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断宋之谜案天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雷头一旁又道,“你让我回部落去暗地里监视武霜霜,我才发现,跟你说的一模一样,那个刺客的确跟武霜霜有勾结,不过我不知道她们是母女。

    虽然我没听到更多的话,但是我听说什么谋朝篡位,调动军队,并且有人要谋害你们,我觉得自己人单势孤,所以赶忙找夜语帮忙,回来救你们,可是……”

    “等等……”包拯阻止雷头讲下去,“你说谋朝篡位、调动军队是武霜霜和她的母亲说的?”

    雷头点点头,“是啊,不过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她们的母女。”

    包拯猛然间站起身来,似乎想到了什么,“这一切才对了,我们都错了,想错了。”说着包拯赶忙往屋外走。

    “包拯,你去哪里?”

    “我要去见一个人。”

    '小说网,!'
………………………………

第147章 真相 上

    “包拯,你去见谁?”

    “我要去见萧娘娘!这件事必须问她才能弄的清楚。”

    “已经成这样了,你还早追根溯源吗?没什么意义了。”

    “不,我希望得到真相,最起码让我明白,这些事的原由。”

    雷头劝阻包拯,在雷头的心里,他只想大家快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可是,包拯却不然,他的心里还是有很多的疑惑,他是一个究根追底的人。他要把所有的真相追查明了。

    雷头没办法,只好任凭包拯离开。

    走了很长的时间,包拯向路上的丫鬟随从打听,这才来到宫内东北角一处冷清的庭院外。

    庭院不大,透着低矮的墙,能看到其内就有一间屋舍,屋舍的窗户纸都能看到,已经破烂不堪。

    包拯上前,扣打门环。

    不一会,门哗啦分为俩扇,走出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老妇人打量包拯一番。眼中看到面前的公子穿着宋人衣裳,面色黝黑,额前有月牙。

    “您是包公子?”

    “正是在下,我想拜见萧娘娘。不知……”

    “进来吧。”老妇人侧身让出一条道路,“娘娘吩咐,只有你来了,她才会一见的。”

    包拯没有回话,不过心中却明了,果然这其中有其他原因,萧娘娘才会见我。

    进去院内,院子并不大,地上是土的,很难想象在宫中,尽然还有个地方地上没有铺青砖石瓦,其内更是没有任何摆设,最显眼的就是院子正当中蹲着一个大水缸。

    包拯走进一瞧,缸内此时空空如也。

    “包公子,不用看了。娘娘这已经是第二次被打入冷宫了。第一次还好,虽然搬出了皇后殿,可是住的地方还是娘娘们住的寝宫,而这第二次,已经是比下人们住的小院子都不如的地方了。”老妇人叹口气,“身边连个下人都没有,就我这老身子骨,哪还能干得了什么活啊!”

    老妇人说着,眼中泛着泪花。走至门口,老妇人上前报了一声,打开门让包拯进去。

    包拯向着老妇人点头,走了进去。

    刚刚进屋,一股霉气扑面而来,包拯被呛得差点咳出声来。

    定睛查看,屋内有些昏暗,墙壁的上的白色已经脱落不二,露出下面的泥土。地上几张破旧的桌椅,俩张床,一张靠着门口,应该是那老妇人的床,而另一张靠在房屋正北,看起来稍微比门前的新一点,萧娘娘此时坐在床边,盘着腿,闭着眼。

    包拯眼中,萧娘娘头上凭空多了几缕白丝,脸上没有了之前的光彩,就连身上的红色衣服都灰暗了下来。

    包拯上前一步,躬身,道了一声礼。

    “不必了,我现在还有什么身份,坐吧。”萧娘娘睁开眼,已然没有了之前的戾气,伸手指了指地上的破凳子,示意包拯坐下。

    “谢娘娘。”包拯转身坐了下来,可是屁股一坐,莫名间,下面的凳子咔吧一声,轰,凳子碎了,包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包拯赶忙不顾自己的丑态,站了起来,转身要拾地上凳子的碎片。

    “不必了,就让它碎了吧。”萧娘娘掩着面,似乎也被包拯这茁笨弄的笑了起来,不过转瞬间,她又道,“凳子碎了,人心也碎了。如今也就这般如此了。”萧娘娘咳嗽了俩声,似乎也不适应这屋内的潮气。

    包拯不敢落座,只好站着,听萧娘娘咳嗽,心中一份怜悯,“娘娘,保重身体。”

    萧娘娘点点头,“你来这里,是要问我什么事情吧?”

    “有些事情我心中疑惑,不知娘娘可否……”

    “不用说了,我知道你心中的疑惑,你的年纪应该比蛮儿大不多少吧。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作为,当属不易,可是你涉世未深,对世间的种种还需要历练,耶律隆绪之所以欣赏你,应该也是因为你这一点吧!”

    包拯听到此处,心道,萧娘娘为何说我有作为,之后又说我涉世未深,那辽主到底是欣赏我哪一点,不由得眉头皱了起来。

    萧娘娘看了看包拯的表情,“包公子,我问你回答,也许你的疑惑就会解开。”

    包拯面上恢复平静,轻轻点了点头,可是心头却是无比翻腾,因为他害怕,害怕萧娘娘说出的每一句话。

    萧娘娘用手帕掩面,咳嗽一声,“你知道皇城之中谁的权利最大?”

    “那自然是皇上了?”

    “不对!”萧娘娘摇摇头。

    “为何?”

    “耶律隆绪十二岁登基,到现在已经数载,当年,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哪能掌控、把持朝政。所以当年皇太后摄政,并且功绩卓越,满朝信奉。

    当时耶律隆绪只是一个皇帝,并没有一点的实权。而后萧太后鸾驾归西,政权就变的混乱,到如今虽有所收敛,可是并无完全归于耶律隆绪。”

    包拯点头,心头却是一动。

    “我再问你?你认为蛮阿奴是否是耶律隆绪所生?”

    “这个?”包拯不敢回答,因为他心中似乎也出现了动摇。“我听完颜首领所讲,并非辽主亲生。”

    萧娘娘面上苦笑,“错!蛮阿奴是他亲生。”

    包拯被萧娘娘的话,震得退后俩步,“难道说,完颜首领是在骗我?”

    “完颜石鲁他不知道,就连阿休都被蒙在鼓里,阿休的死纯属是耶律隆绪夺回政权的踏脚石。”

    “啊……”包拯睁大眼睛,不敢相信这一切。

    “耶律隆绪为了夺回政权,她逼迫我,如若不说我的蛮儿是阿休所生,他便要杀了我的皇子。而大皇子便是蛮儿的榜样。”

    “难道说大皇子也是辽主所为。”

    “可能你也听完颜石鲁讲过,可是他毕竟不是当事人,而我是眼睁睁看着我的儿,掉进了湖中。

    那日耶律隆绪故意将阿休叫到我的面前,期间借故离开,可是他离开前,他是抱着皇子的,他抱着皇子的地方,正是离湖水中央最近的地方。

    皇子落水,阿休并未救皇子性命,目的就是让阿休有愧疚感,让我有负罪感,然后他让我回我父亲的府上,他知道我和阿休有染,故意让我们私会,故意让阿休认为,蛮儿就是他的亲儿。”

    包拯听到这里,额头上的汗珠已然斗大,许是他涉世未深,他内心中对人心的丑恶感到害怕。

    萧娘娘紧紧的盯着包拯,“他就是这样收回了南院大王的兵权。而最近几**们的到来,促使他要收回北院大王的兵权,而且还要削弱周边部落的实力。

    耶律隆绪,他利用了你!”

    '小说网,!'
………………………………

第148章 真相 下

    包拯圆睁二目,倒退俩步,彻底被萧娘娘的话镇住,心中还在一刻不停的否定着,可是不管怎么想,事情真如萧娘娘所说。

    萧娘娘继续道:“你知道为什么辽主一直要带蛮儿在身边吗?为什么不认自己皇儿吗?”

    包拯此时似是崩溃,脑中异常的混乱。

    “因为他要把北院大王的兵权也夺到自己的手上,也许你也知道,我那个大哥,根本没有任何的雄才伟略,而一直支撑他的也只有我在他旁边提点他。

    辽主带蛮儿在身边,依旧是控制着我,让我别想着其他。而我也只好跟着他想的一样,每天青灯礼佛。

    包拯你不知道,我每次见我蛮儿心有多痛,他该有的却一点也没有,而没有的他全部都让他受尽折磨。”

    萧娘娘说到这里眼泪掉了下来,为那苦命的孩儿感到悲伤。

    静了半响,萧娘娘又道,“当我听到蛮儿死的刹那,我就知道他要开始行动了,所以我也要赶快行动起来,我偷了太祖皇留下的南北芒刺,暗地里四处奔波,游说其他部落,可是耶律隆绪依旧想到了这一点。

    你以为胳膊上带有梅花的人都是我的人,你又错了。

    因为这也是耶律隆绪的阴谋,因为他派出去的刺客就算暴露,也不会想到是他做的。

    一方面是为了削弱周边部落,一方面是为了让我不能集结起来反他的势力。

    在此期间,完颜石鲁遇刺,他怕你查出来什么,所以又将我的燕哥设计害死,又将公主押在牢里,是因为让你尽早回朝,不想拖延时间,让你察觉到什么。

    我原本想阻止夏馨去找你们,当追到一半时,夏馨落下马,还以为她死了,可是后来,才知道她没有死。

    耶律隆绪如愿以偿,你们回到了皇宫,可是一个套早已经给你下好,就等着你们脖子套上去。

    不能说一个套,而是俩个套,因为夏馨聪明,让你们看到她手臂上梅花,你自以为你知晓了一切,可是你根本就是一无所知。

    雷捕快和夜语去救你,反而将夏馨救了出去,我本不想让夏馨再说什么,可是我失败了,再杀她的时刻,被雷捕快救走,现如今我不知道她在哪,不过我想是她让雷捕快去我的行宫,去找那迷幻药。

    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不行动是不行的了,因为我怕你,怕你把我直接推到死亡的地步。

    可是,唯一让我没想到的是武霜霜,当她第一次找我的时候,她说是为了给母亲报仇,因为当年阿休事发,辽主派我大哥去完颜部落,本来想一举拿下部落,谁知道完颜石鲁拿出了真正的南芒刺,才幸免与难,但是我大哥依旧杀了人,而武霜霜的家人亦在其中。

    武霜霜只有一个请求,就是能杀了耶律隆绪,因为她母亲的死就是因为耶律隆绪。

    哪知耶律隆绪不知还是真的假的,我觉得是假的,凭空出现武霜霜的母亲,所以武霜霜反叛了我,没有武霜霜,也许我就杀了耶律隆绪。

    萧娘娘说完,看着包拯,“包拯,让你知道这一切,是因为我觉得你是一个好人,可是正如我所说,皇宫内的黑暗,岂止是只看表面就能看清的。”

    包拯怔怔,全身发抖,额上的汗珠顺着耳边,淌在下巴,滴落在地上。

    “包拯这一切你知道了,你能做什么你还是快点离开这里吧。耶律隆绪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萧娘娘说着,伸手在床头拿出一样东西。“这面令牌是耶律隆绪赐于你的,你拿着他快走?”

    包拯低头,看了看令牌,伸手接了过来,因为他知道,没有这令牌,也许他会永远留在这皇宫中。

    手里拿着令牌,包拯的心却彻底的奔溃,他无论无何都无法相信这一切,可是回忆起之前的种种,又不得不相信这一切。

    从自己被北院大王抓来辽国,辽主轻而易举的便放过了他们,之后第一晚便遇到了宫内的鬼,之后便是辽主请求自己查探宫中怪事。

    当自己想要拒绝时,第二日便有了公主杀人的事件,公主出事,辽主料定包拯不会袖手旁观。而为了让公主的事严重,他不惜搭上自己的二个儿子。期间似乎和夏馨还是有关系,那晚的事情也绝对不是如夏馨说所的那样。

    为什么蛮阿奴能进皇陵,不是因为什么别的,因为蛮阿奴就是辽主的儿子。

    刺客胳膊处的梅花,夏馨胳膊处的梅花,谁不能在自己的胳膊处刻个梅花呢?

    为什么完颜首领被刺?

    为什么迷幻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

    为什么,为什么……

    一切他都懂了,明了了。正如萧娘娘所说,之前自己推理的种种,全被否定。

    这一切全部是辽主为了收回自己的政权、兵权而设的局,而自己就是这局中那一颗可怜的棋子,包拯感觉全身无力,刹那间觉得天旋地转。

    包拯不知自己如何走出萧娘娘的屋舍,不知如何回到自己的住所,他敲了敲门。

    “包拯,你回来了。”

    包拯点点头,迷惘中从腰间拿出那面令牌,“拿着令牌,我们快走。”此时的包拯已然面容呆滞,猛然间吐出一口鲜血,晕了过去。

    时间慢慢逝去,待到包拯睁开眼时,发现自己躺在一架马车上,身边坐着公孙策。公孙策发现包拯醒来,没有问什么,没有说什么,只是对着包拯笑了笑。

    隐约间,包拯听到外面的声音,也许还没有出了辽国的地界,外面的声音是欢快的。

    “辽主上尊号,大赦天下,三年不进贡,四年不赋税。”

    欢呼声,雀跃声。

    可是谁又能知道,就在皇宫的东北角,一处破败的庭院,一间破旧的房屋,俩床破烂不堪的床铺,一个破凳子的碎屑还洒落在地上!

    一条粗大横梁上,一个女人,抓着一条白绫,闭着眼,脚下轻点,凳子倒地,女人挣扎几下,没了气息。

    不大时刻,一个老妇人推门,看见眼前的景象,吓的跪在了地上,也是呐喊者,却始终没有人回应。

    '小说网,!'
………………………………

第149章 小茜,谢谢你

    一路南下,路途遥远,包拯三人行走在路上。

    包拯始终没有说什么,他不想提及关于这件事的任何,他的心中似乎已经心灰意冷,他是个要强的人,可是现如今发现自己错的一踏糊涂,而他现在的想法,只是想回家,平平静静的过日子。

    公孙策虽然不知道包拯遇到了什么,不过他似乎懂得包拯的心,他的打算便是到徐州去找他的父亲。

    雷头并不被这一切束缚,也许他抓差办案,已经看透了一切,也因为他是个武夫,所以他一路上哼着小曲,说着笑话,无不欢乐。

    一路上都很平安,几人行至关内,关内相对于关外来说已然是夏至,天气突然热了起来。周边绿树茵茵,花鸟齐鸣。

    关内要经过武霜霜的家,本来包拯想拜访下武大根,可是当走至他的家门前,已然是人去楼空,武大根不知去向。包拯心中默念,希望以后能见到面,最起码能让武大根知道,武霜霜自杀的情况。

    三人见武大根家已经破败,只好离开。

    大约是二个月的时间,只见庐州城城北,出现了俩个人,风尘仆仆,不过他们脸上却笑的灿烂。

    刚刚进了城门,雷头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有多久了,大半年?都没回来了。”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气息,雷头现在就想飞奔到自己的家,抱起自己的儿子,抱起自己的妻子。因为他实在是太想他们了。

    “雷头,快去吧。”包拯在雷头身边,看着雷头跃跃欲试,知道雷头的想法。眼中亦是泛着泪花,因为他也想自己的母亲。

    雷头看了看包拯,虽然劳累,但是脚下依旧生着风,犹如刹那间,包拯就看不到他的身影了。

    包拯见雷头身影消失,自己也舒了一口气,索性将以前的种种抛在脑后,脸上显出一丝笑容,脚下放快脚步。

    还是这条医巷,可是包拯左右看看,发现医巷现如今冷清了不少,接连着几家医馆门户,都是紧闭着。

    包拯走至当初袁老头的医馆处,门上已经挂了新的招牌,门口也重新洗刷了一遍,老店换新颜,人也换了吧。

    紧走几步,外面看去依旧是那块匾,《回春堂》三个字没有被岁月冲刷的褪色,门户依旧看着有些破旧,可是令包拯纳闷的是,医馆的门是关着的。

    “有人吗?”包拯上前扣打门环,等了半晌,里面没有一点动静。

    包拯左右看看,心道,母亲和小茜难道不在这了,不过他再看看窗户和门栓,应该不会,因为窗子上的尘土极少,门栓看着也是经常被人触摸的样子,光滑没有灰。

    正当包拯疑惑时,他的身后,“啪”的一声,包拯赶紧转过身,身形一阵。

    一个妇人被身旁的一个妙龄姑娘扶着,而妇人手上提着的篮子掉到了地上,篮子里面的黄纸、香烛洒落一地,其内似乎还有几张小小的保佑符。

    “拯儿……”老妇眼含热泪,上前倆步,睁大眼睛看着包拯,继而又转头看了看小茜,“小茜,我不是在做梦吧?”

    “娘!”此时此刻,包拯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跪倒在地,眼泪夺眶而出。

    “呜呜……”包大娘哭出了声,她赶紧上前,双手捧着包拯的脸颊,“一去就是大半年,没有一点音讯,你真把娘想死了。”

    “娘,孩儿不孝!”

    一旁的小茜亦是抹着眼泪,一会又伤心的笑,一会又开心的哭。

    三个人就在医馆门口,抱着哭了足足半个时辰,这才进了门。

    包大娘笑着,嘴都合不拢,一直拉着包拯的手,一会说包拯瘦了,一会又伸手在包拯的身上轻轻拍打一下,怪罪自己的孩儿。

    一旁的小茜根本插不上话,只是在包大娘笑的时候,她也傻笑,在哭的时候自己也掉眼泪。

    “拯儿,我就说昨晚做梦梦到了你,我今天拉着小茜去庙上求签,大师就说拯儿你马上就回能来了,大师真的很灵验啊。”

    “是,娘,我回来了。”

    “以后再也不走了,不管什么事,咱们一家人在一起。”

    包拯听到这里,想到了之前的种种,他从来没考虑过,假如自己有了什么事,母亲怎么办。虽然自己愤恨丑恶,可是自己一个人,在人心的黑暗面前,依旧是那么的渺小。心中暗自下了决心,以后的事就让它顺其自然,自己绝对不会再插手。

    “拯儿,想什么呢?”包大娘看着包拯发愣,似乎看出了什么。

    “没想什么。”包拯讪讪一笑。

    “有什么事,一定要给娘说啊。对了,娘高兴过了头了,你的病是怎么治好的,去那个什么山,你们遇到什么事了,怎么到今天才回来?雷头呢?还有公孙公子呢?”

    包大娘一口气,问出了好多个问题,想要听听他儿的经历。

    “娘,那山叫长白山,其实很好找,还得多谢青峦寺的那些僧人,僧人乐善好施,我们去了,就把我的病医好了。

    本来我们是想尽快回来的,但是你也知道,完颜公主那人,硬是把我们拉到辽国,我们逼不得已跟着去了之后,辽主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我们这才这么晚回来。

    雷头和公孙策都好好的,雷头已经迫不及待的回家了,而公孙策他去了徐州,找他的父亲去了。”

    包拯慢慢道来,可是听到这些,包大娘突然止住了笑脸,看着包拯表情,包拯的眼睛左右乱动,虽然包拯说的简单,可是包大娘哪里不知,自己的儿在骗她,沉了半刻。

    “只要拯儿你平安回来就好。”包大娘最终还是没有追问。

    包大娘转头看见一旁的小茜,脸上一笑,“小茜过来。”

    包大娘伸手拉住进前来小茜的手,另一手拉住包拯。

    “拯儿,你知道吗?小茜也是特别的想念你,娘每次想你的时候,小茜都跟着抹眼泪,假如没小茜,娘恐怕都撑不过来。你现在回来了,以后要对小茜好一点。”

    包大娘说着,小茜的脸已经红的似个苹果,低着头偷偷傻笑。

    包拯转头看着小茜,只见小茜此时清纯脱俗,黑色的长发披在肩头,洁白的长裙,婉儿间,伸出手,扯一下耳边垂下的发丝,半侧着脸,用明亮的眼眸,偷偷看一下包拯。此刻因为脸红,更显的那么的可爱。

    “小茜,真是多亏你了,谢谢你!”包拯不知怎么的,脸上亦是感到一份热量。

    包大娘看到这一幕,咯咯咯的笑出了声音。

    '小说网,!'
………………………………

第150章 杜胖子

    翌日清晨。

    “拯儿,把这个拿着,到了庙上一定要亲自谢过大师。这个一定让大师拿去,给庙上的香火钱,还了娘的心愿。”包大娘笑着给包拯一小包裹钱。

    包拯将钱接到手上,点点头,“娘,您就放心吧。”

    向包大娘告了别,包拯和小茜俩人并排走出了回春堂。

    包拯没回家前,包大娘没少去城北的天王庙,就在前几日庙里来了一个大和尚,乡里乡亲们互传,那新来的高僧卜卦非常准,而且乐善好施,还会医病救人,穷人去求大师看病,大师从来不要钱。

    包大娘听后,自然和小茜一同去天王庙祈愿,信不信不重要,只要能知道拯儿平安就好。

    刚刚祈愿,包拯不过一日便回来了,所以包大娘一再让包拯去还愿。

    天王面也是庐州城的老庙了,包拯记得这几年庙上的香火并不兴盛,而且庙上的和尚也就三俩个,可是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