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爆笑腐女追君记-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仁宗想要在城楼之上和将士们一起奋战,奈何他是一国之君,这种愿望注定不可能实现,周桐和其他的侍卫们在看到对方异动之时,便已架着这位新皇撤下了城楼,往皇宫快步赶去。

    赵斌也就只能在深宫大院之内等待着前方战报的传来,和众多朝臣一起,为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祈福保佑。

    “冲啊!”

    “杀啊!”

    “赶紧把护城河填满,杀过去!”

    “用力推啊,撞车等我们,对方可不等我们!”

    “弓箭手准备,前方二百步,无差别抛射,开火!”

    “营长,对方火力太猛,冲不过去啊!”

    “冲不过去也得冲,把云梯架到城楼上去,不然老子第一个活劈了你!”

    “滚木擂石投放,一定要把叛军的气焰压下去!”

    ……

    城墙的百米范围内,充斥着无数的惨叫和命令声,千百个原本还算活生生的士卒在顷刻间变成了一具具残破的尸体,那汇聚到一起的暗红色血液逐渐汇集成汩汩的溪流,将整个护城河都染成了一片殷红。

    “大人,叛军攻势太猛,城楼上好几处都被攻陷了,这样下去根本守不住啊!”

    随着连战连胜的信心,宁王的大军气势如虹的攻上了城楼,眼看着一鼓作气,竟是准备一波进攻就将大宋的国都给攻陷下来。

    眼看着岌岌可危的局面,守城的副将带着满脸的血迹跑到兵部尚书曹玮的面前,报告着这令人绝望的情况。

    哪知曹玮根本没有丝毫的犹豫便拔出大宝剑,冲着失陷的地方就冲了过去,

    “守不住也要守,我们的后面就是皇宫,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了,要是实在无力回天,那就死在这里吧,近卫营,随我冲上去!”

    有了曹玮的加入,皇城的禁军士气大振,堪堪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和攻上城墙的敌人展开了拉锯式的殊死搏杀。

    尚书大人则俨然成了救火队长,带着近卫营的精锐兵卒,哪里不行去哪里,如同砍瓜切菜般的将打到城楼上的叛军或杀或赶的逼下了城墙,总算是化解了防守的燃眉之急。

    然而只是第一次试探性的攻城,守城的主将便参与到战斗中来,可见战事的吃紧,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叮叮叮!”

    见久攻不下,试探的目的已经达到,赵刚也不愿过多的损耗士卒,下令鸣金收兵,暂停了今日的战斗。

    听到这样的声音,守城的士卒们都松了一口气,至少今天这一劫算是躲过去了,至于明天会怎么样,到时候再说吧,这年头人命如草芥,能活一天是一天,谁又能说得准自己就能看见第二天的太阳呢!

    只是负责攻城的东军主帅雷豹一脸欲求不满的模样,来到后方对着宁王就发起了牢骚,

    “王爷,再给我一些时间,我一定能攻下这座城池,为什么却鸣金收兵了?”

    “哈哈哈,雷将军,稍安勿躁。将士们远来未歇,久战疲累,退下来休息也是应该的,将军今日的战果卓著,就不必太过介怀了!”

    赵刚也是见到了大军攻势的迅猛,并没有无功而返的沮丧,而是大笑着安抚起了身旁毛躁的大将,在他看来,攻下汴京城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也不差这一时半刻。

    “王爷,据老夫观察,曹尚书虽然训练士卒颇有一套,但禁军糜烂已久,非短时间内便能改观的。今日一战,我军就差点攻下了外城,可见其战力之羸弱,只要明日再加把劲,三天之内攻下汴京,应当不是难事!”

    老将呼延赞也是激动不已,虽然这位宁王有些时候脾气暴躁了点,但年轻人嘛,哪能没有点脾气呢,老将的心里还是很认可他的雄才大略,如今见破城在即,宁王即将登上帝位,自己的政治理想也能得到执行,心中自是高兴连连。

    只是相比于宁王这边的兴奋劲,仁宗这里就显得愁云惨淡了许多,今天的守城战是取得了胜利,只不过却没有一个人能高兴起来。

    士卒伤亡八千多人,箭枝告匮,滚木擂石用的一样不剩,兵器磨损严重,就连城门都被连番的撞击顶的摇摇欲坠,仿佛不堪重负一般,好像下一秒就要倒下似的。

    “唉,没想到禁军已经从根子上烂了,物资准备不足皆是微臣之罪,请皇上罢免罪臣的官职,以儆效尤!”

    听着从前线回来的曹玮念着手下整理出来的战报,朝堂之上的众人全都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身为左相的王安石更是站不住的匍匐在地,很是诚恳的将罪责揽在了自己身上,说话间已是泣不成声。

    仁宗也是心下惨然,但既然选择了坚持到底,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轻言放弃,于是赶紧走下龙椅,将左相大人搀扶了起来,

    “左相不必如此自责,局势已经如此,不是追究谁的过失问题,朕现在需要的是如何能够解决军需物资的问题,帮朕渡过眼前这道难关!”

    “是,是微臣糊涂了。军需物资确实已所剩无几,但这并非短期内的问题,想来各位大人家中那些护卫们的兵甲也可做应急之用……”

    王安石不愧为一国首辅,想出的办法不仅立竿见影,更是将朝堂上的众人绑在了新皇这艘战舰之上,打上了仁宗的烙印。

    许多人听了这样的提议,当即面色大变,这是封死所有人退路,釜底抽薪的一招,对于习惯于做事留一手的这些政治家们而言,无疑是十分危险的。

    于是许多人在也站不住了,一直倾向于投降的吏部侍郎严丰迈步出列,指着左相的鼻子就开骂道,

    “王安石,你这个竖子究竟安的是什么心,我们的护卫乃是看家护院只用,岂能轻调?”

    “严大人所言极是,目前城中时局混乱,若是将家兵送上了前线,万一贼人偷袭我等府邸,那岂不是虎入羊群,完全没有抵抗的力量了嘛!”

    户部大夫秦群也是附和着,心想着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汴京城也守不了多长时间,万一自己的家兵打伤打死了宁王的士卒,事后宁王进城追究起来,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见有人已经提出了反对意见,群臣的胆子便大了起来,礼部郎中郑信更是振振有词的说道,

    “二位大人的话说的在理,左相大人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虽能暂时缓解城墙上的压力,但安全隐患实在太大,不是智者所为,恕老夫不敢苟同!”

    任何事情都是三人成虎的局面,有了这几人的话,附和的朝臣越来越多,渐渐地,投降的言论再次冒了出来,大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住口!”

    关键时刻,一直未说话的八王赵德著突然大喊一声,怒目瞪着众人,一字一顿的说道,

    “都到了这个时候,你们一个个不思报效皇恩,都只顾着自己的安危和利益,你们这还是为臣之道吗?贼人偷袭府邸?是你的安危重要,还是皇上的安危重要!在守住城墙的前提之下,任何的安全隐患都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刚才再次提及投降的事项,更是动摇军心的大忌。孤再给你们一次机会,想清楚了再出来说话,否则孤识得你们,孤手中的打皇鞭也不认识你们!”

    不得不说八贤王的名字果然是没有取错,关键时刻还是能够罩得住的,经过这一番满含威胁的怒吼,许多出列的朝臣们顿时噤若寒蝉,纷纷缩回了自己的位置,不再言语什么。

    “邓大人,姚大人,你们怎么都不说话了?八王爷此话实在太过危言耸听,我等只是就事论事,即便是征召家兵也是于事无补,还不如想些其他的办法为好!”

    挑头的严丰不愿就这么认怂,很是硬气的回应着,同时召集着刚才相同意见的群臣反对这位八贤王的威胁。

    谁料一向不发言的赵德著在朝中的威信还在,许多人在他出声之际便改变了主意,站立一旁默然不语。

    而垂拱殿中间位置站着的,也只剩下刚开始的三人,八贤王似乎很满意自己发言的效果,看着严丰旁边的两人,冷笑着问道,

    “秦大人、郑大人,你们二位也是如严大人这样想的?”

    “呃,王爷误会了,在下并无此意。自先帝时,王爷便一直参议军机大事,比我等文职自然是对此甚为熟悉,我等当然是唯王爷马首是瞻!”

    秦群、郑信一看苗头不对,对望一眼后立马改了口风,竟是双双干起了卖队友的勾当,将严丰这个一血直接送到了八贤王的面前。

    “如此甚好!”

    面对对方的反助攻,赵德著很愉悦的欣然接受,当即对着仁宗抱拳道,

    “皇上,严丰此人在这大敌当前之际,大放厥词,企图扰乱军心,实有通敌卖国之行径,微臣建议将其枭首示众,并抄没其家,以振朝纲!”

    “皇叔,这……”

    赵斌心下不忍,刚要劝上几句,忽然对上了赵德著那坚决的目光,陡然想起坚持到底的初衷,顿时狠下了心肠,咬牙回道,

    “皇叔言之有理,朕,准奏!”

    皇上是位好皇上,虽然有些妇人之仁,但临大事倒也不是那么迂腐,这是大宋之幸!只要能渡过这个难关,大宋必将迎来一个空前的盛事。既如此,那这恶人,我赵德著不要说做一回,就算做他十回八回又有何妨!

    “微臣谢主隆恩!”

    八贤王很是欣慰的叩头谢恩,感慨着这位皇侄成长的同时,也是沉下脸来,起身吩咐着侍立一旁的周桐,

    “周统领,此事便交由你去办了,务必不要放走一人!”

    “王爷放心,周桐省的!”

    自先皇起便一直是侍卫统领的周桐也是抱拳应下,拽着瘫软在地的严丰,就这样一路拖出了垂拱殿,看的群臣纷纷侧目,也是明白了皇帝的决心。
………………………………

第四章 招贤

    率领大军一路杀到汴京城下的宁王赵刚,一言不合便开撕,在首日的攻城战中就差点将都城的攻打下来,着实是轻松得意。

    愁云惨淡的仁宗则在垂拱殿里和同样沮丧绝望的群臣商议对策,想要找出一个应急的法子来。

    可经历了一场完全掀完底牌的惨胜,原本刚刚坚定信念要和皇上共存亡的朝臣们,在看不到一丁点胜利的希望后,心里脆弱的坚定也逐渐动摇起来,开始考虑自己和家族的生存问题。

    对于军需物资的短缺,王安石先是请罪,后又准备征集众位大臣的家当,本就处在摇摆之中的朝臣们顿时激烈反对。

    吏部侍郎严丰严词痛斥了这种做法对自身的危险性,一时间从者众多,大有投降了事的意思。

    就在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八王赵德著当堂驳斥了众人明哲保身的念头,更是拿出头的严丰开刀,请旨抄其家灭其族。

    生性懦弱的赵斌本想饶他一命,但接触到八王叔的目光后,终于明白过来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绝对不能存有半点的妇人之仁,当下点头同意了赵德著的做法。

    看着那如一滩烂泥般直接被周桐拖出殿外的严丰,群臣胆颤心惊,这才回过神来,清晰的明白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此时还掌握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在这个节骨眼上和其唱对台戏,那简直就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眼见刚刚还义正言辞、据理力争的同僚,顷刻间便成了刀下之鬼,垂拱殿内,朝臣们面面相窥,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哼,临阵对敌竟还想着苟活乞降,这种人死不足惜!”

    这时,一向刚直不阿,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御史台曾巩倒是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冷哼一声算是给这件事定了个基调,随即躬身请示着仁宗,

    “皇上,即便是我等家中资助一些,也只能解燃眉之急,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何况最主要的原因乃是我方将士的战斗力确实不如对方,这一方面若是不能解决,即便是军需足够,也撑不了多长时间啊!”

    “曾大人所虑甚是,在下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正准备奏请皇上发下招贤令,广招贤才为我所用。古人曾经曰过:仗义每多屠狗辈!若是真能招募几个市井豪侠类的人物帮助守城,那城防上的压力至少还能缓解一些,应该可以支撑到援军的到来。”

    见曾巩也提到了这个关键性的核心问题,被打断了话题的王安石点头给出了自己的奇思妙想。

    招贤令?这是让我向曹操学习,不拘一格用人才吗?也罢,既然已经到了这时候,不妨尝试一下,也给自己多一点的希望吧!

    听到这熟悉的三个字,赵斌立马想起了三国时期的典故,想着后来魏国的那些无比雄厚优秀的文臣武将,这位新皇的眼睛便亮了起来,

    “左相不愧是国之栋梁,这个提议真是太好了,这样一来,普通百姓也能从旁观者变成实际参与者,用皇姐的话来说,就是让敌人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越是挣扎陷的越深!”

    “皇上,此计虽好,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让百姓参与战争,实在是有伤天和,微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见仁宗激动不已,王安石适时的提醒了一句,道出了此刻的无奈。

    赵斌也是点头称是,而在提到湘云后,他也是想起了岳麓书院避难时的那些同学,不由说道,

    “左相,招贤令的内容你看着拟定就行,一切采取自愿的原则,切记不可强迫,以免引起民变。正好朕想到在书院读书时有些同窗好友正在京师,也是好久没有联系,想来若是请他们助朕平叛,总比旁人要可靠些!”

    “皇上此言大善,若有靠心之人辅佐皇上,必能平定叛乱,鼎定乾坤再次中兴我大宋国运!”

    一旁的八王赵德著也是及时的歌功颂德,说话间眼神扫过群臣,似是失望,也似是警告。

    “王叔过誉了!”

    面对八王叔的盛赞,赵斌并没有飘飘然,而是转头对着老太监交代道,

    “刘公公,招贤令这事,你和左相大人看着拟旨,尤其是我那几位在京的同学,一定要亲自将圣旨送到本人面前。有一个人我得亲自去请,不然怕是来不了,至于此间已经没什么可商议的了,就散了吧!”

    “奴才谨遵圣命,退朝!”

    刘善堂应了下来,宣布朝会结束,在场的朝臣们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发觉在这么冷的天气里,自己的后背都不知不觉的湿了,当下赶紧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生怕走的慢了,便如同那严丰一样,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于是在须臾之间,原本闹哄哄的垂拱殿就显得冷冷清清,最后一个小太监退出大殿后,‘吱呀’着将大门关上,只余下透射而进的微光照在地面之上,更添殿内的幽暗。

    与朝堂上众人的焦虑不同,京都的百姓们都知道第一天的城防战终归是守了下来,一时间提着的心也放下了一半。

    逃难至此的孟轲在新买的宅院内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是长舒口气,赶往佛堂准备和夫人一起谢谢老天的保佑。

    至于府内那个逗逼的大少爷,因为受伤的缘故,此时正在自己的屋内静养。

    不过不要以为养伤就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毕竟当初不告而别的事情还在那里摆着,来到京城的变态女教师和红姐姐第一时间就冲进了花满楼,当着众人的面把受了伤还不忘撩妹的人渣给揪了出来,提溜着耳朵就拽回了家。

    这种彪悍而毫不解释的行为震慑住了场中所有的妹纸,加之二人姿容气质双双出众,一看便是大家闺秀,即便是老板娘花想容也只是准备客气的询问一声,哪知话还没出口,就看到三人绝尘而去的背影,一时间尴尬的僵住了伸出的右臂,狠狠的白了一眼被殃及池鱼的柳永,转身上楼而去。

    好在西门采薇也知道自己这个逗逼夫君护妹心切,再加上有伤在身,她和东方红一合计,也没有大刑伺候,反而很是关切的询问着孟良的伤情。

    正庆幸自己逃过一劫而长呼一口气的孟良,忽然便感到腰间传来一阵揪心的疼痛,不禁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原来为了避免伤势加重,酷刑是用不上了,但变态女教师并没有放过这个人渣的意思,而是和红姐姐一左一右掐住他腰间的软肉,不仅掐的死死的,还很有技巧性的拧了一圈,疼的孟伯歧是哭爹喊娘,直呼下次再也不敢了。

    听到夫君的求饶声,变态女教师这才意犹未尽的停手,警告着下次再犯的话,就不是这种小惩大诫了。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揭过去的孟大公子哪里能够想到噩梦才刚刚开始。

    兴许是手感不错,兴许是掐出了瘾,孟良的腰子肉在猝不及防下再次遭受到了猛烈的袭击,不过倒也不是隔三差五的阶段性警告提醒,而是过几个时辰便来上一出的苦肉计。

    孟良在苦逼的鬼哭狼嚎中祈祷着有人踏着七彩祥云来解救自己,本以为会是柳永这个好基友,却没想到柳大浪子前来探病,还没进房门,就直接被变态女教师一句话给吓得豕突狼奔,瞬间就跑没了影。

    “哟,原来是三变啊,你小子可以啊,把伯歧尽往一些不三不四的地方带,看来是在书院的时候,我对你下手太轻了吧?”

    望着那狼狈逃窜的背影,西门采薇对自己的威慑力很是满意,回身瞄了一眼面露绝望的人渣良,冷笑着扬起下巴进行着下一轮的残虐。

    “圣旨到,孟轲、孟良接旨!”

    就在孟大公子经过长时间的摧残已经心如死灰之际,一个公鸭嗓子般的叫声忽然出现,却犹如天籁之音般传进了他的耳朵之中。

    奇怪,那个宁王的大军都打到城外了,这个时候皇帝不研究对策,来给公公和伯歧下什么圣旨啊?

    听到传旨声响起,西门采薇眉头一皱,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可还未等她细思,打着绷带的孟良却宛如伤势早已痊愈一般,如兔子一般飞奔出门,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去,

    “哎,在这呢,在这呢,等等,我就来!”

    孟轲夫妇以及整个孟府的人都被传旨的声音惊动了,纷纷来到前院,就看到老太监手捧卷轴,屹立在那,模样很是庄重。

    刘善堂见人都差不多到齐了,清了清嗓子,展开卷轴便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长沙县令孟轲,岳阳县令孟良父子,在任时颇有政绩。今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朕欲效仿先人,推出招贤令,招揽天下大才共商平乱之策。孟轲、孟良俱是胸有韬略之人,特请二人共赴皇宫,为天下百姓出谋划策,钦此!”

    “草民谢主隆恩!”

    孟轲激动不已,心想着皇上还没有忘记孟家,双手颤抖的接过卷轴,稍微平复了下心情,便和老太监客套了起来,

    “刘公公还请里面稍作,容轲略备薄酒,以尽地主之谊!”

    “孟大人客气了,杂家实在是脱不开身,皇上这次召集的人着实不少,这一家一家的赶过去,还得耗费不少的时间,要是耽搁了军机大事,杂家可吃罪不起,这便告辞了!”

    刘善堂连连摆手,对于有着徐婉儿和某腐存在的这一家子,老太监一向秉承的原则就是敬而远之,有空多说几句好话,表达一下自己的善意,至于深交的话,还是算了,以免被气出心肌梗塞什么的,突然间一命呜呼,那就悲了个催了。

    “招贤令?局势已经恶化到这种程度了吗?”

    面对皇上的召见,孟夫人则没有半点欣喜的情绪,而是和妹妹以及两个儿媳互望了一眼,表情中透出深深的忧虑之色。
………………………………

第五章 同窗之谊

    饱受两位娇妻摧残的孟良正准备了此残生,就听见皇帝召见的圣旨传来,也不管有什么危险在等着自己,就屁颠屁颠的跑出了屋。

    直到老妈提出了自己的忧虑,他这才仔细思索了一番,发觉还真是局势的恶化才导致皇帝颁出这样的一份招贤令来,得脱牢笼的兴奋也在顷刻间烟消云散了。

    “夫人,为皇上分忧解难,本就是我们做臣子的应尽的本分,即便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我们也应当一死以谢皇恩,决不可苟活于世,向叛国之徒摇尾乞怜!”

    见夫人的一句问话让气氛变得很沉闷,孟轲当即以国家利益为重,摆事实讲道理,将众人说的哑口无言,有心反驳几句却又找不到合适的立场。

    “好啦,爹,这些话还是回来再说吧,皇上还在等着我们呢,应该出发了!”

    孟良则是迫不及待的往大门外走,他也是受够了娇妻的折磨,就算前面是个天坑,他也会选择毫不犹豫的跳下去,更何况是皇帝这面大旗的召唤,他现在的心里已经是感激涕零的给跪了,心想着还是老同学靠得住,关键时刻能帮我逃脱暗无天日的地狱。

    “哼,算你跑得快,不过不要以为这样就能逃出老娘的手掌心,等你回来,有你好看的!”

    望着自己的夫君迅速的钻到林三准备好的轿子里,西门采薇忍不住嘀咕了几句,显然是玩的不够尽兴,想要等着其回来后再尝试新的玩法。

    东方红在旁则担心夫君离了心,很是忧虑道,

    “采薇,我们是不是做的有些过分了?看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