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改造计划-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登上皇位那时的他一手提拔起了蔡京这个曾布的死对头,那么这一次呢?

    种种事情,已经由不得他不警惕,他不提防,不猜忌!

    赵佶的话一出口,薛明就知道自己这段时间的风头太劲已经让这位心胸不怎么宽广的便宜师弟心中对他生出了防备乃至戒备之心了,甚至连带着种师道也遭受了池鱼之灾。

    薛明很清楚如果他今天不能在这勤政殿内让赵佶满意的话,那么接下来他和种师道处境就要堪忧了。想到这里,薛明却是不由自主的再次出了一身冷汗。

    在对待下千万铜钱的事情上,如果说赵世将、袁成等人确实是真的看出那千万铜钱进入大宋朝会造成的危害而想要帮忙倒还好说,可是如果说他们只是故意帮忙呢?
………………………………

第467章

    捧杀!

    两个字赫然出现在薛明脑海中。

    想想昨天大宴上诡异的气氛,再看看今天赵佶的这幅态度,似乎不管他们是真想捧杀还是真心想要帮忙,如今似乎都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不管他们想不想,赵佶心中却是已经在想某些不太好的想法了。种师道的这封奏章,没有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却是成了压倒赵佶那脆弱小心肝最后的一根稻草了。

    不过薛明同样也知道,赵佶就算对他有再多提防,至少目前不会对他如何。因为无论是市舶总司还是那些没有处理完的流民,都需要他来安排处理,不然就只能半途而废了,更重要的是,还有那个不存在的神秘师父站在薛明的身后,赵佶再怎么样也不会将他如何的。

    可是种师道就不一定了,安全也许无虞,可是凤翔制置使这个重要的位置就不一样了。为了掐断有可能出现的瞄头,种师道是赵佶最好也是最容易下手的地方。

    如今正是横山之战的关键时候,西夏李良度的数十万大军正在夏州虎视眈眈,赵佶也许不会做什么,可是等到横山之战完了的话那一切可就都是说不定了的,这不是薛明愿意看到的。

    好在如今赵佶只是刚刚开始有所不满,距离直接采取动作还是有不少的缓冲余地。这个时候亡羊补牢倒还是为时不晚的。

    想到这里薛明起身对着赵佶一礼道:

    “圣上,微臣同种帅有过数次之交,此次下千万铜钱的事情,微臣也曾经专门去信一封请求种帅的帮助,提前结束横山之战用来打压那些囤积粮食抬高粮价的不法粮商。”

    “哦?还有此事?”

    赵佶听到薛明的话,眉头一挑微不可觉的皱了两下。

    侍立在一旁的李全德偷瞄的赵佶这皱眉的动作,心中不由大急,可是却没有任何办法。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薛明竟然直接将他跟种师道有过联系而且还是在朝廷投入巨大的横山之战中挥过作用,要知道,文臣勾连手握兵权的武将,这可是历朝历代帝王最为反感的事情,更不要说面前这位很敏感的文艺皇帝了。

    躬身而立的薛明自然看不到赵佶皱眉的动作,可是不用看,他也知道赵佶听到他这话会有什么反应。

    “圣上,那些不法粮商国难之时为一己之私囤积粮食恶意抬高粮价,乃是国之大贼也。圣上心忧天下答应他们用国库的银钱购粮微臣自然知道圣上的一番苦心,只是圣上,如今各地是何等境况想必圣上并不太清楚。今春国库刚刚下的那七百万铜钱,万贯甚至都买不到一石粮食,圣上可知?”

    薛明没有在种师道的事情上多说,而是将话题一转,谈到了粮食的事情上。

    “什么?这是为何?”

    赵佶讶然道。

    他不是不知道天灾之后粮食会涨价,而银子则会贬值,远不如粮食值钱,可是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会直接是这等模样。要知道按照当前大宋的情况,一万贯铜钱可是等于一万两银子的。

    “呵呵,因为银子、铜板都掌握在富商巨薛、勋贵世家手中,普通百姓不是靠着租赁豪绅田地就是靠着给那些巨商帮工来挣钱度日,富商们用铜钱用做工钱付给那些百姓,然后又合力用银铜制钱贬低价值,最终普通百姓还是要用拿到的银钱来买这些豪绅巨商手中的货物或者是粮食等等必须之物,他们给付的时候银钱等若同等银铜制钱,可是在天现在天灾生的情况下,普通百姓用贬值的铜钱来买各样物事时,却是万贯铜钱不值平时的一钱粮食,这一出一进之间,普通百姓们那点微薄所得,却九成都进了豪绅巨商们的钱袋中。”

    薛明抬头直视着赵佶,一字一顿的道:

    “长此以往,百姓们越来越难过,而那些豪绅富商们则是手中的银子越来越多,可是经过此次颖昌地震、开封大饥之后圣上如今还不知道那些豪绅富商们是何等样人么?为了银子,他们何曾将圣上的大宋朝放在心上?如扈成这样的商薛,毕竟还是少数啊圣上。”

    赵佶沉默不语,可是他紧皱的眉头却暴露了他此刻心中愤懑的心绪。这是他第一次有人用这样浅显而直白的话将不法奸商之害告诉他,在此之前他从来不知道那会是这样一种境况。

    “此次有人进言陛下用国库中的千万铜钱来购粮,圣上心忧天下想要答应微臣明白。可是圣上,那千万银钱到了那些粮商的手中最终伤害的还是普通老百姓,伤的是我大宋朝的国本啊圣上。这也是微臣万般无奈之下请求种帅相助的主要原因。种帅一心为国,为陛下分忧,一力承下如此重任,微臣以为真正应该封赏的乃是种帅以及那数十万为我大宋朝血战的将士们啊,圣上。”

    “那……为何明轩昨日还要答应嗣秀王买下那些粮商手中的粮食?”

    赵佶起身走到薛明身前,看着薛明道。

    “呵呵,圣上,您看微臣像是有仇不报的人么?更不要说王尔愈等人想国难财,这样的人,微臣如若跟他们苟合,此刻实是无颜站在圣上面前。”

    薛明没有直接回答赵佶的话,而是突然笑着道。

    “为何?”

    赵佶突然也笑了。

    这一句为何问的很是无头无脑,可是无论是赵佶还是薛明,却是都明白这里面包含的种种意思。

    “此次折蔡相颜面,让圣上面上无光,种种之事微臣事先实在是没有想到的。微臣只是想着拖延些时间,用另一种办法将王尔愈等人拿下,只是事情变成了如今这样一副模样,恰恰市舶总司银行新设,国库又空虚,有人愿意将银子送给圣上用,微臣怎会拒绝?至于嗣秀王……呵呵,师弟,师兄所有的一切都是您给的,您说为何?”

    薛明笑的有些疲懒,说的也有些不敬,可是那一声师弟中包含的种种意味,却是瞬间击中了赵佶心中那最为柔软的一块地方。
………………………………

第468章

    他能感受的到自己面前的这位便宜师兄言语以及心中的真情实意那是没有掺杂任何矫揉造作的。

    是啊!在君臣之外,两人还是有着一层别的关系啊。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么可以因为一点点捕风捉影的事情就这样疑神疑鬼了?自己这位便宜师兄将所有的事情都扛下来了,为自己殚精竭虑,可是自己竟然怀疑他有可能会跟曾布一样,自己这个皇帝的位子是还没有坐多久就已经开始老糊涂了么?

    赵佶没来由的有些脸红。

    看到赵佶脸上的神色薛明心中终于长舒一口气。这一关暂时是过了,不过这样一种信任到底能够在赵佶心中持续多久?一旦市舶总司、市舶总司银行显现他的威力,谗言想必要比如今这个时候要来的猛烈的多,那个时候两人之间还能保持这样一种信任么?薛明不知道,想来赵佶也是不知道的。

    “那种帅那边,师弟就交给你了明轩。”

    赵佶拍了拍薛明的肩膀,第一次没有用朕!

    站在一边的李全德看着这峰回路转的一幕,顿时感觉自己的智商完全不够了。不过他对薛明的敬仰,却是再一次如涛涛长江水,连绵不绝那是肯定的了。

    “为圣上为大宋朝,明轩万死不辞!”

    师弟的称呼只在特定的时候挥作用,这个时候却是恪守臣子本分的时候了,这中间的平衡,薛明却是极为清楚。

    “该掌嘴!又胡言乱语了!”

    赵佶嗔怪的瞪了薛明一眼,笑骂着道。

    “是,是,是。明轩该掌嘴。”

    薛明疲懒着笑着道。

    “福庆那……”

    “圣上若是信的过明轩,就也交给明轩吧。”

    “你啊你,朕知道福庆她什么都听你的。好吧,就交给你了,朕是怕了她了。”

    赵佶笑的极为畅快,心中的疑虑去了,一切事情似乎又在朝着好的方向行去,赵佶确实应该开心。

    “说说你走之后市舶总司怎么安排,还有开封府中的种种政事,又该如何?对了,还有明轩哇给朕说说你想怎么收拾那什么……什么出恭来着!”

    “……”

    “呃……那些奸商!哈哈哈!”

    赵佶也现了自己口中的语病,有些尴尬的大笑道。

    ……

    政和三年七月中旬,徽宗皇帝赵佶下诏:擢升凤翔制置使种师道为辅国大将军正二品衔、签枢密院事,其余西平军各路诸将兵卒封赏不等擢升龙图阁直学士、开封府知府、提举市舶总司薛明为金紫光禄大夫,开封府诸官封赏不等封薛明为钦命犒军大使,携御酒千担、其余封赏无数出汴京城前往银夏城代天子犒军。

    赵佶的诏令再一次在汴京城中激起无尽的暗流。

    种师道擢升辅国大将军衔正二品虽说很是破格,可是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毕竟历数大宋朝如今的军方重将,除了种师道能够在局部战场上对兵威不可一世的西夏人造成些许伤害和麻烦外,其他各个战区的主帅们,能够保证在西夏人攻势下不丢掉太多的城池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反守为攻的夺回被西夏人占去的城池了,当然了,西夏人劫掠完毕又主动丢弃而被他们重新捡回来的城池就不用算在其中了。

    西夏人对大宋的进攻,至少在目前还维持在保持适当的压力,然后用富的流油的大宋朝来反哺西夏人连年征战、延绵数万里战线所造成的消耗这样一个战略层面上。

    这些事情朝野上下的很多人都知道。

    所以,在横山战区、银夏战区尤其是遭受西夏进攻次数最多的平西战区,地方上的那些驻兵将领大多都是为了身家性命抵抗都不带抵抗的,带着手下兵卒还有一家老小金银细软跑路,将满城的百姓还有无兵的城池丢给西夏人。

    反正西夏人抢完之后就会撤走的,留着手下兵卒到时候再回来就是。这是几大战区相当一部分将领尤其是那些靠近西夏人防线的宋军将领心中最为真实的想法。既能保住身家性命,又能在西夏人退兵之后用捡回来的城池向朝廷邀功,何乐而不为?

    这样的事情在大宋朝其实是公开的秘密。也正因为如此,种师道及其部下在这一次横山之战中的表现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可是正身兼数大要职如日中天的薛明在这样一个时候被皇帝打到银夏城犒军,这中间透露出的味道实在是让人有些琢磨不透啊。

    银夏城那是什么地方?那是如今大宋朝最危险的地方呀,李良度的数十万大军虎视眈眈,这个时候派薛明去犒军,那出现意外的机会可不是万一而是一万个可能了。作为皇帝宠臣,似乎不应该让他去往这样的险地不是?这不符合常理不是?

    而另一个让群臣疑惑的地方泽是,诏书中并没有对薛明离开后众人最为关心的开封府知府、市舶总司掌舵者等实权职位的归属做出任何安排。

    开封府知府还好说,大多数有资格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其实都是将开封府知府当着镀金来的,谁也不会真的认为能在开封府知府的位置上做到像薛明这样风生水起,对很多人来说,薛明能在开封的情况下依然在开封府知府的位置上做的稳如泰山,只能说跟他升官一样,是一个异数。

    真正让朝中一些人动心思的是那刚刚新设的市舶总司,尤其是至今还没有开衙却已经在汴京城中传的沸沸扬扬的市舶总司御银衙门了。

    市舶总司御银衙门至今还没有正式出现在市舶总司衙门序列中,不过自龙山嗣秀王别院大宴之后,市舶总司御银衙门的消息就开始在汴京城朝野上下传扬了开来。

    王尔愈、钱嘉辉、李召忠等人将总量四百万石价值两千万两白银的粮食存入市舶总司已经足够人眼红了,再加上嗣秀王赵世将高调的宣布将会将王府府下产业三分之一的账面流水银子也象征性的存入市舶总司御银衙门内,更是给还没有正式出现在人们眼中的市舶总司御银衙门凭添了一把大火。
………………………………

第469章

    紧接着以扈成为的十余位开封酒商、药商也都纷纷在各种公开或者半公开的场合透露要将商铺中的流水银子都存入市舶总司御银衙门中,并且透露市舶总司御银衙门在合适的时间将会在大宋境内各个城池开设分号,凭市舶总司御银衙门开具的票据就能在各个城池中通取通兑通存,这一下更是在汴京城内引起了酣然大波。

    就算是个傻子也明白,如果真的跟扈成等人说的那样,那么市舶总司御银衙门的野心怕是就不止如今表现出来的那些了。

    众人似乎已经俨然看到一个越户部的庞然大物正在冉冉升起。

    这样的一个市舶总司,岂能不让人眼红?就算市舶总司御银衙门不跟扈成说的那样在各个城池中开设分号,仅仅是市舶总司每年的商税还有那两千万两的粮食,也是一个足以让所有人眼红的存在不是?

    薛明是走了,可是偏偏他手中掌握的东西、占着的位置还没有有着落啊。一时间,汴京城内群臣就像那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动。

    相对于暗流涌动的汴京城,薛明的薛府却是安静的多了。

    薛府大堂,薛明端坐在主位,而在他下的客座上则是只敢半边屁股落座的那个面色湛蓝的中年人,不是才被擢升为秘书省校书郎,试任符宝郎的李邦彦是谁?

    如今薛明已经不是当初李邦彦这样一个小小的符宝郎就敢上门的开封府通判了,而是堂堂金紫光禄大夫衔的正三品高官。朝中很多人心中其实都明白,如果不是因为薛明这半年时间里升官的势头太猛了,而且资历还太浅了,那么就凭他将汴京城这件事情完美解决的功劳,怕是一个六部主官也是跑不了的。

    而李邦彦呢,虽说也是从小小的秘书省校书郎混到了从六品的符宝郎,但双方如今的差距却已然是天地之别。更不要说李邦彦的年纪,可是足足要比薛明大了十余岁,谁的前途更为光明,似乎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

    以如今李邦彦的地位,若非是因为跟薛明相识的话,现在的他甚至想要见到薛明一面都可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了。薛府门前不能说是车水马龙,至少他这个小小的门下省符宝郎却是不够分量让薛明屈尊见的,而他今天之所以出现在薛府,却是薛明把他叫来的。

    随意的闲聊了几句,薛明就看着李邦彦笑道:

    “本官马上就要代圣上前往银夏犒军,开封府、市舶总司衙门中的事物实在是太多,所以本官想让士美兄过来帮本官,不知士美兄意下如何?”

    心中本就纳闷儿薛明为何叫他过来的李邦彦听到薛明突然冒出来的这句话,脸上的神色瞬间变得极其精彩。先是一呆,然后又是难以置信,随后又变为激动之色,湛蓝的面色都因此有些泛红,最后却是又变得有些迟疑和踌躇。

    虽说来之前李邦彦的心里就有所猜测,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薛明居然会将这个当下京城中最炙手可热的衙门交给他,虽然只是代管。

    李邦彦脸上神情的变化尽落在旁边悠闲品茶的薛明眼底,短短数息功夫,李邦彦脸上竟然出现了如此之多的变化,他内心中的震动冲突由此可见一斑。不过想想最近汴京城内各种各样漫天飞的流言蜚语,李邦彦的脸上露出这样复杂的神色倒也不是太过让他意外。

    今天突然将李邦彦叫来并直接出声裸的要招揽他,并不是薛明临时起意,而是事实上在悦来楼大宴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

    李邦彦能够在原本的历史上从一个小小的授任秘书省校书郎在短短十余年的功夫中一跃成为大宋朝的尚书左丞相坐上执政之位,如果没有点儿真材实料的话,仅仅靠他那没有多少实权的老子和受过他恩惠的学子在赵佶面前使劲,是断然不可能的。即便大宋朝在后来金兵打过来的时候能够有能力做执政的人太少了,要是李邦彦真的是个庸才水货的话,断然也是怎么也轮不到他的。

    别的不说,仅仅是在悦来楼几科进士学子的聚宴上,能够在一帮自视甚高的进士群中得到认同让这个已经步入中年的老进士来安排整个宴席的种种事情,这种远常人的长袖善舞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放的下身段做的了事情这三样,就足够薛明放下身段来招揽他了。

    之前之所以没有付诸行动,主要还是因为薛明还没有资格来招揽任何人。更不要说李邦彦这样,极会钻营一心想要往上爬的人了。在还不能给出足够打动李邦彦的筹码之前,冒然抛出橄榄枝不仅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更会让双方之间生出龃龉。

    如今薛明的身份不知道要比当初那个小小的开封府通判高了不知道多少,想着他赶紧死的人不少,想要抱抱他大腿的人更是多如过江之鲫,双方之间的地位已经是天差地别,再加上薛明如今手下确实需要用人,尤其是在他离开汴京城前往银夏之后,市舶总司中更需要一个能说会道、长袖善舞的人负责对外,李文星、方和、方和、刁文东、刁文德等人虽然都还不错,可是在为人处事上跟李邦彦这样在小吏上沉浮了十余年的老油条相比那就差得远了。

    虽说原本的历史上,李邦彦是个巨奸,是个惯于曲膝求和的“浪子宰相”,可是至少如今他还不是。巨奸,也要有能够让他成为巨奸的土壤。以两人如今的地位差距,薛明丝毫不担心李邦彦会脱离他的掌控。

    据他了解,李邦彦在门下省似乎并不怎么受重用,最近正在四处奔走活动想要重新换个位置。

    如今门下省的门下侍郎是荣国公赵琰,祖上是宋神宗养子渤海郡王赵璩,到他这一代郡王之位已经没了,所以赵琰只能继国公位,也算的上是当今大宋朝内比较显赫的宗室勋贵之一了。
………………………………

第470章

    荣国公赵琰人已经是古稀之年,到了他这个即将进入古来稀之年阶段的人,应该是已经极为淡然不会在想着做些什么丰功伟绩了,可是偏偏赵琰不一样,不仅不服老不说,而且脾气极为的不好,用又臭又硬来形容他,可以说是丝毫不为过。

    门下省的两个少卿,也同样都是宗室中人,分别是出自嗣秀王赵世将一系的赵令呼和宋太宗孙子南宁郡王一系的赵印德两人。

    大家都是皇亲国戚,而皇室宗亲也并不都是铁板一块,更重要的是论身份赵令呼和赵印德比赵琰还要尊贵那么一点点儿,所以赵令呼和赵印德两人虽说要比赵琰年轻,可是在门下省中一向是不太买赵琰的帐。不过毕竟赵琰还是门下省的一把手,为了对付又老脾气又臭的赵琰,赵令呼和赵印德两人自然而然的选择了合力来对付赵琰,所以整个大理寺那是被这三个皇室勋贵国公郡王弄的乌烟瘴气。

    跟李邦彦一样的门下省符宝郎有四人,所以李邦彦那小小的身板在三个皇亲国戚的争斗中,实在是过的不怎么如意。

    这些事情都是李全德告诉薛明的。在见到李邦彦之后,薛明就让李全德留意下这个门下省符宝郎最近的动静,虽说李全德有些不明白薛明为什么会关注一个小小的从六品小官,可是还是很尽心的做了。

    本来一个从六品的小官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大事,甚至都不用经过吏部尚书,吏部侍郎就能够决定,可是这段日子大宋朝着实是不甚太平,横山之战、颖昌地震再到最近的汴京城逾百万的流民围城,大多数人的眼睛都盯着这些事情,实在是没有多少人会关注一个小小的从六品小官的调动,也就没有人敢在赵佶最是烦心的这个时候乱插嘴,其余人呢,要么是孝敬不到位要么是没放在心上,所以李邦彦走动了良久还是没动上一下位置。

    一旦李邦彦答应了他的招揽,那么虽说他还是门下省中的小角色,可是却也还是得罪了门下省中的那三位不能招惹的主儿了,除了紧跟薛明,实在是没有他路可走了,所以薛明并不担心李邦彦轻易的就会背叛他。

    当然了,若是有人给李邦彦的好处足够他铤而走险的话,也不排除李邦彦会转投他人,不过先不要说李邦彦有没有那个资本让人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仅仅是薛明那个时候的身份,怕是很多人在勾搭李邦彦的时候,先就要掂量掂量跟薛明做对所要付出的成本了。

    说到底,一切都是要用实力来说话,只要薛明的实力足够,想来即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