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改造计划-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是犒军大使、巡视秦风路、永兴军路大使、金紫光禄大夫薛明离开汴京城的日子,朝中重臣除了抱病不出的左丞相蔡京、参知政事王黼这些跟薛明已经没有调和余地的等重臣外,基本上无一例外都起了个大早为薛明送行来了。
十里亭,第一次这么热闹。
………………………………
第474章
无数早起的百姓听闻薛明要前往如今大宋朝跟西夏人的交战之地银夏城犒军,也是闻讯而来,只是因为有殿前司兵卒的拦阻,他们只能在远处遥送而已。
汴京城,官阶的飙升只是薛明获得的最为直接的红利。逾百万灾民以及汴京城内百姓、文人士子的风评才是他最大的收获,只是这些东西都是隐性的红利而已,虽说如今这些隐性红利还看不到什么好处,不过只有薛明清楚,这些才是他这几个月内最大的收获。
一众重臣围着薛明不断的寒暄着。另外人群的一角,还有坐在马车中的杨媚儿、李师师、花宝英、花宝燕以及福庆等几女正隔着窗帘,一双双美眸也正痴痴的停在跟一众朝廷重臣谈笑风声的薛明身上,似乎要将他永远的留在眼中一般。
昨天晚上薛明跟杨媚儿两人颠鸾倒凤折腾到大半夜,两人谁都没有说今天就要离开的话语,只是也许是因为即将到来的离别,向来害羞的杨媚儿却是在昨夜迸出薛明从来未曾感受过的豪放,那如火的热情让他都几乎有些招架不住。虽说最终还是他棋高一着成功的摆平了杨媚儿,但是却也把他累个够呛。至于杨媚儿,到最后更是直接瘫软在床上,本来薛明以为她今天至少要睡到晌午的,这样他就可以偷偷走,至少不用伤别离不是?只是他没想到到了早上杨媚儿竟然比他起来的还要早,起床就开始给他收拾各样要带的东西。
眼见不可能偷摸离开,薛明自然不可能说不让杨媚儿送。跟杨媚儿一同坐在马车上的是钟灵,看着杨媚儿痴痴的眼神,钟灵也不知道自己能说些做些什么,只能安静的陪着她。同时她也不禁想到了她的段誉哥哥。
这一次离京,身手不知道到底有多高的段誉却是主动要求跟随薛明北上银夏城犒军,薛明考虑了一番后,终究还是应承了下来。
去往银夏城犒军,其实对安全他倒是不怎么担心,毕竟自己的功夫不说,银夏城内也有着数十万的大军在,再加上又是种师道请旨让他去的。只要种师道不败,他的安全自然会有保障,因此薛明倒也没有带几个神盾房的人手跟随。
其实真正需要担心的只是那一日突然出现的刺客罢了,显然,既然有人想杀他,他离开了汴京城才是最好的机会。
之所以带上段誉,是因为虽说这一次他除了两千人的御前军一路保护他到银夏外还有赵壹的一百内殿直禁军高手相随,可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刺客显然不会明着来,这样的话,多个像段誉这样的高手在,自然安全就要有保障的多。当然,也不是说赵壹等人的身手不好,身份不同,赵壹等人自然不可能跟段誉一般随意就是了。
段誉的身手可以说钟灵最清楚,所以她对段誉的安危倒是不怎么担心,只是以她的年纪倒实在是不太能理解杨媚儿如今这个状态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自己就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呢?
眼见太阳已经升到树梢上了,吉时也将到了,可是汴京城方向还是没有任何动静,一众前来送行的官员虽说都还在热络的闲聊着,却是在各自心中都打起了小九九。
皇帝虽然没有说他会来送行,可是谁都知道,就算皇帝不会亲自来,至少宫中肯定会有一些践行的赏赐来,可是如今眼见就快到了吉时了,宫中还没有任何来人,这透露出来的信息就实在是有些耐人寻味了。
开封府、市舶总司已经没有必要争了,都还是薛明兼着,薛明圣眷之隆又一次让人见识到了,可是这才持续了几天也,宫中甚至连个践行的人都没有,难道说之前看到的都是表象?
就连薛明自己也有些疑惑,赵佶不可能说忘记这么重大的事情,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可能又有什么突的事情出现了。
会是什么呢?
“咦!来了!来了!”
随着这声音,隐隐有迅疾的马蹄声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官道尽头,数十匹快马正带着阵阵风尘疾驰而来。
有殿前司兵卒在周围戒严,能够这样策马疾奔的显然只能是宫中来的人了。
那数十人来的很快,不过片刻功夫,轰鸣的马蹄声已经到了近前,这个时候所有人也都看清楚了,骑马走在最前面的不是皇帝身边的宠侍李全德又是谁。
看到李全德,有很多人心中都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是失望还是别的,大概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李全德在距离人群还有数十步的时候就勒住了胯下骏马,然后下马大步朝着薛明等人聚集的地方行来。这一幕让那些心思游移的大人们更是无不面色一变。
身为皇帝身边近侍的李全德这样做,显然只是为了给薛明面子,显示他的尊重。李全德是皇帝身边的近侍,他的态度如何,显然在很多时候就代表了这个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如何,如今看来,开始半天不来,果然是有事耽搁了。
“洒家来晚了,让诸位大人久等了!”
李全德笑着对一众重臣抱拳一礼尖声道。
“哪里哪里,我们也是刚到,李公公哪来晚了!”
……
一众大人物纷纷对着李全德七嘴八舌的笑着道。
就算不巴结这位皇帝身边的宠侍,至少得罪却是万万不能的。
“圣上有旨给薛大人,要不,我们先宣读圣上的旨意?”
李全德对这些大人们的热情表现的很矜持,寒暄了几声后,看着薛明笑着道。
薛明笑着点头。
很快早就准备好的香案等物就摆放好,一众群臣包括周围禁军齐齐跪伏于地接旨,这就是皇帝啊!一张小小的锦帛就能让所有人俯跪地。
圣旨倒是没有什么,都是一些应有的赏赐,如御酒等物。等到圣旨宣读完毕,群臣起身,李全德将圣旨交到薛明手中的时候,李全德低低的声音在薛明耳边响起。
………………………………
第475章
“薛大人,今儿个一大早,蔡相爷就进宫面圣,请旨辞去相位告老还乡。所以,洒家来迟了。”
薛明心中一个咯噔。
自从蔡京在下国库千万铜钱的事情上以执政的身份最终铩羽而归、称病不出之后,朝野上下就都知道,如今蔡京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请辞,这样或许还能保全一些他的一些颜面,再加上赵佶早就有意换相的事实,若是蔡京再不识趣点儿,等到赵佶直接下旨撤了他的左丞相之位,那他可就是大宋朝这百余年来第一个被直接撸去的执政了,怕是连最后的一点儿颜面都没有了。
以蔡京浸淫朝堂上下沉浮数十年的老谋功夫,他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儿。
只是后来因为蔡京始终称病不出,再加上后来朝中大多数人都在为薛明犒军银夏城之后莫名其妙的奔走活动,倒是没有多少人注意隐没在人后的蔡京怎样了,所以倒是没有多少人去关注蔡京了。
而蔡京呢,也是一直没有任何动静,既不上朝,也没有上表请辞,那边赵佶似乎为了给蔡京保留点儿最后的颜面,等这位折戟在自己那个便宜师弟手中的执政大人自己上表,以至于君臣两人倒是都罕见的保持了这份难得的默契。
薛明千算万算,怎么也没有想到蔡京会选在今天这个极为特殊的日子来上表请辞。估计就连赵佶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所以险些错过下旨践行的吉时。
想到这里薛明脸上闪过一抹冷笑,蔡京这是要坐实自己目无尊长、挑衅执政、并将执政逼得不得不请辞的污名了。
他算盘打的是很响,想要让后来的执政防备提防甚至打压他,可是难道他就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自己既然能够逼得蔡京主动请辞,难道就不能逼得其他执政请辞?为了保住执政之位,怕是在打压之外,还有拉拢乃至交好的这一选择吧?
只是不管如何,逼走执政的污名怕是不好洗脱罢了。好在本身薛明自觉他还没有多少羽毛可以爱惜,更何况这污名只对一般的士子和那些大人们有作用,距离普通老百姓来说,实在是隔的太远太远,所以这点儿污名对他来说,实在是毛毛雨拉。
起身接过李全德手中的圣旨的时候,薛明脸上已经恢复了正常,脸上笑容灿烂,不动声色的压低声音道:
“圣上应下了蔡京在请辞的奏表中可有举荐人选?”
蔡京的左丞相之位最迟也不过是能捱过今年,赵佶必然会另外换人,不然不会将余深、何执中、张商英、李纲、王黼等人都擢升到参知政事的位置上,这些事情所有人都知道,蔡京自己也很清楚。可是如今他在薛明离京犒军的时候来个上表请辞,给他上上眼药添添堵,显然却是将薛明当作了他丢掉左丞相之位的罪魁祸了。
既然仇已经结了,薛明自然不会再给他留面子,也就直呼其名了。
“这个,洒家还真是不知。”
薛明闻声笑着拍拍李全德的手臂笑着道:
“大人维护之情,明轩铭记于心,只是此刻……”
“明轩,如此见外,就是不把洒家当做可交之人了。”
李全德笑着道。
“哈哈,大人莫怪莫怪,是明轩着相了,是明轩着相了。”
旁边的一众群臣见薛明和李全德两人谈笑风生,倒是没有人不识趣的凑过来。不过心中却都艳慕不已。李全德什么时候这么客气的对人了?当真是宫中有人就是不一样咩。
如此多的重臣在,两人自然不可能一直说着悄悄话,眼见该说的事情都说完了,李全德也就挨个去给何执中、张商英等人热络一番。
“吉时到!”
礼部一直瞅着日晷的官员眼见吉时已到,连忙朗声提醒道。
听到这个声音,原本喧闹的十里亭瞬间安静下来,数百双眼睛齐刷刷的停留在薛明身上。
“今日累诸位大人劳累,如此抬爱,明轩拜谢。”
薛明抱拳对着一干朝中重臣躬身团团一揖朗声道,说完不待郑清之、张商英等人回过神来,薛明已经起身大步朝着一边备好的战马行去,翻身而上。
“明轩这就去了!待到归时……呵呵,定有归时,那时薛某再与诸位大人不醉不归!诸位大人,薛某先行一步了!大军,起!”
薛明说完这句话,转身策马两声短促的爆喝出声,两千禁军兵卒旌旗招展,缓缓开拔而出,一辆马车夹杂在队伍中,显得格外的显眼。
不管今日来送别薛明的一干人心中到底是抱着什么想法来的,至少在这一刻,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易地而处,他们未必有薛明这般的自信和洒脱,看着那一骑当先离去的挺拔身影,神色复杂眼神都是有些飘忽。
良久,直到那锵然的大队人马已经只能看的到尾巴了,何执中才回过头笑着道:
“诸位大人,回吧?”
“何大人先请!”
“张公请!”
“李公请!”
看着一众互相推让一团和气的大宋群臣,李全德脸上闪过一抹冷笑。这个时候一个个看起来都斯文的禁,等会回城知道蔡京已经请辞,怕是就是另一幅脸面了。
想到这里,李全德看着已经快要看不到身影的薛明大队,心中突然想到,是不是薛明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所以才会选在这个时候离开汴京城这个漩涡,选择去银夏城这样的险地犒军呢?反正那个丞相之位不管怎么争,至少对目前的薛明来说,终究是没有他的份儿的。
……
大军走出十里,薛明回头看着已经根本看不到任何踪迹的汴京城,一时间心思有些缥缈。蔡京请辞,不出预料赵佶必然会答应,那么接下来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走的话,应该是张商英登顶了。只是,如今有些东西已经改变,原本不会成为参知政事的李纲也成了参知政事,还有原本已经去职的王黼却也复起了,再加上张商英和何执中就有四个候选人了,到底会不会还是如原本的历史一般,还真是不好说。
………………………………
第476章
不过,这些个事情现在跟他已经是都没有什么关系的了,终于的能够得以从汴京城这样的一个大漩涡中跳身而出,让薛明的心里由衷的感到了一阵前所未有的轻松之感。
从来到这大宋朝开始,他实在是有些太压抑了。
扭头就看到一边正静静跟随的几辆马车,薛明又忍不住的有些头疼。
别离,这个东西,本来他是无所谓的。可是面对什么都不说、眼中却是又有无数的话要说的杨媚儿、花宝英、花宝燕以及福庆、李师师几女,他实在是有些不敢面对。
总不成说,自己是穿越来的,有各种各样的金手指,能够知道后面一千多年的历史,不会有危险?那么,估计几女会直接带他去看太医了。不过好在薛母薛父却是被李纲等几个舅舅拉着一起提前回去了,倒是替薛明省了不少的麻烦。
踌躇了一下,薛明还是硬着头皮策马朝着马车行去,已经送出三十里了,再送就要出汴京城地界了,还要不要走的?
“相公,妾身回薛府等你!”
薛明刚刚到几辆马车跟前,还在想着怎么开口,这边杨媚儿却是已经率先掀开了窗帘,给了薛明一个灿烂异常的笑脸,娇声道。
“薛大哥,我们等你!”
“薛大哥,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
薛明嘴唇蠕动,却是终究还是没能说出任何话来。他能感觉到杨媚儿灿烂笑脸背后隐藏的哀愁,也能感觉到几女对他的感情。这一刻薛明甚至很想脱口而出我不去了,可是,这个念头仅仅只是那么一瞬间的存在,随即就被他强制的掐灭,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伸手挨个的抚着杨媚儿等几女光洁如玉的俏脸,几女虽然有些羞红,可是却没有如之前的那般闪躲,反而纷纷跟乖顺的小猫般轻轻的将俏脸放在薛明的手上蹭了蹭,那份深深的依恋和不舍,让旁边跟随的钟灵和春梅、小铃儿以及几个侍女都瞬间的都红了眼睛。
薛明同样被击中内心最为柔软的深处。
他本就想着过过逍遥自在的生活,不再有勾心斗角,不再有不择手段,也不再有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只是愿望虽然是美好的,可是现实终究还是将他心中所想一再击打的体无完肤。
如果说先前插手种师道刺杀案是无妄之灾、主动请缨接过皇长子及长公主被下毒的案子是被逼无奈、充任开封府知府是被赶鸭子上架的话,那么他想要拿下李召忠、王尔愈等人、反对下国库余钱、甚至因为某些原因成为逼得蔡京不得不主动上表请辞因此跟蔡京结怨、如今更是要前往银夏险地犒军,却都是他自找的了。
终究是距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远啊。薛明心中黯然。不过他并不后悔,因为如果他不如此做,怕是此刻他的处境甚至还不如蔡京,毕竟蔡京还是做过执政的人,即便是请辞了,也不会有人敢对他如何,可是他却不同了。一旦他失势,那么那些敌人就不会再有任何顾忌,在他羽翼尚未丰满的现在,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如果只是他自己的话倒是不重要,可是毕竟现在的他以及不再是一个人,他有了太多太多的羁绊。所以,虽然不愿,可他并不后悔。
“老婆,好好的,老公回来给你买糖买西瓜吃!”
“相公……”
原本哀愁的气氛瞬间被薛明这句带着别样意味的话给冲散了许多,杨媚儿大为羞窘,娇声嗔道。相公显然是在调侃她贪吃西瓜闹出风寒的事情捏。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薛明突然抱住脸庞深深的一个长吻吻了下去,短暂的惊慌之后,杨媚儿有些娇羞又留恋无比的热情的迎合着薛明的这个深吻。
这就是杨媚儿,害羞却不矫揉造作,敢恨,同样也敢在千万人面前爱!
夫妻两人突然出现的豪放之举,让旁边侍立的赵壹、段誉等人短暂的愣神之后齐刷刷的背过身去,至于那些禁军兵卒,也都是从昂阔步瞬间变得只敢看地了,不过绝大多数人心中却不禁都泛起了这样一个念头,都说郡公大人风流无双,不仅行事果断诗文无双,如今看来情场上果然也是无往不利啊。
有了杨媚儿的带头,其余的几女也是纷纷的和薛明拥吻了起来。
而春梅和小铃儿、钟灵等人,则是早就羞的只敢捂住眼睛偷摸看了。
就在几女被吻的三魂丢了七魄纷纷感觉自己即将窒息的时候,薛明陡然松开了她们,爱恋的深深看了几女半响后,大笑着道:
“老婆们,我走了!等我回来生儿子!哈哈!”
伴着一声响亮的马鞭声响,那匹踏雪宝驹哀鸣一声力狂奔而出,只留余音袅袅。
唇边气息犹在,那人却已远去。
几滴清泪,无声的从几女的美眸处滑落。
政和三年七月十八,金紫光禄大夫、犒军特使、巡视秦风路、永兴军路大使薛明离开暗流涌动的汴京城,不远千里前往大宋和西夏征战不休的最前沿银夏城犒军!
汴京城万岁山脚下,依然是那座贵气逼人的宏大别院,楼宇幢幢,繁华似锦,白鸟喜鸣,端的是难得一见的绝美之景。
早起的下人们早已经开始一天的忙碌,几道急促的脚步声从府外匆匆而来。忙碌的下人们讶然抬头,随即又低头继续各自的忙碌。来人他们这些下人都认识,是府中的几位西席,也只有他们这些说是西席其实是主人幕僚的人敢这样在府中疾奔。
有心思灵活的下人看到几位西席一脸焦急之色,忍不住八卦,难道说有什么不好的事生了?以主上的身份,还有什么能够让这些西席大人如此不顾风度?
片刻之后,内院之中几声金玉瓷器破碎的声音伴着主上气急败坏的怒骂声传出。
“蔡老匹夫诳我。该死,该杀,该杀!”
短暂的咆哮之后又是几声金玉瓷器被狠狠砸在门窗上破碎的声音。
………………………………
第477章
过往的下人听到这声音,无不不自觉的放轻了步子,小心翼翼的溜边走。很少见到主上这样大的脾气,能够摆放在主上书房中地金玉瓷器价值连城不说,最重要的是都是主上最喜欢的宝贝,主上连它们都砸了,可见心中是何其之怒。他们这些下人跟那些宝贝相比,更是连草芥都不如的。没人想去承受主上的怒火。
……
李全德在传完旨之后,就直接回宫了,何执中、张商英、余深、王黼、袁成等一众大宋朝官员的马车排着队朝着汴京城行去,有相熟的官员之间更是凑到一块儿熟络的攀谈着。
不知道为什么,眼见那位郡公大人终于离开了汴京城,很多官员的心中都是齐齐松了一口气,就似乎一直笼罩在头上的乌云终于散去了一般。
也难怪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想想看,从薛明在琼林宴上开始崭露头角开始,这大半年来,大宋朝中生的一切似乎都是纯粹的围绕着那位据说还是极为好相处的郡公大人在转。无论是各种灾患还是升官财,亦或是死人,丢官去职。
就连跟在他身边的那几个新科进士,如今的官位也在水涨船高之下,过了很多人。想到这里很多人在漫无目的的闲聊的同时,却是将目光时不时的飘向了一边凑在一起自成小团体的李文星、方和、杨度、李邦彦、刁文东、刁文德这些被认为是薛明嫡系核心的人,哦,对了,还有一个长得白白胖胖,笑的极为腼腆的年轻人,郑新。
很多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那个外表俊爽,美风姿的李邦彦在昨天晚上就被吏部紧急下文从从六品的门下省符宝郎擢升为从五品的市舶总司监事一职。
本来一个小小的从六品小官的职位变动根本无法引得那么多朝中重臣关注的,可是谁让市舶总司是薛明的那一亩三分地呢?连带着,李邦彦也终于走进了朝中那些大人物的眼中。
从门下省的那几位国公手中直接要人,怕是也只有薛明敢这样做、能成功做成了。这个时候很多人才现,不知不觉间,半年前还不被在场绝大多数人太过放在眼里的纨绔郡公早已经过了很多人,走完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够走完的路,对那位刚刚离开汴京城的自信霸气年轻人,他们早就只能在心中仰望了。
李文星,市舶总司同知从四品品方和,江河司同知从五品郑新,郑皇后堂弟,户部侍郎郑伯纪之子,江河司同知从五品杨度,市舶司衙门同知从五品李邦彦,市舶司银行监事从五品。
这些在数月前还是白身的年轻人们,虽然还不能跟已经是金紫光禄大夫、御赐金鱼袋的薛明相比,可是他们依然在短短数个月的时间内就已经走过了很多人需要几年乃至十几年才能走完的路。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都靠上了薛明,甚至是那个曾经因为攻讦薛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