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山门异类-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的外貌确实适合当领导,据说文武百官看到他的样子就觉得有些紧张,根据史书记载,“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据说就连房玄龄这等大佬,有时候也会被李世民威严的面孔给吓得进退失据。
虽然史书有夸大的成分,但是想到房玄龄作为一国宰相,在男权当道的古代都能变成气管炎,也不排除他本身就胆小的缘故,所以,陆哲在看到李世民的样貌的时候,也觉得史书上记载的可能是真的。
李世民仅仅扫了在场的众人一眼,顿时就好比有人放了个大沉默术一样,所有人都有些噤若寒蝉,刚刚还有些喧闹混乱的场面,顿时变得有序安静起来。
李世民的视线扫过一干众人之时,仅在孙思邈和陆哲的身上略作停留,对着孙思邈拱手为礼,说了声有劳道长之后,李世民就往他们身后的床榻上望去。
“哥哥可是无碍?”看到床上的胖大老人正在侍女的搀扶下,努力地喝着水,李世民紧走几步,来到李渊面前,亲自行礼问候。
大概是李唐皇室带有胡族血统的原因,在唐朝,皇室的某些风俗带有浓厚的游牧民族味道,而后传到了民间流行开来,而称父为兄就是其中之一。
在李唐一朝,哥哥一词是用来称呼父亲的,比如李世民写给李治的信,落款就为“哥哥敕”。而且有时候还是按照自家父亲的排行来称呼父亲,比如唐玄宗就称自己的父亲为三哥,
据说现在山西某些地区的俚语,都还有称父为兄,称母为姊的情况,不知道是不是李唐遗风。
“二郎有心,孤无碍。”床上的李渊终于挤出几句话来,李世民的表情亦是柔和不少。
“世民听见有人来报,说是哥哥……”李世民欲言又止,“不过哥哥既然无事,那便是国之大幸,还望哥哥保重龙体为好。”
“二郎国事繁忙,孤既无碍,还是操持国政去罢。”李渊的脸上闪过明显的不耐烦。
“哥哥龙体欠安,身为人子,见哥哥体弱如此,世民哪有心操持国政?”说罢,刚刚还一脸威严的李世民泪如雨下,俨然一副事父至亲的孝子形象。
“为天子者,自当以天下为重,何苦做此儿女态也?孤之身体,孤心中自有定数,无需多言!”李渊也是一副严父的形象。
“孤已困,二郎自去罢。”李渊兀自翻了个身,不再理李世民。
“诺!”李世民躬身行礼,紧接着,对着周围的宫女和黄门吩咐到
“汝等好生侍奉上皇,若有差池,朕绝不姑息!”
“诺!”所有的黄门官和宫女再次跪伏于地,战战兢兢,汗出如浆。
而其中有一个人,更是五体投地,浑身颤抖。
“奴万死,奴万死,奴当时见亲眼所见,而起诸位御医亦是确认……”
“此处为上皇寝宫,不宜喧闹,出来说罢。”看着那位战战兢兢的老黄门,李世民脸上的已不见悲伤的表情,恢复了高高在上的威严模样。
“诺!”刚刚那个前去报丧的老黄门试了几下,终于颤抖着站了起来,佝偻这身体,浑身颤抖着。
李世民的积威,一至于此!
“诸位御医,也一同来罢。”李世民缓缓地下令。
“诺!”连同许医令一起,一干御医再次跪拜。
“还请劳烦孙道长与这位少年郎,移步偏殿罢。”面对着药王爷,唐太宗终于有了些柔和的表情。说完之后,率先走了出去。
这政治人物,真的是天生的演员啊。看着李渊和李世民表演的严父孝子,尊尊教诲的戏码,两人简直信手拈来,还有唐太宗那说哭就哭,转头就变脸的功夫,陆哲不禁对于这位千古一帝,给予了不算低的评价。
这便是千古一帝李世民么,有点东西的呀。跟着一帮人前往偏殿,看着前头那个宽厚肥大的背影,不知道为什么,一股沉闷肃杀的蔓延开来,而陆哲的心中越来越紧张了,手心不停地出汗。
他总算体会到那些文武百官被李世民气势所慑是什么感觉了。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吾有一桩大富贵赠予官家(二合一)
“死而复生??”李世民皱着眉头,看着一干御医,还有旁边笑得神秘莫测的孙思邈和陆哲。“汝等所言当真?”
“汝等是说,孤是死而复生?汝等所言当真?”
“必不敢欺瞒官家(上皇)!”
有趣的是,就在同一时刻,刚刚在场除孙思邈和陆哲以外的所有人,此时虽然分处两殿,但是都做出了同样的举动——所有人再次下跪行礼,向对面的人保证自己所言无误。
而且还是死而复生这等听起来如此匪夷所思之事。
而更加有趣的是,早就面和心不和的李渊父子,面对这件事情上,态度倒是趋同。
“太医令有罪。”听完了整个过程,李世民看着太医令许冰,眼神有些凝重,心底默默浮现出一个念头。
“那太医令,该杀!”李渊看着隔壁的偏殿,恨恨出声。李渊其实在十指被刺出血的时候,就已经恢复了意识,只是睁不开眼睛,浑身无力,但是自己身上此人对自己做的那些举动,虽然他不理解,但是李渊有个朴素的判断,那就是对自己身体有益处的,因为随着那人的举动,自己也越来越清醒,感觉力气也逐渐回复到他身上,耳朵里也听到了那许医令的呵斥之声,只是他说不出话来而已。
当时他连呼吸都困难,思维更是一片混乱,现在清醒过来,听到宫女黄门对于当时场景的描述之后,搞了一辈子政治,特别是这几年,长期处于后宫的他,瞬间明白了那许医令的龌龊心思。
于是他愤恨地脱口而出。
那位小郎君哪里是亵渎自己遗体,明显用的传说中的仙人渡气之术,将体内元炁渡予自己,自己才侥幸得活的啊。
孙思邈要邀请一位仙人弟子来给自己治病的事,李渊是知道的,因为孙思邈给他说过,上次孙思邈给自己诊过脉之后就要走,自己本来不愿意,但是孙思邈说自己是要去请一位帮手,自己才放行。现在看来,正是这位孙神仙口中的山水郎,救了自己一命啊。
就跟所有迟暮的老人一样,枭雄李渊对于仙人长生这些东西,是毫无抵抗力的。
对于孙思邈这位人间神仙,李渊父子一直都很崇敬,李渊甚至比李世民还推崇。早在大唐建国之初,武德年间,自己刚刚登基的时候,就见过其一面,当时就想聘其国师,结果对方不慕荣利,飘然而去,自己还惋惜了好久。
“果然孙老神仙道法高深,医术精绝,便是他的帮手,亦是仙人弟子,竟然能让自己起死回生,这次,孤说什么也要将孙老神仙和那位山水郎留在身边。”
看着偏殿的方向,李渊暗下决心。
跟所有重病的老人一样,李渊恨不得天下最好的名医时刻留在身边,随时照看。
而更加关键的是,他确实也有这个权势和实力。
“哪怕是二郎,为李唐皇室计,亦会如此吧。”已经确定自己死而复生的李渊,心中十分确定,自己那位二郎肯定也不会放孙老神仙和那位山水郎离开自己身边,毕竟,关键时候能救自己一命的人,谁会放走呢?
一念至此,李渊放下心来,这才扫视宫内跪在地上,噤若寒蝉的宫女和黄门们,发觉少了一人,是一位名为瑞吉的黄门官。
此事果是意外!李渊这下更加笃定了,其实他心中明镜一样,那名为瑞吉的黄门本来就是李世民用来监视自己的,方才肯定是见自己已死,前往报丧,所以二郎才带着大量护卫而来,为了就是封锁消息,秘不发丧。现在看着自己已活,被叫去问情况去了。
在大唐未停止出兵之前,李渊是不能死的。
关于这一点,李渊和李世民都很清楚。
现在大唐正与吐谷浑交战,国内空虚,而之前李建成的势力尚有残余,隋唐时期的各路草头王,依然还有蛰伏的,所以此刻自己一死,很容易发生动荡。
虽然对于李世民充满恨意,但是为了自己一手建立的李唐和李氏,李渊不得不顺从那孽子之意,尽力地活长一点。这才是李渊不爽的原因,所以他才会纵情酒色。
一方面是麻痹自己,一方面是消极地对抗。
“来人,取金五十镒,夜明珠十颗,另取孤玉带一条,赠予那小仙人。”李渊沉吟良久,救自己一命之恩,不得不报,于是令人去金库取金。
“另外,着人告诉二郎,待此间事毕,某要亲自感谢那位小仙人。”
“诺!”自有宫女低头应诺,带着小黄门,亲自打开李渊的宝库,亲自去取东西去了。
这个赏赐不可谓不重,这里说的金五十镒,这里的金,就不是之前所说的开元通宝,而是真正的赤趾金,一镒合秦二十两,相当于唐朝的十两,一镒的话,相当于后世的一市斤。
黄金五十镒,就是五十斤黄金了,哪怕是不太纯的赤趾金,在贵金属稀缺的大唐,算是一笔巨款了。
这笔款有多巨呢?换算成铜钱,差不多五百万钱,换算成后世的人民币,差不多有200多万。陆哲洗劫了整个四道宗,几代盗贼积攒下来的财物换成钱之后,也差不多只有黄金五十斤而已,而且他还分了不少出去,到他手里的,只剩下30多斤。
夜明珠听着名头很吓人,但是也很常见,估计就是古人发觉了放射性的矿物打磨成珠子,据说李后主的寝宫都不用蜡烛,全部用的是夜明珠照明。
虽然不少,不过也很值钱就是了。
而玉带一条,虽然极其贵重,而能获赠玉带的,更多的是表示赠与人对被赠者的重视,全天下,能获赐李渊的玉带的,怕是没有几人。
但是这几人都比较倒霉,最典型的,就是柴绍柴驸马,刚刚因为结婚获赐玉带没有几年,妻子平阳公主就死了,而后又差点卷进了老丈人和二舅哥的玄武门之变,两边都不讨喜,好像再过三年,柴绍也就郁郁而终了。
不管如何,就一位退位了的太上皇来说,能拿出这些东西,还要亲自设宴款待,算是重的礼了。
嗯,对他和对陆哲都是。
抛开这边太上皇不说,唐太宗李世民,此刻责令许冰自省,将太上皇的治疗工作的主导权全权交给了孙思邈,然后让一干御医回去照顾太上皇,单独留下了陆哲。
“汝便是那清都山水郎?”李世民笑问道,不过由于他面容太过威严,笑容怎么看都跟温和难以沾边。
“陈州陆哲,见过官家。”陆哲以士族之礼回应。
“好个清都山水郎,观鱼会夺魁,智难吐蕃使,雷灭吐蕃众,三策献军中,役鬼杀刘氏,深山灭群盗,智破于家案,此等种种,便是成人亦难做到,更兼医术通神,据传精通华佗活死人肉白骨之术,今朕观之,果然不虚尔。”李世民将陆哲所做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全部说出,脸上露出了惊奇之色。
“朕欲问汝,以上种种,真是汝一人所为?尔之所学,当真乃梦中所授?”说罢,李世民眼睛一瞪,一股庞大的威势骤然而降,陆哲总算体会到什么叫做帝王之威。
原来如此,李世民还是担心自己是属于某个反对势力所推出来的代言人。陆哲在来之前,对于李世民的态度,心中早已有盘算。
毕竟,作为一个帝王和独夫,任谁发觉自己治下出现一个多智近妖的人物的时候,第一反应都不是很舒服。
“哲之所学,皆来自梦中,初时哲还不信梦中所学,尝试之,亦觉乃真,遂信矣。”陆哲不卑不亢地说。
“哦?”李世民沉吟起来,仔细地打量起面前这位山水郎,说实话,在接到吐蕃三策的时候,李世民虽然觉得新颖,但只觉得有其可取之处,而且听说此三策乃是一少年人提出的时候,李世民第一反应,此少年定是某个古老势力推出来的代言人,因为这三策中,关于计仲之术的言论之老辣,又涉及兵法,少年郎肯定提不出,定是他背后之人提出,再加上陈州召雷之术的发生,所以秉着谨慎的态度,李世民派出了玄甲校尉,想要找出他背后的势力。
哪知道,玄甲校尉呈上的报告让他惊呆了,这位少年郎手段之奇,心智之深,诗文之巧,道法之诡,简直不似人间人物,而且根据玄甲校尉的调查,这位山水郎所传言之手段,俱是靠自己,并无外力相助。
前日里,据说其还在杨家府邸中,酒宴之中做出好几首诗,连岑文本都叹其诗才无双。试问,便是他从三岁便经受训练和学习,要精通如此多的学识,这样的人,天下哪家势力能培养出?而且就算能够培养出,也不会早早推出,让其作为代言人。
毕竟锋锐易折,树大招风。这个道理,但凡有点沉淀的势力,都是懂得的。(说道这里,鹤就要打个比方了,比如hong港某位大佬,大儿子各种出镜,貌似资源倾斜,名气不小,吸引社会目光,但是他的小儿子早就在海外,才是真正当家人)。
此等仙授之材,无论哪家,都是藏在家中,不待长成不出山,哪有人如此蠢笨,将其早早推出,难道真乃天佑大唐,有仙人弟子出世,辅佐我大唐社稷?
阅人无数的李世民,看到陆哲下意识的反应,心中就肯定此人并无背后势力培养了,原因就是他的礼仪,虽然陆哲认为自己还没有问题,但是在李世民的眼中,此人于礼仪一道,简直极为生硬,一看就是匆匆学的,之前无人教导。
试问,那个世家培养人才,不会时刻培养礼仪?李世民心中已经有了七分定论,于是决定继续试探
“即是汝梦中得仙授,亦是精通道术,方才亦是救活上皇,简直亘古所未闻之事。不知这上皇之气疾,汝可有何良方?”
“回官家,上皇之症,已入膏肓,药石难就,哲只得缓一时,实难以治愈。”开玩笑,风疾哎,就是后世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中风这种疾病,后世都没有办法,在缺医少药的古代,更加难以医治。
“哦?汝不是以奇术救活上皇,难道这气疾,如此难治?”李世民的话有些诛心了,在古人朴素的观点里,你连死人都能救活,活人的病治不好?莫不是趁机要挟,想要高官厚禄?
“病易治,命难治。”陆哲对着李世民说道,“上皇之体,已如朽木,其病不在治,在养,若是平日里少食酒肉,禁女色,若得名医调理之下,或可延寿一两载,若依旧如此,则不出今岁。”
“哦?汝竟是这般笃定?”李世民一脸惊异。
当然啦,历史书就是这样写的,我就不信李渊能抵挡历史的车轮。陆哲无不恶意地想。
“既是如此,汝便好好医治上皇,若能延寿一两载,便是大功一件。汝治好上皇,乃是奇功一件,朕自有重赏。”李世民摆了摆手,准备结束这段对话。
他的事情还很多,哪能耽误于跟一个少年聊天上。
“官家!”就在李世民正准备离开之时,陆哲叫住了他。
“嗯?”李世民沉吟起来。“小先生还有何事?”
“吾有一桩大富贵赠予官家。”
“大富贵?”李世民第一反应就想笑,自己坐拥四海,已经是天下最为富有和尊贵的人,还有人称给自己一桩大富贵的。
果然是个骤的奇遇的小儿,不识人间礼数。李世民有点好笑的想到,大富贵哪是你能说的,一般都是造反的人才说的,你这是闹哪样,让我自己造自己的反??
旁人这样说早就被拖下去了,不过李世民作为一名英主,再加上这位不过是少年,刚刚还救活了自己的老父亲,李世民也就不再计较,反而带着一种逗孩子的心态。
“不知山水郎有何大富贵予朕?”
“天下三成之粮与天下三成之马,不知可算大富贵否?”陆哲看着李世民,目光坚定。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国之重器也
“什么?!!!”李世民竟然笑了起来。“汝可知,这太极宫中,不是那清谈之所,吾也不是谈玄之客,汝虽年幼,更应语出谨慎。”
英主不愧是英主,不得不说,哪怕是刻意培养出来的,李世民也时刻保持着虚心纳谏,温和仁慈的明君形象。
如果是古代的士,怕是碰到这种君王,也要暗暗为之心折吧。
可惜,我是后世来的人,我是深知你可是因为想当千古一帝不得不做出一副虚心纳谏的明君形象呢,想想魏征死后他后人的待遇,就知道你其实也挺不爽自己的帝威被冒犯的。
哪怕他是魏征也不行。
于是陆哲打起十二万分小心,走到李世民面前,郑重其事地跪拜行礼。
“哲虽年幼,但亦知欺君乃是重罪,方才哲有些孟浪,未曾言明。”陆哲学着名长老的缓慢语调。
“哲所言者,并非天下三成之粮与三成之马。而是——”陆哲缓缓直起身子,目光坚定地盯着面前的唐皇。
“天下三成之粮与天下三至四成之战马!”
“汝所言当真!”李世民的眼神一下子锐利起来,陆哲感觉到自己犹如一只野兔被鹰隼盯上,那种目光,是属于天生食物链的压制目光,陆哲一股无形的压力和恐惧。
这就是千古一帝的真正状态么?陆哲的身体甚至在微微发抖。
鹰隼虽然是兔子的天敌,但是兔子亦有博鹰之力。兔子蹬鹰,若是用尽全力,不仅可逃生,甚至可以取鹰之性命!
“此等之事,陛下何不屏退左右?”陆哲抬起头,直勾勾地看着李世民。
虽然有一试李世民气量的嫌疑,但是来自后世,见过各式炒作的陆哲,深深地明白包装和仪(zhuang)式(bi)感的重要性。
为了自己的以后的前途和理想,陆哲不得不赌这一下。
“大胆!”话音刚落,陆哲就听到一声中气十足的呵斥声,紧接着,便是甲胄撞击和腰刀出鞘的声音,后背一阵阵寒意传来。
陆哲不用看就知道,此刻自己背后肯定又不少长刀弓弩正指着自己。没办法,在封建时代就是这样,你让君王屏退左右,是何居心?莫不是趁机要刺王杀驾?还借口献宝,荆轲刺秦王是以什么名义靠近祖龙,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尔等——”李世民做了个手势,“不过一少年郎而已,何至于斯。”李世民一副云淡风轻,举手投足间,彰显出这位戎马半生的千古一帝的强大自信。
“都退下罢。”
“诺!”随着一声整齐的战靴与地板接触的声音,陆哲背后那股芒刺在背的寒气尽去。随侍的宫女也飘然而去,只有两个黄门官和一名史官随侍。
“汝所谓天下三成之粮与三至四成之战马,尚在何处?”李世民盯着陆哲,目光炯炯。
虽然背后的寒意尽去,但是陆哲感觉到李世民锐利目光中的寒意,比起背后真刀真枪,还要冰寒上几分。
李世民果是英主,虽然连他一个孩童口中的貌似荒诞的惊天之语也耐心听完,但是也不是完全的温和的,此时的他看着陆哲,心中的狐疑更加深重了起来。
看来此子,真是某个古老势力的代言人,来向新帝提出交易条件的。这个势力应该古老而庞大,能教出此等优秀得不似人间少年郎的传人,而且积累惊人,能一下拿出天下三成粮食和三至四成战马的,所图肯定不小。
联想到陆哲出现在江淮一代,李世民甚至怀疑是以前的江东士族,吴王旧属派来向自己求和的。
“兹事体大,还请陛下将大司农请来,共同前往御田一观,另外,哲尚有些物件在御林军处,尚需取来。”
“哦?此事,尚需大司农在场?”
“正是如此!事关天下生计,还请陛下速速请过大司农。”
“如此,便依汝所言,速去请左仆射前往御田。”听着陆哲的回复,李世民关于陆哲出身古老势力的猜测更加笃定了。
原因无他,大司农乃是古称,隋朝就废止了,唐朝采用三省六部,司掌天下农事的乃是民部,后来为了避讳李世民的名字,才改名叫户部。
前朝官员戴胄是民部尚书,在贞观五年去世之后,民部尚书空缺,暂由左仆射房玄龄代管。
陆哲这也是无心之过,作为理科狗的他,对于唐朝的官制哪有那么清楚,他只在影视里知道,大司农乃是掌管天下农事的,所以才脱口而出,造成了这个美丽的误会。
陆哲随着李世民一起前往御田,而陆哲之前被扣留的药匣也被送来,陆哲甚至还让人去任城王府,将自己的小青驴一并牵过来。
“臣房乔,见过官家。”小青驴和陆哲的药匣被送来不久,房玄龄就匆匆而至。对着李世民郑重其事的行礼。
这就是怕老婆出名的房玄龄啊。陆哲仔细地打量着他,只见这位千古名相,虽然有些微微发福,但是不难看出,房玄龄年轻的时候肯定也是小鲜肉,就算现在看起来,也是属于禁欲系中年帅大叔,往那里一站,一股温文尔雅的气质扑面而来,卖相极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