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是马超-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战第二。”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民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我感觉又强调了后勤和财政的重要性。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速战速决,否则将会拖垮一个国家的财政么?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再籍”是何意?“粮不三载”是说耗费的粮草不超过三年?

    我用细笔在文中加点做出标识,而后继续向下看去。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国家穷困的原因是因为长距离运输?导致百姓变穷?军队夫君物价昂贵,百姓也穷的话,国家就加重“丘役”?不是兵役吧?盗版书啊,竟然少了两点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秸秆一石,当吾二十石。”这句总算明白了,指的是要无情地抢劫敌军敌国的一切物资和资源,对敌国实行三光政策。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春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杀敌要愤怒,抢劫要卖货?

    我又一次提笔标记,这一段看来比较重要,中心思想竟然没看懂。

    不过后面那句倒是有些明白:要奖赏英勇作战的士兵,更换旌旗卒春而养莫非是说士兵们发春、有生理需求时将领还要来养他们!

    “故兵贵胜,不贵久。”我十分赞同兵圣的意见,速战速决才更加经济。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最后一句,又一次强调了战争对于人民、对于国家的重要影响,为将者,必须深知其中的要害。

    我也懒得出门,凑合着询问一下蔡琰:“夫人,过来给我讲讲兵法?”

    “兵法?”她又放下手中不知是儒家的那本经典,好奇的凑了上来,“夫君看的是孙子的第二篇么?”

    我得意的炫耀道:“两个月之前,我就看过第一篇了,现在进一步深入学习一下。”

    “妾身十岁时就通读过数遍了。”蔡琰撇了撇嘴。

    我兀自强辩:“头发长见识短,为夫活学活用,征战沙场,夫人看了毫无用处。”

    她指了指我的头:“头发长见识短?夫君的头发未必比妾身的短哟!”

    呃,我确实忽视了现在的环境,以后不能用这句俗语了,大家都是长发,只不过男子的头发都扎在头顶被冠帻所包裹而已。

    “好吧,你有什么问题?或许妾身可以帮得上忙呢。”

    我拍了拍大腿,示意她就坐,蔡琰微一迟疑,已被我横手揽进怀内。

    她刚想要挣扎一下,我已在她耳边吐气道:“岳父可让我好好疼爱你呢。”

    蔡琰在我肩头轻拍了一下,而后偎依在我的身上,仔细地看了看我标记的地方。

    “役不再籍,”她伸出纤纤素指,划在粗糙的竹片上,“再籍,指的是再次征调兵役,籍本意为名册,这里嘛,含有征调之意。”

    我点了点头:名词作动词用,兵役不能多次征调,不然容易导致民心不稳国家动乱。

    “粮不三载三、六、九之类的字,通常都代指多次载,并非年岁,指的是运载,”她继续讲解,“即粮草也不能过多的征运。”

    “原来如此。”粮草的确是一项极其麻烦而有难办、却又是打仗所必不可缺的大事,重中之重,来回运输更是不胜厌烦。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因,依、就,你可以理解为夺取”蔡琰想了想,“兵甲在自己的国内准备充足,而后在敌国补充粮草,应该是这个意思。”

    “夫人妙解。”我急忙送上一句称赞,虽然这句话我基本已经理解。

    她飞了我一眼,继续解释道:“丘役?指的就是兵役啦。”

    “我知道啊。”我自以为是。

    “周礼有云: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故而军赋被称做丘役。”蔡琰详细解释了这个词语的来源。

    我觉得这个词很少用到,但也可能是我根本不写文章的缘故吧。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蔡琰讲到了重点之处,我急忙屏气凝神,“怒者,使之怒也货者,以货与之也。”

    我迅速明白了:原来是使动用法!想要奋勇杀敌,就要使士兵们产生冲动、怒气,即激励士气想要夺取地方的资源,就要给士兵们物质奖励。

    “哦,讲得好,接下来”我缓过神来,抱着蔡琰抖了抖。

    “更其旌旗,即将敌军的战车更换成自己的旗帜车杂而乘之,将俘获的战车混编入己方军队之中卒善而养之”

    “善?”我瞪眼看了看:咦,不是“春”字么?眼花,眼花

    “即敌军若是归降,则应该善待之,以壮大己方的军力,从而才能战胜敌人,并使得己方日益强大。”蔡琰出了口气,她是不是也感觉到想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表述兵法,确实有些困难?而且还要让我这种大学本科文化的人听得懂

    “琰妹这么一讲,为夫茅塞顿开啊!”我急忙又将第二篇囫囵着看了一遍,并提笔在纸上记下了几句解释,以防之后随时查阅。

    蔡琰显得十分高兴,抿嘴笑了笑。

    我一边侧身记着摘要,一遍问道:“你笑什么?觉得这些词句太简单了?”

    “哪里”她柔声道,“只是看到夫君能来询问人家,心里忽然感到十分满足呢。”

    我放下笔,重新将她搂住:“你是看到不学无术的丈夫竟然开始看书,觉得人生又充满了希望?告诉你,为夫就算再学上五十年,等到咱俩头发都白了,也成不了大儒”

    “讨厌,人家没指望你成为什么大儒!”蔡琰娇声叱道。

    “你可不要违心说话哟?”我在她的颈部哈了口气。

    她似是有些酥软:“夫君现在这样,就挺好的嘛。”

    “唔,”我若有所悟,向上动了动身子,“做男人,挺好。”

    蔡琰慌忙抓住了我的衣襟:“不要晃呀,吓了人家一跳!”

    “嘿嘿,”我坏坏地笑着,握住了她的两只小手,“那让你自己坐在上面动,好不好嗯?”
………………………………

第224章 公私两不误

    由于首长的莅临到访,虎豹骑的将士们都得到了一个时辰的休息。

    我忽然灵光一现:“从今天起,我们要将编制稍作修改。”

    李典微微一怔,而秦阵则毫不在乎。

    我从前世的军队编制中稍加借鉴,又结合了现实情况,令十人为一班,五班为一队,五排为一旅,五旅为一营,总归军长。

    军长之职,自然归我,而后秦阵、马岱、赵承、李典各领一营,其余士卒则全在我的名下,不过也不多,在青州虽然收编了一些青壮,但补充到我手中的一共也才两千出头。

    我当下便将军队分编开来,并下令务必遵循。

    秦阵顿时抗议:“怎么俺手下才这么一点人!俺可是主力啊!”

    话音未落,马岱和赵承便将他一顿暴揍。

    接着又确定了虎豹骑的军旗,旗面底色为赤红色,正中是一只黑色的虎豹,至于是虎还是豹,仁者见仁了,样子倒是颇像虎符的款式。

    以及军队的终极口号:“铁甲依然在!”

    士兵们第一次听说他们还要喊口号,都是颇为新鲜,当然也有不屑一顾的。我耐心地告诉他们这是军队团结与凝聚的表现,可极大地增强士兵之间的认同感与对部队的归属感及荣誉感,而且还可以当做联络暗号。

    说到暗号,我又突发奇想,扔出二十篇诗词,贡献出来作为部队的暗号,让将领们自行研究,顺便也能提高一下普通将士的文学素养嘛!

    我兴致勃勃还想再进行一些创举,李典急忙拉住了我:“大人,变革不可以急促啊,急则生变呐。”

    “呃,”我只好暂时将剩余的点子记下来,不无遗憾地叹了口气,“曼成,秦阵这小子不会做事,刚才说的这些就你要稍微督促他一下。”

    “属下遵命。”他点头。

    我拍了拍屁股,领着赵承和刚刚收下的庞淯离开了军营。

    身后传来欢呼一样的声音:“恭送军长少爷!”

    我耸耸肩:这帮兔崽子,叫得老子真爽。

    “少爷,这件事情我不得不通知给你。”赵承低头道。

    “咦,你又背着我私吞我的财产了?”我立刻警惕地看着他,“庞淯,准备家法!”

    浑然不知道家法为何物的庞淯立即作势就要将赵承擒住。

    “不不不,”老赵连连否认,“我只是想说,两日之后,小的准备成婚了。”

    我一愣:“倒也是,六月时你就骗了我一万钱去结婚,结果出征耽搁了两个月,那就结吧,给你老赵家赶快传宗接代吧。”

    他老脸一红,又支支吾吾:“还有小的想借府中的厅堂一用,她家里亲戚不少”

    “用吧用吧,”我十分大度地挥手,却又叮嘱道,“不过可别在厅堂里摆放值钱的东西,我怕乱糟糟你明白的?”

    “小人明白、明白。”赵承擦着汗向我鞠躬,“小人谢少爷。”

    我弹了弹衣袖,笑着走开。

    “夫君,今早似乎没有练习书法呢。”蔡琰帮我解下长袍。

    “我手下几千兵马,抽空去看看,难道也有罪过?”我撇嘴。

    她狡黠的笑了笑:“夫君这两个多月,好像也没有让妾身看过你做出的新诗文吧?”

    “新诗文?”我摇头,“这些天军事繁忙,哪有闲工夫写诗?”

    “不对哟,”她牵住了我的腰带,“我可是知道你刚才将七篇新诗传给虎豹骑的将士了。”

    我一惊,随即向门外吼了一声:“老赵你个卖主求荣的东西!老子刚刚同意你使用厅堂,你这么快就倒戈一击了!”

    “这不能怪他,”蔡琰笑道,“他今天早晨就向我汇报过了呢。”

    看来向我申请只是走个过场吧?我恼羞成怒,一把将她扑倒在床。

    “夫人,你这几日是不是不够舒服呀?想让为夫更加粗暴一些?”我在她洁净的脸蛋上舔了一圈,湿湿滑滑的涎水沾满了她的双颊。

    “嗯”她的这一哼让我有些飘飘然,“不要啦,昨晚你非要人家坐在上面,现在腰还酸麻着呢。”

    “习惯了就好,”我哈哈一笑,“不过滋味怎么样?谁在上面你更舒服一些?”

    她红着脸,低声道:“人家还是喜欢你在上面”

    唔,看来她还是保守派女性。我笑着吻了吻她红艳的双唇:“那现在再来尝一尝滋味?”

    “不要”她倒是真的不行了,腰部已经有些僵硬,我停下了进军的动作,轻轻将她翻转过去,而后在床沿上为她揉捏着腰身。

    我强健的手指在她纤细的腰部温柔的按摩,蔡琰不时发出一声欢愉的低吟:“夫君捏得人家好、好奇怪呢”

    你这种低吟,才才更奇怪呢。

    看着她盈盈不堪一握的纤腰,和接下来丰腴有致的,我忍不住又有些上火。

    这几已经品尝过无数次这副诱人的躯体,但毕竟新鲜劲尚未过去,而且正在发育的少女,每一日身子都会给人带来新的乐趣和细微的不同。

    我心猿意马,思绪都有些纷飞了,甚至呼吸开始变得急促。

    蔡琰听出来不对劲,急忙挣脱了我的按摩,绯红着双颊道:“夫君人家今天受不了啦,晚上你去找小昭或者貂蝉吧”

    “咳,”我从她的小屁屁上回过身来,干咳了一声,“双儿可不会让我进屋和她姐姐貂蝉我还没尝过”我忽然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蔡琰嗔道:“夫君你真是色鬼投胎了一般!”

    我用力在她翘起的臀尖上一拍,她“呀”的尖叫了一声,却趴倒在床上不敢动弹了。

    “要不然你将蝉儿也一同纳了吧?”她低声嘟囔道,“蝉儿年纪也不小了,你或者自己要了,若是不要的话干脆早些送给别人吧。”

    “送人!”这怎么可以!打死我,我也不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我坚决的摇了摇头,沉声道,“夫人教训的好,肥水不流外人田,为夫今晚就将蝉儿解决掉!”

    蔡琰哼了一声:“看你这样早就垂涎蝉儿很久了吧?”

    我毫不掩饰地点头:“废话,这可是我从老马的手中抢过来的!”

    “唔受不了你了我去看书咯,你自己安排一下晚上的活动吧。”她从床上坐起,蹬上拖鞋,前往书房读书去了。

    我摩挲着下巴,想起貂蝉,不禁神驰天外。

    果然和吃到嘴的比起来,还挂在嘴边的更加诱人。

    我有些急不可耐了。
………………………………

第225章 孙子春秋

    “咳。”我微微有些腼腆地咳嗽了两声。

    蔡琰颇为好笑地轻轻哼了一声:“夫君有些心虚么?”

    “琰妹说得不错,”我夹起一片菜叶送入她的碗内,又瞅了一眼另一桌的几名少女,“真别说,心里有这个想法后就觉得自己有些低俗了。”

    她笑了笑,善解人意地说道:“这没什么。”

    我啃了一块肉骨头,狠狠嚼碎。

    “蝉儿,”蔡琰扬了扬眉,“我身子有些不适,今晚让夫君去你屋里吧?”

    我俯身猛烈地咳嗽,差点将满嘴的骨头渣子喷到两腿之间。

    貂蝉愣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蔡琰笑道:“反正也只是迟早的事情,干脆你和小昭一起嫁给他算了。”

    这次小昭也微微一惊,不过她倒是颇为欢喜:“好呀,有蝉儿姐姐做伴,小昭也不会害怕出错了。”

    我摸了摸鼻子,有些汗迹:“琰妹,你说话前能不能稍微对我露个底啊?”

    蔡琰娇声叱道:“本夫人同意你纳妾,而且一次两个,已经是难得的开恩了,你还贪心不足?”

    我苦笑:“是是是,夫人胸怀宽大,为夫真是好福气。”

    “哼,胸怀宽大?”她脸上微微一红,忍不住低头打量了一番,“你嫌小么?”

    我急忙否认:“不不不,你的已经不小了,发育得很不错了。”

    那边貂蝉、小昭和小娥都笑了起来。

    双儿忽然撇嘴:“双儿也要嫁!”

    “哦?”蔡琰跟我三个月,耳濡目染着也喜欢逗弄这个丫头,“好啊,姐姐给你挑个好夫婿,前几天不是李整和李典兄弟都来过吗?你喜欢哪一个呀?”

    “双儿只能嫁给公子啦!”她毫不避讳地嚷道,“何况他把人家的清白都嗯”她忽然闭口不再说下去。

    我忽然感觉有些不妙。

    蔡琰、小昭甚至貂蝉都以一种极为热烈的目光怒视着我。

    “冤、冤枉啊!”我奋力狡辩,就差以头抢地了,“诸位夫人,我和她清清白白,根本就无苟且之事呀!”

    “双儿,你怎么没告诉姐姐?”小昭平日虽然柔顺,但此事稍微不同寻常,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苟且之事”双儿眨巴着清纯的双眸,“是什么意思?公子总把我抱在怀里,还摸人家的脸,还有腰和小屁屁”

    小昭自己明明已经归属于我,偏偏却对这个妹子这么保护,闻言吐了口气:“姐姐知道了,不过你已经嫁不出去了。”

    “咦?”她讶然。

    “你只能陪着姐姐一辈子服侍公子咯。”小昭将妹子搂起来,低声笑道。

    双儿开心地笑道:“那双儿也一起嫁了吧?”

    我抹了抹汗:“你先不用急等你年纪再大一些吧?”

    “不嘛,现在就要嫁!”她倒是认死理。

    “你你你”我有些愤怒:你一个刚满十二岁的小妞就算嫁给我,我马超堂堂猛男,怎么也忍不下心来摧残你啊!

    蔡琰发挥了女主人的功能:“双儿乖,你可还没满十三岁呢,怎么能够嫁人?”

    “双儿已经十三岁了!”她不依。

    你那是虚岁好不好,怎么看都是萝莉,想要一步跳为人妻,似乎太过困难了些吧。

    小昭低头在她耳边嘀咕了一句,她才勉强点头同意了将自己入嫁马家的日期延后。

    我忽然觉得有些心浮气躁,决定吃完午膳就去练习书法培养情操。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首诗倒是颇有意境,但是我无法深刻体会到他久经想表达什么?是时光飞逝,年岁渐老,所以对镜感慨么?

    运笔写了十几遍,感觉内心深处似乎也充满了一种悲观失落的情绪,我急忙换了一首。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我怎么感觉这首诗也很失落啊?找个人都找不到悲剧的主人公啊。

    而后跳过两篇已经问世的忆江南和题诗后,再来一首。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浑身有些发冷,我是不是太入情了?

    练了三四十次,手腕稍稍有些发麻,我适时的停止练笔,捧起了传说中的春秋。

    嗯,蔡琰介绍给我的是左氏春秋,据说关二爷也十分喜欢这个版本,我要努力攻读,争取以后能和关二爷找到共同语言。

    “隐公经一一元年春,王正月。

    经一二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经一三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经一四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经一五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经一六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经一七公子益师卒。”

    我一把将竹简摔在地上:他妹啊,这都什么破玩意!老子这点智商能看懂就怪了!

    我宁愿读兵法!

    于是我翻出另一卷书册,研究着高深的孙子兵法。

    “谋攻第三: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我迅速投入到书中去了,看人家这书,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而且词句优美气势不凡,难得的是,还有不错的逻辑性,区区春秋,如何能够比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深深赞同:最好敌人全投降,攻城实在让我于心不忍啊!看着手下的健儿们一个个去送死,我心如刀割。

    接下来果然说明了攻城的麻烦和低效:“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己。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此句话点题,谋攻之重要意义。

    之后一句话,经常被引用:“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最后一句意义不明。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将领很重要,但是“周”和“隙”指的是什么?周全和空隙?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这一段不短,大致上列举了几种危害军队的行为。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句话也是兵家至理,但即使是在信息时代,都无法完全知己知彼,何况现在!
………………………………

第226章 推倒12岁幼女

    当我学完第三篇“谋攻”之后,我感觉这本书里虽然说的道理都是至理名言,而且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但似乎没有几句是教我如何指挥、如何破敌、如何去取得胜利的。

    当然我并不是认为孙子兵法没有用,站在春秋战国的时代,甚至是之后千百年,这本书也无愧于兵家圣典,堪称战争理论指导之祖。

    但我依然觉得好像帮不了我什么忙?

    我当然知道知己知彼对取得胜利有莫大的帮助,而且每次作战我对于斥候哨骑乃至于细作都十分重视,目的就是为了把握最精确的信息,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我军的伤亡,但是作用并未得到明显的体现。

    我将书简拢起收好,就算是学习了一篇文言文吧,总归有些益处。

    至于春秋这本书,我还在慢慢钻研吧,至少得我搞明白第一跟竹简上写的那些事情是什么年代之后再说吧,我决定历史部分,看史记就够了,司马迁文体也不错,更容易理解。

    学习总是这么令人疲惫,只是一个时辰而已,我就感到头疼欲裂,急忙找个借口躺回床上养精蓄锐两刻钟。

    “咦,他妹的,连个捶背柔肩的人都没有了。”我刚回到卧室,发现蔡琰和小娥两个人都不见了,不禁愤愤的哼了两声。

    “哦,公子读完书了呀,”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