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857-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敬伦深思了一番,这种有民望的县令,如果杀了他,自己不会有好名声,反而让这种人成神了,老百姓会一代一代的传诵。
“由他去吧,必要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敌人!”
朱敬伦解释道,这种不知变通的官员,就跟聂尔康一样,有时候也有用,现在用聂尔康的血已经震慑住了大多数州县,犯不着在杀一个文官了。
“番禺县就在广州城中,他翻不了大浪,只要他不试图鼓动乡勇,就不要动他。”
广州城现在已经替代新安县成了朱敬伦新的大本营,驻扎着朱敬伦的重兵,他倒也不怕这些官员的小小违逆,真正要担心的,是距离广州较远,但又有重要意义的州县。
惠潮嘉道道台孙凤翔很识相,有将军行文,皇帝遗诏,他很聪明的跟穆克德讷一样,将广州发生的事情,判断为朝堂之争,不但老实的将惠州、潮州和嘉应州三地的赋税上交,也没有阻挡朱敬伦往哪里派兵。
另外朱敬伦派兵也有正当的理由,他是打着防备华洋冲突的旗号去的,北京条约换约之后,潮州成了新增的通商口岸,一开始是美国人想入城,当地官府怕发生意外,将口岸划到了汕头,美国人进不了城,也没有坚持,但是英国人不干,他们比美国人换约晚,还是打了一仗后才完成换约的,后来却要先至,一定坚持要去潮州设立领事馆。
潮州本就是山区州府,却又有河流通向大海,是一个有山有海的地方,民风比较封闭,又是中国沿海地区闯大海的一股重要势力,所以民风又相当悍勇,潮州群众反对英国领事进入潮州城。英领事在清政府官方保护下进入潮州城,结果潮州群众聚集了千几百人,向英国人抛掷瓦砾,蜂拥鼓噪,反对英人入城。
以此事为理由,由广州将军签发调兵的军令,孙凤祥也没有理由拒绝,没有理由拒绝也就不用拒绝,因为他不用担责任,最后无论是那一派争斗胜利,也没有借口以此找他麻烦,那么他何必又要给自己惹麻烦呢。
最后朱敬伦派去的那一千人,平安的进入了潮州府,作为一个山多地少土地贫瘠民风彪悍的地区,朱敬伦没太多必要派大军驻扎,而像其他的高雷阳道,琼崖道,廉钦道等地方,朱敬伦更是一个道只派五百兵,甚至琼崖道都没有派兵去,这时候海南岛没什么战略意义,即没钱,又偏远。
但是广州府是必须严密的控制在自己手里,每一个县都必须派兵。
广州府十四县,南海、番禺两县治所在广州城中自不用考虑,顺德县、东莞县、从化县、龙门县、新宁县、增城县、香山县、新会县、三水县、清远县、新安县、花县全部都要派兵,新会已经派去了一百多人,新安县更是一直都是朱敬伦的大本营,剩下其他十个县,每县派兵一百,仿照新会例,让军官自行招募千人辅助,稳定地方,牢牢控制广东最富庶的珠三角地区。
一个月时间,这些事情才算做完,基本完成了对广东的控制。
但是广东地方远远谈不上安定,更谈不上被朱敬伦绝对掌控。
十月底,突然鹤山再次发来警讯,土人团勇再次向客家人发动攻击,客家首领张宝铭第一时间跑来朱敬伦这里哭诉。
对他的哭诉朱敬伦不能置之不理,现在他手下的军队,一半主力出自客家,让客家人给自己效力的承诺就是帮他们夺回土地,保护他们。
可是要派兵,压力真的不小。
朱敬伦之前向惠潮嘉道派兵一千,向高雷阳道和廉钦道各派了五百,在肇庆这个战略要地也驻扎了一千士兵,广州府县每县各一百,总计派出去了四千多兵力,虽然对于目前掌握的三万大军来说,只是十分之一,但是派出去的军队不管战斗力如何,都必须绝对信任,因此只能从新安军和五坑军这两个主力军调人。
新招募的八旗军不但不可靠,反而是隐患,还得重点防备,因此手头兵力就有些捉襟见肘。将真正能打仗的五坑军和新安军两个军任何一个军派出去,广州城所剩能战斗的兵力就不足一万,广州兵力就太空虚了。
可是手里权衡利弊,朱敬伦还是决定要发兵,而且要发大兵。
一次派出一万人,派出侯进和方山,一文一武两位要员,要用雷霆万钧之势,彻底解决鹤山境内的械斗,不然纠缠下去,引发新宁等地的大规模械斗就更不好收拾了。
之前朱敬伦已经多次听到这几个县出现小规模械斗的消息,没有军队震慑,一旦有权力真空,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土人团勇就难以遏制侵吞客家人田地的渴望,一旦任由这股势头满眼,鹤山等县会再次大乱。
朱敬伦则坐镇广州,抓紧时间练兵。
他必须抢在北京朝廷动荡技术之后,开始对广东地方动手之前,掌握足够自卫的兵力,为此他不惜一直搅乱广东的局面,让广东人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想必北京就更摸不清楚情况了。(未完待续。)
………………………………
第二百九十八节 兵员基地
广州新兵们,包括新招募的一万八旗兵训练热情极高,由于旗人两百多年来不事生产,除了当兵,根本就没有生存的能力,有一点好的是他们对当兵没有汉人百姓那么强的抵触,好男不当兵不是他们的文化传统,他们就是干这个的。
因此当穆克德讷确认朱敬伦没有造反后,他们给朱敬伦当兵的热情很高,不管是过去有兵额的八旗正兵,还是没有兵额的养育兵甚至余丁,适龄青年几乎都当兵了,现在每天被留在广州训练士兵的黑狗等军官操练的觎仙觎死,但一个个却毫无怨言,毕竟每天走一天路(训练步伐),或者站着不动(站军姿),甚至排排队(队列训练),每个月就有五两银子,这可比去码头扛活多五倍,谁也不想丢了饭碗。
至于那些新安乡勇,就跟更不用说了,这些新安新兵,是陈曲直从新安招募来的,当时朱敬伦担心广州兵力不足,震慑不住旗人,就让陈曲直回去招兵,只招到了一万人。不过这一万人早就羡慕新安军的同伴拿的高薪了,而且他们跟新安军中的老兵,基本上都有亲戚关系,这批新兵中大多数都是跟其中某个人,甚至某些人都是同一个村子或者同一个宗族,因为陈曲直回去招兵的时候,乡绅和宗族族长们当时听说朱敬伦造反了,严禁家族子弟加入,只有那些已经有家族子弟加入,已经撇不开关系的宗族,才不得不破釜沉舟继续派人来。
这些新安新兵是有一些底子的,在反割地运动期间,他们足足训练了有一年时间,很多都是朱敬伦派人去帮助他们训练的,现在一个个已经走的很整齐,那些八旗兵有些不服气,大概也是他们这群老爷兵肯认真训练的原因。
只是新安新兵一直嚷嚷着要步枪,朱敬伦却一时无法提供给他们,兵工厂已经开足马力生产了,但是技术工人们还不够成熟,次品率抬高,每个月也只能生产300只左右,现在是优先供应作战部队,只能给他们发一些老枪,让他们凑合着用来练习,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训练好了,才能有真正能打仗的新枪。
黑狗对不能让他去打仗非常不满,但是朱敬伦有自己的考虑,第一黑狗是五坑军统领,五坑军是由客家人组成的,尤其是鹤山客家人,现在就是回军鹤山,这些人跟当地土人团勇仇深似海,让他们去打,确实更容易打赢,但是造成的伤亡也肯定更大,这些人绝对不会留手不说,他们打起来也更加玩命,不但是他们的对手还是他们自己,都肯定会死伤更多,这是朱敬伦不想看到的。
另外,朱敬伦很顾忌这些人一旦杀红了眼,就根本不可能听话了,憋了几年的仇恨,一旦他们打败了土人团勇,会怎么办,朱敬伦肯定会有人不顾军规,屠杀俘虏,之后甚至会反攻土人的地盘,制造更大规模的械斗。
所以尽管张宝铭坚持要求五坑军回去帮忙,但朱敬伦以五坑军分散到了肇庆、潮州等地兵力不足为由,坚持派新安军去作战,不让派自己的子弟兵回去,不但让张宝铭不满意,就是这些士兵也不满意,而现在训练新兵的,就是他们,他们怎能不下死手。
广州城练兵进展很顺利,朱敬伦觉得在清廷结束政治洗牌,然后腾出手来处理广东事务之前,这些人就能形成战斗力,至于到时候这些旗人会站在那一边,就让他们自己选择吧,在他们站队之前,朱敬伦是不会给他们发枪的。
如果他们能表现出忠诚,那对朱静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消息,一想到自己将来跟清廷开战的时候,会有一只八旗军队给自己效力,他就异常的期待,当年满洲人入关,前面为他们冲锋陷阵大多数都是明朝的降兵,比如吴三桂这样的,他们多数时候只需要跟在后面接收城池,每每读到这段历史,就让朱敬伦觉得羞耻,如果他也能如法炮制,倒不失为一个雪耻的办法。
另一边侯进和方山已经带人到了鹤山。
一万久经战阵,早就能够熟练使用西方主流的线膛步枪和开花大炮作战的军队,不是一些仅仅买了一些洋枪,根本不会正确使用的土勇能够抵挡的,这些土勇刚刚将客家人再次封锁在山里,就被人从背后痛击,山上的客家乡勇趁机下山冲击,不到一天时间,他们就打通了客家人对外的联系,解除了封锁。
之前鹤山客家人一直躲在深山中,生活条件相当的困苦,也快到了坚持不住的时候,就是在那种绝望之下,他们才会义无反顾的加入朱敬伦的麾下,都不顾朱敬伦是不是造反,而且还迫不得已接受朱敬伦苛刻的要求,先帮朱敬伦消灭了肇庆的耆龄,然后朱敬伦才帮他们夺回失地。
客家人履行了承诺,现在该朱敬伦履行承诺了。
侯进打开山口,客家人的武装依次下山,跟新安军配合,向着他们的故土进发。
当地土勇不断的失败,他们怎么勇敢也无法抵抗数万复仇心切的客家练勇,加上有大炮、步枪和正规训练的新安军,从黄茅壁下山后十天内,客家人就收复了整个云乡的失地,接着向双桥进发。
云乡和双桥是鹤山县客家人按照乡约保留的两个聚居地,其他地方的土地都放弃了,当时签订契约的时候,客家人是出于不利状态,高三带着几个乡绅亲自找上朱敬伦,在朱敬伦的主持下,在水口立的约定,现在他们的土地都收回来了,但是人已经不是过去的人了,有许许多多的老面孔已经看不到了。
土勇也不乐观,他们这些土勇,是新安县勇撤走之后,他们看到占据优势,在潭三等投机地主武装的忽悠下,又拿起武器,越过乡约规定的边界,将客家人仅存的两个据点吞并,将所有的客家人都赶进了黄茅壁的大山之中,他们以为他们可以像恩平县那样,将所有的客家人土地都收归己有,但他们发现,他们错了,新安县勇又回来了,他们依然打不过,他们依然吐出了吞并的土地,又一次返回约定规定的地界,他们中老面孔也有很多不见了,那些人都白死了吗。
最终居于劣势的鹤山乡绅,再次被方山请到了约碑跟前,跟一个个横眉冷对的客家乡绅一起重申了约定,发誓互不侵犯,但是他们双方谁还会相信谁,这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打了败仗的乡勇也好,终于收回了土地的客勇也罢,虽然不是士兵,但是械斗的久了,战斗经验比老兵还丰富,最重要的是他们上了战场不会出现怯阵情况,只要进行正规训练,就都是好兵。
重申约定之后,方山带人驻扎在鹤山各地,尤其是在土客势力犬牙交错的云乡和双桥,就在他们边界处,这个村子扎一个营,那个村子扎一个营,接着就开始招募士兵。
无论土客乡勇,方山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但是方山告诉这些投降的士兵,得让他们的宗族或者乡绅给他们具保,否则是不收的,如果是流民的话,则可以找自家亲戚具保,如果连亲戚都没有,那就没办法了,这样的无组织分子,新安军一向是不收的。
还好,广东的宗族组织一向都很强大,即便偶尔有外地流浪来的流民,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的组织,人是社会动物,不可能单独生存下去,至少都有一个组织,哪怕是给人当佃户,也该有个地主不是。
事实上这些土客乡勇,大多数也是在土客械斗中,才离开土地的,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因为土客械斗让他们失去了土地,或者让他们宗族,或者让他们的地主失去了土地,他们失业后被组织起来,训练成乡勇,然后加入了异常惨烈的械斗之中。
这样的人有多少,数不胜数,根据李亚男等客家头目的情报,他们认为鹤山县包围他们的土人团勇人数多达三万,如果不是谭才等人被张千山招募走了,光是鹤山一带的土勇,就有五万人。
这些人不光有鹤山的,开平、恩平、新宁、高明、高要的都有,甚至连没卷入土客械斗但是在土客械斗中提供了大量人马的阳江人也有,几乎是周边的县全都有,因为土客械斗的根源就是人地矛盾,鹤山等县地少人多,周边各县基本上也都是这样,所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人无所事事,没有耕种的土地的话,参加团练就成了他们最好的职业。
土客械斗的最高峰,土客双方,都拥有超过十万的兵力,即便只是现在在鹤山这里的,如果将来土客双方都被朱敬伦招募走了,人数恐怕也在十万左右,数量当真庞大,可以说这里现在已经在事实上成了朱敬伦的兵员基地。
之时要给十万人发军饷,供应战斗和生活物资,对现在的朱敬伦来说,真的是一个承担不起的负荷。(未完待续。)
………………………………
第二百九十九节 珠江之王
广东各府县递解到广州的库银不过一百万两,可现在朱敬伦手里已经有四万军队需要吃饷了,新安军一万人,五坑军一万人,这是主力部队,月饷是每人五两。
陈曲直从新安后招募的一万乡勇,还有广州城中只会当兵的旗人,也有一万人加入了朱敬伦的部队,这两万人算新兵,月饷只要二两银子。
即便这样,加上粮草以及必要的衣料等供应,一个月也得二十万,连发了两个月军饷,朱敬伦的家底又有些见底了,现在还要大肆招兵,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清廷镇压,朱敬伦的压力不轻。
而作为最大财源的新安厘局,现在却被英法两国冻结了。
英法两国冻结新安厘局账目的原因是清政府赔偿两国各800万两军费,这些都要从各地海关扣除,北京条约规定:
“…应於通商各关所纳总数内分结,扣缴二成,以英月三个月为一结,即行算清。自本年英十月初一日,即庚申年(咸丰十年)八月十七日,至英十二月三十一日,即庚申年(咸丰十年)十一月二十日为第一结,如此陆续扣缴八百万总数完结,均当随结清交大英钦差大臣专派委员监收外,两国彼此各应先期添派数员稽查数目清单等件,以昭慎重…”
根据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只需要扣除两成关税,为此朱敬伦犯不着跟英法两个大流氓死磕,但是规定三个月一结算,上个月结算过一次,扣除赔款外,朱敬伦从厘局拿到了四十万两银子,全部填进了兵工厂,用来制造武器装备,已经订购十艘轮船。
下次结算就要到三个月后了,但是现在不但要应付军饷,还得筹措战斗消耗。
这让朱敬伦一时的财政压力很大。
所以朱敬伦才改变了过去给每个兵都发五两银子,希望培养士兵荣誉感的政策,给新兵只发二两银子,这次去肇庆晃荡了一圈的八旗兵,也涨到了三两,并且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学会使用火枪等武器,就给他们涨到五两,朱敬伦是不会失信的,哪怕是对八旗兵,朱敬伦还指望着他们向爱新觉罗家族动刀子呢。
好的一面是,赤湾港已经被赫德打造成了一个超级大港口,目前在中国仅次于上海,已经远远的把日趋没落的广州甩在了后面,也将新兴崛起的福州港稳稳的压了一头,把面积狭小局促在一个孤岛上的香港更是挤压的苟延残喘。
现在很多福州茶商都是把茶叶直接运到赤湾港来卖,这里的交易所交易起来极为方便,越来越多的船不再停泊香港,而是直接到赤湾港交易,只是对上海的竞争就有些无可奈何,这个港口的位置太优良了,几乎是天然的转口基地,从这里出发到日本、朝鲜和中国北方距离相当,其他港口都好像天然只能给他当陪衬,是他外围的卫星港一般。
尽管目前只能屈居第二,但依然活力四射,已经有棉花、布匹、粮食,在这里都形成大宗交易聚集的情形,一旦这种聚集形成,除非发生战争,否则就很难打断,因为围绕着这种交易聚集外围的,是一个个商人组成的商业网络,这种网络不易形成,一旦形成就拥有很强的惯性和生命力。
同样的道理,也是新安的赤湾港始终追不上上海的原因,因为从1856年开始的战争,让广州彻底的失去了机会,早在1851年就被上海超越,继承了广州贸易的赤湾,想要超越上海,那就必须超越围绕上海中外商人所建立起来的整张贸易网络,殊为不易。
朱敬伦只希望,能把香港彻底的压制下去,同时吸引更多的福州和厦门的商人来赤湾转口,只要能集合广东和福健两个茶叶出口大省的贸易潜力,哪怕依然比不过上海,至少能跟上海平分秋色。
那样朱敬伦就能收到整个中国一半的关税,但这个想法很快就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赫德赶来广州,告诉朱敬伦,清政府要求赤湾的关税必须由上海税务司统一核算,递解到北京去。奕欣的总理衙门已经任命了英国人李泰国为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负责组建天津和潮州的海关,同时管理中国一切海关事务。
北京终于对广东有所表示了。
朱敬伦心中明白这恐怕是奕欣的试探,这时候奕欣应该已经政变成功,跟慈禧小寡妇联合把持了朝政。
朱敬伦对赫德道:“我的朋友,请您如实的告诉我,北京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已经到了十一月中旬,农历十月十八,朱敬伦记得辛酉政变是农历十月一日发生的,也就是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朱敬伦还没有收到消息,可是洋人在香港,有海船联络的话,他们的公使很容易就能从北京把消息发回来。
而这些赫德也许会知情,只要港英政府相信他的话。
赫德犹豫了一番问道:“我的朋友,有一件事也请您如实的告诉我,如果贵国的京师发生了政局上的变化,您会是什么立场?”
朱敬伦心中暗想,辛酉政变果然如期发生了,肃顺那群人根本就成不了事,肃顺的观念或许很开放,但是他的手段太低劣了,一味的将奕欣等实力派排斥在外,跟后来的康有为等人没什么区别,真以为手里只要抓住了皇权,就能在这个国家做出改变了?真是异想天开。
更何况这其中还夹着一个野心勃勃的小寡妇,那小寡妇的国际政治理念虽然落后,但是玩权术还是很有一套的,别以为一个女人,光凭借是皇帝的生母,就真的能把朝政把持住,历史上这样的女人多了,张居正时代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李隆基时代的韦皇后,不都是拥有天时地利的人物,可谁把持朝政了。
慈禧小寡妇就能,她以皇帝生母的名义,向肃顺要求垂帘听政的时候,肃顺拒绝了,肃顺的政治生涯也就画上了句号,鬼子六奕欣面见慈禧,什么都答应了,所以鬼子六成功了,但笑到最后的还是这个小寡妇,人家一辈子不但用各种政治手段,先后把跟自己合作的鬼子六,以及后来的权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收拾的服服帖帖,这凭的绝对是真本事。
不过现在小寡妇还很低调,正在积蓄力量,名面上是紧紧依靠奕欣的,所以目前给自己出招的只能是这个奕欣,他想用广东的关税问题,来试探一下朱敬伦。
敢试探自己,那就狠狠的回击,第一次就将他伸向自己口袋里的爪子打断,以后也就不敢随便伸爪子了。
朱敬伦回答:“那要看符不符合我们广东的利益了,您应该清楚,我现在事实上已经掌握了广东的政权,我得为全体广东人民负责。”
赫德又问道:“如果贵国朝廷做出对广东地方不利的决定的时候,我能知道您最激烈的应对手段是什么吗?”
赫德这绝对不是替自己在问,朱敬伦明白他这次来不止是谈关税的问题,恐怕他这次来代表的是英国政府的试探。
尽管跟北京朝廷签订了条约,但是英国人并不满意,早在谈判的时候,他们就对朝廷不满意,主要集中在对咸丰的不满上,当时谈判完成后,英法两国一起表示将支持奕欣当政,就是希望清政府能有所改变,可是潮州反入城的情况,让他们明白,这个国家的政府是很难改变的,为了进广州城,他们用了二十年时间,为了在福州做生意,他们用了十年时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