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朝末年,崇祯召回周延儒,让其担任内阁首辅,算是崇祯最后的败笔了。
周延儒最后的功绩,应该就算是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吧!
孙传庭,这应该算是明末,足以和卢象升,洪承畴等人并列的,为数不多的能臣了。
只不过,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孙传庭一直被崇祯关在大牢里。
直到最近卢象升返回京师后,也因为卢象升对崇祯的提议,使崇祯提前将孙传庭释放,官复原职。
而杨文岳,之前他在离开开封之后,就立即率部赶来的京城,他知道必须将开封的局势,向崇祯汇报,不然会出大乱子的。
结果,他刚来京师没两天,还没等他得到崇祯的召见呢,他就得知白龙军攻克开封,在开封周围大肆攻城略地的消息。
结果,很快他就被崇祯派人,紧急召入皇宫了。
“他李子霄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前两日,朕刚刚因为他带兵驰援开封,逼走闯贼,保住开封,而在朝堂上赞赏了他。
结果,这才过去几天啊,他竟然进攻开封,还杀了陈永福,丁启睿和高名衡更是生死不知。
他这是要造反啊!卢爱卿,你当初不是向朕承诺说,李子霄绝不会造反的嘛?现在怎么解释。”
崇祯此时涨红着脸,额头上青筋暴起,在乾清宫内对着卢象升等人,咆哮着。
当初,李子霄曾经让陆远转告卢象升,说他在圣上在位一日,他便绝不会造反,算是给卢象升吃了一颗定心丸。
而卢象升为了安定崇祯,便将李子霄的话,转告了崇祯。
不过,卢象升给略微做了一下修改,将李子霄话中的‘圣上(指崇祯)在位一日’,这个前提限制,给取消了。
因为,卢象升觉得,要是加上这么一个前提,会让崇祯不高兴。
所有,崇祯听到的版本是,李子霄承诺绝不会造反,这才有了此时崇祯对卢象升的质问。
“圣上稍安勿躁,开封的事情,刚刚我已经听杨大人详细的讲述了,我觉得这次‘开封之乱’,应该不是李子霄的本意。
杨大人之前不也说了嘛,李子霄乃是拖着病身,驰援开封的,等闯贼退走后,他便病倒昏迷不醒。
而那个时候,掌控李子霄手下人马的,已经变成了李子霄手下大将戚威。
戚威想入城,却遭遇到陈永福的坚决反对,从而才导致戚威的‘叛乱’,在微臣看来,陈永福是死有余辜。
那种情况下,他再拒绝让李子霄手下人马入城,依然激起了李子霄手下数万将士的怒火。
又在李子霄昏迷不醒,难以对手下人马进行节制的情况下,李子霄手下那些精兵强将做出一些出格之事,也是在所难免的。”
卢象升此时并没有像崇祯那么愤怒,而是冷静的分析道。
“哼,朕倒是觉得陈永福做的没错。”崇祯冷哼一声,说了一句。
卢象升不由得苦笑一声,崇祯这是还对之前李子霄,擅自出兵占领登州城之事,耿耿于怀呢!
崇祯担忧,一旦让李子霄的人马进入了开封,开封会变成第二个登州,也不得不说,崇祯这个担忧确实可以理解。
毕竟,对于李子霄这么一个有前科的人,崇祯此时早就不信任了。
要不是此时崇祯已经拿李子霄没办法了,又担心李子霄真的造反,崇祯早就想办法弄掉李子霄了。
“卢爱卿,按照你刚才那么说,这次李子霄手下人马叛乱,不是他授意的,而是他的部下自发而行?”
崇祯在冷静下来后,对卢象升问道。
“微臣是这个想法,否则怎么解释,叛乱的只有李子霄带去开封的那些人马,而他在江北的人马,却依然没有动静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事情就好办多了,只要李子霄醒过来,或许他便可以阻止手下人的叛乱。
所以,这个时候,朝廷万万不可立即对李子霄展开平叛,否则真要是把李子霄逼到绝路,他最后可能就只能假戏真做了。”
“卢大人,你能保证那李子霄不是装病吗?反正老朽觉得,李子霄重病昏迷这件事里,处处透着蹊跷。”
这个时候,周延儒跳出来,反驳道。
周延儒的话,让卢象升冷眼看了他一眼,眼神中满是厌恶之色,他对于这个臭骂昭著的老家伙,是一点好感都没有。
(本章完)
………………………………
第624章 假亦真,三把刀
624假亦真,三把刀
卢象升之所以讨厌周延儒,除了他这老家伙骄奢淫逸,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外。
更主要的是,卢象升厌恶此人奸诈阴险,贯于玩弄权术,把持朝纲。
自从崇祯重新启用卢象升以来,哪怕是卢象升和周延儒之间,以前并没有什么仇怨和矛盾。
但周延儒也会各种各样的找他麻烦,但凡卢象升提议的,周延儒全都反对,卢象升反对的,他全都支持。
说白了,周延儒从卢象升这里感受到了威胁,所以才如此针对卢象升。
卢象升心中愤怒的是,周延儒只想着自己手里的权力,丝毫没将朝廷重事放在第一要务,完全是为了反对他而反对。
“周大人,你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李子霄真的是装病之前,请不要胡乱猜忌好吗?
如果你觉得李子霄这次是在装病,那问题就大了,那说明李子霄这次是真的反了,那么就请周大人带兵去平灭李子霄的叛乱吧。
如果周大人没这个本事,那就请不要随意的猜测,你的一句不负责的猜测,万一误导了圣上,是会闹出天大问题的。”
卢象升瞪向周延儒,不善的说道。、
“哈哈,本官只是随口说活,卢大人不必在意。”周延儒笑嘻嘻的说道。
卢象升在心里,何尝不是在怀疑李子霄这次是装病,目的就是为了占领开封。
可就算是卢象升知道了,李子霄这次是在装病,他也要李子霄这次的假病,说成是真病。
因为,这一次李子霄的病,无论如何都只能是真的,绝不能是假的,这关系到李子霄是否真的叛乱的问题。
这个时候,如果李子霄真的叛乱,那么对于此时的明廷来说,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所以,这一次卢象升才对崇祯强调,这次李子霄手下的‘叛乱’,是在李子霄昏迷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
“那么,卢爱卿,你觉得这次李子霄手下擅自‘叛乱’,朝廷该怎么处理呢?”
崇祯似乎也听明白了卢象升话中的意思,对其问道。
“回禀圣上,还是微臣刚才所说的,这一场‘叛乱’的重点,还是在李子霄的身上。
微臣相信,只要李子霄能早一日醒过来,李子霄便会主动终止这场叛乱的。
在此之前,朝廷不宜立即征讨戚威他们,反而要先安抚他们,让他们停止对开封府州县的进攻。
然后,微臣愿意亲自带一名御医,前往开封,为李子霄诊断病情,让其早日苏醒,结束这处他手下的叛乱。”
卢象升提出这样一个解决办法。
“好,那朕就以卢爱卿所言,派给卢爱卿一名御医,前往开封,给李子霄看病。
但对于叛将戚威对开封府州县的进攻,必须立刻停止。”崇祯思索片刻之后,便对卢象升说道。
这个时候,崇祯自己都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也就只能听从卢象升的建议了。
实在是,此时崇祯手里调不出兵马,去开封围剿‘叛乱’的戚威了。
朱仙镇一战,明军几乎调集了他们在北方的绝大多数兵力,却一战全没,此时崇祯哪还有兵马去围剿白龙军啊!
只要明朝南方,本来就没多少人马,唯独也就一支郑家军,实力还可以,可郑芝龙也是听调不听宣,崇祯也无奈。
“圣上,相比起李子霄这边,从开封退走的李自成的十几万贼军,那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啊!
如果微臣所料不错,这次李自成进攻开封失利,他们下一步很有可能回经湖广,重新流窜回陕西。
所以微臣请命,希望能够尽快返回陕西,主持围剿李自成贼军的战事。”
在这个时候,孙传庭也站出来,对崇祯请命道。
“也好,你就尽快去陕西上任吧,希望爱卿到了陕西之后,能够重整旗鼓,剿灭乱匪。”
崇祯想了想,也同意了孙传庭的请求,这个时候崇祯也担心孙传庭的话成真,担心李自成重新流窜回陕西。
这场宫廷会议结束之后,卢象升便立即启程,带着一名御医前往开封,而孙传庭则前往陕西就任三边总督。
至于陈永福的死,崇祯丝毫不在乎,崇祯也丝毫没有给陈永福追加赠荫。
甚至,崇祯还在心里暗骂陈永福无能,白白将开封的局势弄得一团糟。
同时,开封这边,戚威用了两天的时间,在攻略了开封城周围十余座州县后,也停止了进攻,收缩兵力在开封。
“大将军,刚刚从京师传来消息,卢象升正率领一队人马,带着一名御医赶来开封。
到目前为止,朝廷都还未对我们的‘叛乱’,发出任何的征讨檄文,不得不说还是挺奇怪的。”
戚威此时站在李子霄跟前,对其汇报道。
“哈哈,没什么好奇怪的,这肯定是卢象升的主意,有卢象升在,崇祯能做出如此明智的决定,我并不觉得奇怪。
没想到,卢象升这么快就从关外回来了,这次竟然亲自带着御医要来开封,看样子这次和卢象升见面,我是躲不过去了。”
李子霄听到戚威的汇报后,脸上带着笑容说道,坐在座椅上喝着茶,哪有半分生病的样子。
同时,通过戚威汇报道,李子霄知道卢象升正带着一名御医赶来开封时,就知道卢象升明白了他的意图。
让李子霄不由得在心里暗道:卢象升果然是聪明人,一点就通,这样也就省却了李子霄很多麻烦。
“大将军,最近这两天,丁启睿和高名衡两人,闹得更厉害了,从昨日起,这两人竟然玩起了绝食。
他们嚷着,大将军一日不见他们,他们就绝食一天,直到见到大将军为止。
大将军,您看,这两人该怎么办?总不能让他们死在咱们手里吧。
他们好歹一个是兵部尚书,一个是开封知府,真要是死在咱们手里,也挺麻烦的。”戚威接着说道。
“嘿,这两人还挺会玩啊,他们想玩绝食,就让他们绝去吧,反正饿上两天也不会死,我暂时还不能见他们。
等卢象升到了开封再说,到时候咱们还要当着卢象升和丁启睿的面,再好好演一出大戏。
戚威,到时候你们可要准备好,别掉链子。”
李子霄摇摇头,说道。
“是,属下知道。”
“赵腾,来说说开封城内的情况吧,还有这两天你抄了陈永福,及其一众亲信将领的府邸,搜出来多少好东西啊!”
这个时候,李子霄目光转向旁边一名年轻的白龙军将领赵腾,笑着问道。
“回禀将军,此时开封城的治安,民生和商业等活动,全都恢复到战前正常的水平,百姓对我军的防备,也渐渐打消。”
赵腾听到李子霄点他的名了,也急忙站出来,说道。
“嗯,百姓就是这样的,他们才不会去管,到底是朝廷那支人马来统领开封呢!
只要不搅乱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可以吃饱穿暖,那么百姓该干嘛还会干嘛。”
李子霄点点头,开口说道。
“至于,我们从陈永福的府邸,以及其其他明将的府邸上,还真没搜出多少钱粮。
陈家人也够狠的,临走之前,他们将他们仓库里的粮食,全都放火烧了,金银贵重物品也基本上全都带走了。
所以,我们抄家还真没抄到多少好东西,倒是罗超将军,在北门守株待兔,截杀了陈德北逃的家眷,缴获了陈家人带走的所有财务。
罗将军这两日,也已经派人将缴获的战利品,全都上交给我们,属下带人统计了一下。
所有的战利品加起来,差不多价值一百二三十万两左右,不得不说,陈永福不怎么会捞银子,他手下也挺穷的。”
“哈哈哈,赵腾啊,能有一百多万两,你就知足吧。”
李子霄听到最后,看着赵腾一脸不满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出来。
“开封城内粮食储备,可充足?”李子霄继续问道。
说到粮食,赵腾原本失落的脸色,瞬间精彩起来,兴奋的说道:“大将军,开封号称‘中原第一城’,还真不是吹的。
单单在城内,就足有三大处朝廷设立的粮仓,现在这些粮仓全都被我们掌控。
经过着两日来,通过查看三处粮仓,以及查阅他们粮仓的账簿,大体估算了一下。
此时,开封城内三大粮仓的储粮,大约在二十五万石左右。
陈家人在逃出开封的时候,由于时间匆忙,他们只烧掉了他们自己府上的粮仓。
官府的粮仓,他们每来得及动,全都留给我们了。
不过,官府的粮仓,账目混乱,集体的粮食数目,属下还有带人仔细勘察计算后,才能得出最详细的数目。
总之一句话,开封城内不缺粮食。”
“哈哈哈,我们白龙军什么时候缺过粮食。”李子霄笑着开玩笑说道。
听到李子霄这么说,戚威,罗超等白龙军将领们,纷纷大笑起来,他们白龙军还真从没为粮食发过愁。
江北此时绝大部分土地,都被李子霄的‘土改’政策开发出来,得到自己土地的农民们,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土地荒着呢。
再加上,江北这两年大力推行的玉米和番薯的种植,更是让李子霄具备了养活中原大量流民的能力。
要不然,这个时候李子霄怎么敢插手中原这副烂摊子,要知道此时河南,陕西,湖广的流民是最多的。
其中,以河南为最,别看此时开封城内,官府储备了二十多万的粮食,但这是高名衡存了一年积攒下来的。
也是高名衡准备的储备粮,这些粮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也是他们开封官府,为了应对今年开春之后,会不会出现大灾大旱之年,这些粮食到时候,是用来救命的。
按说,像开封这样的大城,储备粮少数也少在百万石以上,才算是比较合理的。
但这两年,中原旱灾,蝗灾,匪患连连,粮食年年减产,农民们纷纷背井离乡。
这种情况下,高名衡为了筹集到这些粮食,也是煞费苦心,他连河南其他之地的流民,饥民都不管了。
在李子霄看来,明末的灾年和乱匪,算是严重影响农民粮食产量的两大问题。
要是没有匪患,朝廷能够派遣能吏,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其实也不会出现明末海量的灾民的。
而现在,朝廷解决不了的灾年,匪患等难题,放在李子霄手里,他却有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
因为李子霄现在手里有三把刀,可以解决这些难题。
第一把刀,就是骁勇善战的白龙军,一支强大的军队,可以替李子霄扫除匪患,哪怕是李自成这支最大的匪寇,也一样打的他不敢再来。
而第二把刀,就是玉米和番薯这两种高产量的作物了。
第三把刀,则是李子霄推行的‘李氏土改’,那也是李子霄的杀手锏。
李子霄有自信,凭借这三把刀,在他拿下中原之后,不会像大明这样,被这里海量的灾民缠住身。
反而,此时汇聚在河南的大量灾民,将会成为李子霄的财富,那可全都是非常廉价的劳动力啊。
到时候,李子霄每天只需要提供给他们两顿饭,就能获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劳动力。、
凭借这些劳动力,李子霄完全可以用两三年的时间,将中原重新发展起来,中原沃土千里,养活现有的百姓太容易了。
“大将军,开封城内现在不少商人,豪绅,都求见大将军,在得知大将军昏迷后,又纷纷来求见属下,属下已经推过他们两次了。
今天,开封城内几大商会的人,又派人来求见属下,看样子他们很着急。”
戚威继续说道。
“哈哈,看样子这些商人,豪绅都坐不住了,他们担心咱们白龙军盯上,他们口袋里那点银子呢!
你回去告诉他们,咱们白龙军不是李自成的贼军,只要他们守法经营,我们不会为难他们的。
另外,回老家传信的人派出去没有。”
“回禀大将军,已经派出去了,林大人正带着一支五十人的文官团,朝开封赶来,预计两日后到达。”
“那就好,我那老丈人来后,就可以将这些琐事交给他去处理了。”
李子霄笑着说道,李子霄将林永年召来开封,还带来不少江北的文官,让他们负责开封的民政事务。
………………………………
第625章 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625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崇祯十五年,二月五日上午,卢象升也渡过黄河渡口。
卢象升在刚刚渡过黄河,进入陶家店的时候,卢象升一行人就被罗超率领的骑兵,给拦住了。
“罗超,你们在搞什么鬼?闹出这么大动静,李子霄呢?”
卢象升是见过罗超的,此时见到罗超率领一支骑兵围住他们,皱着眉头问道。
“原来是卢大人呢,真是抱歉,我家将军昨晚刚刚苏醒,在得知卢大人要来时,便派在下前来迎接。”
罗超对卢象升还算客气,笑着说道。
“李子霄醒了?”卢象升听到罗超的话后,也是一喜,说道。
在来的路上,卢象升还在担心,这一次李子霄病重昏迷,会不会直接让戚威架空,如果是那样的话,就麻烦了。
现在卢象升一听,李子霄醒了,再加上他之前得到的消息,知道白龙军已经停下向周围州县进攻了。
这便让卢象升知道,李子霄并没有被架空兵权,显然是李子霄‘醒来’后,制止了戚威的继续进攻。
“我家大将军苏醒之后,第一件事便是阻止戚威的进攻,戚威之前的所做所为确实太激进了。
不过,我军绝无叛乱之意,这点一定请卢大人转告圣上。
现在我家大将军已经在开封城内等着卢大人了,还请卢大人随我来吧。”
罗超很客气的对卢象升,说道。
“哈哈,好啊,我也很久没见李子霄了,这次难得他没再躲着我,走吧!”
听到罗超的话后,卢象升心里的石头算是放下了,只要李子霄没有公然举起反旗,事情就还有挽回的余地。
但到这个时候,卢象升其实在心里,已经觉得这次李子霄病重昏迷,以及后面戚威的‘叛乱’攻城,都是李子霄自导自演的。
可惜他没有证据,就算有,他也只能假装不知道。
卢象升不得不承认,李子霄如果这次是假病,目的就是为了趁机入驻开封,那不得不说,他这一次的谋划太成功了。
主要是,朝廷这边只要不想逼反李子霄,那么对于这件事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假的也是真的。
至于现在,被李子霄吞下的那些地盘,你还指望他吐出来?
你见过这些年,但凡被李子霄占领的地盘,他有主动吐出来过的吗?
这家伙就是个貔貅,只吃不吐的。
幸好的是,李子霄这些年虽然越发不安分,但也没有太过放肆,侵占的地盘也有限,并没有到肆无忌惮,四处出击的程度。
“朝局糜烂,镇不住各路牛鬼蛇神了啊!”卢象升在心里暗叹道。
现在,卢象升唯一的希望,就是李子霄这次吃相别太难看。
此去开封城,卢象升一方面是获得李子霄的再次保证,依旧忠心于大明,哪怕李子霄不是真心的。
另外一方面,他也希望从李子霄那里,拿到一些补偿。
毕竟,开封城都让你占了,也不指望你吐出来了,你怎么也得拿出一些补偿给朝廷,给皇上吧。
在卢象升看来,此时将河南交给李子霄,虽然有弊端,但也有好处啊。
到时候,朝廷完全可以将赈济河南灾民的难题,全都推到他李子霄的头上,减轻朝廷的压力。
这也是,卢象升离开京城之前,崇祯暗中向他表示的意思。
崇祯这是想给朝廷减轻负担,同时从李子霄身上获取新鲜血液,为大明争取更多的时间。
甚至,此时崇祯在心里,都冒出一个超大胆的想法。
那就是干脆将陕西,以及河南西部,全都交给李子霄得了,让他去和李自成那些剿不完的乱匪死磕去吧。
反正大明国土那么大,现在陕西,河南,湖广,简直就像是大明身上溃烂的伤口,留着他们只能拖累朝廷。
崇祯是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这一趟他便交代卢象升,准备让卢象升促成此事。
只不过,卢象升在听完崇祯的这个主意后,不由得摇摇头,他不认为崇祯这个想法有实现的可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