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捣乱天下-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相信曹纯么?”

    司马懿想到这里,顿时呆滞了,他无法相信,是怎样智慧的谋划,才能算计好一切细节。就连本方所有的应对都考虑的一清二楚。“这……还是……人吗?”

    司马懿猜出了大概,但他一生都无法猜对,是因为程闵从后世而来,所以留下了曹纯,就是为了官渡之战的乌巢计划。所以。就算是聪明如司马懿,也没能看穿程闵的计策。

    后世的知识,记忆,对天下大势的掌控,这就是程闵赖以崛起的资本。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司马懿这样的大才,也要退让。同样,也是郭嘉、荀彧这些军师,从来猜不透程闵心思的根源所在。

    总结起来一句话,古人永远无法理解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而现代人,早已经对这些历史、名人了如指掌。

    “怎么办,仲达!十几万大军没了,就这么没了!”曹丕很想摔东西,然而,他强迫自己安坐下来,但是,他的四肢在不断的颤抖。

    很长一段时间过去,司马懿只是静静站在军事形势图前。

    曹洪,夏侯恩,曹休三将接连返回,曹丕因此多少松了口气。

    然司马懿始终是静静的……静静的……。

    一个时辰过去,这位有大智若愚的司马懿,一脸憔悴。面对一个没有丝毫破绽,又已经完全得势的对手,他也无计可施。

    司马懿慢慢行了一礼。

    “仲达,怎么办!”曹丕哆哆嗦嗦站了起来。

    “主公……,去长安吧。”司马懿说道。

    曹丕闻言失色,因为若是去长安就是放弃了中原,他怒道:“朕还有司隶,还有豫州,绝不去长安!”

    司马懿因此焦急,道:“陛下,如今程闵已经得势,陛下可退兵函谷关,退宛城之兵入武关,加上潼关,三关在手则关中在手。关中平原可保十几万大军无忧,如此,关西、关中可成立业之基,再联合吕布共同抵抗程闵,休养生息以待天时!”

    “不!”愤怒的曹丕第一次驳斥了司马懿的建议,冷道:“可收豫州之兵至汝南,令夏侯惇在汝南挡住程军张辽部。收宛洛之兵至许昌,再令夏侯渊部入虎牢关击程闵后路,拿不下虎牢,程闵势必不敢进兵!”
………………………………

第二百六十五章 赈济灾民

    “这……。”司马懿并不看好继续与程闵交战,因为如今曹丕属地的形势,如同筛子,到处都是漏洞。倒不如收拢剩余的十余万兵马,集团退守关内。如此没有后顾之忧,又有雄关和充足的兵马据守,进可攻退可守。

    而曹丕则是不愿意就此放弃庞大的地盘去坐守一偶之地,他想要以城池之坚固,与程闵再次决一死战。若是能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就有翻盘的机会。

    然而程闵已经拥有了六州半之地,显然这机会实在渺茫。

    总之,司马懿是想要保存实力,以待天时。而曹丕则是要孤注一掷,再次决战。

    谋事在人,很难说谁对谁错。

    司马懿也没有把握就一定会败,在他的计算里,八成是赢不了的。

    这时候,曹丕拍案高呼道:“昔日,昌国君乐毅,率领四国攻齐,齐国丢七十二城,只剩下莒城、即墨城,尚可复国。时至今日,我还有许昌、洛阳这样的雄城,比之莒城、即墨城有过之而无不及,岂能轻易言败!”

    曹丕说到这里,语重心长道:“吾为齐王,仲达,你便是田单,当更胜往昔!”

    司马懿内心叹了口气,当年一战,田单的确了得,但那是因为昏庸的燕王撤了乐毅的职位。然而如今呢?程文杰这样有雄才大略的诸侯,岂会作出自断臂膀的事情。

    然而,的确还有一丝渺茫的机会,司马懿正色拜道:“原为陛下效以死力,但……陛下不可仓促行事,若是……若是虎牢关失守……。”

    “再走不迟!”曹丕最后拍案道:“仲达,你去传令,立刻放弃官渡退守许昌,调集各路兵马汇聚许昌城。”

    司马懿走后,议事厅中传来咆哮,“程文杰,你这个混蛋,畜生。总有一天……,朕会杀了你,这天下,是朕的!”

    ……

    当程闵带领大军来到官渡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火海。

    曹丕带领最后的残兵败将,撤退了。同时,也宣告了他官渡之战的失败。

    而程闵,成功运用自己的知识,逆转了官渡之战的结果。

    在弘威二年九月,北地对中原的战役,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官渡之战,程闵以五万的损失,消灭了曹丕的十几万大军。消息传出,天下震荡。

    对于衮州影响最大,已经被隔绝的衮州各郡,曹军士气低落,黄忠就此攻下了濮阳。而张辽在程闵的命令下,暂时放弃了对汝南的围攻,而是趁机攻下了陈留。于是,衮州其余郡县派出使者投降,就此,程闵全面统治了衮州。

    衮州与司隶、冀州、青州、徐州接壤,收入囊中后,程闵治下六州半的地盘,因此彻底联系了起来。

    衮州的收复,同时也为程闵带来了一个难题。

    官渡程军大营,中军大帐。

    地形图已经完全更新,巨大的“程”字已经覆盖了整个衮州。东汉十三州,程闵已经掌控了一半,那庞大的地域,自程闵以下,见到者无不充满了自豪。

    半壁江山,就连夏周的国主,春秋战国时的霸王,都不曾拥有这般庞大的领地。

    自华夏有历史以来,程闵目前统治的土地可排在第三,能够在统治上超越程闵的,也只有秦始皇嬴政与汉高祖刘邦建立的王朝。当然还没有算西域和贵霜。

    然而,程闵的路才刚刚起步,他有的是时间,超越这两位王者。或许很快,他就会成为华夏历史上,统治力最强大的君王。

    从现在开始,拥有半壁江山的程闵正式成为天下最强大的诸侯,没有之一。其他所有诸侯的势力加起来,才能够与他匹敌。

    加以时日,统治中原与北方的程闵,最终会冲上云霄。

    然而此刻,这位天下唯一的霸主,面临着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便是衮州数百万的灾民。

    之所以只称衮州百姓为灾民,是因为天下大旱。而程闵其他的州的百姓,因为早有计划,所以可以温饱。

    先前,衮州是曹丕的地盘,程闵可以不管。如今衮州的百姓已经是他的子民,就不能置之不理了。

    程闵的目光,不得不暂时从军事转移到民事上,他的大军因此也在官渡休整。

    衮州归入程闵的统治。

    为了衮州各地安定,不至于爆发叛乱,更为了安定民心不至于爆发农民起义。程闵不得不将黄忠部的人马,布置在衮州各郡安民。

    他又命令从草原,乌丸调粮到幽州,并州、冀州。再将幽州,冀州,并州的粮食,先一步调来衮州,以确保新地的稳定。

    之后,程闵马上决定,在衮州分田地。只需百姓手中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就一定会主动的自救,以待来年春耕生产。

    当程闵的命令,传达到衮州的时候,百姓欢天喜地。有可能的百姓暴乱、叛乱,所有的不和谐因素,都在这个命令下灰飞烟灭了。

    他牢牢的抓住了民心,后世我军已经证明,拥有了民心,哪怕是在最艰苦的岁月,也能够顺利的渡过。

    而程闵抽空来到了距离官渡最近的陈留,他要确保自己的命令,如实的被执行。因为目前,衮州的官员还是曹丕手下那一批人。

    皇上要来了,这可是最大的事情。所以暂时负责衮州政务的黄忠,第一时间便来到了陈留,同时来到的还有衮州各地郡县的官员。这些官员皆是士族出身的降官,现在是提心吊胆。

    如今的程闵已经不同以往,获得官渡之战的他,就相当于赢得楚汉争霸的胜利。他会像昔日的汉高祖刘邦一样,开创新的大业。

    追随他的文官武将,在经历了官渡之战后,也彻底改变了思想。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将程闵当成自己国家的皇帝。

    帝王出巡非同小可,很快,在黄忠等人的命令下,军队行动了起来,全城戒严。以确保程闵的出巡万无一失。

    第二天,程闵将随行的陷阵营留在了城外,只带三百虎卫进入了陈留城。

    百姓们自发的组织起来迎接,在程军士兵的警戒线后面。百姓们再一次见到了,当初的太尉如今的华夏帝国皇帝程闵。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这位皇帝有一种由衷的感激。

    程闵与田丰、张辽、三人一边走一边说着话,并不时与后面的衮州官员交流几句。他透出的随和,令衮州的官员大松一口气。心中暗想:“世人皆说程闵宽厚,果然名不虚传!”

    程闵是从后世来的,他绝不会去看些表面的、安排好的。所以,行走在整洁的大街上时,突然拐入了一旁一个小巷。“到一处百姓家里看看吧。”他很随便的说道。

    顿时,众人一阵忙乱。

    在这条小巷内,程闵仿佛找到了后世旧城的平房区。他就曾经在哪里长大。当看到破旧的地面,简陋的门房的时候,却升起一种亲切感。

    衮州的官员们见到皇帝竟然笑了,真是匪夷所思,他们私下观望一番。在这狭窄阴暗的小巷内,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他们,只是感到有一种压抑。

    程闵站在了一间较为破旧的民居前。

    许褚大手一挥,虎卫立刻上前。就要将这处民居彻底包围,再彻底搜索一番,以免有不轨之徒潜藏其中。

    然而程闵令他们退下后,轻轻推开了门。

    这是一个六口之家。家中的人都守着锅台,望着香气扑鼻的大锅。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有大人物会走进家门。当他们急急忙忙走出来,望见彪悍的虎卫和身穿华贵礼服的贵人们的时候,全都吓了一跳。

    望着这一家人胆怯的模样,程闵和蔼微笑走了过去。拉起其中的一位老人的手,说道:“老伯,我来看您老人家了!”

    这时,陈留太守王考,急忙走过去说道:“老伯。这位便是当今华夏帝国的皇帝程闵……。”王考,东汉八厨之一,厨者,在当时的意思,乃是能以财救人者。

    皇帝!老者一家吃了一惊。

    老人突然激动了起来,反捧住秦峰的手,说道:“皇帝,您是华夏帝国的皇帝,俺知道……。”

    “快,快磕头!”老人这才想起了什么,急忙放下程闵的手,急退两步纳头便拜。老人一家六口,一起拜倒在地。

    老人再抬头时,眼睛里面满是泪水,颤抖道:“皇上,您是俺们一家的大恩人啊。您来看,俺们每天给您上香祈福!”

    众人闻言不免望去,便见屋中唯一的一张桌子上,虽粗糙但十分整洁,桌子上是一张陈旧不知岁月的天地君亲师的画像,而画像下有老人一家祖先的牌位。

    然而,有一副牌位高高在上,而且崭新崭新的。上面写着“华夏帝国皇帝!”。

    竟然将程闵的长生牌位,供奉在祖先之上,可见这一户人家的感恩之情。许褚、张辽、田丰等人满是自豪。

    衮州原有的官员,则是震撼。因为在他们看来,就算是汉室鼎盛的汉武之时,那汉武英明神武,也在民间看不到他的长生牌位出现。仔细想一想,好像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在历朝历代出现过。

    当程闵看到这个牌位的时候,心头咯噔一下,急忙说道:“不可如此!许褚……。”

    许褚虽然很不情愿,但也知道主公意图,就说过去将牌位请下来。

    哪知道老人很激动,阻拦了过去,跪倒在地,哭道:“皇上,没有您,就没有我们全家的今天,请您就让老儿供奉您的牌位吧!”

    老人的一家,也跟着拜倒。几个小孙孙,更是扑在了老人怀里大哭。

    程闵没想到将这一家人闹哭了,因此十分尴尬,便阻止了许褚。

    这时,老人的儿子,磕头道:“皇帝陛下,就让我家供奉您的牌位吧,若没有您,我们就要家破人亡了。”

    在问过之后,众人这才知道。自从旱灾以后,这户人家的生活就渐渐到了绝境,家中没有了粮食,一家六口即将面临饿死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和他的老伴想到了死,他们也已经活了一大把年纪了,死了,就不用消耗粮食,儿孙就能够活下去。

    当老人与老伴头悬梁的时候,儿子冲了进来,救下了自己的父母。而他选择了杀死自己的孩子,来保住父母的性命。他本来是想要自己死的,但年轻的他是家里的依靠,他若是死了这个家就完了。

    就在他要对自己的孩子痛下杀手的时候,程军的救济到了。

    北地的粮食,到达衮州的时候,数百万得到救济的百姓流泪,因为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一位君主在战争中救援过百姓。衮州家家户户皆立程闵的长生牌位,他的威望在百姓心中暴涨到无可匹敌的高度。

    听到老人一家的讲述,程闵的表情逐渐凝重起来。那小小的牌位,此刻在他看来,并不是对自己的称颂,反而是在对自己嘲讽。虽然衮州在几天前还不是他的,但他的确是华夏的一员。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程闵动情中将老人一家搀扶起来,对跟随自己来的所有官员说道:“天下,是因为有了百姓才称为天下。你们想一想,若是没有百姓,这天下又会成一个什么样子?”

    “我们读圣贤之书,立志匡扶天下。而如今,这些百姓在我们的治理下,竟然有被饿死的危险,我们应该感到愧疚!”

    “老人家,是朕对不起你!”程闵扶着老人的手说道,他说到这里,便拿起了桌子上的牌位,道:“朕没有资格……。”

    “不!”老人激动了起来,一把抢过程闵手中他自己的牌位,死死抱在了怀里,就此拜道:“皇上,您是俺家的大恩人,就让俺们保有您的牌位吧!”

    老人一家也跟着拜倒在地,老人的儿子激动的说道:“皇上,没有您,小人的儿女也就没有了性命。来年种下了粮食,俺就参军,保卫丞相,保卫家园!”

    老人的孙子,小脸也是激动,挥舞着小拳头,道:“长大了,俺就跟着皇上,打土豪,分田地!”

    衮州官员闻言,一脸尴尬,同时又暗暗心惊。
………………………………

第二百六十六章 兵进虎牢

    这时,田丰说道:“皇上,就让老人家保有您的牌位的,如今衮州家家户户皆有皇上的牌位,若是拿走了老人家的牌位,老人一家就很难在陈留生活下去了。”

    程闵闻言一头黑线,他从未想到过,自己的牌位竟然能够决定百姓的生活。为了老人一家能够好好生活下去,他也就勉强让老人继续保有自己的牌位。

    在老人的恭送下,程闵从这户人家走了出来,他马上来到了陈留郡守府,召见了张辽、田丰等人。

    程闵回想老人一家的话语,有些动容的说道:“衮州的世家大族应该有很多余粮吧,还有土地……。”

    田丰心里一惊,道:“皇上,目前正是鏖战之时,不宜对士族动手。还是等到安定下来后,在仔细筹划为妙。并且,如今衮州经历了战乱,还有大旱的天灾,在地方上还需这些人帮助治理。”

    田丰说到这里,便又对程闵进策,道:“皇上,您即将统治中原,而这些地方并不像当初的北方,还需暂时依靠士族的力量。同时,在江南,蜀中等地,士族的力量很强大。若是只用强硬的手段,对主公将来的大业进展不利,当稍微加以怀柔……。”

    田丰献策,希望程闵能够暂缓对士族的削弱,因为南方、蜀中这些地方,士族更加根深蒂固,若是他们强烈反抗,会对程闵统治天下的进程带来极大的阻力。

    田丰最后,心内激荡道:“当有一天,皇上统治了天下!在慢慢用以手段也不迟……。”

    皇上会统治天下!许褚、张辽、赵云等大将内心激荡,他们紧紧握着腰间的佩剑,他们要用自己的武勇,在主公统治天下的道路上,建功立业!

    统治天下吗?为了能够加快进度,那么真的应该怀柔一些。程闵琢磨了一番,属地是需要人去治理的。如今他若是拿下中原,属地规模就会空前的扩张,中下层官员的数量也会暴涨。而中原各郡县皆是士族为官,如此突然的扩张,程闵的确没有足够的人去取代这些士族官员。

    一方面需要他们去治理,一方面又要打击他们,的确不可行,最起码目前是行不通的。

    “看来要再开一次科举了……。”程闵便也打算暂缓整治中原的士族,待得将来有了准备后再下手。

    另一方面,程闵对士族动手,也并不是要赶尽杀绝他们。而是要将他们手中庞大的属地收归国有,从而削弱他们的权柄和对土地上民众的影响力。没有了土地,他们也就成不了割地的门阀豪强,对程闵将来的统治,是很有好处的。

    衮州士族得到一些消息后,大松一口气,他们竟然就此兢兢业业起来。因为他们要向新的君主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也许君主就会回心转意,就此再一次扶植士族也说不定。

    于是,程闵新得到的领地内,便暂时不在削弱士族。而士族因此松了口气,他们约束自己的族人,又与民为善。勤政为民。因此,程闵新得属地的吏治,亦是很开明的,百姓因此休养生息。也与士族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程闵不可能不管新得州郡的百姓,那样只会发生暴动。而暴动,属地就乱了,这些乱的属地可都是在前线。这般一乱,根本无法作战不说,还会给曹丕以反击的机会。

    所以程闵修正了一段时间。

    ……

    官渡战败而回的曹丕,将防备荆州的兵马抽调回了许昌,并且再次招兵买马,聚兵十万在许昌,准备再次与程闵决一死战。他又令夏侯惇收汝南郡所有兵马到汝南郡城,聚兵五万,互为犄角之势。

    另一方面,东汉两百年的都城,雄城洛阳,阻挡了程军徐荣部的攻势。这里,是曹丕唯一没有失败的地方。

    相对于程闵来说,洛阳则是他唯一没有取得进展的地方。然而,有胜利就有失败,更何况只是平手,他也不会因此问责徐晃。

    当程闵从陈留郡体察民情归来,他再一次将目光放回军事上。

    官渡,程军大营,中军大帐。

    庞统感概的说道:“皇上,衮州民情稳定下来,我军后方也因此得以稳固,是时候考虑出兵了。”

    程闵在北方营造多年,虽然遇到了旱情,但紧张一点,储备的物资也足以供给这一次的中原决死战。所以。程军在后勤上,完全不用去费心,专注于战事就可以了。

    不过这打仗,可不是打东打西随便来的。需要一个全面的战略计划。

    这时,荀攸说道:“皇上,如今曹丕在许昌汇聚了十万兵马,属下看最后的决战不应操之过急。是否击破虎牢,拿下洛阳,如此一来我军的后方就能彻底的稳固下来。”

    程闵琢磨了一番,如果自己冒冒失失去许昌与曹丕决战,那么当曹军夏侯渊部出兵虎牢的时候,极有可能断了自己的后路。

    断后路的事情,程闵一直是断别人的。自己的后路,那是万万不能被断的。

    如此,程闵同意了荀攸的主张。首先拿下虎牢与洛阳,将司隶尽在掌控之中后,曹丕就会只剩下豫州一州之地。那个时候,七州对一州的围攻,胜负已经不言而喻了。

    所以,程闵留下陈到,令他带领重新组建的白虎军团守官渡。同时,不给曹丕喘息的机会。又令张辽部六万人从汝南郡进入豫州。而他自己,起马步兵十万,进击虎牢。

    另一方面,曹军侧。

    曹丕效仿上古齐国,将所有物资集中在了许昌郡城与汝南郡城,想要凭借这两座城池。与程闵持久战,从而尽可能的抓住一切出现的机会,发动反攻。如同齐国田单,尽收复七十二城般的反攻。

    然而他也不会坐困两城,他手中还有半个司隶。当程闵军黄忠部在洛阳城丢下五万人后。曹丕便命令吕虔继续坚守洛阳,令夏侯渊、梁习带三万人进入虎牢,汇合虎牢守军一共四万人,窥伺程军后路。

    这样一来,就能在许昌与洛阳之间形成新的防线,保卫其后的广阔的土地,为持久战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

    9月29日,程闵带领十万大军,以赵云、高顺为大将,郭嘉、荀攸为军师,来到了虎牢关下。

    虎牢关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里,曾有过三英战吕布的描述,同时,也有楚汉争霸的成皋之战。

    成皋之战前,刘邦曾经占领了彭城,对项羽形成了战略上的优势。然而,他满足于现状,开始饮酒作乐,从而疏于戒备。

    项羽则是率领精兵反攻,刘邦的大军毫无戒备,项羽重新夺回彭城。

    刘邦的兵马大败后溃不成军,他只带数十名亲卫狼狈逃脱,将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