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富家子-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他一旦反应过来,对方就要懵了。
他的船队虽然没有装备朝廷制式的火枪和火炮,自制的土枪和土炮还是有不少的,土枪和土炮在射程上和朝廷制式的火枪和火炮是没法比,但架不住他船多啊。
对方的气势是比较吓人,其实也就三四十艘苍山船而已,他手底下光是大小福船就有上百艘,另外还有苍山船、沧海船什么的一堆,能被这三四十艘苍山船给吓住吗?
随着他一声令下,他手底下一百多艘商船那就跟吃了药一般,迎着炮火,疯狂的向前冲去,因为他们都知道,距离一旦接近,朝廷的火炮反而吃亏了,要知道朝廷的火炮射程大多都在两里以上,距离远的时候那是只有挨揍的份,而他们的土炮射程都在两里以内,距离一旦接近,那就轮到对方挨揍了。
这一场大战,着实有点莫名其妙,这都挨了两轮炮弹了,汪直甚至还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什么人呢。
那么,对面船队到底是什么来头呢,不但敢袭击汪直这样的海上霸主级人物,还装备了朝廷制式火炮,难道,他们真是倭寇不成?
当然不是,这突然间出现的船队中虽然大多数人都身着东瀛服饰,真正的倭寇其实并不多,他们大多都是原来海商四大豪门手底下的海盗,或者说,他们就是原来那些大海商手底下的船员!
杨聪并没有如同朱纨一般对海商四大豪门手底下的人赶尽杀绝,他只是收拾了那些主犯,至于船员什么的,他是能放过就放过了,毕竟人家就是沿海的普通老百姓,家里那也是拖家带口的,全杀了,那得造成多少悲剧啊。
没想到,这帮家伙不但不感念他不杀之恩,竟然还纠结起来拦截汪直的船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自然是有人指使的。
指使的人就是宁波屠氏和余姚谢氏,而率领船队前来拦截汪直的正是余姚谢氏嫡系子弟,赵文华的小舅子,谢世贤!
谢世贤那也是浙闽两地有名的公子哥儿了,当初海商豪门还掌控着海上贸易的时候,他那简直是不可一世,什么知县、知州、知府,甚至是布政使他都不放在眼里,这会儿海商豪门虽然被杨聪给收拾得差点抬不起头来,他张狂的性子还是没有一点改变。
帅舰上,他一人独坐在特制的船舱顶端,手里拿着不知哪里弄来的望远镜,看着不断接近的汪直船队,脸上满是不屑之色。
这汪直,看样子也不怎么样吗,这不会是被轰傻了吧,竟然敢凑上来送死!
这个二世祖,那就是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
不过,他身边站的,可不是什么一点海战经验都没有的世家子弟,他们都是宁波又或是浙江沿海的都司卫所千户甚至是指挥使呢!
这些人原本就跟宁波屠氏和余姚谢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杨聪当总督那会儿,他们迫于杨聪的威势,不敢明目张胆的支持海商豪门,这会儿浙直总督都换成余姚谢氏的女婿赵文华了,他们自然又“改头换面”,重新回到了海商豪门的怀抱。
他们跟谢世贤这个愣头青可不一样,对汪直这个“倭寇头子”他们还是有那么一点了解的,对于海战,他们更是有着丰富的经验。
汪直的船队刚一加速靠近,临山卫的指挥使便忍不住提醒道:“谢大人,小心啊,汪直可是丧心病狂的倭寇头子,他这么不顾一切的冲过来,肯定是想跟我们接舷,拼命呢!而且,传闻他船上土炮可是不少,一旦接近,我们很有可能要挨炮弹,要不,我们边退边打吧,只要保持两里以上的距离,汪直的船队就只有挨揍的份。”
“谢大人”这称谓谢世贤倒是很享用,他因为吊儿郎当,成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当官,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别人要喊他一声“谢大人”原本也是不大可能的。
这会儿,他好不容易因为姐夫的关系带领船队来收拾汪直,自然要过过当“大人”的瘾。
临山卫指挥使叫他“谢大人”,他着实很享用,不过,这家伙说的话,他却很是不喜欢。
退?
开什么玩笑!
他不懂装懂道:“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们现在士气正旺着呢,这一退,岂不是代表怕了他们了,对士气岂不是有很大影响?再说了,我们还有火枪呢,他们靠上来又怎么样,还不是只有吃枪子的份?不能退,这一退,士气就没了,传令,继续开火,给我使劲轰!边退边打,那得打到什么时候去啊,汪直这莽夫,冲上来正好,小爷我正好也想速战速决。”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你也懂兵法?
临山卫指挥使闻言,不由皱眉不已,不过,人家可是谢家大少爷,浙直总督赵文华的亲舅子,得罪了人家,他这指挥使怕就当到头了,他也只能皱皱眉而已,反驳的话,他是不敢说的。
他这一吃瘪,其他千户和指挥使什么的同样不敢开口了,大家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汪直的船队不断接近,干瞪眼!
汪直一看对方一点拉开距离的意思都没有,只知道拼命的开炮,嘴角不由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对面的家伙,怕是不知道你汪爷爷火力有多猛吧?
双方船队刚接近两里范围,他便毫不犹豫的下令道:“所有船,点火,开炮,给老子轰。”
这家伙,这些年杨聪虽然没有给他配备过一门朝廷制式火炮,他自己却没闲着,反正他钱多,土枪土炮什么的,那是可劲的造,能装下多少就造多少!
他的船队,火力可不是一般的猛,哪怕是最小的苍山船上那都装备了好几门土炮,至于大福船上,那更是最少十余门,他这一声令下,海面上顿时炸开了锅。
“轰轰轰”,也不知多少火炮轰鸣声响起,那炮弹就如同雨点般的砸向对面的船队。
顶点
………………………………
第四卷 第二十八章 祸害之源
这一场大海战,虽然打得有点莫名其妙,其规模却是相当惊人的。
双方参战船只,足足有将近两百艘,火炮数量,更是成百上千,这样的大战,就算是放在这会儿的欧陆,那都算是超级强国间的大决战了,这么大的规模,一战而灭掉一个欧陆强国都说不定。
可惜,这次大战的参与者并没有什么欧陆强国,双方可以说都是大明的势力,放着这么强的势力不去收拾别人,却用来搞内斗,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不过,这次大战的始作俑者,或者说发起者,余姚谢氏的大少爷谢世贤却一点都不觉着悲哀,一开始,他那个兴奋劲啊,简直就跟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金榜题名了一般。
他可是自小就想着当大官,让人干什么就得干什么,颐气指使,胡作非为。
只可惜他不学无术,连个秀才都考不上,所以,这当官的梦想是离他是越来越远了,这会儿,他好不容易当上了船队统帅,大大小小也算是个官了,手底下管着好几千人呢,他能不兴奋吗?
他指挥着船队,猛轰了五轮,轰的汪直船队数十艘船都挂了彩,那水柱冲天,木屑纷飞的场景,真过瘾啊。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指挥手下人用火枪把汪直的手下割麦子般的打趴下呢,汪直的船队中却想起一阵巨大的轰鸣声。
那家伙,简直是天摇地动,风云变色,他这几轮下来,最多也就轰出去一百多发炮弹,人家确是一轮就轰出来上千发炮弹,威力岂可同日而语!
他连轰了人家五轮,的确轰中了汪直手下数十艘船,不过,造成的损失并不是很大,因为汪直手底下大多都是福船,船体大的惊人,一发炮弹砸上去,甚至连甲板都砸不动,最多也就能在船舱上砸出个窟窿而已,就算是苍山船沧海船什么的,中上一两发炮弹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人家汪直这一轮轰击就不一样了,上千发炮弹集中轰击三四十艘苍山船,那家伙,一艘船少说也得中上几发啊,有的船中上十几发都有可能。
苍山船体积本就不大,几发炮弹下来都有可能把船给砸沉了,更别说是十几发了。
所以,这一轮轰击下来,谢世贤的船队便有好几艘船开始倾斜下沉,甚至,他乘坐的旗舰都被轰得千疮百孔,木屑横飞。
谢世贤顿时就傻眼了,不是说杨聪为了限制汪直的实力,没有给其装备任何火炮吗,人家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火炮!
还好汪直装备的不是朝廷制式火炮,不能连发,要不然,五轮下来,他手底下这可怜的三四十艘苍山船估计都要被轰成渣渣了。
不过,这一轮轰击也把他给轰崩溃了,他满脸惊惧的看着飞速接近的敌船,忍不住颤声道:“快,快撤,快撤啊!”
这就对了嘛,你就这么三四十艘小苍山船,怎么干得过人家上百艘大船,利用火炮的射程优势吊着人家打还差不多,一旦接舷,那铁定全军覆灭。
可惜,这小子就是不听他们的,硬要玩什么速战速决,这下好了,被人家速战速决了吧?
几个指挥使和千户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即连忙指挥船队后撤。
还好,苍山船体积虽比不上福船,速度却是比福船快的多,帆桨齐出之下,很快,双方的距离又拉开了。
这时候谢世贤都已经吓得肝胆欲裂了,哪里还有勇气利用火炮射程优势反击,他只想赶紧逃跑,有多远跑多远。
汪直手下苍山船也不是很多,再加上满载着货物,速度也比不上人家的空船,人家执意要逃的话,他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一场大战就这么结束了,汪直这边,损失并不是很大,也就是数十艘船中弹,船舱有些破损而已,修补一下就没事了,谢世贤这边损失就大了,足有八艘船被汪直击沉,手下也被汪直俘虏了两三百人。
这些人可不是什么忠贞之士,汪直一通严刑拷打之下,他们一个不拉,全招了。
原来,这些人都是被宁波屠氏和余姚谢氏召集起来冒充海盗和倭寇的,他们原本就是海商豪门手底下海商雇佣的船员!
至于这些船是从哪里来的,船上的火炮和他们手里的火枪又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就不知道了。
汪直审讯完这些俘虏,心中已然有些明了,这些估计都是浙直总督赵文华搞的鬼。
难怪这小子这几年一直闷声不吭,原来是在憋大招,准备一举把他的船队劫了,重夺东瀛市场呢!
可惜,赵文华也太小看他了,三四十艘苍山船,每艘船才装备了一门朝廷制式火炮和十来把朝廷制式火枪就想把他的船队给劫了,简直是做春秋大梦呢。
如果这三四十艘苍山船如同水师的战船一般,每艘都装备了十余门火炮,数十把火枪,那还有可能将他击败,就这点火枪和火炮,还不够他塞牙缝呢!
不过,这些俘虏招供的另一个消息却是让他吓了一跳,因为据这些俘虏所说,余姚谢氏和宁波屠氏可不光是将他们召集起来冒充海盗和倭寇,人家还召集了很多真正的海盗和倭寇,不知道要干嘛呢!
这消息,得立马通知杨聪杨大人才行。
他当即便派出一艘完好的苍山船,赶回南直隶,前去通知戚景通,请戚景通派出快船,向京城传递消息。
可惜,他这动作还是有点迟了,因为赵文华在派船队拦截他的同时,也派出了真正的海盗和倭寇,跑去南直隶苏州府和扬州府一带劫掠了。
这家伙,他们可是有虎蹲炮,还有新型燧发枪,火力比沿海的屯卫都强,而且,他们还有内应,南直隶的屯卫怎么可能抵挡的住。
于是乎,南直隶苏州府和扬州府多个州县告急,海盗和倭寇又来了,而且,比以往来得更猛,他们不但在乡里上肆意劫掠,甚至还围攻县府州城,那火力猛的简直让人无法招架啊!
杨聪收到消息,错点没直接跑去把严嵩臭骂一顿。
你他吗的就是祸害之源啊,就为了抢夺海上利益,有必要这么搞吗?
这事,摆明了就是严嵩指使的,要不然,怎么夏言才刚刚倒台,他才刚刚当上内阁首辅,东南就出事了呢。
海盗和倭寇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一旦上了岸,老百姓就要遭殃了,严嵩这家伙却为了自己的利益,一而再,再而三的纵容甚至豢养海盗和倭寇,到处劫掠,简直太不是个东西了!
顶点
………………………………
第四卷 第二十九章 暗斗
东南倭寇再起,杨聪气得直想当面去骂严嵩一顿,因为他知道,这事情肯定是严嵩搞的鬼。
可惜,他只是礼部尚书,而严嵩却是内阁首辅,从职权上来说,他压根就没有资格教训严嵩,严嵩教训他还差不多。
这年头,尊卑贵贱可是分得很清楚,他如果不管不顾去骂严嵩一顿,不说他有没有理,就凭他冒犯上官这一条,严嵩就能治他的罪。
内阁首辅,那可是百官之首,要说教训,那也只有当朝皇帝可以教训。
那么,嘉靖是怎么想的呢,他会教训严嵩吗?
嘉靖怎么想,那还得看别人怎么说,他又不知道倭寇到底是怎么回事,教训严嵩,开什么玩笑?
他是认为自己英明神武,好像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其实,他就是个傀儡而已,他的所知,皆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他的所能,也都是通过别人的手去完成的。
一般情况下那都是严嵩让他教训谁他就教训谁,因为他一般都是找严嵩了解情况,其他人的话,他已经很少听了。
严嵩那可是糊弄嘉靖的高手,想让嘉靖教训他,基本上很难。
这一次,他使的又是连环计,东南倭寇复起那还只是开始呢,紧接着,浙直总督赵文华的奏折便到了。
赵文华当然不会告诉嘉靖,什么海盗和倭寇都是他安排的,他说的压根不是这事,他奏折里面就是一个劲的抱怨总兵汤克宽和戚景通不听指挥,以致他无法调动兵马,将海盗和倭寇根除!
这事,要说全是假话,那也不尽然,汤克宽和戚景通可是杨聪的亲信,这两人的确不怎么听他的指挥。
不过,什么因为汤克宽和戚景通不听指挥,所以导致他无法将海盗和倭寇根除,这话就是放屁了。
这家伙,汪直都从良了,东南哪里还有什么海盗和倭寇,这海盗和倭寇本就是他整出来的好不好。
嘉靖可不知道这点,他甚至都不知道东南倭寇已经复起了,因为这会儿他正专心修炼了,压根就没管朝堂之事。
这事还是太子朱载壡亲自跑来找他,他才知道的。
东南又闹倭寇了,这么大的事,太子朱载壡可不敢做主,所以,他只能拿着一堆奏折,跑来找嘉靖了。
这堆奏折,大多都是苏州府和扬州府各州县告急的奏折,不过,里面也有赵文华告汤克宽和戚景通的奏折。
嘉靖看到赵文华的奏折,眉头顿时一皱,再一看附在奏折上的票拟,眉头那是皱的更厉害了。
严嵩这家伙,自然是火上浇油,他直接在票拟上写道:总督不能统帅三军,又如何剿灭海盗和倭寇,建议按赵文华所说,撤换总兵汤克宽和戚景通。
这意思就是说,东南倭寇之所以复起,压根就不是赵文华无能,而是手下将士不听号令!
嘉靖看了,能不皱眉吗?
这东南倭寇复起本就令人头疼了,这还来个将帅不和,岂不更让人头疼。
那么,汤克宽和戚景通到底撤换不撤换呢?
这事,他还是决定找严嵩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再说。
他直接挥了挥手,命太子朱载壡退下,随即又命人传召内阁首辅严嵩前来觐见。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拿起手中奏折,淡淡的问道:“惟中,你的意思,这总兵汤克宽和戚景通不听从号令是真的?”
严嵩这家伙,阴着呢,他也不说是真是假,反而阴恻恻的道:“皇上恕罪,此事是真是假,微臣还真不是很了解,毕竟微臣这几年也没去过东南,东南到底是什么情况微臣也不敢胡说。不过,微臣听闻汤克宽和戚景通皆为“杨家军”将领,他们不听浙直总督赵文华之命令,的确很有可能。”
嘉靖闻言,眉头皱的更厉害了。
“杨家军”?
这“杨家军“之”杨“指的是谁他当然清楚,那肯定是原浙直总督杨聪,不可能是别人。
杨聪真的拉帮结派,连东南的军队都控制了吗?
这点,他还真不是很相信,因为杨聪都差点归隐山林了,要不是他一再征召,估计这家伙还在玉渊潭带小孩呢,这么一个人,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野心?
要说阳明一脉控制了东南的军队,他还有点信。
他想了想,还是有些犹豫道:“汤克宽和戚景通毕竟都战功赫赫,如果仅凭几句传言就将他们撤掉,恐怕有些太草率了,此事,朕还要再考虑一下,你先下去吧。”
这话的确说的很有道理,开什么玩笑,就凭几句流言就撤掉两个正二品的总兵,这也太荒唐了吧?
严嵩也明白,要想将汤克宽和戚景通撤掉没这么容易,要真有这么容易,他早就将这两个家伙给撤掉了,不过,这会儿,嘉靖能考虑撤换一事就算不错了,他也不急,因为他后面还有连环计跟着呢,总之,这两人最终肯定会被撤换掉。
他这不急,杨聪却是有点急了,因为张邦奇都把赵文华上奏一事跟他说了。
搞半天,严嵩唱这一出的目的是要撤掉汤克宽和戚景通啊!
如果真是这样,麻烦就大了。
因为这会儿东南屯卫精锐和水师战船皆在这两人掌控之下,有这两人在,赵文华想利用朝廷的力量去收拾汪直和洪铁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旦这两人被撤掉,赵文华肯定会换上自己的亲信,到时候,这家伙肯定会指挥着朝廷大军去围剿汪直和洪铁柱,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怎么办呢?
这事,当然得召集大家商议一番。
当天晚上,杨聪一系和阳明一脉的官员,还有徐延德和崔元等公侯勋贵再次聚集在杨府,商议起对策来。
杨聪也不啰嗦,众人齐聚,他便直接了当道:“东南之事想必大家都听说了,这会儿赵文华已然上奏,要撤掉汤克宽和戚景通,严嵩的目的已然明了,这老狐狸就是要利用朝廷的力量去收拾汪直和铁柱,如果真让他得逞,我们的财路恐怕就要断了,此事如何应对,大家可有什么好办法?”
众人闻言,无不气愤不已。
严嵩这家伙,着实太贪了,他还没上位呢,便把盐引的利益全夺去了,这会儿他更是连海上贸易的利益也想抢夺,有没有搞错!
你他吗什么钱都想捞,别人还怎么活?
不过,气归气,要说玩阴谋诡计,在座的除了杨聪,还真没人是严嵩的对手,严嵩这一套连环计下来,众人还真是束手无策。
杨聪一看大家都不吭气,只能无奈的叹息道:“大家都没办法是吗?看样子,这次唯有跟严嵩来硬的了,不过,在此之前,我们也可以先恶心这老狐狸一下。舆成兄,你不是经常给皇上炼药吗,明天上午,你可以如此这般,去皇上跟前先恶心严嵩一把。”
()
………………………………
第四卷 第三十章 争宠
紫禁城,乾清宫,历来都是大明皇帝居住之所,庄严而肃穆。
不过,这会儿,这里却被嘉靖改成了修炼之所,很多地方都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比如,原本一处用来沐浴更衣的偏殿,这会儿就变成了一个炼药之所在。
这天上午,工部尚书顾可学正好找来了几味珍贵的药材,所以,君臣二人又换上了道袍,开始炼药了。
要说顾可学炼药的本事,那还真不是吹出来的。
虽然他不能如同传说中那般,将个药鼎耍得飞起来,也不能让各种珍贵的药材自己飞进药鼎里面。
但是,从一开始药鼎加热到添加各种药材和辅剂,再到翻炒闷烤,他都做得如同行云流水一般。
特别是最后那一下,将炼好的药用特制的银勺挑出来,放手里一捏一撮,一个浑圆的药丸便会出现在他手里,那家伙,简直就如同熟练的厨子捏饺子一般,看上去,着实有点神奇。
每每看到这里,嘉靖便会忍不住赞叹一番。
顾可学照例谦虚了一番,又自己从药丸中随便拿了一颗,吞服下去,这才将剩余的药丸恭敬的交给嘉靖。
嘉靖接过药丸,也不怀疑,当即便拿起一颗,吞服了下去,随即便如同顾可学一般,闭目盘坐起来。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顾可学感觉药力已经充分发挥出来了,这才睁开眼,小心的问道:“皇上,感觉如何?”
嘉靖闻言,缓缓睁开眼睛,微微叹息道:“唉,舆成,还是你炼的药好啊,其他人炼的,吃了之后基本上没什么感觉,唯有你炼的,吃了之后顿觉浑身舒坦。”
开玩笑,那些穷道士炼的药哪里能跟我比,他们用的药材撑死也就值个几两银子,我用的可都是价值好几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