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捣乱天下-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
程闵正说自吞苦果放人的时候,猛然注意到脚下发抖的最后一名迎亲百姓。原来程闵可是后世而来啊,惊慌害怕那可是电视剧里常有的镜头。而脚下这人抖动起来就跟别人不一样了,程闵嘿嘿你笑“你小子演的太假,回去多看看演员的自我修养。”
程闵一把就将这人拽了起来,大喜过望道:“啊哈!果真是东吴奸细船!”
没脸面对百姓的将士,立刻惊醒,全部扬起了垂下的头,呼道:“奸细!皇上没有错!”
“不不不!”只见这人脸上没有一丝大哭过的痕迹,此刻捂住脸,连道:“皇上看错了,看错了!”
吾靠!程闵暗骂一声,拽着那人的的衣领,“抓住一个奸细!”他左右摆置一番奸细的大脸,便笑道:“就你这两把刷子,也想骗朕?”他也是松了口大气,幸亏最终是多看了一眼,若是不好意思转身就走,还真是将这最后一人露下来。这奸细也够狡猾,知道人到了最后就会松懈,所以藏在了最后一位。
“哇!”奸细被识破,肝胆俱裂,沧啷一声就拔出了怀里藏着的短剑,一剑便向程闵胸口刺去。这奸细万万没有想到,虽然被识破,但得到了千载难逢刺杀弘威皇帝的机会,他的眼中不禁爆出坚定的喜悦,“程文杰,杀了你,本都督名垂千古,死而无憾!纳命来!”
“啊!”程闵大吃一惊,急忙松开这奸细的衣领,飞起一脚,后发而先至,正中这奸细的裤裆。
陆逊脸色剧变,他便感到自己的身体已经空了。当啷,短剑坠地的时候,他也痛苦的倒在了地上,捂着裤裆不断抖动起来。不过陆逊不愧是四代督,十分坚强,没有大喊大叫丢了四代督的脸面。
典韦立刻呼道:“全部拿下!”
“杀!呜哇……。”其中有隐藏的东吴士兵,想要抓住程闵,却被虎卫第一时间斩杀当场。
虎卫之后的水军士兵们这才反应过来,将所有人全部放翻在地,刀斧加身的时候,这些人更加大哭了起来。
场面被控制了起来,这奸细也被典韦亲自拿住。
庞统等人这才大松一口气,他们刚才都信以为真。而这样抓错人的事情传出去后。必定会折损皇上在民间的威信。没想到突然之间风云突变,柳暗花明。果真是奸细。
若不是弘威皇帝力排众议,绝对不可能抓住东吴的奸细,况且听他自称本都督,难道是东吴的水军大都督周瑜?
群臣心惊中。又惭愧,又十分敬服,纷纷拜道:“皇上真乃神人也,未卜先知!”
程闵的颜面得以保住,松了口气,心说爷就说嘛,后世的记忆怎么会出错。爷一来,就蹦出来一个婚船,那里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程闵大手一挥,“留下这个自称都督的,将其他人全部抓走,依法从严处置!”
“喏!”将士们刚才心虚以为抓错,心说自己还垂头惭愧了,幸亏吾皇英明神武,这才抓住了这些可恶的奸细。将士们羞愤,发愤,拳打脚踢着可恶的奸细们。“快走,快走!”
“饶命,饶命啊!”奸细们不敢装了,个个求饶。“我们只是江东的普通百姓,是他们威逼的……是他逼的!”
“自有华夏律处置你们!”士兵们说道。
“皇上!”一声破锣,惊了一片人。只见新娘子大鼻孔扩张着,张开两片香肠般的嘴唇。哭喊道:“是他们逼贱妾的,皇上。贱妾还是黄花大闺女,愿意为皇上做牛做马!”
“呜哇!”将士们吓的大张着嘴巴。
众将见她模样生猛,顿生恐惧。心说为皇上做牛做马这样幸福的事情,你这犯妇也想做?你别做梦了你!
程闵面皮一阵抽搐,隔夜饭差点喷出来,心说爷就算只有月英的一双玉足,也比你这整个的强万倍。他连连想起黄月英的玉足来压惊,连连挥手,士兵们快马一鞭,急忙将新娘子在内的所有人带走了。
现场就剩下这个自称都督的奸细的时候,程闵笑呵呵走了过去,道:“你是周瑜?”
这时张允站出来说道:“皇上,他不是周瑜,下官在荆州之时,时常与孙家交战,周瑜、程普这两位都督下官都见过,黄盖等大将下官也见过,他自称都督恐怕是装的吧!”
这时程闵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江东的都督第一任定然是周瑜无疑了,副都督是程普,然后就是鲁肃了,其实对于周瑜和鲁肃程闵在后世的时候都比较佩服,但是最让程闵佩服的其实是年纪轻轻的陆逊。
虽说周瑜打了个火烧赤壁,但毕竟其中有鲁肃和孙权的配合,还有那不知道有没有出过力的诸葛亮。
而陆逊的的火烧连营可是他自己完成的,况且周瑜成名已久,陆逊当时还是初生牛犊,可以说是牛刀小试的阶段,只不过孙权一直都不信任陆逊,况且孙权也没有太大的野心,所以陆逊战时是都督,合时便是个土豪。如若不然说不定孙权还真能做出点什么事呢!
于是程闵对这个自称都督的奸细问道:“你可是陆逊,陆伯言?”
那自称都督的奸细顿时愣住了,“你竟知陆逊?还知道他表字伯言?难道你与他有旧?”这奸细问完就觉得不对,自己就是陆逊,这程闵若是跟自己有旧,那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程闵见他这样心里就明白,这陆逊虽然牛的一13,但是目前毕竟年轻,经验尚且,所以这么一问便漏出了马脚了,不用合计了,这自称都督的奸细肯定就是陆逊、陆伯言无疑了。
于是,程闵呵呵笑道:“伯言啊,你我今日乃是第一次见面,不过朕却很欣赏你,你知道为什么么?”
陆逊摇头道:“皇上为何认定在下便是陆逊?敢问皇上,见过陆逊?”
程闵摇了摇头,却并不是回答陆逊的问题,而是说道:“朕一直很欣赏你,可是你有何必问这种毫无意义的问题?”
陆逊闻言轻笑一声,“不错,在下糊涂了。那敢问皇上为何欣赏陆某人?”
程闵笑道:“朕虽然只是道听途说,但是你陆逊,年仅十二岁便承担起支撑门户的责任,这是朕佩服的,想朕十二岁还跟邻居玩过家家,和稀泥呢!”
过家家、和稀泥,这是堂堂一国之君能说得出口的么?然而华夏帝国的群臣觉得掉价,可是陆逊却觉得弘威皇帝不拘小节,坦承直言。
陆逊深施一礼道:“谢皇上夸奖!”
随后程闵拍拍陆逊的肩膀,“此处并非长谈之地,随我来吧!”
当程闵将陆逊请入大帐之后,又对手下吩咐道:“备上酒菜,今日朕要与陆伯言,彻夜长谈,任何人不得打扰!”
程闵这么一出直接把陆逊给弄糊涂了,自己就是一个暴漏的奸细,程闵居然以名士之礼相待,到底卖的什么药。
其实很明显,程闵是想招揽陆逊的,不然干嘛跟他墨迹?
程闵对陆逊这么好,一方面日后好招揽,就算真招揽不来,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打探一下东吴的情况,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程闵虽然对陆逊不是完全了解,但是多少也知道陆逊十岁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读书。后因袁术与陆康不和,唆使孙策攻陷庐江,一个多月后,陆康就死了,虽然不是孙策亲手所杀,但是陆康之死也与孙策脱不开关系。
祖父被孙权的大哥杀了,所以陆逊算起来是跟孙权有世仇的,说不定凭借程闵的三寸不烂之舌,能将陆逊招揽过来呢!若是果真如此,伐江东不说轻而易举,也减少了很多的阻力。况且陆逊可是个牛人啊,又能统领水军,又能进行陆战,有了陆逊那对自己虎视眈眈的安息帝国也就可以真正的安息了。
所以,不管怎么说,招揽陆逊是很有必要的,既然有必要,又有可能,而且可能性还不小,程闵怎么可能放过这一次的机会呢?
所以程闵开口说道:“陆兄弟,在下道听途说之中,听闻兄弟与孙家有大仇,可为何要为孙权效力?”
陆逊拱了拱手说道:“皇上,其实在下也仰慕皇上之名久也,奈何根在江东,若有不慎,恐累及族人。唉……”
没有,陆家又不是被逼得没了退路,不得不举族迁徙。古代人最讲究落叶归根,若不是没有办法,是不会轻易搬离故土移居别处,更何况是一个家族?
自始自终,陆逊的反应都看在程闵的眼里,却没觉得这位连刘备都能打得差点当场丧命的名将有什么过人之处,丝毫没有那种运筹帷幄的气度,泰山崩于前而不惊于色的沉稳。
又想了想,自己却笑笑,陆逊还没经历过什么大战,年纪又轻,如果现在就有那本事,孙权早就不放心他了。如今任命他做副都督,也是在周瑜之下,恐怕孙权这么做,也是对陆逊爱恨交加,爱其才还对他不太放心,所以让周瑜看着他点,也算是对他的一次试探了。
………………………………
第三百三十章 程闵大作
程闵语气加重问道:“朕只想问伯言一句话,陆老太守的仇,还记得么?”
陆逊脑子里一轰,果然是为这而来。陆逊迅速平复了下澎湃的心潮。如果说忘记了仇是假的,陆逊年幼就没了父亲,都是陆康把他当儿子一样养,对孙家的仇他比陆康的亲生儿子还要大。
可是陆逊已经投了孙权,仇人的亲弟弟。而且很得重用的样子。
况且现在的陆家不是当年的陆家,现在的孙家也不是当年的孙家。
陆家虽然凋零过半,却也不是陆逊现在能轻易整合的,再说了,陆家还有一半人迁到了丹阳,为的就是孙权不放心。
于是陆逊深吸了一口气,陆逊平静的将现在自己的真实心理一一告诉了程闵。
程闵当然也不指望陆逊会一见面就二话不说跟着自己走,关键只是要他的态度。如果陆逊表现得言辞闪烁,或者诚意不足,那么他也没必要相信陆逊了,毕竟后世记载中,陆逊对孙权还是很忠诚的。
还好,对于仇恨这个东西,古人比现在人看得重。
这比现代亲日的那些貌似人形走兽的畜生要强太多了。
程闵见陆逊如此也是放心了,于是稍微松口道:“伯言所虑,朕倒也深以为然。然朕并不是要伯言即刻起兵反攻孙权!”
陆逊一听,脸色便好了大半。
从小到大,关于程闵的故事都是如何如何的“生猛”、“高来高去”。其实很多人都不清楚,程闵真实的心理其实有时细腻得可怕。所以陆逊会担心程闵会逼着自己当场表态,然后马上点齐人马杀向江北。
事实上那也是不可能的。陆逊深知就算抛开家族的羁绊不谈,一个好无实权的副都督,又有多少兵马粮草?又不知道孙权的军队多快可以反应过来,程闵的人马又要多久可以来接应。
还好这个家伙看起来比传说中的通情达理的多。
若是程闵知道陆逊的实际心里,估计也要郁闷。
“朕早晚于江夏屯兵练阵,今冬必与孙权交锋。相信伯言也清楚这点。朕但求伯言在战场上约束手下,万勿冒进。如朕大军渡过江北,兵进庐江、丹阳,伯言再起兵不迟。如此可安保陆氏家族太平,如何?”
其实陆逊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就算真的要投靠程闵,眼下这也是最好的办法。
但也不可以这么轻率的做决定。陆逊想了想,道:“兹事体大,请皇上宽限几位,逊不日便有决定。”
“那好。”程闵也不在逼迫、劝慰陆逊,有些时候,放纵才是最合适的做法。
当安顿好陆逊以后,程闵对手下笑道:“朕晨跑,没想到竟然抓住了江东水军副都督一只,这战功,足以获得我华夏个人二等功银质功绩勋章一枚了!”
一个星期后,陆逊终于下了决心,愿意投靠程闵,愿意回东吴当奸细,但是他知道自己被俘的消息一定传了回去,若是突然不明不白回去,一定被孙权怀疑。那么就说程文杰用金钱收买自己,而自己是诈降,孙权一定不会怀疑。
于是对程闵说了自己心中的想法,程闵哈哈一笑道:“好!朕给你准备两百万,你可以带回去想孙权交差!”
郭嘉就次说道:“皇上,反间计!假写东吴大将军、大都督周瑜的书信,让陆逊去告诉孙权。如此孙权疑心周瑜,阵前换帅!”
阵前换帅的一方,一般都是惨败收场。弘威皇帝程闵大喜过望,然而他想到了一点,道:“孙权一定熟悉周瑜的笔迹……。”
郭嘉笑道:“无妨,贾诩军师最会模仿人的笔迹了……。”
咦!贾诩大吃一惊,他素来比较小心,心说你告诉所有人老夫擅于模仿人,后面若是出个事,不是就联想到老夫身上了吗?贾诩急忙出班说道:“皇上,臣与那周瑜善写“草圣”崔瑗的草书,因此笔迹仿佛可以临摹……。”
于是,程闵便下令寻找周瑜的笔迹,让贾诩临摹。周瑜是大才子,墨迹还是有流传的。
这时庞统有走了出去,因为他想出了连环计,道:“陆逊既然是诈降的,那一定要做点什么,最简单的就是趁机发动偷袭我军水寨的计谋。若是能够通过陆逊的口,让孙权将大小船只连起来,那时候,我军就能够顺利反击将其全部消灭。”
程闵一拍脑门,自己怎么将这件事情给忘了,幸亏庞统与后世一般想了起来。敌人只以为自己中计,全军来偷自己的水寨,到时候自己一反击,敌人的船连在一起跑不掉,可不就是全部歼灭吗。他更加大喜过望,连道:“爱卿所言极好,东吴的水军加上陆基投石车才组成了不可突破的防线。若是没有了战舰阻挡,我军小船齐出,一定能够突破并烧毁敌人的水寨。”
众人不免一起欣喜,前番试探的时候,就有程军小船突破了敌人的投石机,只不过最终沉没在了敌人的战舰之下。敌人没有战舰,那么就无法抵挡了。
就此,到了黄昏的时候。程闵以为陆逊压惊为名,在御帐前召开了宴会。
不一会,陆逊先到,秦峰便命他坐在自己右边的首席。又过了一会,程军文武重臣全部来到。有贾诩、郭嘉、庞统,陆军赵云、高顺、马超、黄忠、魏延、庞德。又有水军张允。各人皆穿华服,气宇轩昂,示人以华夏文武鼎沸之气象。
而各将军麾下偏将校尉,都是清一色的银色明镜铠,分两列,就在大将后面站立。
程闵便让赵云代替自己,一一介绍众将与陆逊认识。
程闵笑道:“伯言,吾华夏军威如何?”
陆逊擦了擦汗,赔笑道:“鼎盛,鼎盛……。”陆逊也是有自知之明,这边赵云、黄忠、马超等人随便出来一个,估计东吴的将军们就都要躺下了。怪不得程文杰能够横扫域外,幸亏东吴有长江天堑,不然怎么可能让程闵进退两难。
“伯言为何流汗?”程闵笑道。
“这……。”陆逊无言以对,难道说被吓的?十分尴尬了起来。
程闵也就哈哈大笑,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他便起身,邀请陆逊观摩大寨。让陆逊看一看,后面回江东好让孙权相信。
程闵带着陆逊观摩左近程军大寨,各处士兵皆全副武装,持戈执戟,警戒、巡逻、待战。
弘威皇帝十分欣慰,他高度赞扬了这些为华夏而战的勇士,对陆逊道:“伯言,朕的兵士雄壮否?”
陆逊急忙点头哈腰赔笑道:“真虎熊之师也!”
程闵大笑中,又带着陆逊来到粮草库,只见那粮草堆积如山,“朕的粮草充足否?”
陆逊又是陪笑,道:“华夏历来兵精粮足,果然名不虚传也!”
程闵回身,酒意中指着随行的贾诩、赵云等人,豪声道:“朕以五百勇士起家,遇我华夏顶梁支柱,结君臣之义,这才能够席卷天下,横扫八荒。朕华夏上下,祸福与共,生死相依。便是那雄兵百万的贵霜帝国挥之即灭,域外宵小之辈闻风丧胆。”
华夏将士闻言,个个慷慨激昂起来。
程闵这时一把抓住陆逊的手腕,双眼微微眯起来,冷视道:“小小东吴,区区周瑜岂能挡住我华夏勇士的脚步,谈笑间,灰飞烟灭!”
陆逊先是被冰冷的眼神吓的一个哆嗦,陆逊面上继续陪笑道:“皇上英明神武。必定能够横扫八荒,席卷天下!”
于是程闵带着陆逊以及华夏众文武。重新回到御帐前的酒宴之中,再次举杯共饮。程闵难得有痛饮的机会。东吴在他看来,也只是跳梁小丑,早晚灭之。那时候真正的统一天下,他心中激荡,难免频频举杯。
陆逊生怕自己喝多了在新主子面前出洋相,只能是频频认怂,道:“皇上,臣不胜酒力……。”
程闵笑虐道:“大丈夫岂能不善饮酒。伯言不是汉子……。”
于是,文武一起嘲弄。
陆逊十分难堪,不反击不是陆逊的风格。他心里一动,趁机说道:“皇上文采闻名与世,如今机会难得,何不吟赋作诗。想来传来出去。必定是一番佳话。”
程闵闻言不禁一愣。也就琢磨了起来,然而想了一会。实在是想不出来应景的后世佳作。若不是佳作,说出来丢人。还不如不说。
终于堵住了弘威皇帝,陆逊难免得意了起来,心说叫你狂,掉沟里了吧。
贾诩发现皇上半天没有动静,急忙出来解围,道:“皇上醉意……。”
若是按照正常套路,程闵一摸脑门,晃一晃,宴会也就结束了。然而,陆逊嘴角那一抹嘲笑激怒了他。
弘威皇帝命贾诩归席,起身的时候,会场安静了下来,程闵遥点众人,大声道:“汝等皆朕华夏之英雄豪杰,今日之会,可称“华夏群英会”……。”他竟然偶有所得,立刻更加精神了起来。
众人立刻露出喜悦之色,心说一定是皇上有了作品,一定要好好听一听。
就见程闵提剑来到会场中的空地上,在众人期盼的注视下,猛然举起宝剑,唱诵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只是一句,全场皆惊。
“好歌!”
庞统忍不住站了起来,对一旁的郭嘉道:“此乃短歌行,吾皇的短歌行。”
这短歌行并不是某一个前人做的歌,而是一种题材。就比如后世的摇滚,摇滚作品名字许多,但都可以称为摇滚。
这时,程闵趁着酒意,舞动醉剑,继续唱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群臣一时间沉醉在这,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之中。忍不住击节赞叹,又大声疾呼。
“好诗歌!”
“好剑法!”
而陆逊,首先是被程闵的才气震撼了。这位东吴不在周瑜之下的四代督,此刻不免想到:“弘威皇帝文采盖世,果然名不虚传。这一首短歌行,便是我陆逊终身也无法相比。”
然而,程闵恼怒与他,唱诵之中,剑影舞动,就在陆逊身上连点。
程闵唱着曹操的歌,拿着曹操的倚天剑。没办法。谁让曹操没了,歌也没有做出来。于是这首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的短歌行程闵,通过这次华夏群英会传唱出去后,成为了弘威皇帝的代表作之一。
曲终人散。
一场闹剧散场之后,程闵又将陆逊叫了过去。
原因是贾诩临摹完周瑜的笔记了,写了一封书信,交给陆逊看看能行么。
随后又跟陆逊商议了一下,怎么才能让东吴的战船来个铁锁链舟,然后陆逊又画东吴沿江布防图,如此一来有的放矢,我军必胜无疑。
随后陆逊拜道:“皇上厚恩,三生难以报答。华夏文武皆是全才,有了这地形图后,臣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有限。臣若能返回东吴。一定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程闵沉默了一会说道:“朕的一切计划都是围绕着你来进行的,朕岂能信不过你?只不过你已经在朕这个半个多月,真的仅仅凭借一向钱财就能向孙权交差了?”
陆逊道:“臣都已经想好了,就说皇上用钱财收买了臣。臣假装诈降了皇上,回去当内奸,孙权一定不疑有他。对了皇上,给臣身上留点伤疤,不然这么轻易便投降了孙权一定游说怀疑!”
听他这么一说,程闵这才真正的相信了陆逊,其实之前的做法都是程闵的试探,就算陆逊是诈降对程军也没有任何威胁。
于是程闵也关切道:“这……恐怕……”
程闵还不知道怎么继续说下去陆逊便咚咚磕起响头,一番慷慨就义的模样,拜道:“为了皇上,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于是乎,程闵就返回了龙椅,坐下后正式说道:“既如此,伯言就去吧。朕在这里作出承诺,大胜东吴,水军都督一职,非伯言莫属!”
“绝不让皇上失望!”陆逊依旧是慷慨就义的模样。
就此,两人分道扬镳,陆逊在船上意气风发的说道:“去建业!”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反间计
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