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幻游-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等会,我先吃饭,吃完了再去见你们统军。”方静一边吃着饭,一边跟着跑过来的军士说道。
“这位小兄弟,统军很是急切呀,莫要误了事,饭等会回来可以再吃嘛。”军士确实很着急,但方静不急哇,还是慢慢的吃着饭,还叫三个小娃继续吃饭,可不会去管什么,要杀要刮,吃完饭再说呗。
一刻钟后,方静终于还是把饭吃完了,这可不是非得要吃一刻钟,方静只是边吃边想着统军一会要怎么对他动手,自己要怎么样对待,所以才慢腾腾的吃着饭,这下好了,饭也吃完了,方静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大头,一会收拾一下,把锅碗洗了,别让火灭了,我去会会他们统军。”方静叮嘱大头一声,去到小破屋里拿起长剑,背上包袱,跟着军士不急不慢的向着金州城走去。
军士这会的心里真是想抗着方静跑回去,可是又不敢,谁知道一会儿会发生什么事呢,只得走几步回个头看着方静这慢性子的样子,心里却是想着肯定也是有来头的,读过书的人家吧,也许有可能真是跟翼国公有什么关系吧,此时的军士心中有着一万种可能的猜测,但却是不知道方静跟谁都没有关系。
来到统军府内,还是那间大堂屋中,两位将军忙跑过来迎接方静,方静在进统军府时,连手中的长剑都没有下,这可让方静有些傻眼,不是要抓我杀了吗?这是搞什么阵势?来个先礼后兵吗?那也行吧,那我等着。
“两位将军,所为何事急着寻我过来?”方静只得向着两位将军行了个礼,忙发声问道。
“这位小兄弟呀,刚才呢,是我们不对,你所要查阅的事呢,我们也已经查阅了,这不寻你过来就是把这个给你嘛,也方便你去寻不是。”原右边桌子的那位中年人对着方静说道,还把一叠纸递给方静。
方静拿起纸随意的看了下,方家村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在上面,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员没有,方静叠好纸张收进衣服内,心中却是好奇上午要收钱,下午免费送,这是什么个情况?
“多谢两位将军,这些名册中还少了些,请问是否有查阅清楚?”方静想问一下缺少的三分之一人员的名单,虽然不知道这两位将军是不是真的已经查阅清楚了,但还是开口问道。
“小兄弟,已经查阅清楚了,我统军府中只记录了这三十几位方家汉子的,其他的也只能去兵部查阅了。”统军有些不好意思的告知了方静。
“那谢谢二位将军,此间事已了,小民也就不再打扰二位将军了,就此别过。”方静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然想赶紧离开,可别又生出什么事端来。
“小兄弟,你此去长安,肯定要去兵部查阅的,听说你还要去翼国公府上拜见,到时候还请小兄弟美言几句,我们二人在此谢过了。”两位将军说完还向方静行了一礼。
“二位将军,小民此行肯定要去拜见翼国公的,到时候小民自会说上两句,有没有用,我一个小民也是保证不了什么的,到时还请二位将军见谅。”方静听到这两位将军的话,这才知道原来是怕翼国公呀,我还以为是我方静人格魅力散发,使得你们崇拜我呢,心里那是哦勒个去呀。
“多谢二位将军,就此别过。”方静说完转身往着统军府大门行去,也不管身后事了,管你们干嘛,说好话,算了吧,不说你们坏话,你们就要烧高香了。
………………………………
第六十三章 准备就绪
方静快速的向着城南走去,心中满是激动,不是因为办好了事情,而是因为马上就要去往长安了,去看看长安的繁华,见识大唐的人文,去见识更为庞大而又庄严的长安城,心中满是向往,向往着一切,前世看过西安古城,但所见到的是现代化的西安,与之唐朝时期的长安城总是差强人意。
方静回到小破屋,三个小家伙早已收拾好,方静坐到大石块上,三个小娃看到方静庄重的神情,以为又是没办好事情,只得静静的呆站着。
“我已经办好事情了,一会就要往长安方向去,所以现在我也不知道要如何处置你们,是带你们去长安还是怎么办,我现在也没个头绪。”方静看着三个小娃平静的说着,方静确实还没想好。
“静哥哥,我们什么都能干的,什么都会做,求你带上我们吧。”大头带着弟弟妹妹又准备跪下向着方静请求。
方静赶忙拦住他们,拉着三人坐下烤火,但也没开口,心里想着可行的办法,但也一直没想出个什么好办法来。
一两刻钟后,方静抬起头来,看着三个小娃,还是那样的小心翼翼,还是那样的两眼无助,方静心里顿时有了计较。
“一会我去山里打两只虎罴,卖些钱财,给你们买些衣服,再买几头驴,到时候我们再去长安。”方静终于是做了决定,接下了这个事,就得完成他,哪怕一路带着他们三个小娃,也好过他们在这金州城讨活,还不定能否活着呢,这世道活着不易,人命不值钱。
“你们在这等着,我去山里,最快也得明天才能出发。”方静回到小破屋中,把包袱放回在睡袋上,提着剑就往山里快速跑去,也不去听三个小娃们在商量着什么,至少方静心里能猜测到一些的。
方静进到山林,开始了寻找起虎罴来,从这个山头飞窜到那个山头,一路飞窜了有些距离,终于是见到了头体型很大的罴熊了,方静也不扰他,开始寻找一些野麻,但这个季节可不是野麻的生长期,只得寻一些干枯的野麻,砍了慢慢搓绳,搓粗一些,一会好绑罴熊。
麻绳搓好之后,飞窜着向罴熊而去,方静也不知道是要活的还是死的,但依着眼前的这头罴熊,可能活的不成了,只能弄死才行,体型太大了,估计差不多有个一千三五百斤。
随手从地上捡了一块大石头,飞速窜向罴熊,拿着石头的手用力砸向罴熊头部,罴熊倒下,方静继续砸,直至方静认为死了为止,拿着麻绳绑了四条腿,再把嘴巴绑了,方静怕这东西要是没死,在自己背上来那么一口,不死也得残,小心为上。
蹲下身子,把剑别在腰间,双手用力抓住罴熊的双腿,用力托起抗在肩背上,抗起后快速飞窜,这点重量,方静还没把它放在心上,方静也不知道自己这力量来自哪里,也不知道极限是多少,想来也不会超过太多吧,要不然可就真的有点像个超人了。
方静抗着大罴熊快速的向着小破屋走去,三个小娃看到一个人抗着一头罴熊过来,都吓得哇哇大叫着跑开去了,方静也是有些无奈,确实,这么大的一头罴熊,谁也没见过不是,这要是来上一口,那还得了。
“你们一会跟过来,我们去金州城里把罴熊卖了,换些钱财好办事。”方静开口向着他们三个小娃喊道。
“静哥哥,这头罴熊是你打到的吗?这么大呀,我们都没有见过呢。”大头听到方静向他们说话,确定是方静抗着的罴熊,这才放下心来。
方静也不说话,抗着罴熊往南城门而去,一路上很多人瞧见到这阵势,都是离得远远的,直至城门洞不远处,本是有好些人在排队进城,回头看到一个人抗着一头这么大的罴熊走了过来,都不由自主的跑远一些,别是活的咬人了呀。
“你怎么打的罴熊?这,这,这。”看守城门的军士首先看到的是大罴熊,忙后退,这才看到罴熊下面露出的脑袋。
“嗯,这个能进城吧,这罴熊早已死去多时了,咬不人的。”方静还是平静的回答着,他可不希望大家把这罴熊当活的,都跑个没影了,一会儿怎么卖了才是大事。
方静抗着罴熊进到城中,沿着街道行进,还在走路的人都闪开一边,店铺里的人都侧着身子看热闹,嘴里还不忘叨叨几句。
方静瞧着走到差不多地方了,扔下罴熊在路边上,双手拍了一下衣服,再拍了拍手,算是拍一下沾有罴熊身上的灰尘或毛发。
“刚猎到的罴熊,重达一千三五百斤往上,不知哪位客官或贵人需要?”方静对于大唐的说话方式真是烦人,自己本就不是很会说古话的人,可是放在大唐还必须省着字来说,根本不像前世一样,六百公斤重,谁要?这么简单,这可是苦了方静了。
“这这这,这么大的罴熊,少有可见啊。”一位看热闹的百姓说道。
“可不是,这么大的罴熊,我也是二十年前见过。”又一位看热闹的百姓说道。
“皮毛完整,也不知道值多少钱财。”边上一位百姓觉得值很多钱。
“皮毛完好,刚猎到的,血还是热的,罴熊全身是宝,皮毛可做大衣,血可温酒喝对身子好,熊胆那更是上等的补药,哪位客官有需要的还请前来一观。”方静尽是捡着好听的说,保管你们喜欢,你想要,只要你有钱买就行。
“请问这位小哥,这头罴熊作价几何?”一位官身打扮的上了年岁的人,走近前来问话。
“作价两百贯,这么大的罴熊可是少见,更别说还是刚猎到的。”方静开了价,其实心里对于能不能卖两百贯还打着鼓呢,开口先说价,降点也没事。
“好,小兄弟,我要了,你能抗着去我家吗?”买罴熊的人回应着方静说的价,这使得方静愣住了,这都还没还价呢,就直接要了,方静心里刚准备好的说辞完全无用武之地了。
“好呢,客官你请前面行,我跟着你。”方静抗起罴熊跟着买家走向靠近城北方向。
来到买家房子前,进了院子,把罴熊一扔,买家从屋里拿了钱财过来,直接给了二十三个金饼子,算是交易完成,方静虽然不知道金饼子能值多少铜钱,但刚才买家可是说了,一个金饼子那是可以换八千到九千铜钱呢。
再者说了,方静更喜欢金饼子,谁不喜欢黄金呀,谁愿意提着一堆又重又难看的铜钱呀,方静手提装着二十三个金饼子的篮子,满脸高兴的走出这位买家的院子,屋外尽是一堆看热闹的人。
三个小家伙也在不远处看着,方静提着篮子走向三个小家伙,准备一会去成衣店铺买些衣服给他们穿,可是别再穿着这身乞丐装了,要不然,大家还以为方静是一个大乞丐呢,那这群人说不定就得一起,向着方静冲过来抢了方静篮子中的金饼子了。
“走,去买衣服和和驴子去。”方静叫上三个小娃走向成衣店,在店伙计的招呼下,给三个小娃每人买了几身衣服,就在成衣店后面换好了再出来,乞丐装就直接扔在店铺后面,也不管店家愿不愿意,反正自个给了钱,你不愿意也得愿意。
换了新衣服的三个小家伙看着就是爽气,可不再像个乞丐了,虽然面容头发还是很脏,等有空了洗洗再说吧,现在就算了,一会还得去城东买驴呢,这可是要去长安,没坐骑的话,如果走路去,那是自己找罪受。
方静带着三个背包着装有衣服鞋子包袱的小娃们,转向去了专卖牲畜的地方,只有东城才有的卖,只得慢慢向着东城走去。
四人来到东城,也算顺利的买了三头四岁左右比较大的叫驴,算是挺大个的了,虽然也有马买,但方静可不会骑马,再者卖马的也不会卖给他不是,这可得有身份的人才能买,普通人家可是不能买马的,当然牛也是可以买的,但是得出具相关证明,还得去府衙登记才能买耕牛,好吧,方静忍了,只得买驴,驴到是不用那么麻烦,只要付钱就行,可不像牛马那么麻烦。
牵着三头驴出来,准备往小破屋去了,三头驴够用了,反正也不弄车架,只是驮人驮物,三个小娃骑一头,自己骑一头,一头绑上些日常用的东西,差不多了。
三个小娃的衣服鞋加上三头驴子,花了近四个金饼子,不算贵,但也不算便宜,衣服鞋都有一个金饼子还多,三头叫驴那可是近七贯一头呢,一头牛也要七贯钱呢,马就更贵了,没有二十贯别想买下来,那还不是一般的马,只能是相对较差的马匹,真要稍好一点的马,那得近五十贯钱呢。
一路上三个小家伙都高兴得一直蹦啊蹦的,连说话的声音都大了许多,这也就是没爹没娘后再次感受到了温暖,使得三个小娃心里有种期望与寄托,或许这才是他们高兴的原因吧。
回到小破屋,把三头叫驴绑在不远处吃着些刚发芽出来的青草,现在可是不敢给它们吃豆子,要不然,吃饱了可就开始乱叫了,买驴的时候可是顺便买了些黄豆给它们准备着,以便明天上路时给它们吃,这季节可没有多少青草,或许等过个一两个月就是满地青草了,那时就可以供它们吃了。
把三袋黄豆搬进小破屋出来后,眼瞅着天色也快到了做晚饭的时间了,虽然还有些早,但不影响方静此时的心情,有钱有驴,还怕啥来着,啥都不怕了呀,最多就只是多了几个小麻烦而已,那能有多大事的呢。
方静吹着口哨,解下绑在一边的两只野鸭,准备开始杀鸭行动,虽然早上吃的是鸭子,晚上还是只能吃鸭子,不吃就浪费了,那可是要遭天谴的。
晚饭过后,方静特意把所有东西洗了个遍,顺带着把三个小娃也洗了个遍,虽然天冷,至少还有口煮锅烧水,要不然这天气下溪水里洗澡,那还不得冻死他们不可,这也就方静心情好,才想着给三个小娃洗个澡,还把头发剪了,头发里都有一些头虱,就跟以前自己和小妹一样,头发里头也生了不少。
方静可是向神仙要了些头虱药,要不然可杀不死这些玩意,洗完之后还是把三个小娃剪成板寸头,方静可不管是不是和尚还是小娃,因为方静去年也是剪成这样的板寸头,这几个月可是张长了,如果三个小娃的头发再不剪掉,头发里的头虱可是会再次出来,然后顺带着给抹上些药,也算是结束了今天的事情。
“准备睡觉,明天清早起来,我们就直接往北出发了,路过城中时再去买些吃食就行了。”方静向着几个小娃喊着,回到小破屋睡觉去了。
………………………………
第六十四章 出发往北
早上天亮时,叫驴的声音可是把小破屋中的几个人给吵醒了,方静本就是个懒人,不睡到天大亮,基本不愿意起来,可是这叫驴的声音实在是难听,方静也是无语,觉得自己买错东西,买了几个祸害回来了,以后要是在外露宿,一定要把这三头叫驴给牵远一些,要不然可是难受得紧。
起床后第一件事是给三头叫驴吃些豆子,一会还得靠它们行路呢,方静提着昨天用水泡好的豆子,往着三头叫驴那儿去,把泡好的豆子分别倒在三头叫驴前面,让它们随意吃上些豆子。
提着煮锅回来后,这才开始收拾东西,用一块大大的布把两个睡袋包起来绑好,再把金饼子放进包袱里头扎好,搓了几根草绳提着东西往一头叫驴走去,把睡袋绑在驴背上,再把煮锅和竹碗筷放进里头盖上盖子绑住,煮锅外头都烧成黑锅巴了,别人也瞧不出是什么颜色,也不用再管,除了盖子还显出亮银色之外,当然方静也是有办法的,塞进布包里和睡袋一起,这样也就让人瞧不见了,看起来像个大盘子的锅盖,算是藏了起来,把最后剩下的半袋米也绑上,好了,都完事了,也是准备出发了。
“大头,小树,小草,你们骑这头驴,我骑这头,这头就带些东西。”方静牵着一头刚吃饱豆子的驴过来,和三个小娃说道。
抱着小草上去,小草可是没骑过驴,有些害怕,坐得直直的,很是僵硬,方静又抱着小树放在最前面,然后把大头抱上去放在最后面,小草夹在中间,这样可就使得小草不再那么害怕了,把驴绳绑在自己骑的那头驴脖子绳上,又把带货物的驴绳绑在大头他们那头驴脖子绳上,最后方静才检查了一下,觉得可行了,这才牵着叫驴开始出发了。
方静牵着叫驴往前面走,坐在叫驴上的三个哇哇叫着,感受着骑驴的兴奋,一会指着前面说好高,一会指着两边说好快,方静听着也是好笑,不过方静心里觉得这样的旅途肯定也是不错的,一路的欢声笑语,也是难得的景色。
方静牵着驴往城门口去,心里高兴着,想着以后带着小妹也可以这样慢悠悠的游大唐,那真是惬意呀。
行进金州城里后,方静拿着随身留着的铜钱买了几个胡饼,这才开始往城北门行去,驴的行进速度不是太快,也就是正常人走路的速度,反正也不急,慢慢走呗。
从城北门口出来后,来到汉江渡口,有一些专门摆渡的船只停靠在渡口,船夫只要看着有人过来就会问着是不是需要摆渡。
“船家,我们需要渡江过去,你看我们要多少铜钱?”方静向着一名船夫问道,盘算着三头驴四个人,应该也就几十文钱吧。
“客官,我们的船小,只能分着过江,一起二十文钱吧,两条船可以的,这是我兄弟,客官放心,我们都在这汉江上摆渡了好几十年了。”船夫看了下方静他们,指着身边的一个汉子,向方静说明情况。
“行呢,听老船家的。”方静觉得没啥问题,两条木船,也就将将能装下他们,而且看着此处的汉江水流也不是很急,心中也认同没啥问题。
赶着两头叫驴上了一条船,再赶着另一头上一条船,方静四人这才上去,船夫操持船浆的水准还是可以的,方静看着已经离岸几十米了,心里也放下心来。
瞅着汉江的水面,不急不缓的流淌,向汉江远处看去,也有不少的船只在过江,当然也有不少船只在汉江捕鱼,江岸边也是有不少的人,看着这画面,方静虽不是没见过,但也未见过此类非机械的场景,如果谁把这副场面画下来,那也是一副好作品的。
汉江两岸相隔一里左右,一两刻钟之内就能到达对岸,此时方静他们已然过了江,给了船夫们二十文钱,又开始了他们的接下来的行程,船夫们也开始了他们再一次的摆渡,方静牵着驴绳往西北行去。
方静本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因为记得前世的地图,往东北方向基本是大山,往西北也是大山,只是方静随意的选择往西北,主要是想,见识一下秦岭到底是什么样子,更何况方静想看看那些竖穿秦岭的官道是怎么样子的,再者说,只要往是北,总能到长安不是。
其实说来,方静对于往西北而行,那是对的,因为只要方静到了石泉县北端就能知道蜀道了,蜀道可是非常有名的,蜀道在古时代那可是交通要道,而方静最终还是需要走蜀道中的子午道才能到达长安。
蜀道中的各条道路,说来其实大多都是在战国时期修筑的,或者说是已开建,当然也有后期各朝代修筑的,各种史册典籍均有记载,以往交通都需要南去北来,但蜀地属于山高林密江多之地,而且蜀地又出产各种物资,为了这些物资的运输以及征战天下,更是为了加快行程,修筑了好些条道路通往蜀地。
在各条道路中,应该最出名的属荔枝道了,这条官路通道可是唐玄宗为了杨贵妃而修筑的,只是为了杨玉环吃上口新鲜的荔枝,使用权力和人力物力财利修筑的官道,杜牧诗中有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就是荔枝道的由来了。
方静牵着叫驴往前慢悠悠的行进着,脚下的路途虽也是官道,但却没有汉江的繁华,其主要水路便宜,陆路的费用要贵了很多,所以沿江往上或往下的大小船只,还是随时能看到一些的。
“大头,你可知道我们现处于何处?”方静他们四人三驴已前行了一天,也是见不着人烟,只是沿着官道前行,对于在何处,却是不知道的。
“静哥哥,我也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大头四下看了看,却是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想来也是的,大头他们只是在金州城待着,哪会过汉江来的。
“行吧,慢慢走也没多大事,过会儿我们找个地方露宿吧,也见不着一个人,要不然也能问一下路,不过想来我们也没走多远,应该还是金州所属。”方静表示自己知道了,随既说了几句话。
太阳挂在山顶不远,方静他们随便找了个地势高一些,地面稍平的地方,背靠着一块高大的岩石,作为今天露宿营地了,方静用长剑砍了许多的枯草垫在地上,今晚要睡在野外,自然要弄好一些,要不然,今天可别好过。
方静看了一下天色,晚上应该不会下雨,如果下雨就麻烦了,不过想来方静还是有办法的;方静弄好住的地方,叫三个小娃待在原地,自己随既快速离去抓猎物去了,方静可不需要他们几个小娃去捡什么柴火或石块的,这里可是真正的山林野外,野生动物多到都能打攻城战了。
方静从离去到回来也就半刻钟,手里提着只小獐子,小娃们看着也是眼谗,心里想着静哥哥真是有本事,随便就能抓到猎物,要是自己也有静哥哥的本事,那就太好了,以后也就不用再饿肚子了。
獐子,秦岭地域的黑獐子,也叫南麝,林麝,香獐,属体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