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857-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少重要情报,但英国人绝对闹出了大大的一个笑话,而他赫德很可能是这笑话中的背景人物。

    直到朱敬伦解释说他并不是正规代表,只是被逼着过来传话的,赫德眼睛中才露出轻松的神色,不是他多么看重朱敬伦,而是他难以接受再一次的背叛,他现在已经深感耻辱,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在崩溃的边缘。

    如果朱敬伦是被迫的,他就好受多了,赫德第一时间就接受了朱敬伦的解释,因为他知道朱敬伦是跟他们一起出城,一起被中国人的火药炸伤过的,现在身上还缠着一圈绷带,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密探能做出来的事情。

    于是赫德站了出来,亲自向马蒂内上尉解释,告诉马蒂内上尉朱敬伦一向工作认真,是英军中很有能力的翻译。

    马蒂内上尉接受了赫德的解释,但是派谁跟中国人去沟通呢,老实说他们也打算继续跟中国人交涉,他并不想打这场仗,不是怕,而是因为现在情况对他们很不利,如果英法联军主力从北方回来了,他们绝对不会拒绝打一仗。

    所以很有必要派人去跟中国人谈谈,告诉他们条约已经签订了,让他们遵守条约,如果中国人以没收到条约信息为由,法国人会很乐意详细解释,会让他们派人去跟他们的皇帝确认一下,法国人不着急,至少在法军主力回来之前,他们一点都不着急。

    至于中国人不顾条约,突然向他们发起攻击的事情,在现在这种情况下,马蒂内上尉不打算计较,要算账也得等葛罗(法国全权代表)带着法兰西大军回来之后再算,他相信葛罗会让中国人知道背约的后果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坚守阵地,等待援兵,能守住就是胜利。

    那么派谁去跟中国人交涉呢,眼前这个中国人一脸惊恐,对方还拉开了自己的衣服,表明自己有伤在身,看样子打死都不想去了,而且还是个英军翻译,他也不好调动,那么就只能排除法军的翻译了,法军的翻译中他到时对一个很有印象,那是一个很识相的人,起码他是这么觉得的,因为此时从来没有少给他送礼,中国人管这叫做孝敬,腐朽的法兰西军队中这种事也早就非常常见了。

    于是马蒂内没有坚持让朱敬伦出城,而是派了一个法军翻译,大投机商陈启信出门了。

    朱敬伦之所以不愿意出城,他觉得他留在英法联军内部,更有用处一些,临走的时候,他已经告诉柏贵情况了,并且表示他会里应外合,希望必要的时候,柏贵能帮他,柏贵当然不会拒绝,吩咐他小心行事,如果没有必要就不要冒险了,说话的时候无比的认真,完全看不出有半分假意。

    跟赫德打了声招呼,告诉赫德自己还得找军医治疗一下,表示觉得背上疼的厉害,大概是伤口被中国乡勇给弄破了,赫德还有事情要做,就没有留他,嘱咐他办完事来找自己,他给朱敬伦安排地方住下。

    朱敬伦没有找军医,而是直接去了五仙门旁的客栈,侯进暂时就住在哪里。

    侯进表示,苦力中他已经收买到了上百人,有这些人在,随时可以杀了英军军官,带苦力造反。但没那么容易,朱敬伦没有让他冒险,因为苦力们因为大烟瘾的事情,此时已经完全不再配合英军了,哪怕英国人杀了几个闹事的,还是无法调动苦力行动,反而引起了苦力的不满。迫不得已之下,他们给每人都发了一笔饷银,结果当夜就有人逃了。苦力现在就是一个炸弹,英国人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还派了近百人驻守苦力营,防备着苦力的造反。

    朱敬伦觉得,即便这些苦力造反,也未必打得过一百个英国兵,反倒不如让他们就那样闹着,还能牵制这一百个英国士兵呢,让洋人的兵力更加的捉襟见肘。

    至于侯进手里的人,现在已经有不少了,城门一带三教九流的人多的很,只要给钱什么事情都肯干,也敢干。

    朱敬伦吩咐了一下,当夜就有几十份传单在城中散步开来,这些传单是写给印度兵看的,告诉印度兵,印度兵不打中国人,中国人不打印度兵。至于能起到多大的效果,那就不知道了,要知道英国人对印度兵的控制,可比苦力要严格多了。

    跟侯进分别后,朱敬伦才找了一个英军军医帮自己随便看了看,对方表示没问题,伤口长的很好。

    赫德安排朱敬伦在海关衙门旁边一家民房中住下,大多数翻译都住在这里,包括法军的翻译也在这里,因为现在海关衙门暂时作为英法联军的总部,所以翻译在这里,白天上班很方便。

    朱敬伦以担忧的情况,跟法军翻译陈启信沟通了一番,陈启信从乡勇出回来后心情就很不好,他告诉朱敬伦广州城怕是守不住了,乡勇上万人,实力强大,洋人不可能打的过。

    又从陈启信这里得知法国人对英国人很不满,不仅仅是英国人承诺的援兵一直不到,还因为上次英国人冒险去救巴夏礼,结果全军覆没,折损了近百个法国兵,法国人认为,完全是英国人的一意孤行不顾大局,才造成了目前的局面。如果当时他们不派海军去救巴夏礼,英法联军海军在的话,根本就不可能让中国人占了炮台,让他们的后路断绝。

    同时法国人也希望趁现在中国人还没有包围死广州城,他们应该集中兵力突围,还是英国人要继续坚守,等待援兵。

    英法联军有意见分歧很正常,兄弟之间还会打架呢,更何况两个强盗乎。这种合伙抢劫的盗匪,顺利的时候当然你好我好,不利的时候,相互推卸责任很正常。如果不是城外遍布乡勇,谁知道他们自己会不会分道扬镳。

    朱敬伦觉得很有必要利用一下英法联军的矛盾,但同时也必须在给他们施加一些压力,让法国人觉得在不跑就跑不掉了,从而加剧他们之间的分歧。

    连夜写了一封信,让侯进秘密送出城去交给柏贵。

    报国寺一间香客们住过的厢房中小豆孤灯,柏贵看过了朱敬伦的信件,立刻就烧掉了。

    “富礼啊,你马上出城,联络十里八乡的祖宗乡绅……”

    命令下的痛快,但是心情更加复杂了。

    跟黄宗汉的矛盾太深了。

    到现在为止,黄宗汉只是安排他住下,一应军事行动都不让他参与,完全把他排斥在外,让柏贵越发的心里不安。

    朱敬伦给他出的主意是,发动广州城外面的老百姓造造声势,如果那些大宗族愿意配合的话,招呼十万人不在话下。

    可是啸聚十万老百姓这不是一个小时,太平时节,朝廷对百姓聚众这种事情就异常的防备,更何况现在是乱时,恐怕聚起来容易,在散开就难了。

    所以柏贵最后叮嘱富礼道:“他们要钱就给钱,一定不能说是我让他们做的,就说是黄大人要的。”

    这件事不能沾,因为这不但不是功劳,还是祸事。他柏贵扛不起,就让黄宗汉去抗吧。

    富礼第二天天亮才行动,晚上行动,弄不好会被人当贼给抓起来。

    他身上带着钱,骑着马,就找距离广州城最近的那些乡村,有宗族的找族长,没宗族的找地主豪强,找乡绅,告诉这些人,组织人手去广州城,告诉他们广州城已经被黄大人包围了,让他们去给黄大人壮壮声势,不用他们打仗,只要在后面鼓噪,把家伙事都带齐了,动静闹的越大越好,给每一家留下一二百两银子,说是给他们准备的伙食费。

    一天时间绕城转了一圈,至于多少人愿意配合,富礼就管不着了。天黑的时候,他已经到了河南。

    广州的河南,可不是一个省,而是珠江南岸一小块地方,靠近珠江发展城了一个繁华的市镇。英法联军曾经占领过这里,现在已经放弃了,没有兵在这里驻守。

    当白天的时候,河南地附近陆续出现了一些乡民,他们拿着锣鼓徘徊在镇外闹腾着。

    还有人打着各色旗帜,也不知道是把谁家的被面绑在了锄头上,花花绿绿的什么颜色都有,他们的出现吓到了洋人,也吓到了黄宗汉。
………………………………

第六十二节 炮声就是信号

    先是零零散散的百姓在一些颇富正义感的乡绅的带领下,打着报效朝廷的伟大精神来到城外,黄宗汉第一时间是选择派人阻挠,责令他们回去,但谁知那些乡绅众口一词是黄宗汉让他们来的,还给了盘缠银子。

    黄宗汉知道,自己又被人算计了,他没有证据,但是他知道是柏贵干的。他找了几个乡绅问了一下,都收到了一二百两的银子,真是大手笔啊,看着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怕是花了上万两银子了。

    人就不能聚集,一旦开始聚集,就如同潮水一样源源不断,后面的看到前面的去了,没发生什么坏事,也乐的凑个热闹,当然他们知道是去给朝廷大军壮声势的,又没什么危险,不去白不去,真要让他们攻城,怕就会一哄而散了。

    黄宗汉只是头大,一开始没用强力驱散这些百姓,结果人聚集起来了,再想驱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他不得已只能放任自流,不过派人去警告了那些乡绅和宗族首领,让他们约束好他们的精壮,不得滋事。

    何止精壮,没有黄宗汉的乡勇据守的河南地才更热闹,这里跟广州城隔了一条珠江,大家觉得更加安全,因此看热闹的人就更多,敲锣打鼓的,演社火的,舞龙舞狮的,压抑了这么久的热情似乎一瞬间就爆发了出来。

    城头上的洋人看不清楚,只看到大批大批的中国人在河南地聚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第一反应就是中国人要来攻城了,中国的大军来了。

    中午时分,南城中就已经开始流传朝廷派了十万大军来攻打广州城的消息,不但中国老百姓在流传这些谣言,洋人士兵中也在传中国人派了大军来,惶恐的情绪在蔓延,本就因为退守南城而士气低落的士兵们更没有士气了,全靠着军纪以及一些对中国人战斗力的鄙视才能维持着不崩溃。

    谣言爆发出来就不可遏止,等到了晚上,就有人流传法国人在单独跟中国人接触,说的有板有眼,说是法国翻译都去见过中国人的总督了,也许法国人会自己跟中国人媾合,把英国盟友出卖掉的。

    法国人没解释,英军甚至都没有去核实,因为对高层军官来说,这完全就是谣言,根本不值得相信,而且认定这是中国人的把戏,所以双方各自不约而同的下达军令,告诉士兵们这些都是谣传。

    谣言这种东西之所以有人信,有时候是因为人们愿意相信,对法国士兵来说,如果真能跟中国人合作,让他们获得安全,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种好事就更有人信了,因此谣言不但没有因为军官的澄清而停止,反而越来越传的厉害,越来越匪夷所思。

    城外的人越来越多,都是聪明人,都离得城墙远远的,在安全距离表现着他们的勇敢,敲锣打鼓大声谩骂,骂声洋人听不到,但是锣鼓喧天他们还是听得到的,朱敬伦说让柏贵掀起十万百姓,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十万,串联之下还有大胆的百姓从远方赶过来。

    尽管这些百姓没有攻城,但绝对让英法联军深深感到城外不安全,法国人想要突围的呼声也低了许多,无形中倒是帮了英国人一把。

    已经三天了,眼看这么下去,英法联军反而更加凝聚了。

    乡勇那边动静一直不大,他们是攻下了广州城老城,可也立不住脚。原因很简单,广州就这么大点,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方形,长度十四里,从城中心往任何方向去最多也就二三里的样子,观音山(越秀山)最高处的镇海楼本就是一座炮台,洋人占住哪里,居高临下炮火几乎能覆盖全城。

    因此乡勇能占据的地方,也仅仅是一些炮台覆盖不了的死角,所以老城中大部分反倒处于真空,成了盗匪的天下,不过乡勇已经渐渐退出了为非作歹的行列,黄宗汉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官员,来广东之前,在浙江担任巡抚,跟太平天国打过交道,他看到乡勇劫掠的苗头第一时间就选择了镇压,杀了几十个人终于遏止住了这股风气。

    但是他对英法联军盘踞的南城也没办法,这里是新城,四面城墙一围,就是一个**区域,黄宗汉第二天选择性的进攻了一番,但是他的炮兵根本就打不过英法联军的步兵炮,装备最精良的一批装备火枪的乡勇,也没能接近城墙就被英法联军击溃了。

    不能忽略的事实是,清军之所以败给洋人,跟勇不勇敢关系都不大,训练、管理全方面的落后才是根源,清军不行,乡勇也不行,乡勇比清军强也只是强在勇气上,训练方法、管理方法甚至还不如一些绿营呢。

    因此强攻肯定是不行的。

    祸不单行,黄宗汉试探进攻第二天,城外老百姓围城第三天,洋人败退城南第四天,广州城外开来了两艘军舰,冒着隆隆的黑烟,汽笛声震天响,城墙上的英法联军大肆欢呼,一时间都盖过了城外炮台上零散的炮声。

    半天之后他们就欢呼不出来了,两艘军舰只是武装商船,上面的大炮甚至还比不上英法联军城头上的步兵炮,炮台上却有着先进的要塞炮,一个小时的炮战之后,一艘受伤,一艘识相的逃了。

    看着一前一后仓皇逃离的军舰,这次该炮台上的中国炮手欢呼了。

    朱敬伦没有欢呼的心思,他深深的担忧起来,他知道六月英法联军在天津跟清廷签订条约,然后开始撤军,在香港休整了一番后,主力就南下香港。这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按照时间,随时都有可能到达香港,联军主力一旦到达香港,那么肯定会支援广州。不需要多少人,只要一两千人过来,广州城又会再次落到洋人手里。

    这两艘军舰,也许不是英法联军主力的军舰,但是很可能是打前站的,这说明香港那边已经对广州采取行动了。

    因此这炮声在朱敬伦看来,更像是催他行动的信号。

    必须发动最后的攻势了。
………………………………

第六十四节 发动总攻

    对于柏贵能说服黄宗汉对观音山发动一次总共来配合自己,朱敬伦感到相当欣慰,因为如果乡勇们真的一点战斗力都不表现出来的话,他真的很难说服法国人合作,不但很难将法军这只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置身战场之外,更不可能将英法联军分化瓦解。

    朱敬伦不知道柏贵其实也很难,说服黄宗汉发动进攻观音山的行动,可真的费了老大的劲了。

    来到报国寺之后,柏贵也没有闲着,黄宗汉不见他,但是华庭杰那些人却不好不见他,南海知县华庭杰和番禺知县李福泰却不好不见他,这两人过去都是柏贵的手下,不但大家都住在一座城中,衙门距离都不算远,不见太不近人情了,很容易让人认为他们势力。

    在籍的户部侍郎罗惇衍、前太常寺少卿龙元僖和前工科给事中苏廷魁这三个乡绅也不好不见柏贵,毕竟他们都是广东人,柏贵在广东做官久已,从道光十五年起,柏贵先后担任广东普宁县知县、广东龙门县知县、东莞县知县、广东南雄直隶州知州、广东督粮道、广东按察使、广东布政使、广东巡抚等职,他三十年官宦生涯中,有二十四年是在广东做官,跟广东乡绅关系不错,而且这么大的人情在里面,三大乡绅也不好得罪。

    柏贵费尽力气向这些过去的部下和朋友解释自己的苦衷,并且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在洋人哪里不过是潜伏,而且在洋人内部安插了相当多的密探,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直在忍辱负重的报效朝廷,报效皇帝的。

    解释多了倒也能骗的一些同情,毕竟都是同朝为官,华庭杰等人过去也没什么冲突,此时也不想赶尽杀绝,尤其是当柏贵给他们一封封城南英法联军的情报后,他们也认为柏贵说的有些东西在理。

    当柏贵费劲心机说服这些练兵的文官向黄宗汉进言说先打观音山,拔出背后的威胁,然后再图谋南城后,黄宗汉也没什么道理拒绝。

    所以将手里能拿出来的那些炮全拿了出来,那些炮哪里来的,一部分是乡勇自己铸的,一部分是英国人送的,是那些沉在波罗庙附近的英军军舰上的舰炮。

    林福祥上次炮战后就喜欢上了大炮,乃至他都没有参加这次围城的战斗,一直带人将那些大炮统统捞了上来,打磨干净之后,才带到了这里,此时恰好派上了用场。

    中国人自己铸的大炮其实只能吓唬一下法国人,真正发挥力量的还是英军的舰炮,用这些大炮最后吓到了法军,这才逼的法国人撤出了观音山,也算是一个小胜利。

    收复观音山之后,整个北城才算真正被乡勇控制,他们在不用担心在城里走着,突然就有炮弹从山上打下来了。

    但是英国人对法国人的不满却更严重的,一开会总要以吵架收场,而且法国人根本不服,巴夏礼等英国高级军官都不在的情况下,马蒂内上尉觉得自己的地位最高,因此也不时的摆摆谱,英国人却根本不认账。

    这些都是小事情,鸡毛蒜皮一般的小事,能为这些小事双方都不满的时候,证明关系已经到了破裂的边缘。

    面向老城的文明门旁边一段城墙上,有一些头戴小斗笠,身穿深色棉布衣服,配白色挎肩斜带,上面用中英两文书写着一些编号的士兵,这些士兵正式苦力营的苦力。人数不过百人的样子,这段时间也就只有这一百来人还继续配合英军了,其他苦力被大烟瘾折磨的死去活来,没有造反算他们意志坚定了。

    这一百多人为什么不闹事,因为的头目总能拿出一些大烟给他们解馋,英军军官很好奇他们的大烟是哪里来的,但这些人就是不说,只说他们有一些存货,英军希望能够高价购买,他们表示这不是钱的事,没烟连命都没了,这时候谁会卖。

    英国人也不好逼迫,能有这一百多个听话的就不错了,逼急了一个人都没的用了。

    英法联军占领的南城,也有十二座城门,城门往往都是跟主要街道连接的,因此都是防守的要地,仅仅是十二座城门,英法联军防守起来都很费力,平均下来他们的兵力也只能在一座城门上放置一百来个士兵罢了。

    因此这一百多个苦力也被分配上了城墙,只是并不完全信任他们,所以直接面对城外的小东门、永兴门这些城门还是英军自己把守,面对老城番禺直街的小南门都不让他们过去,只把他们分配在文明门一带,对面不是什么大街道,而是广州府的学宫。

    深夜,一队士兵巡逻到此,无人注意的时候,一个苦力士兵摘下背后的弓箭,箭头上绑着一封信,小心的向广府学宫射过去,然后立马收起弓箭,继续去巡逻。

    消息就是这么传递过去的,很快就有人影从广府学宫的围墙上爬了出去,一封信一刻钟之后就摆在了黄宗汉的案头,信里有一份城南夷人布防图。

    并且详细说明了城内的情况,告诉黄宗汉英军中的印度兵人心惶惶,缺乏战心,如果主攻英军把守的小南门一带,应该很容易得手,信中探子表示,他已经稳住了法国人,只要不去打法国人把守的归德门,大南门,法国兵就不会去增援英国人。

    黄宗汉沉默的看完信,如果是一个人能做决定的话,他根本就不会考虑,反而会说这是敌人的阴谋,但是这封信是华庭杰他们一起送来的,请他定夺。黄宗汉就很难做决定了,如果他一意孤行不采纳,这些带兵的家伙会怎么看他。到时候有人参他的时候,他怎么解释,反正仗到现在已经是必须打了,信中的信息如果是真的,那么从小南门一带发起进攻,确实是有利的。

    不得不说上次在观音山问题上的妥协是一个巨大的失败,这让华庭杰等人开始相信柏贵在城中的密探在洋人中相当有能力,不但能不断的送出情报,甚至还能左右洋人的决定,跟法国人达成的协议就是证明。

    所以这次密探再次把信送到柏贵手里,柏贵轻易就说服了华庭杰等人,华庭杰等人不疑有他,立刻拿着信来找黄宗汉。其实华庭杰等人完全没有想到,他们间接的帮助了柏贵给黄宗汉施压。也不知不觉间,更加坐实了黄宗汉以为他们是柏贵的人的猜想。

    马蒂内也在看一封信,他看了好几遍,这次他终于没有拿给英国人看,而是直接烧掉,这封信告诉他,中国士兵将主攻英军阵地,如果法军不帮忙,他们就不会攻打法军把守的地方,如果法军参战,他们将把法军当作敌人,将会不留情面的消灭。

    信中透露出一种中国人目前并不把法国人看作敌人的态度,尽管这种态度马蒂内根本不信,但是他得留一条后路。城里就只有一千多军队,怎么可能跟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对抗,根据目前的情况,中国人手里不但有西式步枪,连大炮都比他们多,这仗根本就打不赢。

    法国人天性浪漫,鼓起勇气就能横扫欧洲,一旦泄气了,也容易妥协,甚至投降。这是他们的天性,而英国人则比较倔强,性情顽强。所以法国人擅长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