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改造计划-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都蔡公最为钟爱德生,若是去掉那些纨绔的习气,德生无论人品还是才识心性,却都是上佳之才。俗话的好,玉不琢不成器,蔡公可曾想过让德生出去历练一番?”
………………………………
第641章
薛明自然能够听出来蔡京话语中的浓浓怒意,想来如果不是蔡京心中还有些疑问没有解决,怕是此刻蔡京已经是拂袖而去了。
“让德生出去历练一番?跟着明轩南下广东么?”
蔡京脸上带着几分讥诮之色,心中却是对薛明很是有些看不起了。
“蔡公说笑了,明轩此去广东,就连明轩自己都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就狼狈的回开封了,又岂敢让德生的前程毁在明轩手中?更莫说,今日之事,德生怕是已经恨明轩入骨,又岂会跟着明轩南下?”
“明轩既然已经说了,想来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蔡京老眼微眯,看着薛明不急不缓的道。
“银夏如何??”
“哦?银夏?种师道处?”蔡京眉头一挑,第一次露出意外的神色,看着薛明疑声道。
“银夏确实是离西夏人有些近,可是有种帅在,想来蔡公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让德生看看汴京城外的百姓到底是如何生存的,对他对蔡公都是有些好处的。如今的大宋朝,银夏、秦风、河北等地,却也是有志男儿最好建功立业的地方。只要德生对明轩有仇视之心,想来定然不会让蔡公失望的。”
“听明轩的意思,明轩这是将自己当做了我儿的磨刀石了?”
蔡京看着薛明,似笑非笑。
“只要蔡公不嫌弃!”
“明轩为老夫那不成器的儿子如此牺牲,老夫实在是心中不安啊!”
蔡京摸了摸颌下的花白胡须,长叹一声慢条斯理的道。
薛明心中暗骂一声,这老狐狸明显是已经很心动了,却还妆模作样,无非是想要他将底牌都抖落出来而已。
“呵呵,明轩希望蔡公能够同明轩联手,将凤南仙身契之事就此揭过,教坊若是愿意,自然还是能有大把的理由将那身契再做一份出来。身契既然已经被薛某烧了,那就给那凤南仙自由身。”
“教坊中有凤南仙其人么?”
蔡京笑着反问了一句,
“都说明轩风流,如今看来果然不虚啊。呵呵。”
蔡京答应的如此痛快,却是在薛明意料之中,毕竟要是礼部或者教坊真的追究凤南仙身契的事情,那么不知道用了何种手段将凤南仙身契给拿出来的蔡术还有其他一些人,是绝对脱不了干系的。蔡京自然不会让蔡术身上背负这样一个污名,就算薛明不说,蔡京怕是也会将凤南仙身契的事情摆平,只是使用的手段或者说凤南仙的最终结果,也许就变成了另一种罢了。
话的末尾,蔡京却是莫名其妙的轻笑了两声,这两声轻笑让薛明心中再次暗骂一声。显然,蔡京很清楚,薛明费这么大功夫不可能真的只是为凤南仙的那个身契,要是薛明真是如此目光短浅之辈,他蔡京又何必主动登门?
“想必不日之后蔡公就会被圣上恩赐平章军国重事衔了吧?”
“咳……竟有此事?明轩从何处得知?为何老夫一点儿不知情?”
薛明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倒是让蔡京不自主的呛了一下,随后一脸讶然的道。
蔡京故作惊讶的话,换来的是薛明的两声轻笑。他很清楚,蔡京自己也知道,他跟理学一派还有赵世将那些宗室之人勾勾搭搭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瞒过薛明等人,甚至连赵佶其实也是清楚的。蔡京之所以故作惊讶,无外乎是想在接下来的交易中,占据更多的主动而已。
因为两人都知道,接下来的那些个交易,才是今天两人能够坐在这里相敬如宾的根本。
平章军国重事衔,说白了就是可以插手管理大宋朝生的所有军国大事的权利,嗯,“重事”两个字已经很明确的限定了这个大宋朝只对一些对朝廷有着莫大功劳的朝臣在告老之后恩赐的最高荣誉,并不是万能的。不过任何事情自然都有其变通之法,有这个衔,跟没有这个衔,所代表的意义那是根本不同的。
当初蔡京被迫告老,为何在听到赵佶对他的告老封赏的时候会是一副如丧妣考的模样?不正是因为赵佶没有按照惯例对他加封平章军国重事衔么?
是时的大宋朝,无论是理学一派还是宗室那些人,如今唯一能够拿出手有资格担纲平章军国重事衔的人,也唯有蔡京而已。当然,除了蔡京,郑居中其实也是够资格的,只是郑居中跟蔡京不同,郑居中是引咎自辞。
至于朝中其他的一些人,如现任左丞相余深、两个参知政事王黼、杨时,虽说声资历也许是够了,只是在声望或者说人望上,毕竟还是差了那么点儿。
“蔡公以为西夏和我大宋今后会如何?”
让蔡京意外的是,薛明并没有继续按照他所想的那般,却是话锋一转问起了西夏和大宋之间如今错综复杂的关系。
“明轩还是以为大宋和西夏之间必有一战?”
“西夏和我大宋之间这些年可曾没有过厮杀?“
“话虽如此说,可是我大宋毕竟不是那些小国,以我大宋之富足,西夏人想要毫无伤的拿下我大宋怕是无异于痴人说梦。当年西夏人面对小小的苟延残喘之国尚且还需要同辽国结盟方能灭之,我大宋国力又岂是那蒙昧未开化之异人可媲美的?西夏人除非做好玉石俱焚之准备,可是西夏人敢吗?
西夏人嗜杀成性,横征暴敛,西夏、辽国等地,尚且有无数的各国遗族意欲复国,从未曾放弃对西夏、辽人的反抗,如今各地看似安稳,却只是因为双方势大,若是西夏人为了征伐我大宋而同我大宋厮杀个两败俱伤,想来后院就先要起火了,那个时候,我大宋和西夏、辽国,谁征伐谁,尚可未知也。”
蔡京抚弄了下颌下的三缕长须,慢条斯理的道。
不得不说,蔡京虽然不一定是个治世的能臣,可是对大宋和西夏这数十年的关系却是分析的极为到位。在原本的历史上,也确实是如此。
………………………………
第642章
半个世纪的杀戮,近乎两三代人,西夏人才最终将秦风以北彻底的控制住。 这也确实是大宋朝能够在后来的蒙古大军横扫整个欧洲的时候,依然能够抗衡蒙古铁骑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是关键是,如今历史的轨迹显然跟原本的历史不一样了。有了薛明的出现,已经让西夏、辽国感觉到威胁的大宋,还能不能让西夏、辽人有那么多的耐心再跟原本的历史上等上近半个世纪,薛明心里实在是没有多少把握。所以,他不能赌。
若是将大宋乃至他还有他所关心的所有人的命运,都寄托在赌上,那到时候怕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薛明又怎么可能将一国一家的命运寄托在那虚无缥缈的未知上?
不过,蔡京的话却是也是如今西夏和大宋之间的实情,同时也代表着朝堂之上把握着这个国家命运的绝大多数人心中的想法。
仅仅是靠薛明心中的那些个猜测和担忧,显然是不可能说服的了蔡京的。
“明轩跟蔡公赌一次如何?”
薛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说服得了蔡京,退而求其次道。
“哦?赌一次?明轩想跟老夫赌什么?我大宋和西夏两国之间的战事?”
听到薛明的话,蔡京顿时来了兴致,笑着道。
“这就是明轩今日请蔡公过府的第二件事了。”
蔡京没有说话,一双老眼看着薛明,却是在等他下。
“明轩以为,只要李良度将刘庆的后西夏军剿灭,最多三五年后,西夏人就会大举南下征伐我大宋!而在这三五年内,西夏人怕是要比之前更要频繁的侵扰我大宋。”
“明轩之意是说……三五年之后,大宋和西夏之间就将生国运之战?”
蔡京虽然说的是反问,可是语调之中,更多的却是不信。显然,他对薛明这个肯定,是一点儿也不信的。他不知道薛明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个论断。
“朝堂上,如今也唯有蔡公有资历和功绩、声望来领平章军国重事衔,有蔡公梳理朝内重事,想必圣上也是极为放心的了,当然,此事明轩也是乐见其成,若是蔡公需要,明轩对行那锦上添花之事也是乐意之至。”
听到薛明的话,蔡京突然笑了,却是没有接话。他恩赐平章军国重事衔,有他自己、理学一派还有宗室的那些宿老帮忙,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薛明就算想拦,怕是到如今也是力有未逮了。
显然,薛明的这个筹码,在蔡京看来,却还是不足以让他心动的。
“三五年之后,若是西夏和大宋没有如明轩所言的必有一战,明轩将会亲自说服史公、郑公还有李相,联名向圣上上表,助蔡公更进一步,赐平章军国事衔!”
“什么?”
听到薛明的话,即便以蔡京的涵养也不由的惊疑出声,为之变色。
平章军国重事和平章军国事,两个都是赵佶恩赐给有功老臣的封衔。两个官衔表面上也就仅仅只是一字的差距而已。可是大宋朝朝堂上的每个人都很清楚,正是这小小的一字之差,却让这两个官衔所代表的权利乃至各中意义变得那是天壤之别。
平章军国重事,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也就是只在大宋朝一朝出现过,而且并不是常例特设的官衔,乃是因人而特授的官职。平章军国重事的职位尤在宰相之上,专门授以高德老臣,以示宠幸,五日或两日一朝,非朝日不至都堂(政事堂)。
当然,平章军国重事,并不是仅仅只有这一个名称,除此之外还有同平章军国重事衔以及平章军国事衔。同平章军国重事、平章军国重事、平章军国事,三个不是常设却是有皇帝恩封的荣衔都是一字之差,可是就是这一字之差,却是让三个荣衔各自代表的意义和权利却是大有不同。
平章军国重事,其实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宋承唐制,唐有门下平章事,到了宋推陈出新就有了平章军国重事。通俗来说,也就是署理关系国家的“重”大事件、军国要事等等。
以此及彼,平章军国事,就是可以署理国家各类事务,而不仅仅是所谓的“重”事了;至于同平章军国重事,则是同宰相也就是政事堂商量署理国家的“重”大事件了。
所以,同平章军国重事算是三个衔称中权利最弱的一环,平章军国重事,却是又要比同平章军国重事高级也就是权利大那么一点儿,最顶级的自然就是可以在宰相之上管理国家的各类事务的平章军国事了。
其实在一开始赵佶继位的时候,平章军国重事这个荣衔也仅仅是荣誉而已,虽然是大宋朝对有功老臣的最高荣誉,不过却是没有实际的权利的,更不能参与大宋的军国大事。
直到这次的大宋朝与西夏之战后,确定了抵抗外敌的军事斗争等事务在很长时期内将会是大宋朝中央政府最为重要的核心事务之一。然后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这个曾经没有偶任何实际权利的荣誉职位也由荣誉职位逐渐演变为权倾朝野的中央政府最高实职。
事实上,在宋宁宗之前,是没有平章军国事一职的。宁宗朝的告老宰相韩侂胄在平章军国重事上开了个先河,去掉重字,改为平章军国事,韩侂胄之所以不用平章军国重事称号,是因为若加上“重”字则权力受限制,只能管理朝廷上比较重要的大事,即只能过问重事;若用“同”则权力不专,还需要受到宰相的掣肘。是时的韩侂胄,权倾朝野,“所预者广”,“所任者专”,独擅朝政。
韩侂胄最后被王安石和杨皇后设计诛杀,平章军国事这个大宋朝最高也是权力最大的荣衔,却是没有人敢再提及了。甚至连掌权十数年的王安石,为了避嫌也没有要求加封过平章军国重事的荣衔。
理学一派和宗室中的某些人,如今想要让蔡京重新披上平章军国重事的荣衔制衡姿态模糊的余深还有已经跟郑居中重归于好的张商英,其实也是无奈而为之。
………………………………
第643章
严格来,王安石其实也是推崇理学的,跟理学一派的真德秀等人其实也是有过一段蜜月期的,甚至在王安石当权的那段时期还大力推广过理学,只是因为王安石向金国乞和激怒了真德秀等理学一干人,才让双方最终分道扬镳,势如水火。
若是没有王安石,想来理学一派不会在大宋朝的后半个世纪内成为大宋朝的主流。
话一出口,蔡京就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不过他终究见惯了大风大浪,自然不会因为薛明这个看似很重实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承诺而真的乱了方寸,很快就收拾了心情。
看了一眼眼神玩味的薛明,蔡京淡声道:
“平章军国重事,老夫敢担下,而平章军国事,老夫却是不敢有此奢望。”
不敢,却不是没有想过。
薛明自然知道,蔡京不可能因为他这句空口无凭的话就真的立马应下来,若真是那样的话,薛明倒还真要好生思量一番,蔡京这个人到底值不值得合作了。
蔡京心动了,薛明知道;蔡京不信,薛明同样也清楚。心动很好,平章军国事这样的权倾朝野的高衔,怕是大宋朝的官员们没有一个不心动的;不信,也很简单,如今的薛明确实已经堪堪能够跟朝中很多老人比肩了,不过也仅仅是堪堪而已。
若仅仅靠着赵佶的宠信,就能让赵佶心甘情愿的扶持一个将要分润他权力的人来,怕是远远不够分量的。就算加上福庆公主也是不行的;更何况蔡京根本不相信薛明能够服郑居中、张商英等人支持他这个宿敌爬到他们两人头上作威作福。
既然根本不可能,那薛明显然只是在给他画一个饼看看咯!不过,即便蔡京心中做如此之想,可是蔡京的言语中依然对薛明画出的一个饼抱有希望,若是他完全没有希望的话,那么就不会不敢有那个奢望,而是会直接了当的告诉薛明,这事儿他想都没有想过了。
“若是明轩不想去广东,汴京城内,除了圣上还没有人能够将明轩赶出汴京城!此事,蔡公过个两三年再下定论如何?”
该的都了,而蔡京显然不是个甘于寂寞的人,薛明知道这个时候再多了反而不美,轻笑着道。
“也好!”
虽然薛明高高提起却又轻轻放下的行为,让蔡京心中大为不满,不过他也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子,自然不会让薛明牵着鼻子走,听到薛明的话,蔡京同样也是轻笑着应道。
“呵呵,蔡公若是不信,那就以两年为限如何?”
费了如此大的功夫,甚至还帮着蔡京擦擦蔡术的屁股,薛明自然不会就这样跟蔡京算了。更莫两人之间原本也没有多少交情可言。
“此话怎讲?”
“两年内,请蔡公还是要劝诫朝中某些人不要太过难为郑公和张相,静看西夏人到底是如何动作可好?而明轩呢,可以保证绝对不会插手朝中任何事情,明轩主动离开开封想来已经足够明很多问题了。呵呵,当然,广东同开封距离何止千里,蔡公也可以认为是明轩大言不惭,明轩也是无话可的。”
“两年后呢?”
蔡京眉头微挑,薛明的这话已经足够直白,显然是希望朝中能够少些争斗,同时言外之意却也是在告诉蔡京,不要对他在广东的行事太过掣肘。
“明轩不会让圣上失望,也不会让蔡公失望!”
薛明看着蔡京,沉声正色道。
蔡京静静的同薛明对视良久,十数息之后,蔡京突然笑了,那一张老脸突然如风中绽开的菊花般,抬手端着手中青瓷茶碗对着薛明遥遥一举。
“好茶!”
汴京城大不大,也是绝对不的,可是汴京城的官场圈子就是那么大,一丁点儿的风吹草动很快就是人尽皆知。更莫,无论蔡京还是薛明,都不是普通人。
所以,蔡京大张旗鼓的去薛府,又怒火冲天的离开薛府,在当天晚些时候,就传遍了朝野上下。
当然了,朝野上下的版本那是各种各样。
有薛明为了和乐楼的头牌姑娘凤南仙不顾身份的对蔡京之子蔡术暴揍一通;有薛明和蔡术为了凤南仙争风吃醋,在和乐楼大打出手,还将和乐楼的雅间都砸坏了好多;更有薛明是为了那日在朝堂上被挤兑,而想在离开汴京城前给蔡京一个下马威刷点存在感的;同样也有蔡京兴师问罪,跟薛明在薛府内大吵一通不欢而散,甚至连出薛府大门,蔡京都是对送出府门的薛明拂袖而去,却是没有给薛明留任何情面的……
不过不管什么样的版本,至少有一个人是火了。那个人就是无论各样版本都必须要出现的和乐楼头牌姑娘,凤南仙了。
虽作为和乐楼的头牌,凤南仙也算是很出名了。不过之前那个出名也只是那些个士子、公子哥中间,却是还没有进入朝堂上那些个老爷们的眼中,如今因为薛明的缘故,凤南仙却是一日之间传遍朝野上下,让很多爱好风花雪月的朝中老爷们留上了心,想着琢磨个时间要去看看能够让如今的薛明还念念不忘的头牌姑娘到底是何等样的角色,竟然能够不顾身份的对蔡术这样一个辈大打出手。
不知不觉间,在朝堂中人心中,薛明已经同那些跟他年纪一般大的公子哥们在身份上,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当然,和乐楼中真正生了什么,包括有关凤南仙身契的事情,却是没有多少人知道的,那些个看到蔡术拿出身契的士子们如袁德等人,却是不约而同的都收到了来自各方的警告,若是将那身契的事情宣扬出去,事情可就是真正的大条了。
所以,不管朝堂上的那些个老爷们如何对凤南仙好奇,却是没有人想要在薛明还没有离开汴京城的时候去招惹他,想想看,薛明为了那凤南仙而跟蔡术争风吃醋,甚至连身份都不顾的在和乐楼大打出手,这样一个不要颜面不讲风度的疯子,实在是不适合招惹的。
………………………………
第644章
更莫那薛明也要不了多久就离开汴京城去往广州了,除非他将那凤南仙一块儿带走,否则的话,那凤南仙只要人还在汴京城,还在那和乐楼,又还能跑的出朝中贵人的手掌心?
就算拿薛明做凤南仙的靠山,可是广东距离汴京城数千里之遥,等到薛明知道,怕是那凤南仙早就成为朝中哪个贵人的禁脔了,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薛明又能奈何?薛明愿意用别人用过的女人,再还给他就是了么。 薛明就算在疯,也不至于为了一个青楼女子弄到要人性命不是?更莫,既然敢动薛明的女人,自然也就是不惧薛明的,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用最的代价达成目的而已。
就在朝中那些个老爷贵人们还在想着在薛明离开汴京城后怎么从众多风月高手中杀出重围,将凤南仙收入房中的时候,还不知道已经被许多人惦记的凤南仙,却是已经到了薛府的大门前。
冬夜的寒月,将整个汴京城笼罩在一片银装素裹之中,一顶粉红的暖轿悄然在在距离薛府大门还有百余步的地方落轿。
轿子是被凤南仙叫停的,感觉胸前仿佛揣了只兔子般的凤南仙,心的将轿帘掀开一道缝,看着那高高的门廊上硕大薛府两字,在和乐楼内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却是不可抑止的摇摆起来。
朱红的府门,硕大的门廊,无不告诉着凤南仙,自己将要主动找上门的那个人是个什么样的身份。近乡情更怯,如今对凤南仙来,却是近门心更怯!
不用问也知道,据薛明的其中一个已经生下了个孩子的夫人如今就在这薛府之中,若是自己这个青楼女子主送找上薛府,是不是会让那薛夫人以为自己是恃宠而骄上门示威来的?那个人如今本就对自己的态度很是难明,自己这样冒然登门,若是惹得他们夫妻不睦,怨恨自己又该如何?
……
看着那朱红的大门,凤南仙愈想心中的犹豫却是愈多。
“姐……”
“玉儿,我们回去吧……”
凤南仙心中轻叹一声,却是终究还是改了之前在和乐楼中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将身契烧掉,自己已经欠下了那人一辈子都无法还清的恩情,这个时候冒然登门,若是给他添惹了麻烦,实在是不该。更莫,如今汴京城中不知道又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今天在和乐楼内的事情,此刻想必已经在汴京城中传的沸沸扬扬了。自己总不能仅仅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他分担分担啊!
“啊……姐,已经到了薛公子门前了啊……之前姐不是已经跟方妈妈好了么?今日来就是为了感激薛公子援手之情,并无其他,姐……”
跟在暖轿后包裹的如同个粽子般的玉儿听到凤南仙的话,心中顿时大急。
如她这样的丫鬟,还是青楼头牌的丫鬟,其实一生的命运已经跟凤南仙紧密联系在一起,若是凤南仙真的能够鲤跃龙门的进入薛府,哪怕是为妾,她和湘云做为凤南仙的贴身丫鬟,无论是做凤南仙的通房丫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