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富家子-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田小次郎稍微思索了一下,这才点头哈腰道:“二十个。”

    叶宗满皱眉道:“稳妥点,三十个,事成之后,给你三千两,多久能把人召集过来?”

    三千两!

    他手下浪人可是为了几十两就能拼命的,也就是说,他最少可以赚一千两!

    原田小次郎闻言,激动的道:“一个月,就能召集过来。”

    叶宗满闻言,转头对陈文杰道:“陈公子,我们手下的浪人很少在这边干活,所以需要一点时间召集,今天初九,下个月十五,你派人到这里来接他们过去干活,你看怎么样?”

    人家这边没人,还能怎么样,再急也得等啊。

    陈文杰无奈的点头道:“好,就下个月十五。”

    叶宗满挥了挥手,让那原田小次郎退下去,这才点头道:“那就这样吧,记得准备好向导,简易地图,还有那杨聪和杨荣的画像。”
………………………………

第一卷 第一〇五章 士绅与军户

    杨聪还不知道陈文杰跑海上去请了真倭,不过陈文杰这家伙动手的时间他却知道了,因为陈文杰很快又给他二叔杨云回信了。

    陈文杰在信中并没有直接说他准备杀人了,但是,他信中的内容却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想干嘛。

    他信中不但要杨云提供杨家的草图,杨聪和杨荣的画像,还告诉杨云,让杨云在下个月十五号找个借口出去待两天,不要留在杨府。

    这意思很明显,下个月十五号,他就要动手了,主要目标就是杨聪和老太爷杨荣。

    这家伙,好歹毒啊!

    他这是想把自己和自己的爷爷杀了,然后利用自己的二叔侵吞杨家的资产啊!

    还好,陈文杰这家伙虽然心思歹毒,脑子却很一般,就知道动粗,根本就玩不出什么高深的策略来。

    陈文杰既然决定动手了,杨聪自然不会干坐着等人家上门,这《四书章句集注》看样子是没法静心读下去了。

    他收到消息便开始安排了,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邓城和汤克宽还有一众亲随护卫出门了,他准备先去俞大猷家看看情况,然后再去永宁卫城找李希贤帮忙。

    没想到,跑到俞大猷家一看,他家不但没有想象中的喜庆氛围,反而一片愁云惨淡!

    俞大猷是眉头紧锁,一声不吭,杨氏更是愁眉苦脸,一个劲的叹气。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杨聪好说歹说问了半天才从杨氏口中得知,原来是俞大猷相亲出问题了。

    杨氏找的亲家是晋江有名的乡绅赵家,原本俞大猷相亲还算顺利,赵家姑娘一眼就相中这壮实而又老实的汉子,但是,赵家老爷赵坤,也就是那姑娘的父亲却要求俞大猷入赘!

    这家伙,入赘可不是什么好事,对这年头的人来说,入赘基本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入赘之后生了儿子也等于是女方家的,不能为男方家传宗接代,对于俞大猷这种家里只有一根独苗的人家来说,入赘就等于断子绝孙了!

    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后代就是最大的不孝了,那是对不起列祖列宗啊,更何况是断子绝孙。

    这年头对家族传承是最看重的,自己生不出来还可以想办法去过继一个来延续香火,这入赘可就彻底没指望了。

    杨氏当然不可能让自己的儿子去入赘,但是她又不舍得这门亲事,因为赵家是晋江有名的乡绅,如果能把赵家女儿娶回来,那可就是光宗耀祖了。

    至于俞大猷,他对赵家姑娘本就没什么感觉,对这门亲事更是兴趣缺缺,要不是杨氏拦着他,他早跑惠安去找杨聪读书去了。

    杨聪一看这情况,也不好撒手不管,再加上杨氏一再恳求,他干脆命人去将府衙检校史致轩给请了过来,当天下午,他便和史致轩一起去赵家游说去了。

    赵家的确是晋江有名的乡绅,其家族名下光是耕地就有上千亩,家族子弟中更是出了好几个秀才,而且当家老爷赵坤还是个老牌举人,在晋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原本杨氏是不敢去攀这种高枝的,俞家虽然是世袭百户,但俞大猷他爹去世之后俞家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而且因为俞大猷去参加院试和乡试,她家还欠下了几十两的巨债,那种情况又哪里有资格跟赵家这样有名的乡绅结亲。

    不过,这一年多来,俞家已经时来运转了,因为俞大猷交上了杨聪这个“知交好友”,杨聪直接以一百两银子一个月的天价把俞大猷给请去了,这一年多下来那就是一千多两啊!

    这会儿杨氏已经把俞家大院装修一新,而且还购置了三十多亩地,请人种着,反正俞大猷有秀才功名,这地也不用交税,刨去给人的辛苦费,一家人也算是吃喝不愁了。

    杨氏想着晋江能有她家这家境的也不对,再加上媒婆从中一撺掇,她便想着跟有名的乡绅赵家结亲,来光宗耀祖。

    没想到,这乡绅赵坤却提出了让俞大猷入赘的要求,其他什么都好说,这入赘却是万万不能的,杨氏可不敢让俞家断子绝孙。

    杨聪也知道这入赘是万万不能的,所以他才请来史致轩帮忙游说,希望赵家能改口将姑娘嫁给俞家。

    这赵坤虽然是晋江有名的乡绅,但是比起府城的大士绅史致轩来,那还差的远了,他听闻史致轩来访,连忙跑到大门口迎接,至于杨聪,他还以为是史致轩的子侄呢。

    他殷勤的将史致轩和杨聪迎进主宅大堂,又命人上了香茗,这才客气的问道:“史大人光临寒舍,不知所为何事啊?”

    史致轩闻言,暗暗瞟了杨聪一眼,这才尴尬的道:“实不相瞒,老夫是来说媒的。”

    赵坤闻言,眼前不由一亮,泉州府城史家啊,那可是泉州府最有名望的士绅,如果能跟史家结亲,那可不得了了,就算是跟史致轩的亲朋结亲,对赵家来说也大大的有好处啊。

    他也暗暗瞟了杨聪一眼,这才微笑道:“噢,不知史大人说的是哪一家的媒啊?“

    他还以为杨聪就是史致轩带来相亲的呢,这小伙长的着实俊俏,又文质彬彬的,再加上史致轩这层关系,结亲,没问题啊!

    没想到,史致轩依旧尴尬道:“老夫说的就是贵县的俞家啊,前几天俞家小子不是来贵府相亲来着,听闻令嫒对其也相当满意,赵兄何不把女儿嫁过去,玉成这件好事呢?”

    本县的俞家,一听这名头,赵坤的脸瞬间就塌下来了,要不是碍于史致轩的面子,他估计都要发飙了。

    他强忍着怒气,淡淡的道:“史大人,你应该也知道,这俞家是军户,没钱没势,出身低微暂且就不说了,这万一朝廷征召,俞家那小子一不小心战死沙场,我可怜的女儿岂不是得守寡?”

    史致轩闻言不由一愣,杨聪也是眉头一皱。

    这赵坤的意思哪里是要招上门女婿啊,他这摆明了就是不同意这门亲事啊!

    史致轩愣了一阵这才试着劝说道:“这俞家只是世袭百户,并没有什么实职,朝廷要征召恐怕也轮不到他家,赵兄,你何不考虑考虑呢?”

    赵坤缓缓的摇头道:“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吗,我可不能冒这个险,这一不小心,我女儿可就成寡妇了。”

    这老头有点倔啊。

    史致轩只能尽力劝说道:“老夫听闻这俞家小子已经有秀才功名在身了,他只要再加把劲,考个举人功名,在谋个官职,朝廷肯定就不会征召他了,赵兄,要不你在考虑考虑吧,这样的才俊可不好找啊。”

    没想到,赵坤还是摇头道:“这举人岂是这么好考的,他要真能考上,那当然没问题,问题他这不还没考上吗。”

    史致轩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劝道:“这举人的确不是这么好考,不若你们先把亲事办了,再让俞家小子发奋读书,去考取举人,这样也省得耽误了他们年轻人是吧。”

    赵坤还是坚定的摇头道:“史大人,这个请恕赵某不能答应,他要能考上举人,那什么都好说,要考不上,那就不用说了。你也是官绅,你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出身低贱的军户吗?”

    这话说的,已然有点不客气了。

    史致轩不由尴尬的道:“我这不没女儿吗嘛。”

    撒尼耐唧唧,没女儿你说个屁啊!

    赵坤在心中暗骂了一句,随即毫不犹豫的端起手边的茶杯,吹了一口。

    这意思就是,端茶,送客!

    这老家伙,脾气怎么这么臭,史致轩当场就愣住了。

    杨聪心里更是窝火不已,你他吗,你以为你是谁啊,乱世将至,你还看不起军户,到时候倭寇打过来,你就是待宰的羔羊!

    他忍不住冷冷的道:“赵老爷子,我劝你再好好考虑一下,俞大猷可是这天下少有的才俊,文武双全,而且做事稳重,将来必成大器。你可要想清楚了,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这话说的,同样不客气。

    赵坤轻蔑的撇了杨聪一眼,不屑的道:“你是谁?”

    杨聪冷冷的回道:“不才惠安杨家,杨聪。”

    你他吗是哪根葱啊,赵坤同样冷冷的道:“我不知道什么惠安杨家,更不知道你杨聪是什么人物,不过,我要奉劝你一句,做人,要讲礼貌。”

    我讲你吗的礼貌,杨聪直接朝史致轩使了个眼色,随即便站起身来,盯着赵坤冷冷的道:“你不认识我是吧,好,你记住,以后,就算你跪我面前,叫我爷爷,我也不认识你。”

    说罢,他直接一甩袖子,转身就走,直把那赵坤气得吹胡子瞪眼,指着他的背影半天说不出话来。

    史致轩这个尴尬啊,他连忙追上前去,拉着杨聪的衣袖低声道:“贤侄,这门亲事谈不成就算了,何必跟人置气呢?”

    杨聪冷哼道:“这老家伙忒不是个东西了,他以为他是谁啊,士绅就了不起吗,军户就低贱到入不了人眼吗?他看不起志辅兄就是看不起我,他这态度,我没揍他就算不错了,什么东西!”

    史致轩闻言,不由语塞,他也是士绅好不好!
………………………………

第一卷 第一〇六章 莫要开玩笑

    杨聪之所以发火,倒不是因为赵坤不同意把女儿嫁给俞大猷,这种事,全靠人自愿,强求也没用,他气的是这赵坤太不把人放眼里了。

    赵坤这心态跟大明大部分士绅差不多,他们都以为自己寒窗苦读,考取了功名,变成了士绅,从此就高人一等了,从此就可以踩着那些低贱的匠户、商户、军户甚至是农户,变成高高在上的大老爷了。

    杨聪发现,他是越来越反感这些士绅了,这些人既然能考取功名,就证明他们肯定有过人之处,但是,他们却把人生的目标定为做高高在上的大老爷,而不去管民间疾苦,更不去想怎么让大明变得富强。

    说白了,这些人就是蛀虫,高高在上,不事生产,也不想着怎么保家卫国,就知道欺压老百姓,谋取私利,简直可恶至极。

    赵坤这家伙尤其可恶,他摆明了就是看不起俞大猷的出身,却找出诸多借口来搪塞,什么害怕俞大猷被朝廷征召去打仗,什么害怕自己的女儿守寡,那都是狗屁,这家伙就是看不起军户,狗眼看人低!

    杨聪这狠狠的羞辱了赵坤一番,爽是爽了,但同时也把这门亲事彻底给搅黄了。

    回去的路上,他有意下马车步行了一段,貌似是余怒未消,其实却是在想办法。

    这事整的,他本意可是要帮俞大猷去说和一番,结果却把赵坤给羞辱了一番,这门亲事肯定是不用指望了,他回去该怎么跟杨氏交待呢?

    最好能找门亲事替代,不然自己这心里都过意不去啊,谁家有待嫁的姑娘呢?

    想着想着,他不由想到了陆灵儿的表妹李秀儿,貌似永宁卫指挥使李希贤的女儿李秀儿也正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如果自己去说和一下,李希贤会不会接受这门亲事呢?

    这门亲事,也很难说成啊!

    李希贤身份摆在那里,他妹妹可是当今皇上的奶娘,而且他本人也是永宁卫指挥使,位高权重,他会看上俞大猷这个世袭百户吗?

    杨聪知道,凭借俞大猷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基本上没什么希望。

    不过,有件事,他早就看出来了。

    这李希贤并不是靠能力坐上这永宁卫指挥使之位的,他靠的是关系,因为他妹妹是当今皇上的奶娘,而且深得皇上的宠信,爱屋及乌之下,他也成了皇上眼中的自己人。

    他等于是帮嘉靖来掌管这天下三大卫所之一的永宁卫。

    嘉靖皇帝这会儿才二十多岁呢,而李希贤这会儿却已经五十岁了,他这指挥使肯定是当不了多少年了,而嘉靖最少还有二三十的皇帝要当,那么,为了掌控永宁卫这个重要的卫所,李希贤是不是要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呢?

    杨聪觉得,他是应该考虑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他就一个女儿,这指挥使之位传给谁呢,肯定只能传给他的女婿了。

    而俞大猷忠厚老实,文武双全,正是最好的接班人。

    如果能让李希贤了解一下俞大猷的品性,再看看俞大猷的能力,这门亲事估计有戏!

    杨聪是越想越兴奋,紧接着,他又想到了陈文杰的问题,如果俞大猷成了李希贤的女婿,那陈文杰的问题貌似就不用请李希贤出手了,直接让李希贤提拔俞大猷当崇武所的千户就成了,崇武所就在惠安旁边呢,如果是寻求帮助,可比永宁卫城方便多了。

    至于俞大猷的资历,这个也不必担心,他本就是世袭百户,而且还是南直隶武举乡试第一,屯卫千户里面别说武举人了,参加过武举的都少,他这资历,足够了。

    杨聪暗自计较了一番,便不急着去永宁卫城了。

    他先是回到俞大猷家里,安慰了一番杨氏,又把史致轩送回府城,紧接着又命人去家里取来了一千两银子,这才带着一脸懵逼的俞大猷和邓城、汤克宽等人往永宁卫城赶去。

    一路无话,又是大约一天半时间,这天中午,杨聪一行人便来到了永宁卫城。

    李希贤对杨聪的到访着实惊诧无比,这小子不是应该在家里埋头温习功课,准备乡试吗,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跑来拜访他呢?

    而且,这家伙又送来一千两银子,这是想干嘛呢?

    他将杨聪一行人迎进指挥使衙门一处偏院大堂,亲切的请众人落座,又命人上了香茗,这才亲切的问道:“贤侄,你这大老远赶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杨聪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点头道:“是啊,小侄特意来跟世伯说门亲事。”

    亲事?

    什么亲事啊?

    你跟我外甥女的亲事还悬着呢,还有心情跟我说什么亲事!

    李希贤闻言,不由好奇道:“哦,是什么亲事啊?”

    杨聪鼓起勇气,直接了当道:“侄听闻秀儿姑娘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所以特地为她寻了个佳婿。”

    李希贤被这话雷的错点晕倒,你小子吃多了吧,我宝贝女儿的婚事轮得到你来操心吗?

    他愣了半晌,这才不咸不淡的道:“哦,是哪家俊杰啊?”

    杨聪直接指着俞大猷,夸张的道:“就是这位文武双全,武功盖世的俞大猷。“

    他这话一出,不但李希贤被雷的目瞪口呆,就连陪坐的邓城和汤克宽都大吃了一惊,俞大猷跟是吓的往后一仰,差点就瘫那里了。

    此刻,俞大猷看向杨聪的眼神,像极了那受了惊吓的小媳妇。

    他惊惧的看着杨聪,那眼神仿佛在说:“大哥,我叫你大哥成了吧,这玩笑开不得啊,指挥使大人可是永宁卫的老大,你这不要兄弟的命吗!”

    李希贤愣了一阵,又看了看可怜巴巴的俞大猷,这才哭笑不得道:“贤侄,莫要开玩笑好吧。”

    开玩笑?

    开什么玩笑?

    我跟你说真的!

    杨聪郑重的道:“大人,您可能不知道吧,志辅兄乃是嘉靖七年南直隶武举解元,而且他早在嘉靖元年就考取了秀才功名,这次他还将随小弟一起去金陵参加乡试,考取文举人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而且,下一年的会试,他必将考取武进士,甚至是武状元。大人,您想啊,这天下的屯卫里面谁能比得上志辅兄?”

    李希贤闻言,不由对俞大猷刮目相看,他还真不知道俞大猷既是文秀才又是武解元,因为他嘉靖九年才出任永宁卫指挥使,而且俞大猷又不是正职百户,他手下光是正职千户百户就有一百多个呢,世袭千户百户那更是一箩筐,他哪里有空去打听这俞大猷的事。
………………………………

第一卷 第一〇七章 要不露一手

    李希贤的确不是凭自己本事当上这永宁卫指挥使的,这点,他自己也相当清楚。

    他原本只是湖广行都司安陆卫一个普通的屯卫军户而已,他妹妹出嫁之前,他还什么职位都没有呢。

    后来,他妹妹嫁入了兴王府,成了王府护院总旗官陆松的正妻,他才凭借裙带关系,捞了个小旗的职位。

    原本,他还想着,这辈子能跟妹夫一般,混个总旗官的职位就不错了,没想到,自己的妹妹竟然被选为兴献王世子的奶娘,而且这兴献王世子后面又莫名其妙的继承了大统,成了当朝皇上。

    这下可不得了了,当今皇上爱屋及乌,对自己一家人简直好得不得了,他这奶舅也莫名其妙的成了皇上的亲信,抖起来了。

    从当今皇上继位开始,他的职位便如同火箭般蹿升起来,从小旗到总旗官,再到百户,千户,再到指挥佥事,指挥同知,从一个没有品级的普通屯卫军户到正三品的指挥使,他总共才花了不到十年时间!

    他当然清楚,自己这指挥使不是凭本事得来的,皇上是让他代为掌控这天下三大卫所之一的永宁卫呢。

    他也知道,自己年纪大了,这指挥使也当不了多久了,他也曾想过要找个接班人。

    这俞大猷年纪虽然大了一点,但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年头,普通屯卫又有几个能考上武举人的,武举基本都是公侯勋贵子弟的天下,俞大猷竟然能夺得南直隶武举第一,足见他本事了得。

    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是文举秀才,文武双全这词用到他身上,可谓恰如其分。

    这样的才俊,培养一下,貌似就是最好的接班人啊。

    不过,就凭杨聪两句话就把这亲事定下来未免也有点太不靠谱了,他有些犹豫道:“这个,贤侄,你确定志辅真能考取武进士,甚至夺取武状元。”

    他的看法又和那些士绅不一样了,俞大猷能不能考取文举人他倒不是很在意,因为在屯卫系统里面,这文举的功名没什么用啊,只有武举功名才有用。

    你说什么这家伙是文举人,所以要提拔成指挥同知甚或指挥使,那就是个笑话,会把人大牙都笑掉,如果是武进士,提拔为指挥使,别人倒没话说。

    所以,他更在意这俞大猷能不能考上武进士。

    杨聪见李希贤已然露出意动的表情,立马趁热打铁道:“世伯,口说无凭,要不让志辅兄给您露上一手,您看一看,这心里不就有底了吗。”

    露上一手,这主意好像不错啊,李希贤闻言,不由点头道:“那行,我们现在就去校场,我还真想看看,志辅的本事是不是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于是乎,俞大猷就跟个小媳妇般被杨聪拉着,满脸通红的跟在李希贤身后,往永宁卫的大校场走去。

    这永宁卫乃是天下有数的卫所,校场自然也是卫所里面最好的,一行人跟在李希贤身后来到校场一看,好家伙,这校场还真叫一个大啊,跑马都没问题。

    这会儿校场上也有几百号人在操练,负责督促的正是永宁卫指挥佥事尹风。

    这尹风可以说是永宁卫里面最能打的,也是最成熟稳重的,原本他还只是个小小的百户,是李希贤发现了他的本事,硬生生把他提拔起来的,他也算得上是李希贤的亲信了。

    李希贤带着一行人来到校场之后,立马对着尹风大声下令道:“尹风,清场,竖个靶子,牵匹战马过来,我这贤侄要练练骑射。”

    武举考试他还是有所耳闻的,最重要的就是骑射和实战,至于兵法,他相信不用考校了,人家都能考上文秀才,兵法能差到哪里去。

    再说了,他自己兵法就是一团浆糊,又怎么去考校人家呢,所以,他就想看看俞大猷的武功。

    尹风对这位指挥使大人的提拔那也是相当感恩的,但凡李希贤的命令,他从来不问为什么,无论李希贤让他干嘛,一句话,他立马行动,从不拖泥带水。

    李希贤一开口,他立马吆喝一声,让校场上操练的屯卫赶紧排到校场边缘去,又命人竖起靶子,牵来战马,同时还命人拿来了几把长弓和一桶箭矢,不一刻钟时间,一切便准备妥当了。

    这时候,俞大猷反而变得镇定无比,他也不用李希贤和杨聪招呼,直接就上前选了把一石长弓,而后便熟练的背上箭筒,跨上战马,直奔校场中间而去。

    这校场少说也有三四百步宽,而箭却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