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幻游-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呢,那我去摘些青菜,再摘点豆角回来。”张小霞把灶房的活交给方静,拎着篮子出了院门,往着青菜地里走去。
土灶前,一群小娃一脸的高兴坐在一起,嘀嘀咕咕的,方静也不知道她们在说些什么,转身去了右屋里拿了点调料出来,这可是方静以前向神仙要的,专门放在右屋里备着的。
方静弄好调料后就不管煮锅了,拿了块大牛肉切成片,然后加了调料腌着,一会直接炒一大盘牛肉就行,再弄个豆角丁配牛杂,再来个青菜,估计也就差不多了,其实方静不太喜欢吃炒牛肉,最喜欢的还是卤或酱牛肉以及牛杂了。
晚上天黑时才把所有的饭菜做好,牛杂有些费时间,要不然早就好了,方静不得已只得点了好几把火把插在院子中,要不然这晚饭,还真没法吃。
“开吃吧,今天时间来不及了,只得做了这炒牛肉和牛杂了,试试这味道如何。”方静向着秦王妃喊道。
小娃娃们听到方静的开吃声,又是呼啦啦的夹菜抢菜,吃得不亦乐乎,秦王妃昨天就已经见识了方静家的小娃们吃饭的场景了,慢慢适应了着这场面,夹着菜给小丽质,自己也开始吃了起来,高明和青雀是不需要她管的,这会儿正夹着牛肉往嘴里送呢。
“哥哥,这个牛杂好吃,明天还要吃。”方园吃几口牛杂后,满嘴都是汤汁糊着嘴边,向着方静请求道。
“行,明天再做牛杂,今天时间有些来不及,牛杂的味道,还达不到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味道,要是再煮上些时间,味道应该会更好的。”方静吃了口牛杂后,感受这牛杂的味道,确实没有达到自己心目中的地位。
“静娃子,这还不好吃啊?这味道太好了,我是做不出来的。”张小霞也是佩服方静炒制的菜,反正自己再怎么做都做不出这么好吃的菜来。
“对啊,先生,这些菜已然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菜了,难道还能味道更好?”秦王妃对方静做的菜非常喜爱,刚听见方静说味道还能更好,那想想就知道得有多好吃了。
“静哥哥,这牛肉真好吃。”青雀就是个小胖子,看体型就知道爱吃了,现在吃着方静做的菜,吃得已然不像是个郡王了,倒像是普通庄户人家的孩子。
“好吃的话,那大家就多吃些,明天我再弄点卤牛肉和酱牛肉,应该比这炒的要更好吃。”方静一边夹着菜,一边向着大家说道。
吃完饭后,大家坐在院中休息,小娃娃们却是吃撑了,都躺坐在椅子上,就连一向勤快的大英也是吃撑了躺坐着,大家这会也不急着收拾,休息会再说。
张小霞是个闲不住的农家妇人,只是稍坐了一会儿,就站起身来收拾碗筷,方静都看在眼中,真的有些羡慕小舅能娶到舅母这样的好女子,方静心里想着这时代的女人真是好,勤快,能干,心善,矜持,还没多少的要求。
方静想起前世的女子,呵呵,至少有小部分女子都非常的虚伪,作,假,拜金,还一大堆要求,所以这是根本没法比对的,或许两个时代的人无法比较,更或许是因为时代的关系,这个时代人的心里只有能吃饱肚子是第一大事,连肚子都吃不饱,还能有啥要求呢?
第二天一大清早,方静就起来了,不是因为有多少活要干,而是昨天的野牛肉今天必须收拾完,要不然多放一两天可就全坏了。
大头在烧火,方静开始卤牛肉和酱牛肉,空余时间把剩下的大半牛肉清洗干净,加粗盐腌起来放一天,等第二天再来制作腊牛肉。
一大早上,满院的酱香和卤香,飘的到处都是,把还在睡觉的小娃娃们全部给引诱了起来,小娃们洗漱好后,全跑进灶房看着方静制作牛肉。
从两口锅中飘出来的味道,真叫那个香啊,小娃们也不怕灶房的热气,全都流着口水等着牛肉做好,可惜时间还不够,牛肉至少得一个时辰才能够入味,甚至一个半时辰也有可能,得看制作情况来定时间。
“哥哥,这个卤牛肉要多久才能吃呀,我现在都好饿了。”方园两只眼睛死盯着锅里的牛肉,嘴里还时不时的流着口水,向着方静问话。
“现在还早着呢,等吃早饭的时候再吃,你们要是饿了,就吃点果脯吧,叫你英表姐给你们拿。”方静这才制作了半个时辰,小娃们就开始谗得不行了,特别是小妹这个小吃货,基本就钉在这灶房中了。
“那还要多久呀?”方园一直盯着锅里冒泡的卤汁水,鼻子吸着味,还时不时抽抽。
“还要很久呢,现在可不能吃,现在都没有熟呢。”方静头都大了,满灶房的小娃,轰都轰不走。
“静娃子,那今天早饭还吃汤饼吗?还是煮饭吃?”张小霞也受不了这满灶房的香味,咽了咽嘴中的口水,开口问道。
“舅母,做面饼吧,早上就配着卤牛肉吃,不过得要弄点青菜配着,这样好看又好吃。”方静想起前世的牛肉面,那真是味道好极了,想想都要流口水了。
“那行,大英,你去地里摘点青菜来,一会儿和你哥一起回来。”张小霞对着站在一边的大英喊道,自己却是准备去做面条了。
方静继续操弄着牛肉,给每块腊牛肉都扎点孔,好让盐份进入,牛肉切的有点太厚了,切细小点又没那么多木桶来装这些腊牛肉。
“先生,您这一大早就开始做牛肉呀,到处都是香味。”秦王妃这会也起来了,也是被这香味给诱惑起来的。
“王妃,你以后就叫我名字就行,也别老是先生先生的叫,不好听不说,叫多了我都感觉我都是很老了一样。”方静也没直面回答秦王妃。
“这,好吧,以后我就叫方先生吧。”秦王妃又不好反驳方静。
“就叫我方静。”方静再次明确一下。
“静哥哥,好香啊。”小丽质走进灶房中,瞧见满灶房的小娃们,抬眼看着方静拿着勺子。
“静哥哥在做卤牛肉,是不是很香,一会儿吃早饭的时候,你就知道除了香,味道那才是最好吃的了。”方静看着这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娃娃,又萌又呆的样子,好生喜欢呀,方静都觉得自己快有恋童情结了。
“哥哥,我要吃,我要吃。”方园看着比她还小的小娃娃抢了自己的哥哥,心里不开心,抱着方静的腿摇晃着喊道。
“行,一会儿给你一大碗。”方静看着自己的小妹,感觉与小丽质比较起来,真是一个农村娃一个城市娃,这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呀。
从早上起来就制作牛肉,又把昨天煮的一锅牛杂又煮了一遍,这才算是把牛肉弄完了,等吃完饭继续烹制牛杂,牛杂可是还剩下两桶呢,还有一大堆牛骨和一个牛头,今天都得弄完,反正今天有的是时间,只是这样下去话,家里的柴火就不够了,还得先去拾些柴火回来才行。
早饭的汤饼又是一顿美味,不管是配牛杂,还是配酱卤牛肉都是绝味,就连秦王妃都连吃两碗,这也是破天荒的事了,小娃们更是如此,汤汁可都是卤汁汤配的,那味道更不用提了。
“哥哥,以后,嗝,我们,嗝,天天吃牛肉,嗝,好不好?”方园端着碗果酿慢慢喝着,边喝还边打着嗝。
“咋了?红烧肉不好吃了?要换成牛肉了?”方静取笑着自己的小妹,方园以前可是对方静炒的红烧肉那是恋恋不忘的,这会儿却是变成了牛肉了。
“哥哥,那我们,嗝,明天吃牛肉,后天,嗝,吃红烧肉呀。”方园还在打着嗝,使得方静真怕这小丫头给撑着了。
“行,行,行,都听你的,你先把果酿喝下去,这嗝打得,都快打到嗓子眼了。”方静心疼的看着这小丫头,劝阻着赶紧喝点果酿消一下嗝吧。
方静整一天基本都是围着灶台转了,煮完牛杂煮牛头,煮完牛头开始煮牛骨头,方静本想弄火锅吃的,可是觉得这么多小娃,还是算了,一个个的还得照顾着吃火锅,那得麻烦死,也就绝了吃火锅的心了。
晚饭方静就炒了个青菜,每个小娃发根牛骨头啃着,方静也不管,能吃就吃,不能吃你就吃饭配卤汁和青菜,可没想到的是,饭没多少人吃,所有人尽是抱着根牛骨头在啃着,除了秦王妃还一开始还需要注意点礼仪,到最后也是不管什么礼仪不礼仪了,也学着大家一样抱着牛骨头啃了。
熊二算是最能吃的了,时不时的还要抢小娃娃们的牛骨头,其实牛骨头上的肉还是挺多的,这要怪方静不是屠夫,没那好刀法把肉都削完,留了很多肉在牛骨头上,要不然也不会满院子的人,都在啃着手中抱着的牛骨头了。
这个场面,方静觉得有些失控了,看着满院子的大人小孩,都抱着一根牛骨头啃着,有点像是回到了原始社会了一样。
“娘亲,要是父亲能吃到静哥哥做的菜就好了。”小丽质想起李世民不在,心中有些想他,小人儿心里想着的却是要是自己父亲也在,也能吃到方静做的饭菜就好了。
“你们的父亲现在在出征打仗呢,以后会来方家村接我们的,到时候也能吃到你静哥哥做的饭菜了,是不是呀,想来你父亲肯定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的。”秦王妃心中肯定李世民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美味,可眼下的情况,是不可能吃到了,心中还多了些担忧。
“娘亲,那我可以留着给父亲吃的呀。”小丽质想把自己手中的牛骨头留给李世民吃。
“哈哈,丽质,你要是留着给你父亲吃,过两天就坏了呀,你先自己吃吧,到时候你父亲来了,我再给你父亲做就好了哇。”方静听着这小人儿的话,感觉可爱到爆了要。
“真的吗?静哥哥会给我父亲做好吃的菜吗?”小丽质双手抱着牛骨头,满脸期望的看着方静,当然也是满脸的油呼呼。
“会的,你放心吧,快吃,一会吃完跟着哥哥姐姐们去洗手去。”方静点头像小人儿保证道。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赋税
几天时间下来,秦王妃算是完全适应了方静家的生活状态了,不像别人家一样忙里忙外,应该说闲得很,每天都是围着灶台转,不是挖竹笋做笋干,就是挖点薯蓣,或者抓点猎物什么的。
某天中午时分,从方家村小路上来了一群人,穿着官差服,往着村正家里行去,大榕树下忙着织麻纺线的妇人瞧见这群官差后,心中也明白这伙人是干嘛来了。
不一会儿,村正就从家里走了出来,往着大榕树底下来,家家户户都忙完了农事,豆苗也在前些天结束了栽种,这会儿村里的妇人也开始织麻纺线了,以备今年的丝绢帛税的交纳。
“各家各户的都去通知一下,各户来个人到这里,一会儿县里来的官差要来核算各户需要纳的粮税。”村正向着一大群妇人喊道。
妇人们忙停下手中的活计,小跑着往家中去,路过谁家就通知一声,村正此时陪着县里和镇上来的官差小心的说着话,小石头去了方静家通知去了。
“石头叔,您说啥?县里和镇上来了收粮的官差?一会儿去大榕树那里核对?”方静听了小石头的话后,头脑开始有些发懵,收粮还要核算核对?不是固定的吗?去年就是这样的呀,到了时间就直接挑着去镇上就行了哇,今年核算核对个啥?
方静起身准备往大榕树去,秦王妃却是叫住了方静。
“方先生,能否帮我去通知一下李山,叫他过来这里一趟?”秦王妃向着方静小声的说道。
“哦,好,我叫大初去喊来,我先去大榕树那里,大初,去狗娃家叫李山过来一趟。”方静喊着大初去叫李山,自己却是往着大榕树走去。
“王妃,有何事请吩咐。”李山被大初喊了过后来,直接向秦王妃行礼道。
“李山,这个你拿着,去大榕树那里,交给方先生,大榕树那里今天收粮税的官差要有什么异动的话,直接打出去。”秦王妃交给李山一封锦帛,向着李山交待道。
方静来到大榕树底下时,方家村基本每家都来人了,村正和七八个衙差和一些力夫站在一起小声的说着话。
“这三年来你们方家村有无幼童出生?有无壮男妇人老人过世?”一个拿着账册的官差开口向着村正问道。
“禀王主事,方家村这三年来并无幼童出生,村中也无人过世,都还建在。”村正恭谨的向着问话的官差小心的回答道。
“户数人口没有增长也没有减少,看来方家村属于富村了,那么今年的粮税也就应该往上调一调了。”那位拿着账册的王主事,看着村正一脸阴笑的说道。
“王主事,方家村可穷啊,都养不起了,哪敢生娃呢,都紧着口稀饭给还在世的老人了,再加上方家村也没几个汉子呀,王主事您是知道的呢。”村正听着王主事的话,赶紧解释道,可别真的给方家村定个富村,那增加粮税的话,那方家村可就别想好活了。
“方村正,这可不是我说的呀,这不明摆着嘛,没有增员,也没有减员,这可就属于富村了。”王主事还是摆着一副阴笑脸看着村正。
“喂,你收个粮税而已,我们方家村依照规矩纳粮就行,定好的粮税,你说涨就涨,你当你是当今皇上吗?皇上也不会说涨就涨的,就你一个小官差,也敢来我方家村使坏,真当方家村的汉子都死绝了吗?”方静有些看不过眼了,这明显是来要好处来了,没好处就按着富村来定的粮税。
富村的粮税,可不是一点点就能了事的,依照富村的标准来计算,估计今年得多交两三成,这不是把方家村往死里逼嘛。
“你是谁,你个小儿也敢在我等面前说话?差役们,给我拿下这水上儿棍棒侍候。”王主事直接被方静的话气着了,令着差役捉拿方静打一顿。
“谁敢?我是秦王府护卫统领李山,这是我的凭证,方家村属于秦王府封地,你们尽敢跑来这里收粮要好处,信不信我宰了你们?难道你们县衙没有收到公文吗?”李山这会小跑着往大榕树这边过来,眼见着差点把方静给惹毛了,赶紧大声喊着阻止。
“见过李统领,这县上让我等来收粮税,并未收到秦王府属地公文,这方家村以往都是交粮到小河镇上,现在正是每三年核对户数人数,如方家村是秦王的封地,我等这就立即离去。”王主事看到一个壮汉拎着武器,穿着官服,给自己看了一下鱼符,这才后怕起来。
“你等赶紧离开方家村,没收到公文就去金州要公文,秦王府封地哪轮得到你们来收粮,给我滚。”李山恶狠狠的向着这群官差喊道,说完话后就秦王妃交给他的锦帛递了给方静。
一群官吏衙差和力夫,被李山的气势压得喘不过气来,心中思忖,真没想到在这穷乡僻壤的方家村,还能碰到个秦王府上的统领,心里都想着这人真要杀了他们,他们也没处说理去,只得灰溜溜的往着小路跑去,生怕李山一言不合拔刀就砍。
方静接过锦帛打开后看了看,大概明白啥意思,但上面好多繁体字却是不认识,只得顺着意思理解,意思是方家村武德八年六月开始,为秦王府封地,方家村一切事物皆由方静处理,赋税租佣皆由方静一人说了算。
方静看完后,瞧了瞧李山,有些摸不着头脑哇,这锦帛早不拿出来,现在才拿出来,是忘了还是备着今天用呢?方静心中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呢,方静只记得当时和李世民提过,方家村从此不再纳粮交税,但是却没想到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啊。
方静把锦帛递给村正,村正拿过来仔细看了看,这才明白咋回事了,胸中那颗老心脏都快要蹦出来了,心中高兴得很啊,以后纳任何粮税,只要交给方静就可以了,或者说是方静定个数就行了,但方静根本不可能会收什么税的,这才是村正高兴之处,以后方家村就不会再有饿肚子的事发生了,更不会有幼童饿死的事发生了,村正看完后,拍着大腿哭了起来。
“老天爷呀,您终于开眼了呀,我方家终于有出头之日了,感谢祖宗,感谢祖宗,感谢秦王。”村正跪在地上,老泪纵横,向着宗祠堂方向磕头,嘴里叫喊着。
处在大榕树下的所有人村民们,都被村正这一出,搞得摸不着头脑,都望着村正跪在地上又哭又喊的。
“村正,这是咋了?发生什么事了呀?”一个与村正同辈的村民走过去扶起了村正,连声问道。
“我这是太激动了呀,太激动了呀,大家伙让我先缓一缓。”村正被扶起后,心里止不住的激动着。
“各位方家村村民,我现在向你们公布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从今往后,我方家村再也不需要向官府交纳任何赋税了,哈哈哈。”村正向大家公布后,大笑了起来。
“村正,是不是真的呀?”村民急切的问道。
“对啊,重叔,这是不是真的呀?”一妇人也急切的问道。
“村正,怎么个回事,你说说呀。”全部人都期待着这消息的准确性。
“我来念一下,这是当今圣上颁布的诏书,大家可好好听一听;今闻,有,金州平利县,小河镇,方家村,六十有—壮儿郎,为我朝征战,十几载,十去一还,朕忧悲切,特令诏,方家村所属,尽归秦王封地,悉数村是田事,皆由方静定,赋税租佣,皆由方静言,武德八年,六月始。”村正一言一字念着这份白话文似的诏书。
村民们听完后,集体失声,缓过一会儿后,又全部看向方静,然后抱头大哭,妇人却是掩面流泪,哭喊之声不绝于耳。
这对于方家村而言,是天大的喜事,从此以后,所有的赋税只要交给方静就行了,可大家心里都知道,方静是不可能收取任何赋税的,更不可能欺压方家村的任何一个人,这才使得村民们又哭又喊的。
“静娃子,你来说两句吧。”半刻钟后,村正向着方静开口说道。
“我没啥可说的,大家照旧就行了,各家该干嘛干嘛,田地里收的东西都收回自个儿家,咱们方家村以往都穷怕了,饿怕了,现在归了秦王府上,虽说是让我们自己决定,但咱们穷,秦王府也看不上咱们方家村的这点东西,以后啥也不用交了,就这样吧。”方静向着大伙表述了一下自己的意见,算是定性了。
“静娃子,真不用交了?那我家娃儿是不是可以吃碗白米饭了?”一妇人向着方静问道。
一句可以吃碗白米饭了,道尽了方家村所有人的意愿,道尽了以往的苦难,道尽了死去的众多幼童,道尽了方家村祖祖辈辈们的辛酸。
所有的官吏,所有的士族富户,所有的门阀贵族,都把庄户人看成猪狗辈,尽可欺,尽可奴,哪怕庄户人家上交所有的家底,都满足不了他们的这种欲望,也满足不了他们的心理,这就是封建社会中,所有庄户人家的苦与难。
一句可以吃碗白米饭了,听在方静耳中,如此的刺耳,如此的尖锐,如此的悲哀,但方静又能如何呢,天下庄户人家千千万,方静只能保一个方家村,这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的心态,方静管不了太多,方静也不是当今皇上,方静更没有多大的野心,只想着自家过好,顺带着村里也过好,其他人,见着了就帮一帮,没见着就当不知道好了,由着当今的皇家官吏们去心安理得吧。
“各位长辈们,以后不需要交赋税,各家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无需多想,以后方家村会越过越好,白米饭,鸡鸭鹅蛋,鱼肉鸡肉等,都可以想吃就杀了吃,好了,我也不多说什么了,我回家去了。”方静确实不知道该说什么,心里的悲凉感压得自己快喘不过气来,说完后就抬腿回家去了,李山也看不了眼下的情景,随着方静离去。
村民们都站立或蹲坐在大榕树底下,只得用哭喊声来回报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来祭奠方家村的祖祖辈辈们,祭奠曾经战死的汉子儿郎们,祭奠曾经死去的亲人们,祭奠曾经饿死的幼童们,祭奠着一切所能祭奠的一切。
………………………………
第一百一十二章 秋收忙
方静回到家中后,就呆坐在院子中的椅子上,一句话也没说,就这么静静的坐着发呆,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家里的人也不知道方静怎么了,也不敢多问,更不知道如何开口,或许对于陈二林夫妇他们来说,官府催交赋税有所变动,每三年的账册变更他们是知道的。
李山站在不远处向着秦王妃点了点头,向着秦王妃示意自己已经把事情做好了,也省得秦王妃的怪罪,秦王妃对于方静的这种状态也是手足无措,虽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从方静的神情中,却是知道了难过与悲伤。
接下的几天里,方静的情绪一直也没缓过来,每天话不多,除了小娃娃们问起来才会说上几句,其他的时间基本也不主动开口了,陈二林夫妇在知道了方家村的事情后,也少有说话,各自的心里都想着一些事,各自心里也是都带着些激动与期望,但也带着些惋惜。
一天清晨时分,村正带着全村人进到宗祠祭祖之后,这才使得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