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晋-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特道:“剑门天险,用得着设伏吗?为兄此来是有要事相商,你且不要着急。”

    两人进入大帐。李特见四面无人,立即说道:“四弟,成都有人传来密信,老三被主公夺了兵权软禁府中。老二在巴西被罗尚击败,也被费远报告给了主公要治罪。我部下又发现费远那小儿在绵竹设了多处弩机,看来主公终究不相信我们。”

    李流道:“二哥他还是太轻敌了。我们倘若能在剑阁击败雍州兵,主公他应该会原谅二哥的。”

    李特摇摇头道:“四弟,你想的太简单了。你说我们弟兄四人,若论军事才能,谁人为最?”

    “自然是三哥了。”李流想起李庠的赫赫战功,不由便说道。

    李特点头道:“那四弟你想想,为什么赵廞不派老三主持军务来抵御毛腾罗尚,却将他留在了成都。而将我们兄弟三人分散兵力在梓潼、剑阁、巴西去各自为战呢?”

    李流面色一沉,叹口气道:“我兄弟于主公而言,终归是外人。主公信任的将佐多是蜀人,也将我们视为外人。可如今我们兄弟寄人篱下,又能如何,只能走一步看一部了。”

    李特笑道:“难道四弟忘了当初我们入蜀过剑阁我说的话了吗?我们兄弟虽非汉人,在秦州也不及汉家豪族,可也能出仕州郡做到与士人无异。虽不能大富大贵,可在晋人眼里我们又比氐羌要高贵得多。为什么我们兄弟要趁着齐万年之乱南下蜀中,难道就只为了帮赵廞这个庸人割据自立吗?”

    李流默然半晌,说道:“可我賨人毕竟人少,不但比不了蜀中的汉儿,就是连氐羌也比不了。大哥,我们还是安分一些比较好啊。”

    李特微笑摇头,从囊中取出了一小包物件,说道:“赵廞硬说老三患病,不让他出成都这个你我自然知道。可是这次老三竟然托赵廞的使者带来了药材,你且看看这是什么药。”

    李流打开一看,说道:“这不是秦州的乌头和半夏吗,两味药这能治什么病?”

    “乌头和半夏都是良药,可若混在一起便是毒药,两者不和,势必相反。”李特压低了声音,故意将最后一个字拉得很长。

    “反?”李流睁大了眼睛。

    罗尚已经进军巴西境内,在宕渠水畔扎营。这个蜀汉末期名将罗宪的侄子虽是荆州人,可是自幼随罗宪成长于巴东,早就混同于蜀人,对西蜀的地形民情极为熟悉,又在罗宪教导下熟知兵法,手中更是有一支承袭自蜀汉时期的劲旅家兵,也是个自恃才华颇有野心的人物。

    罗宪在蜀汉灭亡后仍然坚守巴东抗击趁火打劫的东吴,归降晋朝后也受到晋武帝的重用,甚至得到过假节的特权,死后被追封为安南将军、烈侯。晋武帝甚至准许其子罗袭以凌江将军之位承袭罗尚的部曲继续把守巴东这个巴蜀的东部大门,罗袭早死这支仅存的蜀汉武装又被罗尚继承,在荆州与五溪蛮多次作战屡立战功。罗尚早年也曾宦游洛阳,可是作为降国之臣,连陆机陆云这样名震天下的名士也都保守排挤,身为一个武人的他自然也没有得到太好的境遇,只能在一些开府大臣的府中担任一些佐吏,于是他选择回到巴东继续率领罗氏部曲,期待能得到重用的一天,而这一天,终于来了。(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v
………………………………

第239章 罗尚西进,李特筹谋(上)

    罗尚的军队刚刚到达巴西,原本早就依附了赵廞的巴西太守蒋正就举城而降。罗尚有意责难道:“身为社稷之臣,兄台不思保国却投了赵廞,也不怕新来的梁州刺史责罚吗?”

    巴西太守蒋正亦是从刘备入蜀时带来的荆州人后裔,如今也成了正宗的蜀人,与罗尚自然更为亲近些。听到罗尚还称呼他为“兄台”,心中便也减了不少顾虑,弯腰笑道:“罗使君,我等蜀人自当保一方太平,投贼也是权宜之计。况且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自从海内混一之后,朝廷一直对蜀中疏于治理,赵廞以‘蜀人治蜀’的名义诓骗了不少士人啊。别说我们巴蜀起了乱子,我看江东只怕也太平不了啊。不过这回朝廷总算明智,天子也选对了人,有罗使君这样的老蜀人来治蜀,蜀中焉能不定?至于雍州来的那些北人,不过是在雍凉边境和羌戎厮杀的一些粗蛮兵家,他们来治理蜀中只怕会乱上加乱啊。”

    罗尚不置可否地一笑,忽然就板起了面孔,说道:“蒋府君,梁州刺史乃是你的上级,岂能容你这般形容?我虽只刺益州,可是既然事急也要从权处置。你甘心投敌,又妖言惑众区分蜀人北人,是要妄图做个法正张松吗?来人,唤任从事过来!”

    蒋正一怔,只见帐外这就走来一个魁梧的佐将,蒋正顿时就吃了一惊,结结巴巴地道:“这……这不是任都尉吗?”

    来人正是蒋正曾经的部下,原先的巴西都尉。刚刚被罗尚提携为兵曹从事的任锐。蒋正看到他就不禁浑身都发颤起来,任锐向罗尚行个军礼,一言不发站到了罗尚身后,根本没有瞅蒋正一眼。蒋正有些惶恐地看着罗尚,忽然就跪了下来,带着嚎啕的声音道:“罗使君,任都尉是个英雄。我蒋正是个惜命的小人啊……还望罗使君不要跟我这样卑微的人计较啊……”

    罗尚微微一笑,走到蒋正面前,忽然就厉声说道:“投敌事贼。不守节操,依律当斩!诓骗都尉任锐迎战却闭城投降,差点枉害朝廷将才。依理也该杀。前蜀相诸葛武侯说的好,乱世须宽容,弛世用重典。你这等反复小人,留之何益!左右,拉下去斩了!”

    蒋正顿时嚎啕大哭,被武士抓了出去,登时便人头落地。罗尚这才问任锐道:“任从事,听说梓潼到绵竹都有大股叛军,你可知其详情?”

    任锐抱拳道:“使君,梓潼守将为秦州賨贼李特。也就是刚被我们击退的贼将李骧长兄,此人甚有材武不可小觑,部下賨兵六千都是虎狼之辈,除此之外还有乌合贼众数万。绵竹守将是赵廞亲信费远,手下也有万人。不过此人罗使君可能也认得,倒也不足为虑。”

    罗尚点头道:“费远与罗某倒也是世交,都是前蜀望族。不过他倒也无甚本是,赵廞更是泛泛之辈。只是这些个巴氐賨佬,悍勇能战倒还真是麻烦。前次与李骧作战就折损将士不少,可不能还没打到成都。先损兵大半了,荆州可不会再给我增补兵力了。”

    任锐说道:“听说梁州刺史毛腾是关西宿将,骁勇善战极有威名,不如我等和他合兵一出,戮力同心定能讨破廞贼。”

    罗尚摇了摇头,笑道:“蜀人乱蜀,当赖蜀人平之,岂能依赖外人?容我三思。”

    任锐连忙退下,不再发话。

    罗尚是有完全平定蜀中的志向的,在这个决心上自然和毛腾不同。可是面对据守剑门天险的賨人李氏兄弟,罗尚比毛腾还要头疼。不过现在最头疼的,倒还不是他们,而是让他们感到头疼的李氏兄弟。

    被赵廞困在成都的老三李庠,用两种相克相反的药材暗示拥兵在外的李特等人反了赵廞,深有心机的老大李特一眼便瞧了出来,于是便找到了驻守剑阁的李流。可是李流却有些犹豫了,说道:“大哥,三哥他还在成都,要是我们有什么异动,岂不是害了三哥?蜀中险峻,我们纵然反了只怕也难以攻破绵竹,况且毛腾和罗尚的大军也容不下我们啊。”

    李特笑道:“那是自然,当初老三执意要投奔赵廞,说只有投他才能实现我兄弟四人的宏愿。当时为兄觉得只是与狐谋皮毫无利益,可现在看来,老三他打算的倒也合适。在投靠赵廞后,为兄可是没日没夜都在想着我们兄弟日后的出路,现在却是越来越有端倪了。”

    李流诧异道:“我们跟了赵廞已经是反贼,再反了赵廞,岂不是与天下为敌了。大哥,可不能学齐万年啊,反来反去还能有什么出路?”

    李特摆摆手道:“你我兄弟和齐万年不一样,我们虽是賨人,可也跟汉家无异。齐万年不过一介老氐匹夫,不思远去秦凉躲避朝廷大军,却还要与之作战,他的举动不过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可是我们呢,呵呵。四弟,你且放心,我敢断言,司马氏是不会将朝廷的主力大军开进蜀中的。而且我还能断言,司马氏社稷不稳不日之后定有大乱。蜀中那是山高皇帝远,我们要对付的最大敌人也不过是毛腾罗尚之流,再不会有其他人了。只要将此二人驱逐,公孙述、刘备之业可成。”

    李流为人稳重,还是摇头道:“大哥,不论晋朝会不会大乱,日后会不会有更加厉害的敌人需要对付,这些都是闲话了。可是如今罗尚已经到了巴西,毛腾也派人来打剑阁了。这个时候我们和赵廞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怎么能先斗起来,让罗尚和毛腾坐收渔人之利呢?”

    李特笑道:“四弟你还是太稳重了,军政的事起家而言可是需要赌徒的胆量的,你适合做个守成之君,却不适合做创业之人啊。你且宽心,为兄自有万全之策。不过现在既然毛腾来了,我们还是要会会他们。可不能让他们先占了蜀中!”

    李特的这一句评价也颇为中肯,原先历史上日后的成汉政权的雏形,便是李特肇造,李流守成。然而等打败罗尚完全割据巴蜀便要等李特那个真正材武过人的儿子李雄来完成了。不过说一句闲话,这个“成汉”跟匈奴的“汉赵”是同理,只是一个习惯称呼并非正式称呼,是一个政权两个国号,先定国号为“成”后改为“汉”,严格地来说,是“成国”,或者按照《晋书》的地域性称呼,仍叫“蜀”。(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v
………………………………

第240章 罗尚西进,李特筹谋(下)

    李流听到李特评价他适合做守成之君,不禁苦了脸说道:“兄长,当初齐万年作乱的时候小弟倒也有这个非分的想法。可目前来看,晋朝还是很强啊。君王什么的我兄弟只怕做不得,最好的出路也就是摆脱晋人统治,像杨茂搜、姚柯回那样做个部落小帅了。只是不知道兄长你到底有什么万全之策?”

    “只需如此如此便可。”

    李特在李流耳边说了心中的谋划,李流听罢大惊,有些不自信地道:“这……大哥你想的太简单了吧。”

    李特笑道:“再精彩的计策,也都是人用心想出来的,说穿了自然也不怎么让人敬服。可是事在人为,只要我兄弟同心将此事做好,何愁大事不成?”

    两人正在密议,帐外已经有士兵报道:“北军已至剑阁三十里外!”

    李流这才下定了决心一般,说道:“那我们先走好这一步吧!”

    马瞻率领的三万人的确很多,尤其是在蜀中作战已经算是一支大军了。可是完全是关中各地流民役夫拼凑而来的乌合之众并没有什么战斗力,而且逃兵问题也很常见。马瞻虽然也是安西军校尉出身略有材武,可是在统率大军方面却到底却些经验,直到进入梓潼后扎营,才从灶坑中看出了一丝异常。

    “出汉中的时候,也没有清点兵力,现在点一下,还有多少。”马瞻皱了皱眉眉头,下令清点人数。

    等清点完人数。军吏都不敢报告了,结结巴巴地道:“督……护,七营四十一部,尚有士卒一万八千七百三十四人……”

    马瞻虽然猜到肯定逃走不少人,可是也没想到还没作战三分之一的人就逃得精光,顿时就闭了眼睛,猛地说道:“出关中时。不是有七营四十四部吗。怎么,有三部人马,居然连军司马都逃了?”

    军吏低下头来。一句话也不敢说,只是缓缓点了点头。

    马瞻废然叹了口气,小声嘀咕:“逃得也好。说是州郡兵拼凑而成,其实多是归顺了的氐贼齐万年部下,倘若全在蜀中逃了岂不更糟!”

    马瞻嘀咕完,这才对那军吏道:“我们这次带的粮草也不多,马上吩咐七营校尉来我帐中议事,明日清晨便对剑阁发起进攻!”

    马瞻招来这支乌合军的七个新任的校尉议事,而这七个校尉也多是安西军底层军吏出身,多数都没有带兵经验,仍然跟过去做伍长、什长时的习惯差不多。马瞻向他们询问攻城的策略,这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军汉一个个都起来。表示都可以身先士卒率死士为先登,不负河间王殿下的提携之恩。

    马瞻冷笑一声,沉默了半晌这才忽然爆发,大声呵斥道:“你们这些庸才,河间王将你们从行伍间提拔出来。做到校尉一职。是让你们做军官还是做戍卒?身先士卒,谁人不会?做先登死士,只要重赏之下是个人都能办得到。可是剑阁是什么地方,是蜀中第一雄关,是靠着蛮力就能攻下的吗?别的事情勿论,你们且看看。你们部下的兵卒,都还有多少了?”

    多数校尉都沉默了下来,只有一个校尉站了起来回道:“马督护,自从关中入蜀,我营中在秦国逃了百余人,于栈道逃了百余人,至褒中又逃了百余人。沿途卑将也曾向督护禀告,可是督护却也不以为然。如今境遇如此,难道都是我等的过错吗?”

    马瞻黑着面色,沉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校尉不卑不亢地道:“督护身当全军之责,倘若连帐下校尉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是不是太不称职了?”

    马瞻这才怒声道:“吕朗!你当本督护认不得你吗,当初我做百人将的时候你才是个小卒,如今也横起来了?刚才抢着做先登的可也有你啊,你可敢立军令状前去?”

    吕朗笑道:“有何不敢!”

    众校尉看到马瞻发怒,纷纷为吕朗捏了把汗,也有为吕朗求情的,可是盛怒的马瞻哪会理会。然而吕朗也是须髯皆张,毫无退步的意思,当下便立了军令状。

    等到众人散去,忽然有个校尉留下偷偷向马瞻说道:“督护,吕朗此人可不是关中土人,是个不明出身的外人啊,关中也有不少冒认吕姓的氐人。您逼他太急,要是投了蜀贼可如何是好?”

    马瞻无动于衷地道:“他敢,此事莫要提及,再说我治你的罪!”那校尉听罢赶紧退下,马瞻这才拈着几根胡须,皱眉暗道:“要是这个吕朗敢投蜀贼,倒也好向毛腾交代。就把战败以及逃兵的责任都推到他身上,届时早日撤军回去,有何不可?这军中士卒虽然半数是齐贼贼军出身,可到底是我关中儿郎,真要拼死在蜀中可不值啊。”

    马瞻其实和帐下诸校尉一样,都是做惯了小军吏根本没有筹划全局的能力,虽然想到推罪吕朗的主意,可是这个始平汉子始终还是有些愧疚。夜已三更反复难眠,只是默默念叨李含临行前说的话,喃喃道:“难道身为大将,必须要牺牲下属以全大局吗?李代桃僵,李代桃僵!我马瞻于河间王殿下而言便是颗心甘情愿的李子,吕朗啊吕朗,你若对我有半分的尊重,我又岂会将你做了代我受过的李子?”

    马瞻正在踟蹰,忽然帐中一阵噪杂,一个军吏急匆匆地进来喊道:“督护,不好了督护,贼兵劫营了!”

    马瞻听罢大惊,赶紧披挂出账,下令击刁斗示警,可是抬头一看,四周早已火光熊熊,原来李特兄弟已经在营外纵火,再杀进来了了。

    “还愣着干什么,下令各营灭火破贼!”马瞻到底也是个老兵,虽然有些手足无措,可是心中并未惶恐,提起长刀便大声呼喊发令。

    混乱中雍州兵营盘外围已经和蜀军交手,可是还没打多长时间,蜀中就撤入山中。马瞻远远看到蜀军手中的短小蜀剑,不禁惧意全无,忍不住大笑道:“军中器械,利在长兵。这些蜀贼好生穷酸,手中的剑也跟他们的个头一般矮小,也只敢靠着火势欺人,弟兄们,随我冲杀出去,倘能捉得贼将,破剑阁便不难了!”

    雍州兵本来还有些惶恐,可是看到蜀军一击便退,纷纷嘲笑蜀人怯懦,操起兵刃便随马瞻追杀而去。
………………………………

第241章 意料之外(上)

    坐镇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在毛腾走后就迫不及待地招来张方,向他询问能否在中枢有变后夺取秦国和始平的事宜。可没想到的是,平素狂妄的张方却很保守地表示,安定新平一带仍有隐患,让毛腾离开雍州的最好的方法还是以不动武力为最上。

    张方听到马瞻带了三万人南下的消息,顿时大惊失色,急忙道:“殿下,让马瞻带三万人入蜀,这究竟是是谁的主意?”

    张方沉顿片刻,严肃地说道:“殿下,容某直言。军务之事,还是不要问计李世容,李先生的确才能出众,可是他不是个军人,实在不懂军事。军中之最,当是士卒,没有士卒如何打仗?关中人口本来就不多,三万人哪怕是乌合之众只要严加训练,练成虎狼之师也是有可能的。可要是落在蜀中,不论是投降了毛腾还是投降了蜀贼,那可是对殿下都大为不利。如今我们的钱粮有关东支调并不紧张。以雍州而言安西军五万的确已经足够甚至还有些偏多,可要是遇到其他变局,五万人却是捉襟见肘,恐怕难以万全啊。”

    “哪有两全其美的事啊,殿下!马瞻倘若指挥一两千人还可能会连番告捷,说不准会让毛腾也起兴出战。可是三万人尽付于他。只有可能大败而归甚至全军覆没,断然无告捷之理。殿下此举,实是不察!”张方直言说道。

    正在此时,殿外忽然来人通报,急道:“殿下,马督护在剑阁被蜀贼夜袭,退蜀贼后追击山林,蜀人皆持短兵,利于山林搏杀。我军先胜后败,只有校尉吕朗保着马督护逃奔汉中,三万人一战尽溃……”

    通报者施礼后退出殿外,张方猛地激动地说道:“殿下,三万人竟被剑阁守军击溃。岂非奇耻大辱?倘若传将出去,只怕也影响军心啊!”

    张方粗黑的眉毛顿时就结成了疙瘩,可是已是覆水难收,只有不再言语。

    “前锋督护马瞻,丧师辱国,请使君责罚!”马瞻披头散发一身狼狈地跪在毛腾身前,满脸颓唐。毛腾哼了一声,下令道:“就由吕校尉带他回长安让河间王处置吧。”

    “侯脱,速命部下将士,收罗逃亡溃兵。天护,须做好准备,以防贼军乘胜进犯汉中。”毛腾施令已毕,这才面无表情地坐了下来。

    毛腾摇摇头道:“不用了,我料想蜀贼是不敢进犯汉中的,益州刺史罗尚已经进军巴西郡,贼军敢来攻我,成都势必门户大开,贼军定不敢如此。”

    毛腾一愣,彭天护猛地嚷道:“使君,何须作甚准备。汉中虽然四面环山,可是周围地势平坦,我军骑兵定能将其杀败。他们要敢来,不如就让我去,我一定不恋战不攻城,杀杀他们的锐气便可。”

    毛腾没有多言,说罢便离去。郭文有些发愁地对贾疋说道:“军司,马瞻部下再是无能,也有三万人啊。看来蜀中贼患比当初的齐万年也差不了多少,我们这回只有五千人,是否太过轻敌了?”

    “是谁,难道要等和罗尚合军?”郭文有些不解地问道。

    郭文思索了半天,这才一拍大腿说道:“我想明白了,一定是使君故意带少量兵力示弱,引诱贼军来攻。真正等的人是宋配,等他秘密率军入蜀!”

    郭文又想了一会,这才叹了口气,说道:“那军司觉得呢?”

    郭文一拍大腿,笑道:“我知道了,是杨茂搜!”

    猫扑中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