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间有正道-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午,他俩在张金莲家吃过饭后,就将李小园、甄自坚等七八个人找来议了一会儿事。甄大牛特别交待了土地翻耕出来,要按人口分到各户,水田、旱田要搭配得当,竹木林要分配均匀;要李小园、甄自坚今夜就去大甄村把十二头耕牛全部牵来,大甄村今后耕田可向邻村借用。王一行招呼要注重习武、练枪,保障全村安全;要甄大强领四十个少年,今夜去大甄村骑四十匹战马回大龙谷。之后,甄大牛和王一行就告别张金莲一家跨马回大甄村。
太阳快要下山时,他俩一进大门,甄思洪就告诉他俩:关啸虎、司有志两人中午就来了,现在不凡舅爷爷他们陪他二人于议事厅专候。二人大喜,将马缰绳递给甄思洪,就大步流星地奔进四合院,在议事厅门外,甄大牛就高声叫道:“什么风把二位吹来了哇?”关、司二人起身相迎。落座后,他们边喝茶边聊了起来。
甄大牛刚想开口说说大甄村近况,关啸虎拦阻他说,他们什么都知道了。然后不无忧虑地说:“你们撤走村民,留下二百人来,就是准备与官兵进行殊死搏斗了吧?官兵究竟于何时来,来多少,同以往所用的打法是否相同,一切皆不可知。如此惶惶度日,何日是了?不如干脆弃村而走。”
王一行说,不可,弃村而走,官兵必将移恨于附近大小村庄,此举非大甄村之宗旨;近千名男女老少迁走,是要大甄村家家户户不绝后,今后好伺机报仇;留二百人与官兵一搏,既可敲打一下官兵,也让官兵知道对抗官府,仅是大甄村而已。关、司二人听后,点头称是。司有志不忍地说,只是这二百人将有血光之灾呀!王不凡一笑说,大丈夫生于世,死于义是死得其所呀!至此,大家沉默了,只是喝起茶来。
正在此时,武秋月、王小丫、刘登梅一人托着一个托盘,送酒送菜来了。十个人入席坐定,关啸虎问甄思洪三兄弟怎么不来吃饭。甄大牛说,思李去了大龙谷,思洪、思王在望楼上,和青年们在一起吃饭,除了说事,一般不回四合院。四合院如今只有在坐的八个人。前天打发奚慕尧夫妇回刘家大洼了。过几天还想要武秋月、王小丫、刘登梅离开四合院。
(本章完)
………………………………
第168章
武秋月闹起来了,噘着嘴说:“我才不走呢。打官兵,我不比你们差;烧菜做饭我现在也会。再说,大家有难同当,在这艰难时刻,我决不会离开四合院。爷爷吩咐我和不凡,要永远协助大牛保护好大甄村。爷爷的话还在我耳边响着呢!”
王小丫、刘登梅跟着嚷了起来:“不要动不动女流之辈。杀官兵,我们比谁差?”“谁再要我走,我就跟谁翻脸!”
王一行看甄大牛弄得脸红了,赶紧说:“大牛心细,他同我说过几次了,说你们三人的孩子都几岁了,生下来就让爷爷、奶奶照料着,感到很对不起你们!要你们回去照料孩子,也是我的意思,你们也要同我翻脸吗?”
王小丫、刘登梅同时笑了起来,都说谁敢同长辈翻脸呀。但同时又说:“我们生在一起,死在一块,谁也别想赶走我们!”
甄大牛流着热泪,站起身来,端着一杯酒,向武秋月等三个女人说:“恩师要我当他面,同占山、不凡等义结金兰,要我除马小树外,都以兄弟相称。但我内心里从不敢如此,我总是把武秋月、刘登梅当舅妈待,把王小丫当姑姑待。为了我大牛,为了大甄村一千多穷苦人,青龙二义王两家几代人含辛茹苦这么多年,我大牛就是铁石做成的人也化成水了呀!官兵如果用刀矛,凭武功打我们,我是丝毫也不为舅妈、姑姑担心的,可现在官兵是用枪炮呀,武功再好也无用呀,倘有不测,我甄大牛是会抱憾终生,痛苦一辈子的!”
大牛这番情真意切的话使人们都流泪了。三个女人都哭了,武秋月哭着说:“我们毕竟是女人,也考虑过孩子呀,也怕同官兵拼斗下去,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会变成无父无母的孤儿!但我们是人,是人就要有天地良心。这么多年,我们看得清清楚楚,帮助甄家就是在替天行道,我们走的是正道。你们男人是异性兄弟,为兄弟,为道义,走正道,我们和丈夫都死也值!”
男人们再也忍不住了,都低头抽泣起来。王一行抹着泪说:“要死,死在一起吧,大家谁也别走了!”女人们笑起来了,男人们端着酒盅,一仰头,酒盅底朝天。接着,甄大牛带头,所有的男人都一个个向三个女人敬酒。因为大家都知道官兵随时会来,因此尽管豪情满怀,但大家喝酒都有分寸,只喝了个五成就罢酒吃饭了。
在喝茶中,关啸虎对甄大牛说,他这次来一方面是看看甄家众英雄,以解日夜思念之苦,一方面是受妹夫所托,为甄思李的婚姻而来。说赖无忌姑表兄蔡文卿在广州开了家药铺,常受地痞、小混混欺辱,拿药不给钱,甚至砸铺子,就请赖无忌带几个徒弟去帮他吐了口恶气。
谁知赖无忌他们一离开药铺后,混混们闹得更凶。赖无忌就安排三个徒弟去广州,在药铺房长期住了下来。妹夫如今是在家里不放心广州,去广州不放心家里,就托他来同甄家商量,让思李去太平成亲,或留住那里,或带赖晴莲回大甄村,赖无忌就把晴莲妈接到广州去。甄大牛为难地说:“赖贤弟的美意,我着实感激之至!
只是目下这种情形,我无法离开呀,只有叫思李妈陪思李南下成亲了,这恐怕也太无理了吧?”关啸虎刚要张口,王占山笑着说:“这好办,我们甄家派几个人陪思李去太平,用花轿把赖姑娘娶过来不就得了?”
甄大牛忙说,如此甚好。关啸虎说:“时下这里人手紧缺,思李几个人南下,我和有志留下来帮帮忙吧。”
王一行说:“不管官兵何时来,我看都是以枪炮为主,二位不必留这里,也不必组织人来。我看二位如能陪思李母子去太平成婚,婚后待些时日,让小夫妻俩伴母亲回江北最为妥当。”三个女人鼓掌叫好,男人们也称好。
第二天一早,甄大牛、关啸虎、司有志三人骑上战马直奔大龙谷。张德树、张嫂听甄大牛一说,笑哈哈地说:“我们早就想抱重孙子呢,可大牛、金莲就是不急着帮思洪、思王张罗女家,现在好了,老三打头阵了。”大家说笑了一会后,认真议论了一番思李南下成婚的事宜,决定在财务总管满堂处领二百两银子,由关、司二人陪思李母子去太平。
吃午饭时,甄大牛将李小园等六个人找来作了一番布置,要他们在思李南下后,练枪、习武不能松。饭后,甄大牛、李小园等领着关、司二人参观了新大甄村,然后又外出看了看大龙谷的环境、风貌。关、司二人赞不绝口,说大龙谷有山有水有田有林,大大胜过大甄村,问是谁选了这块地,并建造了这么多房子。
甄大牛泪流满面地说,是青龙二义王,也就是恩师、舅太爷两位老人商量着办的。说第一次拿了贾庆吉二十万两银子,送交恩师十万两银子替大甄村买枪时,他只用了两万两,拿出四万两派人在这里建造房子,近百人耗时三年。关、司二人感叹说:“胸怀仁义,远见卓识,真正不愧为二义王之美誉!”言罢,关啸虎又认真地对甄大牛说,此地不宜为外人知道。甄大牛说,请二位放心,全村男女老少都知道,此处为大甄村人安身立命之地,绝对牢守秘密,严防官兵追剿。
一行人回到张金莲家,甄大牛吩咐思李套辆马车载着他母亲和关、司二人赶到大肚汉饭店吃晚饭,明早乘船南下。他骑马跟在马车后,到大王村,关啸虎、司有志、思李母子都下了车。甄大牛与他们一一道别,对关、司二人深深作了一揖说:“我委实分身不得,务请亲家夫妇谅解。小儿年幼无知,一切皆拜托二位了!”
关啸虎说:“思李可是我的外侄女婿呀,我宝贝着呢!一切请放心!”
司有志说:“你就集中精力对付官兵吧!”
(本章完)
………………………………
第169章
甄大牛又向二人深深作了一揖,催他们四人上了马车,然后飞身上马,双脚一碰马肚,像一支利箭向大甄村射去。思李驾车飞奔,张金莲在马车里拭着泪水,关、司二人默默地闭起双眼,总觉得和甄大牛这次分别,似乎有些诀别的味儿,是那么酸楚,那么难受!
甄大牛回到四合院,向众人细说了一切,众人都高兴异常。王不凡向大牛说:“我心里有句话早就想同你说,总觉得没有适合的时机。今天趁思李南下成亲的欢庆之时,我想说一说了。”接着他就说,“李爱武是李小园和我堂妹的独生子,年轻英俊,文武双全,今年十八岁,大思兰两岁。我平日看他和思兰在一起习文练武,情投意合。小园和堂妹多次求我说合,我都一口应承,不知你意下如何。”甄大牛开心地说:“我和金莲都很喜欢李爱武,他为人忠厚有礼。何况是思兰的舅爷爷不凡在做月下老人,愚侄夫妇岂有不允之理?”大家听得都哈哈大笑起来。
王一行开玩笑说,甄家两个小的跑到头里去了,思洪、思王这么两个好小伙子,怎么竟无人问津呢?武秋月接口说:“三叔有所不知,不凡早已知情,侄媳前两年就吩咐过思洪、思王:‘你俩的丈母娘家我包了,谁给你俩说亲都别答应。’侄媳娘家有两个好侄女儿,前几年回娘家就打过了招呼了。”甄大牛开心极了,笑呵呵地说:“今晚下酒菜,我和小丫姑姑两人烧,谁也别插手。”说着卷起袖子就向厨房那边跑,王小丫紧紧相随。他们的身后响起了众人欢乐的笑声。
任成化大兵惨败,贾庆吉被杀,贾龙的心像被人在撕裂着。在万般痛苦之中,他细细地回忆着这二十多年来甄、贾两家争斗的一幕幕,认为贾府里面有内奸,官兵里面也有内奸。他越想越可怕,才决定不动声色地解散贾府家丁,从贾府撤走一切亲人,并决定不用他管辖内的一兵一卒,独自向朝廷奏明情况,派心腹与兵部联系。经过反复商讨,兵部决定不用步兵,从江浙调五十棚马队,约五千人马,一律用快枪,两棚为一批,晓宿夜行,在高城东北三十里武关西侧冈峦地带,隐蔽集中待命。
这五千人马的总统领是汪文凡。他的爷爷汪慎举,在曾国藩麾下得力干将罗泽南大帐里任过文职,很有一套军事韬略。汪文凡很有其爷爷的风范,勇而有谋。五千马队分批向武关隐蔽集中,就是他的主意。他说分批行动,目标小,动静小,不易被民匪发觉。在山峦地带隐蔽,突然袭击,能打民匪措手不及。在武关集中,是武关离大甄村只有三十五里,马队在五更出发,天曚曚亮用大炮轰垮围墙后,马队就可向大甄村发起冲锋。
他研究了任成化的作战方案是正确的,就是将士们太掉以轻心,且不肯用命,尤其是大炮摆放的位置不当,马队未发挥作用。此次作战,他要将西洋大炮放在离目标五里的地方,马队放在离目标二里的地方。要用二千马队保护二十门大炮,三千马队分成两轮冲杀,待第一轮一千马队冲杀得双方精疲力尽的时候,第二轮二千马队冲进村,确保全歼民匪。
汪文凡对将士要求严。在沿海与海盗作战时,马队在一块凹谷里潜伏了三天三夜,有一个把总没管好马,让马奔跑起来,他飞刀撂倒战马,随着手刃了那个把总,全军骇然。
汪文凡很爱护将士,在一次作战中,一个兵勇的小腿在草丛里被毒蛇咬了,他用嘴为那兵勇吸出毒血,敷上草药,包扎起来。谁要克扣了兵勇的钱饷,按情节轻重或鞭抽或刀砍,毫不留情。
因此,他的将士个个遵守军令,人人甘愿用命。他率领的万人马队,是两江总督最得力的劲旅。
根据汪文凡对大炮射程要远,威力要大,命中率要高的要求,两江总督亲自去武汉花十万两白银同英人商借了二十门西洋大炮,一百个西洋炮手,由西洋领事的武将赫德曼率领着,乘船至南京,登岸,在汪文凡二百人马队保护下,用二十辆马车拉着炮,上面用油布遮得严严实实,向武关进发。
光绪二十八年(1902)六月十八日五更天,汪文凡率领的五千人马队和一支西洋炮队,由刘家大洼北四里大道,穿过犮马峡,于卯时初,在大甄村东五里的十里长冈上布置好大炮和马队。
天大亮了,村庄上升起袅袅炊烟,村头上陆续有人荷锄下地了。大甄村二百留守人员做梦也没想到官兵会从天京(南京)方向,穿龙马峡而来。他们派出的六个骑手此刻正在云城来的三条路上监视着呢!
突然,汪文凡一声号令,二十门西洋大炮在赫德曼指挥下连续轰鸣起来。在一阵阵炮弹的炸响中,大甄村东边的围墙和望楼倒塌了,十几个忠诚的大甄村青年血洒村子东头了。四合院的人全部背着大刀,拿着快枪上了四合院的围墙。就在这时,官兵的一千人马队像疯子一般向大甄村东头冲来,一百多大甄村青年从村里向村东围墙倒塌处冲去。官兵战马踩着瘫倒在地上的砖石向村里跳跃,大甄村青年躲在民屋墙边向马上官兵射击。一批批官兵从马上摔下来,一批批大甄村青年倒在屋角巷口。
甄大牛、王一行、王不凡站在四合院围墙垛后面看得明明白白,正要纵身下去,只见甄思王急急指挥青年们,三三两两钻进一家家屋子,从大门、窗洞里向官兵射击。官兵马队冲进各条巷子,闪电似的,可就是见不到人,而官兵却一个一个从奔马的背上栽下来。南、北、西三面围墙上的青年全进了各家各户的屋子,从大门和窗洞里向官兵射击。大门上和西北角上的望楼加上四合院围墙上的长枪、短枪瞄准马背上的官兵乒乒乓乓地打。一炷香工夫,四合院西侧广场上和各条巷子里都有官兵的尸体,而无人管束的战马却到处狂奔,冲撞着官兵马队,官兵马队彻底乱了。
(本章完)
………………………………
第170章
官兵第一轮马队正处于危急时刻,汪文凡的第二轮二千人马队,仿佛一阵阵狂涛冲进了大甄村。两千多匹战马,在大甄村纵横交错的村巷里以及一块块场地上横冲直闯,找不到一个杀戮的对象,而且全村都从各家各户里射出看不见的子弹,在爆豆似的枪声中,时时有官兵落马。
官兵将领马跃武清醒了,知道他们身在明处,是被暗处民匪射杀的活靶子,他急忙跃马冲出村子,直向五里外的西洋大炮处飞奔而去。见了汪文凡,他滚鞍下马,作了简要的报告。汪文凡脸色红了,急令他回去将马队全部撤退到一里外,等西洋大炮停止轰击后,立即发起冲锋,见人就杀,不要留一个活口。这位将领飞马回村,传令撤退。怕被冷枪射杀的马队,争先恐后地向外冲。
再说,王一行他们看到一个将领冲出村子,不久又往回飞奔。王一行大喊“不好”,一面要人们拼命射杀官兵,一面急命王不凡下去打开大铁门,再去拉开地道门,让青年们进入地道,到松冈下溪沟底集中。
几乎是同时,西边望楼上的甄思洪和村中甄老三屋里的甄思王等不少人,觉得情况有异,随着追击撤退的马队来到了四合院广场。
王一行大喜,急命甄思洪他们进四合院钻地道。甄思王像想起了什么,转身向村里跑,大声叫喊着“赶快进四合院下地道!”当他同十来个青年跑进四合院大门洞时,整个四合院在炮弹爆炸声中墙倒屋塌了。炮弹还在爆炸着,甄思王他们无法穿过院子进入地道。而此时地道门也被倒塌的砖石堵得严严实实。
足足一炷香的时间,赫德曼指挥的二十门西洋大炮,向大甄村发射了二百多发炮弹,把四合院和所有的围墙、望楼,所有的房屋、马厩全部炸倒了,成了一片骇人的废墟。
唯一幸存的是四合院坚实的大门洞。大炮停止了射击,甄思王和十来个青年刚刚探出头来,两千多匹战马狂奔而来。他们将双扇大铁门开了一尺大的缝,十三个人分躲在两扇大铁门后,眼睛紧盯着门外。门外七八个官兵下了马,向大铁门走来,奇怪地望着不倒的大铁门。甄思王一打手势,十三把快枪齐射,七八个官兵全部倒下。
他们趁势跳出门洞,又射倒了十来个官兵,他们一人抢了一匹战马,跨上马背向官兵马队冲去。后面的青年见甄思王用大刀狂砍,他们也都插好快枪,拔出背后的大刀,狂砍起来。官兵马队很快合拢过来,将他们围得水泄不通。甄思王喊青年们钻进马队去杀,青年们顿时明白了他的用意,个个钻进官兵马群,使官兵无法射击。甄思王他们越杀越勇,两盏茶工夫结果了一百多官兵。
马跃武一看,咬牙命令官兵向民匪开枪,不要顾及自己人。一时间周围枪声大作,官兵纷纷落马,六个青年也落了马。甄思王向青年们大喊一声,一翻身钻到马肚下,踢马狂奔,六个青年照样行动,跟在甄思王马后奔跑起来。马跃武急命官兵射马,几百颗子弹将七匹奔马击倒。
甄思王就地用死马做掩体,向官兵射击,除一个青年被死马压着不能动,那五个青年也用死马做掩体向官兵射击。他们一枪一个,一会儿周围撂倒了十七八个官兵。在马跃武的命令下,围着他们的马队“哗”一下同时后退了十来丈。马跃武命两棚长枪队向甄思王他们集中射击。七八百发子弹将甄思王他们全部击倒。
好半天,官兵马队慢慢围拢来,仔细看了看,每个人身上都中了好多发子弹,殷红的血还在汩汩地流着。
马跃武指挥马队进村搜索,到处都是尸体,绝大多数是官兵。马跃武知道汪文凡的脾性,命令一千多官兵每人抱一首官兵尸体上了马,收兵回到汪文凡身边。汪文凡要各棚报了人数,第一轮十棚一千人死亡九百一十二人,第二轮二十棚死亡三百二十四人,共死亡一千二百三十六人。汪文凡恐遭民匪袭击,命令马队护着炮队迅速撤回武关冈峦中吃饭休息。
汪文凡写了张简短的战报,派马跃武领着十骑,星夜驰往云城。贾龙得报狂喜,赏了马跃武每人五十两白银,并要他们饱餐后返回武关,请汪统领休整待命。
甄思王他们十三个青年,只有一个被死马压着的甄三木幸存了下来。当官兵长枪射击时,死马替他挡了子弹,死马是俯卧在他身上,两条前腿夹住了他的头,死马身上、头上中弹的血流在他的头上、脸上、身上。官兵检查时,他一动不动。当他确信官兵全部撤走了,他慢慢搬开马腿,用力将马推倒一侧。他一看甄思王他们都死了,就哭着跑向大吴村,翻越松冈时被甄思洪等四人发现了。
甄思洪问明情况后哭了起来,立马向大甄村跑去。就在这时,大吴村、小黄村、吝家村、小马村、李庄、大王村等十七八个村庄五千多男女老少从四方拥到了大甄村。他们哭着、喊着,在大甄村的废墟里找了六十三首遗体,在村外找到了甄思王等十二首遗体。甄思洪双手托着甄思王,七十四个青年一人背着一首遗体走上松冈,将七十五首遗体全部停放在松冈上。
人们将家里各种各样的被单拿来覆盖着每一具遗体,并利用两排遗体上空的松树枝桠,搭起了尸棚。甄思洪见一切就绪,立即派甄传文去大王村骑一匹马飞报大龙谷。
回头再说,甄大牛他们领着一百二十多个青年,由地道出来后,留下甄思洪四个青年在松冈观察情况,收拢从大甄村逃出来的人,然后沿着溪沟走到大王村北头冈,转上山坡北上大龙谷。
甄大牛他们到达大龙谷不到一个时辰,甄传文飞马来到,报告了所有的情况。甄大牛要王一行等留下,自己领着甄思兰和岳父母,以及七十四家的亲人向松冈进发。这支呼天喊地的人流一出大龙谷,甄大牛就要求人们忍住悲哀,悄悄行走。人们都知道,为了新村活着的一千多人,为了在大龙谷繁衍子孙,他们要严守新村这个秘密。他们个个含悲疾走,太阳快要接近西山头时到达了松冈。
(本章完)
………………………………
第171章
七十五家亲人抱着各自亲人的遗体恸哭时,在甄思洪率领下,四周抬来了七十五口棺材。甄思洪向父亲报告,这些棺材都登记了,说这些棺材都是附近村庄的老百姓为爷爷、奶奶准备下的寿材。他们愿意献出来。好多老人哭着说,他们宁愿睡泥坑,也不能亏待了那些打官兵的好后生们。甄大牛再也忍不住哭了,在场所有的人都哀哀地哭了。夜幕降临了,六月的山风吹拂着人们身上的汗气。周围几个村庄送来一百多盏风灯,甄思洪满脸汗水地对他父亲说,七十五个墓穴都挖好了。甄大牛大喊一声“入殓!”青年们庄重地将一具具遗体放进棺材,然后用肩膀扛着一口口棺材,走到百十步远的南山坡处,放在一个个墓穴里。
甄思兰的外婆抱着甄思王的头,神情专注地用手帕给甄思王揩着脸,不准人碰,谁也劝不住她。甄大牛对甄思兰耳语了几句,甄思兰从外婆身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