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爱妻入骨情何堪-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恋缀泣着,眼含热泪。一声哭泣道;夫君,你不问我家爹爹没有话提,要问他老人家吗,可就让人更加悲伤了,你就听俺细细的给你讲来。

    明恋又叙述起老汉出走以及回来的经过。

    这真是;未从开言泪先涌,

    老汉离家更悲情。

    要知其中原和委,

    且慌莫急慢慢听。
………………………………

第三百九十四章;父女话悲伤

一;这一天,明恋正在床上哭泣,忽听得大街上汽笛长鸣。她急忙下床,来到院里。朝外一看,见有一辆白色警车拉着响笛,停在她家大门口。于是,便喜出望外,急忙跑了过去。 这些天,只要外面有什么动静,她总是在想;是不是父亲回来了?

    她来到车前一看,只见老汉在车里坐着。她喜出望外,高兴不已。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像是面上的一道涟漪,迅速划过脸部,然后又在眼睛里凝聚成两点火星,转瞬消失在眼波深处。 你毫无倦色,快乐地微笑着,那闪着青春光彩的笑容,像—朵在夏雨之后悄然绽开的睡莲,含着晶莹的雨珠,羞怯而又优雅地点着头。他心里像灌了一瓶蜜,眉角含笑,连那四方的紫膛脸上隐隐约约的麻瘢也泛着红光、他乐得下嘴唇往上嘴唇包,脸蛋儿耸成个肉疙瘩。天边的晚霞露出了笑脸,好像在分享我们的喜悦;空中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仿佛是在为我们唱赞歌;路边的小草在微风中舞蹈,好像在为我们庆祝。我们的心情啊,是那么的高兴,那么的欢畅。

    哭叫一声;爹爹,你可回来了。随后便一头扑进了老人的怀里。这真是;父女团聚喜盈盈,两行热泪话重逢。

    父女俩抱头痛哭。那泪水好似泉眼里的水不住的往外涌流;那哭声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这时候那开车警察走过来相劝;老表,你们父女团聚,应该高兴才是。你们别哭了,说着他也抹了抹眼泪。

    老汉止住哭,在明恋的掺扶下走进了院里。老汉介绍说;明恋,这是你表叔…………邢伟,顺河集你姑奶奶家的三儿子。这些天,多亏你表叔一家对我的悉心照顾。如果不是他们,真不知道咱父女还能不能再次见面?

    那就多谢表叔了。明恋望着邢伟,跪在地上,连磕三个响头,以示谢孝。

    明恋谢过邢伟,她找来一条板凳,让邢伟坐下,随又倒了茶,递了过来。

    这时,老汉看到门上糊的白纸,大吃一惊。急问;莲儿,莫非你娘她……………

    我娘过世了。明恋泣不成声。她望着父亲,十分自责的说;是我害死了她老人家。我对不起你啊。

    怎么回事?老汉望着明恋不懈的问。

    你走后,我娘病倒在床,一直卧病不起。加上担心,思念你老人家,她就在四天前咽了气。

    哦,你娘她死了?老汉惊呆的如同一个木桩,又一次抹起了泪水。这一噩耗,犹如晴天里打了个霹雳,使他撕心裂肺的难受。他想,没想到相濡以沫的夫妻竟然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上。真是让人痛心啊。

    他望着墙上挂着的妻子的像片,思绪的帆船一下子把他带入到那遥远的过去。这使他暮然想起和妻子一起走过的艰难岁月。他忘不了妻子对他的悉心照料;忘不了妻子任劳任怨的身影;忘不了妻子和他一起奋斗的风风雨雨………………

    正是;父女相见话悲伤,

    抬头望见妻子像。

    往事如云浪涛涌,

    心如刀绞泪千行。
………………………………

第三百九十五章;相濡以沫情

他清楚的记得;妻子大他三岁。结婚那年,他只有十五岁。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得娃娃男孩。妻子把他当成小弟弟看待。二人相互尊敬,相敬如宾,从没有红过脸,抬过杠。在家里,妻子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喂猪,刷锅,做饭,从没有闲过。家里地理,任劳任怨,从没有说过累。村子里的人都夸他娶了一个好媳妇。

    自从结婚到现在,夫唱妇随,从来没有吵过架。他想,妻子真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啊。

    他至今还清楚的记得;1939年,日本鬼子占领中原,到处抓壮丁的情景。

    那年的夏天,鬼子来到他家,手里端着三八大盖枪,上着明晃晃的刺刀。叽里哇啦的叫喊着乱搜。妻子把他按倒在床上,让他装病。自己不慌不忙的和日本鬼子应酬。

    翻译官要他家出人去修炮楼。妻子说;俺男人正在病着,无法去做工。

    那你去。翻译官不容分说,就把她推出了屋门。

    妻子回过头来,对他说;照顾好儿女,别忘了吃药啊。说吧头也不回的跟他们走了。

    每当他想起那一幕,就使他心里为妻子捏把汗。他想,妻子是多么勇敢呀。面对日本鬼子,镇定自如,一点也不害怕。那一年,去修炮楼的男子大多都被日本掳去做苦力,死在他国异乡。是妻子的机智勇敢保全了他一家,保住了他的生命。每当他想到那一幕,他就打心里感谢妻子,佩服妻子的勇敢机智。现在,妻子的过世,怎不使他留恋思念,怎不让他痛心呢?

    邢伟走过来劝说父女一回,随后起身告辞。

    二人送走邢伟,回到屋里,明恋泪如雨下。想到母亲的过世,忍不住哭泣道;爹爹啊,女儿可把你盼回来了。你知道吗?这些天女儿心里有多难受吗?找不着您老人家,加上母亲的辞世,我心里犹如万把钢刀穿心一般,难受至极。泪水哭干了,嗓子哭哑了,也盼不来您的音信。

    老汉抹把泪,禁不住又哭泣起来。是啊,父女连心那。打从明恋来到这个世上,他心里就十分喜爱。虽然儿女已经有了几个,但明恋毕竟是最小的。常言说;头生娇,末生娇,中间加个气死包。随着明恋的年龄增长,身体上的变化越来越显得美丽动人。再加上明恋有一张樱桃小口,说起话来如糖似蜜。所以,打小就把明恋宠为娇子,视为掌上明珠。

    爹爹,你到底去了哪里?明恋停住哭,这才问起老汉离家出走的情况。你又是如何遇见俺表叔的?

    老汉叹了口气,泪水犹如断线的珍珠…………………扑簌簌的滚落下来。他想,女儿呀,你不问我这些倒还罢了,若问我去了哪里?说起我是如何遇见你表叔的,那可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啊。老汉没从说话泪相涌,哭声长叹离别情;女儿,你听我详细的讲来………………

    明恋望着老汉激动地的表情,讶异的睁大了双眼。正是;

    人间巧合千千万,

    笔墨难书爱心篇。

    姑舅表亲是一家,

    打烂骨头心相连。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欲知详情,请看下回。
………………………………

第三百九十六章;老汉夜寻死

一;原来,老汉遭了明恋的顶撞,心里更加气恼。他躺在床上,长吁短叹,哼嗨不止。

    明恋的行为,使他感到无法面对乡亲,无法出门赶集。半夜时分,他便偷偷地起了床。他决定离家出走,和明恋断绝父女关系。当他开了门,身影消失在夜空里的时候,一种孤独,凄凉的悲哀之情又油然而生;聚涌心间。

    他想,自己去哪里呢?茫茫黑夜,漆黑一团。整个天空暗的伸手不见五指,如同铁锅相似,老汉望着茫茫的夜空,不禁落下了两行伤心之泪。他没有想到,在他苍暮之年还要背井离乡。去逃荒,去漂泊,去流浪…………………

    想到女儿…………………明恋的所作所为,他更是气愤难平,痛心不已。没想到自己一向疼爱的女儿在外给他丢人现眼,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来。

    如今洪峰嫌弃她,和她分了手,叫他如何立在人前?想到这,心里顿时萌生出一种轻生的念头。嗨,丢人啊,太丢人了,倒不如死了好。

    想到死,他就朝村外的机井走来。他摸着黑,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村外。当他站在紧靠路边的一处机井台上时,心里又翻江倒海,芸芸顿生。

    常言说;不到伤心难落泪,人死是难死的呀。此刻,他想起了家中和他朝夕相处,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几十载的妻子;想起了可爱的孙子………………玉东;还有孙女……………玉霞,玉芬。正在这时,天空中一声炸雷,接着就是一道闪电。雷电轰鸣,狂风夹着暴雨倾盆而下。

    风雨中,又传来明恋兄妹那撕裂肺腑般的叫声;爹爹,你在哪里?爹爹,你快回来吧……………………。

    闻言,老汉吃了一惊,吓了一跳。浑浊的大脑此时才醒悟过来。啊,我怎么能死呀?

    他望着暗谈的天空,听着那轰隆隆的雷声,心里顿时如梦初醒。嗨,我怎么能死呢。于是,他又回到了大路上。

    然而,当他站在大路上时,却又为难起来。回家去吧,一想到明恋的所作所为,就使他感到无法面对父老乡亲。想到儿媳的不孝,他又十分气恼。他想,即便自己不死,也要离开这块看着让他伤心难过的地方。

    天黑咕隆咚的,风在刮,雨在下。他穿着一身单薄的衣服,站在路边,任凭雨水冲刷。风声,伴随着明恋兄妹那震撼夜空的叫声,呼呼地刮着;雨声,伴随着他眼中的泪水,刷刷的下着。

    常言说;不到伤心难落泪。此时的他,心如刀割,难受至极。泪水伴随着雨水,不时的在他心里流淌。想到就要和家人分离的情景,禁不住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默默的说;孩子,你们别再找我了。爹爹是无法再进家门。说吧,毅然的向西走去。

    这真是;

    倔强老汉离家园,

    要断父女深情缘。

    此去茫茫人生路,

    浪迹天涯叹心间。
………………………………

第三百九十七章;背井离家园

老汉乘着暗谈的夜色,听着那轰鸣的雷声,看着那刺眼的闪电,淋着雨水,踏着泥泞,心里充满了一种恐惧感。他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前走着。

    虽然他年过半百,可也没有在这黑夜里独自一人行走过。尤其是在这下雨天,眼前的情景,又是闪又是雷的,你想,他孤身一人,怎不叫他胆战心寒?

    常言说;远处怕水,近处怕鬼。一想到那些有关鬼邪的传说,他的心就突突的跳个不停,头发稍直愣愣的乱竖。他仿佛一个盲人,走进了黑暗的世界,不知朝那里去?朝哪里走?

    他凭着走熟的路,踏着泥泞,冒着大雨,费力的,艰难的在空旷的原野上行走着。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他使劲向前躬着身子,进一步,退半步,踉踉沧沧的来到公路上。可上哪去呢?是向北,还是向南?一时间,他又犯起愁来。

    他一生没有什么技术,只有一项拿手绝活。那就是种瓜能手。生产队里种瓜,年年都是他接活。瓜成熟的时候,你看他不紧不慢地在瓜地里穿梭,挑着好瓜,瞧,他用手轻轻托起一个黄绿相间的大西瓜,用手拍了拍,又用指肚摸了摸,然后用食指和中指有节奏的敲着,瓜便发出 嘭嘭 的声音。他满意的点点头,用手一掐瓜柄,瓜便离蔓到手了。他把瓜放到了筐里。他脸上带着笑容,微微张开的口里露出不齐全的牙齿。接着,又挑起别的瓜来。

    嗨,现在土地承包到户了,那还有生产队。即便种瓜,也是个人种一亩两亩的,到哪里去施展自己的种瓜技术呢?

    他想,既然要出走,远走他乡,就该朝北去。因为北通商丘,有贯通东西的陇海铁路线。即使要饭,去大城市也好要些。于是,他就顺着公路朝北走来。

    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一切……………………走啊,走啊,脚上起了血泡,疼得他钻心,他全然不顾;累了,他就坐下来休息休息;渴了,他就舔了舔舌头,咽了口吐沫。就这样,一直走到繁星隠没,东方发白,他才来到了商丘县城………………古城归德府。

    归德府,毕竟是县政府所在地,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看到那高大坚固,巍峨屹立的城墙,这使他暮然想起古城的一些人文古迹。想起张巡御敌留忠名故事来。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继任并派大将尹子奇率领叛军围攻睢阳城(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自度其实力不足以抗敌,就邀请当时据守宁陵的唐朝名将张巡来协助自已一起保卫睢阳。张巡随即率兵三千入驻睢阳与许远合兵一处,共保睢阳。

    张巡,蒲州河东人,就是现在的南阳人,开元末年中进士,天宝年间为真源县令。安禄山叛乱之初,谯郡太守杨万石举郡向安禄山投降,杨万石知道时任真源县令的张巡具有大将之材,就任命他为自已的长史(太守的副职)。张巡不愿屈从于叛逆,遂率全城官吏、百姓誓师于玄元皇帝庙。一时从者云集,巡从中选其精锐千余。张巡真源起兵后,率众与时驻雍丘的唐将贾贲合兵一处。不久,贾贲战死,张巡遂并其众,自称是当时任河南都知兵马使的吴王李祗的先锋使,独立负责起雍丘地区的抗战。

    张巡引兵入睢阳后,全城兵马总共才六千八百人,而围城之敌是敌将尹子奇率领的十三万之众。两相对比,众寡悬殊,睢阳城岌岌可危。太守许远知道才能不及张巡,就主动将城守之位让予张巡,自已居于下位。

    叛军依仗优势兵力将睢阳城团团围住,昼夜进攻。张巡居中调度,督率将士与敌苦战,一连大战了十六天,敌军损失惨重,付出阵亡将领六十多员,士卒伤亡二万余人的代价,但睢阳城仍然稳稳的掌握在张巡、许远的手中。敌帅尹子奇见状只好趁着夜晚连夜解围而遁。

    由于敌军实力雄厚,不久,尹子奇又领大军将睢阳城四面包围。敌军日夜围攻睢阳,张巡、许远率军屡挫其锋而不退。于是张巡思出一计,遂于夜间在城中击鼓、放砲造出列队出袭的声势。敌军在城外听到城中异常的动静,以为唐军要夜袭,立即披甲执刃、严阵以待。谁知城中整整闹了一夜,没有一兵一卒出战。天亮以后,敌军以飞楼窥视城中,什么也没有发现,以为唐军不再进攻了,遂放松了警惕。这时睢阳城四门大开,张巡与南霁云、雷万春等十余名将领,各率五十余精锐骑兵,直冲敌营,突如其来的情况使敌军一时大乱。众将各率自已的骑兵分队各自出击,纷纷溃围而入,阵斩敌将五十余员,杀敌五千多人,几乎冲到尹子奇的中军大帐。经此一役,敌军不敢再对睢阳城发动全面进攻,只是团团将城围住,使城内与城外失去联系。

    经过几次进攻的失败,尹子奇不断对睢阳城周围进行巡视,希望发现守城的破绽,再图进攻。张巡发现这一情况后,想来个擒贼先擒王,直接杀死尹子奇,以解睢阳之围。但尹子奇也是诡计多端,每次出巡,都让几个和自已相像的人,穿戴上一样的装束,一起在城外活动,这使唐军无法确知真正的尹子奇是哪一个。于是,张巡命军士削了一些蒿杆做箭,当发现这批人后就向他们射去。敌军发现唐军射来的箭是用蒿杆做的,以为城中箭支已尽,就立即把这一情况向尹子奇报告。城上的唐军也发现真正的尹子奇是哪一位,大将南霁云力挽强弓一箭射中尹子奇的左眼。城内唐军冲出城外擒杀已受重伤的尹子奇,叛军死力奋战,抵住唐军的突袭,这才将尹子奇救回营中。

    尹子奇在睢阳城下损兵折将不算,又伤损其一目。这使他愤恨不已,发誓非攻下睢阳不可,并派人回去又征招了数万兵马。这时睢阳城虽屡挫敌军,不断的斩将夺旗,自已也伤亡很大,全城的将士已经不足一千六百人了。城中的粮食贮备已接近告罄,战士吃饭的时候掺杂以茶纸、树皮以充饥。由于饥饿与连续奋战的疲劳,城中的唐军再也没有能力出城作战了。尹子奇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在白天时候,敌军在弓箭手的掩护下,不断派人背负装满土的袋子投到城墙根下,想靠不断的堆彻形成一土坡,以使自己的军队在这条坡路上攻入城中。张巡发现这一情况后,在白天敌人工作时不去阻扰他们,但一到夜间就悄悄的在这条土堆中杂入松明、干草一类的易燃物,敌军始终没有发觉。十几天后,这条土坡形成后,敌军开始进攻。张巡就令士卒手持助燃、引火之物投入土坡之上,熊熊大火,瞬间覆盖了整个土坡,整整烧了二十多天大火才熄灭。这下,不但进攻之敌全部烧毙,而且也毁了这条敌军进攻的途径。就这样,敌人想尽办法想攻破城池,而张巡总是能够适时、恰当的利用不同的方法破坏敌军的进攻。最后,尹子奇没有办法了,遂沿着睢阳城,挖掘了三道深壕并立上木栅以拒敌于城内,想困死城中的唐军。

    又经过这几次战斗的消耗,全城士兵只剩六百余人了。二人只好分城据守,张巡守东南部,许远守西北部。当时中原地区的唐兵将领皆拥兵自重,不发救兵,以援睢阳。张巡知道睢阳如果没有外援,实在没有力量守下去了。就派南霁云率领三十名骑兵冲出重围,到临淮去请求救兵。敌军发现城中唐军想冲出城外,就出动了数万的人马进行围堵。南霁云率领着骑兵直突敌阵中,左右驰射,所向披麾,敌众莫能当。南霁云杀出重围后,清点人马,只亡了两骑。

    来到临淮后,南霁云直接去晋见临淮的唐军主将贺兰进明,请求发兵救援睢阳。但是贺兰进明嫉妒张巡、许远的功绩,找借口不出兵救助。并看重南霁云的武勇,想利用舒适的生活环境挽留住他。南霁云慷慨激昴,并咬掉自已的一个手指对贺兰进明以表心志。随即辞别上马,临出城时对佛塔怒弓而射,并立誓:叛军平定后,必杀进明,此箭乃我志也!。

    南霁云从临淮往睢阳回奔,途经宁陵。宁陵守将廉坦为张巡、南霁云等的义烈所感动,遂倾城率三千马、步军,与南霁云一起驰援睢阳。

    二人率军马来到睢阳,根本无法直接进入城中,只有趁夜冲入敌军的重围,杀入城中。三千人的军队冲入敌营中,敌军纷纷合围,救援的唐军只好且战且走,伤亡不断增加,援军九死一生的冲到睢阳城下,这时全军只剩下不到一千人了。当援军进入城中后,城中的人也知道了不会再有援军来了,全城将士悲愤交加,誓死与城共存亡。

    围城日久,城内的粮食已经全部吃光,孤城无法再守了,有人提议弃城突围。张巡、许远考虑到睢阳是江、淮地区的屏障,如果睢阳失守,整个江淮地区就会被叛军所占据,并且城中将士饥疲至极,根本无法冲出重围。另外,二人还存在着有唐朝的军队来救援的希望,遂决心死守下去。粮尽了,就杀战马。战马吃光了,就捕雀捉鼠。最后连鼠雀都吃光了,张巡就将自已的爱妾杀死,将其肉煮了,给将士充饥。许远也杀其仆以做军食,其他的人纷纷效仿,将城中的老弱、妇女杀死以做军粮。最终力竭城破时,全城只剩四百余人了。在这场惨绝的杀戮中,城中人人知必死,没有一个逃出城去投降敌军的。反而,有不少敌军由于受张巡的忠勇所感动而弃贼来降,前后有二百余人。

    张巡、许远等人被敌俘获后,尹子奇打算对他们进行劝降。张巡义正辞严,拒绝了向叛军屈膝投降。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共三十六名将领被敌斩首,许远被敌缚送至其后方,最后也被杀害。

    整个睢阳保卫战,张巡等以不足万人的部队,与敌周旋,前后大小战四百余次,杀死叛军十二万人。

    此时,大街上的霓虹灯还在不停的闪烁着。万家灯火,亮如白昼。把古城装点的五彩缤纷。老汉无心欣赏黎明前的夜景,只想坐下来休息休息。正是;

    夜里行路百十里,

    心中抱怨对天泣。

    道路泥泞多坎坷,

    雷电轰鸣更觉奇。

    第三百七十章;店主献爱心

    老汉乘着暗谈的夜色,听着那轰鸣的雷声,看着那刺眼的闪电,淋着雨水,踏着泥泞,心里充满了一种恐惧感。他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前走着。

    虽然他年过半百,可也没在这黑夜里独自一人行走过。尤其是在这下雨天,眼前的情景,又是闪又是雷的,你想,他孤身一人,怎不叫他胆战心寒?

    常言说;远处怕水,近处怕鬼。一想到那些有关鬼邪的传说,他的心就突突的跳个不停,头发稍直愣愣的乱竖。他仿佛一个盲人,走进了黑暗的世界,不知朝那里去?朝哪里走?

    他凭着走熟的路,踏着泥泞,冒着大雨,费力的,艰难的在空旷的原野上行走着。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他使劲向前躬着身子,进一步,退半步,踉踉沧沧的来到公路上。可上哪去呢?是向北,还是向南?一时间,他又犯起愁来。

    他一生没有什么技术,只有一项拿手绝活。那就是种瓜能手。生产队里种瓜,年年都是他接活。瓜成熟的时候,你看他不紧不慢地在瓜地里穿梭,挑着好瓜,瞧,他用手轻轻托起一个黄绿相间的大西瓜,用手拍了拍,又用指肚摸了摸,然后用食指和中指有节奏的敲着,瓜便发出 嘭嘭 的声音。他满意的点点头,用手一掐瓜柄,瓜便离蔓到手了。他把瓜放到了筐里。他脸上带着笑容,微微张开的口里露出不齐全的牙齿。接着,又挑起别的瓜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