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晋-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博实在想不通,自己为何偏偏就惹上了毛腾这个瘟神。自己做安定太守,毛腾就来夺了自己的军权。终于迁升到了秦国做了内史,可倒好,这个族妹夫又来了。而且这一次更甚,还是加着雍州都护、监雍州以北诸军事的职权,带着上万的兵马,这是明显又要卫博做个闲官了。

    秦国就是原本的扶风郡,虽然经历齐万年之乱,可毕竟是雍州较大的郡国,郿县也一直没有被齐万年攻破,钱粮尚且润泽。毛腾一来,便以雍州都护的名义将郿县粮仓接管,又下令收罗当初参加齐万年叛军的氐人流贼,准备在秦国进行军屯。不日后,麴允的书信过来,毛腾一看,不由有些叹气。麴允和郭文都被张方软禁在临泾城,而皇甫澹也一直没有从家中走出。张方从雍州带去了一些佐吏才使得安定的政务得以运转,然而不论是麴允郭文,还是卫铄孙竹,都已经是困在安定了。

    马敦接到长安来信,匆忙跑到毛腾以行馆暂住的都护府中。毛腾展开一看,竟是河间王要求自己率军南下入蜀要讨伐赵廞的事。不禁皱眉道:“伯厚,回信给河间王,就说我思念妻儿过度,重病不起。”

    宋配在后边连忙接过信,看完说道:“府君,河间王只怕是想驱逐我们啊。”

    毛腾点头道:“的确如此,我等主力不是新平人就是安定人,新军多是扶风人,绝不能轻易南下。”

    河间王请命讨伐赵廞的奏案提呈相国府,赵王伦叫孙秀念毕,只是冷哼一声,却先问道:“选拔士族才俊进入相国府任职的事,如何了?”

    孙秀忙答道:“相国府征辟江夏李重、颍川荀组为相国府左、右长史,东平王堪、沛国刘谟为相国府左、右司马,阳平束皙为相国府记室,颍川荀崧、吴郡陆机为相国府参军。这些人都是名望极高,但在贾后乱政时没有得到高位的士族人才。只是那个李重不识好歹,现在还不肯就任。”

    赵王司马伦点了点头,捋须道:“逼他过来,如今我们要吸收真正的人才来相国府。这样相国府才能取代尚书台成为行政中枢。如果没这些士族名人点缀,焉能服众?至于河间王要讨伐赵廞的事,暂由他来。”

    孙秀道:“河间王只怕讨逆是虚,有意回避殿下是真啊。殿下,孙秀倒是有个可靠的人选,定能破赵廞,安定蜀中。”(未完待续。。)

    s
………………………………

第232章 蜀中乱起(下)

    “哦?不妨说来。”赵王司马伦说道。

    孙秀道:“此人为辛冉所荐,先帝时蜀中名将冠军将军襄阳罗宪之侄,曾随尚书左丞刘乔伐吴有功的罗尚。将门世家,颇通兵法,德高望重,又是蜀人,定能讨破赵廞。”

    罗家虽然籍贯襄阳,可从三国时期就随刘备入蜀,所以也算是蜀人。而罗宪更是蜀汉末期一直到晋初的名将,更是人尽皆知,赵王伦点了点头道:“罗尚这个人孤王听过,可用!不过辛冉这小人,却靠不住吧。”

    孙秀道:“罗尚是将才,应该不逊孟观。只要给他高位和权力,他定能迅速破赵廞。一旦赵廞被平定,天下也就没有人敢反叛殿下了吧。”

    赵王沉思半晌,忽然说道:“说到孟观,孤倒想起一个人来。齐王和成都王虽然看似拜服,可毕竟掌着大军恐有不轨之心。孟观虽然不一定真能给孤尽忠,可他和齐王素来不睦。孤王想让他领军掣肘齐王,只是不知道该驻军何处?反正崿阪关还是让自己人守的好,不能派孟观去。”

    孙秀知道赵王虽然狡黠,可是并不太识字,地图也分辨不大清楚,该让孟观驻守在哪里,也只能由自己拿主意了,于是沉思片刻道:“许昌之南最要紧的地方便是南阳郡的宛县,如果齐王又二心,便可教孟观进攻其后。只是荆州刺史可不敢给孟观,在下实在想不出来该给孟观什么职务。”

    赵王翻开地图,让孙秀找到南阳郡,粗粗看了一眼,指着从梁州一直流向武昌的一条河说道:“俊忠,这是个什么水啊?”

    孙秀说道:“沔水,又叫汉水。”

    赵王点了点头道:“那就好,这沔水以北都是什么郡,你数数。”

    “魏兴、南乡、南阳、义阳、江夏这五个郡国吧。”孙秀道。

    赵王捋须道:“南阳、义阳、江夏孤都听过,还算是大郡,给孟观的话他应该很高兴。这样吧。让他驻军宛县,加封他为安南将军,监沔北诸军事。节制这五个郡国,他应该满足了。”

    孙秀连连点头。

    赵王又道:“河间王那里有毛腾,齐王这里有孟观,可是成都王呢?俊忠有没有好的人选?”

    孙秀道:“这段时间。有两个人四处活动要求出镇边远州郡,都是有能之辈,防范成都王的话都可以。只是这二人都和贾党有莫大关系。”

    “哦?贾党,哼。只要不是赵廞那样不自量力的蠢货,原来的贾党也是可以一用的。不妨说来。”赵王说道。

    孙秀道:“第一个便是博陵郡公王浚。贾后秉政后期曾任左军将军。”

    赵王伦点头道:“孤知道了,就是太原王氏那个王浚,王沈野合生的那孽子是吧。此人孤也熟悉,的确是贾后一党,不过也不是什么核心人物。还有一个是谁?”

    孙秀道:“散骑常侍张轨,便是原司空张华的得意门生,据说此人的能力更高,而且品行高洁。颇有名望。”

    赵王沉思片刻。说道:“那俊忠,不妨敲诈王浚一笔,他是大族出身肯定有钱,让他给足了钱去幽州吧。要是钱多,就让他以将军的身份都督幽州。要是钱少,就让他坐幽州刺史。幽州的边军可是战力强悍不下关西。只要让他能在成都王的背后,成都王也就无忧了。”

    孙秀点了点头。赵王忽然又问道:“那个张轨既然品行高洁。可怎么也活动买官啊。”

    孙秀道:“张轨是听说凉州刺史胡喜年事已高,他是安定人离凉州近。有心衣锦还乡远离洛阳,就想买个凉州刺史。”

    赵王“哦”地一声,说道:“凉州?那么远对大事无异,不妨跟他商量商量,让他刺青州或者徐州如何?”

    孙秀猛地睁大了眼睛,说道:“青州徐州这等富庶之地,只怕张轨求之不得呢。殿下为何如此大方?”

    赵王笑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原先那些刺史也该换换了。孤最喜欢和小官吏打交道,给他们恩赏他们会永远记着孤,像这个张轨。孤不但不嫌他是杨骏贾后一党,还给他大州做刺史,他应该会知恩图报的。”

    孙秀点了点头。赵王又问道:“那个刘舆,现在何处呢?”

    孙秀道:“据他弟弟刘琨说,染病回乡去了。虽然有些蹊跷,可毕竟他弟弟还在为殿下效力,倒也不怎么可疑。”

    赵王有些怀疑地道:“哼,刘舆那人可靠不住。刘琨只是个憨傻小子,被他兄长卖了只怕都不知道。枉费我儿还娶了刘家女子做了正室!俊忠,你最好派人去他老家那个什么中山国好好寻得他,淮南王之死他是知道内情的,倘若漏了消息,后果不堪设想啊。”

    “倘若他还是磨磨蹭蹭,可否杀之?”孙秀道。

    “当然得杀!”赵王面色一阴,孙秀不禁不寒而栗。

    半晌后,赵王又笑道:“你再差人以中枢名义发令下去,诏皇甫商来洛阳,免其刺史之职另有他用。授河间王假节,以毛腾为梁州刺史,两路从关中南下巴蜀。以罗尚为益州刺史,率军从巴东入蜀。先给孤迅速讨平赵廞!”

    七月下旬,赵王司马伦宣布追谥废太子司马遹“愍怀”,并立愍怀太子之子为皇太孙。当日朝会,众臣一片阿谀逢迎,其中更有不少人劝司马伦加九锡。九锡可是人臣之极的重器,除非立过极大的功勋而不能加。而往往加过九锡之后,几乎都是篡位的先兆。

    然而作为人臣,谁又不想加九锡?赵王司马伦看到满朝文武多数都支持自己,不禁大喜。可他毕竟知道其中利害,于是推说道:“孤年迈德薄,岂堪如此大器?诸位不要多言了。”

    齐王司马冏忽然出列,说道:“老殿下讨平国贼,匡扶社稷,岂不是旷世奇功。况且老殿下是宗室宿老,宣帝血脉,九锡之礼对于老殿下的资望和功勋,毫不为过。”

    这时候梁王和平原王也出列道:“赵王可当此大礼。”
………………………………

第233章 毛腾出兵(上)

    赵王司马伦登时眯了眼睛,笑道:“诸位莫出此言了,平贾氏之乱乃我宗室本分。否则孤活了这许多年,死后如何有颜面去见宣帝与景帝、文帝?至于九锡,孤实未立得大功,实在不敢当啊。”

    众朝臣又一再劝进,赵王司马伦还是拒绝了。

    等到散朝,世子司马荂道:“父王何不受了九锡,如此推辞倒是寒了众人一片赤诚之心啊。”

    司马伦微微一笑,捋须道:“你懂个屁,那些贼人哪里是真心?不过是畏惧孤罢了。可是这个九锡,孤倒是要定了,但不是此时,而是等平定西蜀反贼赵廞之后,这才有理有据。”

    司马荂这才点了点头,司马伦道:“立刻督促河间王和毛腾、罗尚。三路进剿,一定要破了赵廞。”

    河间王不敢调动张方,怕毛腾重施手段谋夺安定。于是派收拢雍州州兵和其他各郡郡兵和役夫凑了三万人,派遣校尉马瞻为前锋督护,统领这些乌合之众前去斜道入蜀,催促毛腾出兵共入汉中。马瞻问河间王该如何打法,河间王道:“随你的便,输赢都有功绩。但是一定要让毛腾出力,凭你手中的三万人,虽然人多,恐怕也成不了事。”

    李含沉思片刻,亦道:“马校尉,进入梁州后。倘若毛腾有意慢军,就放心打几个败仗让毛腾不得不战。反正他是新任梁州刺史,我们只管撵走他出雍州便可。”

    马瞻有些傻眼了,只得说道:“遵命。”

    李含又道:“殿下。毛腾要我等放了麴允等佐吏和他的家人,殿下如何裁量?”

    河间王沉思片刻道:“麴允等人不过白面书生,无用之辈,放了他们便是。至于他的家人,包括丫鬟仆从都放回去。但是他那个儿子,就接到长安来作为人质。”

    马瞻率军借道秦国的消息终于传了来,马瞻畏惧毛腾威名。不敢停军秦国境内,只是驻军在始平。虽多次派人催促,可是毛腾就是卧床不起。直到过了半个多月。张方派人送来了麴允郭文等人和卫铄孙竹等女眷,毛腾才一把扯了被子霍地起身。

    “告诉马瞻和河间王,我三日后必定出兵。”毛腾迅速穿上衣裳。跳下床榻说道。

    来自安定的车队上,麴允和郭文等人垂头丧气地坐在马上,后边的马车也遍布灰尘,两旁的仆役下人都是灰头土脸。直到看到郿县城下熟悉的抚夷军将士和大旗后,这才舒然展颜。

    毛腾远远看到,立刻跨步下马。麴允和郭文等佐吏纷纷上前拜倒,郭文哭道:“府君,我等丢了城池,罪该万死……”

    毛腾扶起二人,叹口气道:“胜败兵家常事。张方只知道控安定而不去为祸新平,我等又有何惧?况且郿县城郭坚固,依托汉末董卓郿坞而成,易守难攻,就连齐万年也驻足此处无所适从。丢了临泾得了郿县。岂不是赚了哈哈。只是毛某疏忽大意,诸位真是委屈了。”

    贾疋在身后走了出来,对麴允郭文笑道:“两位恐怕不知道吧,如今可不是毛府君了,是梁州刺史,该称毛使君了。只是张方如何迅速破城。还望两位能详细告知使君与贾某。”

    麴允道:“张方兵马凶悍,野战我守城军绝非其敌手。于是我和郭督邮商议笼城固守,可没想到的是。张方军中有工事营,极善临城之术。临泾城还算高大,可是张方垒土为丘,不到十日便攻入城中。我等守军本来战力贫乏,只能束手就擒了。”

    毛腾一怔,“临”城之术,他在兵法中也见过,是《墨子》的攻城十二法中算是仅次于“蚁附”之外的最笨拙的方法了。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到西晋,虽然并没有发展出火炮这种攻城之王,可是已经有井阑、霹雳车等可怕武器诞生了。而垒土为丘的古老战术,早就被当代人所抛弃,可是张方竟然还在用这种办法。

    “‘临’城之术,似乎有些笨拙啊。”贾疋也不由地道。

    麴允摇头道:“麴某倒觉得,张方之能,就厉害在这个工事上。他似乎刻意招募了一些工匠专为一营,专门用来攻坚。说不定,还会用于野战。”

    贾疋冷笑道:“我知道这个张方的底细,他在河间国的时候,就曾是个工匠,还真是喜欢老本行啊。”

    毛腾却从后世的史书上知道张方的大名,挥挥手道:“张方不可小觑,只是不知道安定如何了?”

    麴允道:“钱粮尽为所有,梁氏和胡氏都攀附张方。皇甫都尉称病在家,张光在新平被张方安插了个督邮已经形同傀儡。据说张光的族兄张轨正在洛阳活动,以求凉州刺史以御张方。”

    “怎么都姓张,真够乱的。”侯脱在后面挠头道。

    “好了,我们先进城休息吧。”毛腾挥挥手,下令归来的众人开拔进城。

    马车开始缓慢像城里开进,孙竹忽然就从车上跳了下来,大哭着冲进了毛腾怀里。毛腾不禁有些尴尬,拍拍她道:“赶紧先回去休息,都过来了吧。”

    孙竹狠狠地捣了他一拳,说道:“你这没良心的,卫家妹子都哭晕过去了。你可知道,阿候给张方送进长安了!”

    “什么!”毛腾登时就怔住了。

    回到都护府,毛腾一进门就看到板儿在劝虚弱的卫铄吃东西。可是卫铄却木讷地只是怔怔看着半空,一句话也不说一口饭也不吃。毛腾上前就道:“茂猗,回来就好。阿候不会出事的,你尽管放心便是。”

    卫铄看到毛腾,不由地就抓住了他的手,哭道:“公举,我们去求河间王,让他放了阿候。什么刺史太守,就不要做了……”

    毛腾无奈地摇了摇头,对板儿说道:“你去歇息,我劝她来吃吧。”

    卫博已经在内史府坐立不安几天了,请来了比较信任的掌管秦国国兵的中尉窦敖,有意问道:“听说毛腾升任梁州刺史,应该会离开郿县吧。”

    窦敖是秦国大族扶风窦氏之人,扶风窦氏是东汉时期最为显赫的大族之一,可到了晋初已经沦为州郡豪族,不过在秦国也就是以前的扶风郡还是有很大影响。窦敖看到卫博似乎有言外之意,不禁笑道:“听说河间王扣押了毛腾的儿子阿候,只怕毛腾是不得不发兵了。”(未完待续。。)

    s
………………………………

第234章 毛腾出兵(下)

    卫博舒展笑颜,不禁说道:“其实我倒挺佩服这个族妹夫的,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介军吏变成了刺史,就是高门士族也没他这么快的啊。他能早些离开郿县,真是再好不过了。”

    窦敖没有言语。郿县存粮极多,城防坚固,又位于关中平原之上。任谁也不会想到毛腾会放弃这么好的地方远去交通不便的梁州的。

    卫博看到窦敖再没有说法,反而以为他也在做同样的想法,不禁笑了起来。轻轻拍了拍案桌道:“哎呀,哎呀。终于能安安静静地待在郿县了。”

    卫家的人似乎现在都很不好过,卫博忧愁毛腾不走,而卫铄的父亲南阳太守卫展在愁带兵前来的孟观,卫铄却还在为阿候被河间王带走而哭哭啼啼。毛腾哄了半天,卫铄才稍稍吃了几口。毛腾劝慰她道:“河间王与我们又没什么深仇大恨,况且我又领军在外。只要不与他为敌,他不但不会加害阿候,反倒还会悉心照料呢。”

    “张方在安定说公举你举兵谋反,差点就要杀了我们。阿候……阿候去了长安,不还是去……去做了人质……你教我……教我如何不担心……”卫铄咽声说道。

    毛腾将她搂住,扳过她的脸道:“你啊要是还不放心,就给我再生一个。让河间王啊觉得扣了阿候也没用,不就放回来了?”

    卫铄擦拭着泪痕,愁声说道:“你倒还有心说笑。阿候他是我活着的唯一希望。我只要他在身边就够了……”

    毛腾久日未曾欢好,早就欲火难捱,一只手便不停地在她软滑的腰间摩挲,咐道:“我会想办法把阿候接回来的,郿县城防坚固易守难攻。你们母女留在这里,便是再放心不过了。”

    卫铄面容仍带着憔悴,挡开了他的手。有些累乏地说道:“路途颠簸,心里也累得很。你让我一个人静一静吧……”

    毛腾略一迟疑,卫铄就缩身钻进了被子里。轻声说道:“公举,你每天都出去打打杀杀的也让人担心。不如就求求赵王和河间王,留在郿县吧。我先睡了……”

    毛腾顿时意兴全无。起了身只吭了声“嗯”便走了出去。

    更衣之后回到寝房,毛腾刚刚脱了靴子坐在榻上,被窝中忽然就伸出一只光溜溜的腿来。毛腾一怔,回头看时,却是孙竹只披着一件中衣笑吟吟地看着他。毛腾不禁笑道:“一路上颠簸劳累,你也不休息休息?”

    孙竹狠狠地踩了他一脚,略带怨声地道:“好个梁州刺史,你是不是在郿县又找了别的女人了?卫铄那里不待着也就罢了,居然还想赶我走啊。”

    毛腾嘿地笑道:“光你们两个,都让我烦心不已。我哪敢再找些女人自寻烦恼?对了。我临走时让你叫伽罗那个小丫头和路松多往来,可这回车驾里怎么没见他们二人在一起呢?”

    孙竹叹口气道:“单伽罗那小丫头,可滑头的很,我可对付不了她。况且她年纪那么小,你就忍心让路松多那小胡崽子去糟蹋一个小女孩?”

    毛腾摇摇头道:“你总该知道。伽罗之父就是齐万年贼军的首领之一单徵。路松多好歹也是胡人义从,怎么就配不得她?黄石部是中部匈奴显贵,这个路松多在我手中还大有用处。只是那张方实在愚蠢,居然把路松多也送了过来。”

    孙竹蜷身在他怀里扭动着,有些埋怨地道:“你丢下我自己跑来安定,好不容易平安回来。你却先去卫铄那里,就是碰一鼻子灰也懒得也寻我。现在也不知道疼惜人家,却将那两个小胡人崽子问来问去,真是气死人了。”

    毛腾哈哈笑道:“我看你一路颠簸,好心让你好好休息,怎么不是疼惜你?”

    孙竹“哼”地一声,却利索地解着毛腾的衣带,说道:“人家卫家妹子心里眼里啊就是阿候。要是公举你再生个孩子,河间王又扣着阿候有什么用,是吧?”

    “哦?”毛腾故意疑问道。

    孙竹弯下腰去,忽然抬头,媚眼如丝地道:“那还不给我个孩子,好让你心爱的茂猗啊能早些把阿候领回去?”

    毛腾一把拽着她的头发,冷笑道:“那你说我都给你多少了,还不是你自己肚里没货?”

    孙竹忽地就黯然下来,一颗珠泪就从眼角滑落而出。毛腾发觉自己似乎触到了她的痛处,连忙将她搂起,温声道:“轻筠,莫胡思乱想了。你又无病无恙,哪会生不了孩子?这回走之前,我就好好给你一些,等我从梁州回来啊,咱们的孩子就该出世了。”

    “我……我好像真的,真的生不了孩子……这都多少时候了,却还是没有……”

    孙竹的泪水汩汩而出,毛腾猛地将她按倒,笑道:“该有的时候啊,怎么着都会有的。”

    卫博还在内史府,满怀希望地等着毛腾离开。忽然大门一开,毛腾带着一众将佐就闯了进来,卫博惊讶地连忙起身,说道:“毛……毛使君,有何贵干?”

    毛腾指着宋配道:“这是我抚夷军牙门督宋配宋仲业,为人有将略、善弓马。如今我虽是梁州刺史,可也是监雍州北部诸军事,节制渭水北诸军。我就让宋配做抚夷护军,暂领郿县督,督护郿县的郡兵,辅佐卫府君了。”

    卫博登时就傻了眼,回头看了窦敖一眼,窦敖却没有言语。宋配笑道:“卫府君,蒙毛使君做媒。宋配不日便与窦中尉之族妹完婚,还请卫府君赏脸一来啊。”

    卫博更是咧开了嘴,怔怔地看着窦敖,可是窦敖却还是一声不吭。

    直到毛腾等人离开了内史府,卫博这才颓然委顿,对窦敖说道:“原来你跟他们早有勾结,却是骗得我好苦啊!”

    窦敖慢吞吞地拱手一揖道:“卫府君与毛使君都是晋朝臣子,我窦敖也是晋朝的臣子。大家都是忠于朝廷,何谈勾结?”

    卫博颓唐地点点头,终于一句话都没有说了。(未完待续。。)

    s
………………………………

第235章 调兵入梁州(上)

    秦国也就是以前的扶风郡遭齐万年之乱最甚,以窦敖为代表的当地大族对新任内史卫博的软弱早就不满。而毛腾是关西宿将,与齐万年对抗多日,窦敖等大族早就在毛腾停军阿城时向毛腾提出了邀请。所以毛腾才会在阿城与河间王之使李含商议时要求节制秦国。而等毛腾抵达郿县,秦国豪族出身的佐吏早就跟毛腾暗通往来,只是卫博一直还蒙在鼓里。

    窦敖将秦**马和粮秣进行献出,但是却有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