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开国风云-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志向有什么用,我当初还想做一代名臣哪。”林靖对陈柒宝是自始至终的不喜欢,与徒小三道,“陈柒宝这人,嘴上是一幅仁义道德,朝中那些个之乎者也的清流们,对他印象好的不得了。这有什么用啊,清流可以为一地之长,做个县令,做个知府,做个御史的,都成,可他们,做不了大事。”
要说林靖与寻常官员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了,他出身权贵之家,虽也读过圣贤之书,但对于权力,林靖有着更清醒的认识,林靖道,“这些道理,陈柒宝不见得不明白。你看,他要抗倭,便有涉军权之意。若抗倭之战能胜,陈柒宝在朝中必然威望大增。若有朝一日,他大权在握,未尝不会清吏治。届时,三哥你将何如?”自从徒小三张罗着献刀方,林靖就想给他泼瓢冷水了。
林靖此问,问的徒小三有些答不上来,徒小三知道林靖对自己是有极大期望的,可如林靖所说,倘陈柒宝当真是个盛世明君的材料,徒小三还当真不是那等做梦想当皇帝的人,徒小三道,“若是那般,咱们便回关外,虽则关外气侯寒苦些,咱们在一处,也是不怕的。”
林靖一笑,“放心吧,陈柒宝虽则计划的好,可他这事,难成。先说眼下,江南几经战乱,早已不是先时的膏腴之地,朝廷的税赋,这几年定是一年不如一年,陈柒宝这个时候非要抗倭,在朝必然遭受了极大的压力。可这事既然开始做了,后期银钱上的投入,就不会是个小数目。银钱上,他就得愁一愁。再说陈柒宝这个人吧,我总觉着,这人没有明君之相。”
徒小三不由一乐。
林靖瞥他,“你笑什么,我承认我是不大喜欢这个人,可我这话,绝对是出自公心。”
“我不是笑这个,阿靖你待人至诚。不过,你们读书人说话就是高级,什么叫明君之相,这明不明的,难不成从面相上真能看出来?”徒小三问道。
这话,徒小三早就想问了,林靖不是头一遭说陈柒宝没有明君之相,只是,以往怕问了显着自己没学问。如今他与林靖这关系,虽然林靖在某些事情上有些迟钝,可林靖处处为自己考虑,看他比看一国之君的陈柒宝都好,徒小三也就没什么不能问的了。他没学问有什么关系,阿靖兄弟有学问就成啊。
果然,徒小三这话一问,林靖就免费送他一个大白眼,说他,“真是笨死了,你还相信相面之术啊。”
“那啥,史书上不就说,汉高祖刘邦,就是一眼被他老丈人相中,说刘邦面相不凡,方许之爱女的嘛。”徒小三其实还真有些信相术啥的。
林靖道,“史书上那么一写,你那么一看就完了,谁晓得当时是怎么回事啊,你还当真啊。”
徒小三把话题引回来,“成成,那你说说陛下,这没明君之相怎么说?”
林靖道,“明不明君,看这个人做事就能知道。你要知道,明君在朝,必有贤臣。像你说的,我大哥那样的,虽也算不错的大臣,但还不能算是贤臣。”
“林公爷都不算?”
“不算。”林靖摇摇头,叹道,“虽则我大哥立身持正,为官亦是尽职尽责,却也算不得贤臣。你刚刚说汉高祖刘邦,我们就来说一说汉高祖,你说汉高祖这个人,在老家做了几十年的亭长,出身也是平平,要说他有什么本领,他自己都说打仗不若韩信,计谋不若张良,管后勤不如萧何,但,盖世英雄如项羽,都败给了刘邦。我姑妈也曾说过,看是否是明君,只看一件事就晓得,是否有才华横溢的能臣愿为之呕心沥血,身死荣辱抛之在外,便可知了。君与臣,不是只讲究权势富贵的,权势富贵之外,当君臣同心,有着共同的志向。你说如张良、萧何之人,当年随刘邦出生入死,难道只为日后荣华富贵?可要知道,刘邦当年被项羽赶到汉中,何其窘迫,身边人虽有背弃,但并不包括萧何这样的能臣。若只为富贵,焉能至此?姑妈便说,昏馈之君,求乐,求的是自身的享乐欢快。平庸之君,求名,求的是明君之名;圣明之君,求心,求的是贤臣效死之心。陈柒宝手段不算没有,可他身上没有那种吸引当世人杰的东西。他这个人,过于注重名声,我不是说注重名声不好,但过于求名,未免有虚伪造作之嫌。看他前番几次处事,虚伪造作之外,更添一层凉薄。我自己与他的事,不过小节,可当年,关外军之事,纵关外军尽皆葬送,再无音信,他对高凡那是什么处置?他或者觉着,关外军反正没了,高凡与他身后势力则是可用之人。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他却不知,这世间,除了利害二字外,尚有公道所在。那句老话,公道自在人心哪,他觉着自己聪明的不得了,可军中将领是如何看他的呢?关大将军可是连赏赐都婉拒便回了边州。所以我说,这人难成大器,就因他办的这事儿,当真小家子气。当初,咱们可是为他南下平叛,结果,连个死后的公道都没有。这事,岂能不令人寒心。”
“就是你好意献这铸刀之法,你就等着吧,看今年能不能见着新刀。再者,朝中小人多,这新刀锻铸之法,就是咱们好意献上,眼下是能得个好儿,可以后的事,就不好说了。”林靖摆摆手,“罢了,不说他了,走,去瞧瞧穆大哥手下那些人,听说他们训的比咱们的将士还要狠。”
当初林靖提议与穆秋亭合开镖局,人手是穆秋亭来出,原本这训练方法都教给了穆秋亭,穆秋亭却是直接带着麾下青壮来了海盐,交了大笔伙食费后,坚决跟徒小三手下的将士一道训练。
林靖这样说,徒小三笑道,“穆大当家确有鸿鹄之志啊。” 166阅读网
………………………………
226 第 226 章
穆秋亭放下金陵偌大家业、交出大把伙食费都要过来海盐这里跟着练兵; 可见此人眼光之卓绝。
林靖徒小三过去时,穆秋亭正在跟手下一道训练,他本就生的身量修长; 宽肩窄臀,下身只一件深色牛犊裤; □□的上身露出线条流畅的肌肉,林靖不禁感慨一句; “穆大哥果然不愧习武之身; 肌肉紧实漂亮。”
徒小三听这话,不由瞥林靖一眼; 心说; 他家阿靖是不是个瞎子; 他长的也不比穆秋亭差; 而且; 他身量也不比穆秋亭矮; 身上的肌肉也完全不比穆秋亭少。俩人成天的一起睡觉,林靖咋就没这么赞过他!徒小三憋下心里的郁闷,还是没忍住说了一句,“我们习武之人; 皆如此,要都似你们秀才一般弱不禁风; 哪里上得了阵; 杀得了敌。”
林靖顶不爱听这话; 林靖道; “杀敌只靠刀么。善战者还无赫赫之功呢。”
俩人拌几句嘴,徒小三带林靖过去。穆秋亭也已看到两人,挥挥手让手下人继续操练,他上前与二人相见,笑道,“你们怎么有空过来了?”这倒不是客套,如今正是蓦兵练兵的时候,不论徒小三还是林靖都忙的很,三人虽有心亲近,只是多在晚上的时间,一道吃酒什么的。这么大白天的过来,平日里也不多见。
林靖笑嘻嘻道,“听说大哥你把将士操练的厉害,我们过来取经。”
“你少打趣我。”穆秋亭接下手下递上的干布巾,擦一擦身上汗水,披上一袭青袍,腰间随意裹条腰带,与徒林二人说起话来。
林靖徒小三过来,还真不只是为了看一看穆秋亭手下训练的如何。穆秋亭都能亲自到海盐跟着一起训练,学习练兵之法,如今这过来的手下,自然也都是挑的出众的,再加上苦练,徒林二人瞧着,还当真不比海盐兵差。林靖过来,主要是跟穆秋亭说朝廷兵械下发的事,林靖道,“朝廷的兵械已经下来了,不过,这只有两千刀枪,今儿过来是跟穆大哥商量一下,这两千刀枪如何分派。”徒小三眼下是副将,麾下已扩招至五千人。两千刀枪,明摆着徒小三自己的人手都不一定够用,这里说的不一定是因为,原本海盐这里也有些兵械的。穆秋亭道,“自然是先仅着正经官兵,我们这个且不急。”
林靖笑,“这次过来,皆是八成新的兵械,我跟三哥瞧着,很是不差。既是都一样训练,也没有先仅着谁的理。我们想着,既是有新刀枪,就令全军进行大军,穆大哥这次带了百人过来,便以百户为单位,赢了的,先挑好兵械,那些训练寻常的,按名次排后头去,全凭实力说话。就是有先时有兵械的兵卒,他们的刀枪,多有损坏,倘要换新刀枪,一样要比试赢了再说。”
穆秋亭听这法子不禁道,“你二人真是绝了。说真的,我也曾瞧过不少军营,如海盐军这样拼命训练再没有的,我还说这必有缘故,原来如此。”这法子虽是简单,却很能激励将士们训练的士气。
徒小三道,“眼下训练的狠些,以后上了战场方多些活命的机会。”
“这话是。”穆秋亭感慨一句。
穆秋亭手下这批人训练的当真不错,待军中大比出来,竟进得前三,自然是顺顺当当的换上了新兵械。穆秋亭原想多在海盐留些日子,奈何金陵也离不得他,况家中又出了一事,大比之后,只得先回金陵,留下心腹赵宏在这里看着大家训练。
穆秋亭走时,林靖徒小三少不得置酒相送。
穆秋亭似是有急事,吃过酒便匆匆回了金陵。
林靖倒是有些好奇,啥事这么急。结果,还没等林靖好奇出个所以然,闽地便有倭寇上岸之事,而且,这次不是小打小闹,非常丢脸的事,就两千倭寇,竟一路打到了泉州府,倘不是剑州兵救援及时,怕泉州府都要叫倭寇一锅端了。
朝廷大怒,下旨斥责了章总督。
章总督其实有些冤枉,他原是浙江总督,如今转任浙闽总督,地盘儿是扩大了,可闽地毕竟不比浙地熟悉,今此倭寇上岸,虽在章总督的意料之中,但他也没料到闽地兵这般废物无能。
章总督受到朝廷训斥,只得上了请罪折子,同时表达了自己屡败屡战,必要将倭寇尽数缫灭的决心,同时晓谕浙闽诸地,尤其沿海驻军,必然要小心倭寇侵扰。
章总督这道政令下的颇是及时,或许是倭寇对闽地的劫掠委实太过一帆风顺了些,浙地很快也有倭匪上岸,期间历经数战,却并非一味战败,浙地的抗倭明显比闽地要强上许多,战事有胜有败,海盐嘉善一带的抗倭成果最好,此番抗倭,徒小三直接带了三千兵马杀出城去,把过来打劫的倭匪一道追回了海里,倘不是海上船只不大得力,估计这些倭匪全得交待了,就这样,活着逃回海上也没几个。此次战功虽不比上遭,剿首亦有五六百人。相对于闽地大败,海盐战事称得上全胜了。事实上,对于海盐来说,这次战事亦是全胜。
章总督与何忧道,“这个林副将(徒小三)当真得力。”
何忧亦是附和,“先时就看他们有些不凡,自从他们到了海盐,海盐未尝一败,最不济也能守住县城。”
“若底下人都如海盐林副将这般,还有什么好愁的呢。”章总督想到前番受到的朝廷训斥就有些郁闷。
何忧笑道,“倘都是这般一心任事之人,江南倭患何至于此。”
章总督叹了口气,何忧问,“要不要召林副将(徒小三)来府城受赏。”
章总督道,“朝廷的赏赐还得过些日子才能到,我想着,咱们总在府城呆着也无用。我也奇了,这林副将(徒小三)说来只是买的是千户衔,当初海盐被倭匪所扰,连死了三位千户,当地百姓能搬的也都搬走了,都没人愿意到那里当差,下头没法子,把个捐官弄成了实缺。我初时也没留意,倒是自这位林副将(徒小三)一去,海盐对倭匪的形势就变了个样儿,先时倭匪一来,多少百姓遭秧横死,现在我听说,海盐的集市非但重开了,许多海盐百姓也重新搬回了城里住,连带周边嘉善等地的商贾都愿意去海盐做生意。我就奇了,多少正经武官当差多少年,倭匪一上岸都吓得屁滚尿流,怎么这林副将(徒小三)就能把倭匪收拾了。”
章总督决定,这回不召林副将(徒小三)来海盐受赏了,他要亲自到海盐瞧瞧去。
江南时有战事,章总督也没带什么偌大排场,不过是带足了护卫,便带着几位心腹将领到了海盐。这章总督也没提前通知一声,林靖徒小三都不晓得他要来,待章总督进了城,都到了校练场,徒小三方晓得章总督一行过来,顾不得多思,连忙略整衣冠,出去相迎。章总督轻车简从,笑道,“我们微服来此,不必大张罗。”
“不必大张罗”这种话,尤其是自上官嘴里说出来,在官场一般就是客套话,但,这次章总督还真不是客套,他谁都没惊动的悄悄过来,到了校练场,也不必徒小三准备茶水,先看士卒训练。不要说与章总督一道过来的几位武将,便是章总督这文官出身,其实不大懂武事的封疆大吏,到了海盐校练场也觉着,人家海盐兵打仗厉害不是没理由的,看这训练的,颇有些一往无前的气势。
海盐兵刚打了胜仗,章总督自然看徒小三顺眼,如今见着海盐兵气势不凡,章总督颌首道,“林副将(徒小三)练兵,果然极有章法。”装出一幅很懂的模样,其实心里好奇的了不得,想着,海盐这么个小地方的兵卒怎么就能比府城兵训练更出众呢?据章总督所知,徒小三麾下这些,大部分也是新兵。人家是咋练滴,咋有这般气势哩!
章总督不急不徐的将整个校练场走了一遍,直至午间,将士们到了用饭时辰,章总督方与徒小三一行过去用饭。徒小三很有些歉疚,道,“不知总督大人与诸位大人降临,一时间,也没什么好吃食。”
章总督摆手一笑,“原也不是过来吃饭的,看你练兵用心,这比吃什么珍馐佳肴都好。”与徒小三道,“你平日里吃什么,我们便吃什么。”余下诸人亦是这般说。
林靖已知晓了总督大人带着一帮子人过来海盐的消息,可就如徒小三说,先时没得了信儿,便是想准备上珍佳席也来不及了。不过,徒小三也没真的实诚到让一帮子大人吃他往日饭食。席面儿林靖叫人仓促间准备的,海盐临海,鱼虾蟹贝是尽有的,可在这江南,这些个东西真不值钱,便去外头饭铺子里叫了几桌上等席送来。
可在海盐这地方,这虽则商事开始渐渐繁华,委实不是什么大地方,就是饭铺子里的上等席,无非就是些鸡羊肘肉了。林靖笑道,“请诸位大人尝尝我们这里的当地风味儿。”
章总督还记得林靖,笑道,“我说尝一尝将士们平日的饭菜,你们又弄出这样的席面儿来。”
林靖笑道,“大人们远道而来,扫尘酒就要吃一盏的,这也不过平常饭食。要说将士们的饭菜,大人要尝,我便命人取去,今儿炖的鱼,都是海上来的大鱼,肥的不得了,配上粗粮饼子,香的了不得。”
章总督还就喜欢听林靖这恭敬中透出熟稔的说话,章总督笑道,“那可好,端来尝尝。”
到章总督这把年纪这般地位,世间享用,鲜少有他没见过的。章总督并非留恋荣华之人,不然也不能亲自到海盐走这一遭。故,林靖令有端来的将士们吃的炖鱼,甭说,虽则较章总督平日饮食自是没的比,但如林靖所言,这是大铁锅里炖的肥鱼,里头除了鱼,也就是放些茄瓜之内,可不晓得是这鱼肥美,还是这海盐军中厨子手艺好,厨子端来的是一盆炖鱼,章总督一闻这味儿便道,“这味儿当真不坏。”
何忧亲自给章总督盛了一碗,也不由说了句,“香。”
林靖笑道,“海鱼上岸既死,咱们这江南许多名菜,都是取河鱼江鱼,活鱼现烹方得鲜美,故而,海鱼价贱。将士们每日操练,还要抗倭打仗,鸡羊之类要全军吃,是再吃不起的。索性多吃些鱼虾,亦是好的。我们军中厨子不错,这炖鱼做的,每次有这大海鱼一炖,真是香飘十里,我都要吃上一碗。”
章总督尝了尝,也说味儿好。
大家一面吃饭一面说些军中之事,章总督问了先前海盐战事,徒小三细致讲了,章总督道,“看到海盐兵马,方知为何海盐对上倭匪时能屡战屡胜了。”
徒小三谦道,“大人过奖,下官不过侥胜罢了。”
徐将军与徒小三早便相熟,闻言笑道,“那林老弟一会儿你私下跟哥哥讲一讲,这如何个‘侥胜’法,下回,让哥哥也来个‘侥胜’,杀尽倭匪。”
纪将军也很是赞了徒小三一回,徒小三依旧谦虚的紧,未露半分骄色。章总督看他如此稳重,心下对徒小三的评价不觉又高了几分。 166阅读网
………………………………
227 第 227 章
章总督吃了回海盐军中的饭菜,觉着很不坏。当然; 章总督过来自然不是为了吃饭; 今日在校场看过海盐兵的训练; 下晌章总督便去了徒小三的将军府安歇。因章总督此次过来是微服; 未提前知会,林靖一时也寻不来什么上佳住处; 便将他与徒小三的正院收拾出来让给了总督大人住。余者诸位大人; 各有安歇院落,另外这院子的布防自然由章总督带来的人接手。
章总督回到住处吃了盏茶,便令其他人去歇了,独留下徒小三问他练兵之事。
章总督既有所问,徒小三颇是坦率; 没有半点儿瞒着啥的,其实,练兵就是那几样,无非就是将领用心,士卒认真,只是,在激励士卒气势上,徒小三很有些自己的心得,徒小三道; “下官掌练兵时日不长; 多是跟着书上来的。军中不比别个地方; 若是别个衙门; 人情虚应颇多,军中不同,军中的事,下官认为,越简单越好,一切靠实力说话。无他,眼下江南正是战时,实力强,在战事中活下来的机率则大些,倘实力不及,并非耽搁他们前程,怕一旦有战事便葬送他们的性命。所以,我们这里,什么都是靠实力来的。先前大人发下的新兵械,我们做举行全军大比,比试后排名,按名次去挑新兵械,前头的先挑,后头的后挑,排最后的,也只有要别人挑剩下的。如今,眼下士卒每月银饷三百钱,一位百户麾下是百名士卒,我们每月拿出一百九十两银子,每月都有军中大比,排第一名的,除了月钱,每人还有一两银子奖励。第二名的,每人六百钱,第三名的,则是每人多发一月月银。如此,士卒自然训练用心。”
这法子,简单的令人不能置信。
章总督拊掌赞道,“真真是简单实用。”
其实,真的没什么复杂的法子。但,徒小三觉着这法子简单,却是建立在他在海盐说了算的基础上的。而且,徒小三为人不贪钱帛,上头发下的军饷,徒小三一文不少的给士卒发下去,而且,发饷银时,徒小三亲自瞧着,底下也就没人敢贪士卒饷银。就这么着,徒小三也颇杀了几个不正之风,军中风气方清肃起来。他麾下士卒,每月领的是足饷,如徒小三说的,训练出众的前三名,还能另有银钱将励,故而,士卒用心。就是徒小三麾下的千户百户,徒小三也与他们把话放明白了,徒小三说的是,“眼下战时,只要你们好生训练,还怕没战功没前程么?谁要是眼皮子浅的向士卒们的饷银伸手,就别怪我先剁了他的手!”
章总督这里与徒小三说着练兵打仗的事,何忧何先生在外与林靖说的也是同样的话题,林靖亦无所瞒,只是,林靖说的更细致些,林靖道,“军中的事,只要是做头儿的能决心整肃,不过小事。”
何忧道,“依阿青(林靖)你说,何为大事?”
林靖道,“从军队上看,海盐这样的新兵,只要将士悍不畏死,进退得当,咱们的兵并不比倭匪差。要说哪里不如倭匪,无非就是刀剑上不若他们的倭刀锋利,而且,倭刀极长,我们的战刀较之倭刀却要短上半尺,这样的差距,便让咱们的将士在与倭匪较量中难免吃亏。还有……”林靖顿了顿,笑道,“那事,怕是我不说,先生也晓得的。”
何忧笑,“你不说,我还当真不晓得。”
林靖道,“若先生都不明白,我这样的后生晚辈便更不明白的。”
“行了,咱们也别卖关子了,你说的是沿海走私之事吧。”
林靖颌首,“这事也并非什么机密,我早便听闻过。不说别个,如今人们走礼来往,时常便有海外珊瑚、香料、宝石之类,这些东西哪儿来的,不问可知。”
何忧道,“眼下靖匪为第一要务,这些个走私小事,一时也顾不得了。”
林靖道,“先生此言,学生倒另有些小见识。”
“只管说来便是。”何忧并非心胸狭隘,听不得别个意见之人。况林靖一向有见识,何忧也是晓得的,如此,何忧倒是想听一听林靖的“小见识”。
林靖劈头便道,“沿海走私一事,看则事小,实则事大。”
接着,林靖便从海外倭国说起,林靖道,“倭国与咱们中土来往,是古来有之。我听闻,海外倭国不过一小小岛国,说来,都不及咱们浙地大,物产更是十分贫瘠。倭匪每每上岸,劫杀抢掠,劫掠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