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开国风云-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念对于嫡嫡亲的小舅给他十两银子叫他“逃荒”啥的; 许念都不晓得要如何作答了。林腾也不知要如何应对,林靖看他俩不说话; 以为他俩没想好,便道; “你们先下去歇着; 待想好了再来与我说不迟。”

    俩人的确没想好,但是,有一事; 许念不能不跟小舅提,他是私下与小舅说的; 便是屋内只有甥舅二人,许念也将声音压得低低的,悄声道,“小舅,你这是在干谋反的事吧?”

    林靖说他; “怎么跟做贼一样?鬼鬼祟祟的。”

    “这事焉能大声说?”

    “能不能说,我得先保护自己的利益。”林靖冷声道,“看到没,难道我没对朝廷尽忠?结果呢?我的关外军,我的寒州城,现在都到哪儿去了?”

    许念想到江南那一战,他身边近侍也颇多战死之人,只是,许念道,“凭咱们几家在朝中的势力,求一个公道,想也不难。”

    “我不需要那求来的公道。”林靖翻开一本公文,看许念一眼,“如果没人将公道摆在我面前,我自己会把公道找出来,放到阳光底下,晾一晾。”

    “小舅,你这事,可是……可是要那啥的。”

    “行了,你明儿领十两银子回琅琊吧,真个啰嗦。”林靖不耐烦道。

    许念坐下,“我不走。我要走,成什么人了。”

    林靖道,“要我说,你还是走吧。你爹你娘就你一个儿子,我这里的事业,做成还好,倘有个万一,我心里还怪内疚的。”

    “那我也不走。”许念道,“现在回去也没事做。我爹一时半会儿也回不了晋中,我就是谋个差使,也是给人做手下,与其听人吩咐,还不如听小舅你吩咐呢。”

    “你可是想好了?”

    许念道,“想好了。”

    林靖眼下正是用人的时候,既然许念说是想好了,倘如果是林翊为人,必要让许念再想想的,偏生林靖,年纪与许念同岁,一向喜怒随心。而且,他手中人不够用,正好拉许念做个壮丁,林靖便道,“好啊,正好,小四要出去招收人马,你也跟着一道去,招来的人,你亲自带,便是你的人手了。”

    许念道,“小舅,我还有件事?”

    “什么事?”

    “咱们这些日子没有消息,想来家里定也惦记着,那啥,要不要给家送个平安信啊。”

    林靖想了想,道,“眼下抽不出身来,这也不要必急了,反正家里都抽心这些日子,再多担心些时日也不算什么。待忙完这一阵,再着人送信吧。”

    许念点头,便下去找徒小四商量招兵买马的事了。

    一面招兵买马,林靖与徒小三就开始商量拿下寒州城的事,寒州城原是林靖打下的底子,眼下,在将被人杀了,林靖打听了如今寒州城的驻城大将姓宋,这位宋将军倒是个会收买人心,据说把当初林靖将军府的一半金银取出来,分予麾下将士。当然,接住的,便接住了,没接的,基本上也给姓宋的干掉了。

    眼下想自军中找个内应啥的,还真是不好找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

    林靖找了当年投奔他的岱青王妃,当初岱青王妃投奔林靖,林靖留他母子二人在寒州城生活,林靖对于这母子二人是有一点政治上的投机的,故而,这母子二人生活的很不错。但,林靖带兵出征,三年未归,寒州城大有变动,虽则这宋将军没杀这母子二人,但对他们也没什么优待了,毕竟,他们可都是蛮人。

    故而,岱青王妃与其子日子过得很有些艰难。好在,这是个强悍的女人,纵是艰难些,也依旧带着儿子在寒州城挨日子,总比回到大草原上被杀强。

    真是天降良机,因为先时都说林靖是死了的,岱青王妃没想到,林靖竟然还活着!

    岱青王妃哪怕只是岱青王部落的王妃,整个部落繁盛时也不过万把人,但,她毕竟是做过王妃的人。与林靖一样,岱青王妃很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政治投机的机会。只要是林靖能重掌寒州城,那么,她做为林靖的帮助者,必然能有政治上的绝好收益。

    至于林靖干的这事是不是谋反啥的,蛮人王妃眼里根本没有这种意识,甚至,岱青王妃认为,林靖只是夺回属于自己的地盘!

    至于天下所有地盘都是属于朝廷属于陛下啥的,岱青王妃又不认识朝廷与陛下。

    宋将军如何杀了陈康,夺取寒州城用了多少时间,林靖不知道,但林靖重新夺回寒州城不过三个月。宋将军都没能死,因为,他必得先交待出杀陈康的过程,还有,林靖将军府里攒的那些家底都去了哪里,才好去死的。

    至于宋将军的亲信家人一类,什么叫相近相杀相背叛,林腾这心理素质不好的,都做了两日恶梦。

    林靖只是淡淡的与他道,“政治与军中没什么差别,我先时的亲信,不见得比他们死得舒服。”夺回寒州城第一件事,便是血洗军中。

    另外,如许念、林腾、陈安、徒小四、有福、发财,还有俘虏段天羽,这家伙发现,嗬,林靖与徒小三干的也是谋反地买卖,一路都不肯降的段天羽突然就降了。林靖都觉着这小子脑子有病,因为段天羽说了,“只要是跟朝廷对着干,他便乐意!”至于段天羽与朝廷是不是有什么血海深仇,林靖就不再深究了。

    反正徒小三说,就给段天羽一支新军试一试,林靖的意思,倘段天羽真心降了,这自是军中一员大将,倘其有二心,立刻斩杀!

    所以,只要有口气,还算能带兵的,一人一支人马,都练兵去了。

    林靖带着小牛子、王都军、陈二青、水离等人,连带王都军俩半大儿子也能跟着跑跑腿了,将寒锦二城彻底改为以军制为主体的城池,至于寒州城的文官,愿意合作,自然能稳稳当当的过日子,如果一意要为朝廷献身,林靖也不会不成全他们。

    林靖这种冷酷的清洗手段,便是如段天羽这等在战场上几进几出的悍将都瞧得头皮发麻,想着自己不过是谋个反罢了,却是偏生遇到这等煞星,段天羽都觉着,金陵王与林靖这等人物相比都是个慈悲的好人了。

    段天羽都这般,更不必徒小四、有福发财这一帮子土鳖,如徒小四有福还想过用段天羽换朝廷的军功,他们一向认为,有官儿做有银子花便是好日子了。如今林靖大开杀戒,血洗两城官场,徒小四私下都叮嘱在林靖手下当差的小牛子几句,徒小四道,“你可千万别得罪阿靖,唉哟,我现在想想以前与他拌嘴吵架的事,都觉着当初不该惹他。”

    小牛子道,“你哪里知道我们的辛苦。”

    徒小四不爱听这话,“你才跟他几天,就是你们啦~”

    “别吃这没影儿的醋,你们一出去好几年,咱们这两城倘不这样清洗,还不知有多少别人的奸细呢。”小牛子道。

    徒小四道,“放心吧,我也只是一说。哎,从此后,朝廷的官儿怕是做不得了。”他还挺遗憾。

    至于林腾许念二人,这俩人初时想着小叔(小舅)把他们从野人谷带了回来,好几年的生死相随,这个时候,自然不能弃小叔(小舅)而去,但,他们当真是不晓得官场军中清洗是这样的残酷。什么开弓没有回头箭,俩人只看这些天死的这些人便明白了。

    寒锦二人死人不断,尤其是不论文官系统还是武官系统,自年前死到年后,石总督便是反应慢些,也猜出这两城必有要事发生。就是关外匪多,也没见过山匪这般嚣张,把文武官员杀之大半的啊。这下一步,是不是要来龙城杀他这总督了!

    石总督拿着死亡官员的名单,与幕僚商量着,派人去这两城看一看,看到底如何了。

    结果,派去的人也没说如何,除了死了的,两城虽较先时萧条了些,但一切也正常。石总督先时真的没醒悟过来,还是石四郎听说这两城匪乱不断死了不少官员,石四郎道,“也不晓得小牛子他们如何了。”他曾在锦州城为官,后来,都说关外军战亡,林靖徒小三也没见回来。寒锦二城派了新的将军,石四郎与那新来的合不来,便耍少爷脾气回了他爹这里。他与小牛子王都军交情不错,时常帮着在他爹身边吹耳边风。说来,这也是王都军小牛子一系能保存实力的原因之一。

    石四郎这样一说,石总督脑中灵光一闪,心下一个冷战,立刻了心腹幕僚过来,石总督道,“你看看,这些死了的,是不是都是关外军战亡后朝廷新派去寒锦二城的官员!”

    幕僚先是大张着嘴,继而一拍脑门,看向石总督,低声道,“大人,不会是,不会是王都军一伙子干的吧?”

    这个时候,谁都猜不到是林靖徒小三等人活着回来了!

    石总督与其幕僚都认为,可能是王都军那一伙子谋取寒锦二城所为!

    石总督来回遛哒,想着倘此事如自己心中所想,这事可就大了!但!王都军那人,一向有些面性,那个牛将军,官阶不高,才升了从三品,何况那勉强算个儒将,并不会武功的。王都军遛哒个没完,石四郎说话了,“爹,你瞎想什么,不可能的。王都军跟个面团儿似的,那就是个老好人。小牛子管管粮草银钱是一把好手,他又不会带兵打仗!”

    “那这事怎么说?”石总督敲一敲案间文书,道,“与他们不对付的,三四个月间,死了个精光。还都是招了山匪,怎么他们二城的山匪这么有眼力,专捡着他们的仇家杀啊!”

    “难不成是外通匪类?”幕僚道。

    石总督摆摆手,“他们正经朝廷命官,不至于如此荒唐,去与匪盗为伍。”

    石四郎看他爹跟幕僚叔商量来商量去的也没个主意,石四郎干脆毛遂自荐,“我与他们都熟,我过去瞧一瞧,再回来告诉爹你,不就是了。”

    于是,石四郎就这样自己洗干净后送上门去了!

    用林靖的话说,这个时候不下嘴吞了龙城,都对不起石四郎这自投罗网!

    至于道义,对不住,等龙城的事了了,咱们再继续讲吧~

    作者有话要说:ps:大家晚安~~~~~~~~~~~~~~~ 166阅读网


………………………………

197 大业之三

    第197章

    许多年后; 石总督回忆起今朝之事; 总觉着,儿子不像儿子; 反是像被林靖那一起子策反的内应!因为; 他儿子办得那事; 真的叫石总督每每想起都想抽石四郎一顿。

    因为石四郎没过去锦州几天,便欢天喜地的着人给他爹送了秘信,信上没写啥事; 就一句:爹速来; 有要事相商!底下落款:儿,四郎。

    石总督问送信回家的小厮; 儿子当时让他送信回来时神色如何。小厮也是个机伶的,道; “当时四爷很是喜悦; 仿佛是有什么喜事,小的还问四爷,倘有喜事说与小的; 小的也可回来与老爷说。四爷只是摇头,叮嘱小的; 一定要老爷亲自去,是天大的喜事。”

    石总督想着,儿子这兴许的确有什么大喜事,况,年前年前寒锦二城的情形委实诡异了些; 故而,石总督也有意亲自过去看看。于是,点齐了仪仗兵马,石总督把龙城之事交待给心腹后,就带着自己的亲卫队往龙城去了。

    这一去可真是,险些有去无回啊。

    因为,他直接就给林靖这一起子扣住了。

    石总督见着林靖徒小三,如见白日见鬼!

    林靖笑道,“好久不见了,总督大人。”然后,不似以往官场上的客气恭敬,林靖只是径自坐在石总督面前,徒小三坐在他一畔,基本上,石总督一人对两人。

    石总督这官场老油条,立刻转惊为喜,笑道,“阿靖!李将军!你们还活着!怪道四郎那小子给人去信说是极大的好事,果真是大好事大喜事!二位还活着!天哪!我,我——”激动之处,石督军竟哽咽起来,“真是天可怜见,苍天保佑,苍天保佑啊!”

    徒小三道,“我们也很高兴,能见着故人。”

    虽则这么说,徒小三一双眼睛却仿佛鹰隼一般,紧紧的盯着石总督的脸庞。徒小三道,“大难不死,想同总督大人借一样东西,不知总督大人可愿意借否?”

    石总督生怕徒小三接下来一句,借汝大好头颅一用。

    好在,石总督理智尚在,如今这二人还能好商好量的与他说话,而不是一刀宰了他,可见,并不是要借他头颅一用,石总督问,“不知二位想借什么?”

    “借总督大人官印一用。”徒小三道。

    石总督的脸瞬间失去血色,他道,“今我父子二人皆陷于二位将军之手,我自然说不出不字。只是,我有一事不解,二位将军既然归来,焉何不向朝廷禀报,凭二位战将,高官厚禄不说,朝廷必当重用。我与你们认识这几年,你们皆是少年英才,我年长几岁,就多说一句,此路,一旦踏上,可是再不能回头了。”

    石总督那叫一个言语真挚,苦口婆心。林靖道,“无妨,反正也不是没有同伴,这条路有石总督相伴,想来不会寂寞。”

    石总督那脸色,愈发不见血色,他算是明白林靖的意思了,要不入伙,要不就去见阎王!就寒锦二城死的那些个人,石总督比起那些被林李(徒小三)二人血洗的要与他二人交情好些,但,石总督可不认为,血洗寒锦两城官场的这俩人会对他有什么多余的情分。如今没一刀宰了他,估计除了往昔的面子情外,就是他的身份对于这二人来说还有用。

    石总督悲哀的发现,自己这不成了被曹操挟持的汉献帝了么。

    好吧,拿自己比汉献帝,这就是大不敬。

    毕竟,怎好以臣之身以比君王。

    可眼下石总督也顾不得这许多了,他要是不答应此二人的条件,怕是不能活着走出锦州城了!而且,还有他那个杀千刀的坑爹儿子在锦州城啊!石总督只要一想到是被儿子坑来的,他就气不打一起来,恨不能现在直接敲死那个不孝子再塞回娘胎才算省事!

    石总督这种,一看就不是那种烈士类型的。

    林靖徒小三给他条件:投降,或者,去死。

    石总督还是愿意选择前者的,但,一旦选择前者,就意味着,他将要交出龙城大权。石总督完全没有徒小三想像中的一品大员的不屈节操,基本上,他与林靖商量的那些手段都没用,石总督就很乖的合作了。而且,石总督还很柔顺的告诉了他们龙城的一些内部事件,譬如,哪个文武与石总督不合,还有,龙城兵马都是如何布置安排的。事无巨细到徒小三都怀疑这老家伙是不是早有反意了,石总督苦笑,“林将军出身世宦之家,也当明白,倘是朝中得意之人,又有谁会被派到这关外苦寒之地来做总督。而且,一做多年。”

    石总督叹道,“我还真对不住朝廷对我的信任。”反正,对不起也干了。

    至于石总督说的这些事,林靖自有法子去核实。之后,便是三地兵马大肆调动,将领原地不动,手下兵马调换。这自然引起龙城诸多将领不满。对于这些不满的,能留则留,留不了也只好随他们去了。对于这些人,林靖完全没有对段天羽的耐心,林靖还与段天羽道,“你说说,你多有运道,你正遇到我身子不好、精神头儿短的时候。”

    段天羽感慨,“可见我命不该绝啊。”那时这魔头还不想杀人,所以他捡条命!

    直至将龙城文武官场折腾了一番,林靖才把石总督放回去了,至于石四郎,他过得很好。林靖让石四郎跟着段天羽,也学着征兵练兵,以后就是带兵打仗。

    石四郎完全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他见着他爹时还一脸高兴着,“爹,阿靖和李将军没死,你高兴吧?”

    石总督当时的感想就是,能不能一巴掌抽死这混账东西!

    只是,眼下抽死儿子不是最要紧的,石总督一向识时务,唤了儿子到跟前,私下问儿子现下的差使,听说儿子现在是征兵学打仗了。石总督既是担忧也有些别个滋味,当初就是觉着儿子不好管,把他放到林靖跟前,让林靖这辣手的给管一管。结果,可不就叫人家管住了,还做出这种坑爹事!

    不过,石总督是个极明白的,见林靖让他儿子直接接触兵事,可见,对他儿子也是有几分信重的。眼下,石总督能说什么呢,无非是叮嘱儿子好生当差罢了。

    只是,当石总督看到儿子如今的上官是当初围攻帝都的段天羽时,一口气好悬没上来,险些背过气去:

    林靖这杀千刀的,竟然让他儿子跟着个反贼!

    石总督实在是忍不住,直接过去找林靖评理,林靖道,“天羽是我带回来的,他是我的人,怎么了?他这样的本领,肯带四郎,难道不是四郎的福气?石总督你说,除了当世名将关大将军,还有谁比天羽在用兵上更出众?”

    “不是这个啊。”石总督简直急死了,轻声道,“段天羽是个什么身份,天下皆知。倘是叫人认出他来,可如何是好?”

    “该如何是好,就如何是好。我既敢用他,自有应对。”

    你有个鸟应对!

    无非是拿这凶人威胁我罢了!

    石总督想着,倘是他有不合作之势,怕这姓林的立刻就得把他儿子与段天羽在一处的消息散播出去。就段天羽这战犯身份,石总督在朝后台并不算硬,估计阖族都要折在此事上了。

    石总督想到林靖如此心计,纵是他年岁做林靖他爹都足够,此时也不由多了几分惊心!

    作者有话要说:ps:零点前,一定要说晚安~~~~~~~~~~~~ 166阅读网


………………………………

198 大业之四

    第198章

    关外三城这么折腾; 官员折损率这般高; 尤其除了给林靖弄个贪污**罪名的,有些是顺手干掉的; 总得给个死的理由。朝廷里也不全是死了; 事实上; 朝廷那一帮子,除了你争我斗外,政治敏锐也是一等一。当即就有人察觉关外三城的动静太大了; 尤其刚刚恢复关外利益运输的谢国公; 利益通道悉数被掐灭不说,不少谢家的生意直接就被人吞了。

    谢国公敏税的察觉到; 关外定有大事发生。

    谢国公当即请朝廷派钦差过去,钦差去了三拨; 硬是没查出个所以然来。关外石总督也表示; 一切都正常,除了匪盗多些,有些官员不作为; 其他啥都挺好的。

    至于谢国公说的关外商贾生意被刻意打压之事,并无实证啊。至于孔家给石总督的私函; 石总督也是拿这一套回的。朝廷那里,现在还不宜翻脸,林靖舍得花银子打点。反正现在他找了两座金银矿,还真不愁没银子花。别则,按水离说的; 海外倭国,金贵银贱,林靖还让水离弄了许多金子去换了银子回来,因底量大,利润也相当可观。

    朝廷那一帮子属貔貅的,贪得无厌,只要打点好了,什么屁都不会放。

    但,时时关注关外的,也不只是朝廷,还有林翊。

    关外的这种动静,或者其他人只是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林翊却隐隐有一丝不祥之感,因为,近半年,关外三城文武官员折损过三成,而很有可能,这三成还只是不得不报的数目。关外三城官场如此大的动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林翊与舒静韵足足推导了大半个月,二人都坚信,关外三城官场必是有大事!

    一开始,俩人谁都没想到是林靖与徒小三带着残兵回了关外,最初,二人都怀疑,是不是龙城石总督在做什么事。

    但石总督这人,关内的总督都没抢到手,走了孔家的关系做了龙城总督。孔家别的事情暂可不提,但对朝廷的忠心是不必怀疑的,而且,就孔国公那人,就是让孔国公亲自去龙城任总督,估计孔国公也没这魄力。

    近来,关外官场实在太过诡异,林翊是陛下近臣,便提议召石总督回朝请安。

    陈柒宝也有这个意思,总得亲自问问才放心。

    在这个刚刚平定江南之乱的时节,当真没想到,此时此刻,关外造反大业正是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时候。石总督接到朝廷圣旨就傻了,连忙跑去向林靖求救,生怕朝廷是调他回去是另有图谋,想让他回帝都接受审判啥的。

    石总督觉着,世界末日不过如此了。

    “如果朝廷认为你有罪,就不会只是一道圣旨过来。朝廷会先选派好接替你的新总督,而且,新总督会起码会带一支兵马前来,以防你不遵圣谕,便可直接将你拿下!如今你还能跑我这里来商量对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石总督是当局都迷,林靖却是一针见血,道,“只管放心去!就按我们先前说的,把这些人都推到关外军抚恤案上!包管你非但没事,说不得还能加官晋爵。”

    这是林靖先时就想好的,关外军在征南之战中损失殆尽,朝廷倒是没在抚恤上克扣,但,这银子自朝廷出来,一层层的扒皮不说,到了关外,更是被这些上上下下的拿了大头,分到各家属手里的,能有十之一二,还得算当地县里厚道。

    林靖弄死这么些人,自然得有个罪名由头,便叫石总督借此缘故在朝禀报,林靖与石总督道,“这抚恤银子的事,一定要闹大,这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