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猛将-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一直在后方为陈应掠阵的鲍隆在看到陈应居然在赵云的手下不到五个回合便败阵下来,心中也是大惊。立时一边策马接应陈应一边拿起马背上的弓箭,拉弓向赵云射去。
要说鲍隆的箭术,倒也不能说不好,毕竟他还是有着射杀双虎的战绩摆在那里的,要是没有几分真本事,恐怕早就成了山中老虎嘴里的几块肉了,哪还能像现在这样在战场上活蹦乱跳的,还当上了赵范手下的大将。
不过在这个世上,有本领也是要看人对比的。鲍隆的箭术在常人眼中确实称得上是不错,但是和能够在江中落帆的赵云对比,说是班门弄斧都有些高估他了。
伸手接过鲍隆射来的箭支,赵云俊朗的脸庞上闪过一丝冷笑,将手中的长枪挂在马背上,抽出一旁的长弓,弯弓搭箭,对着远处的鲍隆道:“好叫尔等知道怎么才是真正的箭术,敌将看箭!”话音刚落,赵云手中的箭矢便化作一道乌黑的黑影,一瞬间便来到了还在往陈应处赶的鲍隆眼前。
凭借着此前多年在山中打猎磨炼出来的本能,不待鲍隆看清箭矢的样子,健壮的身躯在本能的引导下,快速地往旁边闪躲了一下。也正是这一躲,使得赵云原本射向鲍隆心口的箭矢最终只是射在了对方的肩膀上。剧烈的疼痛使得鲍隆在发出“啊!”的一声惨叫后,当即便翻身落马,直让在后方看着的一众桂阳守军一阵慌乱。
而原本还指望着自家兄弟来帮自己的陈应在看到鲍隆直接中箭落马后,心中瞬间一片冰凉。眼见得赵云仗着马快就要追上自己,已经失去了后援的陈应在慌乱之下,直接把自己手中的飞叉朝着看也不看的向赵云扔了过去。
眼尖的赵云一看陈应的动作,立刻轻展猿臂,接住陈应丢来的飞叉,回掷给了陈应。当陈应手忙脚乱的躲过了自己的飞叉后,借着夜照玉狮子高速地赵云早就来到了他的身边。不等陈应反应过来,赵云挥舞手中的长枪,照着陈应的腰间便是一击,直接便把他击落在地,和不远处的鲍隆变成一对难兄难弟!而不远处的桂阳士卒在看到两位主将全都被赵云击落在地后,也不用赵云再命令手下将士率军攻击,直接就化作一团乱兵,四散着逃命而去。
看着桂阳一众士卒的表现,赵云心中一阵无语。在命令手下士卒前来绑缚好陈、鲍二人后,感到桂阳已经没有什么抵抗力了的赵云直接下令就地驻扎。并将陈、鲍二人带到自己的帐中开始进行批评教育:“量你们二人又怎能敌我军威,现如今念在我主一贯仁德,我今日不杀你们二人,放你们回到桂阳城内。但是你们要记得,回去后告诉桂阳太守赵范,早日前来投降,否则便休怪本将枪下无情了。”
经过战场上的无情碾压后,早已被赵云收拾的服服帖帖的陈应和鲍隆哪里还有想和赵云再战一场的勇气,在一阵指天立誓的向赵云保证自己一定劝说自家老大赵范前来投降后,一身狼狈的二人便在赵云凌厉的目光中,心惊胆颤的离开了赵云的大营,互相搀扶着向着桂阳走去。
当赵范一脸铁青的看着鼻青脸肿的陈、鲍二人再次站在自己面前时,早已从败卒口中得知一整个战斗经过的赵大太守恨不能亲手掐死眼前这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尼玛早就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诉你们赵云的武艺罕有敌手,你们两个二缺居然还去和人家玩什么单挑?这是脑子被门板夹了还是被山里的野驴给踢了?!早知道你们蠢成这样,还不如当初就直接向对方投降来的有意义呢!
暗自庆幸自己事前还预留了一手后路,自觉现如今基本上也不会有人站出来反对自己后,赵范直接冷着一张脸对着一众部下道:“之前我就有心归附刘使君,只是你们有些人还想着要和城外的赵云战过一场,现在局势已经如此,再有提议出战者,立斩无赦。”
当即,赵范便喝退陈、鲍二人,赍捧印绶,带着自己的十数名亲卫,出城向远处的赵云大营奔去。对于原本就打算交好刘备一方的赵范来说,这一次和赵云的接触,直接关系到日后他能否在刘备的势力中站稳脚跟。因此为了自身的前程,此刻的赵范已经准备按照之前一位下属所给的建议,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和赵云拉近关系了。
………………………………
第一百二十六章 赵云之喜(一)
带齐文武,洒水扫道,整装肃容的赵范在摆足了架势后,本着为自己找好下家和弥补之前陈、鲍二傻之错的心思,终于在城外赵云大军一众将士的要求下,高举着城府大印出城祈和了。
说实话,要不是事前接到对方下属前来求和的通知,光看赵范那一脸正气架势,跨马立在大军最前方的赵云差点都以为对方不是来投降,而是来替远在许昌的天子来宣布圣旨的!
好不容易忍着满心纠结,一脸严肃的接受完赵范等人的请降后,赵云立刻派出手下的亲兵,快马前去刘备处将桂阳投诚的消息转告给诸葛亮等人。
紧接着,在早有准备的赵范等人的热心邀请下,面皮不如诸葛亮和柳云这些家伙厚实的赵云在转身安置好身后的一众士卒后,便和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的桂阳文武们一起迈步走进备置好了酒宴的城守府内。
很快,在桂阳的城府上,原本还在打生打死的两方人,在事先统一了双方的思想后,立刻便开始推杯至盏起来。
尤其是陈应、鲍隆两个二缺,在事前得到自家老大的严厉指示后,在心知自己等人以后也就只能跟着对方的大佬混了的情况下,直接便拎着两大坛子就凑合到赵云的身前,仗着三人都是武将的身份,端着手里的酒坛子便要和赵云拼酒,一边喝着还一边说是要和赵将军赔罪,不喝的话就是看不起他们两个手下败将。
对此,早已暗自观察过桂阳众人表现的赵云,在确定对方确实是真心投诚,没有暗中布置刀斧手之类的安排后。本着大家以后到底都是同僚,不好推辞的想法,只得舍命陪二缺。
好不容易灌下一坛子高度酒,摆平了智商不足的陈、鲍二人后,紧接着赵范又开始带着桂阳的一干官员前来敬酒。那架势,仿佛就想着把自家在战场上丢了的面子要在着酒宴上找回来,不把他赵云灌倒就决不摆休似的。
看到这个场景,本来已经有些微醉,想要推辞退宴的赵云立刻豪气大发,心中想要退场的想法立刻抛之脑后,抱着手里的酒坛就和赵范等人“厮杀”了起来,直把身前的赵范看的是又惊又喜。
一场宴会,众人直从晌午吃到日落。
等到宴席上的所有人都餐饱酒足,酒劲上脑之时,突然间一道带着醉意的声音从众人中传了出来:“赵将军年少有为,添为玄德公帐下大将,又与关将军等人为好友,真是世间少有的俊杰。巧的是赵大人也姓赵,和将军一样,同是真定人,这说起来,五百年前说不得两家子还是一家人呢!”
“哦?赵大人也是常山人士?”
猛然间听到先前的敌人,现在的同僚是自己的老乡,已经有些喝大了的赵云心里还真是有些兴奋,出来混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同乡,自己这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吧?!
“哈哈,哪里哪里,说来惭愧,虽然和子龙将军同是常山真定人士,但是范可不比将军在玄德公帐下,驰骋沙场,名扬天下。而今我等同为玄德公效力,只望将军日后莫要忘了范这个同乡同宗就好了。”
“大人说的哪里话,云自离开常山,奔走四方,已多年未曾回到家乡,今日能在这桂阳遇到大人这同乡之人,已是甚是惊喜,又岂会有轻视之心!”
看到赵云那面带醉意,却依然慷慨激昂的神色,方才那道出赵范和赵云两人是同乡的人暗自在心中窃笑了一番,他本来只是赵范身边的一个侍卫仆从,靠着溜须拍马才慢慢地得以成为赵范的心腹。此前曾有人来暗中联系他,给了他50金,让他在刘备手下赵云领军来时,撮合好赵范的嫂子和赵云结亲,若是事成,对方会再次给他100金。本来他还以为后面的那100金自己已经拿不到了,毕竟谁让他家的老大脑子抽风了要和那姓赵的将军打一架,正常的情况下,像这种战场上厮杀过的对手不论胜负,以后私下里的交情都不会好,可如今看来,那后面的金钱,还是大有可为的嘛!
想到这,那发话的人更加的起劲,张着满是酒气的嘴巴对着席间的赵范和赵云大声道:“此乃万幸,亦是天意,上天让将军和大人在离常山万里之外的桂阳郡相聚,可见两位大人相识乃是上天的安排。”
看到自己的话成功的吊起了在场众人的注意,那人接着道:“在座的列为也都知道,赵大人的先兄早已在三年前离世,只剩下家中的嫂夫人寡居在腹内,而嫂夫人现如今正是芳华正茂的时候,似这般独居下去,终非了局。此前赵大人也曾劝夫人改嫁,只是夫人挂念自己入了赵氏门厅后,还未有所出,故而许下三个要求,要三个要求兼全之人,才肯嫁于那人。这第一个要求,便是要文武双全,名闻于天下;第二么,则是要本人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第三个要求,则是男方的姓氏要与赵大人一家同姓!而若是此三事不能相符,夫人宁愿终身不嫁。”
“不错,正是如此,此前我还一直为家嫂的事情而烦恼,因为要想找一个同时符合此三项要求的男子,实在是难以做到。”听到自己的心腹陡然间拉扯出自己兄嫂的事情,赵范在略有所悟的同时,也不由地看了看自己身旁的赵云。
“不想世间竟还有这般的奇女子,如此性情,云真心佩服。”听到赵范这位寡嫂的事迹,已经喝大了的赵云不由得面露惊色。
要知道,按照此时汉朝的风俗,一个女子在自己的丈夫死后要想改嫁,除非是有其他重要的事情阻碍,否则在取得夫家的认可后,基本上是不会有人特意前来阻扰的。毕竟眼下又不是后世的明清时期,要求女子必须变态一般的守好自己的清白贞洁。
而赵范的这个嫂夫人,在明知赵范不会介意自己重新嫁人的情况下,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代价,依然为自己的夫家着想,提出了先前的三项难以办到的要求,并且在无人可办到时,宁愿孤独一世,虚度青春。此等重情重义的女子,饶是赵云性情沉稳,也不得不对其感到钦佩。
“正是如此,本来我等下属在知晓嫂夫人提出的这三件事后,都已经不再对夫人改嫁一事抱有希望了。可是不成想,赵夫人在提出者这三个要求后,天下间还真就有人做到了夫人要求的,你道天下那得有这般凑巧的?似赵将军这般仪表堂堂,又在玄德公的帐下四处征讨,名震四海,恰巧又与赵大人一家同乡同姓,正符合嫂夫人先前对赵大人提出的三个要求。此等姻缘,实乃上天赐予两位大人。赵将军若是不嫌弃嫂夫人貌陋才浅,何不娶嫂夫人为妻,两家结为永世之好?”
听到自家心腹的提议,早就有心要拉近自己与刘备一方关系的赵范立刻顺水推舟,一脸兴奋的对赵云道:“此言甚善!将军若是愿意娶我家嫂夫人为妻,范愿倾尽家财以作嫁资,与将军结累世之亲,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啊?!”听到赵范一众突然提出要与自己结清,原本还面带醉意的赵云立刻清醒了不少,一脸震惊的看着正一脸期盼的看着自己的赵范。这正讲的好好地,怎么突然就说到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上去了?这脑回路究竟是怎么转的啊!
正当赵云一脸懵逼的和赵范大眼瞪小眼时,一道清丽的女声突然从大厅的后方传了出来,“二叔究竟是何事唤我?”
话音方落,只见一个身穿缟素,有着倾国倾城之色妇人从大厅后方走了出来,一脸疑惑地看向赵范和赵云。
赵云:“……”
尼玛才刚刚说了要把你家嫂夫人嫁给我,结果后脚就差人把夫人请了出来,你们这帮家伙究竟是有多想把对方嫁给我啊?!
………………………………
第一百二十七章 赵云之喜(二)
在柳云还没有从后世来到三国时,一直都听身边的人说到人的一生中总共有四大喜事最值得让人期待,分别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很明显,现如今的赵云,就正处于喜事连连的状态当中,而且还是在这四大喜事当中,直接占据了其中的三项!
自从他和关羽先后领兵平定了荆州最后还没有的归附的桂阳和零陵二郡后,刘备一方可以说是正式宣告完整接手了先前刘表在荆州的势力。而且相比于此前一直受制于人的刘表,现如今风头正劲的刘备对于荆州的掌控无疑要更加的彻底一点。
正因如此,在赵云和关羽前后率军回到襄阳交令后,已经将荆州大部分事物处理好的刘备等人在听说了赵云和新降的桂阳太守赵范的事情后,立刻便开始热闹了起来。
按照诸葛亮的说法,现如今赤壁大战方歇,实力受挫的曹操在没有回复之前南下的军力之前,一时半会是不会再在南方掀起新的战事的。而由孙权和周瑜领导的江东一方,在没有和他们处理好淮南一事之时,也不会再起什么波澜。因此,在荆州新定,四方无有战事的时候,正可为赵云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婚事。
一来,赵云作为刘备手下的元老大将,这些年来跟随着刘备东奔西跑,一直未曾娶妻生子,虽然人是长得比较年轻,但是婚姻这种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总是还要做的,现在既然天意正好让赵云在攻略桂阳时遇到了樊氏这样的奇女子,双方又都可以说是情投意合,那么作为主公的刘备为他们办一场婚事,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而第二么,就是刘备现在才刚入主荆州,作为荆州的新主,在此地刚刚历经过两次政局变动的情况下(一次曹操南下,一次刘备入主),他们可以正好借助赵云的这次婚礼,安抚荆州一应官员百姓的人心,稳定好新入手的荆州局面;
至于第三条么,就是赵云与桂阳赵范的联姻,还可以借机让刘备在荆州拉拢到更多属于自己一方的政治势力,毕竟在以襄阳为首的荆北之地,原先以刘表为代表的世家势力还是很有影响的。而通过心腹大将赵云的联姻,扶持以赵范为首的荆南一方与荆北相抗衡,正好可以为刘备统治荆州做好政治准备。
所以说赵云的这一次婚姻,在被提出以后,从某种方面来说,也是一次必然要被大肆庆贺的政治行动了。
当然,这些也只是那些以诸葛亮为首的文官私下里对刘备的说词。对于关羽,张飞,柳云等武将来说,赵云现在要准备结婚,他们心里更多的是为自家这位一直不肯结婚的好兄弟,终于在荆州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子而感到高兴。
因此,在张三爷咋咋呼呼的叫着要为自家的子龙兄弟办一场最热闹的婚礼后,整个刘备集团都开始为赵云的婚事而忙碌了起来。对此,作为主公的刘备在诸葛亮确定好婚期后,直接大手一挥,当着一众文武的面,借着荆州平定为由,宣布了对众人的封赏,其中赵云便因镇守汝南,夺取桂阳而被奉为荡寇将军,也算是武将版的金榜题名,喜上加喜了。
对此,一直以谦虚谨慎,勤俭节约为座右铭的赵云,在私下里得到诸葛亮和柳云的提点后,也只得捏着鼻子认可了刘备和张飞要大办婚事的做法。
而当婚礼真正开始后没多久,一直处事不惊的赵云心里便变得有些后悔当初答应诸葛亮和张飞大办婚事的要求起来。
光别的不说,单是这两天和那些来到襄阳为其贺礼的人拱手作揖,就已经做的让身为武将的他有些腰酸背痛了,毕竟那些身份不算太高的人让管家应对应对还可以,但某些身份显赫的人就必须要赵云自己亲自来迎接了。这样一来,时间一长,饶是以赵云的身子骨,一直保持着笑容作揖也有些吃不消。
好在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结果对于单身多年的赵云来说还是很圆满的。
从一脸喜意的赵范手中牵过樊氏的手后,看着对方那娇艳如花的面庞,赵云突然觉得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的辛苦,在看见手中女子那充满爱意和羞涩的面容后,都已经不值一提了。
抓过樊氏那娇柔白皙的双手,赵云一个横抱,就将怀里的佳人抱到了随着自己的而来的车驾上。
看着身前和赵云一起坐在车架上,一身红妆,好似牡丹仙子一般的樊氏,正坐在雪风背上的柳云不禁暗自嘀咕了起来。
“这般貌若天仙的女子,也无怪乎在原先的历史上,以赵云的性格和眼界(要知道历史上云哥可是刘备的亲卫大队长,一直负责刘备和其家眷的安全,而刘备两个老婆糜氏和甘氏的姿色……),在看到对方后,也会觉得其有倾国倾城之貌。要不是赵范那个二傻脑残,事先和赵云搞了个什么兄弟结义,说不得历史上赵云也会把樊氏娶回家,啧啧!”
望着前方满面春风的赵云和一脸娇羞的樊氏,柳云不由得暗暗点头。嗯,果然像这种弥补“历史遗憾”的事情,自己还是多做一些的好,眼前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么,美女配英雄,多好的结局啊!
此时此刻,已经陷入逗比状态的柳云,已经完全忘记了要是没有他的话,在不久的将来,马超加入刘备帐下后,赵云还会娶到一位美貌不逊于樊氏,名叫马云禄的美少女……
待得迎亲的队伍来到赵云在襄阳的府邸,早已待坐多时的刘备和诸葛亮等人皆是一脸笑容的看向作为今日主角的赵云和樊氏。
暗自打量了一番,刘备及关羽、张飞等人,都对樊氏的姿容深感满意,皆是在心中发出了和刚才柳云一样的感叹,果然这世上还是要美女配英雄的好啊!
尤其是张三爷,一边在为樊氏的美貌感到满意的同时,一边还在心里暗自挥舞着自己的蛇矛,叫嚣着老天有眼,这樊氏就合该是俺赵云兄弟这般英雄的妻子,原先那个姓赵无名小卒的就该去早死早超生!
及至新人入府,赵云在左,樊氏在右,两人皆一脸肃容的跨入赵府的正厅,在荆州文武的注视下,来到大厅正中。
而刘备在看到两位新人都已到位后,当即便面带笑容的上前一步开口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按照汉礼婚嫁的要求,主持婚礼的人必须是年长者,而从眼下刘备治下的一众人来看,也就刘备这个做主公的最为符合这一要求了,毕竟现在的刘备也是快要将近五十岁的人了,在这个时期对年轻一辈的人称一句老夫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对于刘备口中的贺词,柳云这种后世来的人虽然原先不觉其意,不过倒也在此前吞噬的灵魂里“听过”,因此也和诸葛亮等人跟着一起念贺词。因为事前也曾在柳云的要求提议下,一群人私下里排练过。
所以在还算整齐的祝福颂词之中,赵云和樊氏开始按照汉礼沃盥入席,一旁早已烹饪好的鱼肉,猪肉,兔肉,由诸葛亮亲自选好的司仪慢慢地端了上来,之后再由侍者每项切了一块,连同调配和的配料一起端到了两人面前。
而赵云和樊氏也配合的按照礼仪安静地吃下身前的饭菜,这就是眼下所谓的婚义,“妇至,壻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也就是说,像这样子吃了之后,双方就是汉礼上所承认的夫妻一体,尊卑一致,以后樊氏也就是人家赵云的妻子了,再有人侮辱樊氏,也就相当于侮辱赵云一般,这要是被人云哥提枪拿剑弄死的!
当侍者呈上瓠时,赵云和樊氏皆持手接过,按此时的汉礼,这种在婚礼上合卺用的酒一般都是苦酒,而且是越苦越好,因为这意味着夫妻二人可以同甘共苦,所以现在越苦,也就意味以后越甜蜜。所以哪怕此时赵云和樊氏已经被柳云事前精心炮制的苦酒苦到心里了,两人在众人的注视下也不能在面容上表露出来。
结束完让人难受的合卺之礼,赵云又慢慢地将樊氏耳边的璎珞摘下,然后又用刀具割下两人一小撮发丝,用红绳绑了起来。至此,赵云与樊氏的婚礼算是完成了大部分的过程,剩下的也就是夜晚的生活了。
“礼成!”伴随着刘备的一声呼喊。原本拘束的站在两排的张飞等人直接拥了上来,将赵云团团围住,而面带羞涩的樊氏则由身旁的侍者送回了安排好的房间里,等待着赵云的到来。
接受完一众同僚的恭贺,赵云先是回到自家的内宅换下了身上的正装,穿戴好事前准备好的衣服,而后才迈步走出来准备和张飞、柳云等人交流。
当然,现在的张飞和柳云一干人,想的最多的还是怎么才能将一直以沉着冷静示人的赵云给灌趴下,至于灌趴下新郎之后,晚上该怎么办,呵呵,那不是还有新娘没醉么!
“哈哈!子龙,今日大婚可有什么感想?”早就准备好逮人的张飞在看到赵云换好了衣服出来后,立刻屁颠屁颠的跑了过去,一脸坏笑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