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幻游-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静想弄些糯米灰浆来,可又觉得从县里弄过来又太远了,最终只得向着哑巴神仙要了些水泥,这也算是方静的特殊之处了,谁叫方静有个哑巴神仙帮着他呢。
虽然一大家子人对于空地上的水泥袋好奇,但方静也不多说,只说了这些是类似于石灰的材料,陈二林他们也就没再当回事了,心中只是留着好奇,静待这些灰色的石灰是如何做到建起一栋房子。
建房时,村里来了不少的人来帮忙,大大小小来了不少人,使得方静轰都轰不走,最终只留下五六个人,小石头算是一个了,方大用也算一个了,还有四个妇人也留了下来,只是做些杂活就行,其他的基本交给男人来做就行。
其实女人在任何时代,都是顶半边天的存在的,只是在古代历史的进程中,总是会把女人直接压得很低,总是被儒家给制定的条条框框给陷在家里,到了宋明清时代,那更是压得抬不起头来了。
唐时期,因为贸易的存在和开放,女人的地位相对其他时代来说,那可是高到了顶点了,各种胡人文化,西域文化,以及各国文化的交融,女人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只能说是没有太多的限制,当然,某些儒家的限制是必然的,因为在儒家思想当中,等级观念太强了,女人永远只能是附庸的存在。
张小霞每天都要忙进忙出的,就连做饭都全部交由她来掌管的,除了要帮忙建房搬搬抬抬之外,还要忙着家里的事情,张小霞的饭菜厨艺,这些年也随着方静的讲解教授,大有长进,至少可以做家里人都爱吃的状态了,虽然还是比不上方静做的饭菜,但也是完全有大厨的手艺了。
每天帮着干活的人,只要一到晚饭,都是坐在院中大碗大碗的吃着好吃的饭菜,大呼过瘾,他们的家中可做不出如此好吃的饭菜来,至少油就不可能有这么多的,肉就更少了,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吃上肉了,但也做不到方静家如此天天肉不能断的情况。
“还是静娃子家的饭菜好吃啊,这青菜都烧得好吃,这肉菜就更别说了,要是不碗酒的话,那可以说是神仙都不换了啊。”小石头夹着菜大口大口的吃着,对于能吃上这些美味,小石头可不管自己吃没吃撑呢。
“是啊,静娃子家的饭菜,可以说是整个方家村最好吃的了,今年全村村宴时,定要静娃子和陈家娘子来掌勺不可。”方大用可是最有体会的了,也算是方家村中在方静家吃过最多饭菜的人了,当然也是最有发表意见的人了。
“我可比不了静娃子做的饭菜,这村宴我可不敢去做,要是做得不好吃,那全村人都得恨死我不可。”张小霞听了大家的话后,心中满是开心,但也得谦虚的表示自己不行。
“舅母的烧制的菜可以了,味道也足,完全可以掌勺了,大家都说好吃的。”方静吃着饭菜,心中早已认同自己舅母的手艺了。
()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建新房
十天的时间建起了一屋楼,这也算是速度了,毕竟只有八九个人,当然小娃们就算了,除了大初与大头能帮一下忙之外,其他的小娃都被方静轰走,不准他们在新房这里玩闹。
建好一层之后,方静最想的其实想弄水泥层的,但没有钢材,方静只能用早已准备好的木料来架设了。
第二天清早,方静钱侍陈二林三人,搬着木料架好在每一层准备的凹槽处,再架上方大用给锯好的一些木板。
钱侍与陈二林对于那些被方静叫水泥的东西大为好奇,只需要加点沙子和水,就能把石块全部给固定住,比之糯米灰浆更为坚硬,更为好用,心中虽是有疑问,但也没有问出来,钱侍更是不会去问,这些可都是方静的秘密,可不敢问,陈二林更是不会问,自家的东西,谁也不愿透露出去。
房屋依照方静的设计图来建设的,方静画的建设图,有些草,只能说是副草图,而且还是画在地上的,还做了个大概的竹制模型,家里人看着却是好看,两层建筑,每一层有五间房,一间做为大厅,两边各两间,大厅的后面架设一座楼梯,可以上到二楼,这种模型说来其实说是南方最为常见的房屋建筑样式了,只是在这大唐目前还没有出现而已。
“静娃子,这石块木料建一栋房层有些多吧。”早上过来的小石头看着架设完二楼木板的房屋看着,再瞧了瞧不远处的石块与木料,有些好奇方静家为啥要准备这么多的石块与木料。
“石头叔,这些石块与木料是要建三栋房子呢,要不然也要不了这么多的,我这现在住的房屋可得重建,不过得等几年再说。”方静向着小石头解释道。
“我说呢,怎么会弄这么多的石块和木材呢,看来静娃子你是准备要建好几栋房子啊,这是给大初大头他们准备的吧,你这个哥哥做得好啊,要是以后我家大毛二毛能有你一成本事,我这做爹的都有享不尽的福了。”小石头一脸的羡慕,可自己也知道,自家的大毛二毛,可是没有那些本事来的,只能看在眼中,心里羡慕了。
“石头叔,这建房本来是就是要给大初大头他们的,等他们以后长大了,说了婆娘,肯定得有地方住不是,要不然我家可住不下这么多人,只能辛苦一些了,这不是没办法嘛。”方静倒是想建个更大更好的房子,能让几家人一起住,就像前世的筒子楼一样的,但在方家村那是基本不可能了。
一天时间,把所有该铺的木板铺好,没有钉子,可以用竹子做的镶片,这也是方大用熟悉而且常用的方法,削尖的竹片,完全可以代替钉子的,这也是古代人的智慧。
方静一开始想弄些钉子来,只是见识到了方大用的竹片之后,才明白过来,这些竹片完全可以代替钉子后,完全相信这古人的智慧真是高如天了,如果这要是放在前世,想想都无法理解,至少方静是无法理解的。
随后几天,方静几人又开始了第二层的建设当中,速度之快,再加上就近还有一大片竹林可利用,方静的任何想法都会想着加入其中,还好有了水泥的方便,更是使得建设速度快上加快了。
封顶之前,需要架设一根主樑才能封顶,这也是规矩,也是传统,当然这并不是方静提出来的,而是村正说架主樑需要祭祀,也需要向祖宗祁福的。
随后村正开始主持仪式,方静看得也是高兴,虽然不懂村正念叨的是些什么玩意,但不影响方静一家人高兴乐呵,至少方静看得就有些意思,明显有点像前世的那种祭祀的样式。
村来方静还想杀只大公鸡来做祭祀之用的,但却是被村正给阻止了,此时可没有杀大公鸡来祭祀建房的,只有正常的焚香祭祀,念叨些听不懂的词。
祭祀结束之后,方静这才架设主樑上屋顶,然后才开始铺设弄好的竹片,这也是方静找不到任何瓦片的情况下,采用竹片来替代这瓦片了,要不然弄点瓦片会更好一些,至少能够使用时间更长久一些,竹片的话,倒也能用些时间,但过了几年十几年后,就得更换了,要是竹片损坏了还得不定时的更换。
几天时间后,终于是把房屋建设完成了,方静站在房屋的正前方,看着这几双手建设出来的房屋,心中大为感慨,劳动人民的智慧永远不要低估了,只有劳动人民才是最伟大的人民。
“静娃子,这门和窗还得弄,这屋里的地还要铺设,你看这灶房和牲畜房建在哪里啊?”陈二林站在方静边上,看着这栋漂亮的新房屋,心中大为满意,两层楼,这可是在庄户人家少有的房屋了,至少在方家村仅此一栋了。
“小舅,这灶房和牲畜房暂时不建,过些时日再说吧,这门窗什么的,这几天我和大用叔一起弄,房子里的地,到时候就用这些水泥加些沙子铺设就行,现在还不着急,先用小石子铺地面。”方静看着新房屋,心中计算着要如何弄好其他的事情,毕竟里头还有不少的事情需要完成,这样才能算是好的房屋。
“行,不过这段时间可就辛苦了小石头他们了,你看这……”陈二林心里估摸着要给多少钱才合适,毕竟都是来帮忙建屋子的,不给钱也不合适。
“小舅,他们每人都按五十文钱算吧,今天也算上,大家都是不容易,大家家里都忙,还来咱家帮忙,再给每家送些蛋吧,反正家里蛋多的快要吃不完了。”方静可不能做黄世仁,别是村民来帮忙,还不给钱不给东西,那以后可就真的会冷了大家的心。
“好的。”陈二林听了方静的话后,点着头往家去了。
方静抬腿进到新建的房屋里,一间间的房屋查看着,墙壁有些凹凸不平,还没有进行粉刷,这些都需要过几天来弄,毕竟只是栋毛坯房,也只能是如此了,等所有东西都弄齐全了,必然是一栋好房屋。
上二楼的楼梯还没有铺设,只是在建房的时候,插入了一些木段,便于当时建房时使用,也便于以后架设楼梯之用,方静也只是想着弄个木楼梯,不会太好,但也不会太精细,只要能上楼就行,当然护栏还需要做的,方静怕以后小娃们上下楼的话,很容易就掉了下来,这可不是方静愿意见到的。
晚饭是方静做的,这也是方静要求的,毕竟大家对方静做的饭菜一直抱着期待的,这下正好如了大家的愿,一大盘的辣椒炒腊肉,一大盘的豆角茄子,两大盘的竹笋闷兔肉,两大盘的土豆炖山鸡,还有一大盘的猪血丸子,再加一盘青菜,这就是晚饭的所有菜了,当然更是少不了果酿,这也是每天必不可少的。
“嘶,静娃子,这个菜是什么啊,吃进去像是吃了一团火一样。”小石头夹着辣椒炒腊肉尝了下,这味道可不是辣蓼所能比拟的,至少这辣的劲头就已经不是正常人能抵得住。
“石头叔,这是我从胡人手中得到的种子种的,叫辣椒,吃习惯了就不会这么辣了,您看我小舅舅母他们,都是吃习惯了的。”方静可是最爱这辣椒,这些天都是张小霞在做菜,也一直没去田地里摘辣椒来吃。
田地里的辣椒从种下到现在都三个来月了,已然成长到可以摘着吃了,虽然还没有红,但青辣椒的味道也是不错的,辣椒从育苗到成熟,时间至少得三四个月以上,要到完全成熟至少得一百五十天往上。
“嘶,不过这味道确实好,就是嘴里胃里全是一团火,我得喝口果酿缓缓。”小石头受不住这辣味,只得找着借口喝着果酿。
“静娃子的这个叫土豆的就好吃,难怪大用兄弟说静娃子的菜做得是方家村最好吃的,这下我是信了,这要是每天都能吃到静娃子做的菜,让我天天干多少活都愿意啊。”胖婶一直夹着土豆吃着,这明显已然超过了她以往的认识,家里每天都是煮的菜,可是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这下终于是吃着了方静做的菜,那得大吃特吃才行,要不然以后可就没多少机会了。
晚饭结束后,大家又是坐在院中休息,本来依照往日来说,基本都会吃完饭就会回家去,可今天却是没有,主要是大家吃撑了,是真的吃撑了,就连方静都吃撑了,辣椒炒腊肉,基本算是被方静一家给分着吃了,其他人受不住这辣味,说来其他的菜也是放了些辣椒面的,只是少一些而已。
休息了一会后,张小霞进到屋里去了,方静估计是去准备钱和东西了,陈二林应该与张小霞商议过的了。
没过多久,张小霞就提了几个篮子出来,陈二林也过去帮忙,顺便把一些东西都放在篮子里,方静打眼过去一瞧,篮子里还有一些土豆,还放着两三个小西瓜。
西瓜也是上次方静家清理瓜田的时候留下来的,竹屋里现在就放了不少,清理瓜田的时候可是收获了不少,每家都分了几个,家里可是还剩不少呢。
“这些是给大家的,每人拎个篮子回去,不能让大家过来白帮忙。”陈二林夫妇拉着几个篮子过来,向着小石头他们六人说道。
“陈家兄弟,这可不行啊,我们只是过来帮忙的,哪能又是吃又是拿的,还给钱,这不合理的,这要是被我爹知道了,非得打断我的腿不可。”小石头听了陈二林夫妇的话后,忙拒绝道。
“各位长辈,我知道大家家里现在不缺什么了,但是呢,帮忙哪有只吃顿饭的,这些东西都是自家种的,养的鸡下的,大家各自家里也不舍得给小娃们吃,只能由着我这个做哥哥的来了,钱呢不多,但也只是个好兆头,新房落成,自然给大家一些喜钱不是。”方静扯了个由头说着,虽然知道大家不太可能会接受,但方静可不想做个黄世仁。
“这……行,静娃子这话说的,我们也只能拿着了,不过以后真的不能这样了,要不然,我们下次可就不来了。”小石头也只得接受着方静的说法。
天色渐晚,大家也随既提着各自的东西回家去了,方静一家继续坐在院中休息,要么就吃着西瓜,要么就喝着茶,要么就喝着果酿。
()
………………………………
第一百八十七章 遗骸回家
随后几日,方静带着陈二林钱侍两人,开始了对新屋子的装饰门窗,铺装地面,粉刷墙面,吊装楼梯,一件件事都在紧紧有序的过程当中完成。
就连新屋前的空地地面,方静都做成了水泥地面,或许是因为水泥的好处,使得钱侍总是怀着异样的眼神盯着方静,方静都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这毕竟不是眼下大唐所拥有的东西,而是一千多年以后才能出现的玩意。
“静娃子,静娃子,你随我去大榕树那里,那边来了好多的官兵。”村正从不远处跑来,向着方静喊道。
“村正,咋了?出啥事了吗?”方静看着这小老头跑得气喘吁吁,停下手中的活计问道。
“静娃子,大榕树那边来了好些官兵,点名要见你。”村正喘匀了气息后,向着方静说道。
“点名见我?不会吧?那我过去瞧瞧。”方静心中好奇,自己认识的人少之又少,有什么官兵是自己认识的呢?
方静跟随村正往着大榕树而去,就连还在忙活的钱侍和陈二林也停下手中的活计,跟了过去。
村正带着一行人来到大榕树后,瞧见了不少的马车,还有一溜的官兵,打头的方静不认识,更是不知道他们是些什么人了,除了这身装扮是官兵之外,方静也猜不出是何人了。
“敢问哪位是方静方先生?”打头的官员向着村正一行人问道。
“我就是方静,你们是何人?来方家村有何事吗?”方静盯着这问话的官员问道,自己确实没见过,就算是自己见过,也想不起来。
“方先生,我乃刑部郎中李道令,奉圣上令,前往蒲州等地,起回方家村汉子遗骸,如今已完成此事,特奉命护送方家村汉子遗骸回方家村。”带头的官员向着方静行了一礼后,表明来意。
“什么,我方家村的汉子骸骨回来了?真的回来了?”村正在边上听着刚才的话,望着这位叫李道令的,脸色通红,连说话的声音都开始颤抖了起来。
“回这位老丈,正是。”李道令抱了一礼回应道。
“真的回来了,我儿回来了,我方家村汉子们回来了,我方家汉子终于回家了,祖宗们不再怪罪于我了,祖宗们安息吧。”村正双眼流着泪水,倒地跪下,向着宗祠堂方向重重的磕着头,嘴里呼喊着。
“石头叔,你去通知全村人吧,全村人,不管男女老少,全部过来集合,我们迎接我方家汉子回家。”方静知道此时的村正肯定痛苦难言,只得安排着小石头其他的事情,要不然等村正缓过来,估计得要些时间。
不一刻钟后,全村老少,哭喊着往着大榕树来,嘴里都念叨着自家儿郎的名字,喊儿的,喊丈夫的,喊爹的,谁家没有个儿郎?谁家没有战死的方家汉子的?好像是没有的,基本二十七户人家,每户人家都有。
方静最是看不得这种场面,但又不能离去,毕竟这遗骸当中可是有着自己父亲。
“谢谢啊,谢谢各位帮着起回我方家汉子遗骸,还送回我方家村来,我方家村上上下下,感激不尽。”缓过来的村正,向着这一大批的官兵行了个大礼。
村正带着全村老少向着这批官兵行礼,当然方静也在其中,这对于方家村的人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没有任何事可比之今天重大,谁也不能居于外,方静更是不能。
“老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奉命行事,切莫如此。”李道令看着眼下的方家村一百多口人哭天喊地的声音,还不忘感谢他们,心里也是莫名的跟着难受了起来。
“村正,还请您主持一下迎接仪式吧,可别耽搁久了,寒了我方家汉子们的骸骨。”一位村老抹着眼泪向着村正说起了话。
“对,对,对,该迎一迎我方家汉子,小石头,回去准备香案,大开宗祠堂大门,我们要迎接我方家汉子回宗祠堂。”村正向着身边的小石头大声的喊着,心里除了难受就是高兴了。
对于方家村的人来说,只有两件事会让他们集体兴奋,一是全家吃上大白米饭的时候,而第二则是现在。
老人们心中难受,但心里却是欣喜的,妇人们难受,却是最希望自家汉子能回来,虽无法做到十全十的回来,但遗骸回来了,也算是一种寄托了,小娃们难受,是跟随着祖辈与父母辈难受,大一点的小娃虽然见过自己的父亲长辈们,而小一点小娃,却是没有多少记忆了。
“这位村正,您看是不是请出些人来,我好让我将士们请下方家汉子下的遗骸,是不是该由家人来迎回去,这样才合适一些。”李道令看着这面前的一大群人,心中定下一计,或许这样更合适一些。
“将军说的是,将军说的是啊,老汉我都忘了这事了,谢谢提醒。”村正听了李道令的话后,连忙点头应下。
村正喊着各家各户的人,由着各家的男人前来,没有男人的,就由家中的男娃过来,也算是接替过香火的意思,方静也在其中。
本来方静是想让自己小妹方园来的,但这毕竟是全村最大的事情了,可不敢有违全村人这意愿,只得站在队伍当中。
四十九人的接替的队伍,站了一长排,这也使得方家村有史以来最为齐心的一次了,村正打头站在最前端,静等着官兵们念着各家汉子遗骸的名字。
“方平。”一将军着装的人,手里拿着名册,开始念起了名字,喊到名字的方家人,缓步前去,捧着从一将士手中接过一个木匣子,木匣子里装的就是方家汉子的遗骸。
村正捧着方平的骨灰匣子,泣不成声,一双粗槽的老手,抚摸着木匣子,泪流满面的哭喊着方平的名字。
“方康”将军继续念着名册,小石头稳步向前走去,接过木匣子,站在父亲村正身旁,同样泣不成声。
方平,方康,就是村正的两个儿子,均是战死于战场的两名方家儿郎,三儿已去其二,白发人送黑发人,惨事如此,更何况方家村其他人家呢。
“方德”将军念着名册,方静走了过去,接过木匣子,捧着站在小石头的边上,静静的看着木匣子,方静没有哭泣,只是眼中含泪,方静知道这木匣子中,只是这具身体的父亲,但却依然是自己的父亲,方静不想哭,但眼泪也止不住流了下来。
“方大能”将军依然面无表情的念着名册,方大用拄着拐杖走了过去,接过木匣子,脸上全是泪水,已然不能自已了,兄弟两人同时上了战场,却是活着一个少了条腿的回来,这不是天下最惨的事,还能有什么比这更惨呢?
“方得水……”将军继续念着名册,被念道的人家,都会有一个男子前去捧回木匣子。
一个一个方家汉子的木匣子,送回到每户人家男人或男娃手中,每户人家都围抱着木匣子大声哭泣,场面有些失控了,就连方静一家,都围抱着木匣子大哭,方园更是如此,木匣子中是方德的遗骸,是方园的父亲,方园早就明白了事情的始末,这会儿正抱着木匣子大声的哭喊着。
此时,谁也阻止不了方家人如此的难受伤心,谁也阻止不了方家人的这种悲伤痛苦,只有老天爷静静的待在天上,俯看着这一切,如果老天爷有情的话,或许也会掉下几滴泪水,可老天爷从来就不会有情,要不然何来天若有情天亦老这等千年名句呢。
不远处的营地中,各官吏静静的看着方家村所有人大声哭泣的场面,送回方家汉子骸骨的官兵们亦是如此,其中有不少的人都流着泪,谁家没有过如此情景,更何况这些将士兵丁呢?
方家汉子骸骨的回归,使得方家村人的心更是齐了,虽然眼下大家都悲伤难过,但骸骨终得入祖地下葬。
“送方家汉子进宗祠堂。”村正怀抱着木匣子,大声的喊了一句,抬腿缓步向着宗祠堂而行。
方家村人,一户一户的人家,由男子怀抱着木匣子,跟随着村正,往着宗祠堂而去,每个人心中都知道,此次进了宗祠堂,也算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