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富家子-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样子,这家伙没撒谎,此次倭寇侵袭通州的内应应该就是宁波屠家了。
不过,他的目的可不光是整倒海商豪门宁波屠家,整倒严嵩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杨聪想了想,随即诱导道:“你为什么要听宁波屠家的,他们的靠山内阁大学士严嵩就没给你说过什么吗?”
李光头颇为不耐道:“什么内阁大学士严嵩,老子不认识,老子就认识屠大海,这家伙都跟老子合作好些年了,老子怎么知道他会骗我。别跟老子整那些乱七八糟的,你们当官的要斗是你们的事,老子懒得跟你们整那些。”
这家伙,不怎么上路啊,怎么办呢?
杨聪还真想命人把这家伙拖出去重打二十大板,好好杀杀其锐气再说,但是,他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这家伙一看就是块滚刀肉,打板子估计没什么用,而且,就算逼其招供貌似也没多大用,因为严嵩的亲信这次并未直接参与其中
这会儿他才发现,他把事情想得有点过于简单了,想要扳倒严嵩貌似没这么容易,凭人家严嵩的能耐,估计只要不被当场抓获,人家就有办法推脱。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呢?
杨聪仔细想了想,干脆挥手让所有人都退出帅帐,随即便蒙头写起奏折来。
这次,他并没有让锦衣卫通过秘密渠道送到陆炳手里,再转交给嘉靖,因为陆炳已经警告过他了,嘉靖对这种方式十分反感,他这次走的是正规渠道,直接命人八百里加急,把自己的奏折送往通政司。
他当然知道,通政司右参议赵文华就是严嵩的亲信,他呈上去的奏折肯定逃不过严嵩的眼睛,他就是要让严嵩知道奏折的内容,既然这次整不倒人家,让人家头疼头疼也好。
李光头纠集将近三万海盗和倭寇劫掠南直隶,这件事情的确是严嵩安排的,不过,这次严嵩学乖了,他并没有派自己的亲信去联系李光头,而是让宁波屠氏出的手。
他也知道杨聪正想办法利用倭寇一事来收拾他呢,他自然不会再给杨聪留下什么把柄。
在他看来,这次杨聪肯定会栽个大跟斗,到时候他再想想办法给嘉靖进几句谗言,杨聪估计就完了。
没想到,他这次又失算了,杨聪的奏折传到通政司之后,赵文华自然是偷偷拿去看了一下,这一看,直接把赵文华看得目瞪口呆。
杨聪竟然一举击溃了李光头纠集的海盗和倭寇,甚至,连李光头都被这家伙逮住了!
而且,李光头还在后面交待,这次是海商豪门让其去南直隶劫掠的!
更为可怕的是,杨聪竟然向嘉靖请旨,将余姚谢氏、宁波屠氏、漳浦林氏、龙溪陈氏一干人等全部抓起来,严加拷问,让这些人交待海盗和倭寇的行踪,以期将海盗和倭寇一网打尽!
这家伙这是想翻天啊!
嘉靖朝这么些年了,谁敢打海商四大豪门的主意,这家伙倒好,竟然想将海商豪门一网打尽!
赵文华就是余姚谢氏的女婿,按杨聪说的,岂不连他都要一起抓!
他真吓坏了,皇上要听信杨聪的“谗言”,真对海商豪门痛下杀手怎么办?
这时候,他真想把杨聪的奏折给撕个粉碎,以免传到嘉靖手里去。
不过,他却不敢这么干,因为奏折的收集和整理都有严格的记录,他要是敢把奏折毁了,很快便会被查出来,而且就算他把奏折给毁了也没用,杨聪还可以继续上奏,他只能跑去找严嵩,求他的干爹出手,帮海商豪门渡过这场危机。
………………………………
第三卷 第一〇三章 头疼
杨聪真的想将海商豪门一网打尽吗?
如果真的能将海商豪门一网打尽,他自然想。
不过,他估计这会儿想要将海商豪门一网打尽,很难。
海商豪门可不是一点点人,而是一股庞大的势力,东南大半的土豪乡绅都与其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这会儿他们已经依附在严嵩的麾下,要真动手收拾他们,不知道会遇到多么恐怖的阻力。
朱纨就是不信邪,所以被逼的走投无路,自杀了。
他可没这么蠢,真要动手收拾海商豪门,他就不会说出来了,更不会写在奏折上,他之所以在奏折上这么写,就是想让严嵩头疼。
严嵩看到他奏折上这么写会怎么做呢?
这个并不难猜,严嵩的选择无外乎两种,要么选择踩死海商豪门,要么全力保住海商豪门。
如果严嵩决意踩死海商豪门,以撇清自己的干系,那就精彩了,海商豪门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到时候他们狗咬狗,满嘴毛,正好便宜了自己。
当然,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严嵩并不是傻子,不到万不得已,他肯定不会帮自己的敌人收拾自己的手下,能保住海商豪门,他们肯定会想办法去保。
不过,这样一来,他很有可能会在嘉靖跟前露馅,令嘉靖对他产生猜忌,毕竟嘉靖也不是傻子,严嵩一而再再而三的和海商豪门甚至海盗倭寇扯上关系,其中没有鬼才怪。
那么,严嵩会怎么选择呢?
严嵩听闻杨聪上奏的内容,着实头疼无比,他怎么也没想到杨聪竟然这么厉害,仅用万余人马便能击溃将近三万海盗和倭寇,而且还逮住了匪首李光头。
这次,李光头是没把他给咬出来,但是,却把海商豪门给带出来了。
杨聪竟然这么狠辣,想将海商豪门一网打尽,怎么办呢?
帮杨聪把海商豪门踩死,以撇清自己的干系吗?
这个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次他虽然没有派出自己的亲信直接去联系李光头,宁波屠氏却是按他的意思出手的,如果人家被逼的狗急跳墙,把他给咬出来怎么办?
他跟海商豪门之间可不止这点“小事”,他们一起做的见不得人的事多了,海商豪门一旦被杨聪一网打尽,他肯定也会跟着受牵连而完蛋。
这个时候,他没得选择,唯有力保海商豪门。
那么,这海商豪门又怎么保呢?
他思虑再三之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请夏言帮忙!
夏言这家伙虽说玩阴的不行,来明的还是很厉害的,毕竟人家是内阁首辅,说出来的话还是有那么一点分量的,嘉靖就算再不喜欢人家,也会考虑一下人家的建议。
原本他已经决定向夏言动手,夺夏言的权了,但是,这会儿面对杨聪的威胁,他只能先联合夏言,干翻杨聪再说,毕竟夏言再怎么说跟他也是乡党,大家是同一阵线的,两人再怎么斗那也是内斗,不管谁胜出,都不影响他们这一系乡党掌权。
杨聪就不一样了,那可是“真正的”敌人,如果让杨聪得势,他们就完了。
他相信,夏言也会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天,早朝才刚刚结束,他便找了个由头,往夏言的值房走去。
其实,夏言这会儿也很头疼,他这内阁首辅当的可谓四面楚歌,不但阳明一脉跟他过不去,自己乡党内部也没几个人跟他混了,大家都跟在严嵩屁股后面想夺他的权呢。
当然,他如果能深得嘉靖宠信,坐稳这内阁首辅的位置,他也不用头疼,下面人再蹦跶又怎么样,还不是得听他这内阁首辅的。
问题他这内阁首辅的位置也坐不稳啊,因为他一直没在嘉靖跟前表现出自己的能耐来。
上次,他是想借屠侨下位之机,把海盗和倭寇都收拾了,好好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结果,所用非人,朱纨一通“瞎搞”,不但没能剿灭海盗和倭寇,还把东南形势搞得一团糟,嘉靖都差点迁怒于他了。
后面,他利用严嵩创造的机会,好不容易把杨聪“换”走,换上“自己人”曾铣,想夺回河套,好好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结果,却被钱给难住了。
他可没杨聪有钱,收复河套可是要花银子的,而且需要花很多很多银子。
因为,按曾铣的计划,最少要调动十万人马才能将河套收回来。
十万人马,一个月光是粮饷就要将近三十万两,收复河套最少也需要半年时间,也就是是说,他最少要拿出将近两百万两才能实现收复河套的壮举。
他哪来的这么多银子,别说两百万两,就是两万两他都拿不出来,朝廷也不可能抠出这么多银子来,所以,收复河套的事情就这样卡壳了,嘉靖对他的意见也越来越大了。
他这会儿真头疼的不行了,如果再这样下去,他这内阁首辅的位置恐怕是坐不了多久了。
这天,东南传来捷报,杨聪于通州大败倭寇,杀敌数千,俘虏两万余,嘉靖是高兴的不行了,他却是头疼的更厉害了。
杨聪那可是他的大敌,如果让这家伙窜起来,恐怕很快就要威胁到他内阁首辅之位了。
早朝过后,他一如既往的翻阅着奏折,很快,他便翻到了杨聪的奏报。
这奏报和捷报是不一样的,捷报一般战斗结束就会传往京城,就是简单的战果,没有其他东西,奏报却是大战之后主帅对战斗的总结,其中一般都隐含着请功求赏的意思。
令人奇怪的是,杨聪在奏报中并没有给自己请功,这次战斗的大部分功劳杨聪都分润给了胡宗宪和戚景通,而且,这家伙在最后竟然请奏将海商豪门一网打尽!
海商豪门已然归附严嵩,这点夏言是相当清楚的。
那么,这件事怎么处理呢?
帮杨聪收拾海商豪门吗?
这样一来,杨聪岂不是声威更盛!
帮严嵩保住海商豪门吗?
这样一来,严嵩岂不是更得手下拥戴!
他发现,无论自己怎么选择,貌似都对自己不利。
唉,真是头疼啊。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严嵩恭敬的声音:“首辅大人,可有空?”
这家伙怎么来了?
说实话,这会儿他对严嵩相当的反感,因为这家伙就是条养不熟的恶狗,自己将其养的肥肥壮壮的,这家伙竟然反过头来咬自己,任谁都会反感这种人。
他看了看手中的奏折便明白这家伙为什么来找自己了,很显然,这家伙已经知道杨聪上奏的是什么了。
那么,到底帮谁呢?
夏言沉吟了一阵,这才淡淡的道:“进来吧。”
()
………………………………
第三卷 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
说实话,夏言这个人除了狂了一点,傲了一点,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缺陷。
他廉洁奉公,办事勤勉,从不以权谋私,可谓官员中的典范,按理来说,这样的官员应该深受他人敬仰才对,但是,就因为他太狂太傲,无意中得罪了很多人,从而使得自己在官场上孤立无援。
比如他对严嵩的态度就相当的不妥,严嵩的确受过他的提携没错,但人家并不是他养的一条狗,人家好歹也是个朝廷大员,有自己的脸面,但是,他却一直把人家呼来喝去的,人家心里能舒服吗?
这会儿严嵩好歹也是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前来求见,你好歹做做样子,起身迎一下,给人家一点面子不是。
但是,夏言就是大咧咧的坐那里,一点表示都没有。
你以为你当上内阁首辅就了不起了吗?
严嵩心中暗骂一句,表面上却装出谦卑的样子,小心的走进夏言的值房,恭敬的拱手道:“下官参见首辅大人。”
这家伙倒是挺能装的,不管在什么人面前都显得温文尔雅,谦逊有礼,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个谦谦君子呢。
夏言心中冷哼一声,随即毫不客气的道:“严大人大驾光临有何贵干啊?”
以前两人没翻脸的时候他好歹还称呼人家一句“惟中”以示亲近,这会儿大家都翻脸了,他说话就更不客气了,夹枪带棒的,能把人噎死。
严嵩强忍住心中的怒火,装作小心翼翼的道:“首辅大人对下官好像有点误会啊。”
夏言略带不屑道:“误会?什么误会?”
严嵩依旧小心翼翼的道:“下官也不知道首辅大人有什么误会,只是感觉首辅大人对下官没有以往亲近了,好像把下官当个外人一样。”
还跟你亲近呢?
还跟你亲近你都要骑老子头上去了!
夏言略带嘲讽道:“严大人,你权势熏天,本官高攀不起啊。”
严嵩连忙谦逊道:“大人说笑了,下官能有今日都是大人栽培的结果。”
你还知道是我栽培的结果啊?
夏言冷哼道:“不敢当,谁不知道你严大人党羽遍布朝野,哪需要本官来栽培。”
严嵩连忙赔笑道:“大人又说笑了,下官只是代大人管着下面这些人而已,这些人哪里是下官的党羽,大家都是因为敬仰大人才聚集在一起的。”
代本官管着下面这些人?
你糊弄谁呢!
夏言嘲讽道:“你代本官管着下面的人,所以下面的人都只听你的,不听本官的了,是吗?”
这家伙好深的怨念啊。
严嵩尴尬的道:“大人误会的原来是这个啊,请容下官解释一下好吗?”
还解释呢,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有多不要脸。
夏言不屑的道:“哦,你还想解释啊,那你解释一下来听听。”
严嵩闻言,脸色一正,严肃的道:“大人,您应该也知道,现在朝堂上下贪腐盛行,如同大人一般两袖清风的官员着实不多,大家都因为利欲熏心而犯过这样又或者那样的错误,所以都有点惧怕大人,下官只能拉下脸皮不要,跟他们同流合污,以此来笼络人心了。”
这话说的,你贪腐还是为了我是吗?
夏言厌恶道:“贪腐盛行就当用重典以扼杀之,你倒好,同流合污,这就是你的为官之道吗?”
严嵩无奈的道:“大人,所谓法不责众,朝堂上下皆是如此,如之奈何?重典治之,你我岂不成孤家寡人了?”
这个。
夏言竟然被说的有点无语了,严嵩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啊,因为他这会儿感觉自己差不多已经是个孤家寡人了。
算了,这个说不过,那就说点别的吧。
他想了想,随即略带气恼道:“你说的倒好听,代我管着这些人,我看你是想自立门户吧?”
严嵩装作委屈的样子,不解道:“大人,这个从何说起啊?”
从何说起?
夏言仔细想了想,随即微怒道:“还从何说起?那好,就说说朱纨吧,你明明知道朱纨是我提拔起来的,为何还要处处与其作对,害得其羞愤自尽,搞得我颜面尽失。”
严嵩装无辜道:“这个,大人,您好像没有跟下官说过朱纨是自己人吧?当初朱纨上位好像是皇上在早朝的时候提起的,下官还以为是皇上示意您这么做的呢。而且,海商豪门跟我们已经合作多年,我当然是帮海商豪门。”
这!
夏言闻言,不由一愣,他的确没跟严嵩说过朱纨是自己人,而海商豪门跟他们合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严嵩帮海商豪门好像也没什么不对的。
难道这里面真有什么误会?
他想了想,干脆笼统道:“朱纨的事情就不说了,其他事呢,这段时间你干了些什么你自己心里不清楚吗?每次我需要协助的时候不但你不吭气,就连下面的人都跟着不吭气,大家都当我不存在一般,这就是你所谓的代我管着下面的人吗?”
严嵩想了想,随即解释道:“这个,大人恐怕是误会了吧,上次大同巡抚刘天和一事下官和屠侨不都出面声援大人了吗,虽说最后结果不尽人意,那也是皇上的意思啊,下官的确是尽力了吧?”
大同巡抚刘天和一事?
夏言仔细回想了一下,终于记起来了。
那时候严嵩和屠侨的确出面声援他了,只是嘉靖明显“偏袒”阳明一脉,最后他们还是吃了个瘪。
难道自己真误会严嵩了?
他略带迷茫道:“那其他事情了,其他事情你做何解释?”
嘿嘿,看样子差不多了。
严嵩心中不由暗自得意,不过,表面上他却是装作委屈道:“唉,大人,下官知道有些话大人不爱听,所以一直不敢在大人跟前提起,不过,大人今天既然这么问了,下官就斗胆说几句。大人,皇上的脾气您应该很清楚,有时候我们还是要顾忌一下皇上的想法不是,如果皇上不想做的事情,我们就算再多人出面也没有办法改变啊。”
是这样的吗?
夏言下意识反驳道:“皇上也要以江山社稷为重是吧,我们怎么能任皇上由着性子来呢?”
你这是在找死!
严嵩也懒得提醒夏言,这家伙死了更好。
不过,在死之前,还是得好好利用一下。
他想了想,随即含糊道:“嗯,大人说的没错,不过有时候我们也不能把皇上给逼急了不是,所以,下官有几次没有出面,还望大人海涵。”
这话说的,好像也有点道理啊,难道自己真误会他了?
夏言闻言,不由陷入沉思。
()
………………………………
第三卷 第一〇五章 荒唐
这一刻,夏言想了很多,自从当上内阁首辅之后,他还没如此深刻反思过。
他发现,他的确忽略了很多东西,比如说严嵩,比如说他手下的一众乡党,他几乎没有刻意去了解过,人家在干什么,心里又想些什么东西。
原本他以为当上了内阁首辅就万事无忧了,谁知道,当上这内阁首辅之后令他头疼的事情反而越来越多了,没当上内阁首辅之前,他还能办成点事,当上内阁首辅之后,他却是一事无成。
这个时候,他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嘉靖的不满,如果他再一事无成,恐怕这内阁首辅就做到头了,毕竟内阁首辅的职责就是辅助皇上治理国家,什么事都办不成的内阁首辅,哪个皇帝会用!
那么,他为什么会一事无成呢?
他认为,很简单,就是因为没人辅佐他,他一个人又能办成什么事?
比如说眼前的严嵩,原本严嵩可是他的左膀右臂,但这个时候都成他的对头了,原本最得力的助手都成了对头,他还能办成什么事?
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严嵩为什么会成为他的对头呢?
他想了想便找到原因了,就是因为他忽略了手下这帮人。
他已经习惯了别人主动来求他,如果人家不主动来求,他基本都不会搭理,慢慢的,这些人自然就跟他疏远了。
那么,怎么让手下这帮人重新跟他亲近起来呢?
这个貌似不难,只要他能堆这些人表示出些许的关怀,这些人应该就会跟自己亲近了,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至于这严嵩有没有野心,或许有吧,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人与人之间不就是相互利用的吗,只要他能利用这个严嵩把事情办好了,他内阁首辅的位子就稳了,其他的,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想到这里,他暗暗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态,装出一副温和的样子,亲切的道:“惟中,我以前的确是误会你了,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嘿嘿,看样子是成了。
严嵩连忙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激动道:“首辅大人言重了,下官哪里会如此小肚鸡肠。”
夏言微微点了点头,拿起杨聪的奏折,假假意思关切道:“惟中,你这次来找我是为了海商豪门的事吧?”
严嵩装出尴尬的样子,小心的接过他手中的奏折,仔细看了看,随即咬牙道:“下官早就听闻杨聪欲利用倭寇一事跟我们过不去,没想到这家伙竟然如此无耻,一而再再而三的使这等下作手段。”
杨聪无耻?
难道这些海商豪门跟海盗和倭寇之间没有勾结吗?
他下意识问道:“杨聪真这么无耻吗?”
严嵩恬不知耻道:“当然,上次他也不知道在哪里打听到消息,我府里一个出走的幕宾跟倭寇头子汪直是老乡,他便逮住那人往死里打,硬逼着人家招供,说什么是我命海盗和倭寇去东南沿海劫掠的!这种话也只有他这种无耻之人能编的出来,这海盗和倭寇由来已久,我尚未出生便有了,我凭什么去命令人家,人家又为什么要听我的?”
夏言闻言,不由疑惑道:“你说那罗龙文是屈打成招?”
严嵩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是啊,听说那罗龙文还没关进诏狱之前便已被打得半死不活了。”
还有这种事!
夏言不由吃惊道:“你的意思这李光头也是屈打成招?”
严嵩咬牙道:“是啊,杨聪就是想利用这供词诬陷海商豪门,诱皇上下旨将海商豪门一网打尽,而后他便可以用同样的手段,逼海商豪门的人诬陷我们,那时候我们可就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毕竟屠侨在任上的时候跟我们关系那么好,光凭这一点,杨聪那无耻之徒便能做出无数文章来。”
这!
真的假的?
说实话,夏言这会儿也搞不清严嵩说的到底是真是假了,因为他并没有去过东南,海商豪门跟海盗和倭寇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也不是很清楚。
现在杨聪和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