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富家子-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他知道,汪直根本不是这种人,无论是从传闻猜测还是从他打探到的消息分析,汪直此人都比较像个精明的商人,而不像个穷凶极恶的匪徒,所以,他才派沈炼把汪直的父母妻儿“请”了过来。

    他相信,以汪直的精明,定不会发了疯般的催动手下在东南沿海疯狂报复,而会选择派人前来协商,因为这样才是商人所为。

    这会儿他也一改暗中行事的作风,大张旗鼓的在府邸附近购置了一个大宅院,将汪直的父母妻儿安置在其中,并派锦衣卫日夜监守,他就是要告诉汪直,本总督想跟你商量商量,识相的就赶紧过来。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策略竟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他在金陵城中等了十余天,汪直竟然一直没派人跟他联系。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汪直收不到他父母妻儿被抓的消息吗?

    当然不是,汪直这会儿其实就在南直隶与浙江交界的长江口附近海域,离金陵也就几百里,他父母妻儿被抓的第二天,他就收到消息了。

    但是,他并没有派人去找杨聪商量,因为这会儿他结交的是严嵩。

    大明朝堂的大概形势他还是了解的,这会儿夏言和严嵩一党把控内阁,可以说是明廷最大的一股势力,而这个新任浙直总督杨聪他也听严嵩派来的亲信说过,此人乃是严嵩一党的死对头,阳明一脉的后起之秀。

    他也知道做墙头草的风险,他如果与杨聪交涉,严嵩肯定会心生不满,而这时候夏言和严嵩一党势力明显比阳明一脉强,找杨聪还不如找严嵩呢。

    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派人去找杨聪,而是让严嵩派来的亲信传话,请这位当权的内阁大学士出手帮忙。

    这长江口离京城就有点远了,就算八百里加急传讯,一个来回最少也要七八天,这就是杨聪等了十余天还没有动静的原因,因为汪直根本就没打算找他,而严嵩找人出手也需要时间。

    正当他疑惑不解的时候,严嵩的亲信终于动手了。

    这天早上,辰时还未到,他正在内宅吃早餐呢,外面亲信李建林突然来报:“大人,不好了,我们旁边的宅院被五城兵马司的人包围了。”

    这旁边的宅院不就是汪直父母妻儿的住处吗,五城兵马司的人竟然跑过来将其包围了,什么意思?

    杨聪闻言,连忙放下手中的碗,来到屋外,沉声问道:“来了多少人,谁带的头?”

    李建林估摸道:“大概有三四百人,带头的好像是应天府尹孟淮。”

    应天府尹孟淮,正三品的地方大员,好大的狗胆啊!

    这事不用想,肯定是严嵩在背后搞鬼,因为他是浙直总督,莫说是一个正三品的地方大员,就算是一省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这个孟淮肯定是严嵩的人,不然,这家伙就算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带这么多人来包围汪直父母妻儿的住处。

    严嵩,你这是在欺负我手里没人吗?

    他不屑的撇了撇嘴,随即淡淡的问道:“沈炼呢?”

    李建林连忙拱手道:“沈大人已经带人过去守护了。”

    杨聪微微点头,随即冷冷的道:“嗯,派人去告诉他,不要管什么应天府尹,对方如果敢来硬的,杀无赦,不管是谁。”

    李建林闻言,连忙拱手道了声遵命,随即便疾步走了出去。

    杨聪站那里思索了一下,随即朗声道:“虎子。”

    他话音刚落,强壮如熊的彭虎便疾步从外面走进来拱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杨聪依旧淡淡的道:“你立刻带人去趟魏国公府,请魏国公派个能管制五城兵马司的人过来。”

    彭虎连忙拱手道了声遵命,随即又转身疾步走了出去。

    杨聪看着彭虎离去的背影,又思索了一阵,这才转身回屋,换官袍去了,整个内宅随之恢复平静。

    这时候,杨府旁边的宅院却是热闹非凡,数百南京五城兵马司的屯卫已经将整个宅院围的严严实实,而身着三品大红袍的应天府尹正在一众亲随衙役的凑用下,负手站在宅院门口与人交涉呢。

    宅院的外围这会儿已经挤满了看热闹的老百姓,大家都在那里指指点点,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应天府尹人群中自然有人认得,而与之对峙的人却没一个人能认出来。

    这家伙,到底是谁啊,这么牛逼的,竟然敢跟应天府尹对峙,看其装扮,应该是个锦衣卫,难道锦衣卫就能这么牛逼吗?

    大家心里都很好奇,这会儿可不是正德朝,当今皇上对宦官和锦衣卫管的还是比较严的,还没听说过什么锦衣卫敢在外面胡来呢。

    沈炼当然没这么牛逼,他就是个正五品的锦衣卫千户而已,而且,他也不是什么北镇抚司的缇骑,根本就没权力动手打杀朝廷官员。

    不过,这会儿他可是浙直总督杨聪的护卫,而浙直总督名义上可是管着东南数省所有地方官员,一个“小小的”应天府尹,他还真不怎么放在眼里。

    这应天府尹孟淮也没把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放在眼里,这会儿锦衣卫可没什么声音,朝中声音最粗的就是他们严嵩一党,他怕个屁的锦衣卫。

    他原本是想以抓捕海盗和倭寇的名义进去把汪直的父母妻儿抢出来,却不曾想,这个锦衣卫千户竟然站在门口寸步不让,就是不让他们进去。

    他正考虑是不是要动粗呢,又有一小队锦衣卫推开外围的五城兵马司屯卫,闯了进来。

    这一小队人马也就十来个人,跟门口的锦衣卫全加起来都不到五十个,他倒不怎么放在心上,他可是带来了三四百人,区区四十来个锦衣卫又能怎滴。

    沈炼原本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不过,挤进来的锦衣卫小旗在他耳边低语一番之后,他却突然间把脸一板,厉声道:“总督大人有令,任何闲杂人等不得进入此宅院,否则,杀无赦。”

    哎呀哈,还敢跟本官玩杀无赦,就你这几十个人杀谁呢?

    孟淮不屑的撇了他一眼,同样板着脸道:“本官得到确切消息,这宅院里藏有倭寇,总督大人这是想包庇倭寇吗,还是说你自己为了包庇倭寇假传总督大人的命令?”

    ()


………………………………

第三卷 第八十一章 官声

    孟淮仗着有严嵩撑腰,那是嚣张的很,别说是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就算是浙直总督杨聪他都不放在眼里。

    他当然知道浙直总督辖制东南数省的地方官员,但是,严嵩却是辖制着天下几乎所有官员,浙直总督怎么了,他就算得罪了又如何,他们严嵩一党在朝中的势力可谓如日中天,他根本就不担心杨聪能把他怎滴。

    现在,他唯一忌惮的就是锦衣卫的身份了,当然,这意思并不是说他怕了沈炼,他是怕不小心把锦衣卫给杀了,到时候他可就麻烦大了。

    所谓“打狗也得看主人”,这锦衣卫可是天子亲军,岂是随便能打杀的。

    这刀枪无眼,一旦动起手来,谁又能保证不出现伤亡呢?

    他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咬牙道:“邵千户,集结两百人,列阵,准备强攻。”

    五城兵马司的领兵千户闻言,稍稍愣了一下,这才咬牙下令道:“老张、老赵,速速集结手下,列阵待命。”

    这邵千户看到锦衣卫其实也有点怂了,不过,他们五城兵马司本就负责抓捕匪盗,这会儿府尹大人竟然说前面的院子里有倭寇,他动手去抓倒也说的过去。

    随着他一声令下,两百余名屯卫迅速在他们身后集结,不一会儿,就结成了两个整整齐齐的方阵。

    这些屯卫由于肩负守备南京之责,装备还是比较好的,什么铁盾、长枪、腰刀、弓箭等冷兵器一应俱全,两百人结成的方阵看上去还是蛮有气势的。

    四周的老百姓见状,不由面露兴奋之色,这屯卫和锦衣卫交手,他们还没见过呢,也不知道有多精彩啊,当然,也有胆小怕事的,害怕殃及池鱼,慌忙挤出人群,溜了。

    孟淮这会儿其实还没打算动手,他只是想摆出动手的架势,吓唬吓唬这些锦衣卫,看有没有效果。

    他身后的屯卫刚刚结完阵,他便冷冷的威胁道:“沈千户,你再不让开,本官可要下令强攻了。”

    沈炼冷冷的看了他一眼,突然拔出绣春刀,大声喝道:“列队,谁敢上前一步,杀无赦。”

    “锵锵锵”,门口的锦衣卫纷纷拔出绣春刀,整整齐齐的排在他后面。

    这场面,着实精彩,一边是装备齐整的南京屯卫,一边是传说中凶残无比的锦衣卫,到底哪边能获胜呢?

    四周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满脸通红,这种好戏可谓百年难得一遇,看一次,足以吹嘘一辈子啊!

    正当双方剑拔弩张之时,外围突然传来一声大喝:“总督大人驾到。”

    杨府方向的老百姓听闻这一声大喝,纷纷回头一看,果然,一个身着大红官袍的年轻人正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缓缓向这边走过来,他身边还有一个更年轻的小伙子,貌似穿着超品公爵的朝服。

    这时候有眼尖的已经认出那身着公爵朝服之人了。

    “是魏国公世子。”

    “魏国公世子来了。”

    杨聪这个总督大人老百姓还没什么印象,因为他赶到金陵才十多天,而且基本没在老百姓跟前露过面,魏国公世子徐邦瑞可就不一样了,这位可是南京城里有名的权贵之后,经常出入城中几个有名的酒楼,认识他的人还是不少的。

    这一行人一走过来,老百姓连忙闪到一边,自动让开一条路,孟淮也假假意思带着领兵的千户迎了上来,恭敬的拱手道:“下官见过总督大人,魏国公世子。”

    杨聪瞅了他一眼,淡淡的问道:“你奉了谁的命令调动五城兵马司的人马在这里大动干戈?”

    卧槽,这什么话。

    我是应天府尹好不,在金陵城抓个倭寇用得着奉谁的命令吗?

    孟淮不慌不忙的应对道:“大人,下官听闻这宅院里面藏有倭寇,所以才调集人马前来抓捕,并未奉谁的命令。”

    他们这话其实都是说给旁人听的,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表面上,他们还是要占个理,不然,这老百姓就会私下里风传他们是昏官、贪官,甚至狗官。

    有时候这官声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平常的时候,老百姓怎么评价一个官员自然没多大关系,但是,万一这老百姓的评价传到皇上耳朵里面那可就不得了了,所以,一般官员还是比较注重官声的。

    这方面,杨聪更注重,因为他要防着严嵩在后面拆他的台。

    他想了想,随即微笑道:“哦,原来是这样,这宅院里并不是什么倭寇,而是重要的人证,本官害怕他们出事,所以命人保护起来了。孟大人辛苦了,如果没其他事,还是请回吧。”

    四周围观的老百姓原本真有点怀疑宅院里面有倭寇,但杨聪这么一说,他们的想法就有点松动了,里面是重要的人证,所以派人保护,这话貌似在理,要里面真是倭寇,这总督大人怎么会派人保护呢?

    尼玛,哪这么容易。

    孟淮想了想,随即拱手道:“大人恕罪,下官是得到确切消息才率人马过来的,不把里面的人带回去好好审问一番,下官着实不放心,这里毕竟是南都,万一混进倭寇在城内捣乱,下官可担待不起。”

    撒尼耐唧唧,给你脸了啊,不想要是吧?

    杨聪闻言,把脸一板,冷冷的道:“这里面可是倭寇欲除之而后快的重要人证,你带去审问,万一被倭寇趁机杀了怎么办?还有,本官奉皇上之命,专责清剿海盗和倭寇,你一个应天巡抚为何来捣乱,你也奉了皇上的命令吗?”

    卧槽,拿皇上来压我,我怕你个球。

    孟淮装作正义凛然道:“本官为了治下百姓的安危必须搞清楚里面是不是倭寇。”

    我去你吗的!

    杨聪冷冷的道:“本官已经跟你说清楚了,你为何还要如此胡搅蛮缠,难道,你勾结倭寇准备杀人灭口?本官早就听说东南各省有很多官员与海盗和倭寇勾结,所以海盗和倭寇才会如此猖狂,你,是不是就是其中一位啊?”

    卧槽,这屎盆子可不能接。

    孟淮装作义愤填膺道:“大人,说话可要讲证据的,无凭无据,大人纵使总督也不能诬赖好人吧?”

    好人?

    你要是好人,这天底下就没什么坏人了。

    杨聪毫不客气道:“本官问你,走还是不走。”

    孟淮看了看旁边的邵千户,干脆站那里不吭气了。

    这邵千户估计也有问题,你以为仗着这点人马就能胁迫我吗?

    杨聪见状,不由看向一旁的魏国公世子徐邦瑞。

    徐邦瑞可没这么客气,他直接上前指着那邵千户道:“谁让你领兵过来的?”

    邵千户闻言,拱手吞吞吐吐的道:“是府尹大人说这里有倭寇属下才领兵过来的。”

    徐邦瑞冷哼道:“总督大人说什么你没听见吗?带着你的人,滚!”

    邵千户闻言,脸色不由一变,这魏国公世子可惹不得,如果把这家伙惹毛了,他这千户就不要当了。

    他偷偷看了看孟淮,最终还是带着手下人马灰溜溜的走了。

    杨聪默默的看着五城兵马司的人马撤走,这才冷冷的道:“孟大人,你以为当了府尹勾结倭寇就没事是吗?信不信本官把你拿下,送进诏狱好好审审?”

    卧槽,“诏狱”,没必要这么狠吧!

    孟淮闻言,脸色同样变了,他可不敢赌杨聪能不能把他送进诏狱,那地方进去了基本上就出不来了。

    他想了一下后果,最终还是带着手下亲随衙役灰溜溜的走了。

    ()


………………………………

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认怂

    杨聪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他抓汪直父母妻儿,当然是想引汪直派人过来联系,然后顺势招安汪直。

    结果,汪直没派人来联系,严嵩倒是派应天府尹孟淮过来抢人了。

    看样子,这汪直是认为严嵩比他强,所以才会选择依靠严嵩而不跟他联系。

    这情况自然是他不愿看到的,那么,怎么才能让汪直主动来联系他呢?

    这个问题貌似并不复杂,只要他证明他比严嵩强便行,至少要证明他在东南的势力比严嵩强,严嵩根本就没有办法从他手中把人抢走。

    严嵩强吗?

    这家伙当然很强,要不然就不可能青史留名,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贪官之一了。

    不过,严嵩的强项并不是运筹帷幄,更不是领兵打仗,他的强项是争权夺利,贪赃枉法,要说武力方面,他基本上没什么实力。

    这家伙竟然选择跟自己拼武力,这不找虐吗?

    杨聪一改这段时间低调的作风,第二天,他便驾临南京五军都督府,召集当值的左右都督,商议整军备战的事宜。

    南直隶的屯卫体系在整个大明来说算是最特殊的,因为南京也有五军都督府,也有兵部,可以说,除了都接受当朝皇帝的统辖,其他方面,南直隶的屯卫体系都是独立存在的,并不受京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管辖。

    杨聪本就是浙直总督,有权管辖南直隶屯卫,再加上有魏国公一系的支持,南京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自然对他言听计从。

    这次,为了震慑汪直,他也是下血本了,他一次性就征召了五万屯卫精锐!

    要知道嘉靖可没给他承诺供应粮饷,也就是说,这五万屯卫精锐的粮饷必须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五万屯卫,一年光是军粮就得五六十万石,如果再加上最基本饷银,一年差不多就是一百万两的开支,一般总督还真不敢这么干,甚至就连嘉靖都不敢这么干。

    开玩笑呢,五万屯卫精锐,并不是说大明没兵,就南直隶这块,十万屯卫精锐都能召集起来,主要大明朝廷没钱啊,别说一百万两,十万两嘉靖拿出来估计都费劲。

    当然,杨聪拿出来也有点费劲,虽说盐业生意一本万利,他们杨家垄断山西的盐引之后,一年赚个两百多万两不成问题,但问题是六万余盐引里面有一半是陆家的,他们杨家,一年也就能分到一百多万两而已。

    他这么搞,是不是疯了,如果再加上武器装备和战船的制造费用,他不但赚不到钱,还得往里贴钱。

    他当然没疯,这笔账他还是会算的,东南海外贸易的收益可不比大明的盐业生意差,他如果能一举取代海商四大豪门成为东南海外贸易的主导者,别说一百万两,一年赚一千万两都有可能!

    他下令征召五万屯卫只是第一步,紧接着,当初领兵来抢人的邵千户便被调离金陵,调到偏远的沂州卫出任千户,从此被打入冷宫。

    就这,还是因为这家伙当初识相,没有跟魏国公世子徐邦瑞顶嘴,要不然,他这千户都别想当了。

    随后,应天府尹又因为贪腐问题被都察院御史弹劾,搞得灰头土脸,差点被革职查办。

    杨聪就是要通过这些举动告诉汪直,靠严嵩是没用的,至少,在这东南地界,严嵩根本就干不过他。

    这一系列手段使出去,又是十余天时间过去了,这时候山西征调过来的神机营精锐和匠户都已经进入南直隶境内,就快抵达金陵城了,汪直终于认怂了。

    汪直真是没辙了,他都不知道求了严嵩的亲信多少次了,但是,他的父母妻儿还是在杨聪的手里,甚至,他派去的人都没法接近他父母妻儿所居住的宅院,他连自己的父母妻儿到底怎么样了都不知道。

    这情况,除非他带人去攻打金陵城,不然根本就没办法救出自己的父母妻儿。

    他敢攻打金陵城吗?

    开什么玩笑,他当然不敢,不说南直隶有多少屯卫,他能不能率军抵达金陵城下,就算他率军顺利抵达金陵城下又怎么样,这会儿杨聪正在召集屯卫精锐呢,金陵城里面驻扎的屯卫最少有三四万,他手下连一万人都不到,跑去金陵城寻死吗?

    严嵩也被整的没辙了,这抢人可不比抢官职,不是说有权有手段就行,关键得有人,他手底下的党羽基本都是文臣,根本就没什么武将,特别是在南直隶,他能使得动一个千户就算不错了,人家杨聪可是五军都督府都使得动,他拿什么跟人家去抢。

    这左求求不来,右求求不来,汪直终于认清了现实,不再依靠严嵩,而是偷偷派出自己的干儿子毛烈,前往金陵城拜会杨聪。

    杨聪听闻汪直的人终于来了,这心里自然高兴的不行了,同时他也有点小紧张,虽说他这会儿已然是浙直总督,能调动千军万马,但是,他自己本身还是个普通人,并不是什么高手。

    这会儿要亲自接见倭寇头子汪直派来的人,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他想了想,还是招来了汤克宽和戚景通,一左一右站在大堂两侧,这才命人把汪直派来的人领了进来。

    毛烈一走进来,杨聪眼睛不由一眯,这家伙,果然不简单了,这体型都快赶上彭虎了,而且满脸刚劲之色,气势一点都不输汤克宽和戚景通,他着实没想到,汪直手下竟然还有如此猛将。

    毛烈一看杨聪,心里也有点小紧张,他虽然功夫不错,但是出身低啊,他就是个渔民出身,看到总督这么大的官,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两人紧张的对视了一眼,五大三粗的毛烈便怂了,他恭敬的拱手道:“小人毛烈,参见总督大人。”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汪直派你来干什么?”

    你这不明知故问吗?

    毛烈也不敢在杨聪面前放肆,他只能老老实实的回道:“大人,义父派小人来主要是想请大人高抬贵手,放过义父的家人。”

    杨聪一看他这态度便知道,汪直这是认怂了,认怂了就好,接下来就好办了。

    他不慌不忙的道:“这个问题可就有点麻烦了,他可是东南闻名的倭寇头子,本官又是专责来清剿倭寇和海盗的,放过他的家人,很难啊。本官如果放过他的家人,皇上能放过本官吗?”


………………………………

第三卷 第八十三章 雄心壮志

    毛烈当然知道,想让这位总督大人放过他义父汪直的家人很难,人家把义父的家人抓来肯定是有目的的,人家如果不达到一定的目的,肯定不会放人。

    这点他清楚,汪直心里也有数,就是不知道这位总督大人的目的是什么。

    他小心的问道:“大人,不知我们要怎么做您才能放过义父的家人。”

    这个,很简单啊,只要接受招安,老老实实听话就可以了。

    杨聪依旧不慌不忙道:“你能代表你义父汪直吗?”

    毛烈不假思索道:“小人来的时候义父已经交代过了,大人有什么条件尽管提,我们能做到的,一定照办。”

    这话听起来貌似是什么都能成,其实却不一定,因为这句话的重点是“我们能做到的”,而不是“有什么条件尽管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