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幻游-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远处的一个破败的小村庄,各种造型的茅草屋,土砖草屋怵立于村落中,村中大大小小的屋子杂乱,这个小村庄也就三五十户人家,相对方家村而言,这里就算大村了,而这小村庄同样也是胡二平家所在的村庄,以胡姓为主的胡家村,位于平利县东南向。
村中汉子虽少,但却是比方家村要多不知道多少了,家家户户也同样为了填饱肚子努力着,村中也只有胡家村村正家算是富户了,谁让这村正家中有个为吏的儿子呢,要不然如何会是个富户,村正平常也就是压榨着村中百姓,使得他自家的粮食多到吃不完,反而村中的其他人,却是一直生活在填不饱肚子的情况之下。
“娘子,我回来了。”胡二平与几个帮工在村口分手后往着家里走去,进到家门口时,冲着家里大声喊道。
“二郎,你回来了,这两个月如何?秋香妹子如何?在方家村可还好?”胡二平的媳妇赵灵素从里屋走出来后,迎着胡二平急切的问道。
胡二平媳妇赵灵素后面还跟着四个小娃,年岁都不太大,最大的也就十一二岁,最小的估计也就三岁的样子,每个人都穿着一身破烂的黑灰色布衣,脚上穿着一双可以当拖鞋穿的草鞋,面黄肌瘦,篷头垢面的,赵灵素也好不到哪去,只是脸上稍干净一些。
“还好,都好,方家村现在可不得了,修学堂啊,听说以后方家村所有的小娃都要进那学堂读书呢,那学堂建得,那真是漂亮得啊。”胡二平高兴的放下担子,大声的喊着。
“真的?方家村现在都建学堂了,当初秋香妹子捎口信来时,还以为只是修缮一下他们的宗祠堂呢,那秋香妹子家中如何?”赵灵素心中急切,这修学堂可是个大事,虽然自家是没有这个福气,但至少自己夫君的妹子嫁到方家村中,想来自己的那几个小外甥必然要进到方家学堂读书的,不过对于方家村哪来的这么多钱财去修建学堂,心中却是好奇得很。
“娘子,我跟你说啊,我那妹子家中,那真是,粮食都堆满了,腊肉都挂满了灶房,家里还有一头耕牛,还有几十只鸡鸭鹅,每天下的蛋都有好几十个呢,对了,家中还养了三头猪,那猪真是肥啊,还特别白净,住的猪棚都比我们这儿干净,啧啧啧。”胡二平兴奋的向着自家娘子和家中小娃述说道,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满脸的高兴劲,这或许是为自己挣了些钱高兴,也或许是为自家妹子高兴。
“二郎,你可没骗我?秋香妹子家中真有这么多东西?你不会是学着那些泼皮打谎骗我吧?”赵灵素听着胡二平的话,心中当然不相信,更何况胡二平描述的场景,那基本不是庄户农家的情况,而是十足的富户了,比胡家村村正家都不知道好上不知道多少去了,而围在身边的几个小娃,听着胡二平的话,嘴里都不由自主的咽着流出来的口水,嘴角边还挂着口水,心中幻想着那些好吃的蛋肉。
“娘子,我怎么可能学那些泼皮,我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啊,我说的是真的啊,你看,这是咱妹子送给咱们家的腊肉,有好几块呢,哦,还有一些干货,鸡鸭鹅蛋的,还有咸蛋,竹笋,这可是我那妹子秋香自己弄的。”胡二平赶忙向着自己娘子解释,再者还有担子里的东西可以作为证明的嘛。
“娘,腊肉,是真的,好香,还有铜钱。”最大的那个小女娃,掀去筐子上的稻草,腊肉,蛋,干货,铜钱也有不少。
“二郎,这,这,这……”赵灵素已经有些不知所措了,这么多东西,想来是值不少钱的,看来秋香妹子家真的过好了,赵灵素心里高兴啊,真的是很高兴,抹着眼泪盯着筐中的东西,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另一端同样如此,此时的刘二大媳妇宋宝儿,指着地上箩筐中的东西,同样不知道该说什么,相对刘二大家来说,比胡二平家中稍好一些,可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的穷困维艰。
刘二大所在村子刘庄,本就座落在大山底下,更是没有多少的产出,荒地倒是有不少,庄子中户数也少,只有十五户人家,而且村中汉子少,自然也就没有过多的劳动力,家家户户都处在饥饿状态,能吃的,除了山林里的野兽动物,也就只有野菜了;庄中小娃也基本与方家村小娃差不多,不大不小的,最是能吃的时候,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家中又无粮,也就只能喝碗稀粥,就着野菜吃了,算是能填填肚子吧。
说来这种情况,在山南道各地,基本都相差不了多少,地少山多,当然只要家中稍有几个壮劳力的,倒也能天天吃上顿野菜稀粥,也不至于饿肚子。
此时陈河涛家中也正在发生着同样的事情,陈河涛,也就是方家村正的儿媳妇陈秀娘的二哥,上无长辈,陈河涛与他大哥陈江涛却是早已分了家,陈家村相对别的村子来说,可以说是大村了,五六十户人家,人口多,壮劳力也多,所以相对来说,自然比其他村子要好上一些,但也只是好上一些而已。
陈河涛的媳妇汪小玉,正在帮着陈河涛收拾东西,刚才可是听自家夫君说了,在家中也只能呆两三天,就又得返回方家村做工,汪小玉自然知道要如何处理,自家夫君带回来的东西,心中除了高兴,也就只有高兴了。
()
………………………………
第二百零六章 保密
十天时间后,帮工们从各自家中返回到方家村,每人带着不少的东西,满脸的笑容,相互打着招呼,入住到方家学堂当中,随意搭了些木板作为床铺,做饭,也只能在学堂外面找个角落搭个棚子做饭,这也是方静要求的,各种细事,方静都交待的清楚,吃喝拉撒,都需要在不同的地方进行,可别真污了新建的方家学堂,虽然在大教室的一边,建有一个新的茅厕,但因为暂时还没有在学堂外挖蓄粪坑,而且也没有挖好水打水的水坑,目前自然无法使用。
“各位,我呢,是这样想的,我家里的老旧屋子要拆掉重建,所以,人数不会太多,先十五人吧,其他十八个人,就留在这边建新的排屋,新的建设图,一会儿我会交给村正,如果有什么事,也可以随时问一下,一会儿点到名字的,就跟我去家里吧,哦,对了,还有粮食菜什么的,一会儿到我那里来搬。”方静来到学堂左侧的空地,望着这三十三个帮工喊道。
“陈江涛,王大锤……”方静依照名册念了起来。
每个帮工听着方静念着名字,只要喊到自己的名字后,自然也就会站到一边去,做工做活,分成两队人。
一些帮工去了方静家,搬了不少的粮食和菜过来,这些粮食和菜,都是方静定死的,粮食可以多一些无关紧要,但菜,相对也只有肉与蛋了,竹笋想吃可以去山里挖,青菜想吃,可以随意去地里摘,但眼下快要入冬了,自然也就没有多少青菜可吃的了,当然野菜还是有一些的。
这方静再次大方一回,还顺便请了三个伙工,专门给这些帮工们做饭,这伙工也是这些帮工们的家人,至少大家也放心,也省得每天从早忙到晚,还得自己做饭吃。
每天方静都在自家院中帮忙,拆土屋,搬东西,这些事虽然已经有人在做了,但方静心急,想着在近一两个月内,把这两栋房屋建起来,到时候也省得下雪了了麻烦。
“静娃子,这竹屋拆了是不是有些可惜?”陈二林心疼当初费了不少力气建起的竹屋,想当初一家人,可是忙活了好些天,才建好的竹屋,在方静的一声令下,就要拆除了,心中要是不心疼,那可就怪了。
“小舅,建新屋子,可不得拆了嘛,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方静搬着拆下来的竹子,抱着扔一边去,这些竹子以后说不定能用上,就算是用不上,也可以当柴火烧。
建起来不容易,拆起来却是容易得多了,这冒似是一个哲学问题,没有对与错之说,更没有差与好之分。
旧屋竹屋全拆了,灶房和牲畜棚却是没有拆掉,真要拆了,家里的牲畜可就没地方可待了,所以暂时保留着,就连灶房也同样保留着,其实灶房拆了的话,其本牲畜棚也基本也就空了一边了,到时候牲畜真要跑了,那可就得满村子追着跑了,这笑话可就闹大了。
拆完房屋后,方静也就不再帮忙了,方静还要去左边平地,把斜坡给挖平填平,方便自家的屋子建好后,再接着建第二栋,这样只要在打完地基的时候,也可以打第二栋的地基,这样时间也能省出不少来。
时间过得很快,各家各户开始收豆子,方静家也同样如此,家家户户都忙得脚不沾地了,五六天的时间,终于是收割完了,所有的豆荚都放在自家房屋边上的空地上晾晒。
大榕树营地中的官吏,基本每家每户都要去个人,哪怕只是记录,也得跟随着去,收完豆子晾晒时,也得每天进行记录,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每天,方静家都忙得脚不沾地,跑前跑后,两栋房屋的建设,可不是说建就建的,所以速度相对也就慢了很多,方静又是跑了躺县城,以向胡商购买水泥的名义,才弄回来不少的水泥,要不然,方静可不敢随意就建房屋的。
方家学堂那边的排屋,建设速度也快,主要是是两间一排,只需要建个框架就行,所以速度要比方静家要快多了,至少方静看着就比自家快太多了。
再过半个月,方家村又该种植大棚了,现在的大棚可是方家村立村的根本了,可眼下方家村这么多的外人在,对于保密来说,可就有些麻烦了,这不,村正正往方静家走来呢,准备找方静商量着这事。
“静娃子,静娃子,停一下,停一下,找你商议个事。”村正走过来后,大声的向着正在帮忙的方静喊道。
“村正,咋了?发什么什么事了吗?”方静忙停下手中活计,小跑着过来,向着村正问道。
“没啥大事,就是想问问你,咱方家村今年这大棚怎么弄?这不,村里这么多的外人,可不好弄啊,那些官吏基本都快要钻到我家大桶里数豆子了,大棚这事,要是还如此,可咋办啊?”村正有些着急上火了,满脸的愁容,向着方静抱怨道。
“村正,要是你们真担心这大棚被传出去了,要不咱方家村停一年如何?”方静知道肯定不好保密,只能给出个最安全的方法。
“停一年?那得损失多少铜钱啊,可不少啊,这一年都好几十贯铜钱呢。”村正明显不愿意停一年,大棚可是每年都可以给每家每户挣上个六十贯铜钱的,真要停一年,可不就损失大了嘛。
“村正,这要是不停一年,我敢肯定,这大棚的种植方法,必然要被人学去的,哪怕他们只学到了一点皮毛,再过个几年,定然也能摸索出来的,我倒是觉得停一年,也没什么的,明年咱方家村再种的时候,稍稍涨点价,也能挽回点损失,以前咱们卖二十文一斤,明年可以卖三十文一斤,反正独此一家,爱买不买,村正,您说呢?”方静倒是没什么想法,这么简单的大棚种植技术,说易不易,说难也不难,只要稍微聪明一点的人,过个几年,定然也能摸索出来的。
“静娃子,可有什么好办法?又能保密,又能种上大棚蔬菜?”村正还是不死心,今年这钱,他真是想挣,更何况村里的各家各户呢。
“村正,这事吧,不好说,要不,找钱侍过来一躺,也不知道他能压不压得住那些官吏和将士了,要是压不住,想来咱方家村,肯定得停一年,要是压得住,到还好说,不过,这人嘛,总会有这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必然会去查探,咱方家村总不能天天派人守着吧?”方静最后出了个不是很好的主意,也算是让村正和几位村老们有点念想。
“行,静娃子,我这就去找钱侍,看看他怎么说,钱侍倒是能相信。”村正眼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同意方静说的方法,随既抬腿离去。
方静望着离去的村正,摸了摸鼻子,有些无语,这大棚蔬菜,说是方家村需要保密的,但眼下这么多人在方家村,真要是种了,想保密都不可能,人是一种神奇的动物,比猫的好奇心还大,自然无法杜绝别人的好奇心,真要天天派人寻查,那估计也杜绝不了,真想保密,只能停一年不种才是最好的办法了。
方静继续忙着,自家小娃也时不时的帮忙,当然也只是帮点小忙,建房屋,对于每家人来说,都属于大事情,这可是以后一家人遮风避雨的场所,同样是一家人往后吃住的地方,更是一个‘家’。
第二日上午,村正又小跑着过来找方静,方静依旧在忙碌着,当方静抬头看见村正的时候,心中已然知道村正找他准备要说什么事了,停下活计走近村正。
“静娃子,看来咱方家村今年这大棚的钱没法挣了,昨天我找钱侍商量,他说那些官吏的官职说来跟他差不多大小,想压,倒也是压得住,但要是那些官吏硬来的话,他也是没有办法的,唉,可惜了啊。”村正叹着气,向着方静述说道。
“村正,这大棚蔬菜,停一年也没什么大事,也只是少挣一年的钱而已,现在村里的各家各户,哪家没处上百贯铜钱啊,比起别的村子来说,我们方家村属于大户村了,少挣一年大棚钱,伤不了筋,也动不骨的。”方静倒是无所谓,最多也就是冬天没蔬菜吃了。
“静娃子,这虽说咱方家村每户人家有了些存钱,但,谁家还嫌钱多的,这以后各家的小娃都要长大了,这说婆娘也要有些家底吧,这少挣一年,就少一年的钱的。”村正心里很不爽,可又能如何呢,他还在想着如何去与村里人商议。
“村正,您就每家跑一躺,把这事说明,说清楚,省得各家各户心里有气,这事咱们也没办法,这些官吏和各家的亲戚都在,最好还是一家家通知,也别喊大家去大榕树那里商议了。”方静知道村正心里有些痛惜,少挣了一年的钱,是谁心里也不会有多痛快。
“行,那我先去了,你先忙吧。”村正已然没了脾气,只能如此了,随后开始一家家串起门来。
方静心中对于大棚蔬菜,没有完全的保密想法,也没有明显扩散想法,这天下穷人太多了,这天下是李唐的天下,但这天下跟自己,跟方家村有什么关系呢?方家村曾经饿得快要卖儿卖女的时候,天下又在哪里呢?方静兄妹俩每日食一碗稀粥的时候,天下又在哪呢?
方静只是个普通人,普通人的思想,普通人的阅历,能做的,也只是先保证自家,先保证方家村而已,其他的,见到了,就救一回,见不到的,那也只能是见不到,由着这李氏皇家去想办法,去头疼吧。
方静家继续建房忙,每天都忙得热火朝天的,每天还会时不时会舀一碗果酿给帮工们,也算是最简单的贿赂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无非就是最为简单的贿赂吗?只是无关钱财,无关交情罢了,庄户农家人,基本都这样。
经过一个来月的时间,方静家的两栋新楼房,终于是建成了,陈二林夫妇带着一家子小娃,站在方静的两边,看着眼前新建的两栋楼房,心里都在感慨着,以前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可今天,却是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是谁心里都能高兴好一段时间。
“哥哥,这新楼房是咱们以后的家吗?”方园指着原来土屋竹屋处新建起来的楼房说道。
“是的,小妹,这以后就是咱们的新家了,喜欢不喜欢?”方静点头应道,顺便问了问小丫头。
“哥哥,这楼房好看,那我们住的那栋楼房呢?”方园好奇为什么要建三栋楼房?难道家里以后要存放很多的东西吗?
“咱们现在住的那栋楼房,是给大初准备的,旁边的那栋是给大头准备的,等他们俩说了婆娘后,自然不能跟咱们住一块了,所以得多建两栋的。”方静望着眼前的三栋楼房,缓慢的向着小妹介绍道,而大初与大头两人听了方静说的话,脸上开始红了起来。
()
………………………………
第二百零七章 花婶一家到来
房屋算是建好了,就连方家学堂的排屋也建好了,茅厕的坑也都弄好了,基本也就没多少事可做了,除了处理后面的一些杂事,也不再需要帮工了。
方静再次结了帮工们的工钱,谢过大家之后,这算是整体完事了,帮工们也高高兴兴的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去了。
两日后的中午时分,老李头赶着牛车,正走在往方家村去的小路上,牛车架上坐着黄梅花与王继之两人。
黄梅花娘俩此趟来方家村,也算是头一次了,认不得路,只好顾了老李头所在车行的一架牛车前来,正好老李头也认识路,这才带着黄梅花娘俩过来,也好来方静家认认门。
“梅花啊,这方家小哥所在的方家村,就在前面山头过去一就到了,估计小半个时辰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方家村的那棵大榕树了,方家小哥那也是个实在好心人,这次你们娘俩过来,也正好可以多住些时日,客舍的事,就交给万古去经营吧,我要是有空的话,也可以过去帮你看看。”老李头赶着牛车,边走边说。
“李叔,这次要谢谢您,要不然我们娘俩啊,还真不认识这路,而且这路也不好走,也多亏得有李叔了,要不然啊,我们娘俩这一路走过来,估计一天都走不到的。”黄梅花坐在车架上,心里幻想着方静家怎么样,嘴里说着一些感谢的话。
“无事的,反正你也付了钱的,这车行的规矩我也没办法,要是我家里有架牛车,我倒是可以跟管事的说一声,送你们过来,可这家中也没有牛车。”老李头心中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娘,静哥哥家为什么要住这么远,为啥不能住县城啊?”王继之侧坐在车架上,盯着自己的娘亲问道。
“继之,你静哥哥的家本就在方家村,让他们搬到县城里,可没多少活可挣到钱的,没钱自然就养不了家,只有在这方家村住着了。”黄梅花也算是个有见识的人了,去过不少的地方,见识过不少大人物,自然也知道如今的大唐很大,大到她也无法估量的地步,但对于王继之的问话来说,她也只能说成这样了。
“娘,静哥哥家有果酿,这次我一定要喝很多,还有,我要跟静哥哥去打猎,静哥哥最是历害了。”八岁的王继之,在大唐这时代,说来本应该很懂事了,但这眼前的王继之,好像一直没长大一样,玩性重,完全没有本应该有着八岁年纪的行为举止。
其实这也不能怪王继之,黄梅花一个妇道人家,经营着一家客舍,生意本就不算太好,只能说免强维持着,却是少有时间来管教王继之,王继之一人从小大到,一个人玩闹,这心性也自然就没有过快的成长,所以这也能理解为何方静前世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以及身体,都相应的会有一些亚健康状态。
“你静哥哥又不是专门给你酿的果酿,一会儿到了你静哥哥家,给我老实点,你要是敢皮了,老娘我就揍你。”黄梅花可不会对王继之客气,每次王继之犯点错,必然要遭到黄梅花的一顿竹笋炒肉。
“哼。”王继之转过头,不再理黄梅花,心里却是想着,一会见到方静后,必然要求着进山林里打猎去,他心中一直有着这个想法。
牛车一过山头,拐了个弯道,就能顺着小路见着远处的一棵大榕树了,只要再过一刻钟左右,就能达到方家村了。
“梅花,继之,你们看,那棵大榕树就是方家村村门口的那棵了。”老李头指着远处的那棵大榕树向着车架上的娘俩喊道。
“怎么没有村子啊?全是树呢?”王继之回头看了看,只有一棵大榕树的树顶能瞧见,其他的基本都被两边的树林给挡住了。
只要再行个几分钟,就能走出这条山林小路,到达田地与山林交汇处,也就能看到整个方家村的样貌了。
“继之,这还得再过一会儿,你们就能瞧见方家村了,莫要急。”老李头继续赶着牛车往前行去。
三人一牛一车架,来到大榕树下,抬头看着这棵超大的大榕树,心里都在赞叹着,王继之心里却是想着这棵大榕树上有没有鸟,有没有鸟蛋,或者可以抓抓鸟,掏掏鸟蛋什么的。
“你们从哪来的?来方家村有何事吗?”一兵丁跑了过来,向着三人问道,语气可以说是相当缓和了,根本就不像是兵丁在问话。
“这位军士,我们是来走亲戚的,来这方家村方静家的。”老李头顺着兵丁的问话说道,他是知道这里有将士驻扎的,兵丁过来问话,倒也不奇怪,上次方静可是跟他说过此事的。
“找先生的啊,那你们请。”兵丁伸着手作了个手势,很是客气的说着话。
“谢过军士了。”老李头继续牵着牛车往着方静家所在方向行去。
“李叔,这是怎么回事啊?方家村怎么还有将士在这里的?”黄梅花可是不清楚情况的,刚才还一脸的紧张,抱着王继之,生怕发生什么意外。
“梅花,没事的,你看那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