衮一直想要除掉李子霄。

    多尔衮戎马一生,此时虽然还年轻,但却自己独自领军,替鞑子打赢过不少胜仗,特别是对付明军方面,他几乎没吃过亏。

    但几年前,他和自己的亲兄弟,都在李子霄手里吃了大亏,那让他视为自己人生的耻辱。

    多铎想报仇,多尔衮想雪耻,都想对付李子霄。

    这次,皇太极任命多尔衮率领一万鞑子骑兵,前来镇江堡对付李子霄时,多铎甚至主动出面争夺。

    多铎多尔衮更想来对付李子霄,不过最后皇太极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