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定远侯班超-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人调笑一回,厨室内笑声不绝,不一会儿,朝食就好了。
三日后回门,班超用一辆崭新的辎车载着邓尧和绿荷,出了下西洛大街,向雍门大街驰去。到了雍门大街,小厮左转,顺着雍门至中东门大街的驰道两侧的便道,一直走到铜驼街。邓尧忽然命缓行,小厮便信马缓辔。
铜驼街是雒阳城主街道,远远只见铜驼街御道两侧,两尊丈余高的巨大铜驼,呈奋蹄疾驰状,栩栩如生。
邓尧感叹道,“伟哉,帝都!此驼吾小时,跟祖父来看过,今已十数年矣!”
绕了一大圈,玩心太重,一路故意慢行,赶到上东门步广里的邓府时,已经快近晌午了。邓府早有小厮侦探,言女公子夫妻二人已经离开班宅,乐工、爆竹、甩鞭都准备好了,可新人却迟迟不至。邓府各门的贵客们齐聚邓震府上,等等到鼓乐、爆竹声响起时,日头已到头顶。
邓尧带着班超赶紧先给高密侯夫妇行礼,再一一给各位伯父伯母行礼,最后,邓震与兄弟数人,带着两位新人到祠堂给先祖邓禹大人夫妇牌位叩了头、烧了香,班超算在邓府认祖归宗。在这过程中,邓震始终寒着脸,昂着脑袋,坚决不与小女邓尧、女婿班超有目光交流。
就象两个国家之间,底下较着劲,可面子上一团和气。
班超自然能感受到这寒飕飕的感觉,你抢了人家的小心肝,手段还不那么敞亮,还能不让人家来点小脾气么。想到这里,心里也坦然了。
席间,舞伎献歌舞后,该舞剑助兴了。汉时规矩,主人和宾客在宴饮时,都要一一舞剑进酒。众客知班超是“大汉第一剑客”,自然没人敢献丑。
………………………………
第四十章 将星坠落
但女公子回门,偌大的喜宴,没人舞剑岂不扫兴?于是,邓训、邓鸿便率先起舞,二人舞毕,沁水公主驸马邓乾起舞。三人均是上等剑客,尤其是未来的大汉护羌校尉、武威太守邓训舞毕,偌大的宴厅内响起一片掌声!
班超是新人,只好也礼节性地起舞。这一舞不要紧,重锏“飒”“飒”的破空之声,令观者无不胆寒。两汉时代,宴客时男宾、女宾杂坐,重锏神出鬼没,带着令人心颤的破空声从头顶飞过,有些女宾吓得花容失色,伏于案上眼都不敢睁。
所谓曲高和寡,班超舞毕,众宾无人再舞,却鼓噪邓训与班超同舞。
见邓训颇感为难的样子,邓尧不想为难小叔,便当着众人给了六叔邓训一个爆栗,这才提议以投壶代替进酒。
厅中间并排置六个剑壶,众男宾立于十步之外,轮流投射,十中二三就很好了。邓训技法不错,十中七八,给邓府挣了不少面子。而年最小的邓鸿,却十投九中,赢得宾客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众人都看着班超,觉得他不可能赢过邓鸿。可是到班超上场时,他有心在邓府立威,便让邓尧用丝绢遮住眼,然后在厅内翻转腾挪,手中一束箭都是在空中掷出,却一一“啪啪”准确投向壶中。
“天哪!”
这一招大大地震慑了邓府众宾客,厅内一片惊叹之声。邓家人这才知道,这“大汉第一剑客”可不是浪得虚名,简直神乎其技,没有人再看不起他一个小书佣!
班超舞锏、投壶,小露身手,便震慑了满堂贵客,也算给邓府捞回了面子。高密侯邓震面色,多少也好看了些。
“小姑啊小姑,怪不得汝非班氏不嫁,真是好眼力。父皇到底怎样想的,偏让这等人物囚于兰台?”
沁水公主刘致与小姑邓尧是闺中密友,此刻搂着邓尧悄声戏道。邓尧却一语双关地道,“彼曾大闹朱雀门,咆哮却非殿,皇上或正恼他呢……”
新婚是快乐的,但所谓乐极生悲。他们没想到的是,新婚后仅仅两个多月,巨大的悲痛,便再一次降临班超的头上。
永平五年(农历62年)冬,是一个极不寻常的腊月。
这年的冬天特别冷,刚踏进腊月的门槛,大雪前的二天,即阴历十二月初四凌晨,寒风中的汉帝国都城雒阳,骤然传来驿吏怆然、尖厉的呼号声。
“五百里加急,五百里加急,北塞捷报,西河长史马襄大破北匈奴……”
“五百里加急,五百里加急,北塞捷报,中山国尉郑众大破北匈奴……”
驿马飞奔下邙山官道,进入谷门,并急驰进皇宫。寒冬腊月之时,骤闻边郡捷报,北城沿途吏民无不大惊,亦喜亦忧。
汉帝国中兴后,北匈奴对边郡的袭扰从未停止过。但一般都是发生在春夏秋三季漠北马之时,这一次却是进入腊月后,北匈奴还要袭扰边郡,这不能不让吏民们心惊。
原来,北匈奴六千余铁骑,在寒风中突然突破五原塞,寇掠云中郡。南匈奴单于亲自率兵迎战,就在渐渐不支的危急时刻,汉军西河长史马襄率五千骑、中山国尉郑众率三千骑紧急驰援,并大败北匈奴。年关将至,北匈奴屡屡来寇,此仗虽然打赢了,但汉帝国还是举国震惊。
当五原捷报以五百里加急送到北宫时,汉明帝诏令百官于当日晌前,在平乐观举行庆典,并举国庆贺边塞大捷!
此时,平乐观刚刚建成。永平二年(公元59年)阴历三月,武威太守、南阳析候张江铸飞廉并铜马,并运至长安。汉明帝曾带着三公亲自临幸三辅,迎回飞廉铜马,并在城西建设平乐观,作为朝廷举行庆典的场所。
到了永平五年(公元62年)腊月初,平乐观在上西门外正式落成,成为朝廷举行重大礼仪的专用场所。漠北大捷的庆典,便是在平乐观隆重举行的。
阴历十二月初四这天晌午之时,朝廷在平乐观举行庆典之时,班超无事可干,他原想到窦府看望一下窦融大人。进入腊月,天寒地冻,雒阳滴水成冰。班超心里担心窦大人子身体,便隔三差五过府探望。
可权鱼的驼队越过莫贺延碛瀚海,到西域鄯善国跑了一趟,收益颇丰,刚刚满载而归。驼队每次远行归来,权府都要举行庆功宴的。晌前时分,权府便专门派小厮来请,于是班超便应权鱼之约,带着班秉、班驺二人来到权府。
刚到鱼府门前,班驺转了一圈,便心事重重地说道,“尕叔,有点不对!”
其实,班超到权府门前时,也有一股凉飕飕的感觉。那晚在崤山吕苑,呼衍历从天而降之时,班超便是这感觉。
“必呼氏也,此贼为何此时来雒阳?暂勿告权鱼,免得引起惊慌!”
班超将马交给门前的小厮,便怀抱重锏进入府内,并悄声叮嘱道。
几个月前,呼衍历在崤山重伤仓皇逃向河东,并整整数月消失不见。河东不象河西,地域一样广大,但人口稠密,呼衍历不管是隐在河东还是河西,想找到他都十分困难。
杨仁已经下了江湖令,此时这个漠北强人断不敢到大汉腹地来起事。可他为什么又突然出现在雒阳呢?难道大汉又要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当日席间,因汉军大捷,班超便多喝了几爵。权鱼欣喜地说着驼队此行的收获,班超却心事重重。忽然困意上来,便扶案打了一个盹。
胡女寒菸也走出内定相陪,见班超打盹,便倚在身旁坐下,还轻轻地哼起歌儿来:
“啾啾萤萤兮,噫,
寒冷葱岭兮,吾生之地,
朝雾河水兮,育吾成长,
胡杨缠绕兮,吾之家乡!
啾啾萤萤兮,噫,
白云幽幽兮,金色牧场,
戈壁万年兮,望断玉门,
千年橐城兮,汉家边塞!”
班超在寒菸的歌声中,忽然梦见边地狼烟四起,西北侠士班孺带着族人与匈奴人大战一场。他不知道他是怎么到了那个时代,骑着窦大人送的黑红赤萧马,手持重锏,带着班驺、班秉为先锋,直杀得匈奴人狼奔豕突。匈奴人不敌,终于鸣金退去。
此时,战场上尸横遍野,族人十去其七,班超迎着寒风,伫立战场,不免悲从中来。便抱着马脖子,大哭起来……
忽然,感觉脸上温热异常,馨香扑鼻,他一惊醒来。原来,他正将寒菸抱于怀中,见他梦中流泪,寒菸还伸出丁香小舌,将其泪痕舔尽。
他推开怀中娇美的女孩,呼地站了起来。权鱼和小鱼儿俱大惊,众人诧异地看着他。倒是小寒菸处变不惊,稚声稚气地说,“适才婢子梦见河西和朔方大战,死了好多好多人耶?”
“啊?!”
班超闻言大惊,汗毛倒竖,不禁张惶四顾,心里紧张万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果真要出什么惊天大事?!
………………………………
第四十一章 窦融仙逝
原来,刚才寒菸倚在他怀中,也打了一个小盹。他竟然与这个小妖女做了同一个梦,这让班超感觉骇然。这不详的梦境,让他感觉不妙。权鱼和小鱼儿姐妹也不知所措,小鱼儿拉着班超袍角说,“大人快回家,朝中定然有大事发生!”
班超不敢等了,便带着班驺、班秉,骑上马,向班府急驰。此时才傍晚时分,三人已经行到一半,班驺突然高叫,“看天上!”
班超急抬头,只见稍暗的天宇上,一颗斗大的流星划过天宇,落在遥远的北方!
“天哪……”
班超心惊胆颤,差点跌落马下,心里直叫坏了。他忽然想起窦大人近来身体反常,心里便格顿一下,迅速拨转马头。赤萧似比班超还急,马蹄声急,绕过皇城,直接向城东上东门方向窦府急驰而去。
到了窦府,果然家中已经乱套了,刚进入大门,便四处传出嘤嘤哭声!
“公子,快……快……老大人……不行了……”
门前小厮一见来的是班超,象是抓住了稻草,流着泪接过战马。
原来,窦融午后突然昏迷了过去,只到傍晚才醒来。他已口不能言,目光散淡,茫然四顾,显然是在找什么人。窦夫人和公主原以为他象往常一样只是昏睡了一下午。此时,见他这样,这才反应过来他这是回光返照,顿时便慌了。
问他是不是想说什么,他点点头,却说不出话儿来。窦夫人连说了几件后事,窦融手指着北方,俱摇摇头。
公主已经哭成了泪人,也把能想到的急事儿一一说了一遍,可窦融却摇着头,一口气强忍着,就是不咽下。
窦夫人急得啜泣不已,早没了主意。侍婢、仆从们跪了一地,窦大人自己也急得老泪纵横。公主急命管家窦戈去班府叫人,就在这时,班超带着一身酒气,风尘仆仆地扑了进来。
“仲升,窦氏天塌下也,大人或在等汝……”
沘阳公主一见班超,便抓着他的手急带着病榻前。
弥留中的窦融一见到班超,便伸出枯蒿一般的双手,颤颤巍巍地抓住班超的手,眼睛直直地看着他,却口不能言。窦夫人哭着说,“超儿,儿女子侄俱在河西。汝一来,大人就这样,莫非大人这是在等汝?快说点什么!”
班超紧紧握着窦大人的手,先命班驺,“速驰三辅平陵、河西张掖,报知孟孙叔与众族人即刻兼程返京!”
“班驺遵令!”班驺答应一声,便冲出屋外去了。
“超儿,使不得啊!皇上有令,窦家人无旨不得返京哪……”窦夫人闻言,一下子便慌了神。
沘阳公主也慌了,没了方寸,“仲升,不能啊,此可是杀头之罪……”
“祖母、公主放心,当今皇上圣明,吾料今夜必将有旨。”安慰完窦夫人和沘阳公主,又对班秉命道,“速报宫内、司空府、卫尉府、大匠作府和河西诸将后人,窦大人病危,神智已近迷离!”
“班秉遵令!尕叔放心,吾去也!”
班驺、班秉刚去,权鱼也赶来了。原来,进入腊月以来,他隔三差五便要过窦府来探视。刚才班超走了后,他越想心里越不安,便骑马急匆匆赶来窦府。
班超顾不上和权鱼寒喧,他泪溢双眼,紧握着窦融的手说道:
“祖父,我知道汝想说什么。祖父切切放心,匈奴虎视眈眈,系大汉天敌,终为中原大患!窦府乃我大汉朝廷柱石,一旦国家有难,皇上必不会忘了窦家!超谨记大人教诲,他日如朝廷有需,班氏后人定与窦氏后人同心协力,杀敌立功,报效国家,断不让匈奴人犯吾大汉!”
班超说完,窦大人竟然高兴地露出了些许笑容。还颤巍巍地伸出手,软绵绵地抚摸着班超的面庞。嘴里断断续续地问道,“今……闻爆……竹声,北……塞捷……捷报……报来……否……”
班超赶紧禀道,“禀报祖父,北匈奴六千骑寇掠云中郡、代郡,南匈奴单于派兵迎战不敌,吾汉军西河长史马襄、中山国尉郑众率兵驰援,大破北匈奴。汉军大捷,今晨五百里加急,捷报已驰至京师。皇上诏命举国大庆……”
窦融闻言,苍白的脸上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窦融又艰难地将右手放到班超手中,班超感觉有异,原来窦融手中正紧紧握着一个小白玉雕,只听他困难地说道,“转交……孟孙,命……其为窦……窦氏之主……”
话没说完,他便似睡着了一般,手软绵绵地垂了下去。他是带着笑容走的,似乎累极了,也似才放下心来一般,十分安详睡着了。众人这才明白,窦大人这是强咽着一口气啊,就是为了等着这一消息,现在终于咽下!
可一直昏迷中的窦大人,他是怎么知道北匈奴入侵边塞的?
他瞬间便想明白了,怪不得呼衍历重新隐秘出现在雒阳,窦融病危,大汉朝中有变,北匈奴人既派呼衍历来打探详情,又派兵攻伐云中和代二郡,试探汉朝虚实。
班超见怀中的窦融已经如棉絮一般,身体软了下来,他知道,一代天骄,在汉匈战史上整整一个时代的灵魂和标志,大汉一代名将,开国元勋,河西大将军窦融,已经走完了他辉煌灿烂的一生,在寒冷凄凉的窦府溘然长逝,乘鹤西去!
窦老夫人和沘阳公主早已大哭失声,众侍婢、仆从数百人,均长跪啼哭,声恸上东门。
班超悄悄收起玉雕,他很冷静。窦大人病危,北匈奴人蠢蠢欲动。窦氏大旗不能倒,他命管家窦戈与权鱼二人,迅速派可靠之人将噩耗报之宫内。同时,又命扎灵堂、制五服,再命府中小厮在城内逐家一一报丧。
一切安排已毕,便请窦老夫人与公主退到外屋,他自己与权鱼、窦戈三人,替窦大人脱去身上衣裳,擦洗干净,编好头发,换上崭新的列候寿服,外穿上他在河西征战时的青铜甲胄,并将他的佩剑、长矟置于身侧。
………………………………
第四十二章 帝哭窦府
班超又从窦融枕下,取出窦大人始终随身携带的河西军赤色战旗,捧在手中痛哭失声。
这面窦老夫人亲手丝绣的赤色战旗,也是窦融的帅旗,中间圆圈中是一个斗大的“窦”字。下方是两只威武雄壮的公狼,正以横扫一切之势扑向猎物!这面战旗曾让匈奴人、反叛的羌人闻风丧胆,它是河西军的灵魂,它是河西军战无不胜的象征,它更是大汉窦氏世族崇尚狼性的尚武家风之象征!
这面战旗,跟随窦大人征战一生,先听命王莽,后投更始帝,再割据河西多年,最后在河西军鼎盛之时,却顺应天命全军附汉,助光武大帝刘秀一统天下!虽然已历数十载,它染满销烟、征尘,却依然赤红如火,依然势不可挡!
哭毕,班超将战旗细心地叠起,覆盖在窦大人的遗体上!
他在等,窦大人按照先帝光武大帝遗诏,一直悄然筹划对抗北匈奴。有窦氏这面旗帜高高飘扬,北匈奴便不敢轻举妄动!他在等,皇上得知窦大人逝世噩耗,一定不会让窦氏这面赤色战旗就此倒下!
窦老夫人已经哭昏过去,被班超命侍婢扶到后宅歇息。沘阳公主忍着悲痛,捧出一个红色的匣子,“仲升,祖父生前有言,‘待吾百年之时,此匣献于皇上!’”
班超抹掉泪,庄重地将匣子接过。这是一个紫檀木锦匣,上着泥封(注:汉制泥封并覆印,为密件标志)。他对公主道,“公主,事关重大。请公主连夜进宫,速将此匣,通过马后亲呈与皇上。记住,务心要亲呈!”
“吾懂了!”沘阳公主闻言,知事关重大,不敢耽搁,迅速驱车连夜进宫。
窦府内,不到一个时辰,班家的人都来了。又过了一会儿,河西诸将在京的也都来了,不在京的后人们也来了,司空府、卫尉府、大匠作府属员则尽皆来到。夜里四更,皇上的诏书也来了。果然,皇帝不仅表彰了窦融功绩,还命窦氏族人速速返京治丧。
将星辞世,天地同哀。
当天夜里,雒阳城下了一场大雪,平地有一尺多深。
此时的皇宫南宫章德殿内,汉明帝闻窦融骤然辞世,忍不住泪流满面。他亲自书写了诏书,命权倌亲自送到窦府。正在此时,马后从长秋宫来了,夕照和秦娥跟着,马后怀里亲自抱着匣子。
马后含泪禀道,“皇上,沘阳公主深夜进宫,急呈此匣!”
汉明帝接过匣子,见泥封丝毫未动,便小心地打开,只见匣内仅一窦府制式白绢。展开一看,乃是窦融亲笔所书奏章,只见字迹歪歪扭扭,显然是临终前清醒时所书,上面写道:
“陛下,老臣已衰,恨不能再为皇上执戈向北矣!北匈奴虎狼,犯汉之心未亡,中国之废,惟北匈奴也!最多十年,北虏必倾国再来。老臣虽去,已预为处置。倘若国家有事,孟孙堪为将!窦氏诸子孙,与匈奴不两立。他日灭匈奴者,必窦氏后人也!”
“天地轮回,凡十年为期。十年之后,待河水(注:即黄河)治,漠北有蝗灾,北匈奴必南下犯边。汉军武力已废,练兵为国之大要。兵既成,可命一将出天山,谋西域,设都护,兵屯田,断匈奴右臂。西域既还,则河西必固。河西安固,则天下方安!”
“鸟之将亡,其音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老臣殚精竭虑,恨不能再为陛下谋。老臣一生向武,纵养窦氏血性。后人则多凶悍桀傲之徒,此老臣之罪也。请皇上管束严治,勿使为祸也!老臣已奄奄不能言,然永在先帝麾下,保佑吾大汉江山社稷,万年永固……”
汉明帝阅毕,再也忍不住,悲啼一声,泪水夺眶而出,“老将军,庄恨不能再听教诲也……”
他将奏章递与马后,马后仅阅一半,已经哭成了泪人,“皇上,此乃窦大人临终清醒时,亲毛所书,字字泣血也……”
汉明帝再将奏章捧于怀中,痛惜失声,仰面朝向苍天,悲愤而鸣,“天哪,汝何故收吾一员大将,天折吾国之柱石也……”
是夜汉明帝一夜未眠,第二天天还未亮,便与马后亲自驾临窦家。御辇进入窦府,一直驰至灵堂前,皇帝扶马后下来,窦夫人、沘阳公主领着众人跪接皇上。马后上前扶起窦老夫人,随汉明帝走进灵堂前。汉明帝刘庄看着两侧神柱上班固手书的挽联,一字一句,含泪念出了声:
“镇河西,抚昆仑,肝胆相照,一剑乱世横塞北!
战隗嚣,拒胡虏,百战名将,单矟指处却匈奴!”
进入灵堂,只见巨大的棺椁后方,窦融的画像两旁边也有一付对联,同样是班固的手笔,汉明帝一边流泪,一边又念出了声:
“天恸哀雪,前人叹天上将星坠落,河山无垠同惨淡!
地卷尘沙,后人悲人间豪杰归隐,笳鼓万里共悲哀!”
念到最后,汉明帝手捧河西军战旗,早已经泣不成声,“老将军哪,国失栋梁!边警再至,吾驱何人为将也?这面战旗,吾又当授予谁啊?老将军,吾来晚矣,庄恨不能再听诤言也……”
寒风阵阵,旗幡摇动,雪花在灵堂内飞旋着。马后也扶柩大恸,并抱着窦老夫人与沘阳公主,痛哭失色,花容失色,日月惨淡。
皇帝身后的文武百官,也俱悲啼出声。皇帝与皇后哭了一场,捻香吊唁后,怏怏返回北宫,犹悲痛不已。第二天晨,刘庄携马后再至窦府吊唁,由是三日,并下诏赐黄金千斤,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特允壁珠玑若干和金缕玉衣一套,梓宫、便房、黄肠题奏各一具,枞木列藏椁十具,可谓极尽哀荣。
三公九卿和百官都大为震骤,窦融曾经割据一方,皇帝这是特允以亲王以上礼仪,国葬窦融!
帝后第三次吊唁之时,就在汉明帝与马后捻香吊唁的时候,窦府前院骤然传出“轰”地一声巨响,文武百官和前来吊唁的亲朋故旧都大惊,侍卫们赶紧扑上来护驾。南宫卫士令杨仁进来禀报,“禀报陛下,窦将军座骑触柱而亡……”
原来,在哀乐声中,窦融将军的座下骑,那匹老将军返京后一直骑乘、已经风烛残年的老马,竟然在马厩内以头撞柱,轰然而亡。
皇上听闻之,和文武百官心里俱大为震惊,并感慨不已,感其忠,命赐名“忠驹”,并脱口命道,“命神驹陪葬老将军,永葆吾大汉江山社稷!命六安国遣匠作,雕神驹英姿,永为世人瞻仰!”
列侯国葬大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