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猛将-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这种制造精盐的方法牵扯的利益十分巨大,柳云在制作的过程中只带了几个对自己死心塌地的心腹。等到第一批精盐成功烘制出来后,站在柳云身后的几个亲卫眼神里充满了狂喜之色,其中一个甚至还留下了浑浊的泪水!

    这些亲卫全都是出身贫寒的贫苦子弟,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都吃过数不清的苦头,自然也是明白这种制盐方法的珍贵。这个世上所有人都知道人如果没有盐吃,身体就会没有力气,并且会精神萎靡不振,呕吐腹泻。而要是长期不吃食盐,人还会在痛苦中死去。而如今自己平日里吃的满是杂质的下等盐,在自己主公的神奇本领下居然变成了那些上等人食用的精盐,这简直就是神迹啊!

    在目睹了如此神迹后,这里的每一个亲卫都将柳云当成了神明再世,原本就忠于柳云的他们更是一个个的直接成为了柳云的死忠。因此,在柳云吩咐他们切莫将制盐的方法外传后,每一个亲卫都断发立誓自己绝不会将制盐的方法外传,否则就死无丧身之地!这也让知道古人对誓言有多么看重的柳云放下心里的担忧。

    等到之前封存的粮米发酵好了,柳云开始进行制作蒸馏酒的最后工作时,那几个亲卫已经在柳云的命令下烘制出了大量的精盐。出了一部分在柳云的吩咐下留给自己的部队用外,其余的全都被用容器装好,准备出售贩卖。

    而这时,柳云也已经完成了蒸馏酒的最后一步制作。当柳云将酒酿制出来时,整个城守府的后院之内到处都充满着醇醇的酒香,所有问道香味的守卫都感到自己肚子里的酒虫大动,不少人都忍不住口水直流!

    当柳云完成酿酒的工作后从酿酒屋里出来时,看到这些人一副馋猫的表情后,原本还带着些郁闷表情的脸上顿时忍不住大笑了起来,之后便令人从自己装好的几十坛酒水中取出十坛来,将其中的八坛分与众人品尝,其余的两坛则让人分别送到周仓和裴元绍的房里去,留待他们在做完工作后享用。这一举措让所有听到柳云话语的守卫欢呼不已,直呼“主公万岁”,对于柳云也更加的忠心了!这也让柳云原本还有些不爽的心情顿时好转了起来。

    事实上这次柳云酿出来的蒸馏酒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并不能说是成功。由于经验的不足和设施上的缺陷,柳云所酿出来的酒水只能说是混上水的酒精,口感上与后世的酒水根本无法相比,但就是这样,这些酒水的度数也比汉代的酒水高出一大截,在这个时代绝对可以说是上等的好酒。而且为了打造品牌,柳云还将其中一部分的酒水用洗净的木炭过滤了一下,使得酒水的口感比没有过滤的酒水更加的醇厚,作为精品中的精品,以便获取更多的收益。

    等到手下将所有的酒水和精盐都封存装好后,柳云便从自己在卧牛山上所教的学生里挑选出一个精明的人,让他带领自己的一队亲卫,率领几十个精锐士卒将大部分的酒水和精盐运到南方刘表的地界上贩卖。毕竟此时整个大汉的疆土上也就只有刘表的荆州还算太平,能够为这些货物提供稳定的市场。

    至于剩下的一小部分酒水和精盐,柳云则打算留在古城使用。当然,柳云并不会直接把这些东西贩卖给古城的百姓。毕竟古城的百姓十分的贫穷,除了原来的县长黄顺外,并没有什么地方豪族(有也被连绵不断的战乱给灭了),就算柳云肯卖百姓也买不起。而如果柳云把价格降低的话,很可能会有人乘机进行倒卖,这就会影响柳云的利益。

    所以在经过思考后,柳云打算模仿后世美国在金融危机时使用的“以工代赈”的方法,用这些酒水和精盐来吸引古城的百姓为自己做事。毕竟古城的城防工事还有城外的开荒种田都需要有大量的人力来进行,而古城本身的财政又不富裕,所以柳云准备用酒水和精盐来代替金钱,招募古城的百姓来进行开荒和修缮古城的城防,柳云相信这些东西足以调动古城百姓的积极性。

    在留下一些人手继续进行酿酒和制盐的工作后,柳云便离开了后院,前往城守府的政事大厅处理起古城的政务。虽然现在古城的事物并不多,也有一些柳云教育出来的学生帮忙,但这些学生学习的时间太短,很多人也只是刚开始识字,就算有柳云留下的规划方针也不能很好地处理事物。所以柳云还是要自己去为他们把关,等到这些学生有了足够的经验后,柳云才能真正的轻松起来。另外,冬季过去后,古城的农耕事宜也要开始进行了,很多事情都需要柳云亲自出面才行。

    “人才啊!谁能给我一些人才来帮帮忙啊!”看着眼前桌子上堆积起来的事物,柳云不禁仰天长叹!

    ;
………………………………

第十九章 古城农事

    要说东汉时期的农事耕作基本上算作是精耕细作的初期发展阶段,铁犁牛耕这种精耕细作所需的最基本的基础技术在汉代得到一些改进和推广。尤其是汉代的赵过,曾今推行过在当时较为先进的精耕技术——代田法,按照这种方法,汉代农业的耕作可以能防风抗旱;同时,在一些地区还出现过区田法,能够进一步强化精耕细作技术。而且在汉代,人们还发明出了耧车,使得农业的种植和收获相较之前的历史有了极大的进步,在耕作制度上也以连年种植制为主,有些地方实行休耕制,甚至能出现两年三熟制。汉代的农学著作《氾胜之书》就曾极为详细的反映了农作物从耕种到收获全过程的规律,体现出了汉代的农业发展水平。

    不过这些都和柳云现在所处的古城不相干。本来柳云还以为既然汉代都以为有了精耕细作技术的雏形,那么汉代农民的耕作技术应该也不会太差的。可直到他带人视察古城百姓的春耕时,他才知道自己是大错特错了。虽然柳云在现代并没有学过农事,但一些在课本上说过得知识他还是知道的。

    看着眼前百姓们所种下的农田,柳云只感到自己的眼角在不断地抽搐!尼玛这种挤得密密麻麻的禾苗是什么?汉代时期的“******”工程?而且苗与苗之间的间距为什么也是参差不齐的?那些禾苗旁绿油油的野草又是怎么回事?不用把它们拔走吗?像这样种,粮食真的能够长出来?

    到现在柳云总算是知道为什么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总是会出现那么多饥荒了,以至于老曹麾下甚至出现用人肉来充当军粮这样的骇人事件!这尼玛感情除了天灾和战乱外,农民的耕作方法也是一大原因啊?!

    无语的看着农田里那些长得好坏不一的禾苗,再看看一脸惶恐的跪在地上望着自己的百姓,柳云直感到一阵头疼!这些汉代的百姓对耕作中期管理是不是太差劲了点!还好自己亲自出来看了一眼,要不然今年百姓的粮食收成肯定要缩水一大截!

    再次看了眼农田里的禾苗,柳云上前一步扶起一位跪在地上的老农,问道:“老人家,敢问你们一直都是像这样来种田的吗?”

    被扶的老农显然是被柳云的动作吓了一跳,结结巴巴的回答道:“回、回大人的话,小、小人一家祖上三、三代都、都是这般耕作的。”

    祖上三代都在种田啊!很好很强大!在心中默默地吐槽一番后,柳云又问了一些其他跪在地上的百姓,在得到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种田的答案后,柳云最终无语了。

    “大人,请问我们的种田方法有什么问题吗?”看着柳云一脸郁闷的表情,之前被柳云扶起的老农在一旁小心翼翼的想柳云询问道。

    有什么问题?问题大了去的好不好!此时柳云对于汉代百姓的耕作技巧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在平复了心中激荡的心情后。柳云对老农道:“也不是说大家的种法有问题,而是云曾在浪迹天涯时,见过一地的百姓采取了一种精耕自作之法,使得田间的粮食增产不少,所以云才会对大家的耕作方式感到奇怪。”

    “不想世上竟有如此神奇的耕作之法,不知大人可否将那精耕之法传授我等,若能得此耕作良方,我等必感大人大恩大德!”说着,老农再次跪拜在了地上,而其他的百姓在听到老农的话后,也在地上拜首道:“恳请大人垂怜我等,传授精耕之法。”

    看到一大百姓向自己磕头,柳云连忙躲到一旁,一边扶起地上的百姓一边拍着胸脯保证会把精耕细作的方法传授给大家。

    就这样,原本只打算到田里稍作巡视一番的柳云便利用起自己在后世书上看来的半吊子耕作方法指导起古城的百姓进行精耕细作的农事改善。

    首先,柳云让百姓将那些种的十分拥挤的禾苗重新连土挖出进行种植,在苗与苗之间留下六、七寸的空间,以便禾苗能够有充足的生长空间和足够养份。同时组织人手将田里的杂草全都给拔除,以避免这些杂草和禾苗抢夺土地的养分。

    另外,柳云还让百姓在每一亩田地的旁边开出小道小水沟,这样一来就可以方便百姓对田地进行灌溉,而且为了保证水源,柳云还命人将自己在冬季时让兵工厂制作的一些结合后世知识改良的水车运到附近的河流里安装好,以便为农田的耕作提供足够的用水。而柳云的这一举动也赢得了所有古城百姓的欢呼雀跃,将柳云视作自己的青天父母官!

    不过当后来柳云要求百姓把自家的便便作为农田的肥料时,所有的百姓都大吃一惊。没办法,毕竟用自己的便便去作为农田里的肥料,这种事情在柳云出现之前他们重来就没有听说过,而且用便便来浇灌粮食也确实有些挑战这些汉代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

    最后,在柳云好说歹说,就差指天立誓的劝说下,古城的百姓总算是答应柳云尝试用自家的便便来作为农田里的肥料。就这样,柳云还不放心,专门排了一队人马来巡视农田的肥料使用情况,务必督促所有百姓都落实了肥料的事情。而这也让一部分百姓在心底里埋怨柳云,直到后来古城百姓的农田获得前所未有的丰收时,所有人才彻底的相信柳云所说的用便便作为肥料的办法确实能够增产。

    不过此刻古城的百姓还是只能在柳云的强硬要求下,苦着脸将自家的便便拿出来用作田间的肥料。而柳云也在整个古城县里四处奔跑,将自己所知道的农业知识一一传授给所有的百姓。同时,为了尽量多使古城的粮食增产,柳云还四处派人去向一些会种地的农民那取经,将那些能增产的技术收集起来,尽可能的传授给其他古城县的百姓,以进一步提高古城的粮食产量。

    在指导古城百姓使用新方法耕作的同时,柳云也尽可能的召集一些人手来开垦新的农田,并将之前留下的酒水和精盐拿出一部分来进行悬赏,这大大的刺激了古城百姓开荒的积极性。要不是柳云见势不妙,立下规定不能因开荒而荒废原来的农田,恐怕大部分的百姓都会抛下原有的农田去开荒。而这一切也让柳云亲身感受到前人所说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话语有多么的正确!看到那些听到规定后一脸惋惜的百姓,柳云的眼角不断地抽搐。

    就这样,直到春播时节结束时,柳云都带着人不断地在古城县的农田里四处的奔波。这一次由于柳云的指导,古城县的百姓都采取了新的耕作方法进行耕作,并且田地里的庄稼长势都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让所有古城县的百姓对柳云所教的新耕作方法有了更多的信心。同时,由于古城县的百姓新近开垦出了将近两千多亩的良田,柳云预计古城县今年的秋收相比往年会有极大的提高。

    当柳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城守府休息时,除了他的身体比较特殊外,那些跟着他身后的亲卫都被太阳被晒得黑了好几圈!并且一个个的全都瘦了不少!这也让柳云的心里着实有些过意不去,不顾他们的劝阻让他们都放假在家里休养几天。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柳云不外乎就是在城守府里处理一下政事,同时也指导下自己的那帮学生,偶尔出去走走,查看一下古城外的耕作情况。

    ………………………………………………………………………………………………………

    这个时候的大汉疆域上,各地的诸侯都在想方设法的巩固自身的势力,以便能够在对外的战争中开疆扩土。就拿身在兖州的曹操来说,在听取了谋士毛玠当初定下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策后,正摩拳擦掌的准备从盘踞在长安的李傕和郭汜手中夺取汉帝,以便能够在大义上获得优势。

    不过可惜的是虽然曹操一方的想法非常的好,但是有人却没有顾及到他们的感受,正想方设法的给他们上眼药!这个人就是正盘踞在淮南一地的袁术袁公路。

    袁术,表字公路,出身于东汉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之家,是司空袁逢之嫡长子。传说他出生的时候,神仙托梦给他母亲,说她怀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这就造成袁术从小就养成盛气凌人的个性。在袁术年轻时,他经常与公子哥们田猎游玩,直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有所改观。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政大权,袁术与袁绍都得到了何进的拉拢。

    董卓进京后,袁术不肯依附,便逃往了南阳,之后在诸侯讨董时期负责后方粮草补给的。在诸侯联盟解散后,袁术便回到南方,依靠家族的势力割据了淮南,聚集兵马几十万,与袁绍一起成为当时天下南北最强的诸侯。

    而当袁术在从孙策的手中获得了镇国之宝传国玉玺后,自觉自身势力强大无比的袁术再也无法按耐住自己的野心,迫不及待的想要登基称帝。因为他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以为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说的就是自己。早在兴平二年冬天献帝只身逃往黄河北边的时候,袁术就曾召集自己的部属们表露心迹说要登基称帝,不过由于主簿阎象的劝阻,袁术不得不按下自己的野心,暂时隐忍了下来。

    不过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后,袁术心中的野心再也无法让他继续沉默下去,他暗地里命令手下积极准备登基的事宜,自己则准备挑选一个合适的时机登上皇位。而这一举动,无疑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产生极大的冲突。这也让袁术和曹操在以后爆发一场场大战。

    而这一切,都被拥有后世记忆的柳云看在眼里。对于柳云来说,曹操和袁术发生冲突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相反,这两人打的越激烈就对他越有好处,毕竟浑水才好摸鱼嘛!此时蹲在古城的柳云颇有一种身在局外笑看风云的感觉。

    ;
………………………………

第二十章 南下荆州

    时光的飞逝,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来到了五月份,此时古城的各项政务在柳云的带领下基本上都已经进入了正轨。

    在政治上,柳云所教授的学生大体上已经可以代替柳云处理好古城的大部分事物,这使得柳云身上的担子减轻了很多,可以有时间来思考古城势力以后的道路;在军事上,依靠对部队待遇的宣传,使得古城的百姓都愿意参加柳云的部队,在经过周仓和裴元绍的严格挑选后,正规军队的人数扩大到了一千两百人,同时还建立了一支五百人的民兵部队,所有的部队装备都由兵工厂配发完毕,在裴、周两人的带领下进行训练(民兵的训练强度减半);在农业上,由于柳云所传授的精耕细作之法和强制推行的“新型”肥料,使得古城农田里的作物长势十分的喜人,根据那些老农的说法,古城今年的粮食收获至少可以增加三层!

    眼见着古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正轨,一直坐在城守府里的柳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对外界的向往了。在吩咐周仓和裴元绍代替自己镇守古城后,柳云便不顾他们的反对,带着三十个亲卫,以商人的名义向押送着早已准备好的云春酒(柳云为自己酿造的酒起的名字)和精盐往荆州赶去。

    在经过前几次的销售后,古城的云春酒和精盐已经在荆州名声大噪,并随着商人向大汉的其他地方散播。现在一坛云春酒的价格在荆州已经被炒到了一百金,并且还是有价无市!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有柳云的“卖方市场”策略外,还有就是因为大部分的云春酒在刚放上市场就被荆州的世家大族所收购,造成其他地方的商人很难买到云春酒。

    当初云春酒刚被送到荆州时,就被刘表手下大将蔡瑁所发现,在蔡瑁喝过一口后,他立刻便被云春酒那远超汉代酒水的品味所折服,一下子就买下了柳云学生所带去的大部分酒水,并吩咐那个学生下次要是还有云春酒送到荆州来卖的话一定要告诉他。之后,蔡瑁便在当天晚上将那些云春酒送到了荆州牧刘表的府上,由于刘表本就是一个喜好饮酒作文的文人,因此在品尝过云春酒后,刘表立刻就爱上了云春酒,直言这是自己喝过的最好的酒水,以前所喝的全是马尿!

    在第二天的世家聚会上,刘表还当众将云春酒向自己麾下的夸耀了一番,并拿出蔡瑁所献的云春酒与众人分享。自此,所有的荆州文武大臣都迷上了这种酒水,并且在喝完后,再饮其他的酒水不是感到异味难忍,就是淡而无味,再也喝不下其他的酒水。因此,只要柳云派人运至荆州的云春酒一出现,那些荆州的文武大臣便会命下人前来抢购,普通的商人百姓往往只能买到很少一部分的酒水。据说曹操麾下的首席智囊郭嘉从一个路过许昌的商人手里买到一瓶云春酒后,便再也不愿意去喝其他的酒水,直言云春酒才是真真正正的琼浆玉露,并因此在喝完所买的酒水后抑郁不已,使得老曹为此事大为头疼!

    如今,在荆州的地界,世家子弟平时里宴请亲朋好友,都以能拿出云春酒宴客为荣,如果家里拿不出云春酒,基本上都不敢开口请客。因此,在荆州,云春酒是绝不愁销路的!而那些与云春酒一起出现的精盐,也因此进入了那些地方豪族的视野,赢得了很好的销路。

    而此次柳云所带的云春酒和精盐,便是最近一批准备送往荆州销售的货量。依靠着这些酒水和精盐,柳云的古城获得了极大的利润,各种古城所需要的粮草和物资都源源不断的被柳云的商队从荆州带回到古城,使得古城的财政和贸易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

    荆州,地处天下中心,跨越长江中游两岸,基于其地理位置的的重要性,使得荆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曾对刘备说过: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乃是用武之国,非其主不能守。而在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更是围绕着荆州之地进行了多次大战,这足以证明荆州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有多么重要。

    不过虽然荆州的军事地理位在中国的战史上十分的重要,但是以荆州为界的中国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在东汉以前并不发达,此前的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一直都被北方的黄河流域所占据。直到东汉时,中国南方的人口开始逐渐增加,尤其是东汉末年,由于连年的诸侯战争,使得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遭受到极大的破坏,大量中原地区的人民开始逃向长江流域。

    而在这种情况下,刘表所统治的荆州就成为了这些北方移民的首选。尤其是在刘表年轻的时候,凭借着自身的才能和汉室的威望,刘表在荆州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荆州之地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在平定荆州的混乱后,刘表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远交北方霸主袁绍,近结宛城豪杰张绣,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在乱世之中从容自保。

    安稳平静的荆州凭借着这些优越的条件在东汉末年的混乱世界中堪比世外桃源,而北方的移民在逃难到荆州后,不但为荆州增加了大量的人力,同时也带来了北方发达的生产技术,这使得荆州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成为中国南方最为发达的地区。在荆州最鼎盛的时期,刘表凭借着荆州长时间所积累的强大的实力射杀了有着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使得荆州军威震天下,群雄不敢轻视。

    然而或许是因为安逸的生活容易使人堕落,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老迈的刘表开始变得性情多疑,好于空谈,立意自守,再无进取之心。并且由于刘表过于宠溺后妻蔡氏,使得荆州氏族蔡氏逐渐的掌握了实权。现在的荆州虽然在表面上依然风平浪静,但是背地里早已是是暗流涌动。以蔡家和蒯家为首的荆州士族暗地里围绕着荆州的统治权不断地进行争夺,同时,荆州的有识之士也对刘表的不作为感到失望,拒不接受刘表的邀请和聘用。而和刘表有着杀父之仇的孙策也在江东积极的发展自身的实力,随时准备为父报仇。可以说,荆州现在就像是一个充满了热气的热气球,只要稍有一点外部的压力,荆州这个中国南方的明珠就会被战火所摧毁,而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对于柳云来说,现在荆州的局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