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当孙传庭到了襄阳后,左良玉留下的那些属下将领,一个个不但不配合他,甚至一直在拖孙传庭的后退。
一些左良玉的部属,甚至索性投靠了李自成的闯军,孙传庭被伏击,徐魏都怀疑是有人给李自成通风报信。”
李子霄述说着,脸上也露出挣扎之色。
当初,李子霄完全是因为左良玉对百姓的残忍,以及不喜左良玉的为人,才对其痛下杀手的。
那时候的李子霄完全没有想那么远,他完全没想到左良玉的死,会对襄阳一带局势,影响这么大。
“爵爷,这些是徐老将军说的吗?”李岩问道。
“是啊,这些都是徐老将军在信函中,给本爵分析的。
虽然本爵当初杀死左良玉,没想到会造成今天的后果,但本爵并不后悔,像左良玉这种人,不配为大明将领,该杀。”
李子霄说着,便将手里的信函,递给李岩。
李岩看完信函后,看向李子霄,说道:“徐老将军在信中,确实分析的不错,襄阳局势比我们襄阳的要恶劣的多。
这种局面反而成全了李自成,让他这么快就打下襄阳。
如此一来,打下襄阳的李自成,再给他一段时间休整,实力必然会更强,到时候他还会不会像爵爷预测的那样,杀回陕西。
还是继续往南,深入湖广境内,毕竟渡过长江往南,那里的富庶程度可比破败的陕西强多了。”
“你觉得呢?”李子霄反问向李岩。
“这个,属下还没想好,不过不排除这个可能啊!
要是让属下选,属下还是希望李自成能杀回陕西,而不是继续南下湖广。
若是真让李自成在湖广站稳脚跟,那日后将会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啊!”
“嗯,你的担心有道理,但本爵依旧坚持自己的判断,李自成会杀回陕西的。”
“为什么?”
“本爵的判断,主要出自两方面。
其一,别看李自成打下了襄阳,实力大涨,但要是他想越过长江,继续往南杀入湖广腹地,本爵不以为他能做得到。
朝廷在湖广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这点从张献忠此贼无法在湖广站稳脚跟,很快就会被赶出去,便可以看得出来。
湖广的百姓,生活远没有北面的百姓那么苦,他们虽然对朝廷重税和豪绅的不仁不满。
但是比起这些来,他们反而更怕像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流寇们。
对于那里的百姓来说,忍受朝廷和豪绅们的剥削,日子还能勉强过去,但要是真让李自成这样的流寇杀过来,他们的一切都会一无所有。
在那里,李自成很难能像在陕西,河南一样,获得大量百姓参军支持,百姓顶多是静观其变。
反而是湖广的那些地主豪绅们,他们是拼了命的抵抗李自成,因为李自成一旦获胜,他们不仅会一无所有,连身家性命都会丢掉。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李自成和张献忠两支贼寇大军,都曾进入湖广劫掠,但却都无法在那里站住脚跟的主要缘故。
湖广的位置和情况,对于李自成和张献忠他们来说,只适合抢一把就走,不适合为根基之地。
而如果李自成北上陕西,那里可是他的起家之地,那里的百姓对他的支持,将会是疯狂的。
只有杀入陕西,李自成才能获得更多兵源,受到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其二,李自成造反为得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做皇帝嘛!
与其陷在湖广,反倒不如杀回破落的陕西,陕西距离京城更近,京城才是李自成最大的目标。”
“听爵爷一番话,属下茅塞顿开,爵爷英明!”
李岩此时心悦诚服的对着李子霄一礼,诚心说道。
“哈哈,李岩,你什么时候也学会拍马屁了,这可不像你啊!”李子霄笑着说道。
其实,李子霄心里还有一条没说出来,那就是历史上李自成就是杀回陕西,然后杀进京城的。
虽然这个时空里,因为李子霄的出现,很多情况都发现了巨大变化,但李子霄此时觉得,李自成杀回陕西可能性最大。
“算了,襄阳那边的情况,我们暂时管不了了。
待会本爵给徐老将军回信,让他守好咱们河南地盘就行,对于李自成那边,就不要再管了。
至于能否抵挡住李自成杀回陕西,那就要看孙传庭的本事了。”
“嗯,爵爷此决定是对的,根据徐老将军信中所言,这一次他们损失也不小。
如果继续和李自成交战,一旦徐老将军兵马损失严重,就怕到时候李自成会撕毁和我们的约定,重新杀回河南。
徐老将军手里必须保持足够兵力,威慑李自成,没有实力,所谓的约定都是屁话。”
李岩也支持李子霄的决定。
“不过嘛,如果没了咱们的支援,就怕孙传庭挡不住李自成太久的。”
随即,李岩又有些担忧的说道。
其实,按照李岩给李子霄制定的计划,此时李子霄不应该北上全力抵御鞑子。
李岩是想辅佐李子霄取代大明,登上皇位,其本质其实和李自成差不多。
所以,在李岩看来,不管是大明朝廷,还是北方鞑子,亦或是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流寇,都是他们的敌人,都需要提防。
甚至,在李岩的心中,李自成对李子霄的威胁,甚至要远超过鞑子。
毕竟,在李岩看来,此时的鞑子还远在关外,就算他们年年入关劫掠,可也损害不了李子霄的实力,削弱的只是大明朝廷的力量而已。
并且,李自成的闯军,可刚刚退出河南,而且还一直就在附近转悠,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
如果李自成北伐鞑子战败,实力大损,到时候李自成很有可能会重新杀入河南,毁掉李子霄的根基。
按照李岩的想法,他是反对李子霄如此和鞑子死磕的,可是碍于李子霄强硬的态度,李岩最后也无法阻止。
这点上,李子霄并不怪李岩,毕竟双方的思想差距,还是很大的。
李岩虽然聪慧,可他依旧是这个时代的人,思想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没有李子霄提前三百年的眼界。
听到李岩担忧的话后,李子霄知道他在担忧什么,补充说道:“放心,本爵不让徐老将军继续出兵。
但本爵可以让徐老将军对孙传庭,进行其他方面的支援,比如粮草。
还有,我们淘汰下来的很多火铳,火炮,还有铁壳雷,都可以低价,甚至无偿给予孙传庭。
有了这些东西,或许可以让孙传庭好好消耗一下李自成闯军的实力。”
“哈哈,属下就知道爵爷心里有主意,这倒不失为个好办法。”
“好了,襄阳的事就这样吧,对了,刘泽清的人马到那里了?可按照本爵的命令,前往武定州了?”
这个时候,李子霄解决完襄阳的事情,突然想起山东总兵刘泽清,对李岩问道。
“哼,那个刘泽清真不是个东西,几万大军一直摩擦在青州,既不迎战鞑子,也不来济南和在咱们汇合。
这次,收到爵爷让他北上抵御济尔哈朗那只鞑子人马后,他倒是乖乖听话了。
根据斥候回报,昨日刘泽清已经率领人马,出了青州,抵达蒲台,朝武定州赶去。
不过,咱们的斥候回报,济尔哈朗的大军已经朝武定州杀去,就怕没等刘泽清大军赶到武定州,武定州已经落入鞑子手里了。”
李岩说起山东总兵刘泽清,语气中满满的都是厌恶。
“哈哈。”
反倒是李子霄哈哈一笑,说道:“刘泽清不来济南,是担心来了,他手下那些人马,会被本爵吞并掉。
可他殊不知,本爵从头到尾,就压根没看上他那点人马,给本爵都不要。
既然他不想来济南,那本爵就派他去北面武定州那边,或许到了那边,他打鞑子时还能卖点力。
要不然,他也会担心本爵会和他秋后算账的。”
对于刘泽清此人,李子霄颇为看不起,根本就是个无能之辈,小心思倒是不少。
“咱们派往齐河,长青,堰头镇,还有济阳的人马,是否已经到位了?这几处是咱们防线的重点,不容有失。”
随即,李子霄脸色严肃下来,继续对李岩问道。
“爵爷防线,两万余人马,已经全部派往四地。”
“那就好,如此一来,接下来咱们就只需要慢慢和多尔衮的大军耗时间,就行了。
等进入冬天,多尔衮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退出山东,重新去劫掠河北,要么就是攻克济南,深入青州等地。
所以,接下来一两个月内,咱们以防守为主。”
根据李子霄的计划,他会守住济南防线两个月时间,阻止多尔衮的鞑子大军深入到山东腹地劫掠。
如果多尔衮敢强攻,那白龙军也完全不怕,白龙军火枪手依托城墙防御作战,鞑子的骑兵优势基本无用。
只要耗过去两个月时间,多尔衮还是无法打通济南这一线,到时候多尔衮大军中的粮草,必然会短缺。
到时候,多尔衮就只能退兵,退而求其次,退出山东,继续去劫掠河北其他地方。
可那个时候,李子霄就不再会给多尔衮这个机会了,也就到了白龙军反击的时候。
面对鞑子骑兵的优势,李子霄这种先被动,后主动的打法,也有些无奈。
“什么时候,本爵的新式火枪才能研制好啊,或是拉起十几万骑兵,当足以无惧鞑子骑兵了,将主动权夺回来。”
李子霄在心里感慨,说道。
此时的燧发枪还是落后,而且对于刚刚过渡进入热武器的白龙军来说,热武器的不成熟,让他们依旧得较大的依靠冷兵器。
特别是骑兵,这种冷兵器王者兵种,哪怕是白龙军未来发展以热武器为主,但至少在未来百年内,骑兵都还有用途。
所以,这个时候李子霄依旧希望拉起一支庞大的精锐骑兵队伍。
因为要想对付鞑子的骑兵,最好的办法只有两种,要不研制出更先进的火器,要不就只能以骑兵对付骑兵了。
可是,计划由于赶不上变化,就当李子霄在济南设好防线,等着多尔衮大军到来时。
十月四日,在山东东昌府北面临清州地区,一支数目庞大的骑兵队伍出现,他们是从北面河北清河而来。
“王爷,明狗坚壁清野,东昌府北面这些州县的百姓,不是提前逃走了,就是躲进了山林里,咱们现在怎么办?”
这个时候,一名鞑子将领来到多铎跟前,对其汇报道。
没错,出现在这里的这支骑兵,正是多铎率领的鞑子队伍。
原本应该杀入真定府的多铎大军,这个时候却出现在了东昌府,之前多尔衮的分兵,明显就是为了掩人耳目。
“这里不用管,咱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聊城,传令全军,全速前进,本王要在一日后,抵达聊城。”
多铎骑在马上,一身白色镶红边的甲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之色,对着手下鞑子将领,喊道。
“是,王爷!”那些鞑子将领们,也纷纷应道。
“出发!”
随即,多铎大手一挥,一万多鞑子骑兵迅速奔驰起来,朝着南面一百五十里地外的东昌府首府聊城而去。
多铎这一万多鞑子骑兵,突然杀入东昌府,这一点连白龙军斥候们都没有发现。
因为在这个方向上,此时并没有白龙军斥候人马。
………………………………
第709章 血战雁门关
709血战雁门关
相比起多尔衮在山东收获不大,鞑子阿济格的西路军,在山西雁北一地,可就只能用肆意妄为来形容。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短短一周的时间,阿济格率领鞑子就将整个雁北基本上翻了个遍,山西总兵贾长鸣不敢出兵,只是拒守雁门关。
同样的,镇朔将军、大同总兵官姜瓖同时不管出兵,为了保住大同,姜瓖只得从北面边关收缩命令,镇守大同镇。
明军的怯战,更加让助长了鞑子的嚣张气焰,整个雁北之地灵丘,广灵,浑源,应县等州县,共计九城,全部被鞑子攻陷。
鞑子单单在雁北一地,就抓到六万多百姓,劫掠钱粮,牲畜无数。
相比起多尔衮那边,阿济格这边更方便,将他们抓到的百姓和掠夺到的钱粮,牲畜,运出关外。
不过,阿济格并没有这么做,他没有多尔衮那么谨慎,因为他这边都是普通明军,阿济格不相信李子霄的白龙军会出现在他们这里。
在拿下应州后,阿济格就面临一个难题。
他派出去的鞑子汇报,明军重兵把守雁门关,同时雁门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对于雁门关的重要性,阿济格在没入山西之前,就已经非常清楚了。
对于阿济格来说,能不能打下雁门关,就决定着他接下来在山西的战事,能否顺利,劫掠行动能否扩大战果。
区区一处雁北之地,怎么可能满足阿济格的胃口呢,所以十月二日,阿济格便兵发雁门关。
至于他们身后的大同,阿济格也没忘记,不管阿济格并没有将大同镇的姜瓖所部,放在眼里。
同时,大同镇那边可没太原府有油水,却比较难打,比较这里是大明边关重镇。
所以,阿济格为了稳妥起见,派出两千鞑子骑兵,三千蒙古兵,以及六千汉军正蓝旗残部,共计万人,由杜度率领,前往攻伐。
对于杜度能否打败姜瓖,攻占大同,阿济格并不在意。
杜度只需要在大同,能牵制住姜瓖所部,让他不要威胁到阿济格大军的后背就行了。
其实,对于阿济格来说,想要进入太原府,并不只有雁门关这一条路,西面还可以走宁武关。
可是吧,宁武关这边情况,比雁门关这边更复杂。
阿济格想要攻占宁武关,就需要先打下前面的朔州,还有时刻提防东面雁门关这边明军的偷袭。
甚至雁门关这边的明军,还可以截断他们的退路,反正宁武关的位置决定了,鞑子要想拿他做突破口,不是好选择。
最终,阿济格还是决定强攻雁门关,雁门关就像一道锁住山西北面的大门,门后面就是山西最富庶的太原府了。
鞑子想要闯入富庶的太原府大肆掠夺,他们就得啃下这块硬骨头,打下雁门关,这是无法绕过去的。
好在阿济格在来的时候,早就有这个决心了,为此他特意让手下汉军两蓝旗和镶红旗所部,携带足够多的火炮和火药。
十月三日,阿济格兵临雁门关下,而此时雁门关内的主事人,也已经换了。
卢象升率领的明军主力,于十月一日抵达雁门关,卢象升也从贾长鸣手中,接过了雁门关大权,统辖贾长鸣,吴三桂和戚威手中,共计十五万人。
小小一个雁门关,当然不可能驻扎下这么多人马,这里此时只有两万余守军。
不管是贾长鸣,还是卢象升,他们都将主力人马放在了雁门关南面的代州,代州距离雁门关只有二十里地,小半日便可抵达。
卢象升到了代州后,第一时间就让贾长鸣调回了他驻扎在雁门关的两万人马换上了他手下精锐。
同时,卢象升将贾长鸣调往西面的宁武关和朔州,让他守好宁武关即可,雁门关这边交给他们。
卢象升知道,这一次他们想要抵御住鞑子在山西的攻势,办法很简单,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守住雁门关和宁武关。
将鞑子挡在长城以北,只要让鞑子破不开这道防线,鞑子就杀不进太原府。
同时,卢象升对于这一战,还是非常有信心的,雁门关的雄壮可不是说说的,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自从宋朝之后,雁门关这边就没打什么大仗,也没什么军队攻破过雁门关。
卢象升认为以自己手中的精锐,配上雁门关的易守难攻,足以将鞑子挡在长城以北。
同时,阿济格也从没见过雁门关,他倒是见过山海关,当年阿济格第一次见到山海关时,就曾被山海关的雄壮所震惊。
他曾望着山海关而惊叹,认为那是鬼斧神工之作,不是人力可打下来的。
所以,鞑子一直都不曾强攻过山海关,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在做无用功,同样鞑子也以进入山海关为目标。
鞑子认为只要进入山海关,大明便没有什么关隘,城池可以阻挡住他们。
可是,十月三日这一天,当阿济格率领大军来到雁门关外,当他亲眼见到雁门关的雄壮时,他再一次被震撼了。
“此关之雄壮,毫不逊色于山海关啊!”
阿济格骑在马上,站在远处眺望着雁门关,惊叹道。
阿济格在惊叹之余,也对能否攻克雁门关,心里发生了动摇。
“王叔,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雁门关虽然易攻难守,但我大清勇士同样骁勇善战,而且汉军八旗装备了那么多弓箭,火铳和火炮。
此时正是用到他们的时候,再者说再险要的城关,让那些懦弱的明狗来守,也是白搭。”
就在阿济格犹豫的时候,豪格站出来,劝说阿济格道。
阿济格此人本来就智慧不高,性格粗暴,对于明军和很多鞑子一样,向来你看不起。
此时豪格的话,无疑非常贴近阿济格心里的想法,顿时让阿济格点头同意,说道:“好,那就听你的。
传令给汉军镶蓝旗和镶红旗,让他们准备攻城。”
随着阿济格的命令下达后,随军而来的汉军镶蓝和镶红两旗人马,便迅速忙碌起来。
他们除了搬出携带的军械外,也开始在野外砍树,打造更多的攻城器械,比如云梯,云车,撞城车等等。
一天后,阿济格再也等不及了,虽然汉军镶蓝旗和镶红旗所部需要的攻城军械,还没有完全打造完备。
阿济格还是督促两支汉军,立即对雁门关发动了攻势。
汉军镶蓝旗和镶红旗两部的攻城,一开始就异常的猛烈。
轰轰轰!
此时雁门关主关隘外,五十多门火炮排开,对着雁门关主关隘,以及周围群山上的长城,进行轰击,掩护两支汉军步卒的进攻。
在雁门关外,黑压压一片汉军镶蓝旗和镶红旗的步卒,持盾的,扛着云梯的,拿着弓箭、火铳的,排着散乱的队形,慢慢逼近雁门关。
雁门关主关口外的大片空地上,此时还有七八两高大的云车,正朝着雁门关缓缓推过去。
这些云车高达百尺,基本上已经和高大的雁门关城楼齐平了。
而在每一座云车上面,都搭载着三十余名弓箭手或是火铳手,他们是负责与雁门关城楼、城墙上的明军对射的,压制明军的远程火力。
轰轰轰!
在两支汉军步卒还在靠近雁门关城墙上,鞑子的火炮开始炮击后,就一直不曾停下过。
“该死的,这些狗鞑子哪来的这么多火炮。
景鸿,你速去派人到代州,向卢大人汇报情况,就说鞑子攻城了,攻势猛烈,火力强大,我们需要支援。”
把守雁门关的,乃是卢象升手下另外一名心腹将领,关凌。
此时,面对鞑子如此声势浩大的攻城,主将关凌心里也有些发毛,为了以防万一,他立即派去去代州通知卢象升,并且求援。
此时,守在雁门关的明军,差不多有两万人,全都是卢象升带来的精锐,比那些腐烂的卫所军强多了。
哪怕此时雁门关城墙上的明军士卒们,望着城外黑压压一片攻过来的敌人,眼神有些惊慌,但并没有太多畏惧,更没有逃跑的。
这两万把守雁门关的明军精锐,全都是卢象升自己带来的那六万明军中的两万,没有吴三桂和戚威的人马。
一方面,吴三桂的两万关宁铁骑都是骑兵,不适合守城,是卢象升打算用来做快速支援人马使用的。
而戚威这边,带来的五千白龙军和五千城防军,全部都是步卒,没有骑兵,而且三分之二都是火枪兵,三分之一是普通步卒。
对于白龙军的火枪兵,卢象升可是亲眼见识过厉害的,被卢象升视为他守城的王牌,没打算一开始就让他们上阵。
“大炮开火!”
轰轰轰!
随着关凌的咆哮,雁门关上几门老旧的破虏炮发出巨响,将一颗颗失心铁弹发射出去,在鞑子攻城的人马中,砸死少量士卒。
雁门关自从明初,曾经经过重新修建、加固后,后面基本上就没有再进行扩建,毕竟北面蛮夷能打到雁门关的机会不多了。
不再像秦汉,唐宋时代那样,雁门关是中原朝廷,和北方游牧民族,屡屡发生战争的地方。
这么些年下来,雁门关虽然没有怎么修葺,但城墙依旧雄伟壮观,依旧非常实用,易守难攻,毕竟城墙都是石头修砌而成。
正因为雁门关这里发生的战事减少,大明朝廷在雁门关安置的火炮,还是万历年纪的老古董,很多都已经生锈打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