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改造计划-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亿丰丶吴江龙、郑天德三人还好,毕竟以他们的身份还不到那个阶层,还接触不到那些朝中贵人。可是钱嘉辉和李召忠却很明白,他们三家之所以能够提前囤积粮食的消息是从哪来的。还不是有人欺上瞒下跟他们勾结想要从中挣上一笔么。

    如今看来,果然这最担心的事情还是生了。

    没有人去问王尔愈为什么那朝中贵人不让他和他们开仓售卖手中囤积的粮食。王、钱、李三家囤粮,孙、吴、郑三家答应跟王钱李三家共进退,不都是因为那朝中贵人么。

    虽然孙亿丰丶吴江龙、郑天德根本不知道那朝中贵人是谁,而且即便是钱嘉辉和李召忠对那朝中贵人其实也是所知不多。但是他们更知道,莫看他们人前风光无限,府中家财万贯,可是对朝中那些贵人来说,也不过是一只稍微强壮点儿的蚂蚁罢了。

    有些事,不当问,不能知,就必须做足傻子。

    “听妹夫话中意思,那位贵人如今是让我等将囤下的粮食贱卖出去不成?”
………………………………

第439章

    钱嘉辉脸色极其难看,阴着脸盯着王尔愈缓缓道。

    除了李召忠,其余的孙亿丰丶吴江龙、郑天德三人听到钱嘉辉的话,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可是脸色却是也都是难看之极的。

    也是,任谁辛辛苦苦囤下那么多粮食,甚至还不惜得罪如日中天的薛明,就想着能够挣一笔,结果却是被那贵人弄成如今模样,谁心里又能好受?

    尤其是孙亿丰丶吴江龙、郑天德三家,本来家业就要比王尔愈、李召忠、钱嘉辉小上不少的。

    将那么多的银子压在粮食上,本是见王尔愈等人的背后有靠山,再不济也不会落道个兔死狗烹的局面,毕竟想着法不责众嘛,所以才会答应跟三家同进退,如今看来,却是人得罪了不说,貌似银子能拿回本钱就不错了。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当初应了那薛郡公,将粮食作价买给朝廷,虽说少赚些,终究还是有得赚不是?而且还能在那薛郡公那留下点儿香火情。

    如今看来,却是要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了。

    可惜,这世间什么都有的卖,就是没有后悔药可以卖。

    “舅兄不要着急。朝中局面不是我等小民可以揣度的,想来那位贵人也是有他的考量,才会做出此等安排。诸位兄长,如今我等已经因为囤粮之事得罪了那薛郡公、张右相,若是再将这贵人得罪,怕是这大宋朝就没有我等立足之地了。

    所以小弟以为,就算此次我等少赚一些银子,哪怕是赔上一些银子,也是无妨的。那位贵人的为人小弟还是有些了解的,绝不是那过河拆桥之人,此次我等帮了那他,日后那位贵人定然会在其余地方补偿我等。”

    王尔愈这句话说的是信心十足。而这也正是刚刚那位贵人的心腹来传达的消息。

    这话一出,钱嘉辉、李召忠等人的面色总算是好了一些。

    “尚还不知迥逸兄所说的那位贵人是朝中何人哪?说出来也好让我等安安心不是?”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召忠四顾扫了一圈,摸了摸嘴巴上的两撇小胡子,不紧不慢的道。

    王黼、周度、袁成等人他李家都是有过交往的。逢年过节,各类礼仪都是分文未少,所以彼此间却也是很有些交情,只是王尔愈口中所说的贵人,他却是始终没有见到过,就算问,王尔愈每次也都是含糊其辞,早就让他心中极为不满,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李家,钱家,王家,三家虽说一直都是表现的同气连枝,但是真正的情况并不是说真的如外人所看到的那样和谐。当面对外人的时候,三家自然是一致对外,可是私下里,三家其实也是有所争端的。

    更何况,当初三家联姻,最为主要的还是三家斗了太久,祖上当心被外人占了便宜,所以才有这联姻的无奈之举。

    联姻虽说可以让三家保持一致,但是却也是有亲疏远近之分的。

    王尔愈娶的是钱嘉辉的妹妹,而李召忠的儿子娶的则是王尔愈的女儿,这其中的远近之别,自然不同。毕竟,王尔愈也不是只有一个女儿,而李召忠也不是只有一个儿子。所以相对来说,三家之中,王家和钱家自然就走的要近的多,毕竟钱嘉辉的妹妹可是王尔愈的正妻。

    听到李召忠的话,王尔愈不仅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这个时候明显是应该三家联合起来安抚其余孙家那三家,免得他们乱了分寸,扰了那位贵人的布置。可是李召忠的这话,却是隐含逼宫的味道,显然是不太相信他王尔愈,想要看看他王尔愈所说的那位贵人到底有没有资格让几家人付出如此多的代价来讨好了。

    “迥逸此话说的对极,妹夫啊,如今都是这般时候了,你就说说那贵人是谁也好安安我等的心不是?”

    让王尔愈始料未及的是,他的那位大舅哥钱嘉辉在这个时候却已然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站到了李召忠的那一边。

    再看看其余的孙亿丰丶吴江龙、郑天德三人脸上的的神色,王尔愈再看向李召忠的眼色已经是隐含怒意了。

    这堂中六人,王尔愈其实唯一有所顾虑的也不过就是一个李召忠而已。钱嘉辉虽说是他的大舅哥,可是王尔愈内心里却是对这个便宜大舅哥很看不起的。

    当然,这个想法只存在在他心中,他自然是不能也不可能去当众宣诸与众的。

    在王尔愈看来,钱嘉辉不过是个头脑简单的家伙,也就只能卖卖粮食玩玩女人罢了,其余的么,实在是没有多少拿的出手的本事。

    之所以能够让钱家依然存在着,除了是因为他的老婆是钱嘉辉的妹妹之外,更为重要的还是,有这个李召忠在从中作梗,所以他才一直没有机会下手将整个钱家一口吞下。

    其余的像是如孙亿丰丶吴江龙、郑天德三家,家小业小的,虽说稍有些头脑,可是实力上的差距,让他根本没有将这三人放在眼中。

    至于李召忠么,温吞吞慢悠悠,话更是不多。

    李家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应该是三家中实力最弱的一方,可是这些年来李家这些年在他手中却是隐隐有坐大之势,也只有钱嘉辉那个只会吃喝玩乐的蠢货不知道,如今这李家的财力却是已经过了钱家,隐隐间已经有跟他王家并驾齐驱之势,说到底,李召忠才是王尔愈最为担心的人物。

    这也是为什么,王尔愈非要将那贵人给牢牢的隐藏在幕后的主要原因。

    毕竟以三家的关系,至少表面上还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态势不是?

    其实即便是那位贵人真的不想将身份暴露出来,可是王尔愈就算真的告诉李召忠和钱嘉辉也是没有什么的。毕竟,他在王尔愈面前已经露了身份,所以说起来让钱家和李家知道也是无妨的。而且,那贵人也没有说不得告诉李家和钱家,只是他王尔愈一直不想说出去而已。
………………………………

第440章

    其实说到底,还是王尔愈一直在担心李召忠罢了,想独占那代理人的身份罢了。毕竟也只有这样,他才能牢牢的压住了李召忠,顺便的将钱家也给紧紧的控制在手中不是?

    不得不说,王尔愈计划的是很美。可惜计划再好,终究还只是计划而已。

    以为已经是被自己赶出了汴京城的扈成回来,王尔愈没有料到薛明竟然认识扈成他同样也没有料到薛明能说服扈成帮忙而且扈成还那么卖力,他更是没有料到。

    还有那几个在暗中躲躲闪闪帮着薛明筹粮的跟扈成狼狈为奸的商贾,他也同样没有料到。这种种的意外,都让他的计划,频临流产的边缘。

    王尔愈实在是想不明白究竟是谁给了他们那么大的勇气,竟然敢跟自己做对。

    可是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如今那位朝中的贵人似乎也是手段用尽,如今似乎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暂时退让来减少损失了。

    偏偏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他李召忠还在这其中煽风点火的,这让他王尔愈怎么能不恼火?

    “肃之兄,不是迥逸不愿意告诉诸位兄长,而是那位贵人不想露面,如果肃之兄一定要知道,那么我也不是不能说出来,只是说出来之后,若是惹得那位贵人迁怒于诸位兄长……”

    王尔愈后面的话没有说完,不过谁都知道那留下来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孙亿丰丶吴江龙、郑天德三人脸色齐齐一变,随即不约而同的看向依然在慢悠悠自斟自酌的李召忠。

    见到这一幕,王尔愈的脸色却是不由得更加的阴沉了几分。

    原本想着借此机会,将六家都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形成一个以他王家为的联盟,如今看来,不仅极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让那个李召忠给得到了这个机会,明显孙亿丰丶吴江龙、郑天德三人已经是唯他李召忠马是瞻了嘛。

    堂中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剑弩拔张,钱嘉辉讶然的看看悠悠然没有任何惊慌之态的李召忠,随后又瞅瞅面沉如水的王尔愈,最后又垂下头似乎是又将注意力放在了面前的酒案之上。

    只是谁都没有看到,在钱嘉辉低眉的那一刹那眼中露出的浓浓嘲讽之意。

    能够走到今天还屹立不倒,他钱嘉辉又岂能真的是个只会声色犬马的庸才。

    “呵呵,却不知那位贵人可曾说了如今要如何处置我等仓中的存粮?”

    好在李召忠似乎是并没有真的要跟王尔愈现在就撕破脸皮的意思,对着王尔愈微微一笑道。

    “不知道诸位兄长仓中到底有多少存粮?”

    对于李召忠没有追根究底总算是让王尔愈的面色稍霁,不过话说完王尔愈就看到堂中几人面色齐齐一变,顿时明白是自己犯了忌讳,这些事情本就是各人的商业机密,连忙道:

    “小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那位贵人需要知道我等仓中存粮才好安排,小弟在这里就先抛砖引玉了,小弟粮仓中有粮食一百三十万石。”

    王尔愈的这话一出,在座的五人却是无不面色一变,不过这各人脸色变的意思却是有所不同。

    钱嘉辉和孙亿丰丶吴江龙、郑天德四人是一脸惊讶,而李召忠则是摸着两撇八字胡笑而不语。

    以前还不觉得,只是不知道怎么的,在今天,王尔愈是对李召忠这不明意味的笑那是怎么看怎么觉得不爽快,怎么看怎么都觉得诡异。

    也许,是应了那句老话,心中有鬼,见人皆有鬼吧。

    “咳咳,我李家仓中有七十万石。”李召忠瞅了一眼王尔愈后,自顾自的道。

    孙亿丰丶吴江龙、郑天德三人还好,王尔愈和钱嘉辉听到了李召忠的话,却是齐齐大惊。

    “迥逸兄可是曾经开仓售过粮了已经?”

    王尔愈看着李召忠当先阴恻恻的问道。

    坐在一边的钱嘉辉虽然没有说话,不过那一脸的不愉之色,却是表明他显然也是跟王尔愈有着同样的想法的。

    三家从年后就开始囤积粮食,再加上之前为了酿酒囤入的粮食,虽说各家都没有说明到底有多少粮食,可是在他王尔愈和钱嘉辉想来,钱王李每家百万石的粮食肯定是有的,只不过是看哪一家最多而已。

    “呵呵,迥逸兄说的不错,前不久那张德曾经找我买过三十万石粮食。”

    李召忠却似乎是对王尔愈脸上的不满神色一点儿也不在意似的,出人意料的没有任何隐瞒,直言道。

    “张德?悦来楼的张德?”

    钱嘉辉疑惑的问道。

    “正是此人。”

    李召忠对于钱嘉辉也认识张德一点儿也不意外,毕竟钱嘉辉可是各大青楼欢场里的常客。

    “那张德做的是金银生意,开的窑子赌馆,他要如此多的粮食作甚?肃之兄可曾问过那张德?”

    王尔愈皱皱眉,一脸不悦的说道。

    对张德的背景,王尔愈却是清楚的。同那袁成相交莫逆,据说当年袁成还身无一文的时候,就是靠这张德资助才能有今日之前程,所以袁成对张德那是很是照顾。

    这是袁成本性纯良、知恩图报的明证,所以在朝野上下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即便那张德还兼营那勾栏院的生意,袁成也从来没有避讳过同张德之间的关系。

    “那张德同朝中袁学士相交莫逆,而袁学士同郑副相同属相爷一党,肃之自然不好推辞。”

    李召忠说了半天,却是只表明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大家都是一伙的,我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不是?所以什么都没有问,就将粮食卖给他了。

    “……”

    王尔愈被李召忠弄的一滞,旁边还有孙亿丰丶吴江龙、郑天德三人在,他又不好明说什么,只得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我钱府有粮一百一十万石。”钱恒铎闷声道。

    “孙某仓中有粮二十余万石。”

    “吴某仓中有粮三十万石。”

    “郑某仓中有粮三十万石。”

    钱嘉辉话落,孙亿丰丶吴江龙、郑天德三人也紧随其后道。
………………………………

第441章

    如果薛明这个时候在这里,听到他们六人的谈话,怕是要恨不得生撕了这六个老东西。他辛辛苦苦筹粮,到处弄不到粮食,他们这六人手中尽然就控制了差不多近四百万石之多,看着城外逾百万的灾民在吃糠吃麸皮,他们却是生生将这些粮食都收刮在手中,以图谋利,国之大贼,概莫如是矣。

    “如此我等六家手中就有近四百万石粮食。朝中那位贵人说,如今颖昌、寿州、开封、蔡州、庐州一带到处缺粮,他可以出面说服陛下用市价的六成买下我等手中三百万石的粮食,只是如今朝中国库空虚……”

    “没有银子,我李家是定然不会卖粮的。”

    李召忠在一边打断王尔愈的话,慢条斯理的道。

    “凤仪兄……”

    “妹夫不是我不帮你啊。那贵人明显是把我等当猴耍嘛。没有银子就想要我等手中的粮食,那不是闹玩笑吗?朝中没有银子我们能体谅,可是我们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吹来的好嘛,我们的银子也都是起早贪黑一个铜子一个铜子攒起来的。肃之兄这次我觉得说的很对,没有银子,那贵人就算是皇上,不给银子,我也是一粒粮食都不会卖的。”

    “王公,不是我等故意为难王公,实在是我等家小业小,这身家性命可都在这几十万石粮食身上了,我等宁愿少挣些银子,也是可以的。”

    一变的孙亿丰三人也是连忙接口道。

    有没有搞错,这些粮食对你们三家来说,也许只是九牛一毛,可是对我们这些小卒子来说,实在是身家性命都压上了,你一句朝中需要粮食,就想将我们的身家性命都拿去,当别人都是傻子么?说到底,还不是那贵人想拿我们的钱讨好皇帝?

    狠狠瞪了李召忠一眼,王尔愈笑着道:

    “诸位兄长莫急莫急,听小弟将话说完可好?”

    这一刻,王尔愈在内心中已经是对李召忠恼至极点,什么时候自己需要这般对人低三下四,什么时候还要求着你们来帮忙了?

    “迥逸兄慢慢说,我等听着呢。”

    李召忠慢条斯理的道。

    看着一点儿都不着急、稳坐钓鱼台的李召忠,王尔愈心中一动。他感觉自己似乎抓住点什么。

    李召忠表现的太平静了,平静的是个人都能感觉出异常。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眼见手中的粮食都快卖不出去了,那可是数百万两银子好么。就算是李家,数百万两银子也不是说拿就能拿的出来的。

    可是就是这样,李召忠还能这样,那么唯一的解释似乎就是,他已经胸有成竹或者说是他已经有把握将手中的粮食全都给卖出去了。

    “三百万石粮食,如果诸位兄长愿意要银子,朝廷会按如今的市价足额给付银钱……”

    “此事更不成……”

    “肃之兄,你仓中粮食可是已经有人买下了?你自然不急,但是其余诸位兄长仓中粮食怎么办?那可是诸位兄长身家性命。”

    “迥逸兄,此话从何说起?我怎么听不明白?七十万石粮食都在仓中,迥逸兄随时可以去查验查验。”

    李召忠眨了眨眼睛,摊着手一脸无辜的样子道。

    “哼!”

    李召忠越是如此,王尔愈却是愈加更确定他李召忠已经将粮食都卖出了了,或者说至少是已经找到了下家了。

    如今这大宋朝能够一口吃下那么多粮食,又愿意买那么多粮食的,也就只能是那么几个人或者说一两个人而已。

    只是,李召忠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呢?难道说他就认定了自己等人手中的粮食就卖不出去了么?

    经此一事,以后怕不就就是钱李等五家联合起来挤压他王家了吧?

    他怎么敢?

    到底收了什么好处让一向小心谨慎精打细算的李召忠竟然敢于在这个时候反水,王尔愈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对方已经动起来了,如果他再不搞定这粮食的事情,怕是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若是不愿意要那会子,朝廷就以市价的六成给足银子,不过朝廷确实有困难,所以那贵人说,若是银子的话,先只能给付三成,剩下的银子会在朝廷税赋解送到京之后给付。不知诸位兄长以为如何?”

    ……

    深深的宫闱憧斓叠嶂气势雄浑,琼楼玉宇金碧辉煌华丽依然,无数的宫女太监来去匆匆,只是行走在其中却总是给人感觉似乎少些什么。

    薛明不是第一次进这皇城,可是像今天这样深入倒还是第一次。

    他是被郑皇后叫来的,来传旨的是郑皇后身边叫秀儿的贴身小婢,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小太监。此刻,秀儿走在薛明身侧引路,那两个小太监却是只敢小心翼翼的跟在后方,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从未打过交道的郑皇后突然遣人来召,薛明在惊讶之余却也没有太过担心。以他如今的地位,虽说还不能跟张商英等人相比,不过,却显然也不是可以随意揉捏的。尤其是在如今逾百万的流民全靠他支撑的情况下,郑皇后显然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做引君入瓮或者说鸿门宴之类的事情了。

    对这位常年深居在宫中甚至名声都不太显的郑皇后,薛明知道的不多,但是却绝对要比一些人想像的要知道的多的多。

    郑氏,宋徽宗赵佶的皇后,是北宋历史上升迁最快的一位皇后,也是命运最悲惨的皇后。郑氏的出身并不好,他的父亲郑绅只是一个直省官,后来郑氏做了皇后,他才被封为太师、乐平郡王。

    郑氏年少入宫,最初只是向太后身边的一个侍女。作为太后身边的侍女,本来是很难有机会见到皇帝的,而有一天她见到了当时还是端王的宋徽宗赵佶,从此改变了她的命运。

    郑氏年少入宫,深知要改变自己侍女的命运,就只能借助端王,才能麻雀变凤凰。端王每次到向太后这里请安,郑氏就对端王眉目传情,郑氏本来也颇有姿色,赵佶本来也是出了名的风流天子,怎能不被郑氏所吸引呢。
………………………………

第442章

    这一来二去的,向太后也看出来二人之间的情愫,于是就让郑氏和后来的王皇后一同服侍赵佶,直到赵佶即位后,向太后才把郑氏赐给赵佶。

    如今他刚刚接手市舶总司的事情,同时也因为赈灾的事情,在整个开封府内的声望尤其是在那逾百万的灾民心中的声望更是飙升到顶点儿,领龙图阁直学士、上轻车都尉衔,其余那连串的虚职就不用说了,身上另两个重要的实职开封府知府兼殿前司指挥使虽说都是代掌,可是如果再加上那实授的提点市舶总司,在实际的权力上,甚至要比朝中普通的六部尚书还要高上不少。

    毕竟如今大宋朝的六部,户部掌国库钱粮没有钱礼部,更不用说,战火连连,哪来邦交等事?学院倒是不少,又能有多少实权?兵部,有枢密院在,兵部就是个空架子工部和刑部就更不用说了。

    数月前皇长子跟福庆中毒之事,薛明虽说事情很多,但是侦缉司却没有放弃过搜拿证据寻找凶手,不过那幕后黑手却显然早就筹谋,甚至连丁点儿蛛丝马迹都没有留下,让薛明在郁闷之余,却也更加警惕。

    可是不管怎样,真凶一日未现,宫中任何人都是有嫌疑的,尤其是以这郑皇后的嫌疑为最。

    毕竟,皇长子赵桓的生母是已逝的王皇后,而不是她。

    因为王皇后生前并不受赵佶宠爱,连带的,赵佶对这个皇长子态度也就是一般。但后来不知为何,赵佶的态度突然大变,原本流连青楼的事情没有了,没夜里无女不欢的情况也少了许多,简直跟换了一个人一样,这怎么不叫人纳闷儿。

    赵佶对皇长子的态度突然变好了,而且看样子这个皇长子成为太子,继任皇位的事情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

    然后偏偏的,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给皇长子下毒了。

    按理来说,此事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王贵妃、韦贵妃,反正不该是她才对,毕竟她的儿子刚生下来就早夭,后面的一连串四五个又都生的是女儿。

    可是这种事情,谁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