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定远侯班超-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三将出帐而去,窦固也带着众将走到帐外,站立在河西军帅旗之下,把控战场全局。
是夜乌云笼罩,天飘小雪,营外火把明亮,匈奴人乱糟糟地即将收兵回营哺食。渠耆和刘莱悄然点起一千重骑,“轰”地一声砲响,三道辕门骤然打开,汉军一千骑举着火把,分三路突然冲出大营,如一股凶猛澎湃的急流奔腾着,向一箭之外的匈奴人席卷而去!
。。。
………………………………
第三十八章 战机骤现
渠耆与刘莱二将当先而出,直趋正要撤退的匈奴人!
汉军被堵着辕门谩骂了老半天,士卒们心里早憋着一股无名火,此时便人人争先,瞬间杀到匈奴人身前。し胥皋王子正待收兵回营,忽闻影影绰绰的汉营内砲响,急忙下令拒敌。可在寒风中冻累了半天的匈奴士卒,士气早已懈怠,无心恋战,在汉军一千骑卒势不可挡的凌厉冲杀下,竟然瞬间溃不成军!
胥皋只好亲率百余亲近卫卒断后掩护,匈奴人撂下数十具尸首,仓皇退回南山口大营。渠耆与刘莱二将杀得兴起,追出数里远。此时南山口大营内一彪军冲出接应,胥皋挺着大斧回身欲战,渠耆急忙收军返回汉军大营,匈奴人一直追至汉军大营前,被曹钱的骑弩营重弩逼退。
就在匈奴人被赶走的刹那间,赵统抓住时机,越骑营未张火把,二千余骑呼拉一下倾巢而出。等渠耆与刘莱二将退回大营,匈奴人再驱至汉营前时,越骑营早已经悄然隐进黑暗之中,不知去向。他们连夜绕过绿洲,远远避开沟头要塞,从沙漠南边的边缘地带,悄然向伊吾庐城驰去。
……
胡焰传回呼衍王已派出五千人驰援南山口的消息后,田虑、华涂、梁宝麟三位将兵军侯极为振奋,但班超与淳于蓟却亦喜亦忧。喜的是终于开始调动了呼衍王,忧的是呼衍王仍在城北大营,别部的战机仍未出现。
两汉时代,伊吾绿洲(注:即今哈密绿洲)从南山口至现在的五堡以西一带,森林茂密,水草丰沛,绿树成荫,沃野广阔。班超在心里默默地计算着时间,从伊吾庐城北大营至南山口不过二百里(注:汉里),最晚第二天午前必与窦固大军接战。
果然,第二天晚上一更多天,胡焰便派肖初月化装成牧民传回了消息,“五千援军被窦都尉大军击溃,呼衍图仅带千余人夜间仓皇返回,零散士卒正在络绎返营!”
窦固都尉的大军打援已经取胜,这消息让别部全军极为振奋,但肖初月接着禀报的消息,却令众将忧上心头,“胡大哥令吾禀报司马,张望举发屈趄屠贪恋酒色误事,屈趄屠受到呼衍王斥责,张望现已与屈趄屠闹翻。几日前,张望已将自己的老巢移到城北大营,呼衍王令张望带数十卒搜索绿洲,防止汉军斥侯渗透,确保粮秣安全!”
淳于蓟大惊道,“张望现在何处?”
肖初月道,“咋日夜,张望曾带一彪人马搜索北大营四周丛林。今日一天,却不知去向。胡大哥担心张望探查白杨沟两边密林,急派吾返回禀报!”
肖初月禀报的信息令班超神经迅速绷紧,明天晚上才能发起袭击,从现在至袭击发起有一个夜晚和一个白天。他迅速令淳于蓟带班秉、班驺、蒙榆、周令和十数卒,组成强悍小队,巡视这片丛林,确保这一夜一天安全!
肖初月穿着肮脏的牧民胡服,传完信息便匆匆返回,向胡焰复命去了。淳于蓟则带着小队,在丛林边缘警惕地盯着丛林外发生的一切。接下来的等待却更加枯燥,时间过得真慢,别部隐藏在寒冷的密林内已经两天两夜,这一年冬末的伊吾绿洲寒风凛咧,乌云笼罩,咋夜至今先是大雪,继而一直飘散着小雪花。
寒风奔腾咆哮,林梢呜呜嘶鸣。黑沉沉的天空和阴森森的空气预示着,又一场冬末大雪即将到来。
虽然十分艰苦,但别部士卒们士气高涨,两千数百匹战马,二百多峰驼,除了进食的时间,则一直戴着钳马,刑卒们小心地侍候着战马,没有一匹马弄出声响。伊吾庐是呼衍部在山南整个防御体系的支撑点,也是粮秣重地,所有人都清楚,别部两千孤军隐藏在白杨沟旁丛林中,只要暴露,便将万劫不复。
班超、淳于蓟和众将一直与刑卒们一样,渴了捏一个雪团啃啃,饿了啃几口冻得坚硬的烙馍,全军井然有序。歙渠、麦香多次请求,想号召族人烧马奶茶送进密林,都被淳于蓟严厉禁止!
林内空间有限,在帐内坐累了,众卒便至林内活动一下手脚,拾掇一下战马。虽然艰苦、无聊,但无人打闹,即便最挑剔的刑卒也没有一句怨言。全军上下都憋着一口气,都在静静等待攻击那一刻提前到来!
夜间麦香一个人悄然走进丛林内找到班超,她说歙渠派来的一个牧民让她禀报班司马,“呼衍王已连夜下令,匈奴各部落牧民凡能张弓男子,迅速到城北大营集合……”
班超暗暗感到心惊,呼衍王这是要孤注一掷了,这是在举整个南呼衍部之力抵挡汉军!
从王莽乱政后开始,南呼衍部一直据有伊吾绿洲数十年,他们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园。无数牧民已经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农耕并定居下来,半耕半牧,他们把汉军北征视为汉人在抢夺他们的家园,凡能张弓者均对汉军构成威胁。因此,呼衍王征兵令一发,呼衍部族必举族而动。
华涂战战兢兢地问道,“麦香,这里到处是匈奴人村落,伊吾绿洲到底有多少……匈奴人?”
麦香摇摇头,轻叹一声道,“现在蒲类国在伊吾庐不到三千人,且三三两两分散居住在绿洲边缘旮旯,村落近百个。其余均是匈奴人,吾不知多少,怕是有大几万人吧。歙渠令吾转告将军,匈奴人可得军万至两万人!”
麦香说完,便低着头匆匆忙忙返回林外毡房去了。由于是暗夜,班超与几位军侯根本看不清她的眼睛,但身为男人,他们仍为不能保护这个柔弱的女人而内疚着。他们甚至恨不得现在就杀向伊吾庐,将屈趄屠剁成肉泥!
黎明之前,麦香再一次孤身走进密林,还提了一大桶热乎乎的马奶茶。刑卒童周将她带到班超面前,她低首道,“兄长,胡军侯命牧民再传口讯,呼衍王自率两万大军,四更时离城北大营,直奔南山口去了。营中仍有五千余骑……”
呼衍王被调动了!
班超闻言大喜,呼衍老贼中计了,夺取伊吾庐的战机已经悄然来临!
。。。
………………………………
第三十九章 亡羊补牢
“都尉威武,老贼中计了”
这惊天喜讯瞬间让中军被一阵喜悦的气氛笼罩着,刑卒们互相无声击掌相庆。等他们喝完了马奶茶,麦香才又悄然退出林外。
这一夜太漫长了,淳于蓟安排了细致的暗哨,可张望这个汉贼也没有出现在密林四周。一切都在按照战前制定的预案进行着,但张望未来相扰,让班超忽然隐隐有了丝丝不安的感觉
他怀抱重锏,一个人在密林内走了一圈,潜意识中惴惴不安。呼衍王虽离城北大营,然城北大营内仍住有五千余重兵。张望或许意识到了什么,他会提前悄然进入鬼风口吗想到这里,他不禁大惊。但是,黎明即将来临,此时已无法派出小队前往鬼风口
他悔恨不已,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致命一着。“轰”地一拳,轻轻砸在身旁斗粗的老榆树上。强烈的震动中,树梢积雪轰然而下,惊天动地。“司马”周围刑卒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齐震惊地看着他
天亮后,雪完全停了。大战之前,等待最是折磨人。现在,班超最担忧出现这样的局面,即呼衍王严令驻车师前队驰援南山口。他已经在思考,南呼衍部驻车师前国有五千人,假如这五千人称防鬼风口,别部按计划夺取伊吾庐后,是否仍能按原定计划北上疏榆谷
漫长的一天,似乎遥遥无期。林外的小村落内,这些牧民都是歙渠、麦香嫡系部下,他们虽然不知道有一支大军潜伏在这里,更不知道伊吾庐即将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牧民们遵令不离开村落一步。时间按照正常的轨迹流逝着,班超内心则一直为军情煎熬着。
饷食后,歙渠的一儿一女又一齐进入林内。现在,两个小家伙已经与别部厮混在一起。刑卒们都拿出烙馍与咸肉脯给他们吃,于是这两个小东西便在林内留下来了。呼衍王已离伊吾庐,难道屈趄屠这混蛋又要来临幸麦香班超与华涂的中军士卒们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但是,到了傍晚时分,众人担忧的事并未发生,屈趄屠没有再来玩弄麦香,这让班超、淳于蓟与众将都长长地松了口气。看来,身为伊吾庐镇守使,屈趄屠也顾不上他喜好的这一口了。
夜晚再度降临,小姐弟这才返回林外毡房。到了二更时分,胡焰带着斥侯们和歙渠等三个牧民撤回丛林来了。等胡焰禀报了呼衍王动向后,班超此时最关心城北大营动向,“城北大营留有多少兵力”
胡焰道,“呼衍王留下五千人,由万骑长呼衍砭率领。加上伊吾城内守军千二百人,北匈奴在伊吾兵力仍在六千余骑。司马,张望已经不知去向,会不会”
淳于蓟问,“汝也担忧张望会想到鬼风口”
整整一天一夜,张望的身影再未出现。这一反常现象,也让淳于蓟和众将警惕起来,他们全都想到了别部的生死线,也是最软肋,那就是鬼风口
“对”
胡焰肯定地道,“与屈趄屠闹翻,张望在伊吾庐便已难展抱负。此贼精明过人,颇有勇力。彼虽调不动驻车师前队助防鬼风口,然可以通报疏榆谷之匈奴人,进而在峡谷险要处设塞,吾军北行线路将被切断此为吾军生命线哪,吾以为,当先派一可靠之将,趁夜晚离开伊吾庐,牢牢控制鬼风口及峡谷”
班超点点头,两人想到一块了。但伊吾庐大战在即,当派何将前往
班超忽然想到了永平五年班家从三辅亡命雒阳时的情景,当时,幸好甘英、胡柏两位窦府少年门客相助,与徐干一起击败石凉的羌人,班家这才死里逃生。这是两位勇力过人、有勇有谋的战将,可他们都是屯长,不能同时离开。想到这里,他急道,“传甘英、吴彦”
胡焰对肖初月悄声叮嘱一番,肖初月便带着三个士卒匆匆出林而去。
不一会,甘英、吴彦二将应声而来。
胡焰向二将介绍情况时,班超在暗淡的光线中静静地看着二人身影。甘英身长九尺,英姿挺拔,当年班家在太华山下遇难时,他还是一个英俊少年。可十余年过去,现在的甘英已经成了一个成熟、稳重、可靠的将领。
而吴彦身长七尺,是个胖子,长期担任兵曹,经过太华山三年练兵,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辎重卒摔打成一个战将
心里权衡一番,便下决心派此二将,这才说道,“鬼风口乃吾军北上要道,你二人化装成驼队,由甘英为主,吴彦副之,由黄雩假扮成帐头,由歙渠派牧民做向导,连夜启程,务于明晚二更之前,夺取并控制鬼风口,探查鬼风口至疏榆谷之峡谷险道,确保吾军北上通道安全”
“末将遵令”
胡焰又叮嘱道,“张望系汉人,诡计多端,又极善谋。其手下不过数十人,独自在鬼风口或峡谷设伏可能性都不大,彼必会派人至疏榆谷通报军情。汝二人要加速疾进,夺取鬼风口后,吴彦当在鬼风口设营,等吾大军到来。甘英要率本部进入峡谷,清除障碍,打通通向疏榆谷之行军路线,并牢牢控制峡谷”
甘英道,“末将遵令,如果蒲类城派兵进入峡谷,吾定然歼灭之以保峡谷通畅”
胡焰摇了摇头,“不。吾估计枯且罕乃一文吏,必不会听信张望。退一步讲,倘若蒲类城派重兵封锁峡谷,则汝仅数十人便于事无补。强攻只会惊动疏榆谷守敌在峡谷设重兵坚堡,徒增吾北进难度。”
甘英不解,“那我该如何应对”
胡焰叹息一声,无奈地道,“峡谷绝地,冰天雪地,通道狭窄,一夫当之,万夫莫开。倘若峡谷为蒲类城守军截断,汝区区五十骑便难有作为,即便吾别部全军尽至,亦或被阻于峡谷,不能自拔”
“啊”甘英闻言毛骨悚然,一下愣住了
胡焰话中有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如果你甘英不能赶在张望至疏榆谷报信前控制住峡谷,北上通道便会被截断,别部全军将陷于绝境,还谈什么袭取疏榆谷
………………………………
第四十章 击杀信使
甘英岂能不明白胡焰话中之意,他一刻也不敢耽搁了,便与吴彦点起人马,换好胡服,准备好骆驼,随时准备好出发。本文由 l。 首发但胡焰不放心,又叮嘱道,“时间,汝现在最缺的是时间。保护驼队至鬼风口后,汝要率本部人马,抢夺冰雪峡谷”汝还要记住,张望鼻子右侧有一月牙形刀疤”
这是极少见的现象,胡焰婆婆妈妈,心中的焦虑表露无疑。甘英将胡焰的话一一刻在心里,不一会肖初月等人也回来了,将从云中客栈拿来的假附传交给黄雩。几个士卒还用独轮车推回几大包货物,打开一看,有小农具、瓷器、香料,有缣帛和茶叶等,尤其是还有十余匹珍贵的素帛。
驼队驼好货物,趁着暗夜天黑,便从西侧积雪上好不容易走出重重密林,又折向北,走上驼道,连夜悄悄向西而去。二百五十余峰骆驼,“吴太公”和“帐头”手下的驼倌、役夫四十余人,而“镖师”则达五十余人。驼队在一名牧民的向导下,出密林后向北走了十余里,便折到了山根下驼道之上。
沿途匈奴人村落一个接着一个,犬吠声此起彼伏,牧民的毡房、马架子、草垛、围栏隐隐约约。
其实,这趟行程本身即有重大危险。驼队只带少许真正的货物,更多的货物是别部的全部辎重。班超的中军大帐,三军几百顶小帐蓬,军侯、屯长们的军毯与毡褥,应急用的备用栗米马料,修理器械和制作攻城器械的工匠工具,绳索、以及大量备用的木渎注:即皮马掌等等,别部的所有家当都在驼队中。
谁都明白,如果遇到匈奴骑巡小队检查,驼队将万劫不复
他们化身成鄯善驼队,刚上驼道不久,果然便被一支匈奴巡夜小队截住。幸好黄雩长期在沙漠上行走,熟悉胡语,又有附传为证,理由也很充分,不知将有大战,便连夜想向车师进发,远离战争。匈奴人检查了两峰驼,一驼身上背负农具,一驼身上背负栗米等物,于是收下五百龟兹铜钱,便放行了。
其实,这次检查他们仅仅是运气好,碰巧遇到了一个心不在焉的巡夜小队。行走在西域大沙漠上的驼队,九死一生,没人会长途贩运栗米
这些役马、骆驼已经在丛林内休息了两天多,甘英和吴彦便马不停蹄,加速西进。从伊吾庐所在的白杨沟西,绿洲上有大量季节性小溪,并有五道四季有水的小河。这些小河是绿洲的血脉,从白山上滔滔不绝流淌下来的雪水,滋润着绿洲。而每一条小河两侧,都有大片大片的广阔绿洲。
由于白山洪水千百万年的冲刷,绿洲上地形高高低低,黄土质地的沟坎丘陵纵横交错,因此每一条小河两侧的地名,不是以河命名,而是叫几道岭、几道沟、几道河等。饷食过后,到了一个叫五道岭的村寨。源头在白山的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河两侧沟坎纵横,高低起伏,已经位于伊吾绿洲的边缘。再往西走几里,便进入另一个百里大风区,地面则都是千年大沙漠了。
而伊吾庐与车师前国,便以狂风区这片大沙漠为地界。
这个五道岭,是以半农半牧为生计的部族村落。约有三十四五户人家,从破败的毡房、马架子看,定然是一个蒲类人部族。在水草丰美的伊吾绿洲,五道岭属于偏僻地方,绿洲面积并不大。虽然战云笼罩,但牧民们的日子还是得过,犬鸣鸡叫,偶尔有炊烟,儿童在追逐玩耍,一派纯朴生机。
甘英下令在此歇息一下,喂食一下马、驼再出发。驼队未进村,便在驼道边上的丛林内开始歇息。见一支鄯善大驼队到来,妇女与孩童便都围了过来,尤其是那些妇女,还拿来了上好的皮子,肉苁蓉、雪莲、蘑菇、益母草等药材,想与驼队交换。
“帐头”黄雩表示驼队只是路过这里,不想交换,要赶紧西行。可妇人与儿童并未离去,还是围着看热闹。众人未卸下役马、驼身上货物,便开始喂食、饮水。就在此时,西边的沙漠上烟尘四起,象有几骑疾驰而来。骑士们紧贴着马脖,蹲在马背上,不停地挥鞭策马急驰。
甘英的神经绷紧了,在这个大沙漠上,不遇上惊天事件,骑行人一般不会玩命奔驰。只有匈奴百骑长以上的人才会有珍贵的乌孙马,而本地马不能长时间在沙漠上高速疾奔。沙漠风大干燥,空气中含有沙尘,时间一长,有的马便会炸肺而亡。
一共有四骑,骑士们蹲立在马蹬上,只顾挥鞭狂奔,对一支正在歇息的驼队,丝毫未加防范。
四骑越来越近,他们定然是身负要务的信使,否则不会如此狂奔。汉匈两国正在白山下大战,还有什么要务能比过军情甘英凭直觉便想到,这要务一定与正在进行的大战有关。难道会是张望派出的信使看看天色已经午后,甘英觉得不同寻常,他回首向东看了一眼,便突然下令,“全体注意,准备弩击,不放走一人”
这便是甘英,年少时即投身窦府,成为窦融老大人的门客,深得老大人教诲,杀伐立断,战功卓著,成为窦融大人寄予厚望的少年英雄。现在,虽然远离班超、淳于蓟,但是,他感觉这四骑定然与大战有关,尤其是可能与鬼风口与冰雪峡谷有关,便丝毫没有犹豫,下令截杀这四名匈奴人。
士卒们闻令,迅速做好准备。等沙漠骑队不顾一切地冲过驼队时,士卒们突然发难,将四人射落马下。有两人从地上跳起,抽刀欲战,被士卒们一拥而上,乱刀斩杀一人。另一人正要被活捉,自己抽刀抹了脖子。
宁愿自杀,也不愿被俘,这更证实了甘英的判断
甘英检查了尸首,一无所获。于是命士卒们迅速将骑卒尸首埋掉,并用沙子盖好血迹,四匹马则收拢起作为役马。瞬间变故,见驼队杀了人,本来在围观驼队的妇女、儿童们哄散而去,纷纷逃向村内。
………………………………
第四十一章 张望受阻
黄雩急道,“屯长、队率,应杀净牧民哪,不能心软,以防走漏消息”黄雩原是蒙榆、周令麾下小匪首,加入汉军时间不长,一向战战兢兢。l现在当了“帐头”,身份也水涨船高,他按照沙匪行事规矩建议道。
甘英恼怒地看了一眼吴彦,吴彦看甘英大有责备之意,便挚剑在手,大怒道,“驴日的,真是不改沙匪本性汝敢乱杀牧民,吾便敢杀汝狗头”
如此偏远村寨,部民定然是蒲类人,断然不会报匈奴人甘英此时感觉鬼风口一定出了问题,便急令道,“抓紧歇息,准备启程”
村子里来了大驼队原本就是大事儿,况且这“驼队”眨眼间便斩杀四名匈奴驿卒,因此不一会儿,年约四五十岁的酋长陪着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妪,在几名少女的簇拥下盛装而来,以部族礼仪迎接驼队贵客。
吴彦不熟悉胡语,见状有点手足无措。黄雩自然熟悉这风俗,他指点甘英、吴彦接受了老妪的祝福,象征性地吃了盐与粢面饼。
酋长和老妇人身后,又跟着走来几十位男女牧民,他们送来了热乎乎的马奶茶、粢面饼、咸面酱、牛羊肉。甘英知道,这些蒲类牧民是一个部族,这位老妪便是部族身份最高的巫师,且已经知道驼队是什么人。牧民们这是拿出自己的食物,来款待汉军士卒。
时间紧迫,顾不得这许多礼节了。甘英心急如焚,他鞠躬致谢后,便令士卒们迅速进食,喂食驼、马,然后告别村民,快速启程。
从这里再往西不足百里,绕过山口便是鬼风口了。甘英下令急行军,他们一路疾行,夜里约二更天,便绕过了山口,来到一个小山头下。出了山口,风力陡然增大了几倍。呼啸的寒风自北向南,奔腾而来,人马在小山头旁边根本站立不住。
胡焰曾经对甘英详细讲述过鬼风口地形,甘英知道这便是绿山头注:即今绿山包,他带队一刻也不敢停留,绕过一大片盐泥沼泽地带,来到沼泽的西岸。这里风小了一点,按照胡焰的叙述,这里应该有一座牧民们的夏季营地。但此时,这里却有一个小小的营区,有篝火和兽骨痕迹,明显有人马曾经在这里宿过营。
甘英大惊,这里远离驼队,牧民冬季不会来这里驻牧,这只能是张望的人马刚刚在此宿过营。他急令吴彦道,“吾带本部人马东出峡谷,汝在此设营,加强警戒,静待司马大军到来。如遇大队人马来袭,不要逞强,要速带驼队向峡谷靠扰”
交待一番,便带着自己的一屯百余人,在向导的带领下,快速向西驰去。按照胡焰的交待,从鬼风口盐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