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富家子-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浩也不知道杨聪要来干嘛啊,他只能吹捧道:“本官倒没什么事,只是杨大人对边关形势十分着紧,想来看看边军将士的风采,所以,本官便陪他来了。张将军,你还不知道吧,这次殿试考的正是怎么对付北元余孽入寇,杨大人的状元文章做的可精彩了,连皇上都赞不绝口呢。”
张达闻言,不由好奇道:“噢,不知状元郎有何高见?”
尼玛,总算轮到我开口了,杨聪连忙拱手道:“不敢说高见,本官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不值一哂,不值一哂。”
没想到,张达却依旧饶有兴致的道:“杨大人过谦了,您的文章能在数百贡士中脱颖而出,必有过人之处,您要不嫌末将愚钝,不妨说出来,让末将开开眼。”
晕死,你还真对这个感兴趣啊。
杨聪一看张达的表情就知道,他不是在装,也不是在嘲讽自己,而是真想知道怎么对付北元骑兵。
这个问题杨聪倒也不想藏着掖着,不过,这怎么对付北元骑兵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他只能摇头苦笑道:“既然张将军真想听听,本官自然言无不尽,不过这事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说清楚的,不若我们先去关城看看,然后再好好研讨一番,你觉得如何?”
张达闻言,大笑道:“好,崔大人,杨大人,请。”
说罢,他便带头翻身上马,带着杨聪和崔浩,沿着山路,直奔镇朔城而去。
这越是靠近镇朔城,杨聪心里就越是震惊,难怪鞑子不敢跑来进攻太原镇,光是这十多米高的城墙就足以让鞑子绝望了。
这么高的城墙,恐怕善于攻城的步兵都会望而生畏,更何况是不擅攻城的北元骑兵,他们就算倾巢而来恐怕都拿不下这镇朔城。
一行人进了关城之后,杨聪便忍不住提议要去城墙上看一看,张达自然没什么意见,他当即便命人牵走马匹,随后便带着杨聪和崔浩等人上了城墙。
这一下,杨聪总算是近距离看到真正的边军了,只见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边军将士笔直的挺立在城墙上,他们的表情是那么的刚强,他们的目光是那么的坚毅,所有人就如同是钢浇铁铸的一般。
不过,他们的装备却着实寒碜的不行了,城墙上的边军将士,不是手持丈许长的木杆长枪肩挎长弓,便是擒着一人高的木盾腰挎短刃,其他竟然再无任何兵器,而且,他们身上的制服都已破旧不堪,补丁密布,御寒都成问题,就更不要说抵御刀枪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按道理来说边军精锐的装备不应该如此落后啊!
杨聪并没有急着发问,因为他还看到了一样他更感兴趣的东西,那就是火炮。
这个时代的火炮他也是第一次看见,说不好奇那是假的,看到第一门火炮的时候,他都忍不住趴伏上去了。
这火炮,怎么说呢,体积那是大的吓人,每门火炮都差不多有半人高,比大腿还粗。
不过,做工却不怎么样,外围直接就是浇铸出来的,都没经过加工,看上去粗糙无比,内圈也不怎么光滑,用手摸上去都能明显感觉到里面凹凸不平。
他细细看了一阵,眉头不由皱了起来,这东西,也就是大一点的土炮而已,射程和威力都堪忧啊,一炮下去能砸死几个人那就是运气逆天了。
这火炮,看样子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啊。
他参观了几门火炮,又随意问了几句,这才点头示意,自己看得差不多了。
张达见状,连忙带着他们下来城墙,来到总兵府的迎客大堂。
众人坐下来客套了一番,他便忍不住问道:“杨大人,您觉着这鞑子骑兵应该如何应对啊?”
这个。
面对这么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他还真不敢牛逼哄哄的吹嘘自己的车兵战法,他想了想,干脆道:“张将军对这个应该更有心得吧,本官毕竟没有见过鞑子骑兵,不若你先说说你们常用的战法,本官再说说自己的看法,你看如何?”
张达豪爽的道:“好,末将就抛砖引玉,献丑了,要论对付鞑子骑兵,自然是骑兵最管用,不过我们边军都是以步卒为主,骑兵数量根本没法和鞑子比,所以,只能勉强用步卒与少量骑兵配合。我们的战法很简单,就是塔盾居前,长弓手居后,先放几轮箭雨,然后再用长枪刀盾与之缠斗。不过这种战法需得事先调集足够的兵力,只有兵力在鞑子骑兵两倍以上才有望获胜,前几年我们在凉州和庄浪用的就是这种战法,鞑子主力当时在进攻贺兰山一带劫掠,只是分兵万余前来凉州和庄浪劫掠,结果被我们集结优势兵力给围住了,那两仗打的着实过瘾啊!“
顶点
………………………………
第二卷 第六十二章 壮志难酬
杨聪原本以为这些边军精锐凭借手中那些简陋的兵器很难战胜北元骑兵呢,不曾想,张达竟然还打过几场胜仗。
他忍不住好奇道:“噢,你们就凭这些兵器就能击败鞑子骑兵?”
张达略带得意道:“那当然,这些兵器可是专门克制鞑子骑兵的,远程先以长弓攒射,打乱其阵型,进程再以巨盾联合长枪减缓其冲速,只要兵力足够,鞑子骑兵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兵力足够?
杨聪忍不住追问道:“张将军,多少才算兵力足够?你们就不用其他兵器吗?”
张达闻言,尴尬道:“这个,就是比鞑子骑兵数量多两倍以上啊,可惜历经那几次大战之后鞑子便不敢再分兵了,他们动不动就是五万甚至十万骑兵一起冲过来,我们要将其击败太难了。至于其他兵器,要么锈了,要么钝了,还不如木杆长枪和短刃好用呢,我们基本都回炉打造成枪头和箭矢了。”
还有这种事,杨聪好奇道:“火枪呢,也不好使了吗?”
张达莫名道:“火枪当然好使,问题那玩意现在只有京城神机营才配的有啊,我们边军很久都没有配备过了。”
杨聪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如果给你们配上火枪呢,你觉得好使吗?”
张达摇头苦笑道:“这个不说也罢,其实配上几十杆甚至几百杆火枪都没什么用,因为鞑子骑兵冲的太快了,火枪最多放一轮鞑子骑兵就冲上来了,没个千杆以上,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朝廷又怎么可能给我们配这么多火枪,所以,与其指望朝廷配火枪,还不如自己想办法多配点长弓呢。对了,杨大人,您准备用什么办法对付鞑子呢?”
这下轮到杨聪尴尬了,人家才刚说的,朝廷不可能配这么多火枪给他们,自己又要说到火枪,这简直有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啊。
不过,人家都说了这么多了,他再扭扭捏捏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他只能把当初在时务策中说的,细细的复述了一遍。
张达闻言,脸上果然露出古怪之色。
这状元郎还真有点纸上谈兵啊,朝廷要能给这么多火枪火炮,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鞑子肯定干不过他们啊!
不过,他也不好扫杨聪的面子,他装作仔细思索了一阵,这才委婉的道:“杨大人,您这招车兵加火枪和火炮的战法的确不错,当初我们也曾想过把粮车排在前面抵挡鞑子骑兵的冲击。不过,我们原本就没多少粮车,挡前面也起不到什么效果,而且战车和战马都不是这么好备齐的。像我们,按兵部给的标准配置,应该是马三步七,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有三千骑兵,但是,现在我们这连一千匹战马都没有。”
不可能吧!
杨聪惊奇道:“山西都司下属不是有三个群牧所吗,一个群牧所一千多屯卫专门养马,三个群牧所会凑不齐三千匹战马?”
张达禁不住耻笑道:“嘿嘿,三个群牧所,不知道他们养了多少战马啊,反正我们是一匹都没见过。”
啊!
杨聪目瞪口呆道:“那你们这几百匹战马怎么来的?”
张达苦笑道:“我们这几百匹战马要么是很久以前配备的,然后自己一代一代养下来的,要么是历次大战中从鞑子手里抢过来的。群牧所的战马我们真没见过,听说,那都是那些官老爷用来捞钱的,怎么会免费送给我们用。”
还有这种事,杨聪不禁又想起了城墙上那些边军身上破烂的制服,他忍不住问道:“除了粮食由盐商负责给你们送过来,其他辎重、兵器、装备是由谁负责的?”
张达冷笑道:“谁官最大谁负责呗,我都求了不知道多少回了,别说战马,就连几副锁子甲都求不来,按官文上说的,我们边军精锐披甲率可是有两成左右,其实,我们连一成都不到,而且我们披的都是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旧盔甲了,也不知道多少年没换过了。”
谁官最大谁负责?
太原镇归山西都司管辖,也就是说,太原镇是山西三法司的管辖范围,那么,山西官员里面谁官最大呢?
不用问,山西巡抚陈达啊,他可是代表都察院监管山西的民政和军政,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山西提刑按察司,山西都司都归他管辖。
陈达这家伙,好像压根就不管边军的死活啊!
杨聪可不光是来实地考察边军为什么干不过鞑子骑兵的,他还想给陈达找点茬呢,不过,一开始张达便拉着他聊怎么对付鞑子骑兵的事情,搞的他所有精力都集中到这事上去了,都把陈达的事给忘了。
张达这一说,他顿时就反应过来了。
好啊,陈达,你这巡抚当的好啊!
他小心的试探道:“你说的是巡抚陈达陈大人吗?”
张达那也是个暴脾气,既然都说出来了,他也没顾忌了,他冷哼道:“这位巡抚大人过的舒服啊,什么事都不用管,只管捞钱便成,我都不知道求了他多少次了,要什么没什么。他当我没在边镇待过还是怎么的,当初陕西巡抚可不是他这样的,战马虽然不多,马三步七还是勉强能做到,武器装备也能时常发下来一些新的,他这倒好,什么都没有!”
杨聪闻言,心中同样冷笑起来,他紧接着又试探道:“陈大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管吧?”
张达也是豁出去了,他忍不住讽刺挖苦道:“陈大人倒也不是什么事都不管,嘉靖十三年,鞑子进攻宣府的时候,宣府总兵赵镗发出八百里加急向我们求救,我原本是准备挥军去救的,毕竟鞑子那次总共才来了三四万人马,如果集结宣府、大同、太原三镇边军,也不是干不过他们,但是,陈大人不但不调集人马前去救援,还严令我不得出击,以免太原镇有失!结果宣府总兵赵镗战死,宣府镇也被鞑子劫掠一空,哼,当初在陕西的时候,巡抚大人要跟他一样混蛋,甘州镇、宁夏镇、固原镇不全完了!可惜啊,赵镗赵将军就这么白白的战死了,而我却窝在这里什么都干不了,窝囊啊!”
卧槽,陈达这家伙也太混蛋了吧,不但不管边军死活还不准太原镇边军去协助宣府镇!
杨聪继续试探道:“张将军,这事你没向朝廷上奏吗?”
张达无奈的摇头道:“唉,杨大人,你有所不知,边关一旦打了败仗,责任都是我们这些边将的,他们当巡抚的总有办法开脱的,我如果上奏,那是惹祸上身啊!”
还有这种事,看样子,这张达怨气很大啊,或许,可以联合他给陈达下点猛药。
()
………………………………
第二卷 第六十三章 买马
大明边军将士历经百余年的风霜洗礼,早就形成了一种边塞人独有的特色。
他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打仗就是家常便饭。
他们也不怕鞑子前来进攻,就怕自己没机会获取军功,因为军功就是他们获取收益的途径,军功就是他们升职的机会,没军功,日子就过的紧巴巴的,有军功日子就能过好一点,就这么简单。
可以说打仗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打仗就是他们的职业,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思想已经深深烙进他们的脑海,从小,他们接受的就是这种教育,无需解释也无需动员,他们生而就是为国而战,这就是他们的使命,这就是他们的职责。
张达就是典型的边军将士脾性,他忠诚、勇猛、豪迈,他无惧、无畏,也没那么多心眼,他只想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完成自己的使命,尽到自己的职责。
但是,陈达却把官场上的那套拿到边塞来了,玩心机,耍手段,不管边军将士死活,不管敌人在大明的土地上肆虐,只想为自己谋取私利。
这种人来统御边军,着实让他极度不爽,所以,在言语间,他不知不觉就流露出了对陈达的不满。
杨聪也对陈达不满啊,他正想找茬收拾陈达呢,这种好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他也看出来了,张达是那种豪迈之人,对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心换心。
想到这里,杨聪坦诚道:“张将军,不瞒你说,我也看这个陈达不顺眼,他竟然为了点私怨为难我父亲,以致我父亲差点没把军粮准时送到大同镇。这种公私不分人,何德何能坐在这巡抚的位置上,朝廷派他来山西就是让他作威作福来了吗?我有意回京发起弹劾,将这个昏官拉下马,给你们换个正直能干的巡抚过来,你可愿出手帮忙?”
果然,张达紧接着便骂咧咧的道:“湿他北欺,这瓜匹就不干人事,让他再搞几年,宣府、大同、太原三镇就要被搞废了,杨大人,你只管整,有什么用得着我老张头的地方,你只管说。”
晕,这货,一激动方言都出来了。
不过,杨聪明白,这货不是在骂他,而是在骂陈达。
没说的,既然张达愿意帮忙,那就开整。
他和张达商议了一阵,便匆匆赶回定襄,准备开整了。
怎么开整呢?
很简单,先找证据,有了证据,才好弹劾。
第二天一早,卯时刚过,杨聪又带着一帮锦衣卫来“拜访”定襄土豪常厉了。
这次他并没有命人把常家大院围了,也没径直往里闯,因为他是来找人帮忙的,自然不能太过嚣张。
他正正经经的命人跟门房知会了一声,随后便站大门口等起来。
这家伙,常厉听闻杨聪来了,着实吓了一跳。
他可是知道这位杨大人有多牛劈,因为当初杨聪威胁晋王的话就是通过他转达上去的。
后面,晋王府的表现着实让他大吃一惊,他真没想到,晋王府竟然真的怂了,不但授意他们放开了卖粮给杨林,还租了十万亩地给杨林。
这位杨大人可是连晋王府都忌惮的存在,他怎么敢让人家久等,收到门房的通报,他便一溜烟跑到门口,对着杨聪拱手作揖道:“不知杨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学生惶恐,还望大人海涵。”
杨聪摇了摇头,洒笑道:“客气,客气,不请本官进去坐坐吗?”
常厉闻言,连忙点头哈腰的将杨聪领进府中,供到上座,又亲手奉上香茗,这才站在一边恭敬的拱手道:“敢问大人亲临,是为何事?”
杨聪微笑道:“不瞒你说,本官是想请你帮个忙。”
帮忙?
常厉连忙道:“帮忙二字学生实在担待不起,大人有什么事只管吩咐。”
杨聪淡淡的问道:“代州群牧所你知道吧?”
常厉连忙点头道:“知道,知道。”
杨聪又淡淡的问道:“那里能买到马吧?”
常厉连连点头道:“是的,是的,我们的马差不多都是从那里买来的。”
果然是这样,杨聪笑眯眯的道:“本官想请你出面,去那里买一千匹马,银子本官出,有问题吗?”
一千匹?
那是多少钱啊!
还好,这银子不用他出,常厉愣了一下,这才使劲点头道:“没问题,没问题。”
杨聪满意的道:“那好,明天早上我们就出发,你先派人去联系一下。”
代州南部,五台山西侧,滹沱河沿岸,有一片宽广的大草原,这里河流密布,水草丰盛,正是养马的好处所,山西都司代州群牧所便设在此处。
这天上午巳时许,一大队人马赶着十余辆马车陡然出现在草原南部,看他们行进的方向,分明是群牧所的驻地。
他们就是常厉和杨聪一行了,常厉是奉了杨聪的命来买马,而杨聪则是带着护卫来保护银子的,同时他也想实地来看看,这代州群牧所到底有多少战马。
这里与他想象中的荒凉场景还不大一样,他刚带着人马进入草原便看到一群群的战马正在屯卫的看守下惬意的在草原是吃着牧草呢,这家伙,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战马,光是南边这一块就不下千匹了!
这家伙,这代州群牧所可有几十里方圆,这南边一小块就这么多战马,整个群牧所最少也有两三千匹吧,好你个陈达,竟然一匹马都不给边军精锐用,难道你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战马吗?
这时候群牧所的千户已经带着大队人马迎上来了,常厉见状不由满脸惶恐的望向一旁的杨聪。
这家伙,坑人的事他是干过,但是,坑边军屯卫千户还是头一遭,说不慌,那是假的。
杨聪见状,淡定的道:“怕什么,我们就是来买马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又不干别的事。买完我们就走了,其他事跟你也没关系了,不用慌。”
常厉闻言,这才咽了口唾沫,鼓起勇气,打马迎上去,拱手道:“王大人,好久不见啊。”
那千户王博勒住战马,大笑道:“常老,你可来了,昨儿搁收到消息,我要以为听错了呢,你真要一千匹好马?”
常厉点头道:“那当然,这种事我怎么敢跟大人开玩笑,这不,我连银子都带来了。”
千户王博闻言,伸头往后面的马车一看,果然是一车一车的箱子,不用问,箱子里面装的就是银子了,他那脸上不由露出贪婪之色,紧接着他又看了看杨聪,小心的问道:“常老,这位是?”
常厉连忙介绍道:“这位是湖广来的杨公子,我正准备跟杨公子做大生意呢,不瞒您说,这买马的钱大部分都是杨公子出的,我可没这么多钱。”
原来是大金主,千户王博闻言,对着杨聪客气的拱手道:“杨公子,幸会幸会。”
这富家子弟的架势杨聪倒耳熟能详,因为他原本就是富家子弟,他装出那种略带傲娇的表情,假假意思拱手道:“幸会,幸会,王大人,要不我们现在就去看马吧?”
这架势一看就是有钱人啊,王博不但不着恼,反而高兴的道:“好,常老,杨公子,请。”
说罢,他便带着杨聪和常厉一行进了群牧所驻地,来到一个超大的马场。
好家伙,这里面起码存放着几百匹骏马,杨聪假假意思在四周的马厩转了一圈,随即便假装担心道:“王大人,听闻这朝廷的战马都有印记,以后不会有麻烦吧?”
王博微笑着解释道:“杨公子,你就放心吧,我们这就几匹战马有印记,专门应付朝廷检查的,其他的都没印记,不会有任何事的。”
原来是这样,杨聪也不啰嗦,直接挥手道:“那好,现在就开始挑马吧,八十两一匹是吧,一共八万两,你派人把银子点一下。”
这家伙,果然豪爽,王博开心的不得了,八万两啊,平时,他几年都做不了这么多生意呢。
这挑马倒也简单,反正他们就是用来拉车的,一般强壮点的马就可以了,这战马自然更没问题,只要不是老马,病马便成。
这群牧所的战马不知道有多少,战马一批批的拉过来,一行人挑了不到两个时辰,一千匹骏马便挑好了,常厉和杨聪也不停留,当即便留下银子,带着人赶着战马回定襄去了。
王博也不知有诈,他只知道这一次就是八万两银子,八万两啊,他少说也能分得七八千两,发财了,发财了!
()
………………………………
第二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的贪腐
杨聪为什么就这么走了呢,难道他就为了来这里看看?
当然不是,他还留有后手呢。
他是带着人赶着马回定襄了,沈炼却是带着手下锦衣卫偷偷隐藏在暗处,准备收网了。
群牧所千户王博可不知道他已经被人盯上了,这会儿他眼里只有那八万两银子,这么多银子,他生平还是第一次见到,那兴奋劲就别提了。
当然,这些银子大部分都是要交上去的,在他这里也放不了多长时间,正是因为时间不多,他竟然命人把银子全部堆在自己卧房里,没事就打开箱子看一看,摸一摸,好过过有钱人的瘾!
可惜,他这有钱人的瘾并没有过多久,当天晚上子时许,便有上百黑影潜入群牧所驻地,把他的宅院给围了。
这群牧所并不是什么守御千户所,屯卫也就是普通牧民而已,而且群牧所辖区面积还大的很,人员住的比较分散,晚上防守也不是很严密,所以这些黑影才能无声无息的出现在他大院外面。
他应该做梦都想不到,那位杨聪杨公子早已挖了个大坑准备把他埋了呢,当他在黑暗中迷迷糊糊被人捂住嘴拎起来的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