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改造计划-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将军,顺路让那些将佩刀扔在我这的军将们回来把佩刀给我取走。身为我大宋统兵大将,随身佩刀都如同自家性命般,竟然敢随意丢弃,当真是丢尽我大宋朝颜面,看来本官又要参他们一本了。”

    赵法和袁先听到薛明的话,同时再次一颤。

    真狠啊!

    ……

    人都散去,薛明回身,看着一脸惊骇的扈成道:

    “看来,我要进宫一趟了。”

    说完,薛明转过眼睛看着神色平静的段誉道:“高手,看来你对我杀人一点儿都不惊讶啊、”

    “他该死……我以为你会将那袁先也杀掉。”

    段誉脸色余怒未消,显然对薛明放过觊觎他美色的袁先很是耿耿于怀。

    “哈哈!人都说红颜祸水……额……”

    如果眼神可以杀人,薛明知道自己已经被段誉无数次的碎尸万段了。只得讪讪的把后面的话又堵了回去。

    “明轩,你冲动了……”

    扈成看着神情轻松的薛明,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到。

    “扈兄,有些事情,就算失去一些东西,我也必须要做。不然,对不起这里。”薛明正视着扈成,用手点点自己的胸脯沉声道。

    他自认为自己事实上并不能说是一个真正的好人,但是他也更不认为自己会是个为了利益什么都可以抛弃可以放弃的伪君子。

    杀掉王通,他是有些冲动的成分在里面,可是并不代表他真的只是头脑热。
………………………………

第432章

    薛明很清楚王黼的能量,或者说蔡京等人的能量。如果他今天真的跟赵法说的那样将李吉交给大理寺和御史台、刑部来会审,那么会审的结果其实不用想他就知道会是什么。最多也就是将王通革职查办,有王黼在甚至连入狱都不可能。

    这是薛明最难以接受的。虽然他没有看到那个被虐杀的少女样子,可是能让见惯了死人的赵壹都咬牙切齿,那么那少女死的何等凄惨可以想象的出来。

    这样一个人渣,却偏偏是他叫来巡狩的。薛明怎么能不自责?所以,在听到赵壹的禀报之后,那个时候薛明就已经在心中定了王通的死期。

    王通被他亲手砍了脑袋,可以想像必然会在朝野之上引酣然大波,王黼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有蔡京帮忙的情况下,薛明知道自己确实会有些麻烦,可是这些麻烦毕竟还是可控的。毕竟,他也不是软柿子,什么人都可以随便拿捏的。

    更何况,肖升的坑,却是给了他一个将嗣秀王拖下水的途径。想坑他,不管是谁,薛明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将嗣秀王拖下水来分担压力。

    更重要的是,薛明自认为占了先手,即便他杀了王通也有的是大把的理由和借口来推脱责任。在如今汴京城灾情火烧眉毛的情况下,他料到无论是蔡京还是王黼,都不可能真的把他怎么样。

    毕竟薛明可以撂挑子不干,可是这个挑子无论蔡京还是王黼,亦或是袁成等人,谁都接不下来。或者说,他们都根本不愿意去接。

    这样一种情况下,他最多也就是被赵佶给申饬一番,给点惩罚了事。这对他又能造成什么伤害?唯一的有的伤害,怕是就是从此之后跟王黼那是结了死仇到不死不休之局了。

    对跟身为后来的北宋六贼之一的王黼结仇,薛明实在是没有一点儿心理压力。就算他想不跟王黼结仇,王黼也显然是看他哪都不爽了,他又何必热脸贴冷屁股?

    这是他杀王通所能带来的弊端,有麻烦,但是都是可控的。最重要的是,这些麻烦不是立竿见影就能给他带来烦恼的。

    麻烦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好处呢?

    杀掉王通,最为直接的好处其实已经出现了。那就是,先前一直没把他当回事的殿前司军将们不是都吓的跟老鼠一样么?

    仅仅是为了这一点儿,就已经足够薛明铤而走险了。

    毕竟,殿前司是如今他能掌控的最为直接的兵力,虽然说都是酒囊饭袋,可是对赈灾有用啊。这些习惯了吃拿卡要的殿前司兵将不给他惹麻烦,那么这赈灾就能少许多烦心事,保持流民的稳定,重要性丝毫不比粮食差。粮食是萝卜,那么殿前司的兵卒就是大棒了。

    仅仅是有萝卜显然是不够的,大棒如果用的不顺手,带来的麻烦甚至比没粮更可怕。

    杀了王通,既能压服这些酒囊饭袋,又能平息民怨,何乐而不为?同时还坑了嗣秀王一把,好吧,就算嗣秀王跟肖升坑他的事情没有关系,可是王黼恨上了肖升,嗣秀王能不出面?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当然,嗣秀王肯定会对薛明将肖升推出来恼火。可是那又如何?谁让肖升先坑他,想看他的笑话?

    更何况,薛明已经有八成肯定肖升肯定是受了嗣秀王的指使来挖坑的,那么嗣秀王就算吃了亏又能将他如何?

    这个亏,嗣秀王显然是吃定了。

    薛明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心胸广阔的人。尤其是对那些想坑他的人。虽然他还不知道这个从来没有打过交道的嗣秀王坑他是为了什么。

    从商人的角度来说,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投资了。更何况,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薛明手中掌握着,他还担心个毛线啊。

    放过袁先,还让赵法将袁先送到袁成府上让袁成带着聘书来女子营中领人,除了因为袁先没有杀人外,更重要的是表明一个态度,他薛明不是因为政见不合而杀人,而是因为王通杀了人而杀人。

    当然,这只是表面原因,区别对待,各个击破,才是王道。

    说到底,薛明也不想真的弄的满朝皆敌。更不想将自己所有的赌注都押到张商英和李纲身上。政治么,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而袁成那新堂的所谓绍述一派,跟蔡京显然只是合作而已,既然能跟蔡京合作,没理由就不能跟他薛明合作不是?

    他今天给了面子给袁成,也算是给了新党的面子,如果袁成不傻,如果作为新党领袖之一的高俅不傻,自然会明白的。

    互相结个善缘,即便袁成不领情,也能恶心一下王黼和蔡京不是?

    总结下来,王通只能说是算他倒霉,是白死的。

    对这些事情扈成到底看出了多少,薛明没有多少把握,不过直觉告诉他,扈成肯定不会什么都没看出来。

    不过,这些对薛明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扈成能给他提供粮食,能帮他解决这城外的数十万流民问题就足够了,即便他还有别的一些想法,那是以后的事情,不是吗?

    听到薛明这句话,扈成不由自主的一愣,随即似乎第一次认识薛明一般。半响默然无语。

    薛明打了个招呼就匆匆离去,前往皇城去找赵佶给他擦屁股了。

    ……

    事情果然跟薛明预料的一般,已经走到半路的王黼在听到李吉被薛明手刃在营帐前之后,就泡到赵佶面前告状去了。

    结果么,薛明被赵佶下旨申饬,罚俸半年,戴罪立功。一干抢了女子营中女子的殿前司军将,各有惩罚,袁先么,却是要洞房六次了。

    而至于王通这个人么,却是没有被任何人提起,俨然已经被众人给遗忘了一般。

    这其中,嗣秀王却是帮薛明说了话。至于袁成,虽说没有帮薛明的忙,但是在朝堂上,能让一直跟薛明对着干的袁成闭嘴,这已经是一种进步了不是吗?
………………………………

第433章

    政和三年,五月初,汴京城外的流民已经过百万,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各地涌来的流民也是越来越少。总算是让薛明大松一口气。

    端午节的龙舟大赛却是被取消了,而开封花魁大赛也因为流民汇聚,而被朝廷下令延期。

    好在灾情连连之际,已经到了襄州的张商英处总算是传来好消息。五月初十,右丞相张商英亲领大军十万横扫荆湖一带流民十多万人,击毙贼酋王庆、生擒宗室赵念。

    于此同时,在五月二十日,秦凤制置使种师道亲领马步军二十六万余人、水军战船一千余艘兵分三路从渭州、庆州、熙州三地水6并进,强攻横山。

    准备了足足半年之久的横山之战,终于因为连番谁都没有想到的灾情后匆忙展开。

    五月底,种师道率军在古骨龙跟西夏军大战,斩数千人,攻克横山,逼近西平城取得横山之战的场大胜。捷报传来,总算是给一直灾祸连连的大宋朝带来了那么一丝喜悦之气。

    赵佶大喜之下,下诏西北军上下尽皆官升一级,赏银十万两。当然,这赏银,还是欠着的。

    六月初,已经成功将流民全部击溃的张商英领兵回转开封,一直在颖昌总理赈灾事宜的李纲也跟张商英同行回转开封府。

    颖昌地震,死伤十余万人王庆等流民抢匪,辗转数百里,荼毒各郡,使得京西、淮南和江南几路一片生灵涂炭民生凋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捷报的频传,对薛明而言,其实压根没有多大关系。更何况,种师道的横山之战最后的结果其实他早就清楚。他每天都快忙的恨不得将自己掰成几瓣来用了。

    逾百万的流民,在进入五月之后,薛明就奏禀赵佶从其中挑选精壮组建民团。因为在王通等人的事情上,薛明的雷霆处置,除了震慑了殿前司的那些军将们外,更重要的是,让薛明在流民中的名声急剧飙升,这应该算的上是他没有料到的意外之喜了。

    所以,听说府尊大人要组建民团代替殿前司来保护他们自己,流民中的精壮无不踊跃之极。不过短短数日功夫,报名参加民团的精壮已经过五万人。

    这五万民团精壮,是从逾百万的流民中精选出来的身体最为壮实的年轻人组建而成。这五万民团,薛明专门从禁军之中请了一营内殿直禁军来负责他们的训练,而赵壹,就是这五万民团的总教头。

    在组建民团的时候,开封成外的流民营地经过差不多一月时间的建设,总算是有些模样了。

    百余万流民,按照籍贯划分,各府各州各郡各县一直到各村进行统一划分和安排。各府百姓组成一个大营,这个大营中,又分各郡小营,然后是各县。每个营寨中,都有流民自己推选出德高望重之人来做主事者。日常的粮食包括其余事务,开封府负责的官吏只会找这些流民推选出的主事者下达命令,而不用跑断腿。

    这些营寨聚集点,同样又分女子营和男子营。

    在生了王通的事情之后,殿前司的兵卒显然就安分多了。为了防止还有人铤而走险,薛明甚至将他身边的内殿直禁军都分开来安排到各个女子营外巡值。

    不过,事实证明,他显然是忽略了他那一刀下去的带来的影响。殿前司上上下下都安分的跟小猫似得,哪敢再乱伸他们的禄山之爪。

    每个营区中,都有太医专门负责各个营区中的防疫,日常垃圾排水等等,都有专人负责,而这些,其实都是由薛明手把手抓起来的。

    而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和辛苦。汴京城外聚集的逾百万流民中,不说没人都能吃饱,至少没人饿肚子,而且没有任何的疫病生。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好的基础,逾百万的流民在开封府的组织下在汴京城外开挖沟渠,引江湖河水,开垦荒地农田,不过短短两月时间,足足有近五十万亩的农田鳞次栉比的出现在汴京城外。

    这些农田还不能算是良田,甚至都不能算是熟田,可是薛明却完成了谁都没有想到过的奇迹,朝野上下的震动自然不言而喻。

    最重要的是,这些农田,都有完备的沟渠和灌溉系统,端午节才过,逾百万的农田都已经开始抢种因为干旱耽搁的春耕了。

    而就是在这个时候,薛明处心积虑组建的民团终于也开始有了雏形。

    政和三年六月初,大宋朝徽宗赵佶下诏:六部二十四司外新设市舶总司,统辖大宋境内水路、海路商贸广州、明州宁波、泉州等各地市舶司尽皆归属市舶总司下辖

    大宋境内水路船商、海路商等,需在两月内到各地市舶司登记造册,以待核准货物税赋,逾期不报者,旦有现船货尽没各异邦海商进港之前,需到各地市舶司登记造册,查验货物缴纳税赋领取路引,未有路引,旦有现船货尽没

    设市舶总司衙门,募水、6兵卒五万,统归市舶总司衙门下辖,编练完毕负责查禁各地江、河、海各路船商缉拿违法,军饷以各地市舶司赋税充抵

    龙图阁直学士、上轻车都尉、暂领开封府知府、国子监司业、军器监薛明提举市舶总司衙门从三品衔,责其修订重拟市舶司税赋律条,在此之前,各地市舶司港口继续按照以往税赋缴纳税赋,等等。

    这道突如其来的诏书,如同一记闷棍一下就将朝野上下众多的朝臣无不砸的头晕眼花。

    直到这个时候,那些正四处窜连准备弹劾薛明的人才明白,薛明那从流民中招募的五万民团是为了什么了。显然,在很早之前薛明就已经跟皇帝商量好了这民团的来路。

    据说,在听到这个诏书之后,参知王黼气的当场昏厥。消息传到薛明耳中,却是让他暗叹,怎么没有将王黼气的呕出几十两血。
………………………………

第434章

    不管怎么说,赵佶这个诏令却是让朝野上下的所有人明白,除非真的有大变故生,不然之前一直被他们看不起的薛明,已经是大势已成,根本不容阻挡了。

    市舶司是什么机构朝中不是没有人不知道,市舶司又有多大的利润,更是人尽皆知。显然,皇帝这次是真的急了,想要从市舶司上捞钱了。

    不过,各地市舶司从上到下牵连到方方面面,有朝中大臣,更有地方上的巨商豪绅,如果真的有那么好伸手,怕是早就有无数的人伸手了,哪还轮的到薛明来打主意。

    所以在赵佶诏令出来后,除了王黼被气晕之外,朝野上下总的来说,绝大多数人都还是持着冷眼旁观之态。

    市舶司是有厚利,所有人都知道。可是所有人同样也知道这市舶司里的厚利不是那么好拿的。为什么朝廷明明知道市舶司有厚利对朝廷有莫大的帮助,还一直只能保持原状?不就是因为有太多的阻力了么?

    当然,话又说回来。反正薛明看似最喜欢能人所不能,若是真的能将市舶司给拿下,对大宋朝对所有人都是有莫大好处的。

    既然有人打头阵那是最好的了,拿不下各地海商这市舶总司就是那镜中花水中月,还能杀杀那薛明的锐气,让他明白,即便是有皇帝给他撑腰,他也不是真的可以横行无忌当然,若是薛明真的将各地市舶司还有各路海商给拿下了,那么到时候想要伸手分一杯羹的大把的是,自然不用在这个时候跟皇帝置气不是?

    唯一对这个诏令感到欢欣鼓舞的怕是只有扈成这些已经在薛明身上投资了几百万两银子的人了。显然,在这还没有开始的市舶司战场上,他们这些关键时候拉了薛明一把的人,已经占尽了先机。

    那些朝臣心里之所想薛明是不怎么清楚的,当然,想来即便他清楚,也不会放在心上。

    市舶司的种种,对他的计划而言太过重要,无论怎样,他也不会轻易放弃的。

    而他的底气,除了同样想钱想疯了的赵佶外,自然就是那五万由民团摇身一变成为市舶总司衙门兵卒的流民武装了。

    这五万人,赵佶是没有放在心上的,因为在他看来这些流民组成的市舶司衙役连厢军都算不上,因为他们都是衙役。可是对薛明而言,这五万人却是他到这个世界的第一笔本钱,完全属于他的五万大军。为此,他甚至将神盾房的手下都打散到了这五万人中,以加强他的掌控。

    因为,这五万人都是从流民中招募的,而对流民来说,年纪轻轻的知府大人,却已经是他们再生父母般的存在了。

    有这一层关系在,天然就保证了这五万市舶司衙役的忠诚度。当然,这忠臣度也许还不太高,可是这对薛明来说都不是问题,时间大把的是。

    甚至于就连上头的那个赵佶都没有现,不知不觉间,薛明已经开始在为将来做些准备了。当然,也或许只是他自己不愿意相信罢了。毕竟,哪个衙门会有五万衙役?而且还是按照大宋朝正规军的水步两军来划分、用禁军来编练?

    ……

    张商英和李纲联袂来见的时候,薛明正挽着裤脚带着一帮人在打井。

    开垦荒山,整治梯田,这是薛明能在开封府弄出五十多万亩农田的不二法宝。梯田是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可是梯田却也不利于灌溉,毕竟现在的大宋朝显然是没有抽水泵的。当然,没有抽水泵,可以有水车,而且还是人力、风力两用的。

    不过即使是水车,能将水送到梯田上,那前提也是要有水不是?更何况,谁能保证不再那旱灾?更何况,这些农田薛明却是不打算只用一时,既然都开垦出来了,就要利用好不是?

    所以,打井,打深井,干旱的时候利用地下水来灌溉就成了选了。

    这个时候没有钻井的机械,唯一可以依靠的只能是人来挖井。所以,在感觉农田都开垦的差不多之后,薛明就停下了轰轰烈烈的垦田运动,而是集中力量开始了轰轰烈烈修沟渠、打深井的运动。

    再不把赶紧把种子播下去赶上春耕,薛明感觉自己那是真的直接要宣布破产了。虽说扈成等人都没有要利息,而且他也在尽量省吃俭用,当然,就算是他不省,也要省,没有粮食可买啊。到如今,他私人已经负债过两百万两银子大关了。

    这也亏得扈成等人相信他,不然早些日子这城外的逾百万流民就真的要每顿吃糠了。即便是这样,如今每天里流民的口粮也已经是一半粗粮一半麸糠混杂了。

    五十万亩农田,要打多少井薛明不清楚。好在,还有工部的专业人才,别的不说,六部中,薛明还是能够调动不少官员的,没见后面户部、兵部、工部的吏员都是直接跑到开封府下来上班了么?

    “老大,张相爷和李公来了。”

    段浩挤进人群中,扯了扯挽着裤腿赤着脚的薛明低声道。

    这小子手上还拿着个箩筐。薛明都亲自赤膊上阵了,他这个小厮又怎么敢站在旁边看着,所以这些日子也是每日里跟着风吹日晒老天爷没下雨。

    听到段浩的话,正在吆喝井下的人小心加固的薛明,不由一愣。

    张商英和李纲是两天前回的汴京城,他自然是收到消息了的。不过因为张商英和李纲都是走的西城门,而他当时正忙着测定几口井的位置,也就没有去接,本想着等到事了再去见这两个出去旅游了一圈的盟友,却没有想到两人竟然直接找到这城外灾民营地了。

    “请他们去营帐中,我马上就来……”

    话还没有说完,薛明就回头然后就看到了百余步之外的张商英和李纲两人正在大批官吏的簇拥下大步而来。前面领路的不是同样穿着小衣挽着裤腿赤着脚浑身是泥的李文星又是谁?
………………………………

第435章

    随手拉过身边正在勘定打井位置的工部匠师,薛明吩咐了几句,整了整衣衫却现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整的,只得苦笑着迎了上去。

    “下官,见过张相、见过舅舅大人。”

    隔着老远薛明就高声呼道。

    “明轩何须如此?”

    张商英和李纲看到同样打着赤脚跟个泥腿子似得的薛明,却是同时震惊了一下,随即释然。张商英疾走几步一把扶起薛明,嗔怪道。

    “明轩实在是没有想到史相和舅舅会到这地里来,本想着等这井出水了再登门拜访……”

    “明轩,你这话就不对了。你此番以一己之力挽救百万灾民,更身先士卒垦出两天五十余万亩,为我大宋朝为圣上立下不世之功,老夫虽说老了可是却也还没到走不动路的时候。不过说实话,亲眼看到这一望无际的良田,还有这百余万的灾民,老夫才知道,明轩这些时日当真是受苦了。”

    张商英丝毫没有因为薛明浑身是泥而嫌弃,亲热的挽起薛明的手臂正色道。

    张商英有些羞愧。

    从心底来说,他们两人同时离京,其实除了真的要赈灾和运送粮食给种师道顺带清剿流寇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想要避开汴京城即将生的漩涡。

    逾百万流民围城,国库空虚,既没粮食又没钱,无论谁接手这赈灾重担,都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局面,一个弄不好丢官也许只是最好的结果的局面。

    这样一种情况下,张商英毅然决定离开汴京城这个漩涡,将事情都丢给蔡京等人去折腾。反正,朝中保守一系的官吏实在是没有多少了,即便有,也远远不够资历和资格去接手那开封知府的重担。

    对薛明会破格擢升为开封府知府的事情,两人事先确实不知道。不过,这也正好给了两人看看薛明能耐的机会,所以两人很干脆的拍拍屁股就走了。

    结果就是,薛明在没有依靠两人任何的帮助下,不仅成功的将一场让朝野上下都束手无策的大灾给解决了,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