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捣乱天下-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想了想如今恐怕是我想要推翻大汉,只要振臂高呼颍川百姓必定揭竿而起,
于是我开始直接在颍川来了个工业革命,开始发明洒水车,如果有了这东西百姓就不用在靠天气来决定收成了,就算是大旱也不影响庄家正常发展。
洒水车就是把一个大的转轮,周围系上许多竹筒或木筒,转轮一部分没在水中,水流推动转轮,轮上的筒就不断地依次汲水注到岸上的田地里。原理我到是明白一点不过构造比较复杂,效率比较高。更有高转筒车可以把水引到十丈以上高的地方。还有连筒和架槽,把木槽和竹筒一根根连接起来,可以跨越涧谷,把水引到很远的地方。
虽然比较复杂但是还是要试试看,于是我便开始画出样子以便找人来做,行不行试试再说,于是连续绘制了半个月终于把草图画出来了,便立刻命人前去制造,一个月后还真的是做出来了,试验了一下虽然不如记载中的那么有效,但是勉强能用起码比没有强,于是开始大量制造。
又是三个月过后,洒水车终于遍布整个颍川,我估摸着差不多了该去颍川书院学习了,就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去颍川书院进修。
………………………………
第二十章 颍川书院
颍川的政务已经走上了正轨,所幸将政务交给方悦,军务方面不管是私兵还是官军全部交给了高顺负责,整理好了一切我便轻装出阵前往颍川书院。
在颍川这么久了,关于颍川书院我也早就打听过好了,因为颍川郡多是山地,所以颍川书院是倚山而建的,书院坐落在城郊。它原本是颍川豪门荀氏的一座别庄,书院成立后就被捐出来做学堂。
所以一路无话不到两个时辰我就来到了颍川书院,与我想象的不同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落款水镜先生。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向门童说明我是来求学之后门童便去通报了,不一会门童邀请我进入书院进入大门,走过青石板路,正对着是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上有雕花瓦当,书童将我迎进大屋之后让我稍作等待就离开了,无聊之下我打量了一下房屋只见屋中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黄铜香炉中插着几枝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浙浙散开。
正在我打量之际身后传来一声清咳,我知道有人来了便回身失礼道:“学生程闵字文杰,特来颍川书院求学。”说完打量了一下这人,只见这人身高大约一米八已是中年身材健硕。
那人听不出语气的道:“若是吾没记错,那前任太尉现任颍川太守也叫程文杰吧。”
我又施一礼道:“想不到先生久居书院居然也知晓在下,在下不才正是先生口中之人。”
那人赶忙将我扶起道:“大人万万不可,吾可当不起大人一礼。”之后又向我施了一礼继续道:“吾黄彪字承彦见过大人了,久闻大人大名前翻黄巾作乱多亏大人带兵相救,大人初入颍川又是肃清了颍川的贪官污吏为百姓请命,且发明洒水车让百姓衣食富足,谣传白糖、精盐亦是大人炼制,大人之才区区在下早有耳闻,更是佩服不已,怎敢受大人一礼。”
我一听吓了一跳,黄承彦这不是猪哥他岳父么,据说他女儿阿丑虽然奇丑无比,但是才华了得善于发明,好像什么诸葛连弩什么木牛流马什么的都是他女儿制造的,简直就是三国第一科学家啊。
于是我赶忙又是施了一礼道:“先生不必如此,闵此次前来乃是所为求学,天下之大达者为先,别说我这区区郡守了,只要先生愿意入朝为官,区区三公当易如反掌。”
黄承彦哈哈一笑:“大人莫要戏耍与我,就凭吾这胸无墨水怎敢入世,别说三公了就算是县令都轮不到吾啊,只是吾一直想不通大人为何放任三公不做而来颍川做了这区区郡守,且凭大人之才竟要来区区颍川书院求学?”
我道:“在下几斤几两尚有自知之明,吾虽有些小聪明却是难登这大雅之堂,且久闻颍川书院庞德公和水镜先生名满天下所以特来此求学,以求安我大汉天下造福一方百姓。而在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鼎鼎大名的黄老先生也在此处,只是庞德公和水镜先生何故不在此地?”
黄承彦笑道:“大人太过谦虚,凭大人之才只怕那庞山民与司马德操亦不及也,只是今日此二人赴那刘荆州之邀恐怕要明日才能归来。若是大人不弃不如先参观一番如何?”
我道:“正有此意真是求之不得啊。”
于是黄承彦带着我参观了一番大名鼎鼎的颍川书院,穿过旁门,就是读书的地方,矮几上满满都是书卷,坐垫分散四周,造型精美的古琴摆放一边,轻轻拨弄一下琴弦,音色圆润清脆。
除此之外再无独到之处,我大感不解为何大名鼎鼎的颍川书院如此简陋?不过突然想到陋室铭便见怪不怪了。之后黄承彦便将我请到住处我二人促膝长谈直到深夜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庞德公和司马徽就回来了,黄承彦向他们介绍我,他二人都是颇感惊讶,不过高人毕竟是高人马上就反应过来了,连忙施礼施礼道:“不知大人前来有失远迎望大人莫怪。”
这俩人不会是早就商量好的吧,异口同声的语气语调都丝毫不差,不过想归想还是先扶起二人又是施了一礼道:“两位先生不必如此,在下此次前来乃是为了求学,望先生莫要因在下愚钝而弃之不顾。”
司马德操道:“凭大人之才恐怕我二人亦不急也,大人又是何故如此。”
我道:“两位先生莫要谦虚,前翻吾已经与黄先生说过,在下几斤几两尚有自知之明,吾虽有些小聪明却是难登这大雅之堂,且久闻颍川书院庞德公和水镜先生名满天下所以特来此求学,以求安我大汉天下造福一方百姓。”跟黄承彦说的原话又是重复了一遍。
只见他二人面面相窥竟不知如何应对了,不一会庞德公道:“大人乃是颍川太守,若是再次求学那颍川军政大事?……”
这俩老头明显就是不想收我啊,特么的再怎么说劳资也是前任太尉现任的颍川太守,这知名度多啊,劳资去你们学院求学给你们免费打广告帮你们提升知名度和企业形象你们还不乐意了。不过想归想还是道:“先生不必担心,颍川政务我已经交给了大才方悦代为打理,军政亦是交由猛将高顺打理,颍川当一切安好。”
这俩老头对眼看了半天,最后无奈终于答应了让我在颍川书院求学,颍川书院的学子知道我是前任太尉现任颍川太守纷纷敬佩不已,又是疑惑不已,敬佩的是我这二十二岁就当上了三公,疑惑的是为什么连三公都不当了跑来颍川求学。
颍川书院也因为我这么一个名人在这学习知名度大涨,各地才子纷纷前来求学,庞德公和司马徽天天面对那成群结队前来求学之人头都大了,而我也因为名气太大所以这些学子也过多的巴结我,弄我的比那俩老头都头疼。
………………………………
第二十一章 董卓之乱诸侯会盟
虽然有着一群学子的巴结不过我却视若无睹,而在颍川书院真正交上的朋友也不少,我交的这些朋友也是看人的,不过不是看人品,而是历史上的记载,例如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荀彧和荀攸,还有鬼才郭嘉,戏志才等等,我们几人意气相投,每日都是吟诗作赋谈论国家大事。
不知不觉我在银川学院求学已经一年有余了,这一年多的时间也确实是让我茅塞顿开知识大涨,不亏是三国时期的名士发源地,名人也多,像什么荀彧、荀攸等等几个三国时期顶级军师都在。
在这期间胡车儿也是发来了好几次书信跟诉说洛阳的事情洛阳目前也算是风平浪静,不过前不久糜家的糜兰派人传来书信向我问候,另外也提了一下婚事,我让胡车儿告诉他我在求学等学成归来便是大婚之日。
方悦也来跟我诉说一些颍川的政务也是一切安好,我又跟方悦说让高顺来一场军事演习,让我的私兵和官军打上一仗,结果第二天方悦兴奋汇报说我的2000私兵在军事演习上伤亡不到一半大胜5000人的官军,我听着好像还真挺猛的,但是好像没有历史上那800的陷阵营勇猛啊,难道是因为高顺没有历史上在军营中的磨砺所以不行,于是我问他高顺怎么看,他无奈的说高顺回去之后将那些私兵教训了一顿,又是加强了操练,明显的不满意而且是太不满意了。我寻思可能是时间太短了才一年多点的时间而且还是第一次反正高顺练兵之法我信得过所幸就不管了,不过还是让方悦带话给高顺让他没事的时候多来几次军事演习。
于是每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闲暇之时便于郭嘉等人饮酒作乐反反复复的又过了半年,洛阳终于发生了大事,皇帝刘宏死了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辅政。何进与贵族官僚袁绍合谋诛杀宦官,不顾朝臣反对私召凉州军阀董卓入京。后因谋泄,何进被宦官张让等所杀。袁绍带兵入宫,杀尽宦官,控制朝廷。
随后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并领何进所属部曲,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并吞其众。由此势力大盛,得以据兵擅政。他废黜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献帝,并自任太尉领前将军事,更封为郿侯,进位相国。又逼走袁绍等人,独揽军政大权。董卓放纵士兵在洛阳城中大肆剽虏资物,淫掠妇女,以致人心恐慌,内外官僚朝不保夕。
最终董卓终于引得人神共愤,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离洛阳,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了三公的密信传檄各州,建议进行会盟。
各地群雄纷纷响应号召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中包括:
勃海太守袁绍
后将军袁术
冀州牧韩馥
豫州刺史孔伷
兖州刺史刘岱
河内太守王匡
陈留太守张邈
广陵太守张超
东郡太守桥瑁
山阳太守袁遗
济北相鲍信
出乎意料的是根本没有演义上所说的十八路诸侯,充其量也就十一路看来果然害人不浅,而公孙瓒并未表态,刘备自然也没来,估计后面的三英战吕布是没戏了。
当时袁绍与王匡屯兵河内,张杨亦率数千人投靠张邈、刘岱、桥瑁、袁遗与鲍信屯兵酸枣,曹操则属于张邈军下袁术屯兵鲁阳,孙坚从长沙赶往与袁术会合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则留在邺城,给与联军军粮。各群雄都推举袁绍为盟主,但只有鲍信认为曹操才是最有能力推翻董卓。袁绍自号车骑将军,其他人都有被假授官号,如曹操就被授行奋武将军。而其他地方军的态度因不同原因没有明确表态。
而我为了尽快结束乱世也与孔伷共同在颍川屯兵,我的兵经过高顺的训练5000官军已经今非昔比,陷阵营也是补充到了3000人达到满员的状态,且战斗力已经远远领先官军,之后我又是回到颍川书院请求郭嘉等人前往辅佐,郭嘉觉得时候未到不愿出世,戏志才不知道跑哪去了,荀彧和荀攸则是心系大汉皇室,随我一起来到阳翟准备一起出征。
请到荀彧和荀攸之后我又到了上官孔伷的军营,与孔伷一起讨论接下来出兵的问题就在这时突然有一骑斥候奔至大营道:“启禀刺史大人,车骑将军有使者到。”
孔伷道:“快快有情。”于是我跟孔伷走出大营到外面迎接,只见十几个兵丁簇拥着一个趾高气扬的人纵马穿过行伍来者竟是许攸。
许攸之前在洛阳与我洛阳三雄也是有点关系的,不过此刻许攸好像根本不认识我一样下马就道:“今有大将军手板至此!”
我和孔伷对视一眼后便退后几步下拜,这时许攸掏出袁绍的手板,高声宣读:“车骑将军有命,西凉兵马强横,刺史大人需紧守颍川,筹措已定再行出战。若无必胜之策,可待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攻破孟津,各军再作接应。有渝此令,即为败盟!”
袁绍这一令虽然含含糊糊,但是我和孔伷已揣摩到了精髓,袁绍是想夺取孟津争立头功。我二人又是对视一眼道:“愿听车骑将军号令!”
“两位快快请起,方才是依命行事,多有得罪。”许攸收起手板连连作揖,之后又是拉这我走到一旁对我说道:“文杰贤弟放着三公不做居然当上颍川太守了,数年不见可是别来无恙啊?”
其实我不愿跟这人交好,不过在长安之时袁绍和曹操都跟他好,我也是无奈,不过他既然问我了我也得回啊,于是道:“小弟还好。”
许攸又道:“本初兄听说你来了格外高兴,他已经修表,叫你暂领虎威将军之职,对了孟德兄也领了奋威将军的职位。”
之后又道:“本初兄说了,此地并非要地留下孔伷大人镇守便可,文杰不妨到河内去,咱们合兵一处,共议夺取孟津之计。”
这袁绍也是好意让我跟着一起也领个头功,不过我却是想先咨询一下吾之子房的荀彧再做决定,于是道:“子远兄,你先替我谢谢本初兄美意。只是我等刚刚汇兵军务繁忙,待过几日安排妥当,若无有他事,小弟自当前往河内,再听车骑将军调遣。”
许攸愣了一下白给的功劳都不要?不过你不要就算了我不也勉强于是道:“兵无常势,自当如此。”缓了缓又回去对孔伷道:“两位若是没有异议,在下这就回转河内,向车骑将军复命了。”
我与孔伷将许攸送出军营之后便回到各自军营休整,我与荀攸、荀彧和方悦、高顺说了刚才的事情本来以为荀彧会先发表意见没想到最先说话居然是方悦,方悦道:“这袁绍明显是让各路诸侯先按兵不动,让他来个首功之后,定是他按兵不动让他人去当这炮灰,不过此刻袁绍既然有意拉拢我们其实可以先等袁绍拿了首功之后再汇合袁绍坐收渔翁之利。”
方悦说完还没等荀彧说话高顺又道:“不可,若是等袁绍拿了首功我等再去汇合定会让袁绍不爽,且也没有了再立功的机会。”
这时荀彧终于可以说话了,他道:“我们可以等袁绍拿了首功之后便立即出兵立下一功之后再与袁绍汇合,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立功也能保存实力。”
荀攸也道:“若是有功我们便争不过必须保存实力,必要的时候就算不争功劳也必定要保存实力。”
我道:“公达兄所言甚是,接下来必定天下大乱我们必须保存实力。”说完之后我就后悔了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不过也无妨只有高顺和方悦不知,所以而荀彧则是做深思之状荀攸笑呵呵的看着我也不说话,于是我们也就此散去休息等待战机了。
………………………………
第二十二章 抢个战功
由于在酸枣县屯驻的各路兵马各怀戒备心思不一,自正月始便与董卓保持将兵不斗的状态。他们选出的那个暂时领袖臧洪本就是一个功曹的小芝麻官而已,众人也不听调遣,于是臧洪无力调遣这些牧守,桥瑁、刘岱每日讨论军情却始终拿不出进军的方案,实际上谁心里都明白,大家皆不愿意出头,都在静候河内方面袁绍、王匡的兵马攻取孟津。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终于传来了袁绍、王匡大破孟津,之后又是任命孙坚为先锋直逼洛阳,在此期间负责粮草的袁术按照历史上一样断了孙坚的粮草,不过孙坚却没有像历史上一样败的太惨,因为深知历史的我专门让方悦来着粮草去资源了孙坚,随后又让方悦撤退,通知孙坚暂时撤退返回联军会盟之地,而我也是到了会盟之地一起讨论接下来的战事,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那颍川书院找不着的戏志才居然跟曹操混去了,这戏志才太不讲究了跟我关系这么好你不跟我混居然跟曹操混去了,不过历史上这货也确实是跟曹操混的,我想想也就算了。
就在我们讨论战事的时候孙坚从帐外冲了进来,对着袁术破口大骂同时拔刀就要砍了袁术,那袁术吓的直接坐地上了,就在他举刀的时候方悦将他拦住了,因为事先我就告诉了方悦等孙坚进来以后随时准备出手阻拦若是别人恐怕在这时候还真拦不住孙坚,不过方悦可是在之前受了我的命令又是出兵救援又是赞助粮草的,他还真不能在方悦面前动怒,见方悦拦住了孙坚我走上前去道:“文台兄请先莫要动怒,此人死不足惜,不过现今我们乃是联军,董卓未灭之前如果自相残杀必定士气大泄,如此一来我们还如何破董?”之后又是贴着孙坚的耳朵小声道:“望文台兄以大局为重,且给小弟一个面子等灭了董卓之后,文台兄若是要杀此等小人,小弟非但不劝反而必定助兄长一臂之力如何?”
孙坚听了我的话也无法发作,毕竟前翻我派方悦救了他一命,如今所言又甚是在理,于是道:“愚兄多谢贤弟前翻救命之恩,若是日后有何需要只需一封书信愚兄定当鼎力相助。”之后又对着袁术怒道:“尔等小人杀汝当真是脏了我的手,今日就卖文杰贤弟的面子扰你一命。”
之后曹操也是为孙坚找了座位劝道:“文台兄为先锋力战董卓当居首功,公路恐怕也不是故意为之,应该是受小人残言,文台兄且先息怒先前大战如今必是劳累不堪先稍作休息一番。”
袁术听了曹操解围之后也是慌忙喊道:“对、对、对都是手下之人疏忽。”之后立刻派人将手下运粮管带来当着大家的面一刀就砍了下去干脆都没给那人说话的机会。
众人面面相窥袁术此举也太寒人心了吧,出了事就让手下顶罪真是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了。
一场风波过后,众人又是继续研究下一步的仗应该怎么打,这时突然斥候来报外面敌将华雄在帐前叫阵。于是袁绍道:“何人愿意前去作战?”
这时袁术背后转出一员战将道:“小将俞涉愿往。”袁绍大喜,便让俞涉出战华雄,结果那俞涉刚出去没一会,斥候就慌慌张张的跑进来道:“俞涉与华雄交战不出三个回合,就被华雄斩了。”在座众人除了我都是大惊失色。
就在众人慌乱之际韩馥道:“吾有上将潘凤,只要潘凤出战定然可斩杀华雄。”袁绍又令潘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而去,去不多时,又是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袁绍道:“可惜吾有上将颜良、文丑未至!若是一人在此,何惧华雄!”我暗暗想到:你这上将颜良文丑好像就没在过。
这时众人也是慌了神,我扫视了一圈道:“众位何必如此?华雄此人勇猛难挡我等恐怕无人能敌既然如此我们直接大军进攻即可何须逞那匹夫之勇?”
众人一听也在理于是袁绍道:“好,既然如此三军齐发斩了华雄直接拿下这汜水关。”
这时我突然阻止道:“且慢,何须三军齐发?我等武将本就敌不过敌军主将,如果三军齐发无论胜败士气必降,吾愿带本部兵马战胜华雄。”
袁绍道:“贤弟有多少兵马?”
我道:“正好八千。”
众人一阵白眼,袁绍又道:“贤弟勇气可嘉但你可知汜水关如今有多少兵马?”
我道:“不下三万。”
袁绍又道:“贤弟难道认为凭你八千人马就能打败猛将华雄所带的三万兵马?”
我自信的道:“兄长放心小弟必定大败敌军。”之后不管袁绍如何作答又道:“高顺何在?陷阵营该出来亮亮相了。”
就听帐外一声诺之后便是一阵兵马调动之声,那声音与其他军队的杂乱无章不同,调度皆是统一脚步声音一致根本找不到一点杂音,众人都是惊讶不已光看这军队调动的声音恐怕八千人确实能大破华雄的三万敌军。
就在这时方悦道:“主公只派陷阵营出战是否……”
我明白他的意思于是道:“此战若败那陷阵营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方悦听后一惊脱口而出:“三千对阵三万这十倍的比例真的行么?”
众人听方悦这话又是一惊曹操马上问:“贤弟你只让三千人出战了?”
我自信的道:“嗯!兄长放心,此战若败小弟立刻解散陷阵营。”
曹操和袁绍都是无言以对了,其余诸侯也都是跟着较好之人在讨论着什么,于是半个时辰就这么过去了,也不见伺候并报什么,其实我心里也是忐忑不安,如果按照历史记载的800陷阵营能挡数万大军那我这3000人怎么也能打赢三万吧,不过这陷阵营是高顺没有军旅生涯的时候训练的而且还是第一次上战场,这可不是游戏不能保存读取我牛逼都吹出去了能不慌么。
不一会高顺低着头哭丧个脸回来了,众人一看他这样纷纷露出嘲讽的眼神,还说什么战败立刻解散我看你现在怎么收场,我也慌了不是吧真输了?就在这时高顺跪下请罪道:“主公高顺有罪请主公责罚。”
我道:“战况如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