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明末沉浮录-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刚旗开得胜的将士们兴高采烈的向着陈州卫赶路。
………………………………

第九十七章 陈州未克

    率先逃跑的江风,一路上没有丝毫的停留,在陈州摸得熟悉的江风,径直的朝着陈州卫的方向赶去。

    在不知道多少的忐忑和心里崩溃后,江风总算来到了陈州卫。

    陈州卫一片狼烟遍地,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仿佛刚发生了什么天灾人祸。

    江风看到这样惨状的场景,癫笑了起来。

    “哈哈哈,没想到小小陈庄我没打下来,这边坚固的陈州卫反而被一群喽啰打破。我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啊。”江风癫笑起来的样子,活脱的像是一个疯子,哪里还有之前那仙风道骨的半点感觉。

    江风随手抓住了一个刚刚经过的小喽啰,“我是江风,说,孙猛在哪?大军在哪?。”

    那路过的小喽啰突然被人揪住,心里正火,回头恶狠狠地看了眼江风。

    “你是江分使?你小心江分使割了你的脑袋,谁不知道我们江分使带领数千信徒兄弟去打陈庄了,谁不知道我们江分使一袭白衣、仙风道骨?谁……”那小喽啰本来还想再显摆几句,可是突然看到眼前这人虽然身上有着鲜红血迹,可是分明看到未被鲜血染红的地方就是白色的,再配上这样的衣服样式,这小喽啰腿开始发抖起来。

    “江分使,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孙使者带领我们攻打陈州卫的时候,发现陈州卫已经空了,孙使者看到里面没什么好东西,就留下一小部分人马,立刻带领弟兄们奔陈州城去了。”那小喽啰换上毕恭毕敬的神清,详细的说着自己知道的内容。

    江风听了,拧拧眉毛,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怪不得这么顺利的拿下陈州卫,原来只是一个空城。

    江风也懒得再听小喽啰一句废话,立刻打马向着陈州城赶去。

    小喽啰看到江风慢慢远去,直到消失在视线中,小喽啰才松了口气。

    “啊,好险啊,今天真是太险了,把江分使都给得罪了。”小喽啰长舒口气,有种劫后余生的喜悦感。

    可是还没等小喽啰再高兴一会儿,他远远看到远处又有一大批骑兵赶了过来。

    等到骑兵赶到身边,他清晰的看到这次可不是自己的自己的信徒兄弟们,而是鲜衣怒马,军容严正的军户们。

    这喽啰用屁股想也知道这次来的是官军,小喽啰也不跑了,显然这两条腿是跑不过四条腿的,干脆瘫坐在地上。

    “说,陈州卫的人呢,还有见没见江风,你们的江分使。”

    刘鱼儿把刀架在了眼前这个小喽啰的脖子上,厉声问到。

    “陈州卫我们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空城了,江风我见了,一刻钟前,江风刚才往陈州城的方向走了。”小喽啰看着刀架在脖子上,丝毫不反抗的指着刚才江风远去的方向。

    刘鱼儿回头看了看袁朝。

    袁朝点点头,明白应该是孙大哥听了自己的建议,集合兵力去守卫陈州城了。

    “留些人,看押好这些喽啰,为后面赶到的大军指路,其他人随我奔陈州城而去。”袁朝想明白了其中缘由,便率领骑兵先行一步,直接奔着陈州城去了。

    今日的陈州城好不热闹。

    城墙上,处处都是充满警惕的士兵,和上城助守的壮丁。

    孙祖寿大马金刀的站在城门楼子上,眼神充满着坚毅。

    接到袁朝传信的孙祖寿,在经过短暂的考虑之后,决定放弃陈州卫,退入陈州城中助守。

    一来守土有责,护卫百姓。

    二来兄弟家人,需要庇护。

    退入陈州城没多久,如蝗虫过境一般的白莲教众们就铺天盖地的把本来就不算大的陈州城围了。

    陈州城本来就是一属州,不是什么大城,又不在边远之地,可以说是城也不宽,墙也不高。

    可是有了孙祖寿的这一两千的精锐军士入驻,就找到了主心骨。

    再加上袁安为官颇有声名,城中不少百姓壮士上城助守。

    短短一天时间,白莲教众们已经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攻城。

    这城下的白莲教众有四五千人之多,都是归属于江风的手下,孙猛指挥。

    孙猛原来是横行乡里的一恶霸,要论泼皮打架斗殴,他是一把好手,要论这攻城略地,他就太差意思了。

    没办法,白莲教匮乏的人才使得江风没得选择,江风是万万不敢把大军托付给刚刚归附的官军的。

    而刘国有他本身也没啥太大本事,再加上现在他还不想完全跳反,所以他也乐意缩在后方,管束着自己的那些老手下。

    就凭着这些歪瓜裂枣,一时半会儿想要攻下也是明朝有头有脸的名将驻守的城池,确实也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

    打了三个来回,白莲教众们靠着人多,也是拿着事先准备好的云梯堆到了城墙上一次,给守军带来了一两百人的伤亡,但是明显的是他们付出的代价更大,粗略统计,已经有近千人的伤亡数据了。

    照这个伤亡比例算下来,他们白莲教众要是想拿下陈州城,这城下的几千人要都交代在这里了。

    孙猛这几轮看下来也是明白这个骨头自己是难啃下来了,凭着孙猛多年斗殴经验,但凡碰到硬茬子,就需要等着更多的弟兄们来帮忙了,要不就只有溜了溜了。

    正当孙猛期盼着江风那边赶快解决陈庄,好回过身来帮自己的时候。

    真是想谁谁到。

    风尘仆仆的江风来了。

    这次江风的到来,不是孙猛想象中的前呼后拥,几千小弟众星拱月一般的携大胜之师而来。

    而是孤零零,甚至可以说是一丝凄惨的单人单骑。

    “江分使?怎么突然来了?咱们的信徒们呢?”直来直去的孙猛上来就是一套疑问三连。

    这三连问,问的江风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我们低估陈庄了,在陈庄失策了。你们这里怎么样了,怎么还没拿下陈州城。”江风轻描淡写的一句失策了带过几千人的打败,压着声音向着孙猛说到。

    孙猛就算再是没见过世面,这个局面他还是看的懂得。

    如今就是自己跟别人小弟打了个平手,而自己老大被人揍惨了。

    更为可怕的是,估么着别人已经要赶来接着揍自己了。
………………………………

第九十八章 胜负已分

    眼前这一大难题摆在了江风的面前,也摆在了孙猛的面前。

    眼看着陈州未克,后有追兵,如果真的被官军两面夹击,那后果一定是显而易见的失败。

    江风显然是不甘心的,孙猛反而看的更现实一点儿,不过孙猛又没有江风的职位高,所以一时间只能静静的等待着江风的号令。

    “孙猛,你去把弟兄们一分为二,一部分接着进行攻城,另一部分做好抵挡后面赶来的追兵的准备。”沉吟了片刻,江风还是选择了不甘心,还想要再放手一搏。

    孙猛听了心里虽然很是抵触,但是也是无可奈何的执行着命令。

    不一会儿,在城门楼子上的孙祖寿看到城下的敌军有了变化。

    城下的敌军一分为二,看上去只有两千人准备着接下来的攻城,而另外两千人则分明是向后做着警戒。

    看到这,孙祖寿扺掌而笑。

    “哈哈哈,看来袁朝兄弟已经胜了。”孙祖寿这么久经沙场,看到这城下的敌军突然变阵,自然轻易就猜透了这变阵背后战争大局势的变化。

    “传令下去,好好守城的同时,让弟兄们做好准备同我一起冲出城去,”孙祖寿也安排下去,全军准备着进行反攻战斗。

    没有时间墨迹的江风,立刻将刚刚组织好的两千人投入到攻城战斗中,这就好比输红了眼的赌徒,把刚刚获得的筹码又一次梭哈。

    城下,带头攻城的正是孙猛。

    现在的孙猛一脸无奈的组织着手下。

    “都打起精神来,把门板撑起来,城上的官军箭跟长了眼睛似的准。”孙猛来回的巡查吆喝着。

    底层的白莲教众信徒们,撑着从各处房门上拆下来的门板,肩上扛着用树木匆忙打造的云梯,准备着接下来的攻城。

    经过几次攻城后,这些白莲教众信徒们也有了点儿攻城经验。

    一个个走着小碎步,在没有到达城上守军攻击范围的时候,都是不紧不慢的向前靠近。

    等到达到城墙上守军的攻击范围后,一个个顶起来门板,发足狂奔起来。

    城墙上,这些算得上是明军精锐的守军们,更是有着丰富战斗经验,一个个张弓搭箭,静静等待着孙将军的命令。

    孙祖寿目不转睛的盯着城墙下面的敌军,看到敌人进入有效的杀伤范围后,孙祖寿大手一挥,虎啸一声“放”。

    听到命令后,一时间箭如雨下。

    一些箭雨叮叮当当的有力的扎进门板上,箭尾仍在嗡嗡颤动。一些箭雨射在敌军身上,更是瞬间夺走一个个狂热的信徒生命。

    顶着密如牛毛的箭雨,孙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带人冲到了城墙根儿下。

    “搭云梯,快快快。”孙猛大声呼喊着。

    白莲教众们赶忙把云梯竖起,搭在城墙上,一个个排队如同蚁附一般,全力攻城。

    刚刚爬上云梯的敌军,迎来的便是城墙上守军的巨石、火油、金汤。

    孙猛在城墙根下,看着旁边云梯上的几个弟兄们,被一个巨石一串儿的打了下来。

    鲜血肉泥就在他的不远处飞溅。

    孙猛看的惊恐的咽咽吐沫。

    不一会儿,又看到另外一个云梯上的弟兄们,被从上而下的泼油。

    那滚烫的油水,遇到人体肌肤,发出了熟悉的滋滋的响声。

    受到烫伤的白莲教众再也支撑不住,纷纷从云梯上掉了下来。

    看到那些惨状,孙猛更是觉得心底里畏惧了攻城。

    在阵阵攻城之下,陈州城依然是屹立不倒。少有的敌人攻上城墙的垛口,也因为支援不继,而又很快的被再次赶下城墙。

    不出意外,如果没有大的支援,这次攻城注定又是只能翻起一小朵浪花,而不能达到攻克陈州城的目的。

    江风这个输红眼的赌徒,眼看又是没能如愿攻下陈州,可是却仍然久久不愿意下达鸣金收兵的命令。

    就在江风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的属下在城墙下送死的时候,又有坏的消息传来。

    原来袁朝带领的几十名骑兵已经赶到了陈州城下,远远的观望着这次攻城大战。

    这几十骑远远不会达到威胁几千人的地步,但是这是个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城上守军的援军来了,这意味着官军是占据着战役的上风,一些头脑活泛的甚至明白了陈庄大战已经以失败告终了,这陈州城下大战马上也要以失败告终。

    这危险的信号在发酵,带来的影响在不断扩大。

    首先是城下进攻的白莲教众们,顶不住城上守军汹涌的火力,就算没有听到撤退的命令,也开始脱离城墙边,退了下来。

    其次是担任阻击任务的这两千人也变得阵脚大乱,一阵乱糟糟。

    在远处观察的袁朝,看着几千人的攻守战场,胜似闲庭信步一般的来回左右观察着。

    袁朝在等,在等敌军的不战自溃,在等自己精锐军队的驰援赶到。

    “这仗,还打个屁啊。”看到这仗已经到了没法打的地步了,孙猛也是不含糊,干脆趁着退下来,带着几十名亲信要跑路了。

    孙猛这一跑不得了,自己的大将都跑了,其他小卒子再狂热的信仰也崩塌了,从小撮人马的溃逃,瞬间变成了大片大片的溃散。

    江风,看着失败又一次的到来,也无力阻拦,他知道,这次在陈州的大动作,算是彻底的败了。

    本想一鸣惊人,在天下出尽风头,没想到在小小的陈州,就磕的头破血流。

    袁朝看着几千人,自己还没动手,就瞬间溃散了。

    “我有那么能打吗?一露面,几千大军弹指间灰飞烟灭。”袁朝调侃似的自语。

    袁朝的几十名骑兵面对几千人的溃逃是起不了太大的掩杀作用的。

    刚才一直在城里抗揍的孙祖寿,这会儿可是抖擞了精神,亲自带领城中守军冲了出来,向着溃逃的敌军冲杀过去。

    袁朝看到自己的大哥抓住战机开始收获胜利果实,自己也是不甘落后,带着几十名骑兵跟着一起掩杀起来。

    在马上快意挥洒的袁朝也明白,这场在陈州爆发的白莲之乱,算是被自己和孙祖寿给联手摁了下去,再怎么说,都是大功一件,看来自己又要有收获啦。
………………………………

第九十九章 简在帝心

    好似狂风卷落叶,又如烈日破乌云。

    这场大胜后的追逐战,进行的异常顺利,没有多久功夫就结束了。

    如今地上成片跪着的敌人中,有一人,披头散发,还在倔强的站着。

    那就是双目再次谜茫的江风。

    彻底失败的江风,自然明白自己犯下的是不赦之罪,没有必要再摇尾乞怜了。

    袁朝来到江风面前,打量着眼前这个倔强的敌人。

    一身衣服虽然沾满了泥土与鲜血,但是看得出之前这身儿装扮,是透漏着仙风道骨的气息。

    江风那一脸读书人的气息,也是让人觉得他是个书生气十足的读书人,与十恶不赦的反贼完全联系不到一起。

    不过现在的江风成了造反的白莲教徒,也成了袁朝的阶下囚。

    “把他看押起来。”袁朝冷冰冰的对江风做着处置。

    “二狗,好好带人打扫战场。”袁朝又转身对着身后的孔二狗发布着命令,然后就做了甩手掌柜,先打马进陈州城了。

    陈州城中,孙祖寿正在应付着一众陈州大小官员和陈州乡老富户的恭贺。

    孙祖寿虽然为官有道,但是也始终不太适应这么多人的恭贺,看到袁朝进了城,孙祖寿仿佛看到了救星,赶忙转移火力。

    “哎呀,袁朝兄弟,你这次真是支援的太及时了,你陈庄那边一打退白莲教徒的进攻,这整场战役才算盘活啊。”孙祖寿爽朗的大笑着,过去重重的拍了拍牵马入城的袁朝的肩膀。

    听到孙祖寿的这么一番话,孙祖寿身后的恭贺大军纷纷又转头向袁朝和知州袁安进行恭贺。

    惹得袁朝一进城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哪里哪里,这都是上赖皇上天威浩荡、下有孙将军及诸位乡贤鼎力,犬子只不过是立下微薄小功罢了。”还是袁安老油条,一番话说的大家都是心里称心。

    不知道又是谁家,拿出了年下没放完的炮仗,应景的噼里啪啦的放了起来,整个陈州城里没有了大军扣境的压抑,而是充满了胜利的欢乐气息。

    ……

    陈州成功挫败一起白莲起义的重大事件,在周苇航的毛笔下跃然纸上。

    由于跟着袁朝久了,周苇航也渐渐地知道了袁朝的写作方法,在总体属实的情况下,又不免的突出了些英雄色彩。

    随着快马,这一信息迅速的传到了河南三司衙门,三司衙门请出老先生,润色以后,迅速的飞报京师,直达圣听。

    这日正在内阁中久坐,因公务繁忙而闭目养神的内阁首辅成基命,隐隐约约听到外边有人跌跌撞撞的跑来。

    “皇城之内,何人如此放浪,真是有辱天威。”成基命心里有些烦躁的想着。

    “阁老,阁老,喜事儿、喜事儿呀。”随着声音,一同进来的竟然是阁臣何如宠。

    “如宠,究竟是何事!竟让你堂堂大明阁臣如此高兴?”成基命睁开闭着的眼睛,缓慢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何如宠也听出了成基命有一丝责怪的意思,想想刚才也确实有些放浪了,赶忙又收拾了下仪容,端起了自己作为大明帝国阁臣,这种位极人臣的高官应有的架子。

    “是这样的,河南陈州有白莲教妖人作乱。”何如宠说到这持重的顿了顿。

    刚端起茶杯,轻轻闻着沁人心脾的茶香,准备品一口茶香,再听着何如宠有什么好消息的成基命听到这样的令人震惊的消息,赶忙放下茶杯,瞪大了眼睛。

    “如宠?这就是你说的好消息?如今党争激烈,这天下又出这么大的岔子?是我被罢官的好消息吗?”成基命平常十分注重修养的人,但是听到这么爆炸的消息也有些暴走。

    “阁老,听我说完啊,陈州白莲妖人作乱,可是在一两天的时间,就被陈州卫给彻底弹压了,现在陈州卫报捷,陈州知州与河南三司同报捷,言斩贼人三千五人、收降贼人三千余人,前段时间皇上关注的河南白莲泛滥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解决,阁老,这么快的速度弹压一地动荡,看来值得一书啊,怎么说也是值得高兴的。”何如宠赞赏的说着。

    成基命听了也是点起头来。

    皇上关注问题,问题很快就爆发了,然后很快就被官军解决了。

    这说明皇上慧眼如炬,也说明臣下执行有力。

    皆大欢喜,在自己做阁臣时间,能平定地方动荡,也是不错。

    成基命作为一个不涉足党争的清流,在明末这个党争频繁的时代,是没有组织和根基的,也意味着自己的内阁首辅位置十分动荡。

    这刚刚当上首辅的一两个月,已经屡次被周延儒为难,现在他明白自己急需一些成绩来稳固自己的内阁首辅位置。

    基于此,成基命没有丝毫停留,直接拿着何如宠随手带来的这些捷报,准备直接去面圣。

    正在大殿中批改奏章的崇祯,眉头紧锁,陕西流民作乱、北地经过战火一片破碎、河南最近又有白莲妖人作乱。这少年天子承受了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沉重。

    隐约见,黑色头发中,已经开始夹杂着丝丝白发。

    “皇上,成阁老来了,说是有捷报传来。”即使听闻是捷报,王承恩仍然是小心翼翼的低声说着,怕打扰了崇祯的心绪。

    正在埋头批改奏折的崇祯听到了“捷报”这两个字,也是感觉到这两个字仿佛有魔力一般,一听到立刻让自己心跳快了起来。

    “金军大部分已经退回关外,何来捷报啊?”崇祯皇帝放下了那根都已经用了几年的御笔问到。

    王承恩听着陪着笑脸,“或许是别的将军有什么斩获。”

    “让成基命进来吧。”崇祯点点头,让成基命自己来说。

    成基命在王承恩回来告诉他,皇上让他进殿面圣后,赶忙收拾了下仪容,跟着王承恩一同走进大殿。

    成基命行礼后,这次也是直接奏说有捷报。

    崇祯也是好奇的让王承恩将其呈上来。

    崇祯看着奏折,一开始是眼里透漏着杀气,那是白莲造反的天子之怒,稍后又缓,最后杀气全无。

    “好一个孙祖寿,好一个袁朝。”崇祯难得的连叹两个好字。
………………………………

第一百章 真千户官

    “河南白莲之患,一直让朕隐约担心。”

    “没想到这孙祖寿和袁朝那么能打,在河南那么快就把白莲教的作乱给镇压了下去。”

    “看来真是良将,良将啊。”

    崇祯皇帝拿着捷报,站起身来,来回在龙椅旁踱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崇祯本就是王爷出身,自小就没想着能有朝一日登临大宝,所以自然也就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帝王术教育,有时候不太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被事情左右情绪,也容易被臣下猜测透心情。

    这个时刻的崇祯就被高兴的情绪支配着。

    “基命,你怎么看这个捷报?”崇祯开心了一会儿,开始想起来向身旁大臣问询。

    成基命看崇祯喜悦之情,自然是揣测透了皇上的心意。

    赶忙趁着崇祯高兴,一顿马屁拍过去。

    什么文治武功,什么可比光武之类的赞词都蹦了出来。

    崇祯虽然刻薄,但是看到这捷报,听了这些赞词,也难免有些心绪飘然。

    “爱卿,朕有做一代雄君之志,还望爱卿以后多鼎力,也望大明多出良将啊。”崇祯飘然之间,也开始和手下首辅推心置腹起来。

    “陛下,臣庶竭驽钝,愿为陛下效尽犬马之劳。”言毕,成基命开始呜咽呜咽的哭泣起来。

    一派君臣同心,共克时艰的温馨场景渲染了出来。

    ……

    出了大殿,抹掉眼角泪花,正了正衣冠的成基命大步离开。

    “这下我的相位算是暂时安稳,我也能尽我毕生所学匡扶社稷了。”

    “这个孙祖寿、袁朝,真的是值得我做做顺水人情。”成基命今天心里是格外高兴,也决定投桃报李,准备找机会好好提携下这两人。

    袁朝在捷报送出去的同时,又动用起来了私人关系,让刘鱼儿带人携带两千两白银北上,再挖出上次击败清军小股部队后沉入湖中的缴获的白银三千两。

    袁朝用人不疑,把五千两白银放心的寄托给几名亲信兵卒。

    刘鱼儿也没让袁朝失望,昼夜赶路,挖出白银,带五千两白银赶在捷报之前入京。

    机灵的刘鱼儿花银子很快就找到了周化吉周公公。

    这周公公也是一直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