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改造计划-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卿家自去忙吧。”

    果然,郑云清没有任何挽留的意思,放下压根就没有喝过的茶杯,淡淡的道。

    “微臣告退!”

    看着走出宫殿的薛明背影,郑云清神色有些萧索,微微一叹。

    ……

    出宫的时候,还是秀儿带的路,那翠儿却是连送都没有送出来。不管是为了避嫌也好,还是为了其他也罢,显然至少证明郑云清不是真的想要让薛明娶了那翠儿的。

    如今看来,之前说要将翠儿赐为自己小妾的话,想来既是拉拢也是敲打。毕竟她贵为皇后,自己先前在宫内直视皇后确实是失礼之极。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赐翠儿给自己,却又实打实的是真的。而且如果薛明答应了郑云清的赐婚并且要了翠儿的话,那么想来后面自然不会有郑新的事情了。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薛明拒绝了那小宫女,所以才会出现让郑云清想让郑新进入市舶总司衙门的事情。

    两件事情,显然不是独立存在的。存在的目的却是只有一个,既是为了示好也是为了表明清白。
………………………………

第446章

    同那小宫女相比,显然将郑新安排在市舶总司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却是要比送那个叫做翠儿的小宫女给薛明当小妾要来的有诚意的多了。

    毕竟,郑新怎么说也是乙等进士及第的前三甲,想来在郑氏一族中,也应该是属于被大力加以培养的哪一种类似接班人的存在了。

    将这样一个可以充作接班人的人送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看着,郑云清的本下的不可谓是不大,不过却也是很高明的一种办法了。

    不过郑云清的这一番表态,却也着实是让薛明的心中来的一惊。

    侦缉司在赵佶的默许、薛明的授意下,对任何薛明有怀疑的人都保持着秘密侦查的态势。只是如今看来,这个秘密显然只是侦缉司里头的人自以为的事情,而对其他人来说,却是根本的就不存在一点儿的秘密可言了。

    侦缉司的手才刚刚触碰到郑氏这边儿不久,这边郑云清就已经很是干脆的亮明了态度了,显然的是提前收到了什么风声才对。

    郑云清都能收到风声,那么其他的那些个被侦查的人,论起势力来可是要比郑氏这种新晋起来的一族要来的强的太多了,那么他们有没有现侦缉司的侦查,这似乎是个根本就不需要再去质疑的问题了。

    半路出家的侦缉司,到底还是不够专业啊。

    走出坤宁宫地界,薛明就让秀儿回去了,在两个小太监的跟随下,薛明信步而走。在路过勤政殿的时候,薛明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没有去见赵佶。

    在薛明看来,说要赐婚小宫女翠儿给自己的事情也许赵佶还不是很清楚,不过给郑新求官的这件事情,想必郑云清肯定会提前的给赵佶打个招呼的。甚至是在已经提前得到了赵佶的肯的情况下方才找薛明来到坤宁宫来见她的。

    还没走到宫门,薛明就听到宫门处远远的传来一阵吵闹声。

    虽则大宋朝的皇宫占地面积比较小,与周围京师的老百姓关系上也都算是比较好说话的那种,但皇宫就是皇宫,那不是菜市场,也不是任意的哪个老百姓就可以在这儿吵闹的,正所谓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不是?

    究竟是谁居然会有这么大的胆子,竟然都敢于直接跑到皇城的门口来闹腾了?

    等到薛明快要走到宫门口的时候,却是现争吵早就已经提前平息了。

    守门的禁军看到薛明纷纷行礼,比较他薛明已经可以说是这皇城的常客了,起码的在守门的这几个侍卫中那已经是做到了是无人不识的地步了。

    挥挥手示意禁军守门的几个兵卒不用多礼,抬头间薛明就看到三个身着长袍的人正在逐渐远去的背影,而且那其中的两个从后面看起来身材似乎是显得异常的高大的壮汉似乎还很是不解气一般的,正在不时的回头张口着。

    薛明所站的地方即便是与那几人隔着老远的,但那骂骂咧咧的声音却是还是能够听到少许的。

    “这是什么人?竟然敢在皇城门前放肆?”

    薛明指着离去的三人,看看一脸不忿的守门禁军,不由得有些惊讶的道。

    冲撞皇城,而且还对着禁军破口大骂,这些禁军竟然还忍了,这可实在是让薛明觉得很是稀奇的。

    “郡公大人,那三个人是辽国使节。骂人的两个莽夫都是辽国那边的蛮夷来的。”

    守门的禁军,听到薛明的话后,互相的看了一眼,随后一个看模样似乎是头领的禁军兵卒凑了上来,低声的对着薛明道。

    “辽国的使节?”

    薛明讶然道。

    “回大人话,正是辽国使节,那骂人的两个汉子是辽人,辽国的使节却是宋人。或者说以前是,现在却似乎是已经应该成为了辽人了。他们这些人,这些天是天天来,反正每次都是如此。不过反正陛下也是不会见他们的,什么玩意儿真是,我呸!”

    这禁军头领显然也是个狂热的民族份子,说话间带着的不屑隔着老远也能听出来。

    薛明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这辽国使节按理说来这汴京城怕也该得是要有一两个月了吧?他可是记得当初赵佶可是郑重的下旨安排了工部的匠作司的监事做为大宋朝的主谈判手,任谁都能看出来是个儿戏嘛。

    看来这谈判显然是没法谈的。

    算算时间,怕是辽国使节没有来多久,那边种师道就已经开始动横山之战了。如今看这辽国使节的模样,却是已经都得到了大宋朝一边和谈一边突然对西夏那边突然开始动进攻的事情了。

    想清楚了这些,薛明大概已经明白了为什么辽人会到这皇城来闹了。

    本来他们这些辽国使节来到大宋之前所奉的辽帝的命令就是个调停的意思,但目下大宋朝这边势如破竹的打的是正爽快着哪,也因此这谈判调停的事情是肯定的是没法谈的了。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这些人肯定会来找赵佶要个说法的,不过赵佶显然也是不会见他们的了,虽则如果是在还没有打起来的情况下,或者说是在战事不太顺利的情况下么,还有着那么点儿可能性,但是现如今正打的顺的情况下么,那是绝无可能的了。

    不过即便这些人是使节,但是却也不能对皇城如此的冲撞啊?

    尤其是那两个辽人。

    可是大宋朝的禁军兵卒却是只能忍,当真还是国家实力决定外交方式。如果大宋朝现在能够毫无压力的吊打辽国、西夏、吐蕃甚至是刚立国不久的金国这些个周边的国家的话,试问还会有这样的情况生吗?

    估计那样的话这些个使节肯定会乖巧的跟家养的哈巴狗差不多的样子,老老实实的在皇城的门口摇尾巴作乞怜状还差不多吧?

    薛明无奈的摇摇头。

    不过这些事情显然到又不是他所应该操心的事情了。

    跟这些禁军的兵卒们打过了招呼之后,薛明便出宫了。

    没走几步,等在皇城门儿外头的段浩和段誉俩人就迎了上来。
………………………………

第447章

    这么些天,段誉基本上成了薛明的跟屁虫,反正现在大理国依然还健在的消息段誉他们兄妹俩人也已经是清楚了的,因此兄妹俩人在薛明的建议和挽留下却也是暂时的也留在了这汴京城中的。

    “老大,坐轿还是?”

    段浩凑上来,殷勤的替薛明拍了拍下摆上莫须有的尘土,谄笑着道。

    对段浩这马匹之举薛明早就是已经习惯了的,瞅了一眼旁边的段誉之后,薛明想了想道:

    “还是走走吧。老坐轿子实在是摇晃的不怎么舒坦。”

    “啊?轿子太晃了?老大!看小的回去怎么收拾那些偷懒的家伙……哎呦!”

    段浩还没说完,就唉了薛明一个响亮的栗嘣。

    “就你废话多,走!”

    “哦!”

    ……

    这一次因为是有心想要带着段誉好好的游游这汴京城的,虽然薛明实际上也没有怎么好好的游玩过的。所以薛明并没有走大道,御街段誉那早就是已经走了有无数遍了的。但是这汴京城的阡陌小巷之中所特有的那种别样的风情,段誉却是暂时还没有体验过的。

    不过薛明显然不会走的,好在还有个在薛明办公的时候就会显得无所事事,于是只好游手好闲的段浩不是?

    刚刚走进一条小巷之中,虽则只是一巷之隔,但是巷子外头喧嚣的人声吵闹声却是陡然的消散了不少的样子。只是刚走了还没几步的样子,原本还是跟在段浩身侧的段誉却是陡然的停步,然后一个跨步的站到了段浩的身前。

    “哎,你急什么……”

    段浩说着侧身想要过段誉,就在俩人争争吵吵的时候,恰在此时,薛明眼角的余光却就看到了一道耀眼的银芒正从巷陌一角的阴影处乍现而出,如点点繁星般的朝着三人扑面而来。

    没有本该出现的利箭呼啸的声响,也没有本该出现的“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一击必杀的埋伏刺杀。同样,无论是薛明还是段誉也好,没人想到竟然有人会选择在这样的一个巷陌之地、选择这样的一个时机来出手。

    如果,自己今天没有带着段誉进这巷陌之中而是依然的走大道呢?那么,这刺客又该怎么做呢?当街行刺还是就此罢手?这样一个念头在薛明脑中一闪而逝。

    这一刻,整个世界似乎都陡然停滞下来,只有那道寒芒不为所动坚定的朝着薛明的面门似缓实疾的扑来。

    薛明尚未来得及出手,位于薛明身子前方的,之前被段浩突然的一扯给扰了心绪的段誉就似乎是为了表示不满一般的,一伸手就直接将也听闻了破空声响而探出脑袋来的段浩又给按了回去,然后同时的左脚斜挪了一步,接着就右手袍袖带着劲风的对着那点寒芒拂去。

    “噗!”

    一声轻响,紧接着是一声金铁交鸣之音,锵然声响中巷陌的墙壁上却是已经多了个深深的孔洞,那寒芒没入墙壁中,仅露尾羽犹自在颤动不已。

    巷陌前方那阴影处传来一声轻咦,紧接着人影晃动间,一个黑衣蒙面人翻身而起矫捷的翻过小巷瞬间没有了踪影。一击不中抽身就走,这刺客却是没有任何的停留。

    虽则段誉的武功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但究竟如何薛明毕竟也没试过,也不好说。这若是一头追出去恰好中了敌人的计谋的话,身为堂堂的大理未来皇帝,若是在这儿,在这大宋朝的京城有了个三长两短的,这薛明也得吃不了兜着走了不是?

    当然,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段誉,薛明也不会不坐轿子往这巷陌中钻。

    再则,即便是武功再好,人家给你来几波箭雨啥的,就问你那袖子能来得及拂动几下的?

    因此薛明想了下,还是拉住了想要追上去的段誉。

    摇了摇头,于此同时薛明也是不动声色的将伸入腰腹处的右手给收了回来。

    调虎离山虽说是个老套的戏码,但是偏偏这样子老套的戏码却是在很多的时候又都是极为管用的。薛明可不想段誉一股脑子的入了人家的狼窝。

    段誉疑惑的看了薛明一眼之后,也不再坚持,然后垂头看了看他右手用来拂箭的袍袖。锦袍袖口处一道长长的大口子赫然在目。再看看深深没入墙壁中只露出一个小尾巴的袖箭,不由得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这比弩要小巧的多的暗箭却是威力却是异乎寻常的大。

    “箭上有毒!”

    然后段誉又是蹲下身子看了看那露出寸许长屁股的袖箭,之后俊脸紧绷的轻声说道。

    身为有着一手好医术的钟灵的哥哥,耳濡目染之下,段誉对于毒药比起一般人来讲,比如像是薛明这样的,那还是要有着多一点儿的认识的。

    以这小箭的威力再淬上见血封喉的毒药,显然是有人直接想要他们的命了。

    “有刺……”

    “闭嘴!”

    刚刚回过神来,吊起嗓子准备来一声惨厉高呼的段浩调子才起,就被薛明一声喝斥给打断。将他运了半天的那口气直接给堵在了嗓子眼上,白眼乱翻,险些没背过气去。

    “能取下来么?”

    蹲下来用根短短的枯木戳了戳那袖箭,薛明瞅了眼一脸严峻的段誉征求道。

    “很难!”

    “不要这么紧张嘛。”

    “这些人要杀的应该是你吧!”

    段誉的声音微提,看着薛明道。

    “我知道啊。段浩,你先回去府里让戴宗偷偷带把刀过来。”

    薛明笑着拍了拍段誉的肩膀,然后丢下手中的枯木起身对着段浩道。因为京师武器管制的比较严,几人身上却是都没有带刀的。

    “是,老大!”

    “记得,管住你那张嘴。要是乱说,回去看我不让人撕了你。”

    段浩不由自主的一颤,小跑着离去。

    “那你怎么一点儿不担心?”

    默默的听完主仆两人的对话,段誉起身扭头四顾,轻声道。

    “这有啥好害怕的啊?”

    “呃,好吧,当时没啥,不过现在还是有些害怕的。这万一我一个顺手就用手直接接了,然后不小心就中了毒的可咋整啊……”
………………………………

第448章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说,即便是我紧张,我害怕,我担心,又能咋样呢?难道那些想要我死的人就不会杀我了么?”

    薛明摊摊手道。

    “……那,你想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然后……在他们没干掉我之前,先把他们都挖出来……杀光,就可以了。”

    薛明看着段誉笑着道。

    那笑容却是冰冷异常。

    其实他对有人派刺客来杀他的事情一点儿也不愤怒,甚至还有点儿高兴。为什么?因为这就表明,那些藏在暗处的人其实已经是黔驴技穷了。

    如果那些人哪怕还有一点儿把握可以通过别的方法对付他的话,那么他们肯定不会选择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的。毕竟,虽然知道薛明真正身手的人不多,但知道他会功夫,且功夫不低的人想来应该也是不少的,只要仔细查一查,应该还是可以知道这个消息的。

    因此这样一来,要采取这样一种最极端的方式的话,实在是殊为不智啊。

    况且,薛明现在的职位,也已经不是一年前的那个刚刚考中进士,外放知府的那个无足轻重的他了。

    从三品衔,从三品的实职,不是很高,却绝对已经是可以算步入大宋朝的重臣之列了。更何况他还不仅仅只是个重臣,身为大宋皇帝的宠臣,而且还刚刚还算完美的解决了汴京城外逾百万的流民,种种事情加起来,如果他真的被人给刺杀了,那么对大宋朝所造成的震动绝对会远种师道遇刺案。

    皇城里头有长公主在一旁督促,有赵佶盯着,外头还有李府在一旁吃力,朝廷肯定是不会轻易的就善罢甘休的。

    这种情况下,只要是稍微的露出了那么点儿的破绽,只怕是都会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不定最终更是真的会将那些人自己都给搭进去了。

    相信只要是稍微的有那么点儿头脑的人,都是不会选择这样的一种既吃力又不讨好的事情的。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只能是,那些人眼见在朝堂上已经不能遏制自己了,只得选择了这样的一种最为极端的,同时也是最为不利的一种方式来孤注一掷,意图一劳永逸的解决麻烦了。

    薛明这霸气四射的一句话让段誉不由自主的侧目。不过这侧目没有保持多久,薛明的下一句话就让他在段誉眼中的这霸气四射的形象轰然崩塌。

    “话说,你天天藏着掖着,是不是因为功夫不到家不好意思在我面前显摆?看看,就是挡个巴掌大小的袖箭,你还不袖子给弄破了……别瞪我啊,我说的都是实话……”

    “可是我救了你的命。”

    段誉瞪着薛明高声强调道。

    “……好吧,谢谢。”

    薛明一滞,随即一把搂住段誉的肩膀,

    “我说,就算你这算是救了我的命吧,可是这跟你武功不好有什么关系?”

    “……”

    段誉默默的扒开薛明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臂,蹲下身子安静的看着那半截袖箭。他突然很后悔,为什么没有让这袖箭直接插到他嘴上。

    巷陌内,突然安静下来。

    “你要小心。”

    “不要担心。”

    过了一会儿,沉默的两人却是异口同声的道。

    互相对视一眼,薛明和段誉同时大笑起来。

    段誉知道薛明那看似讥讽的话,其实是不想让他太过担心而薛明却显然是因为知道段誉很担心,才会如此插科打诨的讥讽他武功不高。

    基情正浓时,纷乱的脚步声传来,却是段浩已经回来了。

    戴宗正巧在附近,这倒是便宜了段浩。

    看到那深深没入墙中的幽蓝袖箭,戴宗脸色不由自主的变了变。而在之前,段誉有心掩饰的袍袖处那道长长口子,戴宗就已经看到过了。

    有人想刺杀这位大理国的国使?

    戴宗脑中瞬间就勾勒出这样一个结果。对段誉,他自然是认识的。

    见到薛明没有解释的意思,戴宗自然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该他过问的,不过能够在这样的事情上被老大派人叫来,戴宗还是极为高兴的。

    他如果要是知道那袖箭的真正目标是薛明而根本不是段誉的话,那是绝对不会还这般淡定的拿着刀撅着屁股刨墙壁了。

    拿着包好的湛蓝袖箭薛明让戴宗自行离开之后,就跟着段誉离去,直奔军器监而去。

    到了军器监,孙维、杨磊等人见到薛明来,无不高兴异常。这些日子,虽然薛明没有再跟以往一般天天来这军器监,可是却给了军器监不少活干。他们也都得了不少的好处,尤其是汴京城粮价比天贵的时候,薛明甚至命人给他们这些老工匠没人家里都送了十石粮食,虽然不多,可是再加上薛明给的银子,却足够全家老小用度了,他们这些人自然对薛明感激万分。

    将那湛蓝袖箭丢给孙维、杨磊,薛明叮嘱几句之后,就匆匆离去。他并没有将这袖箭的来历告诉孙维等人,只是让孙维等人帮忙查查这袖箭的成分,能在哪里有出。

    大宋朝的铁器出产,都有严格的规定,各个地方生产的铁料,也都是各具特性。所以薛明并不担心会找不出来源。

    虽然想到那刺客敢这样用,肯定是不担心会从袖箭上查到,但是总算是一条线索不是?

    其实这袖箭还有更好的去处,那就是侦缉司。对侦缉司,薛明虽然有众多的不满,可是毕竟也是大宋朝如今唯一的数一数二的谍报机构不是?如果将袖箭交给他们却是要比交给军器监更要有效率的多。

    不过虽说薛明是侦缉司名义上的统领,可是事实上,他到目前为止,因为忙着赈灾的事情,虽说也在关注侦缉司,却还真在侦缉司没有一个可信任的人。里面的人,除了吴老王爷赵颢府中的客卿元限外,就剩下赵佶的人了。

    如果将袖箭交到侦缉司,势必要将袖箭的来历说一部分,他自然可以不说,可是那反而更会引起元限等人的好奇心。
………………………………

第449章

    这消息要是传到赵佶耳朵中就不太好玩了。

    所以,想来想去,薛明还是将这袖箭带到军器监来了。虽然说孙维、杨磊等人要分析出来比较慢,可是一个保密的好处就足够了。

    留下袖箭,薛明又领着段誉在军器监随意的转了转,随后就离去。如今军器监早就不铸造军械了,所以,带着段誉转转倒是不算违制。

    ……

    刚刚回到薛府,还没换过衣服,段浩就进来禀报说李纲来访。他倒是跟薛明跟了个前后脚。

    “快请!算了吧,我亲自去迎吧。”

    没有来得及思索李纲怎么会直接找上门,薛明就匆匆批上衣服迎了出去。

    按照道理,即便是不论李纲跟薛明之间的关系,即便如今薛明跟李纲只差着一个品级,可是却也不会轮到李纲直接上门来拜访他的。毕竟若是真有事,李纲只需着人上门来请一声就是了。

    可是偏偏今儿个李纲却是直接亲自上门来,这本身就透露着不同寻常的意味。即便薛明跟李纲因为李文星以及其他的原因,交情已经颇深,可是显然还没有到这样的地步。

    进了大堂,在李纲的示意下薛明摒退左右。

    “明轩可知,舅舅这是刚刚从陛下那里出来。”

    李纲看起来似乎是极为的疲累,靠在太师椅上半眯着眼睛道。

    “可是又有什么事生了?舅舅!”

    薛明心中一个咯噔。

    “陛下命舅舅从国库中提取一千万贯之巨,用以买粮之用。”

    “买粮陛下再哪买粮?”薛明面色一变。

    李纲睁开眼睛看着薛明缓缓伸出三根手指道:“王家、钱家,李家等五家愿意卖给朝廷三百万石粮食。陛下,已经允了。而且,陛下还免了王、钱、李等五家,田地税赋三年并在即日后在宫中赐宴王钱李等五家,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