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捣乱天下-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承诺孙权出兵荆州,双方各出兵五万,待袁绍灭亡之时荆州一人一半。
也就是说诸葛亮将出兵十万,并分兵两路,一路五万,与曹丕和孙权同盟,一起出兵灭袁绍。
不得不说,虽然历史上诸葛亮并无治军之能,但是无论是历史还是演义都是多般夸奖诸葛亮的政治才华和外交才华。而现在,诸葛亮依旧是个能人,居然真就完成了他的同盟计划,孙权和曹丕都决定与诸葛亮同盟。
就在程闵消灭贵霜帝国的时候,诸葛亮、孙权、曹丕三人的同盟,也消灭了袁绍,正式瓜分了袁绍的势力,如今诸葛亮占据益州和司隶还有西北半部的荆州,曹丕占据兖州、豫州、徐州、扬州四个州,孙权则是占据着交州和东南半部的荆州,刨去程闵占据的河北,如今的中原真可谓是已经做到了三分天。
诸葛亮得到半部荆州之后,也并不满足,本来荆州全境都是诸葛亮的。可如今,只夺回了半部,虽然有了司隶一州,司隶很小,随处洛阳和长安以外基本没有什么好地方了,而洛阳和长安也因为董卓的霍乱和李、郭二人的霍乱,使得这两处华夏大陆最繁华的城池已经成了费城,虽然经过曹丕和袁绍的开发已经有了些许的起色,可是依旧无法恢复当初的繁华。
而且益州已经被贵霜人洗劫一空,如今诸葛亮能依赖的只有这半部的荆州了,可是荆州的另一半却是孙权的。
一来他需要在荆州建立反攻中原的根据地,而来他需要荆州的富庶来恢复益州的繁华。但是他又不能对孙权发起进攻,因为他需要联合孙权来一起对抗程闵。
不仅仅是程闵,曹丕也励精图治,这几年卧薪尝胆,曹丕目前的能力恐怕比他爹曹操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加上那个名不经传的司马懿,与曹丕联合打袁绍的时候,诸葛亮也看到了司马懿的军事才华,诸葛亮对其恐惧不已,所以诸葛亮需要盟友,他需要跟孙权联合一起对抗程闵和曹丕。
所以诸葛亮如今可谓是进退两难,左右都不是人了。
诸葛亮召集法正、蒯越、蒯良等军师一起讨论如今的形式。
“司隶四战之地,现已颓废不堪,益州已被贵霜践踏。现在虽在荆州取得了一块有限的地盘,但要是周瑜长期屯兵江陵,在荆州也拓展不开,处处受到东吴的制约。我们必须开疆扩土,不然下一个灭亡的必然是我军!”诸葛亮开口说道。
诸葛亮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虽和几位军师反复切磋过,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定论,这一次也是一样,众人都没有任何表态。
诸葛亮无奈之下,要亲自去东吴面见孙权,请求孙权自动让出长江以北荆州的地盘。众人百般阻拦,总觉有些不妥,又恐生事端。但是诸葛亮还是很坚决的,虽经群臣再三劝阻,诸葛亮仍坚持要去。众人见诸葛亮执意如此,也无可奈何。
按诸葛亮的想法,此行虽“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但孙权当时“所防在北”,还得依靠他“为援”,共治曹丕,未必会把他如何。
众人听了诸葛亮的这个想法,虽然有些担心,但看到诸葛亮决心已定,也就只有嘱咐他到了江东后,小心谨慎以防变生意外。
诸葛亮到江东,至京口与孙权会面。两位当代英杰见面,自然互道仰慕之意。果如诸葛亮所料,当他提出“都督荆州”一事时,孙权面有难色,只好说江陵是周瑜血战打下的,恐怕一时很难办,还得和周瑜商议。孙权请诸葛亮不要操之过急,还得从长计议。
孙权却暗中派人通知周瑜,请他做决定。周瑜立即上疏给孙权,鲜明地表明了他的立场,而且向孙权献计说:
诸葛亮以枭雄之资,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伐,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聚在疆场,恐蛟龙得**,终非池中物也。
孙权一接到周瑜这封疏,立即就把鲁肃和吕范招来,请他们就周瑜之疏各抒己见。孙权之所以把彭泽太守吕范请来,是因为诸葛亮一到江东,吕范就向他“密请留”,建议把诸葛亮软禁在江东。这和周瑜的意见完全一致。而鲁肃却与周瑜、吕范等人的意见完全相反。唯独他从“共据程曹”的大局出发,力劝孙权“借荆州”给诸葛亮。孙权为了综合平衡两方面的意见,所以把两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一同请来。自不待言,吕范完全赞同周瑜疏中所言,认为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希望孙权当机立断。
鲁肃向孙权解释道:“将军虽然英武盖世,但力量实在不能和曹丕、程闵相比,何况我们刚得荆州,还没有对荆州百姓有什么恩信。依我之见,最好把荆州借给诸葛亮,让他去安抚荆州,这对我们有力。因为这样做,是给曹丕和程闵增加了一个劲敌。难道这不也是最好的计策吗?”鲁肃个话顾全大局,连孙权也无法回绝。
孙权虽然没有听从周瑜、吕范的意见,把诸葛亮软禁起来,但却感到很郁闷。就在他和张昭、鲁肃等人送走诸葛亮之后,正要派人去江陵请周瑜来议事,周瑜却不请自来了。
周瑜正要一见孙权,得知诸葛亮已去,心里很无奈,但也无法挽回了。于是,正要只好向孙权另献一策,他说:
程闵出征贵霜,一时半会是回不来了,河北暂时没有任何的危险,况且程闵就算回军也不可能直接打我们,正是我军发展的大好时机,让我和奋威将军孙瑜一道,进兵扬州,得扬州之后再吞并中原,由孙瑜守在哪里,结好程闵互相支援,然后我军一道西进,直追诸葛亮,西蜀也是不难打下的。
很显然,支援是因为孙权不愿与诸葛亮闹翻,只好避开荆州去向东北发展,最后与诸葛亮争衡西方。孙权当时听了支援这一番话,深为支援这种气概所感染,精神为之一振,不但立刻同意了支援这个计划,而且还派遣使者送书去公安,约诸葛亮“共取曹丕”。
接到孙权的书信,展开,不禁大吃一惊,孙权、周瑜这一招,完全和诸葛亮的计划相抵触,诸葛亮建议马上给孙权回信阻止他,同时还要作好应变的部署。
随后周瑜竟然大病了一场,无奈之下周瑜上书给孙权说:
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诸葛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扶之。鲁肃智略足任,岂以代瑜。
这封疏充分反映了周瑜忘身忧国、大志未竟的心情,就算大病之下,还是冷静了下来,从“与程闵、曹丕为敌”出发,考虑到和诸葛亮相邻,这个“百姓未附”的状况,使他不能不认识到在这个时候解决荆州问题是不现实的,要对付曹丕和程闵,非联合诸葛亮不可,事役他特别举荐了力主加强联盟的鲁肃接替他镇守江陵。
鲁肃正是在替代了周瑜之后,再次向孙权建议“借”荆州给诸葛亮。到这个时候,孙权就依从了。鲁肃从江陵下屯陆口后,诸葛亮就把近在治所从公安迁至江陵。以文聘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任王威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驻南郡。
从此,诸葛亮取得近在大部分土地,再次实现了隆中战略中“跨有荆、益”的目标。
………………………………
第二百四十章 针对程闵的阴谋
就在诸葛亮暗暗自得的时候,周瑜大兵康复,并建议孙权联合诸葛亮一起征讨曹丕,并且要求诸葛亮还回半部荆州。
而诸葛亮同意了对付曹丕,却拒绝归还半部荆州。
随后孙权起兵那扬州,诸葛亮起荆州之兵打豫州,而随军司马王甫曾提醒过他:“今东吴吕蒙屯兵陆口,常有吞并荆州之意,倘率兵径取荆州,如之奈何?”。
诸葛亮是这样安排的:“吾亦念及此。汝便可提调此事:去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选高阜处置一烽火台,每台用五十军守之。倘吴兵渡江,夜则明火,昼则举烟为号。吾当亲往击之。”
然而诸葛亮大军一路猛攻居然直接就拿下了大将于禁,曹丕恐惧不已,司马懿用计遣使去东吴陈说利害,令孙权暗暗起兵。许事平之日,割江南之地以封孙权。
随后又发精兵五万,令徐晃为将,吕建副之,克日起兵,前到阳陵坡驻扎,看东南有应,然后征进。
却说孙权接得曹丕书信,览毕,欣然应允。
吕蒙点兵三万,快船八十余只,选会水者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摇橹,却将精兵伏于船中。次调韩当、蒋钦、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丁奉等七员大将,相继而进。其余皆随孙权为合后救应。一面遣使致书曹丕,进兵攻其后路,一面先传报陆逊。然后发白衣人驾快船往浔阳江去,昼夜趱行,直抵北岸。江边烽火台上守台军盘问时,吕蒙答道:“我等皆是客商,因江中阻风,到此一避。”说罢将财物送与守台军士,贪财的军士也就相信了,遂任其停泊江边。
约至二更,中精兵齐出,将烽火台上官军缚倒,暗号一声,八十余船精兵俱起,将紧要去处墩台之军,尽行捉入船中,不曾走了一个。于是长驱大进,径取荆州,无人知觉。将至荆州,吕蒙将沿江墩台所护官军,用好言抚慰,各各重赏,令赚开城门,纵火为号。众军领命,吕蒙便教前导。比及半夜,到城下叫门。门吏认得是荆州之兵,开了城门。众军一声喊起,就城门里放起号火。吴兵齐入,袭了荆州。
另一面曹丕手下大将徐晃领五万大军,攻打诸葛亮主力军队,随后吕蒙的三万大军也杀了出来,与徐晃前后夹击。
诸葛亮大军以为吕蒙是来支援的,可是吕蒙大军一见双方大军就开打,部分曹军还是诸葛军,反正见人就杀。
于是诸葛亮两面受敌,急忙撤退到司隶进行防守,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诸葛亮的将士无心恋战,逐渐离散。诸葛亮孤立无援,坚守虎牢关。孙权派人诱降诸葛亮,诸葛亮提出叫吴军退兵十里,然后在南门相见。吕蒙果然退兵十里,等候诸葛亮投降。诸葛亮伪称投降,在城头立幡旗,假做军士,自己却偷偷地出北门向西逃去,只有十多骑跟随。
吕蒙知诸葛亮兵少,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北边的通西川的小道回蜀,就事先派兵埋伏。
终于被被吴将潘璋部司马马忠围捕,但是马超居然突然出现救走了诸葛亮,随后一路杀伐居然就逃回了益州。
随后诸葛亮马上与马超反击,夺回了半部荆州,而孙权知道已经无利可图了,也就放弃了继续攻击,紧守半部荆州,不让诸葛亮越过雷池一步,随后又看守之前打下曹丕的半部扬州。
可以说这一战,最大的胜利者是东吴的孙权,抢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半部荆州,还抢到了曹丕的半部扬州。
而曹丕就相当于没有胜败了,他虽然丢了半部扬州,可以他却得到了司隶,他也算是保了个本。
而诸葛亮可就损失大了,不仅还给了孙权半部荆州,借连司隶都丢给了曹丕。
…………
而此时的程闵却正面临着一场猝不及防的阴谋中!
这场针对程闵的阴谋早在程闵出征的时候就已经安排了。
在程闵出征之前,郭嘉曾与李儒单独见面了一次,那一次交谈了许久。
郭嘉说道:“主公如今恩德于百姓,四海之内万众归心,所有诸侯都已经自立为王了,可主公就是不肯进级王位,这可如何是好啊?”
李儒说道:“主公正陷于天人交战之苦,待他理清了,自然会出来面对,不必忧心!”
郭嘉问道:“现在最关键,就是他何时才能出来面对,时间紧迫我们等是不等?”
“这我明白,所以很多事情,我们必须代为处理!必要的话,我们可以为他出出主意!”李儒笑道。
“若是主公知道了,他会不会……?”郭嘉试探道。
“天晓得……”李儒无奈的说道。
“主公不日就会出征了,我会追随主公出征,就看您老的了,哈哈哈!……!”郭嘉笑着离开了。
李儒无奈的摇了摇头。
当程闵出征贵霜当天,刚刚离开幕府的时候,李儒手下情报系统的特工们开始分工合作了。
就在程闵的幕府门口,路人甲抬头看着天,路人乙走过来问道:“我说公子,您看什么呢?”
路人甲食指竖在双唇中间,“嘘!我告诉你啊,刚才我看到**,飞出去了!”
“龙?”路人乙疑惑的看了看天,又看了看路人甲,“真的假的?”
“我真的看见**,内龙啊,特别的好看,内条龙啊啪啦啦,哗就出来了!”路人甲夸张的说道。
随后周围的人群越来越多,路人乙便根本附和道:“哎!真的有啊,我也看到了,你看内条龙飞上去了!”
“真的假的?我也看看…………哎!真有条龙啊,哇好大的龙啊!”路人丙说到。
“在哪呢?在哪呢?”
“这呢,我也看见了,这呢,这呢!”
“哎呦,内个位置啊!”
“哪啊?”
“就内个位置,看到了么?”
“哎呦,真有条龙啊,嚯!好大的**啊!”
“哎呦!真是**啊!”
“嘿!听说有龙的地方就有天子啊,说不定太尉程闵大人就是那天子!”
“对对对,太尉大人恩德四海皆知,内群诸侯都能称王,太尉大人就是真龙天子!”
“看来太尉大人要当天子了!”
“没错,太尉大人早就应该当天子了!”
“对对对,太尉大人当天子!”
…………
随着众人越来越多,声势也越来越大,人们又是议论纷纷,不过却看不见了引起这场声势浩大的场面的路人甲和路人乙。
本来李儒只是想逼程闵称王,所以弄出了**来。
可随后李儒收到了消息,汉献帝刘协被贵霜元帅加利文迪杀了,李儒知道机会来了,于是菜市场出现了一幕。
“鲤鱼,鲤鱼,来买鲤鱼了啊!新鲜的鲤鱼喽!”卖鱼的不断的喊叫着。
“老板给我来条鱼吧!”路人甲说到。
“好累,四文钱一条!”卖鱼人说道。
“好的,要大一点的,新鲜一点的!”路人甲说道。
“好累,就这条吧又大又新鲜!”卖鱼人说道。
“好,就这条!”路人甲说道。
“来来来!开膛喽!”边说边开始杀鱼,先是用刀拍了几下,将鱼拍死,然后用刀切开鲤鱼的腹部。
随着卖鱼的把鲤鱼腹部切开,居然露出了一块木牌,路人甲惊呼道:“哎,这是什么啊!”
卖鱼人把木牌拿出来一看,上面赫然写道:代汉者,当涂高也!
“啊!”路人甲一把抢过木牌,仔细的看了起来。
“好,你看看对不对!”卖鱼人说道。
“代汉者,当涂高也!”路人甲喃喃道。
“什么玩意?我来看看!”路人乙走过来说道。
“好,你看看,我亲眼看见他从鱼肚子里拿出来的!那时候鱼还是活的呢!”路人甲说道。
“哎!我看看,我看看!”路人丙喊道。
“代汉者,当涂高也!”
“哎呦!真的哎!”
“这是天意啊!”
“给我看看”
“别抢我还没看完呢!”
“哎呦,天意啊!”
“可不是嘛,天意啊!”
“可涂高是谁啊?”
“此语寓言汉之亡,而涂高继之。“涂高”合意,解法有三:
其一,涂高,涂通假“途”乃道路之意也,高则意为高台。“涂高”既为路旁高台。”卖鱼人站起来说道。
“不对不对,涂高就是说,走过的路途最为遥远的意思!”路人甲说道。
“哎呦,对啊,肯定是走过的路途最遥远的人,可以代替大汉做天子!”卖鱼人附和道。
“走过的路途最遥远的人?那不就是太尉大人嘛,太尉大人打仗都打到贵霜帝国去了!”
“对啊,这不就是让太尉大人当天子吗!”
“对对对,太尉大人当天子!”
“对对对,这就是天意,鱼肚子里拿出来的,就是老天让太尉大人当天子!”
“天意难为啊!”
“就是啊,天意难违,太尉大人快当天子吧!”
“对了,太尉大人出征贵霜的时候,我还看到太尉大人的幕府飞出来**呢!”
“对对对,当时我也看到了!想来,这就是寓意着,太尉大人就是天子!”
“对对对,肯定是这样,太尉大人要当天子啦!”
“太尉大人爱民如子,他的恩德四海皆知,太尉大人当天子,真是太好不过了!”
…………
随后,李儒写了一封信,让他情报系统的特工在凉州等着,一旦见到程闵大军归来,就将信交给郭嘉。
再然后。
一天内整个邺城已经将这两件事传遍了。
短短三天的时间,整个冀州都传遍了。
一周后,整个河北都传遍了。
当程闵大军回到华夏境内,踏进凉州第一步的时候,整个华夏都已经传遍了。
…………
程闵大军连续行军数千里才回到华夏境内,自然要修正一番,所以在凉州天水郡驻扎了起来,情报系统的特工因此将书信转交给了郭嘉。
郭嘉看后哈哈大笑,“机会来了!哈哈!机会来了!哈哈!”
随后,郭嘉马上让人去请庞统、程昱、戏志才三位军师,另外还请来了赵云、黄忠、陈到三位武将。田丰由于太过刚直,脾气比许褚都火爆,所以暂时没有邀请。邓艾由于是新人,不知道他的想法如何,所以干脆没有邀请。而许褚正在护卫程闵,所以要等他们七个研究透了以后再找。
待六人全部到位,郭嘉将书信给六人依次查看,六人目瞪口呆,竟不知应该如何开口。
郭嘉见他们不开口,所以只能自己先开口了,“诸位,今日奉孝请大家来此就是为了此事,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庞统、程昱、戏志才三人都是军师,想着不做那出头之鸟。
而赵云是有勇有谋之人,凡事喜欢三思而后行。
黄忠已经年过六旬,早就没了什么雄心壮志,所幸就来个少数服从多数好了。
陈到年轻气盛,充满了雄心壮志,脾气也算是除了许褚以外最火爆的武将,直接附和郭嘉说道:“哼!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我家主公早就应该当皇帝了,刘协那小子当了那么久皇帝了,早就该死了,如今皇帝死了,正好是我家主公继位,还商量个屁啊!”
戏志才见有人表态了,也附和道:“吕览有云……,既然天命如此,我等凡夫俗子,岂能不遵守天命?”
现在七人之中已经有三人表态了,赵云便开口道:“不错,主公爱民如子,其恩德四海皆知,主公应当顺应天命,我等应当辅佐主公登机!”
现在有四个人表态了,程昱也说道:“主公应当继位不假,但是主公连王都不敢称,让主公称帝何其难也!”
庞统说道:“若是让主公主动称帝,恐怕难之又难,我们只有……”
黄忠见六人都表态了,自己也不能藏着掖着了,于是开口道:“几位军师足智多谋,在下全听几位军师吩咐!”
“好!那么我们就如此、这般……”郭嘉见六人全部表态了,便开始说出“逼宫”的计划,其实这计划根本不是郭嘉想出来的,完全是李儒的另一封书信上说的。
当然也不是李儒想出来的,是程闵跟李儒闲聊的时候,“偶然”说出来的一个故事罢了!
郭嘉说完停顿了片刻,又问道:“众位有何异议啊?”
六人表示没有任何异议,愿意照做,于是这一场针对程闵的阴谋就开始了。
………………………………
第二百四十一章 程闵登机
本来从凉州回冀州也就四天的行军时间,可不知怎么的军中事物吵杂,硬是一星期以后才到了并州,距离冀州邺城还有两天的路程。
这一路一来一直都是失误繁多,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郭嘉七人一直在拖延,因为他们有一个计谋,需要时间来准备,今天刚刚准备好。
当然他们的计谋是在白天,所以这一夜还是很安稳的度过了。
第二天一早,庞统便抬头望着天空,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睡醒的,就连守夜的士兵都不知道庞统是什么时候出来的,更没有人知道庞统到底在那看什么。
赵云看到庞统在望天儿,便走上前问道:“军师,看什么呢?”
庞统淡定的说道:“观天象!”
“观天象?你也听到传言了?”赵云问道。
庞统只是淡定的点了点头就当回答了,赵云便跟着庞统一起抬头望着天儿。
不一会,黄忠和陈到也过来了,“二位?你们在干什么呢?”
“观天象!”俩人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哦?我也来看看!”程昱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